矿体赋存状况分类及相应采矿法
采矿方法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

采矿方法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
[导读]根据回采时地压的管理方法不同,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的采矿方法划分为三大类,即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和崩落采矿法。
根据回采时地压的管理方法不同,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的采矿方法划分为三大类,即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和崩落采矿法。
一、空场采矿法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分两步回采,即先采矿房后采矿柱,以围岩本身的强度及矿柱来支撑采空区的顶板。
因此,矿体和围岩稳固是其应用的基本条件。
二、充填采矿法分两步回采,第一步回采时,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用充填材料填充采空区,防止矿岩冒落。
因此,不论矿岩是否稳固,均可以采用。
三、崩落采矿法为一步回采,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同时崩落围岩并充满采空区,达到控制和管理地压的目的。
围岩不稳固也可以采用。
不同的采矿方法除满足其基本条件外,还依据矿体的产状和开采技术条件,派生出各种不同的采矿方法,详见表1。
此外,溶浸采矿法在金属矿山,如铀矿、金矿和铜矿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在锌、锡和镍矿中也有应用。
金属矿床采矿方法归纳

采矿方法要点归纳一、空场采矿法适用于开采水平、微倾斜、缓倾斜的矿体。
其采矿法不仅能开采薄矿体,更适合于开采厚矿体和极厚矿体。
特征:将矿块划分为规则的矿房和矿柱,并根据矿体的厚度及采矿设备、技术条件的不同,选用浅孔、中深孔或深孔落矿方案进行矿房的回采,因而有浅孔房柱和中深孔房柱之分。
1.浅孔房柱采矿法(1)主要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固与较稳固的矿体。
(2)矿体倾角30°以下。
(3)矿体厚度小于8-10m。
(4)价值不高或品位较低的矿石。
2.中深孔房柱采矿法(1)矿石稳固和中等稳固。
当顶板围岩稳固或中等稳固时,采用不切顶或不预控顶;当顶板不太稳固或局部不稳固时,可采用切顶与预控顶;(2)矿体倾角≤30°;(3)厚度≤6-8m的矿体,采用不切顶房柱法;厚度8-10m的矿体,可采用浅孔切顶房柱法;厚度11-12m的矿体;可采用中深孔切顶房柱法;(4)顶板接触面平整,可采用不切顶房柱法;顶板接触面不平整,可采用切顶房柱法;(5)使用于低品位、价值低、凿岩性较好的矿石中。
二、全面采矿法适用于开采矿石围岩均较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7m的水平至缓倾斜矿体;也适合于开采矿体底板起伏较大或矿体厚度变化较大以及矿石品味不均匀的矿体。
1.普通全面采矿法(又称全面采矿法)(1)一般要求矿岩中等稳固以上;顶板的暴露面积应大于200-500m;(2)矿体倾角≤30°;(3)矿体厚度在5-7m以下,国内大部分矿山开采1.5-3.0m的矿体;(4)一般矿体产状较稳固;(5)该法留有采场内矿柱,最好在贫矿中应用。
2.留矿全面采矿法(1)矿石和顶板岩石为稳固或中等稳固;矿石不粘结,不自然;(2)矿体倾角由缓倾斜到倾斜(即26°-55°),以倾斜矿体为主;(3)厚度由薄至中厚的矿体,以薄矿体为主;(4)可用于形态较复杂,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以及底板沿走向和倾斜均有起伏的不稳定矿体。
三、浅孔留矿采矿法适用于开采矿石中等稳固和围岩稳固的急倾斜矿体,并要求矿石无自燃性、氧化性,破碎后不易再结块。
矿体赋存状况分类及相应采矿法

矿体赋存状况分类及相应采矿法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1、矿体赋存分类网上采矿设计手册1)按倾角分类(1)水平和微倾斜矿床,倾角小于5° 0°-3°(2)缓倾斜矿床,倾角为5°-30° 3°-30°(3)倾斜矿床,倾角为30°-55° 30°-50°(4)急倾斜矿床,倾角大于55°大于50°2)按厚度分类(1)极薄矿体:小于米小于米(2)薄矿体:米米(3)中厚矿体:4-10米 5-15米(4)厚矿体:10——30米 15-50米(5)极厚矿体:大于30米大于50米2、根据矿体厚度划分的采矿方法1)极薄采矿方法(矿体厚度小于米)(1)留矿采矿法该法适用于倾角大于55°的急倾斜矿体,及围岩稳固到中等稳固,矿体产状较规整,矿石不结块,无不自然现象(2)削壁充填及选别充填采矿法该法适用于矿石品位较高,极薄的贵金属或稀有金属矿床,以及附产其他矿物的矿床。
该法采下损失率低,工作面手选能有效地提高出矿品位、减少提升、运输、选矿费用;废石充填采区,有利地压管理和防止地表陷落,安全上合理,对于稀有、贵重金属极薄矿体,特别是深部开采矿山中,经济上合理,有一定适应性。
缺点是生产能力低下,工艺及管理较复杂,工作面强度大,采矿成本高,难予实现机械化。
2)薄矿体采矿法(矿体厚度在米之间)(1)壁式崩落采矿法该法主要适用于矿体厚度米至米的缓倾斜矿体,大于米厚的矿体,支护困难,一般留米护顶矿石不采,控制采高实际为米,另一方式采用锚杆矿柱联合护顶,将壁式法转为房柱法。
(2)房柱采矿法该法主要适用于矿体厚度小于8-10米范围,大于10米的矿体是偶尔采用。
要求矿石及围岩稳固和中等稳固,矿体倾角以缓倾斜矿体为主,倾斜矿体次之。
由于留矿柱损失金属和矿石,所以一般用于低价或贫矿之中。
矿体赋存状况分类及相应采矿法

矿体赋存状况分类及相应采矿法引言矿体赋存状况的分类和相应采矿法是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不同矿体赋存状况的细致分类和合理选择采矿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矿产资源开采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就矿体赋存状况分类和相应采矿法进行详细解析。
1. 矿体赋存状况分类矿体赋存状况是指矿产资源在地质中的分布和形态。
根据不同的矿体赋存特征,可以将矿体赋存状况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1 富集型矿体赋存状况富集型矿体赋存状况是指矿产资源在地质过程中经过富集作用而形成的矿体赋存形态。
这种赋存状况下,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特定的矿体中,如矿脉、岩脉和蚀变带等。
对于富集型矿体赋存状况,采取的采矿方法主要包括露天开采、深部开采和井巷开采等。
1.2 分散型矿体赋存状况分散型矿体赋存状况是指矿产资源在地质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富集作用,而呈现分散分布的矿体赋存形态。
这种赋存状况下,矿产资源广泛分布在大范围的地质体中,如沉积岩、火山岩和杂岩等。
对于分散型矿体赋存状况,采取的采矿方法主要包括开放式采矿、隧道开采和堆浸法等。
1.3 团聚型矿体赋存状况团聚型矿体赋存状况是指矿产资源在地质过程中以团聚的方式形成的矿体赋存形态。
这种赋存状况下,矿产资源以团块或团簇的形式富集在大面积的地质体中,如蚀变团块、层状团块和骨架型团簇等。
对于团聚型矿体赋存状况,采取的采矿方法主要包括块矿开采、隧道开采和溜坡法等。
2. 相应采矿法根据不同的矿体赋存状况,需要选择相应的采矿方法进行开采。
下面将分别介绍富集型、分散型和团聚型矿体赋存状况下的相应采矿法。
2.1 富集型矿体赋存状况的相应采矿法对于富集型矿体赋存状况,采取的相应采矿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露天开采法:适用于露天型矿体,通过开采矿体表层的方法,如开挖大型矿坑或采石场。
•深部开采法:适用于深埋的矿体,需要进行井巷开挖和隧道开挖,如矿井开采和矿山巷道开挖等。
•井巷开采法:适用于垂直赋存的矿体,通过在地下开挖井巷和采场进行矿石的提取。
矿床类型及赋存表示方式

1、矿床类型
按照矿床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成因类型。
矿床成因涉及面较宽,分类依据不同则产生不同的分类系统,如依据成矿作用划分的矿床成因类型和依据成矿物质来源划分的矿床成因类型。
我们采用以成矿作用为主要依据、适当考虑成矿地质环境和尽量能反映成矿物质来源的原则,划分的矿床成因类型如下:
这些类型中,接触交代矿床按成矿作用应属热液矿床,考虑到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特征而划分为独立的内生矿床类型。
同样,可
燃有机矿床按成矿作用应属生物沉积矿床,考虑其特殊性划分为一个独立的沉积矿床类型。
2、矿床表示方式
沉积矿床用等高线表示。
采矿法

留矿采矿法的方法特点及适用条件留矿采矿法的特点是:将阶段分成矿块,矿块再分为矿房和矿柱二次回采。
矿房自下而上分层回采,每次崩落的矿石放出三分之一左右,其余的贮存于矿房中作为继续上采的工作台,待矿房采完以后再放出。
矿房采完后回采矿柱和处理采空区。
留矿采矿法主要用来开采矿石和围岩稳固的矿体。
矿体厚度虽不受限制,但超过5m时,技术经济效果不如深孔和中深孔落矿的阶段矿房法,一般应用较少。
矿体倾角:在薄矿脉中,一般要求不小于60°,在中厚矿体中,一般要求不小于55°。
倾角越小,放矿越困难,粉矿损失和平场工作量也越大。
由于矿房中贮存有大量矿石,贮存期往往长达1~3年,因此矿石和围岩不能具有自燃性、氧化性和结块性;高硫矿床,矿石有放射性等应慎重采用。
留矿采矿法将采下的大部分矿石暂留矿房内,工人站在矿石堆上作业,主要用于开采围岩和矿石都稳固的急倾斜薄及中厚矿体(图3)。
本法结构简单,采准工作量小,易于掌握。
中国广泛用于开采急倾斜薄和极薄金、钨矿床。
将矿块划分矿房和矿柱,在矿柱中掘进天井,从天井下部向上每隔4~5m掘联络道与矿房连通,供通风、行人、运料之用(见天井掘进)。
在矿房下部开掘放矿漏斗。
自漏斗水平开始拉底,形成回采工作面。
开采薄矿脉时,常用横撑支柱或框式支架架设天井、平巷及底部放矿结构,不留底柱和间柱。
矿房自下而上用浅眼分层落矿。
每次落矿后通过底部放矿漏斗口放出约1/3的崩落矿量,称部分放矿。
其余暂留矿房内,使矿石堆表面与工作面之间保持高2m左右的工作空间。
部分放矿后,平整矿石堆表面,继续落矿,直至矿房回采完毕,然后将暂留矿石全部放出,称最终放矿或大量放矿。
在回采矿房过程中,暂留的矿石经常移动,因此对围岩只起部分支撑作用。
围岩容易片落时,将增大矿石贫化。
减小矿房尺寸,用锚杆加固顶板或用支架支撑围岩,可减少片落。
留矿采矿法留矿法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1971年有色金属矿山统计,留矿法占总产量的40%,其中浅孔留矿法占36%,占据各类采矿方法的首位。
采矿技术安全管理规定

采矿技术治理规定第一局部:井下采矿的根本概念一、井下巷道和采矿方法1、矿体或深或浅都埋藏于地下,浅的可以用露天开采,深的就需要用地下开采的方法来开采。
这就需要从地表掘一系列通达矿体的各种通道,用来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行人等。
这些通道就叫矿山井巷,按施工挨次就是开拓、采准、切割,有时还有探矿巷道。
2、采矿方法的分类矿床埋藏条件简单,矿岩性质变化大,现在应用的采矿方法很多。
现在一般都是按回采时地压的治理方法来进展分类,分为三大类: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充填采矿法。
空场法:矿石围岩稳固、地表允许陷落时,可用此法。
先采矿房,后采矿柱。
矿柱回采时损失率大。
崩落法:矿体和围岩不太稳固,地表允许陷落时用。
其特点是随着矿石采出,有打算地崩落围岩来充填采空区,地表可以随之陷落。
开采贵金属、稀有矿床和地表不允许陷落〔水下、建筑物下〕的矿床。
采矿本钱高,贫化率和损失率最小。
我矿虽然生产力量不大,但三种采矿方法都有。
二、矿井通风防尘1、必要性:地下开采空间有限,只有少数通达地表的出口。
作业环境恶劣,空气质量差,所以必需进展通风防尘:供给各作业面足够的颖空气,排解、稀释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改善和调整井下气候条件,以保护职工的身体安康和人身安全。
2、井下工作面空气成分〔按体积算〕,氧气不得低于 20%,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
井下爆破、矿岩氧化与自燃、坑木腐烂等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假设发生中毒事故,要马上将当事人抬到颖风流的巷道或地面,并依据状况,快速实行急救措施。
3、通风系统:由主扇、辅扇、局扇,通风网络和通风把握设施〔风门〕等总称。
寻常我们局扇及风筒安装比较多,距离短用压入式或抽出式,距离长用混合式,一般用混合式较多,效果也很好。
但风筒安装时要削减风筒的阻力和漏风:在断面允许的状况下,尽量用直径大的风筒;削减接头漏风;风筒安装时要吊挂平直,拉紧吊稳,逢环必挂,缺环必补,拐弯平缓。
矿山赋存条件与矿井设计要点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矿工在作业过程 中遵守安全规定。
配备安全设施
在矿井内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通风设备、防 尘设施、紧急逃生通道等,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对矿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 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矿井灾害防治
STEP 02
STEP 01
比较不同采矿方法的优缺点,评估其 对环境、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采准切割工程布置
根据采矿方法的要求 ,合理布置采准切割 工程。
优化采准切割工程的 施工方案,提高工程 质量和效率。
确定采准切割工程的 规格、位置和顺序, 以满足回采工作的需 要。
回采工艺流程与技术参数
01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采矿方法,制定合理的回采工 艺流程和技术参数。
02
确定回采工作的顺序、爆破方式、装载运输方式等 关键环节。
03
对回采工艺流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确保其 可行性和合理性。
Part
05
矿山资源开发与利用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
储量估算
根据地质资料和勘探结果 ,估算矿山资源的可采储 量、品位和分布情况。
储量分类
根据资源品质、开采条件 和利用价值,将储量分为 可采储量和难采储量,为 后续开采提供依据。
确保排水系统能够及时排 除地下涌水,保障采矿生 产的安全。
矿井提升系统
根据采矿生产的需求,设计合理 的提升系统,包括提升机、钢丝
绳、提升容器等。
确保提升系统能够满足采矿生产 的运输要求,提高生产效率。
考虑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可靠 性,采用先进、可靠的设备和技
术。
Part
03
矿井安全与环境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矿体赋存分类
网上采矿设计手册
1)按倾角分类
(1)水平和微倾斜矿床,倾角小于5° 0°-3°
(2)缓倾斜矿床,倾角为5°-30° 3°-30°
(3)倾斜矿床,倾角为30°-55° 30°-50°
(4)急倾斜矿床,倾角大于55°大于50°
2)按厚度分类
(1)极薄矿体:小于米小于米
(2)薄矿体:米米
(3)中厚矿体:4-10米 5-15米
(4)厚矿体:10——30米 15-50米
(5)极厚矿体:大于30米大于50米
2、根据矿体厚度划分的采矿方法
1)极薄采矿方法(矿体厚度小于米)
(1)留矿采矿法
该法适用于倾角大于55°的急倾斜矿体,及围岩稳固到中等稳固,矿体产状较规整,矿石不结块,无不自然现象
(2)削壁充填及选别充填采矿法
该法适用于矿石品位较高,极薄的贵金属或稀有金属矿床,以及附产其他矿物的矿床。
该法采下损失率低,工作面手选能有效地提高出矿品位、减少提升、运输、选矿费用;废石充填采区,有利地压管理和防止地表陷落,安全上合理,对于稀有、贵重金属极薄矿体,特别是深部开采矿山中,经济上合理,有一定适应性。
缺点是生产能力低下,工艺及管理较复杂,工作面劳动强度大,采矿成本高,难予实现机械化。
2)薄矿体采矿法(矿体厚度在米之间)
(1)壁式崩落采矿法
该法主要适用于矿体厚度米至米的缓倾斜矿体,大于米厚的矿体,支护困难,一般留米护顶矿石不采,控制采高实际为米,另一方式采用锚杆矿柱联合护顶,将壁式法转为房柱法。
(2)房柱采矿法
该法主要适用于矿体厚度小于8-10米范围,大于10米的矿体是偶尔采用。
要求矿石及围岩稳固和中等稳固,矿体倾角以缓倾斜矿体为主,倾斜矿体次之。
由于留矿柱损失金属和矿石,所以一般用于低价或贫矿之中。
(3)全面采矿法
该法适用于围岩较稳固,矿体倾角小于40°-45°,矿厚2-4米的矿床(矿厚大于4-5米,相比看建筑加气块。
一般应用房柱法)
(4)其他采矿方法
薄矿体留矿采矿法,其采场结构和采准切割工程布置及落矿工艺基本同极薄矿体留矿法,但有几个明显的技术发展。
第一是电耙留矿法的采用,使留矿法适应的范围扩大到30°以上的倾斜矿体。
第二是各种新型锚杆用于采场支护,使留矿法从适用于较稳固的岩石,扩大到中等稳固以下的岩石。
第三是振动放矿技术用于留矿法采场,节约漏斗木材,大大提高放矿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有利实行快采快放。
3)中厚矿体采矿方法(矿体厚度在4-10米之间)
(1)分段崩落采矿法(可以分为有低柱和无低柱)
有低柱分段崩落法主要适用条件:
①厚度大于5米,、倾斜矿体和厚度大于10米的缓倾斜矿体;
②对矿体形态及矿岩接触面情况没有严格要求,但矿体形态规整,矿岩界线明显或围岩矿化程度较高,是比较好的条件。
免蒸加气块设备厂家。
矿体内最好不含或少含夹石,负责贫化指标影响大。
③各种矿岩稳固程度都能适应,但覆盖岩层呈大块自然冒落是较好的条件,如矿体顶板和覆盖层均很稳固,则需强制放顶。
④要求矿石无自燃性和粘结性。
⑤由于该法损失贫化大,最好用于低价、低品位的矿床。
⑥地表允许陷落。
(2)分段采矿法
①围岩稳固,矿体稳固或中等稳固,以不发生片邦和冒顶为原则。
②矿体倾角一般要求大于矿石的自然安息角,如倾角不够,则应布置下盘漏斗,利用抛掷爆破方式运矿。
③因采场内不能选别回采,一般多用于夹石较少的矿体。
(3)底盘漏斗采矿发
主要适用于缓倾斜,厚度在4-10米的矿体,矿石中等稳固,低品位价值不大的矿床。
同时地表应允许陷落。
(4)分层崩落采矿法
该法适用于矿岩不稳,节理发育,需立即支护的4-6米厚的矿体。
看着加气块设备规格。
在薄矿体中使用,要求倾角大于60°。
地面允许陷落,通常用来开采贵重或高品位的矿体。
(5)其他采矿法
①房柱采矿法,一种是普通房柱法,或者是锚杆护顶房柱采矿法,另一种是中深孔房柱采矿法,前者用于薄矿体,后者多用于中厚以上矿体。
应采用中深孔,可以运用效率较高的出矿运输机械,生产能力大。
但是矿石损失率高,多用于低价低品位的磷矿、铁矿等。
②留矿采矿法,中厚矿体留矿法一为普通浅孔留矿法,二为电耙留矿法和平底结构留矿法,平底结构留矿法可以减少矿柱损失,三是中深孔分段挤压爆破的留矿法。
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安全条件好。
③充填采矿法,它与一般充填法相同。
4)厚及极厚矿体的采矿方法(厚矿体10——30米,极厚矿体大于30米)
(1)充填采矿法
适用于地表需要保护,不允许陷落的稀有、贵重或高品位,以及有自燃起火,地质构造复杂,顶板围岩破碎的矿床。
该法对矿体厚度及倾角无一定要求,因而所选型谱实例,从极薄到极厚各类矿体,都有充填法。
(2)深孔留矿法
该法适用于矿体厚度大于5米的急倾斜矿体,围岩条件中等稳固和稳固的矿床。
(3)阶段强制崩落采矿法
①厚度大于10-15米,倾角60°以上的矿体。
极厚的缓倾斜、微倾斜矿体。
②中硬以上无自然崩落倾向的矿石。
③上下盘围岩稳固程度应保证在开凿补偿峒室和放矿过程中,不致提前崩落而增加贫化。
对极厚矿体,任何稳固程度的围岩均可。
④覆盖岩石易于成大块自然崩落。
⑤矿石无结块性、自燃性、并不包含大量夹石,不需分级回采。
⑥选矿指标好,在较大贫化情况下,其经济效果可行,产品质量可行。
⑦地表允许陷落
(4)阶段矿房采矿法
①矿石和围岩稳固,特别是围岩应有足够的稳固性,在开采时不能自然冒落。
②矿体比较规则,且为价值不高或品位低的贫矿。
③矿石不需选别回采,不需剔除夹层夹石。
④主要用于急倾斜厚矿体的开采,对极厚矿体倾角不限。
(5)其他采矿法
①分段采矿法:特点及工艺基本同中厚矿体。
不同处是厚、极厚矿体的分段采矿法,矿块一般垂直走向布置,房间矿柱宽度较大,为8-12米。
②分段崩落采矿法(可分为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和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③阶段自然崩落采矿法
a.矿体倾角60°以上,厚度大于20-30米。
角度过小和厚度不大,则自然崩落缓慢或困难。
b. 在合适的面积上拉底和切邦以后,矿石的性质应当是能够自然崩落,并且破碎成小块。
c. 矿石不应结块、氧化或自然。
围岩应当比矿石稍微稳固一些。
矿石中不包含大量夹石。
d. 因矿石损失贫化大,多用于开采大规模廉价选矿的贫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