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脉督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任脉督脉[PPT课件]

任脉督脉[PPT课件]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 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 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 ,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 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 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 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 系。
主治:消渴嗜饮, 口疮臭秽
龈交 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主治:齿龈肿痛,口臭,齿衄 不灸,可针,可放血,不留
谢谢!
巨阙 胸剑联合下两寸 心之募穴 主治:胸痛、妇人怀孕时气
冲上头导致晕厥
鸠尾 巨阙上一寸,胸剑联合 下一寸 不可灸、可针华盖、璇玑、紫宫 主治:玉堂、中庭辅助膻中
的治疗作用。
膻中 玉堂下一寸半 主治:呼吸短促、气喘、肺痈吐脓、妇人乳汁变
少 气会膻中 禁针,可灸
神庭 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主治:调控神经系统治疗精神类疾病 一般不针,常灸
素髎 鼻尖正中 主治:酒糟鼻、鼻炎、鼻息肉 多点刺放血
水沟 人中沟的上1/3与2/3交点处 主治:休克、癔病、精神分裂症、晕车(船)、
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 主消渴,饮水无度
兑端
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 的移行部
哑门 风府后半寸 督脉阳维之会 主治:音哑 一般不灸,注意针刺方向
风府 后背正中一条线,往上,在开始长头发的地方 足太阳督脉阳维脉之会 主治:中风、头项强痛。是中风的大穴 一般不灸,可以针。
脑户 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督脉足太阳之会 主治:头重,头痛,眩晕 音哑,项强 不灸,灸后可至音哑
强间 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主治:头痛,目眩,颈项 强痛,癫狂痫证,烦心, 失眠。 可针,平刺

第十五章任督二脉ppt课件

第十五章任督二脉ppt课件
舌强不语舌下肿痛吞咽困难
口歪齿痛
2
阴挺
虚劳 虚脱
癫狂
噎嗝
治喉疾要穴
特殊性
偏于治疗脑病之喑哑失偏于治疗舌病之喑哑失功用:生津敛液,舒筋活络
穴名 部位
中极 下腹 关元 下腹 气海 下腹 下脘 上腹 中脘 上腹 膻中 胸 天突 颈 廉泉 颈 承浆 颏
主治
1
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 遗尿尿闭泄泻阳痿月经不调
腹痛泄泻遗尿崩漏 腹痛泄泻呕吐 胃痛呕吐腹胀泄泻 气喘胸痛心悸呕吐 咳嗽气喘暴喑咽喉肿痛
学习公约
课程要求
手机调整
全情投入
随时互动
任 脉
15.1 督脉
一、循行部位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 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 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 项沿头部正中线,以头顶、 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 系带处(龈交穴)。 分支1:从脊柱里面分出,络 肾。 分支2:从小腹内分出,直上 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 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 再向上至两眼下部中央。
穴位主治鉴别表
穴位
气海

关元
中极
阴陵泉
共性
特殊性
元气要穴有培补元气之功,用于元气不
阳气要穴温补元阳,用于真阳不足 水气要穴,摄利小便,多用于通摄水道 湿气要穴功能运化水湿,用于脾虚湿困
功用:温胃散寒,理气散结
功用:健脾和胃,温中化湿
穴位
下脘 中脘
穴位主治鉴别表
共性 治胃疾
特殊性
散而祛之,通肠腑 和而消之,理中气
二、基本功能 任,担任,妊养,故又通“妊”。 (1) 调 节 阴 经 气 血 , 为 “ 阴 脉 之
海”。 (2)任主胞胎:任脉起于胞中,任,
含妊养之义。任脉起于胞中,具 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 的作用。与女子妊娠有关,为生 养之本,故“任主胞胎”。

第二讲-任督二脉PPT课件

第二讲-任督二脉PPT课件

定位:前正中线,脐下3寸。
作用:培补元气,益肾调经。
主治:遗尿,尿频,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 经不调,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
应用:中风脱证配神阙隔盐灸;虚劳羸瘦配足三里、脾俞、大肠 俞;月经不调(冲任不固)配三阴交、血海;阳萎、遗精配大 赫、肾俞、次髎;泄痢不止、五更泄(肾阳虚衰)配太溪、肾 俞。
【知识教学目标】
▪ 1.督脉、任脉的循行、主要病候、主治概要。
▪ 2.督脉、任脉常用的经穴。 需掌握的经穴
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水分、 下脘、中脘、膻中、天突、廉泉、 承浆。
督脉: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 哑门、风府、百会、上星、神庭、 素髎、水沟。
.
1
【能力培养目标】
▪ 1.准确在人体上找出督脉任脉的常用学 位。
操作: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针灸。
.
24
文献摘要
▪ 《普济》:针八分,得气即泻,泻后宜补之。 灸百壮。今附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 也……一切气疾,久不瘥皆灸之。
▪ 《图翼》:孕妇不可灸。
▪ 《图翼》:昔柳公度曰:吾养生无他术,但 不使元气佐喜怒,使气海常温尔。今人既不 能不以元气佐喜怒,若能时灸气海使温,亦 其次也。
用肉桂饼在中脘穴作隔药灸时,患者也出现了沿任脉 走向的感传现象。热感从中脘经脐下达阴部,向上沿 正中线直至咽喉部。
▪ 2. 一名受试者针刺中脘穴,感传循任脉上至天突,下
至曲骨及龟头。感传到达胸部时,受试者自觉胸部紧
迫,呼吸困难。压迫中庭穴后,中庭以上感传消失,
.
28
下脘 Xiawan RN10
▪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上2寸。
▪ 作用:和中理气,消积化滞。

奇经八脉精品PPT课件

奇经八脉精品PPT课件

9 风府 :
定位: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发际上1寸。
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眩晕,配百会、太阳、昆仑 。 癫狂、癔病配大椎、神门、身柱、腰奇 中风、失语,配通里、廉泉 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等内外风为患者,配鱼际、
周,状如束带
冲 脉 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 涵蓄十二经气血。
环绕口唇,且与任、
督、足阳明等有联系
阳 跷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
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
跷脉会合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阴 跷 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
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
跷脉会合
阳 维 足跗外侧,并足少阳经 蓄存阳经在环流灌溉中溢于
上行,至项后会合于督脉 经外的气血
2 腰俞:
定位:在当骶管裂孔处。 主治 1 月经不调,经闭等月经病,可配三阴交
痔疾,便血,可配大肠俞、承山、百会 2 腰脊强痛、下肢痿痹,可配委中 3 癫痫,可配神门、大椎 4 腹泻、痢疾,可配足三里。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四) 主要穴位
1 长强:络穴
定位:跪伏或胸膝位,当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 的中处。
阴 维 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 蓄存阴经在环流灌溉中溢于 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 经外的气血
督脉
体表路线
起于尾骨尖下长强穴→腰背项部正中→巅 顶→前额正中→鼻柱→人中沟→止于上唇 系带与齿龈相接处的龈交穴
(一)循行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 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 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止于上唇内龈交 穴。
奇经八脉的功能
1 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
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 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2 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 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 经脉 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实验五督脉任脉奇穴ppt课件

实验五督脉任脉奇穴ppt课件

针灸学作业
1. 总结十四经脉的主治作用规律,并举例阐明。 2. 请分部总结腧穴的主治作用。〔共性、特性〕 头部、面部、颈项部、背部〔T1-T6段, T7-T12段
〕,腰骶部、肩部、上臂部、肘部、前臂部、腕部 、手部、髋部、大腿部、膝部、小腿部、踝部、足 部〕 3. 请分部总结腧穴的操作〔毫针针刺的角度、方向 、深度---共性、特性〕 头部、面部、颈项部、背部〔T1-T6段, T7-T12段 〕,腰骶部、肩部、上臂部、肘部、前臂部、腕部 、手部、髋部、大腿部、膝部、小腿部、踝部、足 部〕 请收齐后,于九周周一中午交到针推实验室。
3.在掌握体表标志,骨度分寸及手指 同身寸定位根底上,持笔根据以下 所列常用腧穴位置在示范人上点出 来。
督脉: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 、哑门、风府、百会、上星、水沟
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下脘、 中脘、膻中、天突、廉泉、承浆
常用经外奇穴: 1.头颈部:四神聪、印堂、鱼腰、上 迎香、太阳、耳尖、安息、颈百劳 2.躯干部:定喘、夹脊、腰眼、十 七椎 3.四肢部:十宣、四缝、八邪、腰 痛点、外劳宫、肩前、鹤顶、膝眼、 胆囊穴、阑尾穴、八风、气端
【本卷须知】
1.操作前须准确了解腧穴位置原文含义,并熟练 掌握经络循行位置以及骨性标志、肌性标志等解 剖位置和骨度分寸,手指同身寸等相关的知识。
2. 假设示范人有畸形〔驼背、脊柱侧弯、罗圈腿 、小儿麻木后遗症等〕应根据实践情况作特殊处 置。
3. 关怀体恤示范人,冬天留意保暖,皮肤有感染 溃疡等异常情况时,那么不点或在对侧肢体上操 作。
实验五
督脉、任脉经脉与腧穴 常用经外奇穴
一、目的
1. 掌握督脉、任脉经脉循行的要点。 2. 掌握督脉、任脉常用腧穴及常用经外奇穴

针灸学-督脉与任脉ppt

针灸学-督脉与任脉ppt

任脉的生理特点
统领全身阴经,调节阴经气血,维护机体阴阳平衡。
任脉为阴脉之海
任脉与生殖功能关系密切,可调节月经、孕育等。
与生殖功能有关
督脉与任脉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相互贯通,如会阴、腹部等。
相互贯通
督脉与任脉的功能相互影响,如生殖功能与督脉、任脉关系密切。
相互影响
督脉与任脉的关联
02
督脉与任脉在针灸学中的应用
异常情况处理
针灸治疗后,如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及护理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调节神经系统
督脉与神经系统关系密切,针灸刺激督脉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疼痛、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
督脉为阳脉之海
督脉为阳脉之海,主要分布于人体后部,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的联系。通过针灸刺激督脉,可调节阳经气血,治疗多种阳虚病症。
促进血液循环
督脉与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针灸督脉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血管疾病症状。
任脉在针灸学中的应用
通过针灸督脉和任脉,可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治疗阴阳两虚的病症。
调节阴阳平衡
提高治疗效果
丰富针灸治疗手段
对于某些病症,针灸督脉和任脉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恢复。
督脉和任脉联合应用,为针灸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丰富了针灸治疗手段。
03
督脉与任脉联合应用
02
01

03
督脉与任脉的针灸疗法
禁忌症
对于孕妇、严重心、肝、肺、肾疾病患者,以及高热、急性炎症、出血倾向等病症,针灸治疗应列为禁忌。
绝对禁忌
如对于慢性病患者、体质虚弱者、过度疲劳者等,针灸治疗的效果可能不如其他人群,应谨慎考虑。

《经络学-督脉》课件

《经络学-督脉》课件

督脉的疾病与治疗
督脉疾病是指与督脉相关的异常症状或疾病。中医学认为通过调理和治疗督脉,可以对相关疾病产生积 极作用。 - 督脉疾病的常见类型 - 督脉治疗方法和技术 - 督脉治疗的效果和注意事项
推广与发展
经络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中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还能在其他医学领域 发挥重要作用。 - 经络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督
《经络学-督脉》PPT课件
经络学介绍
在中医学中,经络学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学科。它包括研究经络的构容 - 经络学的应用领域
督脉概述
督脉,又称任脉,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条主要经脉。它起源于膻中穴,沿 着脊柱向上延伸,将前后躯干连接起来。 - 督脉的基本概念 - 督脉的路径和主要穴位 - 督脉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奇经八脉ppt课件

奇经八脉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3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1.循经辨证:
头痛的辨证: 前额痛—阳明经,头侧痛 —少阳经 , 头项强痛—太阳经;巅顶痛—足厥阴肝经 。
精选PPT课件
14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针灸治疗—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1)指导循经取穴——直趋病所 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指导推拿按摩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精选PPT课件
1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 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奇经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奇者,异也。所谓奇经,是指这些经脉与十二经 脉不同。它们与十二正经的区别是:
(1) 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2) 一般与五脏六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17
谢谢
精选PPT课件
1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3) 彼此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精选PPT课件
2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 任脉行于人体前正中线; 冲脉行于腹胸部、下肢内侧及脊柱前; 带脉环行腰腹部;
除带脉外,均自下而上行; ☺ 上肢没有奇经分布。
精选PPT课件
3
督脉
1.循行部位 行于腰背部正中线 2.基本功能
2.指导药物治疗
精选PPT课件
15
案例分析
刘某,男,41岁,一日前,在挪动洗衣机时突然感觉腰部疼痛难 忍,随即停止搬动活动,但腰部疼痛没有消失,不敢转动,且腹 部稍用力则疼痛即加重,卧床一夜后,腰部仍觉疼痛,腰不敢下 弯及左右转动,遂求助中医师。医生随即针刺患者头面部的人中 穴,采用重捻泻法,并留针30分钟后,患者腰部疼痛明显缓解, 并可自如转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READ PPT D1E1SIGN
按语
• 中极是膀胱的募穴,临床多以治疗泌尿 系统疾病为主,常与三阴交、肾俞、膀 胱俞交替配用,有很好的疗效;其内应 胞宫、精室,故善治疗男女生殖系统疾 病,针刺时使针感向外阴部放射治疗效 果更佳。
.
BREAD PPT D1E2SIGN
关元
•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 当脐中下3寸
指衣襟前面两幅交界的中缝,与任脉的循 行相一致。
.
BREAD PPT DE9SIGN
四、腧穴
本经共有24个腧穴:会阴、曲骨、中 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 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 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 玑、天突、廉泉、承浆。
.
BREAD PPT D1E0SIGN
• 【刺法】:先直刺0.2~0.3寸, 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 后方刺入1~1.5寸。本穴必须 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以防刺伤肺和血管。
.
BREAD PPT D2E0SIGN
.
BREAD PPT D2E1SIGN
廉泉
• 【定位】:在颈部,当前 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 骨上缘凹陷处
• 【作用】:清热化痰,开 窍利喉舌。
• 【类别】:心包募穴,八 会穴(气会)
• 【刺法】:平刺0.3~0.5 寸。
.
BREAD PPT D1E9SIGN
天突
•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 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 【作用】:宽胸理气,化痰利 咽。
•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 痛。②咽喉肿痛,暴暗,瘿气。 ③梅核气,噎膈。
• 【类别】:任脉、阴维脉交会 穴
调,痛经。 • 中焦病:腹胀,腹痛,肠鸣,腹泻,胃脘痛,呕吐,
纳呆,水肿。 • 上焦病:胸闷,气喘,咳嗽,胸痛,呃逆。 • 面颈部疾病:失语,口眼歪斜,齿痛。
.
BREAD PPT DE8SIGN
三、任脉功能
• “任”字释义 • 任,有统任的意思,任脉为“阴脉之海”; • 任,通“妊”,任脉功能主胞胎; • 任,古通“衽”,衽“谓裳幅所交裂也”。
刺灸方法。
.
BREAD PPT DE3SIGN
• 任脉循行 • 任脉病候 • 任脉功能 • 任脉穴位(定位、特性;常用功能
主治、特殊刺灸法)
.
BREAD PPT DE4SIGN
一、经脉循行
1、原文 《素问·骨空论》
任脉者,起于中 极之下,以上毛 际,循腹里,上 关元,至咽喉, 上颐循面入目。
.
BREAD PPT DE5SIGN
• 【类别】:胃募穴,八会穴 (腑会),任脉、手太阳、少 阳与足阳明经交会穴。
• 【刺法】:直刺1~1.5寸。
妊娠3个月后慎针灸。
.
BREAD PPT D1E8SIGN
膻中
• 【定位】:在胸部,当前 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 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作用】:宽胸理气,宁 心安神。
• 【主治】:①咳嗽,气喘, 胸闷。②心痛,心悸。③ 乳汁少,呃逆,噎膈。
中极
•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 线上,当脐中下4寸
• 【作用】:补肾培元,通利膀 胱,清利湿热,调经止带。 【主治】:①遗溺、小便不利。 ②遗精,阳痿。③月经不调, 崩漏带下,阴挺,不孕。④疝 气。
• 【类别】:膀胱募穴,任脉、 足三阴交会 。
• 【刺法】:直刺0.5~1寸。针 前先排尿。孕妇禁用。可灸。
任脉、督脉
奇经八脉
• 任脉 • 督脉
• 冲脉 • 带脉 • 阴维脉、阳维脉 • 阴跷脉、阳跷脉
.
BREAD PPT DE2SIGN
教学目的要求
• 1.掌握《素问·骨空论》任脉循行的原文; 掌握经脉病候;掌握腧穴定位和起止穴。
• 2.掌握重点腧穴的主治和刺灸方法。 • 3.熟悉非重点腧穴定位和主治。熟悉腧穴的
• 【主治】:舌下肿痛,舌 缓流涎,舌强不语,暴暗, 吞咽困难。
2、词解
• 中极之下——中极为穴名。 “下” 指内。指胞中。 • 关元——穴名,脐中直下3寸。
.
BREAD PPT DE6SIGN
3、体表路线 起于前后阴之间会阴穴 → 腹、胸、颈前正中 → 止于颏唇沟中点的
承浆穴。
4、体内联系 生殖器、唇、目
.

BREAD PPT DE7SIGN
二、任脉病候
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症。 主治概要 • 下焦病:少腹胀满、疼痛,二便不通,遗精,月经不
• 【刺法】:直刺1~1.5寸。 多用灸法,孕妇慎针灸。
.
BREAD PPT D1E4SIGN
关元、气海的功能比较
两穴都是治疗虚证的要穴 。 关元:为阳气要穴,具有振奋元阳、温补
元阳的作用,多用于真阳不足之证。
气海:为元气要穴,具有鼓动元气、培补 元气的作用,多用于元气不足之证。
.
BREAD PPT D1E5SIGN
• 【刺法】:直刺1 ~ 1.5寸。针前先 排尿。孕妇慎用。多灸。
.
BREAD PPT D1E3SIGN
气海
• 【定位】:在下腹部,前 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 【作用】:益肾固精,升 阳补气,调理冲任。
• 【主治】:①腹痛,泄泻, 便秘。②遗溺。③疝气。 ④遗精,阳痿。⑤月经不 调,经闭。⑥虚劳体弱, 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 要穴。
神阙
• 【定位】:在腹中部,脐 中央
• 【作用】:培元固本,回 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 和肠。
• 【主治】:①中风脱证, 四肢厥冷。②泄泻,偏身 出汗。③水肿。
• 【刺法】: 禁针,多用灸 法。
.
BREAD PPT D1E6SIGN
下脘
• 【定位】:在上腹部,前 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作用】:健脾和胃,消 积化滞。
• 【作用】:温肾益精,回阳补气, 调理冲任,理气除寒。
• 【主治】:①阳痿,遗精,遗溺, 小便频数,小便不通。②月经不调, 崩漏,带下,痛经,阴挺,阴痒, 不孕,产后出血。③中风脱症,虚 劳体弱,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 要穴。④泄泻,脱肛,完谷不化。
• 【类别】:小肠募穴,任脉与足三 阴经交会穴。
• 【主治】:胃脘痛,腹胀 泄泻,呕吐,呃逆。 【归经】:任脉穴 【类别】:任脉与足太阴 交会穴。
• 【刺法】:直刺1~1.5寸, 可灸。
.
BREAD PPT D1E7SIGN
中脘
•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 线上,当脐中上4寸
• 【作用】:健脾和胃,消积化 滞,理气止痛。
• 【主治】:①胃脘痛,呕吐, 呃逆,吞酸。②腹胀,泄泻, 饮食不化。③咳喘痰多。④黄 疸。⑤失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