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计算机三级嵌入式知识点(2),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知识点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知识点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知识点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知识点导语:嵌入式系统是一种“完全嵌入受控器件内部,为特定应用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系统”,下面是相关考试内容介绍,欢送参考!嵌入式系统及三要素定义: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根底、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本钱、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简单定义: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三要素:嵌入式系统的三个根本要素是嵌入性、专用性与计算机系统。

(1)嵌入性是把软件嵌入到Flash存储器中,(2)专用性是指针对某个详细应用领域和场合,量体裁衣式的定制适用该场合的专用系统,(3)计算机系统是指必须具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核心是计算机系统。

三个要素决定了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設計与开发原那么与步驟1.設計与开发原則既然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的计算机系统,因此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根本原那么:物尽其用。

这一原那么说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都必须高效率地设计,量体裁衣、去除冗余,以最小本钱实现更高的性能,同时尽可能采用高效率的设计算法,以进步系统的整体性能,换句话说同,“物尽其用”就是“够用就好”,以最高性价比来设计嵌入式应用系统。

2、设计与开发步骤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p 、体系构造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执行机构设计、系统集成和系统测试。

各个阶段之间往往要求不断的修改,直至完成最终设计目的。

ARM存储形式一个32位的一个字0x87654321,存放在内存0x12000004~0x12000007中,指出对于大端形式和小端形式下,字节0x65存放的地址。

ARM指令流水线关于指令流水线:ARM采用指令流水线技术。

不同内核指令流水线的级数不同。

采用指令流水线的作用是进步指令执行效率。

有3、5、6、7、8级不等。

对于一个具有1条8级指令流水线的ARM处理器,假设每1级所需要的时间为1ns,求这种ARM处理器执行4000条指令最快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机三级嵌入式知识点

计算机三级嵌入式知识点

计算机三级嵌⼊式知识点⼀、嵌⼊式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1.嵌⼊式系统的特点、分类、发展与应⽤,熟悉嵌⼊式系统的逻辑组成。

(1)特点:专⽤性隐蔽性(嵌⼊式系统是被包装在内部)资源受限(要求⼩型化、轻型化、低功耗及低成本,因此软硬件资源受到限制)⾼可靠性(任何误动作都可能会产⽣致命的后果)软件固化(软件都固化在只读存储器ROM中,⽤户不能随意更改其程序功能)实时性(2)逻辑组成硬件:1)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前所有的处理器都是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和协助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图像处理器、通信处理器)2)存储器(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RAM分为动态DRAM和静态SRAM两种。

DRAM电路简单、集成度⾼、功耗⼩、成本低,但速度稍慢慢;SRAM电路较复杂、集成度低、功耗较⼤、成本⾼,但⼯作速度很快,适合⽤作指令和数据的⾼速缓冲存储器RAM当关机或断电时,其中的信息都会消失,属于易失性存储器ROM属于不易失性存储器。

分为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存放固件)和闪速存储器(Flash ROM简称内存)。

内存的⼯作原理:在低压下,存储的信息可读但不可写,这类似于ROM;在较⾼的电压下,所存储的信息可以更改和删除,这有类似于RAM。

3)I/O设备与I/O接⼝4)数据总线软件(3)分类按嵌⼊式系统的软硬件技术复杂程度进⾏分类:1)低端系统采⽤4位或8位单⽚机,在⼯控领域和⽩⾊家电领域占主导地位,如计算器、遥控器、充电器、空调、传真机、BP机等。

2)中端系统采⽤8位/16位/32位单⽚机,主要⽤于普通⼿机、摄像机、录像机、电⼦游戏机等。

3)⾼端系统采⽤32位/64位单⽚机,主要⽤于智能⼿机、调制解调器、掌上计算机、路由器、数码相机等。

(4)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第⼀个⼯⼈的现代嵌⼊式系统(阿波罗导航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中期,嵌⼊式计算机批量⽣产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出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外围电路的元器件被集成到处理器芯⽚中,昂贵的模拟电路元件能被数字电路替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SOC出现,集成电路进⼊超深亚微⽶乃⾄纳⽶加⼯时代2.嵌⼊式系统的组成与微电⼦技术(集成电路、EDA、SoC、IP核等技术的作⽤和发展)(1)集成电路IC集成电路的制造⼤约需要⼏百道⼯序,⼯艺复杂。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复习要点(2)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复习要点(2)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复习要点(2)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复习要点7、总线电路及信号驱动(1)总线是各种信号线的集合,是嵌入式系统中各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路。

在同一时刻,每条通路线路上能够传输一位二进制信号。

按照总线所传送的信息类型,可以分为: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

(2)总线的主要参数:总线带宽:一定时间内总线上可以传送的数据量,一般用MByte/s表示。

总线宽度:总线能同时传送的数据位数(bit),即人们常说的32位、64位等总线宽度的概念,也叫总线位宽。

总线的位宽越宽,总线每秒数据传输率越大,也就是总线带宽越宽。

总线频率:工作时钟频率以MHz为单位,工作频率越高,则总线工作速度越快,也即总线带宽越宽。

总线带宽=总线位宽×总线频率/8,单位是MBps。

常用总线:ISA总线、PCI总线、IIC总线、SPI总线、PC104总线和CAN总线等。

(3)只有具有三态输出的设备才能够连接到数据总线上,常用的三态门为输出缓冲器。

(4)当总线上所接的负载超过总线的负载能力时,必须在总线和负载之间加接缓冲器或驱动器,最常用的是三态缓冲器,其作用是驱动和隔离。

(5)采用总线复用技术可以实现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共用。

但会带来两个问题:A、需要增加外部电路对总线信号进行复用解耦,例如:地址锁存器。

B、总线速度相对非复用总线系统低。

(6)两类总线通信协议:同步方式、异步方式。

(7)对总线仲裁问题的解决是以优先级(优先权)的概念为基础。

8、电平转换电路(1)数字集成电路可以分为两大类:双极型集成电路(TTL)、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

(2)CMOS电路由于其静态功耗极低,工作速度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被广泛使用。

(3)解决TTL与CMOS电路接口困难的办法是在TTL电路输出端与电源之间接一上拉电阻R,上拉电阻R的取值由TTL的高电平输出漏电流IOH来决定,不同系列的TTL应选用不同的R值。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复习要点.docx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复习要点.docx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复习要点以下是对文章进行润色改写的结果: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⑴定义: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它具有软硬件可裁剪的特点,能够满足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等方面的严格要求。

22)IP核模块有行为、结构和物理三个不同层面的设计。

根据描述功能行为的方式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软核、固核和硬核三类。

2.嵌入式系统的组成(I)硬件层: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存储器、通用设备接口和I/O接口等。

其中,嵌入式核心模块由微处理器、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和存储器CaChe组成。

CaChe位于主存和嵌入式微处理器内核之间,用于存放最近使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以减小存储器访问瓶颈,提高处理速度。

(2)中间层(也称为硬件抽象层HA1.或板级支持包BSP):它将系统上层软件和底层硬件分离开来,使上层软件开发人员无需关注底层硬件的具体情况,只需根据BSP层提供的接口进行开发。

BSP具有硬件相关性和操作系统相关性两个特点。

设计完整的BSP需要完成硬件初始化和设备驱动程序设计两部分工作。

(3)系统软件层:由RTOS,文件系统、GUI、网络系统及通用组件模块组成。

RTOS是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基础和开发平台。

(4)应用软件层:由基于实时系统开发的应用程序组成。

3.实时系统(I)定义:实时系统是能在指定或确定的时间内完成系统功能,并对外部或内部、同步或异步事件做出响应的系统。

(2)区别:通用系统主要追求平均响应时间和用户使用方便,而实时系统主要考虑在最坏情况下的系统行为。

(3)特点:时间约束性、可预测性、可靠性、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性。

(4)硬实时(强实时):应用的时间需求必须得到完全满足,否则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生命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如航天、军事系统。

(6)任务的约束包括:时间约束、资源约束、执行顺序约束和性能约束。

4、实时系统的调度(I)调度:给定一组实时任务和系统资源,确定每个任务何时何地执行的整个过程。

2014年9月计算机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重点内容

2014年9月计算机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重点内容

2014年9月计算机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重点内容嵌入式系统及三要素定义: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简单定义: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三要素:嵌入式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嵌入性、专用性与计算机系统。

(1)嵌入性是把软件嵌入到Flash存储器中,(2)专用性是指针对某个具体应用领域和场合,量体裁衣式的定制适用该场合的专用系统,(3)计算机系统是指必须具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核心是计算机系统。

三个要素决定了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設計与开发原则与步驟1.設計与开发原則既然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的计算机系统,因此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物尽其用。

这一原则表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都必须高效率地设计,量体裁衣、去除冗余,以最小成本实现更高的性能,同时尽可能采用高效率的设计算法,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换句话说同,“物尽其用”就是“够用就好”,以最高性价比来设计嵌入式应用系统。

2、设计与开发步骤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体系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执行机构设计、系统集成和系统测试。

各个阶段之间往往要求不断的修改,直至完成最终设计目标。

ARM存储模式关于存储模式:大端模式和小端模式,靠GPE8(ENDIAN)高低电平决定,高电平大端模式,低电平小端模式。

让GPE8工作于功能1模式控制。

掌握大小端模式存储结构。

已知一个32位的一个字0x87654321,存放在内存0x12000004~0x12000007中,指出对于大端模式和小端模式下,字节0x65存放的地址。

ARM指令流水线关于指令流水线:ARM采用指令流水线技术。

不同内核指令流水线的级数不同。

采用指令流水线的作用是提高指令执行效率。

有3、5、6、7、8级不等。

对于一个具有1条8级指令流水线的ARM处理器,假设每1级所需要的时间为1ns,求这种ARM处理器执行4000条指令最快所需要的时间。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论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论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嵌入式系统概论(1)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分类,发展与应用,熟悉嵌入式系逻辑组成。

特点:专用性,隐蔽性,资源受限,可靠性高,实时性,软件固化。

分类:按用途分为:军用,工业用,民用。

按实时性要求分为:非实时系统,软实时系统,硬实时系统。

按产品形态分为:系统级产品,板级产品,片级产品。

按软硬件技术复杂度分为:低端系统,中端系统,高端系统。

发展: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与连通性,多媒体化,两个方向。

应用:各个领域。

数码相机等。

逻辑组成:处理器,存储器,I/O设备与I/O接口,数据总线,软件。

(2) 嵌入式处理芯片的主要类型,SoC的开发流程,IP核的意义。

主要类型:微处理器,DSP,微控制器,SoC.SoC开发流程:总体设计,逻辑设计,综合仿真,芯片制造。

IP核意义:IC核库中的设计文件属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称为“知识产权核”或“IP核”,按照IC设计文件的类型,通常分为三种,软核,固核,硬核。

详细内容参见P17。

(3) 中西文的编码和数字文本的类型与处理,数字图像的参数,文件格式及主要应用。

中文编码:GB2312和GB18030。

西文编码:ASCII字符集和ASCII码。

附国际标准编码UCS/Unicode 编码。

基本兼容GB18030数字文本类型:按排版:简单格式文本和丰富格式文本。

按内容:线性格式文本,超文本。

数字文本处理:Office等。

数字图像参数:图像大小,位平面数目,像素深度,颜色模型。

图像数据量=图像大小X像素深度/8图像文件格式与应用:见P24表1-4.(4) 音频/视频信息的数字化处理过程,数字音频/视频文件格式及其应用。

数字化处理过程:抽样,量化,编码。

音频/视频文件格式与应用:见P26表1-6 P27表1-7(5) 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传输与交换技术。

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把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进行传输。

计算机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复习

计算机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复习

计算机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复习重点内容(1)嵌入式系统及三要素定义: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简单定义: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三要素:嵌入式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嵌入性、专用性与计算机系统。

(1)嵌入性是把软件嵌入到Flash存储器中,(2)专用性是指针对某个具体应用领域和场合,量体裁衣式的定制适用该场合的专用系统,(3)计算机系统是指必须具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核心是计算机系统。

三个要素决定了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設計与开发原则与步驟1.設計与开发原則既然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的计算机系统,因此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物尽其用。

这一原则表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都必须高效率地设计,量体裁衣、去除冗余,以最小成本实现更高的性能,同时尽可能采用高效率的设计算法,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换句话说同,物尽其用就是够用就好,以最高性价比来设计嵌入式应用系统。

2、设计与开发步骤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体系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执行机构设计、系统集成和系统测试。

各个阶段之间往往要求不断的修改,直至完成最终设计目标。

ARM存储模式关于存储模式:大端模式和小端模式,靠GPE8(ENDIAN)高低电平决定,高电平大端模式,低电平小端模式。

让GPE8工作于功能1模式控制。

掌握大小端模式存储结构。

已知一个32位的一个字0x87654321,存放在内存0x12000004~0x12000007中,指出对于大端模式和小端模式下,字节0x65存放的地址。

ARM指令流水线关于指令流水线:ARM采用指令流水线技术。

不同内核指令流水线的级数不同。

采用指令流水线的作用是提高指令执行效率。

有3、5、6、7、8级不等。

对于一个具有1条8级指令流水线的ARM处理器,假设每1级所需要的时间为1ns,求这种ARM处理器执行4000条指令最快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资料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资料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资料示例文章篇一:《我的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备考之旅》我呀,是一个对计算机特别着迷的小学生。

你可别觉得小学生就只知道玩游戏哦,我对那些计算机里的高深知识也充满了好奇呢。

最近,我就开始了解计算机三级考试里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啦。

嵌入式系统,这听起来是不是就很神秘?就好像是在一个大机器里藏着的小秘密一样。

我刚开始接触的时候,简直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

那时候,我就想,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呀?我就跑去问我哥哥。

我哥呢,他是个大学生,懂的可比我多多了。

我跑到他跟前,眼睛亮晶晶地说:“哥,你给我讲讲计算机三级考试里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呗。

”哥哥看了我一眼,笑着说:“哟,你个小屁孩,怎么对这个感兴趣了?”我不服气地说:“哼,我就是想知道嘛。

”哥哥就开始给我讲起来了。

哥哥说:“你看啊,嵌入式系统就像是一个小管家,住在各种设备里。

比如说咱们家的智能电视,那里面就有嵌入式系统。

它就像电视的大脑,指挥着电视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我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想着,这嵌入式系统还挺厉害呢,就像个隐形的超级英雄,躲在电视里面掌控一切。

我又问哥哥:“那开发这个嵌入式系统很难吗?”哥哥挠挠头说:“那可不简单啊。

就像你搭积木,你得一块一块地把这个系统搭建起来,而且每一块积木都有它的用处,不能乱放。

”我歪着脑袋想,那这得需要多少块“积木”呀。

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开始找各种资料。

我在网上找啊找,发现有好多关于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的文档。

可是那些文档,好多字我都不认识,看起来就像天书一样。

我当时就有点沮丧,心想这也太难了吧,我是不是根本就学不会啊。

但是我又不想就这么放弃。

我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介绍嵌入式系统硬件结构的部分。

上面说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就像人的身体一样,有各种不同的器官,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功能。

比如说CPU 就像是人的大脑,负责思考和处理信息;内存就像是人的记忆,用来存储东西;还有那些输入输出设备,就像是人的眼睛耳朵嘴巴,用来接收和发送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三级嵌入式考试知识点整理(计算机三级嵌入式考试只考选择题和填空题)1.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的三个阶段之一:1. 设计2.实现3.测试2.RISC架构的ARM微处理器的一般特点:1. 体积小、低功耗 2.大量使用寄存器3. 寻址方式灵活简3.通常所讲的交叉编译就是在X86架构的宿主机上生成适用于ARM架构的格式(elf)的可执行代码4.Boot Loader阶段1所完成的步骤的是:1. 硬件设备初始化 2. 拷贝Boot Loader的阶段2到RAM空间中3. 设置堆栈5.ARM的7种运行状态之一:1. 快中断状态2. 中断状态3. 无定义状态4.管理状态5.快速中断状态6.系统状态7.用户状态6.命令可以把server的/tmp mount到client的/mnt/tmp并且是:mount-o ro server:/tmp/mnt/tmp7.哪个GUI是由中国人主持的一个自由软件项目:MinuGUI8.嵌入式图形用户接口(GUI)的主要特点:1. 运行时占用的系统资源少 2.模块化结构,便于移植和定制3.可靠性高9.RISC指令系统特点的是:1. 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少2.设置大量通用寄存,访问存储器指令简单3. 选取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简单指令10.通常所说的32位微处理器是指CPU字长为32位11.在嵌入式软件交叉调试过程中,宿主机与目标机之间的连接与通信方式有:1.串口2.并口3.网络4.JTAG12.ADD R0,R1,[R2]属于寄存器间接寻址13.ADD R0,R0,#1属于立即寻址14.数据字越长则精度越高15.典型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16.将传统的计算机系统芯片化,是嵌入式系统诞生后的∑发展模式发展模式17.RISC指令系统特点的是:1. 大量使用寄存器2.采用固定长度指令格式3.使用单周期指令4.寻址方式多18.与通用操作系统相比嵌入式操作系统还必须具有的特点是:1. 强稳定性,弱交互性2. 较强实时性19.嵌入式系统产品:1. PDA 2.ATM机 3. 机顶盒20.开源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是嵌入式linux21.虚拟文件系统的是vfs22.嵌入式系统通常执行特定功能23.在嵌入式产品需求分析阶段完成的任务是操作系统和硬件选型24.ARM处理器异常工作模式的是1. 快速中断模式2. 未定义模式 3. 数据访问终止模式25..嵌入式软件开发与通用软件开发增加了代码固化环节26.嵌入式系统调试方式中不占用系统资源的调试方式是ICE在线仿真器27.ARM汇编程序中实现程序跳转的方式使用跳转指令28.ADD R0,R1,[R2]中的第二操作数属于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29.烧写到FLASH里的是.bin格式的文件二、填空题1.ARM内核有(T)(D)(M)(I)四个功能模块。

2.通用寄存器R0~R15可分为以下3块:(未分组寄存器R0-R7)(分组寄存器R8-R14)(程序计数器R15)3.ARM可用两种方法存储字数据:(大端模式)(小端模式)4.ARM体系结构支持的最大寻址空间为(4G)。

5.ARM是(Advanced RISC Machines)的简称。

6.ARM CPU 体系结构中支持的特有的两种指令集是:(ARM指令集、)(Thumb指令集)7.常用硬件调试工具有(实时在线仿真机)(逻辑分析仪)(ROM仿真机)(在线调试)8. ARM处理器的5种异常模式是(快速终端模式)(外部中断模式)(管理模式)(数据访问终止模式)(未定义模式)9.写出下列指令的含义LDR R1, [R0, #0x08] : R0加0x08加载到R1里。

即:R1ß[R0+0x] SUB R1, R1, R2, LSR R3 :R1ß[R1-(R2右移R3位)]LDR R1,[R0,R2,LSL#2]! :R1ß[(R2左移2位)+R0]LDR R1, [R0],R2, LSL #1 :R1ß[R0] ,R0ßR0+(R2左移1位)10. LDM和STM指令最多可以操作( 16 )个寄存器.11.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分为(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软件测试)。

12.BSP是(board support package)的缩写。

13.ADS是(ARM developer suite )的缩写。

14.JTAG是(Joint Test Action Group )的简称。

JTAG技术是一种调试技术,它是在芯片内部封装了专门的测试电路TAP (Test Access Port,测试访问口),通过专用的JTAG测试工具对内部节点进行测试调试技术。

15.ARM汇编程序由(指令)(为操作)(宏指令)三种指令组成。

16.Bootloader依赖于(CPU体系结构),也依赖于具体板级设备配置。

17.ARM中堆栈类型有(满递增)(满递减)(空递增)(空递减)四种。

18.ARM处理器具有(ARM )(Thumb)两种操作状态19.嵌入式系统开发硬件选择主要考虑(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开发工具)。

20.ARM处理器内核型号中的字母TDMI的含义分别是(thumb支持16位指令集)(支持片上debug )(内嵌硬件乘法器multipiler )(嵌入式ICE支持片上断点和调试点)。

21.FLASH存储器的特点是(低功耗大容量)(擦写速度快)(可整片进行烧写)22.SDRAM存储器特点是(单位空间存储量大)(价格便宜)( 运行速度快)23.FLASH存储技术中两种流行的存储技术是(norflash )(nandflash ),其中成本较低,而接口比较复杂的flash存储技术是(nandflash )。

24.ARM处理器有(快速中断模式)(管理模式)(外部中断模式)(数据访问终止模式)(用户模式)(系统模式)(未定义模式)种运行模式。

其中特权模式是:(快速中断模式)(管理模式)(外部中断模式)(数据访问终止模式)(系统模式)(未定义模式)异常模式是:(快速中断模式)(管理模式)(外部中断模式)(数据访问终止模式)(未定义模式)。

25.ARM处理器模式转换方式主要有(arm模式)(thumb模式)两种。

26.ARM处理器有(37)个寄存器,其中系统模式和用户模式下有( 1 )物理寄存器可用其他5中模式下都有( 5 )物理寄存器可用27.ARM处理其每种模式下都有一组寄存器可用,其中(用户模式)(系统模式)具有完全一样的寄存器组。

28.ARM处理器分两大类(通用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其中(通用)寄存器又可以分为未分组寄存器,分组寄存器和程序寄存器。

29.ARM中共有(6)个状态寄存器,其中一个(用户模式和系统模式共用)和五个(对应其他5种模式),其中CPSR包括(条件标志位)(中断标志位)(当前处理模式标志位)(判别、状态位)内容。

30.ARM中状态寄存器的修改是通过(arm模式)(thumb模式)指令来完成的。

31.ARM寄存器中SP通常叫做(堆栈指针),对应物理寄存器(R13),LR 叫做(连接寄存器),对应(R14)物理寄存器,PC叫(程序计数器),对应(R15 )物理寄存器。

32.ARM体系结构支持的最大寻址空间为(4GB )。

33.ARM汇编中的加载存储指令是用于在(连系存储单元)和(多寄存器)之间传送数据的,其中加载指令是用于将(一片连续存储器)中的数据传送到(多个寄存器)中,存储指令则相反。

加载指令主要有(LDM),存储指令主要有(stm )。

34.汇编伪指令的功能是(完成汇编程序的各种准备工作),伪指令仅在(汇编)过程中起作用。

35.ARM C/C++和汇编混合编程中都必须遵循ATPCS规则,它主要规定了(子程序中调用过程中寄存器使用的规则)(数据栈的使用规则)(参数传递规则),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寄存器使用规则中限定了子程序间的参数传递主要通过(R0)(R1)(R2)(R3 )寄存器来传递。

36.ATPCS规则中规定的堆栈类型为(FD类型)。

并且对堆栈的操作以(8个字节)为单位。

37.每一条ARM指令包含(4)位条件码,位于(指令的高字位),条件码共有(16 )种,每种条件码可用( 2 )个字符来表示。

38.实现程序跳转的指令有(跳转指令)(直接向程序计数器取值)两种方法。

39.乘法指令和乘加指令按其运算结果可分为(32)(64 )位两类。

40.数据交换指令在(一片连续存储器)(多个寄存器)之间交换数据。

42.ARM伪指令可以分为如下几类(符号定义伪指令)(自定义伪指令)(汇编控制伪指令)(其他常用伪指令)等。

42.ARM汇编程序设计采用分段式设计,一个ARM源程序至少需要(1)个代码段。

43.一个典型的嵌入式系统软件一般分为(硬件层)、(驱动层)、(操作系统层)、(应用层)。

四个层次。

44.Bootloader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它的功能是(完成硬件的初始化和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关系)。

45.Bootloadr启动目标板通常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常用(汇编)语言来实现。

这一部分硬件相关,bootloader移植主要是修改这部分代码。

第二阶段用通常用(C )语言来实现,具有(既有较好的可读性)(可移植性)。

46.大多数Bootloader都有两种操作模式(启动加载模式)(下载模式)。

其中(下载)模式只对开发人员有意义。

47.本学期实验所使用的bootloader是(U-BOOT )(VIVI ),其中(VIVI )具有可配置性。

48.驱动程序一般具有以下功能(对设备初始化和释放)(对设备进行管理)(读取应用程序传送给设备文件的数据)(回送应用程序请求的数据)(检测和处理设备出现的错误)。

49.Flash主要有(nand flash )(nor flash)两种,可以片上执行的是(nor flash )。

50.C语言调用汇编程序,一般使用(extern )声明外部函数,即可调用汇编子程序。

在汇编程序中用(import )申明本子程序,以使其他程序可以调用此子程序。

51.汇编程序调用C程序,在汇编中用(import )声明将要调用的C程序函数,即可在汇编程序中调用C程序。

52.C程序中嵌入式汇编指令以()53.ARM寄存器LR是(连接)寄存器(R14 ),CPSR和SPSR的功能(异常发生时SPSR用于保存CPSR的值)。

54.Linux 系统中的SHELL的主要功能(命令解释)(任务自动化)(系统管理),是通过编写脚本文件来实现系统管理和使任务自动化的。

55.linux系统中的(make)是linux软件开发管理工具,决定程序的编译链接规则,使工程编译链接自动化,它依赖于(makefile )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