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文学作品阅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公式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专题(公式解题法)参考资料中考中的现代文主观题阅读(一般是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和信度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再就是小说),因其分值高,难度又大,一直是学生语文中考的瓶颈。
能否规范地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
对现代文阅读题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以及掌握答题方法不到位,使许多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常常望“文”兴叹。
有资深教师认为,做阅读主观题能抄原文答题是上策,能概括原文答题是中策,离开原文答题是下策。
但事实上,离开原文答题这一“下策”往往才是中考中常用的答题方法。
它需要掌握跟文学、写作相关的知识,才能顺利答题。
纵观近几年中考卷出现的题型,大致可以归为几类:语言修辞、布局谋篇、表现手法、归纳要点、人物形象等。
经过笔者深入研究,发现除了力争做到(A+B+C)即全面不漏要点外,也还是有其他规律可循的,那就是“就题解题”,现就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各类题型的解法进行实证分析,以资参考。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描绘类1、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
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结构类2、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
语文阅读的知识点总结初一

语文阅读的知识点总结初一语文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以下是初一语文阅读知识点的总结:一、文学常识1. 文学概念:文学是人们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是语言文字艺术的综合体现。
2. 文学体裁:古代的文学体裁主要有诗、词、赋、曲、文;现代的文学体裁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剧本等。
3. 文学题材:文学的题材广泛,包括人生、自然、爱情、家庭、友情、社会等各个方面。
4. 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包括对作品主题、情节、形象、语言、结构等多方面的鉴赏。
二、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文言文的构词规律、句法特点、修辞手法等基础知识。
2. 文言文阅读方法:阅读文言文要注重词句的理解和翻译,同时要理解作者的思想。
3. 文言文名句背诵:背诵文言文名句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1. 现代散文:散文是一种以叙述为主、议论为辅,以平实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体裁。
散文的鉴赏要注重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对议论部分的把握。
2. 现代小说:小说是一种以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手法为主的文学体裁。
阅读小说要注重对情节、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的理解。
3. 现代诗歌:诗歌是一种以语言韵律和形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文学体裁。
阅读诗歌要注重对韵律、形象和意境的理解。
四、古代文学名篇阅读1. 古代诗词: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包括唐诗、宋词等。
阅读古代诗词要注重对韵律、意境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2. 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有《庄子》、《韩非子》等名篇,阅读古代散文要注重对作者的思想和语言的理解。
3. 古代小说:古代小说有《红楼梦》、《西游记》等名篇,阅读古代小说要注重对情节、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的理解。
五、阅读策略1. 阅读理解:要注重对文章主题、结构、内容的理解,对生词、短语的翻译。
2. 阅读速度: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第二部分文学作品阅读第二节考点例析及对点训练 考点六 开放拓展

返回
1.客观:答题前一定要统观全文,理解主旨及作
者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因为文章中的情、理都
是暗含在文中的,只有准确识别、理解,才能在此基
2.(2021浙江宁波)从“11月6日,星期四”的日记来看,仓鼠 爱德华终于走出笼门,走向新的旅途。爱德华还会返回笼子 吗?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进行推测,并说明理由(至少三点)。
返回
3.(2021浙江台州)学校话剧社想把这篇文章改编成话剧, 道具组成员展开讨论,请完成对话。
4.(2021四川遂宁)材料三中的主人公是谁?如果他回到农 村参加新型农村人才招聘会,请你结合原著中人物性格、职 业、经历以及材料一,说说他更适合下列哪一种职业,并阐述 理由。
⑧他.说..:跟.我.来.。 ⑨我发现他离我十米远伫立着,这个老汉,看来也是探宝的 角色,他好像是观望我,一旦有了成效再采取行动。 ⑩我说:我饿得不行了。 ⑪他在褡裢里取出了个馕。我接过来,一阵狼吞虎咽。肚里 又实在了。 ⑫他.说..:跟.我.来.。 ⑬我想:这个狡猾的老汉,大概看出我已经找着了门道,想设 法将我诱开。
第二部分 文学作品阅读
第二节 考点例析及对点训练 考点六 开放拓展
现代文阅读全解全练
目录
01 考点突破 02 对点训练
考点突破
考向1:情境任务
点拨 角度
点拨内容
情境任务题型创设一种情境,然后需要在这个情境
情境 中解决所设的问题。这种题型比较灵活,在难度上也有
任务 所提升,因为其不但考查了语文知识,而且考查了对此
返回
初中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阅读知识点大全

现代文阅读知识整合●文章体裁=文体1、按表达方式划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2、按文学作品划分: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包括:12、排比、对比、对偶、借代、夸张、互文、3(巧设)悬念、联想、想象、象征、铺垫、渲染、烘托、讽刺、先抑后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抑扬结合)、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叙议结合、伏笔照应、白描细描、正面侧面、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虚实相生(结合)、由实入虚、托物寓意(托物言志)、咏物抒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运用典故等。
一.基本知识:1.记叙文特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一般要综合运用五种表达方式(描写、叙述(记叙)、抒情、议论、说明),而叙述和描写是不可缺少的。
(1)正确辨别五种表达方式:A描写:是对事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a.从对象分: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人物描写方法:肖像(外貌、神态、衣着)、心理、语言、动作;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为或细微的事件、细小的景物片断作仔细的描绘)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或创设一种氛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交代人物性格形成和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从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或间接描写)B记叙:交代事实,把人物和事件概括介绍给读者和写出人物活动、发展、变化过程。
C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等)D议论: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
现代文阅读指导之一文学作品考点训练(学生版)

现代文阅读复习之一文学作品阅读考点、知识点分析(现代文训练需要少讲精练,重在学生的悟读.)第一讲准确理解概括主旨考点:感知并能概括文章(段)内容知识要点:准确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概括文章(段)的主题。
考试说明:1、能判断对文章(段)内容的概括正确与否。
2、能准确概括出文章(段)的中心。
努力避免感知不准,理解不透,概括不准或不全等问题。
3、能找出最能体现文章(段)主题的语言材料或事件材料。
4、能结合自已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就文章(段)主题谈一点体会。
考点例析:错也是对(刘墉)小时侯,父亲常教我写毛笔字,每当我写到一半,对其中一笔不满意而懊恼迟疑,父亲总会安慰我:‚上一笔没写好,可以用下一笔去救。
练字的人,不但要会写好,还要懂得救好。
因为如果你会救,就无所谓错误了!错也是对!譬如一个人写‘太’字,第二笔写歪,别人认为没办法写好,却见他将最后两笔也改了个角度,结果不但漂亮,而且妙极了!‛父亲还说有一次康熙皇帝出巡,到了西湖,灵隐寺的主持求皇帝写幅字,康熙原想题‚灵隐寺‛,但落笔时不小心,将‚灵‛字上面的雨(繁体字的‚灵‛字上面是‚雨‛字头)写大了,下面纸幅有限,怎么也不能把‚灵‛字写完,旁人都捏把冷汗,却见皇帝气定神闲,大笔一挥,改写为‚云林禅寺‛(繁体字的‚云‛字上面也是‚雨‛字头)。
那幅字至尽仍挂在西湖,大家只觉得笔飞墨舞,是幅好字,有谁会去计较那是写错之后的权宜之计呢!我当时太小,听不懂,直到有一天父亲带我去看漫画家表演——只见台上挂着一大张白纸,漫画家邀观众上去,随便画几笔,然后立刻根据那几笔,改成一幅画。
有些观众存心找麻烦,故意东勾一圈,西画一条,大家这么想,都认为画家会被难倒,却见画家略一思索,就解决了问题。
我开始了解,这世上一般人认为错的事,不见得就是错,有些人不但能将错变为对,而且对的比别人对的还要好。
所以在中学,我试着在作画没有灵感时,把纸折皱,摊在地上看那折痕,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居然能看出许多美丽的山峦和川流。
初一现代文知识点总结

初一现代文知识点总结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现代文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掌握好现代文的知识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是初一现代文知识点的总结。
一、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文言文和现代文是两种不同的文体,有着明显的区别。
文言文是古代的文学语言,使用的是古代汉语,较为正式且繁复。
现代文是现代社会通用的语言,使用的是现代汉语,简洁明了。
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需了解两者的区别,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言文和现代文。
二、现代散文的特点现代散文是一种以散文形式表达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相比于古代散文,现代散文更加自由灵活,注重个体感受和情感表达,常涉及到当代社会问题和精神追求。
学生需要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如个体性、主观性、自由性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散文作品。
三、现代小说的特点现代小说是近现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文学形式。
相较于古代小说,现代小说更加关注个人命运与现实社会,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现代小说有丰富多样的题材,如都市生活、革命斗争、历史题材等。
学生需要了解现代小说的特点,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与想象的结合等,以便更好地阅读和分析现代小说作品。
四、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是一种以诗的形式表达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现代诗歌注重对语言的创新和形式的突破,旨在抒发个人情感和思想感悟。
现代诗歌有多种形式和体裁,如自由诗、抒情诗、象征主义诗等。
学生需要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如意象丰富、表达简洁、声音韵律的运用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诗歌作品。
五、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阅读现代文学作品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要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
其次,要关注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题,了解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之间的联系。
此外,还要注意作品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及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方面,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作品。
总之,初一现代文知识点的掌握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现代文的知识点,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第二部分文学作品阅读 第二节 考点例析及对点训练 考点二 行文结构

返回
现代文阅读全解全练
考向3:行文线索
点拨角度
点拨内容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通过 行文线索 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组织起来,使文章的各
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返回
现代文阅读全解全练
(2)参考示例: ①《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标题作用:运用比喻修辞 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心灵的含义,揭示出文章的中心,表达了 作者对奉献爱心的呼唤。
②《父亲的秘密》标题作用:这个题目在文章中起到线 索作用,并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痞子”老师》这个标题好在哪里?答:这个标题巧用 了标点符号,有反语的意味,并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第二部分 文学作品阅读
第二节 考点例析及对点训练 考点二 行文结构
现代文阅读全解全练
目录
01 考点突破 02 对破
点拨角度
考向1:标题含义 点拨内容
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 标题含义 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思想、
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
返回
现代文阅读全解全练
返回
现代文阅读全解全练
(2)参考示例: ①《走一步,再走一步》: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 悬崖。深层含义: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字“走”,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 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每 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 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 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因此文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暗含人生 哲理。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第二部分文学作品阅读第二节考点例析及对点训练 考点四 品味鉴赏

(4)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Biblioteka 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返回
参考答案:(1)比喻。将小猫比喻为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 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
(2)比喻。将小猫比喻为大家的同伴,强调全家人对这只 小猫的深厚感情。
(3)拟人。把用于人身上的词语用在猫身上,形象生动。 (4)比喻。强调“我”的悔恨和遗憾程度之深,生动形象。
返回
参考答案: (1)两个“盼望着”,语气应该是递进的,表达一种急切而欣
喜的“盼望”心情。春天本无脚步,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没说 “来了”,只说“近了”,是从春天刚起步说起。这是课文的开头, 一上来就传达了一种欢快而热烈的心情和气氛。
(2)“偷偷地”和“钻”,表现小草的情态和动作,仿佛有灵性、 有个性。“嫩嫩的,绿绿的”是定语后置,本来应该放在“小草” 前面。后置之后,改变了正常的语序,产生语言的抑扬顿挫效 果,而且句子变短了,也造成一种短而快的语言节奏。
返回
④表现手法的赏析
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事物……的特点,使……(作用)。
⑤句式特点及作用
陈述句语气平缓;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反问
句加重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排比句层层深入,气势磅礴;对称句
朗朗上口、高度概括、凝练集中、富有美感。
⑥从情感角度
赏析句子中表达的情感,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和文章主旨体会
返回
2.(统编七上第5课《秋天的怀念》“积累拓展”)课文平静 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中。 文 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可以参考下列细节,也可以 自己再找一些。
3.(统编七上第6课《散步》“积累拓展”)课文多处运用对 称的句子。画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文学作品阅读考查要点】
在整体上,包括:内容的整体感知,小说要素的辨识,小说情节的归纳概括,塑造人物的手法品析,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的分析,小说与散文线索的理解,小说与散文主旨的理解,能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表达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小说的主旨、人物的形象进行创造性的言之成理的理解,等等。
在局部或细节上,包括:字词的准确运用,字词的含义,字词的情感色彩,字词的表达作用,句子的含义与表达作用,重点段落的品读,文段作用的理解与分析,描写方式的辨识,环境描写的技法及表达作用的理解,抒情方式的品析,文章的构思技巧与表达技巧的品析,自由赏析,等等。
知识疏理】
1.小说的文体知识。
2.散文的文体知识。
3.童话、寓言、传说、故事的文体知识。
4.小说的表现手法。
5.散文的表现手法。
6.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7.文学作品中的抒情。
8.文章结构、顺序、线索方面的知识。
9.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
10.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中的形象和描写。
11.段落品析。
12.文学作品的细节性知识如详写与略写、联想与想像、正面与侧面、对比和烘托、伏笔与照应、悬念与释念、实写与虚写、先抑而后扬等等。
13.一定的生活知识与生活见闻。
试题特点】
题目角度丰富,题型丰富。
如概括题、简答题、品析题、联想题、解说题、赏析题、自由表达题等等都得到充分的运用。
自由表达题的设计角度多姿多态。
如要求谈启示,说看法,写结尾,补例子,作赏析,述感悟及微型写作等等。
解题导引】
例1.
绝手
印白先生4岁握笔,9岁出字。
先给左邻右舍写联画贴,后给达官贵人描扇点匾。
14岁晋见巡游的皇帝,御前走笔,龙颜赞叹,当场赐银百两,旨令将其抄书立碑留存。
从此,印白先生名扬大江南北。
但名气大了,人也傲了。
每天舞笔练字,很少再给别人,就是显贵人家出资丰厚,也遭婉言拒绝。
物稀为贵,惜字如金。
印白先生的名气更响。
据说有人为求几字,竟愿割田百亩。
野村少佐求字时,印白先生鬓发已白。
野村是城防司令,中国通。
抓来印白先生,假意训斥下级,扇了绑印白先生小队长的耳光。
然后抛手解绳,递烟递茶,恭请印白先生坐下。
歉意地说:先生的,大大的对不起,请你的海涵。
印白先生抚摸着红紫的手臂,鼻孔连出几声哼。
先生,野村竖拇指夸奖:大大的了不起。
字的,我特别的欣赏
印白先生斜眼野村,架起二郎腿,端茶呷了一口。
野村斟茶,满脸堆笑,话入正题:我的,请先生赐字,不知先生的意向?
不写!印白先生斩钉截铁地回答。
野村十分尴尬。
印白先生起身便走,门岗架刺刀拦住他。
野村打个手势,岗哨收回刺刀。
野村陪印白先生出门,鞠躬道:好走。
印白先生头也没回。
野村数次登门,软磨硬蹭求字。
印白先生始终不买账,对家人说:此倭贼杀人如麻,即使杀了我,我也不给他写半个字。
家人担心野村真下毒手。
印白先生淡然一笑,说:倭贼要笼络人心,可能还不至于动我这种有名气的人吧。
野村再请印白先生,话不投机,露出杀相,用东洋刀砍下桌角,威胁说:你的再不写这了,死了死了的!
第二天,押印白先生去,见面几句话,就手刃一俘兵。
印白先生颤栗。
野村抓住他的右臂,指着东洋刀上的血,狞笔说:快快写,我的好说。
印白先生牙咯咯响,犟过头。
野村用刀支过他的头,狂叫:写的不写!
印白先生牙缝挤出两字:不写!
咔嚓,野村下了毒手。
印白先生被人扶回,在床上昏睡三天。
乡邻好友守候身旁,无不掉泪。
印白先生反而安慰他们:别伤心,倭贼没断我双手,只要有手,我印白还是印白。
四年后,野村进山扫荡,被八路军击毙。
日本兵在城里祭祀。
天亮,贴告示的地方,
八个斗字:血刃倭贼,天下称快,苍劲雄浑,洒脱耀眼。
内行者赞曰:除印白先生,再无可比。
1.请概括第⑴⑵段的内容。
(各20字以内)
第⑴段:
第⑵段:
2.野村采取了、、的方式求字幅。
3.野村手刃一俘兵。
印白先生颤栗。
印白先生是因为而颤栗?
4.文中最后一段应填入的词语是()
A.写着
B.横着
C.张贴
D.耸立
5.印白先生最终为野村写字了吗?在什么时候,写的是什么字?
6.内行者赞曰:除印白先生,再无人可比。
请概括出其中的原因。
7.文章对印白先生的描写三言两语,却使人感到栩栩如生。
请举两例。
8.请你概括写出印白先生的形象。
这是一篇小说,读小说要注意故事情节,然后要了解小说
中刻画的人物,因此第1题应用一个主谓句来表达:谁(或什么)干了什么(或怎么样)。
第⑴段:印白先生自幼练字,14岁时就为皇帝赏识。
第⑵段:印白先生名声大噪,惜字如金。
第2题,野村假意礼贤下士,惺惺作态,然后是数次登门,软磨硬蹭,最后凶相毕露,开东洋刀相逼。
第3题,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印白先生有高风傲骨。
他不是害怕野村的威逼,而是因为鬼子的凶残使得他气愤得颤栗。
第4题,写着显着平淡,只是交代情况;横着虽有力度,但有杂乱之感;张贴一是显得平淡,二是与前面的贴语意重复;耸立不但可以看出这八个字的力度风骨,还能使人感悟到印白先生崇高的民族气节。
因此,答案是D。
第5题,在野村被八路军击毙后,印白先生为他写了八个大字:血刃倭贼,天下称快。
第6题,原因有两点:一是印白先生书法名扬大江南北,内行者知道他的字的风格,二是印白先生的气节妇孺尽知,也只有他才敢于写出这样的内容。
第7题,文中对印白先生的描写凸现了他的鲜明形象。
如:印白先生抚摸红紫的手臂,鼻孔连出几声哼。
印白先生斜眼野村,架起二郎腿,端茶呷了一口。
不写!印白先生斩钉截铁地回答。
印白先生淡然一笑,说:倭贼要笼络人心,可能还不至于动我这种有名气的人吧。
印白先生牙咯咯响,犟过头。
印白先生从牙缝挤出两字:不写!,第8题,印白先生是一个不阿谀逢迎,宁死不屈,有崇高民族气节的书法家。
例2.
在小说阅读题答题方面,应主要掌握一些突破难点的方法,如:
1.联系全文的大环境,对人物性格进行正确的理解。
如果不联系全文主题,单就句子内容来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可能会出不少的问题。
2.着眼于文中的情节,在具体的语境中对人物的言行进行分析。
3.根据文中具体的语境,来品味文中的语言。
4.调动学习积累,应对试题中出现的疑难。
在散文阅读题答题方面,应主要掌握一些品味细节的方法,如:
第一步,整体式阅读。
即从整体的角度对材料反复扫读、领会、理解,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熟悉材料。
第二步,细节式品味。
即对材料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将阅读的全过程细节化,同时,又将每一细节化的阅读与全文这个整体联系起来进行品味。
有了这样的阅读,就为阅读答题打下了基础。
常见失误】
文学作品常见的答题误区有:不能判定选文在构思上的独特之处,不知道如何找到选文的线索,概括不出对人或物的描写、表现的角度,对人物的性格特点或事物的特点概括不全面,不能准确地对文句进行品析,阐释不清句子的含义,看不出选文在细节上的表现手法,阐释不了词、句段的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难以讲清楚答题的理由,概括文章的主旨有困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