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学术的理解

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学术的理解
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学术的理解

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理解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该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专业产生初步认识以及制定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地方本科院校以应用型研究为主,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导论主要以理论为主,很难在职业规划上给学生一个直接的指导。因此文章对其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提出全新的面向地方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课程结构,提出全新的一体化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加强企业参与式的教学方面的改革。将其教学内容分为理论课程和企业工程师实践讲座两部分,重点是讲座部分,通过聘请具有企业背景的工程师或教师开展相关专题的讲座和本课程的学习,不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原理及与其相关的知识,更能使新入学的学生在职业生涯早期能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特点,确定自己职业发展方向,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i

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业务素质的培养是适应本学科飞速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其途径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等。ii要确保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最为核心的举措就是要培育出高素质、高水平及高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基于此,此文拟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iii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要以"创新精神和能力"这两点为宗旨。从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校园环境,提供高效的师资队伍,对于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控索出发,论述了如何激发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意识,从而为怎样才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参考方法。iv

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从业者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专业建设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高校需要重视培养实践型人才,必要时自主决定办学层次、规模、类型与专业发展,建设拥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培养计划,重视跨学科发展,适应不同行业的数据信息管理需求。最后,需要重视创新能力、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主动融入到时代发展浪潮,参与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v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计算学科在我国众多高校而开设的主要专业.针对目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以转变教学观念、考核方式、双语教学、培养特色教师四个方面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向、校企联合等措施来完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vi

自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教育诞生之日起,学术界就开始了长期的、连续的教材创作工作,陆续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教材。在中国,伴随着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教育的兴起,采用翻译、编译、编写、编著、引进、创作等多种形式,大量专业教材不断地进入这个领域。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长期以来学科专业教材的建设确实为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当人类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着学科不断深化和社会深刻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时,如果我们怀着创新的冲动和理性的心态,带着冷峻的目光和挑剔的眼神审视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办学现状和过去业已出版的大量教材,期望冲破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教育现有的模式,通向自由。vii

针对目前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种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所涉及的理论体系知识点进行融合,将知识点隐含在案例中,通过“互动、启发、探究、体验、激励”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而达到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更好地承载来自产业实践的“能力需求”。viii

教育部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2001]4号),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所需要

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毋庸置疑,双语教学是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目前,双语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双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已经成为检验高等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重要参数。为了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大部分高校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具有海外留学或研修背景的专业素养良好、能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学人员。教务处也积极鼓励教师采用优秀的原版或引进版外文教材进行教学。在教学手段上,教师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引导学生查阅国外文献资料,了解学科前沿新知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课程性质、自身的外文表达力、学生的外文基础及专业基础,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努力为学生营造用外文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用外文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氛围。ix

以上既是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的理解。

i 赵剑, 史丽娟, 王乐乐, et al. 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课程优化研究[J]. 无

线互联科技, 2017(17):100-101.

ii 刘宏申, 秦锋, 杨学兵. 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业务素质的培养[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18(1):104-105.

iii 赵俊彬, 王大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 当代教研论丛, 2017(7):93-93.

iv 胡成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J]. 企业导报, 2011(1):259-259.

v 包楚晗, 陈雨涵. 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探讨[J]. 电脑迷, 2017(2).

vi 刘小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探讨[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4(5).

vii 赵致琢, 刘椿年, 许满武, et al.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一体

化建设研究报告[J]. 计算机科学, 2002, 29(6):33-46.

viii 张强, 郭玲玲, 栗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群一体化建设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4(13):91-93.

ix 谈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双语教学[J]. 教育探索, 2008(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