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时评素材: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
传统节日顺应时代潮流的作文

传统节日顺应时代潮流的作文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传统节日顺应时代潮流。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那么,我们的传统节日是否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呢?让我们来看看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圆的时刻。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期间回家探亲,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亲自去拜年。
这当然是一种新的过年方式,但我们不能忘记春节的本质——团圆。
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让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更加温馨和谐。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龙舟比赛、吃粽子等活动来纪念屈原。
现在的端午节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购物狂欢节。
商场里到处都是打折促销的商品,人们也更愿意选择在网上购买粽子而不是亲自动手包粽子。
这样的现象让人感到有些遗憾,因为我们失去了端午节原有的文化内涵。
所以,我们应该在享受现代生活的也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再来看看中秋节。
中秋节是一个关于团圆和感恩的节日。
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赠送礼品等来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现在的中秋节似乎已经被商业化了。
商家们推出各种各样的月饼礼盒,让人们为了送礼而破费。
这样的现象让人感到有些无奈,因为我们失去了中秋节最本质的东西——真诚的祝福和关爱。
所以,我们应该在追求物质享受的也要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
我们再来谈谈元宵节。
元宵节是一个充满欢乐气氛的节日。
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猜灯谜、放烟火、舞龙舞狮等来庆祝佳节。
现在的元宵节似乎已经变得有些单调了。
人们更愿意在家里看电视或者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出门感受节日氛围。
这样的现象让人感到有些失落,因为我们失去了元宵节最美好的回忆——童年的快乐时光。
所以,我们应该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的也要保持一颗童心,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2020作文素材——经典时评赏析(附时评拆解深入分析)

2020作文素材——经典时评赏析(附时评深入分析)1.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的是强者吗?陆玄同查理·芒格说:“对于一个手里拿着锤子的人来说,满世界都是钉子。
”同样,对于一个自诩为强者的人,眼里所见皆为弱者。
【引用名言+化用名言,类比说理开篇】今天朋友圈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叶敬忠教授的一篇致辞刷了屏,有媒体评价,叶敬忠院长的致辞,充满浪漫的情怀和朴素的思想,希望毕业生能够保持纯真与真实,能够时刻深入自己的内心,倾听良知发出的声音;同时他告诉学生,要记住人文与发展学院倡导的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视角,尤其是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引入热点社会现象,关注当下,关联现实】向弱者一样感受世界,是因为他们是强者吗,当然不是。
这样温情的表达,只是叶教授的一种劝诫之语或者一种期望。
农业大学的学习,将来避免不了要跟农村农民打交道,而农民向来是所谓强者眼中的弱者。
当然,这种强弱的对比更多的是思想和学识上的一种类比。
希望他的学生在面对不理解的事情时,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思考。
【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热点现象提出个性解读,主张换位思考。
】或者说,他希望他的学生有包容的精神和博爱的情怀。
在一个强调“出头”“成功”的浮躁环境里,寄语学生沉下去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其实就是希望学生能够知晓,平凡并不可怕,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才可怕。
【深入理解教授对学生的深切寄望:拥有包容的精神和博爱的情怀。
】可到底什么样的人是弱者?弱者的世界是怎样的?其实哪里有标准答案,只不过是世俗的功利观催生的一种带有先天性歧视的表达。
【笔峰一转,引入核心话题,引出对强弱的定义与理解的深入探讨。
】在此方面是弱者,在彼方面可能就是强者。
弱肉强食本身就是一种残酷的生存现实,但这种所谓的生存法则是建立在不对等条件下的。
再者,从生物观点来看,世上并没有真正的弱者,只不过是彼此所存在的位置和环境以及心态决定强弱关系。
韩愈说,“有其翼者去其角”,可见不可能强者愈强,而强弱对比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
以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为题的作文

以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为题的作文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ontemporary Life传统节日在当代生活中的意义In a fast-paced and ever-changing world, traditionalfestivals hold a special place in our lives. These age-old celebrations not only connect us to our cultural roots but also provide us with opportunities for joy, reflection, and unity. The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ontemporary life cannot be overstated.在这个快节奏和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传统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这些古老的庆典不仅将我们与文化根源联系在一起,还为我们提供了欢乐、反思和团结的机会。
传统节日对当代生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Firstly, traditional festivals allow us to celebrate and preserve our cultural heritage. They serve as reminders of our ancestors' beliefs, values, and traditions. For example,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in China, families gathertogether for the annual reunion dinner, exchange red envelopes filled with money, and set off fireworks to ward off evil spirits. These customs have been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are a refle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raditions.传统节日使我们能够庆祝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作文

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作文咱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节日,那可都是宝贝!可如今时代变了,咱得给这
些宝贝来点新花样,让它们在当代也能闪闪发光。
就说春节吧,以前大家都是贴春联、放鞭炮、走亲戚。
现在呢?咱们可以
来个“线上春节联欢会”,一家人就算隔着千山万水,也能在视频里一起欢欢
喜喜过大年。
还有啊,发电子红包也成了新潮流,抢红包的时候那叫一个热闹,手快有,手慢无,可比在长辈手里拿红包刺激多啦!
再讲讲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咱们是不是可以搞个“粽子 DIY 大赛”?让大家发挥创意,做出各种奇葩口味的粽子,什么巧克力粽、辣条粽,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出。
说不定还能成为网红美食,吸引一大波吃货。
中秋节就更有意思了,以往就是赏月、吃月饼。
现在咱们可以来个“月球
探险之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大家仿佛身临其境般地登上月球,感受一
下嫦娥姐姐的“广寒宫”。
或者组织个“月光诗会”,大家在月光下吟诗诵词,那得多浪漫啊!
传统节日要想在当代继续红火下去,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融入新的元素
和创意。
这样既能让咱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玩得开心、过得有趣。
不然,老是老一套,年轻人可就不买账啦,这些宝贝说不定就会被遗忘在角落里。
所以,让我们一起开动脑筋,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让它们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
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为话题的议论作文

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为话题的议论作文哎呀,你们说的传统节日,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爱的是那些美好的回忆,恨的是那些让人头疼的规矩。
不过,时代在变,我们也在变,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之间的碰撞,也是时候该好好谈谈了。
咱们得承认,传统节日确实有它的魅力。
比如春节,那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吃着美食,看着春晚,放着鞭炮,那种氛围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
再比如中秋节,那可是团圆的日子,月亮圆圆的,像个大月饼,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月饼,赏着月亮,讲着故事,那种温馨的感觉真是让人陶醉。
但是,传统节日也有它让人头疼的地方。
比如端午节,那可是个麻烦事儿。
要包粽子、赛龙舟、挂艾叶、佩香囊......一大堆规矩,让人应接不暇。
还有清明节,那可是扫墓的日子,要去祭祖、烧纸钱、插柳条......这些繁琐的事情,真的让人烦恼不已。
我们也不能否认,传统节日在当代生活中的地位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以前,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有的人觉得传统节日过于繁琐,不如放假休息;有的人觉得传统节日过于商业化,不如去旅游;还有的人觉得传统节日过于保守,不如追求时尚。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我们既不能完全抛弃传统节日,也不能盲目地追求传统节日。
我们应该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地调整和改变传统节日的形式和内容,让它们更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和喜好。
比如,我们可以在春节期间举办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大家在欢乐的氛围中度过这个重要的节日;我们可以在中秋节期间组织一些文化活动,让大家在品尝月饼的也能了解一些关于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我们还可以在端午节和清明节期间,开展一些环保活动,让大家在纪念祖先的也能关注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
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传统节日和当代生活的论证语文作文

传统节日和当代生活的论证语文作文说起传统节日,大家脑海里是不是都会冒出一些熟悉的画面呢?比如春节那热闹的鞭炮声,端午节的粽子香,或者是中秋节那轮明亮的月亮。
那时候的我们,似乎每一个节日都特别有“仪式感”。
不过,转眼一看,现如今的节日气氛似乎跟以前大不相同了。
哎,传统节日和当代生活,真是有那么一点“水土不服”的感觉。
先说春节吧。
小时候,每到春节,家里就开始大扫除,打扫得一尘不染,年货堆得像山一样高。
然后就是“拜年”,家里亲戚朋友一大群,长辈们总会塞给我们一些压岁钱,满心欢喜地收着。
再加上那会儿的电视春晚,不管好不好看,大家都会围着电视一起看,氛围简直好到不行。
可是现在,大家的春节都变了,谁还在乎除夕夜那“扫尘”的习惯了,除夕更像是一个大餐的预备期,吃的比什么都重要。
拜年?哈哈,不一定是面面俱到,有时候一个微信群的“拜年”就搞定了。
这年头,红包可能都变成了支付宝、微信上的转账,甚至连拜年也变成了一个表情包,真的让人有点“没劲”。
原来那种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的氛围,渐渐变成了一个个“虚拟”的祝福,似乎少了那份温情。
再说端午节,这本来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历史意味的节日。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会亲自包粽子,那种包裹着糯米和肉馅的香气,简直能把一个小小的屋子都填满。
我们一边吃粽子,一边听长辈讲粽子的来历和屈原的故事。
可现在嘛,虽然粽子还是每年都吃,但是你会发现,那种“手工制作”的感觉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拿着手机在网上订个速食粽子,轻松方便,但少了点“心意”。
说白了,传统节日的“味道”,好像正在被现代生活的“快捷”和“便利”替代。
还有中秋节,传统的中秋节本来应该是全家团圆,赏月聊天的好时光。
可现在呢,忙碌的都市生活让很多人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团圆”两个字。
反倒是微信、抖音这些平台上,大家会分享一些中秋的动态,可能会说一句“祝大家中秋快乐”,但是却没有人真正在那个月光下举杯畅饮,或者和家人聊聊天。
月亮依旧很美,但团圆的那份情感,似乎就这么“淡了”。
传统节日应具有现代气息作文

传统节日应具有现代气息作文咱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节日,那可都是宝贝疙瘩!可如今,时代跑得比兔子还快,传统节日要是还一直原地踏步,说不定哪天就被甩在后头,只能眼巴巴瞅着大家都往前奔了。
所以呀,传统节日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沾点现代气息,才能继续在咱们的生活里闪闪发光。
就拿春节来说吧,这可是咱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以前,到了春节,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做年夜饭,孩子们穿着新衣满院子跑,放鞭炮,热闹得不行。
大人们呢,忙着贴春联、挂灯笼,到处都是红彤彤的,喜庆得很。
可如今,城市里不让放鞭炮了,孩子们少了那份噼里啪啦的欢乐。
而且,很多人过年就是吃顿好的,看看春晚,好像缺了点啥。
我去年过年的时候,就有特别深的感触。
我家住在一个新建的小区,邻居们平时都忙,交流不多。
过年了,按老传统,我家还是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我爸我妈忙前忙后,累得够呛。
我就想啊,这过年要是就咱们自家人热闹,总觉得缺点意思。
于是,我灵机一动,在业主群里发了个消息:“各位邻居,咱们过年一起热闹热闹咋样?每家出个节目,在小区花园里来个春节联欢!”嘿,您猜怎么着,这消息一发出,响应的人还真不少。
大年初一那天,小区花园里那叫一个热闹。
有拉二胡的大爷,唱京剧的大妈,还有小朋友们跳街舞的。
我家呢,我表演了一段脱口秀,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节目表演完,大家又一起玩游戏,什么猜谜语、接力跑,玩得不亦乐乎。
最后,我们还来了个大合影,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事儿让我明白了,传统节日不是光守着老规矩就行,得有点新花样。
就像我们这次小区的春节联欢,不就是把现代的元素和传统的春节结合起来了吗?大家不再是各过各的年,而是一起分享快乐,让这个春节变得更有味道。
再比如说中秋节,以前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
可现在,我们可以搞个中秋晚会,在网上直播,让远方的亲人也能一起感受团圆的氛围。
或者组织个做月饼大赛,比比谁做的月饼有创意,还能把自己做的月饼送给亲朋好友,多有意义啊!还有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赛龙舟,咱们是不是可以弄个端午文化节,展示一下和端午有关的手工艺品,讲讲屈原的故事,弄个古装秀啥的。
传统节日与现代的融合高中作文

传统节日与现代的融合高中作文哎呀,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传统节日和现代生活碰撞出了火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早晨,我迷迷糊糊地起床,打开手机,哇塞!朋友圈里都是各种节日祝福,五彩斑斓的图片让我眼花缭乱。
我赶紧穿好衣服,出门去上班。
路上,看到一家店门口挂着红灯笼,上面写着“新年快乐”,还摆放了一些小礼品,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
我也忍不住买了一份,心想:“这可是传统节日的味道啊!”到了公司,同事们纷纷拿出手机,发红包、晒照片。
我也加入了这个欢乐的氛围,发了一个大大的红包,附上了一句“猪年大吉”。
大家纷纷表示感谢,笑声不断。
这时候,老板进来了,看着我们热闹的样子,也笑了:“看来大家都过得很开心啊!”我们都点头称是,心里暖暖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和同事们去了一家特色餐厅。
这家餐厅的装修很有特色,古色古香的木质家具,墙上挂着一些传统的字画。
我们点了一些传统的节日美食,比如饺子、汤圆、年糕等。
吃着美味的食物,聊着天,感觉好像回到了古代,与古人共度佳节。
下午工作的时候,老板突然宣布:“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放半天假!”大家都欢呼雀跃,纷纷表示要回家和家人团聚。
我也不例外,收拾好东西,告别了同事们。
回到家里,看到妈妈已经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晚餐。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美食,谈笑风生。
这时候,电视里正在播放春节联欢晚会,我们一边看一边品尝着美食,感觉真是幸福无比。
晚上睡觉前,我翻开一本关于节日起源的书。
书中讲述了许多关于节日的故事,让我对这些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想,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一个放假的机会,更是一个让我们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时刻。
这一天过得真是太愉快了!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们,是你们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希望未来的每一个节日都能如此快乐、温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作文时评素材: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
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
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涵,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巨大魅力,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对传统文化的新表达、新诠释,很好地呈现了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推动传统节日融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
【开宗明义,直入主题,传统节日需要新表达、新诠释,让传统文化更好融入当代生活】
端午节临近,在一些城市的商场等公共场所,龙舟、菖蒲等为节日平添了文化意蕴,不仅为公共空间拓展了文化内涵,也对端午节背后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具有当代意识的阐释,让人们近距离体验了一次有“文化味”的端午节。
【举例论证,承接上文观点】
古语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
我们在端午节纪念2000多年前
的爱国者屈原,就是为了忆念其伟大,传承其精神。
又因为农历五月是仲夏,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故五月初五也被称为“端阳节”。
这些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涵,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巨大魅力,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举例论证,说明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
然而,包括端午节在内的许多传统节日的内涵一度被人们淡忘,不少人索性将端午节称为
“粽子节”,仿佛节日除了吃粽子再无别的含义。
过年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这些是通过饮食的方式对传统节日的纪念。
但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生活节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好地吸引年轻人,让人们更好地体验传统节日背后的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节日更好地与当代生活相结合?这些都构成了新的课题。
【反思传统节日被淡忘的现状,引出思考:如何让传统节日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提升,公众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适应当代生活的表现方式、传播方式纷纷涌现。
对传统文化的新表达、新诠释,
很好地呈现了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推动着传统节日融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
这些尝试表明,今天,传统节日也可以过得很时尚。
比如,前不久,某网络视听平台播出纪录片《佳节》,分为《春望》
《秋思》和《冬聚》3集,展现了中华民族代表性传统节日庆典如何从农耕社会发展
而来,这些古老的传统又如何在当代中国快速的发展中伴随人们的生活与时俱进,赢得大量观众点赞。
【正面论述,看到改观,对传统文化的新表达新诠释,为传统文化融入当下起到了积极作用】
传统节日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在今天得以更好地涵养和传承,既要借助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象征性场景、仪式性物品,也需要适应当代生活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将传统文化通过当代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呈现在人们面前。
比如,在年轻人聚集的网络平台上,推动传统文化与最新的网络视听方式相结合,不仅能为网络视听节目的创作带来更有分量的题材和内容,也有助于传统节日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为传统习俗更好走近年轻人搭建平台。
【从怎么办的角度,思考如何让传统在当下更好地传承。
】
我国地域辽阔,人们庆祝节日的方式不尽相同,但节日中蕴含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是相通的。
传统节日就像一条纽带,连结着生活在广袤中华大地上的人们,传承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
期待出现更多适应当代社会的表达方式、传播形式,让传统节日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让全世界更好领略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
【卒章显志,呼应开头,提出期待,展望未来。
】
「精读细思」
本文观点明确,题目即核心观点,“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传承传统亦须与时俱进,探索更适合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新形式,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
本文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承载了传统文化,寻找更符合当下的传统节日形式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这篇时评既看到了当下传统节日被淡忘的现状,又看到了时代赋予传统节日新的传播形式,亦从对策角度提出来自己的主张。
既有现象与现状分析、又有对策与建议,内容充分,论述集中,是很好的时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