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方案之草履虫
初中生物草履虫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草履虫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和生长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和生长,了解草履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实验材料:草履虫、显微镜、培养皿、显微镜玻片、盖玻片、草履虫生长培养液。
实验步骤:
1. 将培养皿中放入适量的草履虫生长培养液。
2. 用显微镜将一只草履虫取出放在显微镜玻片上,并用盖玻片盖好。
3. 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状态,记录草履虫的大小、形状和运动方式等特点。
4. 每天定时观察草履虫的生长和运动状态,记录草履虫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轻柔,避免对草履虫造成伤害。
2. 实验结束后,将草履虫放回培养皿中,不能随意将其放回自然环境,以免对生态环境造
成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和记录草履虫的运动和生长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草履虫的身体呈
卵圆形,以快速蠕动的方式在水中游动,同时可以观察到草履虫在培养液中的生长过程。
拓展实验内容:可以观察草履虫在不同温度、光照条件下的运动和生长情况,探究草履虫
对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
结论: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草履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对生物的观察和
分析能力,提高科学实验能力。
实验评价:本实验设计简单易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实验技
能和思维能力,是一次较为有益的生物实验活动。
草履虫初中教案

草履虫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草履虫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
2. 掌握草履虫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草履虫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
2. 草履虫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1. 草履虫的显微镜观察。
2. 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显微镜和草履虫装片。
2. 草履虫实验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草履虫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草履虫的生命活动和生存环境。
二、草履虫的基本结构(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草履虫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通过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装片,让学生自行观察草履虫的结构。
三、草履虫的生命活动(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草履虫的生命活动,包括摄食、消化、排泄、运动等。
2. 通过实验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如观察草履虫对不同食物的反应等。
四、草履虫的观察和实验方法(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草履虫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实验设计等。
2. 分组进行草履虫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草履虫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
2. 引导学生反思草履虫观察和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
教学延伸:1. 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草履虫的分类和分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草履虫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掌握了草履虫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安全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观察草履虫实验教案

察看草履虫实验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目标:教课方案(1)描绘察看到的草履虫的形态构造,说明草履虫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组成。
(2)认可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达成生命活动。
技术目标:(1)娴熟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会制作草履虫暂时装片的技术。
(2)试试利用光学显微镜追踪察看活体目标,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
(3)研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响,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育设计比较实验的能力。
感情目标:经过对草履虫生命活动的察看和学习,感觉微观生命的美好,培育学生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健康心态;同时,形成谨慎的科学态度和勇于研究的精神。
教课要点和难点要点:辨别草履虫的形态构造,解说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难点: 1、掌握草履虫的构造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认可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达成生命活动。
2、研究草履虫应激性实验的设计教课方法:议论法、讲话法、实验法教课工具:显微镜、放大镜、多媒体教课实验设计思路新的课程标准以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要点,倡议探究性学习,而实验教课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门路。
本节课从课前培育草履虫下手,经过课上实质察看,逐渐睁开对中心问题的研究。
同时,为了知足不一样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增补了研究草履虫应激性实验。
以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
学生在不停的发现问题、追求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渐渐转变学习方式,提升生物科学修养。
一、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草履虫的收集与培育方法, 并熟习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2、察看草履虫的取食、运动和趋性。
3、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好的能独立生活的有机体。
二、实验器械显微镜、放大镜、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牙签、小麦胶体液、白糖、盐、醋酸、牛肉汁、面巾纸、培育皿、小烧杯、碘酒三、实验操作步骤1、草履虫的收集和培育。
收集:选择有枯草腐化的稻田或池塘, 进行舀水收集。
培育:取干稻草切成小段,和水样一同放入瓶中,放在阳光下即可,温度 22-28 ℃。
2、草履虫活体察看和实验。
教课内容一、草履虫的形态构造及生命活动特色1、从草履虫培育液的表层吸一滴培育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察看草履虫。
2.2.4单细胞生物观察草履虫实验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草履虫的生活习性。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草履虫的生态意义。
5.结合课本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介绍草履虫在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2.2.4单细胞生物观察草履虫实验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到草履虫作为单细胞生物的代表,在生物界中的独特性。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掌握草履虫的结构特点,如表膜、纤毛、收集管、食物泡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5.拓展阅读:推荐一本与单细胞生物相关的科普书籍,要求同学们在课后阅读,并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字数不限。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作业质量,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有疑问,可随时与老师、同学交流,共同提高。期待大家在作业中展现出对本章节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思考!
2.知识梳理:结合课本内容,整理草履虫的结构特点、生活习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点,制作成思维导图或知识卡片,以便于复习和巩固。
3.实践作业:分组进行一次草履虫的实验,观察草履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运动速度、捕食行为等,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每组撰写一份实验报告,要求不少于500字。
4.研究性学习:针对草履虫在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访谈专家、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草履虫在这些领域的作用,形成一份研究报告,要求不少于800字。
初中生物观察草履虫教案

初中生物观察草履虫教案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
2. 了解草履虫的结构特征;
3. 掌握观察和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
1. 显微镜;
2. 草履虫标本;
3. 显微镜玻片和盖玻片;
4. 草履虫的培养基(可以是水样);
5. 注射器或吸管。
三、实验步骤:
1. 将一滴草履虫培养基滴在显微镜玻片上;
2. 用注射器或吸管吸取一些草履虫标本,滴在培养基上;
3. 覆盖盖玻片,用显微镜放大镜头观察草履虫;
4. 观察草履虫的结构特征,如体形、摇摆的纤毛等;
5. 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记录移动的轨迹和速度;
6. 观察草履虫的摄食方式,记录其捕食的过程。
四、实验内容:
1. 草履虫的结构特征:观察草履虫的体形和纤毛的摆动情况,了解其在水中的运动方式;
2. 草履虫的运动方式:观察草履虫是如何在水中快速移动的,了解其游动的方式;
3. 草履虫的摄食方式:观察草履虫如何捕食食物颗粒,了解其摄取营养的过程。
五、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我们了解到了草履虫的结构特征、运动方式和摄食方式,进一步认识到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继续保持对微生物的研究兴趣,了解更多有关微生物的知识。
初中生物教资草履虫的教案

初中生物教资草履虫的教案
教学重点:掌握草履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理解草履虫的营养方式和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草履虫镜下标本、显微镜、草履虫生活习性图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微生物的概念,并引入草履虫的话题,激发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
二、展示与讨论(15分钟)
1. 教师为学生展示草履虫的镜下标本,引导学生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特征,并带领学生讨论草履虫的外形特点。
2. 同时展示草履虫的运动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其运动方式,并进行讨论。
三、探究与实践(20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草履虫的观察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生活习性等。
2. 学生根据观察所得的数据,描述草履虫的形态特征和运动方式,并进行归纳总结。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对草履虫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2.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草履虫的观察报告,并画一幅草履虫的草图。
六、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对草履虫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微生物世界。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草履虫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草履虫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能够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3)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培养科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草履虫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1)草履虫的观察和识别。
(2)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制作草履虫课件,包括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
(2)准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草履虫培养液等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草履虫的基本知识。
(2)准备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报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草履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微生物世界。
(2)提出问题:什么是草履虫?它有哪些特点和功能?2. 课堂讲解(1)介绍草履虫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发放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草履虫培养液等实验器材。
(2)教师示范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4. 实验总结(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观察到的草履虫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草履虫的生理功能。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草履虫的特点和功能。
(2)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究。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2)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规范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价:(1)学生观察到的草履虫特点是否准确。
《实验:观察草履虫》的教学设计

《实验:观察草履虫》的教学设计4、得出结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5、观看草履虫对牛肉汁和盐粒刺激反应的视频。
通过复习学生明确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通过探究实验设计,进一步深化“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认知,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依据探究实验的六大步骤进行实验,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
通过视频对自主探究的知识进行及时地反馈。
四、课堂小结问:通过本节实验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1、说出本节课的收获。
2、理解“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的观点。
巩固所学知识并深化“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
九、板书设计实验:观察草履虫一、草履虫的外部形态:长圆形,前圆后尖,呈倒转的草鞋底状。
二、草履虫的结构1.运动表膜3.取食和消化收集管、伸缩泡三、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1.提出问题:草履虫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吗?2.做出假设:草履虫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3.制定计划:首先将草履虫培养液与牛肉汁相通观察草履虫的运动;然后将草履虫培养液与盐粒水相通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4.实施计划:略5.得出结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6.表达和交流:略十、教学反思本节实验课对课本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并进行大胆探究。
我认为有四个闪光点:一、通过教师的设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前,并不急于让学生动手就做,而是让学生先把前面学到的知识进行回顾。
如制作草履虫的临时装片观察时,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知识;再如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时,先引导学生复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这样做既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衔接,又使学生感到学以致用。
三、在课本实验基础上的创新。
在原本课本的实验设计中,只要求学生进行草履虫的形态及运动观察。
我这样设计,既可以加深了学生对草履虫作为一个单细胞生物,个体虽小,但可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印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资料辅助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方案之草履虫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方案之草履虫
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
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
体长只有180—280微米。
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
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草履虫 paramecium 草履虫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体内有一对成型的细胞核,即营养核(大核)和生殖核(小核),进行分裂生殖时,小核分裂成新的大核和小核,旧的大核退化消失,故称其为真核生物。
其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表膜,除了维持草履虫的体型外,还负责内外气体交换,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膜上密密地长着近万根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
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
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
残渣由一个叫肛门点的小孔排出。
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草履虫细胞器的功能分工如下:口沟:取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
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大核:营养代谢小核:生殖作用食物泡:食物泡是草履虫进行胞吞作用产生的,进入细胞后将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
伸缩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并排出体外胞肛: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纤毛:辅助运动,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注意:草履虫中没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以及细胞壁。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
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
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草履虫的分类:草履虫属于纤毛纲,膜口目,草履虫科。
世界上已经报导过的草履虫有22种草履虫结构我国常见种至少有下述几种。
1.大草履虫又叫尾草履虫,长180—280微米,后端圆锥形,锥顶角度约45至60度。
两个伸缩泡均有收集管。
有小核一个,致密型,椭圆形。
生活在有机质较多的死水或缓流中。
2.双小核草履虫长80-170微米,形似尾草履虫,但后部较前部更宽,后端锥形,顶角近90度。
有伸缩泡两个,收集管较短。
有两个小
核,很小,泡型。
生活环境和尾草履虫相同。
3.多小核草履虫长180—310微米,形似尾草履虫,有时有三个伸缩泡。
小核泡型,有3—12个。
生活环境和尾草履虫相同。
4.绿草履虫体长80—150微米。
细胞质内有绿藻共生,在见光处培养后通体呈绿色。
小核一个,致密型。
生活在清水池塘。
草履虫是鱼幼苗生长必需的一种饵料。
但其不易被发现,也很难捕捉,因此为补充其不足,应当人工饲养。
其方法是:取干稻草切成小段,直接浸泡于水中或煮后浸泡,用稻草浸出液作培养液。
然后将浸过的稻草与水放进玻璃容器内,水占2/3以上,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
再到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去取种源,那里的水质应比捞红虫的坑塘水质清。
舀回一桶水,取部分水体装入无色透明的小瓶内,对阳光细心观察,可见有白色小点悬浮于水中。
如果看不见小白点,应用力搅动桶水,再取中央部位的水装入小瓶,对准光线看有无小白点。
如见有小白点悬浮水中飘忽不定,可将此水倒如培养液中。
将温度控制在22℃~28℃之间,1个星期后便可发现有草履虫的幼体了。
喂其煮熟的牛肉汁,大约0.5小时后分裂。
取普通多孔水浴锅一只,在锅内安装一只暖棒(恒温加热器,温度范围16~32℃),加水、通电、调温至25℃;同时安放
50ml、1000ml烧杯各一只,内盛自来水2/3左右。
将野外采集的草履虫液在水浴锅中放置一周左右,取上层含有草履虫的澄清液数滴
移入50mL小烧杯内培养。
一周后,小烧杯内水面与杯壁相接处,就会有较多的草履虫,用细滴管沿杯壁取数滴移入1000ml烧杯中培养。
经过1~5次转移培养,就能获得较纯的草履虫,即使有少量其他原生动物,也会被迅速繁殖起来的草履虫种群所抑制。
若大量需用草履虫,可在塑料桶内安装暖棒调温至25℃,从上述培养液中取数滴于桶中培养,2周后即能繁殖出大量草履虫。
草履虫观察的注意事项在显微镜下观察,最好在载玻片上放适量的棉花纤维,这样可以避免草履虫乱动。
喜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洼地等。
大多数草履虫是吞噬式营养,但绿草履虫是例外,体内含共生绿藻,这种绿藻可利用动物体排泄的含氮废物作为无机盐的,通过植物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存。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方案之草履虫】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