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职高考统考(对口高考)(语文).doc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职高考语文试卷

2024年高职高考语文试卷

A.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我给你留了饭菜。

”B. 今天的会议主要讨论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

C. 他喜欢的运动有篮球、足球、羽毛球等……D. 这本书是我从图书馆借的,《红楼梦》确实很好看。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励精图治B. 迫不急待C. 世外桃园D. 竭泽而鱼(答案)A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真可谓巧舌如簧。

B.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畏葸不前,要勇往直前。

C. 他对工作的态度总是敷衍了事,令人不满。

D. 这场比赛,我们队员表现得不负众望,最终获得了胜利。

(注:此题D选项虽无明显错误,但“不负众望”一般用于已发生且结果符合预期的情况,若强调过程表现,B选项“畏葸不前”的反面“勇往直前”更为贴切描述积极态度,故选B作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案)B(注:基于题目要求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尽管D也无误,但B更贴合“使用恰当”的要求)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C. 他的学习成绩之所以好,是因为他平时勤奋努力的结果。

D. 这部电影的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答案)D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且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B. 春风像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大地。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D. 她的歌声,如同夏日的蝉鸣,让人心烦意乱。

(答案)B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B. “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这时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身体尚弱。

C. “寒舍”是对自己住所的谦称,而“府上”则是对别人住所的尊称,不可混用。

D. “及笄”是古代女子十五岁时的成年礼,之后便可许配人家。

(答案)A(注:B项“身体尚弱”非“弱冠”本意,C项描述虽无误但不是本题最佳答案,D项“及笄”后非直接许配,而是表示已到婚嫁年龄)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很棒,真是全面发展。

对口高考语文试卷电子版

对口高考语文试卷电子版

一、基础知识(共30分,每小题2分,共15小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荒谬(miù)拈轻怕重(niān)装模作样(mú)B. 潜移默化(qián)青丝白发(sī)碍手碍脚(ài)C. 毕恭毕敬(bì)赏心悦目(yù)美轮美奂(huàn)D. 破釜沉舟(fǔ)呼啸山林(xiào)气壮山河(q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并且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

C.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D.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表现出色,而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讲话深入浅出,使大家受益匪浅。

B. 她工作认真负责,是单位里的楷模。

C. 面对困难,我们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D. 他平时喜欢独来独往,很少与人交往。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毕业典礼上,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毕业生表示了衷心的祝福。

B. 她用诚挚的微笑,化解了同事间的误会,使办公室气氛变得和谐。

C. 这次事故暴露出我们工作中的漏洞,必须及时加以整改。

D. 他在学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古典文学,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B. 他的性格既内向又活泼,让人难以捉摸。

C.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D. 这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介绍,第二部分是案例分析,第三部分是实践操作。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此处插入现代文阅读材料)(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6. 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主要讲述了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对口高考语文试卷可复制(含答案)

对口高考语文试卷可复制(含答案)

对口高考语文试卷可复制(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明B. 日C. 月D. 山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指的是()。

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对口高考,即针对特定职业院校学生的高考,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选拔方式。

这类考试通常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科目,以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科目。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应接不遐C. 独辟溪径D. 一愁莫展答案:A2. 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说:“我明天有空,你呢?”C. “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D. “你明天有空吗?”他说。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次考试,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是我们班的榜样。

D.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答案:D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阵风一样,快速地穿过了人群。

B.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C. 他的心情像乌云密布的天空。

D. 所有的选项都是。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白了。

B.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好,还乐于助人。

D. 这些花,这些草,这些树,都充满了生机。

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一色”是描写景物的名句。

答案:秋水共长天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_______”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答案:婵娟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

答案:范仲淹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其中“晓”指的是_______。

职对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对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分)(共45 I 卷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A.渣滓(zǐ)嫉(jì)恨锲(qì)而不舍B.累(léi)赘谛(tì)听生吞活剥(bāo)C.寥(liáo)廓颤(chàn)动自惭形秽(huì)D.粗犷(kuàng)喋血(xuě)众口铄(shuò)金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bA.安排炒鱿鱼无遐顾及坐无虚席B.诞生点击率稗官野史老羞成怒C.斑斓摇控器信手拈来妍媸必露D.被褥禽流感相形见拙游目聘怀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

(白天拼命赶路)B.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的,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

(意境和韵味)C.郭沫若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引用成例)D.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表示正面注视、绝不回避的意思)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①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和头饰蕴含着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和升华。

③昨天,浙江省消费者协会公布了最新的床上用品质量▲结果,抽取的25种品牌中,安全指标全部过关。

A.原形锤炼检查 B.原型提炼检查C.原型锤炼检测 D.原形提炼检测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bA.建设和谐社会与加快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B.目前,一些汽车厂家在价格上休养生息了近一年时间之后,已积蓄了足够的降价能量,车市价格战一触即发。

.美国四家大型石油公司的利润随着其行业收入国际油价飚升,受飓风影响,.C 的猛增而水涨船高。

对口高考高职语文试卷

对口高考高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纳闷(nà mèn)箭镞(zuó)老谋深算(móu suàn)B. 塑造(sù zào)汲引(jí yǐn)雕琢(diāo zhuó)C. 汲取(jí qǔ)沉浸(chén jìn)轰鸣(hōng míng)D. 崭新(zhǎn xīn)崭露头角(zhǎn lù tóu jiǎo)沧桑(cāng sāng)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沉着冷静、力不从心、各得其所、信口开河B. 毛遂自荐、无与伦比、眼花缭乱、声名狼藉C. 鸡鸣狗盗、耳濡目染、爱不释手、自言自语D. 眼疾手快、目无全牛、画龙点睛、眼花缭乱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比赛中以一敌三,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B.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我们要勇往直前。

C.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我国政府采取了植树造林等措施。

D.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比赛中,以一敌三,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B.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我们要勇往直前。

C.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我国政府采取了植树造林等措施。

D.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

二、阅读理解(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被誉为“当代的莫里哀”的意大利作家达·芬奇,从小生活在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上。

他天资聪颖,酷爱文学,后来因家境贫寒,被迫辍学。

尽管如此,他从未放弃过对文学的追求。

他一边做些零工,一边坚持写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达·芬奇的成功,并非偶然。

他深知文学创作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因此,他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完整版)湖北中职高考统考语文综合测试题.docx

(完整版)湖北中职高考统考语文综合测试题.docx

中职高考统招班综合试题语文本卷共 8 ,三大 28小。

全卷分150 分。

考用150 分。

★祝考试顺利★一、单项选择题(本大共 14 小,每小 3 分,共 42 分)1、下列各中加点字的音,完全正确的一是()A、鞭笞(t à)剔(t ī)除庇(bì)歌当( dàng)哭....B、角( ju é)逐瞭(li ào)望毗(pí)睚眦(zì)必....C、粗(guǎng)(qi ān)悼(dào)念恪(kè)守不渝....D、嫉( j ì)妒黜(chù)免拯( zhěng)救(ji àn)叠出....2、下列中,没有字的一是()A、养份舶来品凭心而知往今B、渲泄擦球断章取真知灼C、家具座上客明暗箭心自D、侃大山披星月曲意逢迎3、下列依次填入横的,恰当的一是()①10 月 8 日,知名作家周国平莅北京市第二中学,生有幸________了周国平先生“ 有心智生活”的精彩告。

②中央政加大教育的投入,不能使万学童享受真正的教育的________,也会减政的担。

③ 生部将公布哈医大二院巨医事件的和理果,目前正在最后的和理意行 ________。

A、听利B、聆听利核C、听力核D、聆听力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使用正确的一是()A、部小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曾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在起来也有深刻的意。

B、于她来,首先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 上添花”。

..C、我原划今天去游城,但听昨天去的人回来,游客太多,所以,也没.有去。

D、他达十年的刻苦研究,于在新品种的研制开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展。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数字化的浪潮正在方未艾,它不未来的通信世界来革命性的化,在其....他域,数字化同魅力无。

B、我然离开了那家商店,才与服争的情景至今犹新。

....C、《楼梦》中的妙玉着墨少,但作者精心材料,人物栩栩如生。

2023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卷语文真题试卷试卷

2023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卷语文真题试卷试卷

机密★启用前2023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部分)(9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江堤.(tí) 拮.(jí)据锲.(qiè)而不舍B.迸.(bèng)发渗.(sèn)透百舸.(kē)争流C.自诩.(xǔ) 引擎.(qíng) 梦寐.(mèi)以求D.湍.(tuān)急濒.(pín)临迥.(jiǒng)然不同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眩耀压舱石残羹冷灸B.严竣俱乐部再接再厉C.辨别泳叹调无与轮比D.气概水墨画难能可贵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工智能将有可能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完成更多、更复杂的智能任务。

②人才共享,本质上是通过机制创新让人才资源得更高效、更科学。

③悠久的茶文化不仅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为联通世界的重要纽带。

A.协助设置因而B.协调设置而且C.协助配置而且D.协调配置因而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互联网平台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选择和多元化的收入渠道。

B.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左右以上,但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

C.随着制造业加快创新和转型升级,新兴科技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D.投资环境的好坏和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访院校,下社区,进企业,看场所……调研组行程密集,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B.不断满足农牧民的迫切需求,解决农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科技下乡要走好“最后一公里。

”C.年轻人因智能汽车而扎根新城区的选择启示我们:上升的产业,带动上升的城市;上升的城市,吸引上升的年轻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湖北省高职高考统考(对口高考)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三大题,28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综合题中的非选择题和作文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忖度.(dù)绚.烂(xuàn)哺.乳(bǔ)风声鹤唳.(lì)B.证券.(juàn)按捺.(nà)服贴.(tiē)长吁.短叹(yū)C.沮.丧(jǔ)手帕.(pà)投奔.(bèn)倾.盆大雨(qīng)D.眩.晕(xuàn)抚恤.(xù)纤.细(qiān)垂涎.三尺(xi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树荫感慨峻工玩世不恭B.筛选委曲需求真知灼见C.更迭辨别匆忙长趋直入D.嬉闹黯淡蹊跷旁证博引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许多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多方走访,提交了几十甚至数百篇的提案,这种精神确实令人。

②随意辱骂、诽谤别人,或公开散布别人隐私的行为,都是法律的。

③挂在墙上的对联,正是李老师一生的付出和高尚师品的写照。

A.赞扬违反一副B.赞叹违反一幅C.赞扬违犯一幅D.赞叹违犯一副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世上有掌握规律的人,却.不可能有事无巨细都未卜先知的人。

B.才能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实践的多少决定的。

C.他的话方音很重,何况..又说得快,我几乎没有听懂。

D.在唐诗中,究竟是喜欢杜甫,或者..李白,我还真说不出来。

5.下列各句中横线处填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们每做一件工作,都应该专心一意地去干,不要。

②参加大赛时,即使面对的是高手,也不要,而应沉着应战。

③杨学军多次参加高考都落榜了,以致,精神萎靡。

④大家对他提出的改革方案不置可否,因此他,不知所措。

A.心慌意乱心猿意马心乱如麻心灰意冷B.心乱如麻心灰意冷心猿意马心慌意乱C.心灰意冷心乱如麻心慌意乱心猿意马D.心猿意马心慌意乱心灰意冷心乱如麻6.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校领导对“减负”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全体教师对教育局的有关规定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B.有些作家背离了大众的欣赏习惯,弄些非驴非马的东西,却自诩是在进行探索。

C.走出洞口,我们看见了弯曲的小路、河流、村庄。

D.市政府组织的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的队伍中,有青年,有妇女,还有企事业的领导。

7.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卢梭用他孤独之火,照亮了余生、又点燃了生命。

B.今年暑假去不去北京的姑母家度假?我还没有拿定主意!C.我觉得中国有中国的问题,中国有中国的特点,出国不一定最好。

D.我想:“在这贫瘠的荒地上,却居然盛开着如此鲜艳夺目的小花,不能不说是大自然的奇迹”。

8.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即使是刀山火海,我也铁了心地跟着你干。

B.我们手无寸铁,面对猖狂的歹徒,只好选择智取。

C.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D.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9.下面四个比喻句的排列顺序与前文相对应的一项是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①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②像波涛在澎湃③像春蚕在咀嚼桑叶④像山泉在呜咽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10.下面作品中的人物,全都不属于小说人物的一组是①蔺相如②康大叔③驼背巫④刘兰芝⑤成名⑥香菱⑦四凤⑧小弗朗茨⑨路瓦栽⑩窦娥A.①③⑤⑧B.②⑤⑦⑨C.①④⑦⑩D.④⑥⑨⑩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江宁之龙蟠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②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③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节选自《龚自珍全集·病梅馆记》)【注】①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

与后面的邓尉、西溪均为地名。

②诏:告诉。

号:号召。

③孤癖之隐:奇特变态的嗜好。

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欹为美欹:倾斜,不正B.固也固:坚定C.以绳天下之梅也绳:捆绑,约束D.明告鬻梅者鬻:卖12.下列各项对“以”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梅以.曲为美②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③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④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A.①与②句的“以”意思、用法相同,③与④句不同。

B.①与②句的“以”意思、用法不同,③与④句相同。

C.①与②句、③与④句的“以”意思、用法均相同。

D.①与②句、③与④句的“以”意思、用法均不同。

1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与“夭其稚枝”中的“夭”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B.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张衡传》)C.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14.下列各项对这段文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借夭梅、病梅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B.作者批判了文人画士扭曲的审美心理。

C.作者批判了种梅人以夭梅、病梅为业换取重金的贪欲。

D.作者揭示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对梅带来的灾害。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48分)15.请将第一大题里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16.默写。

(4分)(1)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前赤壁赋》)(2)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4)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17.将下面三个短句改写成一个完整的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可以增删个别字词,但不能改变句意。

(4分)①数万名中国公民在利比亚遭遇政治动乱。

②中国政府及时运回了中国公民。

③中国政府的举措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18.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与上下文形成一组排比句。

(4分)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

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

额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

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略激越。

19.请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

(字数不超过35字)(4分)历史是一面镜子。

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效果呢?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①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①闲:安静。

20.将第4句中的“时鸣”改成“齐鸣”或“和鸣”好不好,为什么?(4分)21.“以动写静”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中的词语加以分析。

(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2-24题。

走运与倒霉季羡林①走运与倒霉,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绝对对立的两个概念。

世人无不想走运,而绝不想倒霉。

②其实,这两件事是有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的,互为因果的。

说极端了,简直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这并不是我的发明创造。

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经发现了。

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

”老子的“福”就是走运,他的“祸”就是倒霉。

③走运有大小之别,倒霉也有大小之别,而二者往往是相通的。

走的运越大,则倒的霉也越惨,二者之间成正比。

中国有一句俗话说,“爬得越高,跌得越重”,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种关系。

④吾辈小民,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天天忙着吃、喝、拉、撒、睡,操持着柴、米、油、盐、酱、醋、茶。

有时候难免走点小运,有的是主动争取来的,有的是时来运转,好运从天上掉下来的。

高兴之余,不过喝上二两二锅头,飘飘然一阵了事。

但有时又难免倒点小霉,“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没有人去争取倒霉的。

倒霉以后,也不过心里郁闷几天,对老婆孩子发点小脾气,转瞬就过去了。

⑤但是,历史上和眼前的那些大人物和大款们,他们一身系天下安危,或者系一个地区、一个行当的安危。

他们得意时,比如打了一个大胜仗,或者倒卖房地产、炒股票发了一笔大财,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自以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固一世之雄也”,怎二两二锅头了得!然而一旦失败,不是自刎乌江,就是从摩天高楼跳下,“而今安在哉!”⑥从历史上到现在,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个“特色”,这在西方国家是找不到的。

中国历代的诗人、文学家,不倒霉则走不了运。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算的这个总账,后来并没有改变。

汉以后所有的文学大家,都是在倒霉之后,才写出了震古铄今的杰作。

像韩愈、苏轼、李清照、李后主等等一批人,莫不皆然。

从来没有过状元宰相成为大文学家的。

⑦了解了这一番道理之后,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意义是重大的。

它能够让我们头脑清醒,理解祸福的辩证关系。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

此亦长寿之道也。

(选自1998年12月16日《新民晚报》)22.下列对“走运”与“倒霉”关系的认识,与文中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3分)A.对立统一B.相互依存C.内因与外因D.相互转换23.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第⑥段列举的事例特点不符合的一项是(3分)A.司马迁遭腐刑而作《史记》。

B.蔡文姬远嫁匈奴,被赎后而作《胡笳十八拍》。

C.白居易被贬江州而作《琵琶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