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治理应急预案(共17篇)

合集下载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一、背景。

由于工地施工、道路施工、农业作业等原因,扬尘污染成为城市空气质量的一大隐患。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的扬尘污染事件,制定扬尘治理应急预案,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责任部门。

1. 城市环保局负责扬尘监测和数据分析;2. 城市建设局负责工地扬尘治理;3. 交通运输局负责道路扬尘治理;4. 农业局负责农业作业扬尘治理;5. 公安局负责交通疏导和事故处理;6.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部门合作。

三、预警机制。

1. 城市环保局根据气象条件和扬尘监测数据,发布扬尘预警信息;2. 各责任部门根据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

四、应急响应。

1. 工地扬尘治理,工地负责人立即停止露天施工,覆盖裸土,喷洒抑尘剂等措施;2. 道路扬尘治理,交通运输局派遣清洁车辆进行道路清扫,限制车辆通行速度,减少扬尘产生;3. 农业作业扬尘治理,农业局通知农民采取措施减少作业扬尘,如湿法作业、覆盖作物等;4. 公安局加强交通疏导,避免交通拥堵和事故;5. 市政府办公室协调各部门合作,向公众发布应急通告和防护措施建议。

五、信息发布。

1. 城市环保局负责发布扬尘预警信息;2.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向公众发布应急通告和防护措施建议;3. 各责任部门协助宣传扬尘治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六、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扬尘治理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作效率。

七、评估总结。

每次扬尘污染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应及时总结经验,改进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以上扬尘治理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城市应对扬尘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效率,保障公众健康和城市环境质量。

希望各部门严格执行,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

扬尘治理应急救援预案

扬尘治理应急救援预案

扬尘治理应急救援预案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确保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工作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预防和减少扬尘污染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制定本预案。

1.2 原则(1)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快速响应,及时处理;(4)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协调和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处置组、医疗保障组、交通保障组、信息报道组等五个小组。

2.2 各级职责(1)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总体协调和指挥,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办公室:负责日常扬尘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指挥部,并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

(3)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扬尘污染的应急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扬尘污染,防止污染扩散。

(4)医疗保障组:负责伤亡人员的医疗救治和健康状况监测,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交通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的交通保障,确保救援人员和物资迅速到达现场。

(6)信息报道组: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及时向指挥部汇报现场情况。

三、应急救援措施3.1 预警信号当施工现场扬尘污染达到预警条件时,指挥部应及时发布预警信号,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

预警信号分为四级,由低到高分别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3.2 应急救援措施(1)现场处置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洒水降尘、覆盖裸露土地、转移堆放物料等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2)医疗保障组应立即派员到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将重伤员迅速送往医院。

(3)交通保障组应确保救援人员和物资迅速到达现场,保障救援通道畅通。

(4)信息报道组应及时收集、整理现场情况,向指挥部汇报,并根据指挥部要求发布信息。

(5)办公室应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扬尘治应急预案

扬尘治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加强扬尘治理工作,预防和减少扬尘污染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所有产生扬尘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矿山开采、砂石加工、城市绿化、交通运输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扬尘治理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扬尘治理应急工作。

2.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3.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扬尘治理应急工作。

四、应急响应1.预警信息发布(1)当气象部门发布大风、沙尘暴等扬尘污染预警信息时,指挥部办公室应立即向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发布预警信息。

(2)预警信息发布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预案要求,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应急响应等级根据扬尘污染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和四级响应。

(1)一级响应:当扬尘污染达到严重程度,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时,启动一级响应。

(2)二级响应:当扬尘污染达到较重程度,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时,启动二级响应。

(3)三级响应:当扬尘污染达到轻度程度,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时,启动三级响应。

(4)四级响应:当扬尘污染达到轻微程度,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影响较小时,启动四级响应。

3.应急响应措施(1)一级响应措施1)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2)加强对扬尘污染源的监管,督促企业落实防尘措施,减少扬尘排放。

3)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提高清扫频率,确保道路清洁。

4)加强对建筑施工、道路施工等场所的监管,督促施工单位落实防尘措施。

5)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及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

(2)二级响应措施1)参照一级响应措施执行。

2)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监管,督促企业落实防尘措施。

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范文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范文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扬尘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扬尘污染事件,包括建筑施工、道路施工、裸露土地、物料堆场等产生的扬尘污染。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预案指挥部成立扬尘治理应急预案指挥部,负责扬尘污染事件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环境保护部门,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应急信息报送。

3. 应急救援小组由环境保护、住建、交通、公安等部门组成,负责扬尘污染事件的现场处置、应急救援和保障工作。

四、预警与响应1. 预警(1)根据气象预报和扬尘污染监测数据,对可能发生扬尘污染的事件进行预警。

(2)预警信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短信等渠道向社会公布。

2. 响应(1)Ⅰ级响应:当扬尘污染事件达到Ⅰ级预警标准时,启动本预案,立即开展应急处置。

(2)Ⅱ级响应:当扬尘污染事件达到Ⅱ级预警标准时,启动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应急处置。

(3)Ⅲ级响应:当扬尘污染事件达到Ⅲ级预警标准时,启动本预案,开展应急处置。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处置(1)对污染源进行隔离,防止污染扩散。

(2)对污染区域进行洒水降尘,降低空气污染浓度。

(3)对污染源进行整治,确保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2. 应急救援(1)对受扬尘污染影响的居民进行疏散和安置。

(2)对受扬尘污染影响的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救治。

(3)对受扬尘污染影响的企业进行停产、限产或搬迁。

3. 保障措施(1)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需要。

(2)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应急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六、后期处置1. 对扬尘污染事件进行原因调查,查明污染源。

2. 对污染源进行整治,确保扬尘污染得到彻底治理。

3.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严肃处理。

七、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解释。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

扬尘是指在风力作用下,地面上的颗粒物被风吹起,形成漂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扬尘治理是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扬尘事件,制定扬尘治理应急预案,对于及时、有效地处理扬尘污染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扬尘治理应急指挥部,明确应急响应人员及其职责,做好应急值班工作,及时响应扬尘事件,启动应急预案。

2. 风险评估和监测。

建立扬尘监测系统,定期对扬尘污染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布扬尘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防护措施。

3. 应急处置措施。

一旦发生扬尘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扬尘治理工作,采取降尘、覆盖等措施,减少扬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4. 应急救援和保障。

对于扬尘污染导致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应组织相关救援力量,保障受影响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5. 应急后续处理。

扬尘事件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三、应急预案执行。

1. 应急响应。

一旦发现扬尘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2. 信息发布。

及时发布扬尘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防护措施,减少对扬尘污染的影响。

3. 救援保障。

组织相关救援力量,保障受影响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4. 后续处理。

扬尘事件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四、应急预案评估。

定期对扬尘治理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应对突发扬尘事件的能力。

五、总结。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是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工作,提高突发扬尘事件的应对能力,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为了进一步改善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确保我们标段能够完成控制大气污染任务目标,我们需要切实抓好扬尘预警工作,并建立及时高效的扬尘预警工作机制。

针对我标段的实际情况,我们特制订了以下扬尘预警工作预案:一、工作任务、目标及原则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建筑工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改变建筑工地整体面貌,提升建筑业整体发展水平,健全并强化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应急反应机制与能力,确保完成控制大气污染任务目标。

我们将坚持“层级管理、条款结合”,协同配合、预防为主、快速反应、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

二、组织指挥机构我们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其中包括一位组长、两位副组长和数名组员,他们将负责扬尘治理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地安全部,负责协调各部门进行扬尘治理工作。

以下是组织机构负责人的组长:小组成员:专职扬尘防治人员:联系三、潜在的紧急情况我们将根据重要环境因素及环境影响辩识确定施工现场扬尘、建筑垃圾处置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施工活动中,能对施工区域及施工区域之外大气及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能够引起社会关注,如不及时处理可引发更大损失的事故。

我们将重点关注扬尘和遗洒问题。

扬尘指的是施工活动中受活动本身产生的水泥、白灰等细颗粒物,遇四级以上风时,如:土方开挖、回填土、场平等细颗粒物排入大气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遗洒指的是施工运输活动中固体物、细颗粒物等对施工区域及施工区域之外产生的不良影响,如车辆运输或人工搬运中产生的土方、混凝土遗洒;水泥、白灰等细颗粒物包装破损等出现的洒落。

四、应急准备我们要加强全员环保教育,持续提高环保意识。

为减少扬尘的产生,施工现场应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

收工后不再有落地灰等施工垃圾;开袋的水泥、白灰粉等细颗粒建筑材料尾料不露天存放。

我们还要配备相应的洒水设备及时洒水,以保持现场主要道路持续湿润,以不扬尘为标准。

车辆粘有泥土出场时必须进行冲洗,不得将泥浆带到场外。

施工垃圾、渣土在未清运出场前,应存入密闭式垃圾站内,垃圾站内存放不下时,采用旧密目网等进行苫盖,防止起风时吹散。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目的。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的扬尘污染事件,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现扬尘污染事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应急处置。

2. 应急处置措施,采取措施控制扬尘扩散,包括湿润道路、覆盖裸露土地、停工停产等措施。

3. 应急通知,向公众发布扬尘污染预警信息,提醒市民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户外活动。

4. 应急指挥部成立,成立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应急工作有序进行。

5. 应急资源调配,调动相关资源,包括水车、扫路车等设备,加强清洁作业,减少扬尘排放。

6. 应急评估,对扬尘污染事件进行评估,及时发布事件处理情况和预警解除信息。

7.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扬尘治理应急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应急预案执行。

1. 应急响应,一旦发现扬尘污染事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应急处置。

2. 应急处置,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扬尘治理,确保污染得到控制。

3. 应急通知,向公众发布扬尘污染预警信息,提醒市民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户外活动。

4. 应急指挥,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应急工作有序进行。

四、应急预案总结。

本应急预案的制定旨在有效应对扬尘污染事件,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在实际应急处置中,需要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密切合作,积极响应,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执行。

同时,定期组织演练和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扬尘控制专项应急预案

扬尘控制专项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扬尘污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扬尘控制专项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扬尘污染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在发生扬尘污染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降低扬尘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 建立健全扬尘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实现扬尘污染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3. 加强扬尘污染源头治理,降低扬尘污染产生。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扬尘污染事件,包括建筑施工、道路扬尘、堆场扬尘、工业扬尘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扬尘控制专项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扬尘污染事件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信息收集、协调调度等工作。

3. 成员单位及职责:(1)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扬尘污染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的监管,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3)交通运输部门:负责道路扬尘污染的监管,督促运输企业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4)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工业扬尘污染的监管,督促工业企业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5)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村地区扬尘污染的监管,督促农业生产者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6)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堆场扬尘污染的监管,督促堆场企业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五、应急响应1. 预警:根据扬尘污染监测结果,对可能发生扬尘污染的事件进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初步响应:扬尘污染事件发生后,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采取相应措施。

3. 全面响应:扬尘污染事件达到严重程度时,应急指挥部启动全面响应,协调各部门开展联合行动。

4. 后期处置:扬尘污染事件得到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开展后期处置工作,包括环境监测、评估、恢复等。

六、保障措施1. 监测预警:加强扬尘污染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共17篇)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江岸区安居西路北侧。

为了有效防治扬尘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xx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以及xx 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化指导手册,编制本项目工程施工扬尘污染控制专项方案,并成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小组”,开展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及日常检查工作。

第二章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xx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4.xx市环境保护条例
5.xx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6.xx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指导手册第三章组织机构及保证措施
3.1 组织机构
根据该项目实际情况,项目部建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其小组成员如下组长李阳项目经理副组长吴火明技术负责人.冯吉祥项目副经理成员王晶材料员.张华军施工员.方志文.王春生安全员.邵百学.陶玉台质检员
3.2 保证措施
3.2.1 项目经理负责该项目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全过程监督,
落实从源头做好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负
主要责任。

3.2.2技术负责人负责该项目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的编制.实施和落实检查工作,对投入到扬尘污染专项防治工作中的人.材.机等进行统一安排和部署,将xx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落实到位。

落实好现场材料存放.渣土覆盖.道路
硬化.进出车辆冲洗.晒水降尘及施工围挡的管理。

指定专人负
责,定期对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组织检查并记录,促使该
项目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常态化和日常管理规范化。

3.2.3 项目副经理负责该项目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的落实
实施.日常巡查.监督及评价。

对违法违规.不符合要求的扬尘污染行为坚决制止,配合技术负责人完善落实该项目的扬尘污染防治
工作。

3.2.4 材料员负责该项目针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所需材料
采购,配合门卫车辆进出保洁工作,认真做好现场各种材料的存
放及覆盖工作。

3.2.5 施工员负责该项目施工临时道路保洁工作以及进出车
辆冲洗.现场材料渣土覆盖的落实工作,配合项目副经理完善落
实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3.2.6安全员负责每天巡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做好记录,配合项目副经理开展针对扬尘污染防治的日常管理工作。

3.2.7综治员负责对路面清扫.车辆进出.建筑垃圾存放进行覆盖及出场遮蔽工作。

第四章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4.1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来源建设工程施工的扬尘污染,是指在房屋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泥地裸露施工等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主要有水泥.砂石.灰土.灰浆.灰膏.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

4.2项目部管理措施建设工地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六必须.六不准”,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措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高空抛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不准现场堆放未覆盖的渣士。

确保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总体受控。

接受公众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投诉,并及时作整改措施以达到相应要求。

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扬尘防治交底,将扬尘防治工作落实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制度以推动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过程。

项目部与作业班组签订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目标化管理。

4.3 设置围挡措施本工程地处住宅集中区域,施工现场实施封闭式管理,临街施工围挡高度不低于
2.5m。

施工运输车辆.挖掘机等驶出工地前必须清除泥土作防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4.4 作业场地.施工便道硬化处理措施施工现场应平面布置要求做好主要道路.材料堆场.生活办公区域铺设混凝土路面工作,实行场地的硬化或绿化处理,确保无一-处露土现象,以达到防尘控制要求。

工程每个区的进出口.场内施工便道和建筑材料堆放地进行硬化处理,安排专人定期进行清洁.洒水降尘。

在施工场地内,工地出入口配置冲洗用水和设备,运输车辆带泥轮胎在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工地。

4.5 道路清扫措施安排保洁人员2名每日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12次的清扫,清扫前对路面进行洒水工作。

天气干燥或风力较大时,增加洒水次数,以保持路面湿润。

所产生的的生活垃圾和粉尘经分类装袋后及时投放到指定地点。

4.6 堆放控制措施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同时用密目网进行覆盖。

定时洒水维持湿润,以有效控制扬尘。

4.7 建筑废料处理控制措施施工现场全部采用防护网封闭,防护网保证干净.整洁无破损。

建筑垃圾严禁临空抛洒。

生活垃圾集中清理出场,严禁现场焚烧垃圾。

4.8 建筑材料扬尘污染控制措施措施施工用的加气块砖及配砖砌块必须在指定场地进行堆放,进场后及时进行洒水润湿,定
时由专人对堆放场地进行清扫。

其它易飞扬物.细颗散体材料如塑料泡沫.膨胀珍珠岩粉末等,必须进行严密的遮盖或存在不透风的仓库内,运输车辆要求有防止泄露.飞扬装置,卸料时采取集中码放措施,以减少污染。

4.9 混凝土.砂浆拌制扬尘污染的控制措施为减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源,施工现场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

4.10 木工机械作业扬尘污染控制措施木工加工棚按施工组织设计的布置要求,在每个区段内落实责任制,指定作业场所环境保护负责人,负责木工棚的日常管理。

保持木工棚的整洁,及时清理木屑.刨花和边角料,必要时进行洒水湿润后再清理,并装袋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定期处置。

4.11运输车辆扬尘污染控制措施运输建筑材料.垃圾和渣士等的车辆,在驶出建设施工现场之前,要加强防尘冲洗.遮蔽.清洁等工作,防止建筑垃圾.泥土的散落,污染道路和周边环境。

4.12 砖槽切割加工作业扬尘污染控制措施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