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
痛风诊断标准最新

痛风诊断标准最新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和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软组织中。
痛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下面将介绍痛风的诊断标准最新内容。
一、临床表现。
痛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急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
急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表现,多发生在大脚趾关节,也可累及踝关节、膝关节等。
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体征,常见于耳廓、指尖、鼻尖等部位。
痛风性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则是痛风的并发症,需要引起重视。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尿酸浓度,正常成年人男性为208-428μmol/L,女性为143-339μmol/L。
尿酸升高是痛风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2. 滑液检查,痛风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可见到尿酸结晶,有助于诊断。
3.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发现痛风石的沉积和关节炎的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了解关节炎的程度和痛风石的分布情况。
四、病史询问。
患者的病史询问对于痛风的诊断也非常重要,包括家族史、饮食习惯、药物史等。
五、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的《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痛风的诊断标准包括:1. 孤立性急性关节炎,伴有明显的疼痛和红、肿、热等炎症表现;2. 关节滑液镜检查或关节穿刺液检查发现尿酸结晶;3. 血清尿酸浓度升高,男性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60μmol/L。
综上所述,痛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史询问。
准确的诊断对于痛风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临床医生能够加强对痛风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痛风性关节炎的MRI诊断

痛风性关节炎的MRI诊断摘要】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MRI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及对临床的应用价值。
方法:就2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对痛风性关节炎的MRI表现进行总结。
结果:本次研究中的24例通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共有19例为单关节受累,5例为2个以上关节受累,共累及关节30个;19个关节表现出关节周围偏侧性软组织肿胀,7个关节出现了广泛性软组织肿胀;23个关节滑膜组织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增厚;18个伴有关节腔及滑膜囊积液;24个关节软骨及临近骨质出现不同程度的侵蚀与破坏,临近骨髓水肿;15个关节滑膜或关节腔内显示结节、条块状痛风结节。
上述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结论:痛风性关节炎影像学表现多样,MRI有利于显示痛风结节、早期软组织及软骨、骨质改变。
对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从而为临床后期的治疗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MRI;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023-02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是因为含着的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其尿酸盐结晶在关节炎以及其它组织中堆积所产生的病损及炎症性反应。
近年来我国的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以往的X线片对于早期病变无法进行有效的显示,对于患者后期的治疗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文主要就痛风性关节炎MRI表现及MRI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就本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2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被确诊,并给予MRI诊断,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0.3±5.6)岁。
患者的病程时间为8个月~9年,平均病程时间是(4.9±3.1)年。
1.2 方法本次研究中的24例患者均行平扫,采用GE1.5T超导磁共振机,采用相应关节线圈,常规行横轴面、矢状面以及冠状位扫描,将层厚控制在3~4mm、层距控制在1~2mm。
痛风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鉴别、影像检查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

痛风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鉴别、影像检查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痛风是一种尿酸钠沉积所致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急慢性关节炎发作和导致残疾。
如果患者不进行治疗,症状可持续数天甚至数周。
痛风急性发作时患者痛苦,经常痛得满头大汗,身体虚弱,无法活动。
痛风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大约有15%的痛风患者疾病可进展为晚期痛风,特征是痛风石沉淀形成皮下结节,患者可能发生持续性关节炎症和关节畸形。
诊断:单钠尿酸盐结晶特异性100%痛风诊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特异性的辅助检查即可诊断。
(1)临床表现痛风特征性临床表现包括:单关节受累,尤其是第一跖趾关节;症状迅速发作和加重(常在≤24小时内达到最大强度);红肿覆盖关节;关节无法耐受压力或触诊;不能负重或活动;以往有过类似的关节炎症状,可自行缓解;男性;使用药物引起高尿酸血症;心脏代谢疾病或肾功能不全;皮下结节为痛风石。
(2)病理检查:偏光显微镜示钠尿酸盐结晶推行以识别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抽吸物中的单钠尿酸盐结晶为中心的方法。
在偏光显微镜下,该阳性结果具有100%的特异性,并且在出现症状和体征的患者中具有诊断意义。
图3 尿酸盐结晶3D渲染特写(3)影像检查:X线片、肌肉骨骼超声、CT常规X线片可以用来诊断晚期痛风,显示出悬垂边缘和硬化边缘的骨侵蚀。
另外,先进的肌肉骨骼超声和双能量CT也可以作为非侵入性技术来识别单钠尿酸盐沉积(图4,图5),在早期痛风中缺乏敏感性,这两种方法都需要较高技术水平。
图4 肌肉骨骼超声示钠尿酸盐沉积图5 双能量CT示钠尿酸盐沉积从关节、滑囊或痛风石中获得的抽吸物中发现尿酸单钠盐晶体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没有偏光显微镜检查条件可以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做出痛风临床诊断。
表1 痛风鉴别诊断痛风治疗的目标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并且恢复患者关节功能。
痛风患者一线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合并疾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决策。
痛风管理和预防一线治疗药物和替代药物总结如下:从关节、滑囊或痛风石中获得的抽吸物中发现尿酸单钠盐晶体仍然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根据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也可做出痛风临床诊断。
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影像学表现

影像技术联合对痛风早期诊断的价值 。 厚 为 3 mm, r n层 距 重建 后 行 MP 皮 质 压 迹或 缺 损 。2例 受 累关 节 周 围结 1 i a R。
MR 检 查 与 X线 摄 片 及 C I T检 查 间 节 伴 软 组织 肿 胀 , 应部 位 的骨 皮质 出 相 1 资 料 与方 法
月至 2 1 00年 7月 宁波 市 第 二 医 院 临床 描 序 列包 括 T I Twl 6例行 增 强 扫 、 , W
C T检 查 : 2例 C 图像 上 患病 关 节 T
或病 理诊 断 为痛 风 的 患者 1 例 , 中男 描 。TWI 用 T E序 列 ( R 5 5ms 及 其 周 围软 组 织 未 见 明显 异 常 , 现 为 9 其 。 采 S T 6 , 表
隔 时间 < 4d 采用 Se n . 。 i me s 0TH r 现 浅弧 形 或 小波 浪状 的压 迹 或 小圆 形骨 1 a—
1 一般资料 . 1
n I 相 扫 质 缺损 , 本 组 共 收集 20 0 5年 7 moyMR 扫描 仪 , 控 阵表 面线 圈。 2~ 6mm, 缘 模糊 ( 1。 边 图 )
本 组 对 l 影 像 资 料齐 全 痛 风 性 关 节 9例
~
07 。 层 C . 2 5 T机扫 描 层 厚 为 32mm, 为 阴性 , 2 - 51 . 占 63 %( /9例 ) 2例 仅见 。1
炎 进行 回顾 性 分析 , 结 早期 痛 风 性 关 按 1 mm 层距 重 建 后行 C 多 平 面重 受 累关 节 偏侧 性 轻 度 软 组织 肿 胀 ( 总 . 6 T 或结 节 炎 的 X线 、 T和 M 表 现 , 讨 多 种 建 ( R) 1 C 探 MP 。 6层 螺 旋 CT 机 扫 描 层 节 )密度 稍增 高 , 质 改变 不 明 显 , , 骨 无骨
MRI 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

MRI 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陈对梅;汪青山;陈文静;黄德干;艾雪强;张文超【摘要】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 MRI 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 MRI 资料。
结果:18例中单关节发病14例,多关节发病4例,共累及24个关节。
其中第一跖趾关节8个,膝关节6个,踝关节5个,髋关节2个,肘关节2个,跗骨间关节1个。
磁共振表现:滑膜增生(n=18),关节腔或滑膜囊积液(n=16),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n=21),穿凿状或不规则状骨质破坏(n=14),骨髓水肿(n=6),关节间隙狭窄(n=10),关节增生(n=12);14个关节可见痛风结节,其中2个单发,12个多发;共发现痛风结节35个,T1 WI 呈低信号,T2 WI 信号强度不同,T2 WI 上8个病灶呈低信号,17个呈低及稍高混杂信号,10个呈稍高信号,增强后26个病灶呈不均匀强化,以边缘强化为明显,5个强化均匀,4个无强化。
结论:痛风性关节炎具有多种 MRI 表现,MRI 有利于显示痛风结节及早期病变,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RI findings in the diagnosis of gouty arthritis.Methods:Eighteen cases of gout-y arthritis proved by clinic and pathology were collected and their MRI data were reviewed.Results:Totally 24 joints with gouty arthritis existed in 18 patients,including 14 cases of single joint affected and 4 cases of multi-joints involved.24 in-volved joints included 8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s,6 knee joints,5 ankle joints,2 hip joints,2 elbow joints and 1 inter-tarsal articulations.The performances of MRI included:synovial hypertrophy in 18 joints,effusion in synovial bursa and/or articular cavity in 16joints,swelling of periarticular soft tissue in 21 joints,punched or irregularbone destruction in 14 joints,bone marrow edema in 6 joints,joint space narrowing in 10 joints and joint hypertrophy in 12 joints.There were 14 joints with 35 gouty tophi,of which 2 joints had single tophus and 12 joints had multiple tophi.The signal intensity of tophi was hypointense on T1 WI,it varies on T2 WI,with hypointensity in 8 joints,hypo-/slight hyper-intensity in 17 joints and slight hyperintensity in 10 joints.On postcontrast images,24 tophi showed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with intensive pe-ripheral enhancement,5 showed homogenous enhancement and 4 no enhancement.Conclusion:Gouty arthritis has multiple performances,MRI can show gouty tophi and early changes in gout,which is useful in the diagnosis of gouty arthritis.【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4页(P1040-1043)【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关节炎,痛风性;诊断【作者】陈对梅;汪青山;陈文静;黄德干;艾雪强;张文超【作者单位】510095 广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放射科;510095 广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放射科;510095 广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放射科;510095 广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放射科;510095 广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放射科;510095 广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589.7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 是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及其它组织中引起的病损和炎症性反应。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CT和MRI的影像特征分析对比分析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CT和MRI的影像特征分析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痛风性关节炎的CT和MRI影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对3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60个患病关节的CT和MRI影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及对不同病变的显示率。
结果:CT、MRI的检出率分别为51.67%(31/60)、86.67%(52/60),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T和MRI影像显示痛风结节以及关节面下囊变的关节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显示关节滑膜及韧带侵蚀、关节软骨侵蚀、关节积液和关节周围肌间隙水肿的关节个数比之于CT明显偏高(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CT和MRI对痛风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诊断能力,但MRI的检查总的检出率较高,发现病变的能力较好。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影像特征【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135-02痛风性关节炎在临床上较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发病机理为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功能失调,导致体液以及血液中尿酸含量上升,析出的尿酸盐晶体富集于各种间叶组织内,最终导致急性炎症反应[1,2]。
目前临床上针对痛风性关节炎CT和MRI的影像特征表现及对比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主要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CT和MRI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为相关的医学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痛风性关节诊断标准。
患者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38.5±4.2)岁,男22例,女8例。
所有病例均行CT、MRI的影像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完整,共检出60个患病关节,包括跖趾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以及肘关节。
1.2 方法(1)CT检查:采用东芝16排螺旋CT机对患者关节进行常规的轴位扫描,依据患者的病情在必要时施以冠状面或矢状面的重建[3]。
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病,其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病情进
展至关重要。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下面将介绍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一、临床症状。
1.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是关节急性疼痛、肿胀和红斑,
多发生在大脚趾关节,也可累及踝关节、膝关节等。
2.痛风石形成,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关节周围软组织和滑囊内尿酸盐沉积形
成痛风石,患者可出现慢性关节疼痛和畸形。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常升高,但也有部分患
者在急性发作时血清尿酸水平正常。
2.关节滑液检查,关节穿刺抽取滑液,显微镜下可见尿酸盐结晶,有助于确诊。
三、影像学检查。
X线、CT或MRI检查可发现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面骨质破坏、痛风石
形成等特征性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四、病史和家族史。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
有长期高脂饮食、酗酒、肥胖等危险因素,或有家族中有痛风病史的患者,更应警惕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合病史和家族史进行综合分析。
及时明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临床医生和患者能够重视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工作,早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全高荣罗剑云黄少英【摘要】目的总结38例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
方法对38例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及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痛风性关节炎多发生于四肢小关节,尤以第一跖趾关节为最好发。
x线表现主要是软组织偏侧性肿胀,可见散在钙化影;骨质侵蚀性破坏呈穿凿状、蜂窝状缺损,边缘锐利、硬化: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规整,可发生纤维强直,甚至关节畸形,也可发生半脱位或脱位,可伴有骨质增生.邻近骨质疏松。
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呈多样化,易与其他单发或多发骨关节病混淆,必须认真分析其X线征象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痛风;关节炎;x线诊断X-raydiagnosisofgoutyaMhritisQUANGao-rong,LUOJian-yun,HUANGShao—ying.DepartmentofRadiology,TheFirstPeopleHospital,Zhaoqmg526021,China【Abst阻ct】0bjectlveTheX—rayfindingsof38withgoutyarthritisweresummarized.TheX—ray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wendiscussedtoimprovetheunderstandinganddiagnosticaccuracyofthisdisease.MethodsCombinedwithli研丑tures,theX—rayfindings,pathologicalandclinicalmanifestations,laboratoryexaminationsof38casespathologicallyprovedwithgoutyarthritiswereanalyzed.ResultsThegoutyarthritisusuallyoccurredinthesmalljointsoflimbs,especiallyinthefirstmetatarsophalangealjoint.TheX—rayfindingswendissymmetricswellingsofsofttissue,scatteredcalcifiedshadow;bonyerosioninformofscuttlingandhoneycombdefectwithsharpandhardedge,narrowedjointspaceandirregulararticularsurface,eme唱enceoffiberstiffness,evenjointmalformationsandsubluxationdislocation.associatedwithhyperosteogenyandnearbyosteoporosis.ConclusionDiversificationwaspresentedinX-rayfindingsofgoutyarthritis.whichcanbeeasilyconfusedwithothersingleOfmultiplebonejointdiseases.Asresult.accuratediagnosisshouldbebasedOilcarefIllanalysisaboutX-rayfindingscombinedwith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laboratoryexamination.【Keywords】Gout;Arthritis;)(-mydiagnosis本文收集了1996年9月至2007年3月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38例,根据其x线表现并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
摘要:痛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尿酸钠或尿酸盐结晶从超饱和的细胞外液沉积于组织所致的一种多
种病变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痛风的患者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亦是最基本的类型。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影像学;表现1导致痛风的病因
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因素,尿酸的产生取决于细胞中的嘌呤摄入。
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家族遗传有关,继发者则常因其他疾病引起,如血液病、肾病、肿瘤等。
老年"痛风"患者的常见病因常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肾脏功能不全。
近年来由于抗癌治疗的开展,继发性痛风有增加趋势。
2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影像表现
2.1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周围软组织和骨质结构等变化。
①X线片:关节X线片可以发现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关节面模糊、骨侵蚀、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融合及脱位等。
胸部X线片可提示有无肺间质病变、胸
腔积液等。
②CT:较普通X线的敏感性高。
骶髂关节CT可以发现早期的骶髂关节病变。
③MRI:手关节及腕关节的MRI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滑膜炎改变、骨质破坏;骶髂关节MRI对于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也很有帮助。
2.2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疾病,原发性痛风常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女性较少且多为绝经期妇女。
典型的首次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多为单关节炎,以第一跖趾及趾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膝、肘、腕、手及足部其他关节。
急性期多起病急骤,常在夜间突发,可因疼痛而醒并且彻夜不能入睡。
病情反复发作,则可发展为多关节炎或游走性关节炎。
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
可伴有发热、寒战、疲倦、厌食、头痛等症状。
一般历时1~2w 症状缓解。
局部皮肤红肿转为棕红色而逐渐恢复正常。
有时可出现脱屑和瘙痒。
慢性期尿酸钠在关节内沉着逐渐增多,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缩短,受累关节增多,疼痛加剧,炎症不能完全消退,出现痛风石,痛风石以关节和肾脏较多见,外耳的耳轮、跖趾、指间和掌指关节等处也会出现痛风石,随着痛风石的不断沉积增多,导致关节肥大、畸形、僵硬、活动受限。
痛风发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没有特异性,高频超声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变并提示临床
进行相关检查对痛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资料与方法
3.1一般资料本组收集2008年9月~2011年8月我医院临床或病理诊断为痛风的患者21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发病年龄3d~16个月。
所有病例都是急性发作史,伴有明显的关节红、肿、热、剧痛和活动障碍。
实验室检查采取尿酸酶法进行血尿酸值的测定,其正常参考值为201~440moI/L。
本组病例的血尿酸值正常者3例,大于440moI/L者16例,其中血尿酸最高者达720moI/L,平均(485±68.5)moI/L。
本组9例患者关节积液或软组织结节内查到尿酸盐晶体确诊,其余10例由临床症状、影像表现及实验检查综合诊断。
3.2影像学检查本组X线摄片采用500mA高频摄片机及GE Centricity型CR处理器,摄取病变关节正侧位(或斜位)平片。
CT检查使用双层螺旋CT机(phi-Iips)和16层螺旋CT 机(SIEMENSsen-sation)。
扫描条件:电压120Kv,电流220~280mAs,矩阵512×512,螺距0.5~0.75。
2层CT扫描层厚为3.2mm,按1.6mm层距重建后行CT多平面重建(MPR)。
16层螺旋CT机扫描层厚为3mm,1mm层距重建后行MPR。
MRI检查与X线摄片及CT检查间隔时间?4d。
采用Siemens1.0T Har_mony MRI扫描仪,相控阵表面线圈。
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6例行增强扫描。
T1WI采用TSE 序列
3.3关节周围肌腱及腱鞘肌腱和腱鞘内表现为云雾状、点状或片状强回声,部分可伴声影,部分腱鞘内还可见细带状无回声区,是因为尿酸盐结晶在肌腱腱鞘内析出并沉积而致。
强回声代表滑囊内尿酸盐结晶及痛风石形成,超过50%的痛风患者不接受治疗都会有痛风石形成,是由于关节腔内的尿酸盐结晶析出较多形成。
第一跖趾关节是受影响较严重的部位。
主要超声表现为关节腔内或滑膜表面的点状、条状、片状或卵圆形强回声,较大强回声团后方可伴有宽大声影,内部回声不均匀,轮廓不清晰。
关节周围滑囊积液在多种关节炎中均可能出现,在未发现尿酸盐结晶及痛风石时,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较困难。
Coombs等这认为这也是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异性表现。
4影像学与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检查比较
超声和放射之间在观察较大骨关节病变(>2mm)时没有显着差异。
然而,高频超声检测中对小骨关节的变化较为敏感。
在关节的炎症过程,可以更好地与能量多普勒超声相结合进行检测。
超声检查对痛风结节的诊断较为可靠,而X 线常可被误诊为肿瘤,有关专家曾报告4例无明显关节炎表现误认为肿瘤的病例,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痛风石内部的结构,其与肿瘤的声像图完全不同。
因此超声检查在评估小关节的变化是优于X线的。
CT能显示骨内的病变及痛风石,但对关节腔内的病变显示并不满意,而且存在对人体有
害的放射线,MRI能显示痛风性关节炎的积液、滑膜增厚、骨侵蚀、痛风石形成及骨髓水肿的表现,及时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但其价格昂贵,且扫描时间长。
纵观各类检查各有优点。
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