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合集下载

脊柱关节炎分类标准

脊柱关节炎分类标准

脊柱关节炎分类标准脊柱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脊柱和周围关节的炎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脊柱关节炎,医学界制定了一套分类标准,以便对患者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介绍脊柱关节炎的分类标准。

一、按病因分类。

1. 强直性脊柱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关节炎是一种以脊柱和骨盆关节为主要受累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但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脊柱和骨盆关节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2. 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关节炎,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和寄生虫感染。

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炎、尿道炎、结膜炎和皮肤损害等症状。

3. 无菌性关节炎。

无菌性关节炎是一种由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关节炎,常见的病因包括外伤、代谢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

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炎、关节肿胀和关节功能障碍。

二、按临床表现分类。

1. 轴突性脊柱关节炎。

轴突性脊柱关节炎是一种以脊柱和骨盆关节为主要受累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脊柱和骨盆关节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患者常出现腰背部疼痛、夜间加重、晨僵等症状。

2. 周围关节型脊柱关节炎。

周围关节型脊柱关节炎是一种以周围关节为主要受累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周围关节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常见受累关节包括手、腕、踝、膝等。

3. 混合型脊柱关节炎。

混合型脊柱关节炎是一种同时受累脊柱和周围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脊柱和周围关节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患者常出现腰背部疼痛、夜间加重、晨僵,同时伴有手、腕、踝、膝等关节的疼痛和肿胀。

三、按病程分类。

1. 急性脊柱关节炎。

急性脊柱关节炎是一种病程较短、症状较为严重的脊柱关节炎,常见症状包括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关节肿胀和功能障碍。

患者常出现急性发作,病情进展迅速,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2. 慢性脊柱关节炎。

慢性脊柱关节炎是一种病程较长、症状较为缓解的脊柱关节炎,常见症状包括持续性的疼痛、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

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的临床方法
做出准确的诊断 争取评价预后 制定治疗方案
反应性关节炎(ReA)
由特定的胃肠道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所触发 关节症状发生在1-3周后 典型的关节外表现 B27 相关性 (~ 30-70%)
ReA--相关的一些感染细菌
沙门氏菌 弯曲杆菌属 – 空肠和结肠 耶耳赞氏菌 – 小肠结肠和假性结核病 志贺氏菌 – B属痢疾杆菌、C属痢疾杆菌等 衣原体 – 砂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 梭状难辨芽孢杆菌
反应性关节炎的治疗
是否需要抗生素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的合理性
细菌感染持续存在 细菌/抗原到达关节部位 炎性T淋巴细胞识别这些抗原 抗生素应该有利于加速抗原的清除
抗生素在ReA中的新近临床观察 (1)
Yli-Kerttula et al, Ann. Rheum. Dis. 2000; 59:565
55 ReA : 49 uSpA 49 药物组 : 55安慰剂组 病程不同 ~ 60% B27(+) 大多数为肠道感染
(63; 23例砂眼衣原体感染)
抗生素在ReA中的新近临床观察(2)
反应性关节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环丙沙星 : 3月
在任何主要或者次要终点均没有差异
缓解; 临床指标
对于明确诊断没有意义 有助于明确预后
沙门氏菌以及反应性关节炎
P. Ekman et al. Arthritis Rheum.
198例沙门氏菌培养阳性病人
任何关节疼痛(35) 关节痛 (14) 可能的ReA
(13明) 确的ReA (8)
B27+ 40.0 21.4 38.5 75.0
B2760.0 78.6 61.5 25.0
350bp 150bp

反应性关节炎误诊1例

反应性关节炎误诊1例

反应性关节炎误诊1例1 病例资料患者,男,26岁,因“阑尾切除术后9天,右膝关节肿痛伴发热3天”入院。

查体:右膝关节肿胀,皮温增高,活动受限,浮髌试验(+),髌骨上方触及5 cm×4 cm包块。

膝关节穿刺抽出淡黄色含絮状物的关节液。

血常规:WBC 11.16×109/L,NEUT 72.6%。

X线检查右膝关节骨性结构无异常。

B超示:右膝关节积液。

诊断:化脓性关节炎浆液渗出期。

于入院当天行右膝关节腔灌洗,术中清除关节腔积液约450 ml,留置冲洗管与引流管各1条。

术后静脉应用氨氯西林、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每日应用氨曲南溶液持续冲洗右膝关节腔。

术后3天内患者感疼痛减轻,但体温未降至正常,每日午后体温升至38 ℃,伴有夜间盗汗。

血沉82 mm/h,细菌培养示:无细菌生长。

3天后右膝关节再次肿胀,疼痛加重。

关节液结核PCR阳性,未查到抗酸杆菌。

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

综合以上表现,诊断为右膝关节结核。

停止关节灌洗,缝合切口。

给予链霉素0.5 g肌内注射,1天2次,利福平胶囊0.45 g口服,每天1次,异烟肼片0.3 g口服,1天1次,乙胺丁醇0.75 g口服,1天1次抗结核治疗,为防止混合性感染,同时继续应用氨氯西林、左氧氟沙星治疗。

1周后以上症状毫无缓解,且出现龟头多发水疱及两眼结膜充血、流泪等急性结膜炎症状。

在继续抗结核、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取滑膜活检结果为:非特异性滑膜炎。

HLA-B27阳性,ANA阴性,血清C3正常。

排除右膝关节结核,最后诊断:反应性关节炎。

停用以上药物,给予消炎痛25 mg 口服,1天3次,并应用激素治疗3天后右膝关节疼痛肿胀逐渐消退,体温恢复正常。

1周后眼炎及龟头水疱消失。

出院后1个月复查,右膝关节无肿胀,浮髌试验(-),关节活动正常。

继续追踪半年无复发。

2 讨论反应性关节炎是指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后并发的急性、无菌性、非化脓性关节炎。

主要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

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ReA〕通常是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感染之后而出现的无菌性关节炎。

因为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的相关性、关节受累的模式〔非对称性,以下肢关节为主〕及可能累及脊柱,因此被归于脊柱关节的范畴。

第一节:概述一、反应性关节炎的发展简史反应性关节炎的历史可追溯到1507年,Forest就曾提到过1里尿道炎继发膝关节炎的病例。

德国的Hans Reiter于1916年的报告在普鲁士军队中,患关节炎、非淋病奈瑟菌尿道炎、结膜炎三联症的病例,Reiter综合症的命名由此出现,其实是反应性关节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反应性关节炎”的概念是1969年由Ahvonen提出,198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的定义是伴尿道炎、宫颈炎之后、持续1个月以上关节炎。

现在将反应性关节炎一词严格限制于由以下细菌诱发的关节炎:衣原体、沙门菌、志贺杆菌、耶尔森菌、弯曲杆菌,只有这几种形式的感染后关节炎才具有脊柱关节病家族的相同临床特征。

二、反应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本病有两种形式:性传播型和痢疾型。

前者主要见于20~40岁年轻男性,主要通过不结性传播,感染后男性患ReA的几率为女性9倍。

后者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成人相对于儿童更容易在肠道感染后出现反应性关节炎。

HLA-B27阳性的个体对反应性关节炎的易感性增加。

第二节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病理一、病因与发病机制感染和遗传因素与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有很强的相关性,还受环境、机体免疫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ReA常发生于感染之后。

传统上将ReA分为性传播型和痢疾型。

能引起ReA的肠道致病菌,目前已知志贺氏菌属、沙门菌属、耶尔森菌属及弯曲杆菌属等。

性传播型致病菌为沙眼衣原体、分解尿素支原体。

引起反应性关节炎的病原菌主要感染粘膜外表,这类病原体导致ReA,通过以下环节和机制:由粘膜外表移至关节,改变它的自身结构,逃避宿主的有效免疫应答。

2.HLA-B27的作用,有50%~80%的ReA患者HLA-B27为阳性,HLA-B27在ReA中的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

三藤清痹汤治疗反应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三藤清痹汤治疗反应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损评 分显 著优 于对 照组 ,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心0 . 0 5 ) 。 2 . 2观察组 与对 照组 治疗效 果 比较 : 对 照组 基本痊 愈 4例 , 显 著进 1 . 2 诊断 标准 1 . 2 . 1 西 医诊 断标 准 : 参考 1 9 9 5年 中华 医 学会 第 三次 全 国脑 血 管 步 9例 , 进步 9 例, 无 变化 8 例 。显 效率 4 3 . 3 %, 总有效 率 7 3 . 3 %。 病学 术会 议制 定 的动 脉 粥样 硬 化性 血 栓 性脑 梗 塞 的诊 断标 准 进 观察 组基 本痊 愈 8 例, 显 著进 步 1 2 例, 进步 6 例, 无变化 4 例。 显 6 . 7 %, 总有效 率 8 6 . 7 %。观察组 显效 率 、 总有效 率显著 高 于 行I 2 1 , 即: 患 者有颈 内动 脉 系统症 状及 体征 , 于 安静 状态 下 发病 , 发 效 率 6
1 3
பைடு நூலகம்
母、 黄柏 、 薏米 、 陈皮 、 甘草。 也不 是其 必需 条件 。但 H L A — B 2 7 基 因 阳性患 者的 临床症 状明显 L A — B 2 7阳性者容 易发 展成 为慢性 2 . 2 对照组 : 给予尼美舒利 1 0 0 a r g , 日2次饭后 口服, 3 周后两组 比 重 于 该基 因阴性 的 患者 ,且 H
组在 对照 组的基 础上 加用 捏脊 疗法 治疗 ,依 次循 经推 运督 脉 , 循 经 推运 膀胱 经 、 循经 推 运 肾经 、 循 经 推运 胃经 、 循经 推 运肝 经 、 循 经 推运脾 经 、 循 经推运 胆 经 , 具 体推 拿方 法参 考皮 兴文 等 的报 道 , 各 经脉均 循经 推运捏 拿 3 遍, 每1 3 2次 , 连 续 治疗 2 1 d 。 1 . 4疗效标 准 :参考全 国第 4 届 脑血 管 病会 议 制定 的脑 卒 中临床 神 经 功能 缺损 评分 标准 进 行1 3 1 , 日 ¨ : 神 经 功能 缺 损评 分 减少 9 1 %~ 1 0 %, 病残 程度 为 0 级 为 基本 痊愈 ; 神 经功 能 缺损 评分 减 少 4 6 %~ 9 0 %,病 残程 度 为 1 ~ 3 级 为 显 著 进 步 ;神 经功 能 缺 损评 分 减 少 1 8 %一 4 5 %为进 步 ; 神 经功 能缺损 评 分减 少 1 7 %以下 为无 变化 。显 效 率= ( 基本 痊愈 + 显 著 进步 ) , 总例 数x 1 0 0 %。总 有效 率 = ( 基本 痊 愈+ 显 著进 步+ 进步 ) , 总例 数x 1 0 0 %。 1 . 5统计学分析 : 采用 S P S S 1 8 . 0 统计软件进行 , 计数资料以率表 示, 采用 x 检验 。 计量资料 以均数± 标 准差表示 , 采用 t 检验 , 以 P < 0 . 0 5 为差 异有 统计学 意 义 。

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

二、体格检查
1、皮肤和黏膜:有无口腔浅表溃疡,阴茎 龟头和尿道口有无漩涡状龟头炎,足趾、 手掌、阴茎、躯干和头皮等部位是否有溢 脓性皮肤角化症等表现。
2、眼:眼科检查以明确有无结膜炎、色素 膜炎、前房积脓、角膜炎、角膜溃疡、视 神经炎和眼内出血等情况存在。
3、肌腱端病:检查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 、脊柱棘突、胸肋关节、髂嵴、胫骨粗隆 、跟腱、耻骨联合等部位有无压痛或肿胀 ,以及有无整个手指(足趾)弥漫查:可有血清免疫球蛋白、 补体C3、C4及免疫复合物升高,抗核 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因子多为阴性。还 可以查出血清抗衣原体抗体或其他肠 道杆菌抗体等。
(3) 尿液检查 脓尿较为常见,而血尿则较少见。尿道分泌物
中通常含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 尿道拭子免疫荧光检查逐渐广泛用于是否存
在衣原体尿道炎。
阴茎和皮肤是ReA具有诊断意义的两个 特征性病变部位。阴茎、龟头和尿道口无 痛性红斑、溃疡皮损(漩涡状龟头炎)。
皮肤结节性红斑、溢脓性皮肤角化症。 口腔溃疡 皮肤血管炎,网状青斑,肢端坏疽。
2、眼:
单侧有明显的非感染性结膜炎,最 常发生在疾病早期,在关节炎发作前 或同时出现,呈一过性。
虹膜睫状体炎,色素膜炎。
在痢疾后ReA,其关节炎的严重度及病程常和 痢疾的严重度和病程相关。
5、心脏及其他: 10%的重症晚期患者因为主动脉瓣炎而出
现主动脉瓣返流、心包炎、传导阻滞。
渗出性胸膜炎、肺浸润。 IgA肾病、肾淀粉样变。 脑神经和周围神经病。
几种特殊类型
(1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后发病型:此型男性 明显多于女性,在日本味5:1,尿道炎症 状可轻可重,有些病例甚至可无尿道炎症 状,常在尿道炎后1—3周发生反应性关节 炎,此型常因再感染而复发。骶髂关节炎 发生率为33%。HLA-B27阳性者可达54%。

《反应性关节炎》课件

《反应性关节炎》课件

非甾体抗炎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物可以减轻症状, 如关节痛和肿胀。
糖皮质激素
对于严重病例,糖皮质激素可 以减轻炎症反应。
反应性关节炎的预防
1 避免感染
通过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规律生活来避免 感染。
2 规律生活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及时治疗相关感染
如有感染症状,及时就医治疗。
患者可能会感到关节疼痛。
3 关节红肿
受影响的关节会出现红肿。
5 结膜炎
可能导致眼部结膜炎的症状。
2 关节肿胀
关节可能会出现肿胀的症状。
4 尿道炎症状
患者可能会同时出现尿道炎症状。
6 皮疹
有时会出现皮肤上的疹子。
反应性关节炎发病机制
1Leabharlann 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感染触发免疫系统产生反应。
2
免疫细胞攻击关节
免疫细胞攻击身体的关节。
《反应性关节炎》PPT课 件
在本PPT课件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反应性关节炎的知识,包括其简介、症状、 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反应性关节炎简介
别名
也被称为Reiter综合征。
免疫性疾病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关节。
病因
病因不明,但可能与感染有关。
反应性关节炎症状
1 关节痛
3
大量细胞因子分泌
细胞因子的释放导致炎症反应。
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
1 临床症状
医生通过患者的症状来确定诊断。
2 化验检查
一些特定的化验检查可以帮助确诊。
3 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会进行影像学检查来查看关节的情况。

反应性关节炎怎样治疗?

反应性关节炎怎样治疗?

反应性关节炎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反应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治疗反应性关节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反应性关节炎应该吃什么药。

*反应性关节炎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诱因、病情程度及复发倾向因人而异。

因此,治疗上应强调个体化及规范化的治疗。

1.一般治疗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应适当休息,减少受累关节的活动,但又不应当完全制动,以避免失用性肌肉萎缩。

外用消炎镇痛乳剂及溶液等对缓解关节肿痛有一定作用。

2.非类固醇抗炎药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为反应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

根据关节炎的程度不同,可选择性给予双氯芬酸25~50mg,3次/d,或萘丁美酮(瑞力芬)1.0g,1次/d,或罗非昔布25mg,1次/d,或塞来昔布(西乐葆)100mg,2次/d。

其他NSAIDs如美洛昔康(莫比可)、舒林酸(奇诺力)、布洛芬(芬必得)等也可选用。

但是,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转氨酶,避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主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反应性关节炎。

国外应用激素的适应证相对较松,但是,国内掌握较严的倾向可能更为恰当。

关节炎本身不是应用激素的指征。

对应用NSAIDs无明显效果,而且症状严重的关节炎患者,可给予小剂量泼尼松10~20mg/d,短期应用,症状缓解后尽快减量。

在泼尼松减量过程中加用NSAIDs,有利于症状的控制。

关节腔穿刺抽取关节液后,腔内注射倍他米松(得宝松)或醋酸去炎松,对缓解关节肿痛十分有效。

但注射间隔不应少于3个月。

在合并虹膜炎或虹膜睫状体炎的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应及时口服泼尼松30~50mg/d,并给予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悉复明)、可的松眼液滴眼。

必要时球后或结膜下注射倍他米松等。

同时,应进行眼科检查,以得到及时的专科治疗。

4.慢作用抗风湿药及免疫抑制剂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s)对反应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柳氮磺吡啶2~3g/d,分三次服用,对慢性关节炎或伴有肠道症状者均有较好的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性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1 概述
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 ReA)是一种发生于某些特定部位(如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感染之后而出现的关节炎.
ReA的发病与感染、遗传标记(HLA-B27)和免疫失调有关。

本病多见于青年男性。

2 临床表现
2.1 全身症状:全身症状以急性关节炎多见,一般在感染后2周出现发热、体质量下降、严重的倦怠无力和大汗。

热型为中至高热,多不受退热药物的影响,通常持续10~40d, 自行缓解。

2.2 关节炎:首发症状以急性关节炎多见,典型的关节炎出现在尿道或肠道感染后1~6周。

初次发病症状通常在3~4个月内消退,并可恢复正常,但有复发倾向。

2.3 泌尿生殖道炎症:典型患者是在性接触或痢疾后7~14d发生无菌性尿道炎。

2.4 皮肤黏膜表现:超过50%的患者可出现皮肤黏膜症状。

2.5 眼部症状:1/3的ReA患者可出现结膜炎。

2.6 心脏表现:心脏表现可以包括主动脉病变和传导异常。

2.7 其他:蛋白尿、镜下血尿或无菌性脓尿可见于大约50%的性传播型ReA,并且常常是无症状的。

3 实验室检查
3.1 病原体培养:有尿道或肠道炎症时可作微生物培养
3.2 炎症指标:急性期可有白细胞增高,红细胞沉降率(FSR)增快,C反应蛋白(CRP)升高。

3.3 HL A-B27监测:对本病的诊断有辅助价值
4 放射学检查虽然放射学检查并非诊断的必要条件,但是对于患者的评价仍非常重要。

5 诊断要点
目前多沿用1996年kingsley与Sieper提出的ReA的分类标准:⑴外周关节炎(下肢为主的非对称性寡关节炎);⑵前驱感染的证据:①如果4周前有临床典型的腹泻或尿道炎,则实验室证据可有可无;②如果缺乏感染的临床证据,必须有感染的实验室证据。

⑶排除引起单或寡关节炎的其他原因;⑷HLA-B27阳性,ReA的关节外表现,或典型脊柱关节病的临
床表现不是ReA确诊必须具备的条件。

6 鉴别诊断
ReA需同多种风湿性疾病相鉴别:细菌性关节炎,急性风湿热,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肠病性关节炎,白塞病。

7 治疗方案及原则
目前尚无特异性或根治性的治疗方法,和其他炎性关节病一样,治疗目的在于控制和缓解疼痛,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

7.1 一般治疗:急性关节炎可卧床休息,急性炎症症状缓解后,应尽早开始关节功能锻炼。

7.2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及增加活动范围,是早期或晚期患者症状治疗的首选。

7.3 抗生素:抗生素的治疗仍有争议。

7.4 糖皮激素:对NSAIDs不能缓解症状的个别患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但口服治疗既不能阻止本病的发展,还会因长期治疗带来不良反应。

7.5 慢作用抗风湿药:当NSAIDs不能控制关节炎,关节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或存在关节破坏的证据时,可加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应用最广泛的是柳氨磺吡啶,对于重症不缓解的ReA可试用甲氨蝶呤和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

7.6 生物制剂:对ReA尚缺乏随机对照的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8 病程和预后
ReA的自然病程因人而异,可能与感染的特殊微生物和宿主因素有关。

髋关节受累、持续性的ESR升高以及对NSAIDs反应不好提示预后不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