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带解析)

合集下载

2023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2023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完成题目。

(1)植树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通常在这一天会组织各种活动来提倡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以下是一些关于植树节的信息。

1. 时间:3月12日。

2. 来源:我国的植树节起源于1979年,当时国家为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决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

3. 意义:植树节是为了振兴祖国绿化事业,提倡环境保护,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

4. 活动:植树节期间,人们可以参加各种植树活动,例如义务植树、学校植树、社区植树等。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1. 植树节的起源时间是什么时候?2. 植树节的意义是什么?3. 你认为植树节应该怎么样庆祝?答案:1. 植树节的起源时间是1979年。

2. 植树节的意义是振兴祖国绿化事业,提倡环境保护,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

3. 我认为植树节应该以参加各种植树活动为主,例如义务植树、学校植树、社区植树等。

(2)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小明家住在一座小山的山脚下。

去年夏天,小明和家人去海滩度假。

他们乘坐了两个小时的汽车,终于来到了蓝色的海边。

小明第一次看到海,感到非常兴奋。

他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迫不及待地脱下鞋子,走进海水里。

沙滩上的细沙很舒服,小明感觉它们在脚下像细细的棉花球。

他沿着海边走,看到了很多贝壳和海星。

小明捡起一块光滑的贝壳,兴奋地对家人说:“这是我在海边的第一个贝壳,我一定要带回家!”小明度过了愉快的海滩度假时光后,他们一家坐上汽车,返回家中。

小明把贝壳放在了自己的书桌上,每当看到它时,他就会回想起那个美好的夏天。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小明家住在哪里?2. 小明去海滩度假用了多长时间?3. 小明在海边捡到了什么?答案:1. 小明家住在一座小山的山脚下。

2. 小明去海滩度假用了两个小时。

3. 小明在海边捡到了一块光滑的贝壳。

二、写作题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题为“我的暑假计划”的作文。

陕西省语文中考试题及解答参考

陕西省语文中考试题及解答参考

陕西省语文中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憎恶(zèng wù)B. 魁梧(kuíwǔ)C. 谬论(miào lùn)D. 贮藏(chǔcá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这次运动会,我们班取得了优益的成绩。

B. 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仿佛整个世界都属于她一个人。

C. 他写的文章虽然简短,但意寓深刻,让人回味无穷。

D.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共同庆祝了学校的百年华诞。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ān)贮藏(zhù)哺育(bǔ)惬意(qiè)B. 狭隘(ài)模样(mó)驰骋(chěng)炽热(zhì)C. 蜷缩(quán)字帖(tiē)惩罚(chéng)脊梁(jǐ)D. 憎恶(zèng)殷红(yīn)颤抖(chàn)倔强(juè)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把这封信反复读了十几编,仍觉得意犹未尽。

B. 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C. 这篇论文论证严谨,旁证博引,令人叹为观止。

D.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收益非浅。

5、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说话总是转弯抹角,让人难以捉摸。

B. 这位老师讲课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C. 小明这次考试成绩突飞猛进,老师和家长都感到意外。

D.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勇往直前,而不是裹足不前。

6、根据上下文,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春天来了,大地 __________ 一片生机。

A. 呈现B. 表现C. 展现D. 出现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是:()A. 惬(xiá)意B. 惬(qiè)意C. 惬(qiàn)意D. 惬(jiā)意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至3、题。

陕西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及答案

陕西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及答案

陕西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B. 迥然不同(jiǒngrán bù tóng)C. 蹑手蹑脚(niè shǒu niè jiǎo)D.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了“绿色校园”活动。

B.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C.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D. 月光如水,洒满了大地,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头猛虎,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B. 她的声音如同银铃般清脆悦耳。

C.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阴沉而压抑。

D. 他的动作如同流水般流畅自然。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月,冬天的雪,各有千秋。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德高尚,还乐于助人。

D.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

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范仲淹7.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

答案:永不丢失,永不忘记8.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绰号为“智多星”的是_______。

2024陕西中考语文试题

2024陕西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著作?
A. 《骆驼祥子》
B. 《子夜》
C. 《朝花夕拾》(正确答案)
D. 《家》
下列哪个成语与“坚持不懈”意思相近?
A. 半途而废
B. 锲而不舍(正确答案)
C. 一曝十寒
D. 浅尝辄止
下列哪句诗出自杜甫的《春望》?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正确答案)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下列哪个字是多音字?
A. 江
B. 湖
C. 行(正确答案)
D. 山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地动仪(正确答案)
下列哪部作品是曹雪芹的著作?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红楼梦》(正确答案)
D. 《三国演义》
下列哪个词语与“春天”相关?
A. 银装素裹
B. 烈日炎炎
C. 春暖花开(正确答案)
D. 枫叶似火
下列哪句诗表达了思乡之情?
A.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正确答案)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下列哪个词语是贬义词?
A. 勇敢
B. 慷慨
C. 狡猾(正确答案)
D. 忠诚。

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语文中考的范围不仅很广,考察的题型也比较多,考生想要轻松考取好成绩,这跟平时的试题训练是离不开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扼要( è ) 游弋( yì ) 气概( kài ) 称职( chèng )B.蓓蕾( lěi ) 荒谬(miù ) 口供( gòng ) 坍塌( tā )C.歼灭(qiān ) 聒噪(guō ) 殉难( xùn ) 畸形(qí)D.缜密(zhěn ) 接济( jì ) 恻隐( chè ) 玷污(diàn)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风驰电掣强人所难略胜一筹稍纵既逝B.锐不可当悠然自得长吁短叹人迹罕至C.得高望重浑身解数袖手旁观风靡一时D.人声鼎沸义愤填鹰相濡以沫原形必露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2分)A. 我们师生相处融洽,相敬如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B.在小组讨论会上,对于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C.下了火车,吃过早饭,年少的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奔向大海。

D.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京剧以它独有的魅力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

B.去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C.阅读经典,这是一种很好的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D.江边的垂柳,婀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驻足观赏。

5.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两句话。

(2分)一朵鲜花装扮不出美丽的春天; ;一树果实代表不了丰收的季节; 。

由此看来,只有齐心合力才能共创辉煌。

6.综合性学习(2分)去年年初,一场通过网络发起的旨在倡导节约粮食的“光盘行动”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

2024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

2024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是《红楼梦》的作者?
A. 吴承恩
B. 曹雪芹(正确答案)
C. 施耐庵
D. 罗贯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杜甫
B. 陆游(正确答案)
C. 李白
D. 王维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
A. 《水浒传》
B. 《西游记》
C. 《聊斋志异》(正确答案)
D. 《三国演义》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描述的是哪种情境?
A. 落榜后的失意
B. 登科后的喜悦(正确答案)
C. 离别时的忧伤
D. 游子归乡的急切
下列哪个词语与“慷慨激昂”意思相近?
A. 心平气和
B. 慷慨陈词(正确答案)
C. 沉默寡言
D. 萎靡不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部作品?
A. 《滕王阁序》(正确答案)
B. 《春江花月夜》
C. 《长恨歌》
D. 《琵琶行》
下列哪项不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常设科目?
A. 进士
B. 明经
C. 算术(正确答案)
D. 明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国家的忠诚(正确答案)
C. 对未来的憧憬
D. 对命运的抗争
下列哪个成语与“卧薪尝胆”意思相近,都表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A. 守株待兔
B. 悬梁刺股(正确答案)
C. 画蛇添足
D. 杯弓蛇影。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角色(ju é)即使(jí) B. 强迫(qiǎng)嫉妒(jí) C. 宿舍(shè)不禁(jīn) D. 嫉妒(jí)即使(j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历害 B. 炒作 C. 颁奖 D. 喝采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吃饭了吗?”爸爸问道,“没有就先用餐具吃。

” B. “还没念呢?”她想,“可是越听越懂。

” C. 晚上爸爸问小明:“你今天做了什么?”小明说:“写作业、画画、踢足球。

” D. “这上面根本没有蜘蛛!”她很好奇,为什么会被人编得那么神乎其神?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场演出很精彩,同学们乐此不疲。

B. 小张同学邀请小李同学一起去玩,小李同学竟然应答“我没空,不能枉顾了。

” C. 小王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的高中,他对自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简直是信手拈来。

D. 小赵的演讲绘声绘色,如果不是亲耳听到,简直不敢相信。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1)所以,除了坐地铁、公交车,还可以骑单车,走路等方式。

(2)现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有以下建议。

(3)一方面是增加道路的硬化率,比如新建道路。

(4)另一方面是减少机动车数量,比如推广环保出行方式。

(5)建议大家尽量减少使用机动车。

A. (2)(3)(4)(5)(1)B. (2)(4)(3)(1)(5) C. (2)(3)(4)(1)(5)D. (2)(4)(1)(3)(5)二、填空题6、《桃花源记》中“,”常用来说明不好的经历会让人意志消沉;“,”也常用来形容环境优美。

6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一句描写了塞外飞雪的景象;“,”一句描写了雪地送别的情景。

陕西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陕西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陕西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共40分)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a. 子何恃而往?(恃:依靠)b. 吾恂恂而起。

(恂恂:恭敬的样子)c.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道:道理,学问)d. 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3)文章中“吾日三省吾身”的“省”是什么意思?(1分)答案:反省,检查。

(4)作者通过“吾日三省吾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2分)答案: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我反省和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了个人修养和不断进步的精神。

2.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下列问题。

(15分)(1)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哪些自然现象?(3分)答案:文章中作者提到了日出、日落、云彩和风。

(2)作者通过描述自然现象,想要传达什么信息?(4分)答案:作者通过描述自然现象,传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

(3)文章中有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4分)答案:文章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例如,将云彩比喻为“天空的画笔”,将风拟人化为“大自然的呼吸”。

(4)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力量的感慨。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15分)(1)诗歌中“春眠不觉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早晨的宁静和美好时光的留恋。

(2)诗歌中的“处处闻啼鸟”与“夜来风雨声”有什么关系?(4分)答案:这两句诗形成了对比,一方面描绘了清晨鸟儿的欢唱,另一方面回忆了昨夜风雨的喧嚣,展现了自然界的多变和生命的活力。

(3)诗歌中“花落知多少”有什么深层含义?(4分)答案: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春天花朵凋谢的景象,还隐喻了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精品解析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暂.时(zhán)栖.息(qī)纤.细(qiān)诲.人不倦(huì)B.瑰.丽(guī)泥泞.(nìng)拮.据(jí)海市蜃.楼(shèn)C.解剖.(pōu)粗犷.(guǎng)挑衅.(xìn)苦心孤诣.(yì)D.蓦.然(mù)陨.落(yǚn)贮.藏(chù)揠.苗助长(yà)3.请从括号里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少年刘伟的双臂,当别人的不光叹息他生命的悲哀,他依然(执拗顽固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2)三秦大地,(五光十色水光山色五彩纷呈),相得益彰:陕南山青水绿,风景如画;陕北黄土悠远,浑厚质朴;关中风光秀丽,气象万千。

【参考答案】固执水光山色【详细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只要调动平时的积累,根据语境进行选择就可以了。

第一个句子中的几个词语感情色彩不同,在此处应为褒义词,第二个句子描写三秦风光,只有水光山色合适,别的均形容色彩多而美丽。

4.经典诗文默写(任选一组,如果两组都做,以A组为准)。

(6分)【A组】(1),可以为师矣。

(《论语》)(2),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3)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4)海内存知己,。

(5),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不信,,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参考答案】温故而知新于感时花溅泪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天涯若比邻下秋来风景异请看那朵流星【详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背诵与默写水平,均为上下句对接,背过会写字即可得分,其中第六个小题考查现代诗文,提示考生现代诗文的背诵也不容忽视。

总体上看,这道题的难度不大。

【B组】(1)蒹葭苍苍,。

(2)则其善者从之,。

(3)商女不知亡国恨,。

(4),西北望,射天狼。

【参考答案】白露为霜其不善而改之隔江犹唱后庭花会挽雕弓如满月【详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的背诵与默写水平,均为上下句对接,背过会写字即可得分,但一定要写对字形,否则会造成无谓的失分。

5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球答题。

(3分)①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

②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更勇敢,正所谓“宝剑磨砺出。

”③遭受挫折不但可以积累经验,而且使人生得到升华,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

(1)第①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2)第②句有-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3)请为第③句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参考答案】(1)【答案】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2)【答案】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

(3)所以(或:因此)【详细解析】此题考查内容比较多,涉及到病句修改、标点符号及关联词语的运用。

病句为双重否定,表意与本意恰恰相反了。

第二个小题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所以句号应用于后引号之后。

关联词语引导的句子与上句存在因果关系,前因后果,所以因写“因此”或“所以”来连接结果。

6名著阅读。

(2分)(1)下面是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段文字,其中“他”指的是。

(1分)他愈走愈近,而且每走十到十二步就要跪倒在地,表示他对我的救命之恩的感情。

我对他微笑,显出一副和颜悦色的神情,招呼他走近些。

最后,他走到我跟前,然后又跪下,吻着地面,把他的脑袋贴在地上,抓住我一只脚,把我的脚放在他的脑袋上。

(2)请按照《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排列下面情节的先后顺序(只填序号)。

(1分)①发现野人②抗争病魔③重返故乡④海上冒险【参考答案】星期五顺序:④②①③【详细解析】这道题为名著考查,考查较为深入。

提示学生对于名著,不仅仅要知道作者出处,更要明白其中的内容,做到真正阅读经典著作,而不是肤浅地表面化的读一读而已。

二、综合性学习(7分)7.请参加以”开展书法教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7分)(1)【汉字书写】根据“行”的字例分析,在下面的字架格中书写“语”字。

(1分)宇例分析①左二右三为黄金比例。

②两横两竖两撇之间间均平行、等距③笔画横平竖直.字形方正、秀美(2【书家故事】阅读根据文段提供的有关信息,补写下面的句子(2分)①有位道士养了好多美丽的鹅,王羲之看后非常喜欢,想全部买走。

道士说,“只要你为我写《道德经》.我就把所有的鹅赠送培你。

”羲之.欣然提笔,得鹅高兴而归。

王羲之就是这样的任性率真啊!②集市中,王羲之见一老妇人卖竹扇,买的人很少,他就在每一把扇子上题写了五个字。

然后对老妇人说:“您只要说这是王右军的书法,每把扇子可要价一百钱。

”果然,人们竞相购买。

他的书法就是这样被世人珍重。

求鹅写经,;__ ,其字为世所重。

(3)【名作欣赏】欣赏颜体书法,结合相关评价,简要归纳颜体书法的特点。

(2分)相关评价:金刚怒目,壮士挥拳。

特点:。

(4)【文化传承】关于开展书法教育问题,个别学生认为这样做会增加课业负担。

如果你要说服他,你该怎么说?(2分)【参考答案】②为人任性率真助妇题书(3)大气磅礴,雄壮刚强(4)不会增加课业负担。

因为书法本身僦应该是我们学习的内容之一,他不仅可以提高我门的书写水平,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在汲取传统文化能量的营养。

【详细解析】这道题既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又考查了学生的信息提取、对联知识,还考查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考查比较全面。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丝路织锦青玄①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结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肯定,并沿用至今。

从这条中西汇通的著名通道之命名可见,丝织品是当时中国沿途输出最具代表性的商品,织锦也是最能体现当时技术和艺术风格的物品之一。

②织锦的织法技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织锦的纹样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③古代中国,中原地区最早最传统的织锦是平纹经锦。

早在西周早期的墓葬中就已出现,后来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也发现不少此类织锦。

随着中原的丝织品大量流入新疆及西域地区,当地的织法技术得以改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④公元四五世纪以后,丝绸之路日渐繁盛,西方织物的图案和设计开始影响中原丝织品,越来越多的具有西方元素的纹样和图案开始出现在织锦和刺绣上。

有可能是内地工匠看到了或是从他人的描述中听闻了胡化织物的需求,主动设计了一些可能为西域所接受的甚至是带有西域纺织品特点的织锦,再将其送上了丝绸之路;也有可能是西域一带日渐发达的丝绸生产技术回流并逐渐影响了中原地区。

总之,羊、鸟、麂、象、狮子等各种动物图案·与伊斯兰教有关的新月纹样.以及深目隆鼻的胡凡骑射、饮酒形像等!,都在西北地区出土的中国织物上有所体现。

⑤隋唐之际.中原织锦的平纹经锦向斜纹经锦转变,图案,团花纹样和善草纹样开始大量出现,由此形成了中国丝织图案的一大转折,可以说,在胡风的影响下,西城的动物纹样与中原的花卉线条完美结合,运渐形成了中国丝绸斜纹经锦的新样。

⑥初唐时期,联洙纹锦开始深入中原内地,除了沿途丝路可见,西安地区也有出土。

与此同时,联珠纹样的形式开始;样化,常常与其他的装饰性纹样组合形成新的纹样,常见的有两圈联珠的组合卷云与联珠的配合、联珠-花蕾的配合,盛唐之后,符合中国审美的花卉取代了联珠纹样“并与西来的动物纹样相结合,形成了崭新的图案样。

联珠团花”幻多变的饱满女晶腻,层次也更丰富·斑展成宝花纹样,这可能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陵阳公样”’西方文化与艺术交融的结果。

⑦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积淀了胡化风格的丝蜩文物戒妙:主要是擐韩,少量为缔、墟和批靖。

邵一方方虽残旧却仍艳丽的抿锦上所表现的胡化风格,或强烈最瘫静,或模糊或清晰,默默沉淀,摧眼夺目·仿佛讲述着车为凡扣的历蔓细节,也再班向世人表明·塞上鸵铃、太蘸孤烟妁鲑辆之路,不仅但是中古时期中西贸易的主阵地,重是中西文化最向汇流的遣琏,8从织法上看,织锦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参考答案】平纹经锦,斜纹经锦,联珠纹锦.【详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从二段中“织锦的织法技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答案应该在二段后的内容中提取,在提取时要注意具有标志意义的语句,如“古代中国,中原地区最早最传统的织锦是平纹经锦”“隋唐之际.中原织锦的平纹经锦向斜纹经锦转变”等。

9细读第⑥段,概括盛唐之后织锦的特点。

【参考答案】中国花卉与西来动物纹样相结合,形成新图样;图案饱满,轮廓细腻,层次丰富。

【详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做题的关键是审题,要注意题干中的“盛唐之后”,这样范围就确定了。

范围确定之后再进生概括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 -16题。

【18分】游司马祠郭军平行走在韩城,庙宇楼阁,行宫故居,历史古迹迹众多,苍松古柏也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耐人寻味,而我总以为它的厚重,源于司马迁。

但凡来韩城的人,是绝不会错过游司马祠的。

从韩城芝川镇向东,沿着一条宽阔明亮的柏油大道向前走,越过两边民居,眼界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山巍峨耸立,上面翠柏茂松、郁郁葱葱,若隐若伏的祠宇躺在翠柏的环抱之中。

走过芝秀古桥,一座高大的砖木牌坊映现眼前,遒劲有力的“汉太史司马祠”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踩着青石铺砌的进山之路,踏上十几个台阶,便是正门,门匾一行隶书“汉太史司马迁祠墓”,字体格调清雅,气息高华。

进入大门,青石铺砌的小径,迤逦蛇行,直通山顶。

道旁青松挺拔,耸入苍穹,松间的山雀清脆的鸣叫给山上带来一片静谧。

登上小坡,眼前顿然开阔,一座宏大的祠堂横亘眼前,走近细瞧,上有“汉草书司马迁格言警句展室”的门匾,房檐周围红漆驳落,参差不齐,显示出风雨沧桑,进入宽敞的展厅内,一座座散发着笔墨清香的石碑赫然入目。

环视碑石,兀然林立,,但见书体或雄浑奔放,气吞万里,或风行雨散,润色生花,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或悬崖坠石,惊电遗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行迹,留下了那一份对史圣的留恋和敬仰。

回想细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哪里会想到身后的荣耀和高贵。

苍苍莽莽的梁山啊!滔滔不息的黄河啊!孕育了这样一位惊世奇才!走过“高山仰止”的砖木牌坊,极目仰望,巍峨庄严的司马祠卓然屹立于韩奕坡上,松柏环抱,一片苍翠,踩上凹凸不平的石道,沿着千百年来仰慕者攀登的足迹,经“朝神道”踏上攀登祠墓的石级,石级共九十九级,犹如一条长龙,蜿蜒伸入山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