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企业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范本

合集下载

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程序

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程序

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程序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修订页目录1. 目的 (4)2. 范围 (4)3. 职责 (4)4. 程序 (4)5. 相关文件 (6)6. 相关记录 (6)1.目的为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工作环境要求。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提供适宜的工作场所。

3.2生产部负责车间的工作环境控制。

3.3各部门主管负责分管范围的工作环境符合要求。

4.程序4.1人员控制要求4.1.1所有参加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具备所需专业技能,能够适应其岗位工作的环境和资格要求。

4.1.2进入洁净区的所有人员,应符合人员卫生管理规定的条件。

4.1.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执行人员进入生产区的规定。

4.1.4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应符合工作着装管理的规定。

4.1.5公司应确保所有在特殊环境条件下临时工作的人员接受适当的培训或在经培训的人员监督下,进入洁净区工作。

4.2物料及工位器具控制要求4.2.1进入洁净区的工位器具应经过清洗和(或)消毒,未清洗和(或)未消毒的不得进入洁净区。

4.2.2进入洁净区的物料必须在脱外包区去除外包装,由传递窗送入。

物料进入的流程是:脱外包装→清洁→传递窗/缓冲间→洁净区;物料传出的流程是:传递窗/缓冲间→外部区域4.2.3洁净区的设置、空调机组的配置以及洁净区内使用的物品(如洁净服、清洁工具、工器具等)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4.3环境卫生要求4.3.1公司应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配备适宜的设备设施,以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3.2办公场所:整洁、明亮、有序,备有饮水设施。

4.3.3生产车间:1)整洁、明亮。

2)定期清洁,保持卫生。

3)工作台面保持干净,不许堆放杂物。

4)生产区的温度、湿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等。

4.3.4洁净区的环境要求1)除设计合理、采光、通风良好,能满足生产需要外,还应配置与洁净级别相适应的空气调节净化系统。

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管理,达到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作业环境的控制和管理。

3.参考资料无4.术语和定义工作环境:指工作时所处的条件,包括物理的、环境的和其他因素,如噪音、温度、湿度、照明或天气等。

5.职责5.1品保部负责现场生产环境的管理与检查。

5.2生产车间负责对工作环境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检查。

6.工作程序6.1根据产品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建立工作环境的管理制度,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干燥、无污染、适宜的照明,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满足产品实现过程中对工作环境的要求。

6.2生产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分类放置,有明显的状态标识。

定期整理生产现场,对已完成生产的剩余物料及时退回仓库,废料、不良品、报废品应及时清理运至碎玻璃区或废品区,损坏或报废工具、工装夹具、设备等及时处理不得长期在车间存放。

6.3一切非生产用品不得带入生产区,不得在生产区内吸烟、吃饭、睡觉、会客、化妆和服药等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6.4对生产现场的设备、工装、工具进行管理,使得生产现场规范、有序,组织和建立文明生产的工作环境。

生产区内工具、设备、工作台面等应清洁、无积尘。

6.5生产区应清洁卫生,无不清洁的死角。

6.6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并及时清理。

6.7生产区应有相应的卫生工具,使用后必须及时清洁放于规定位置,不得对产品和生产环境产生影响。

6.8进入一般生产区必须更换工作服,严禁不穿戴工作服、鞋、帽进入生产车间。

6.9运输通道不得放置任何生产用具或其他物品,保持通道的清洁、畅通。

6.10仓库对所储存物品予以分类并划分区域,并有明显标识易于识别。

设立明显的禁烟和防火标识,保证仓库的通风、干燥,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在适当地点并标识,化学物品的存放应独立并设明显的安全警示。

6.11行政部对生产车间进行不定期检查,如实记录检查的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有关责任部门或责任人限期予以整改,并填写《环境卫生检查记录表》。

工厂企业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工厂企业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工厂企业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由于内审员熟知各项国际标准,内审员在企业内要监控几乎所有的工作流程和环节,那么工作环境控制程序你又了解吗?一起来学习学习吧!一、目的:使作业环境保持清洁,整齐的良好状态,确保产品和工作质量,为实现优质,低耗,安全、文明生产提供可靠保证,同时要保持厂区,办公室卫生清洁,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办公室、道路绿化带、职工食堂、员工宿舍、公共卫生间等工作区域。

三、权责:3.1.车间工作环境的'管理:制造部。

3.2.办公室工作环境的管理:相关部门。

3.3.厂区道路、绿化带、办公楼、会议室、公用卫生间的卫生管理:管理部责任区责任人。

3.4.职工食堂的卫生管理:食堂承包人或负责人。

四、作业内容4.1.车间“5S”要求:4.1.1.地面清洁,用具放置有序。

4.1.2.设备无积尘,墙壁及房顶无蛛网,无乱涂乱画。

4.1.3.机电设备及管线维护良好,无冒、漏、滴现象,电机需加防护罩并有标识。

4.1.4.料仓定期清理,无积料、积尘和蛛网4.2.办公室“5S”要求:4.2.1.地面清洁,墙壁干净,无积尘,无乱涂乱画。

4.2.2.桌面整齐有序,资料及必须用品放置整齐,无无关用品。

4.2.3.抽屉、文件框的各类资料,文件分类、标识清楚,放置整齐。

4.2.4.电脑、传真、电话、影印机等其它办公用品专人管理,确保定期维护,电源管理符合规范无安全隐患4.2.5.广告牌整洁,无无关内容和乱涂乱画4.3.厂区道路、绿化带及其它区域“5S”要求:4.3.1.厂区道路每日打扫,无垃圾,尘土和散落原料4.3.2.绿化带无杂物,废弃物,花木定期浇水,修剪,施肥4.3.3.公共卫生间每日清扫冲洗,无黄渍,无异味4.3.4.办公楼大厅,会议室,楼道每日打扫,无关物品推放,会议室物品摆放整齐,视听设备整齐,会议设备维护良好4.4.检查与奖惩:4.4.1.“5S”检查分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定期检查每周一次,时间为第二周星期五下午,随机检查每周1-2次4.4.2.对于检查中不符合“5S”管理要求,综合质量或得分较差的,限期整改,“5S”检查中不设奖金,公司对于长期保持良好员工给予适当奖励。

环境和安全运行控制程序范本(2篇)

环境和安全运行控制程序范本(2篇)

环境和安全运行控制程序范本环境和安全运行控制程序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用于确保组织的运营环境符合各项安全要求。

本文将介绍一个环境和安全运行控制程序的范本,并详细讨论其各个方面。

1. 目的和范围本程序的目的是保障公司运营环境的安全与健康,并确保所有员工、供应商和客户的安全。

此控制程序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所有分支机构和办公地点。

2. 责任和义务所有员工都有责任遵守和执行该控制程序,并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环保。

管理层应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培训,以确保员工有能力执行任务,并对不遵守该程序的行为进行纠正。

3. 环境管理3.1 环境政策公司应制定一份环境政策,明确其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并持续改进环保绩效。

环境政策应公开,并为员工提供易于理解和遵守的指导。

3.2 风险评估公司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环境和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风险评估应包括对员工、设备和环境的相关风险的评估。

3.3 原料管理公司应审查和控制所有使用的原料,确保其符合环保和安全标准,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对于危险原料,公司应进行安全储存和使用。

3.4 能源和资源管理公司应制定能源和资源管理计划,包括节能、减少废物和有效使用水资源等措施。

员工应遵守公司的能源和资源管理政策,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4. 安全管理4.1 安全培训公司应为所有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工作场所安全、危险识别和应急响应等方面的知识。

员工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并保持安全意识。

4.2 安全设备和防护装备公司应提供适当的安全设备和防护装备,以保护员工免受危险物质和环境的伤害。

员工应正确使用和维护这些设备,并参与公司的安全设备检查。

4.3 应急预案公司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应急预案应定期测试和更新,以确保其有效性。

5. 监测和评估公司应设立一套监测和评估机制,对环境和安全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监测和评估结果应记录并公开,以便相关方评估公司的环境和安全绩效。

某公司工作环境管理程序范本

某公司工作环境管理程序范本

某公司工作环境管理程序范本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某公司提供一个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的范本,以确保公司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健康和舒适。

本程序范本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工作场所安全、健康和舒适的要求,以及员工参与和管理工作环境的措施。

2. 目标本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的目标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消除或降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风险。

•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疾病和工作相关健康问题的发生。

•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3. 工作场所安全3.1 安全规章制度•公司应建立适当的安全规章制度,规定员工在工作场所的安全行为和注意事项。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并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

3.2 设备和设施安全•公司应定期进行设备和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员工发现设备或设施存在问题应立即报告,确保及时修复和替换。

3.3 紧急事故处理•公司应建立紧急事故处理程序,包括火灾、地震、自然灾害等各种紧急情况。

•所有员工必须了解紧急事故处理程序,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4. 健康保护措施4.1 环境污染控制•公司应确保工作环境没有空气、水或土壤污染等有害物质。

•定期检测和监控环境污染情况,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4.2 噪音和辐射控制•公司应采取措施减少工作场所的噪音和辐射,以保护员工的听力和健康。

•定期测量和监测噪音和辐射水平,并采取必要的改善措施。

4.3 人机工程学考虑•公司应关注员工的工作姿势、工作环境布局等,确保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

•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设备和工具,减少员工的工作疲劳和伤害。

5. 员工参与和管理5.1 员工反馈渠道•公司应设立员工反馈渠道,鼓励员工提供对工作环境的反馈和建议。

•员工的反馈和建议应及时处理和回复,适当采纳并改进工作环境。

5.2 员工培训和参与•公司应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包括工作环境管理、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培训。

•鼓励员工参与工作环境管理,例如参与安全委员会、环境监测等工作。

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程序

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程序

1、目的为建立产品生产区、检验区(含检验室)和储存区域的环境和污染控制要求,使产品在符合环境要求的条件下生产和储存,特制定此文件。

2、范围适用于产品的生产区、检验区(含检验室)和仓库。

3、职责3.1各区域人员按照要求执行工作环境管理并做好记录。

3.2 品质部门进行定期检查。

4、工作程序4.1总则本公司产品对环境无特殊要求,公司产品及生产过程无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成分,日常废弃包装等物品按日常生活垃圾由环卫处理。

4.1.2厂区环境要求a)厂房应保持整洁,地面应保持清洁,无积水,无杂物,地漏保持干净无积垢;b)门窗表面应保持明亮,无浮尘,无霉斑,无渗漏,无不清洁死角;灯与管线无积尘。

c)车间门窗应严密,生产区内虫、鼠应进行控制。

d)物料、半成品定置放置,码放整齐。

e)一切非生产物品及个人物品不得带入生产区内,不得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f)操作台、地面无散落物,无污物。

g)检验室的高压测试实验区域要做好绝缘措施,避免高压电击情况出现。

4.1.3仓库环境要求a)仓库包括原料、包材、成品等;b)仓库环境应保持整洁、无污染,墙壁和顶棚表面应清洁,地面平整,无缝隙;c)仓库应根据储存产品的要求,应控制温度、湿度,保持通风,防晒、防尘、防虫鼠、防静电等,以满足产品的储存条件;4.1.4环境检查监测要求和频次4.1.4.1环境卫生a)办公场所的卫生由办公室人员负责,每天下班后,应进行工作台面和周边卫生的清扫,保持环境清洁卫生;b)厂区公共卫生与办公区公共卫生由行政部门安排人员负责每日进行清扫、擦尘,保持公共卫生的整洁;c)生产、检验、仓库由各部门负责,每天下班后,应进行岗位操作台及周边卫生的清扫;d)仓库每周应至少进行地面清洁,货架应至少每月整体清洁一次,保持仓库实时整洁;4.1.5.2温湿度a)生产车间、检验区域、仓库根据装配的温湿度监测设备,分别对本部门的环境进行每天2次的温湿度监测,将数据记录在《温湿度记录表》中,超出接受范围的警戒线,应立即启动控制措施,使环境保持在接受范围内。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第一篇: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工作环境控制程序1.目的:确定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及工作人员。

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实现所需的工作环境及人员的管理。

3.职责:生产部技术部、生产车间,质管部4.程序4.1一般生产区工作环境的要求4.1.2一般生产区应清洁卫生,无不清洁的死角。

4.1.3生产区内工具、设备、工作台面等应清洁、无积尘。

4.1.3进入一般生产区必须更换工作服、戴上工作帽,严禁不穿戴工作服、鞋、帽进入生产车间。

4.1.4一切非生产用品不得带入生产区,不得在生产区内吃饭睡觉、会客等,不得从事与生产活动无关的活动。

4.1.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并及时清理。

4..1.6一般生产区应有相应的卫生工具,使用后必须及时清洁放于规定位置,不得对产品和生产环境产生影响。

4.2洁净区工作环境的要求:4.2.1洁净区地面材料应不易产生裂缝,耐磨损、耐酸碱腐蚀,光滑、平整、不积聚静电、不起尘易清洁。

天花板、内墙面应光滑、平整、不易剥离;无裂隙,不积灰尘耐腐蚀、易清洗,减少凹凸面。

4.2.2洁净区地漏、水池的材质应为不锈钢材质,能够进行水封,方便清洁,不会对洁净区产生污染。

4.2.3传递窗的要求材质为不锈钢,无死角,易清洁。

使用时,其两端门应不能同时打开。

4.2.4 洁净区各管道、灯具、风口等公用设施的安装便于清洗和消毒,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连接部位均打上密封胶。

4.3 洁净室的使用和运行4.3.1 洁净区的门不论生产或非生产时,均应及时关闭。

4.3.2 洁净室内生产操作所用设备应不产尘或少产尘,所用器具的材料最好选用不锈钢或其它发尘少的材料制作,记事、记录最好用圆珠笔,不要采用粉笔、告示板和记事板;4.3.3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放入指定容器或洁净塑料袋中,下班前送出洁净区,由操作人员送至指定区域。

4.3.4洁净区每天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更换产品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清洁、清场、消毒。

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含表格)

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含表格)

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ISO9001-2015)1.0目的确定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

2.0范围对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的控制,如员工安全、现场清洁。

3.0职责3.1生产部、质保部组织各车间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3.2企管部负责对非制造性支持现场环境进行控制。

4.0内容4.1工作环境的识别4.1.1本程序所指工作环境主要是物理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清洁度、电磁、噪声、震动、粉尘、光线等。

4.1.2生产部、质保部组织各车间确定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根据生产作业需要,负责确定并提供必须的作业场所,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a)配置适用的厂房,并根据生产需要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雨淋等;b)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和警示标记,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光照等;c)动力部对在用设备的管理,要考虑到生产实际并力求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安全性;d)企管部为员工工作提供适宜的劳保和防护用品;e)确保员工生产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

4.2生产部、质保部对各车间和业务部、财务部对仓库现场实施5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管理法。

4.2.1企管部制定“5S实施检查记录表”(要求),各车间、仓库、各部门办公室场所(包括车间办公室)应按实施表做好现场的环境管理工作,企管部组织生产部、质保部每周五下午对工作现场实施5S的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好“5S实施检查记录表”,确保工作环境适宜、清洁、有序,环境状态得到维护,满足质量管理和工作需要。

4.2.2为确保现场清洁,公司严格“三废”(废物、废料、废品)管理。

废物严禁在生产现场出现;废料在生产现场应设专用容器或区域存放;废品在生产现场指定区域存放,并做好标识。

4.3员工生产安全:4.3.1技术部在先期策划的过程设计时, 应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充分考虑产品、生产和员工的安全性, 识别环境因素(如噪声、设备、电设施、灰尘、落物、化学品等)对人员的安全影响,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对员工的安全伤害和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企业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范本由于内审员熟知各项国际标准,内审员在企业内要监控几乎所有的工作流程和环节,那么工作环境控制程序你又了解吗?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一、目的:
使作业环境保持清洁,整齐的良好状态,确保产品和工作质量,为实现优质,低耗,安全、文明生产提供可靠保证,同时要保持厂区,办公室卫生清洁,树立GS 良好形象。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办公室、道路绿化带、职工食堂、员工宿舍、公共卫生间等工作区域。

三、权责:
3.1.车间工作环境的管理:制造部。

3.2.办公室工作环境的管理:相关部门。

3.3.厂区道路、绿化带、办公楼、会议室、公用卫生间的卫生管理:管理部责任区责任人。

3.4.职工食堂的卫生管理:食堂承包人或负责人。

四、作业内容
4.1.车间5S 要求:
4.1.1.地面清洁,用具放置有序。

4.1.2.设备无积尘,墙壁及房顶无蛛网,无乱涂乱画。

4.1.3.机电设备及管线维护良好,无冒、漏、滴现象,电机需加防护罩并有标识。

4.1.4.料仓定期清理,无积料、积尘和蛛网
4.2.办公室5S 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