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纤维的应用及发展①
化纤行业未来趋势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化纤行业未来趋势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化纤行业未来趋势: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化纤行业正面临着一系列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将探讨化纤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行业的影响。
一、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课题,化纤行业也不例外。
未来,化纤企业将更加注重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通过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以及推动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化纤行业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符合全球环境保护的需求。
二、智能化制造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制造已成为多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化纤行业亦不例外,未来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制造的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化纤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监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高性能纤维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性能纤维的应用逐渐成为化纤行业的一个重要领域。
未来,化纤企业将加大对高性能纤维研发的力度,推动其应用于军事、航天、体育用品等领域。
高性能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候性,能够满足特殊环境下的需求,非常受市场欢迎。
四、绿色纤维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纤维的发展也备受瞩目。
未来,化纤企业将加大对环保纤维的研发和生产。
例如,生物基纤维和循环纤维等,这些纤维的生产过程更加环保,且可以被生态循环利用。
绿色纤维的发展将推动整个化纤行业向环保化和可持续发展转型。
五、产品多样化未来,化纤行业将面临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挑战,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
化纤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品质、开发新的纤维种类以及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同时,化纤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开发出更多用途广泛的化纤产品,以开拓新的市场。
结语化纤行业未来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可持续化的趋势。
化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积极响应变化,推动绿色制造,加大高性能纤维和绿色纤维的研发,提供多样化的产品。
绿色纤维

绿色纤维——大豆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是以榨过油的大豆豆粕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出豆粕中的球蛋白,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与腈基、羟基等高聚物接枝、共聚、共混,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液,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经湿法纺丝而成。
大豆蛋白纤维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空气、人体、土壤、水质等无污染,纤维主要由大豆蛋白质组成,纤维本身易生物降解。
大豆纤维原料来自自然界的大豆,原料丰富且具有可再生性,不会对资源造成掠夺性开发。
在纤维生产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辅料、助剂均无毒,且大部分助剂和半成品纤维均可回收重新使用,提取蛋白后留下的残渣还可以作为饲料,大豆蛋白纤维被专家誉为“21世纪最环保纤维”。
大豆纤维截面呈哑铃型、扁平型或腰圆型,纵向有凹槽,易于吸湿导湿。
该纤维比重小,摩擦系数低,且动、静态摩擦系数差异小。
这也是该纤维及其织物光滑、手感好的原因。
该纤维的比电阻与蚕丝接近,明显低于其它合成纤维,但在纺织后加工中的静电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它的机械性能优良,强度指标优于棉、毛、蚕丝和粘胶,但强力明显不匀,伸长率大且湿强较差。
该纤维的卷曲率指标较低,弹性差,易变形。
大豆纤维的双折射率低,说明大分子的取向度低,从这一点也可以解释该纤维湿热强伸性能的变化,证明大豆纤维的成纤工艺需要进一步完善。
该纤维耐一般有机溶剂性较好;有较好的耐碱性:5 %苛性钠常温下强力基本保持不变,100℃下强力稍有下降重量稍有损失; 耐酸性不好:37 %盐酸、75 %硫酸下常温可溶解,甲酸40 ℃下可溶解,溶解后均有微量残留物质。
大豆纤维适用的染色剂种类较多,上染率高且上染速度快,但由于纤维本身的黄色,使所染纤维或成品色泽暗淡,缺乏光泽。
该纤维经紫外线照射120 h 后,强力下降9.18 % ,变异系数和断裂伸长增加,说明纤维有较好的耐光性。
它的燃烧性能比羊毛好,接近火焰时,纤维收缩,在火焰中缩成一团,离开火焰后能够续燃,冒烟散发出烧毛发气味,燃后灰烬为黑色,其中含有黑色粗硬的颗粒。
绿色纤维的应用及发展

绿色纤维的应用及发展摘要:该文主要介绍了绿色纤维出现的背景,绿色纤维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并简述了几种新兴的绿色纤维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及在我国的发展等。
关键词:绿色纤维分类应用及发展为了追求高收益高利润,人们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导致地球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
生态环境破坏带来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土地沙漠化等灾害,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人们逐渐的意识到“毁灭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保护环境成为人类的共识。
随着1980年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绿色产品”备受推崇,各种环保绿色产品相继被研发,绿色纤维就是其中之一。
1 绿色纤维的概论1.1 绿色纤维的定义所谓“绿色环保纤维”,从生态学角度看应该满足以下3个条件:(1)原料采用可再生资源,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和导致资源枯竭;(2)生产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产品穿着健康舒适;(3)制成品废弃后可回收利用或可在自然条件下降解。
[1]1.2 绿色纤维的特点绿色纤维至少应具备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A.纤维产品的原材料无污染(或少污染),或尽可能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资源;B.合成纤维产品的合成过程节能、降耗、减污,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C.纤维产品的加工过程,特别是印染、整理等加工过程,尽可能使用无毒、可自然降解的浆料、染料、整理剂等,以及利用高新技术进行清洁生产;D.纤维产品的消费、使用中,对人体友好、舒适,若带有某种特殊功能更好;E.纤维产品的消费使用后,不会因遗弃或处理带来环境问题,最好能循环利用,或回归自然。
2 绿色纤维的分类2.1 绿色天然纤维——彩色棉彩色棉花,与白棉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内的棉纤维是彩色的。
天然彩色棉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新型纺织原料,因为其本身就带有颜色,在制衣过程中无需经过漂染等工序,没有形成污染源,又节省了染料和劳动力。
由天然彩棉加工成的纺织品不存在一般纺织品印染后存在的残留物,实现了“零污染”[2],并迎合了人类提出的“绿色革命”口号,减少了环境污染。
纺织行业绿色纺织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方案

纺织行业绿色纺织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方案第一章绿色纺织概述 (3)1.1 绿色纺织的定义与意义 (3)1.1.1 定义 (3)1.1.2 意义 (3)1.2 绿色纺织的发展历程 (3)1.2.1 初期阶段 (3)1.2.2 发展阶段 (3)1.2.3 成熟阶段 (3)1.3 绿色纺织的现状与趋势 (3)1.3.1 现状 (3)1.3.2 趋势 (4)第二章纺织原料的绿色选择 (4)2.1 绿色纤维的种类与特点 (4)2.2 绿色原料的采购与管理 (4)2.3 绿色原料的认证与评价 (5)第三章绿色纺织生产技术 (5)3.1 绿色纺纱技术 (5)3.1.1 引言 (5)3.1.2 原料选择 (5)3.1.3 生产设备 (5)3.1.4 工艺流程 (5)3.2 绿色织造技术 (6)3.2.1 引言 (6)3.2.2 原料选择 (6)3.2.3 生产设备 (6)3.2.4 工艺流程 (6)3.3 绿色染整技术 (6)3.3.1 引言 (6)3.3.2 染料选择 (6)3.3.3 生产设备 (6)3.3.4 工艺流程 (7)第四章节能减排技术 (7)4.1 能源优化与节能技术 (7)4.2 污染减排技术 (7)4.3 清洁生产技术 (8)第五章绿色纺织设备与工艺 (8)5.1 绿色纺织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8)5.1.1 设备研发背景及意义 (8)5.1.2 绿色纺织设备研发与应用现状 (8)5.1.3 绿色纺织设备研发与应用方向 (8)5.2 绿色工艺的优化与改进 (9)5.2.1 工艺优化与改进的背景及意义 (9)5.2.2 绿色工艺优化与改进现状 (9)5.2.3 绿色工艺优化与改进方向 (9)5.3 绿色纺织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9)5.3.1 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9)5.3.2 绿色纺织设备维护与管理现状 (9)5.3.3 绿色纺织设备维护与管理措施 (9)第六章纺织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 (10)6.1 纺织废弃物分类与处理方法 (10)6.1.1 纺织废弃物分类 (10)6.1.2 纺织废弃物处理方法 (10)6.2 纺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10)6.2.1 纤维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0)6.2.2 面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0)6.2.3 服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1)6.3 纺织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政策法规 (11)6.3.1 政策法规概述 (11)6.3.2 政策法规实施 (11)第七章绿色纺织品标准与认证 (11)7.1 绿色纺织品标准体系 (11)7.2 绿色纺织品认证制度 (12)7.3 绿色纺织品的市场推广 (12)第八章绿色纺织企业经营管理 (13)8.1 绿色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13)8.2 绿色管理体系建设 (13)8.3 绿色营销与市场策略 (14)第九章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政策与法规 (14)9.1 国家绿色纺织政策概述 (14)9.1.1 政策背景 (14)9.1.2 政策目标 (14)9.1.3 政策措施 (14)9.2 地方绿色纺织政策 (14)9.2.1 政策特点 (15)9.2.2 政策实施 (15)9.3 纺织行业法规与标准 (15)9.3.1 法规体系 (15)9.3.2 标准体系 (15)第十章绿色纺织与可持续发展展望 (16)10.1 绿色纺织技术的发展方向 (16)10.2 绿色纺织行业的市场前景 (16)10.3 绿色纺织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16)第一章绿色纺织概述1.1 绿色纺织的定义与意义1.1.1 定义绿色纺织,是指在纺织生产过程中,采用环保、节能、低污染的技术和原料,生产出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产品。
生态纺织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 72 -工 业 技 术0 引言生态纺织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可再生纤维,与传统的纤维相比,它的种植、生产、处理以及消费过程都遵循着生态化的原则,不管是对于环境还是人体健康都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但是,生态纺织纤维在开发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针对生态纺织纤维的开发和应用研究需更进一步。
1 生态纺织纤维及其分类1.1 生态纺织纤维生态纺织纤维实质上就是绿色环保纤维,它的主要特点为:①生产生态性。
指的是生态纺织纤维从种植、养殖再到生产加工的环节自身都不会受到污染,且不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②消费生态性。
由于生态纺织纤维在种植、生产的过程中没有受到污染,因此它制成的消费产品也不会给人体带来任何的伤害。
③处理生态化。
由于生态纺织纤维的生态化特征,该产品使用后的废弃物可以进行回收利用或再降解,且处理过程中释放的气体不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1.2 生态纺织纤维的分类及应用(1)绿色天然纤维—彩色棉 彩色棉是我国在1994年引进的,它是一种由生物基因技术改性后得到的一种天然具有色彩的棉花,经过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有紫色、绿色等多种颜色。
同时,由于彩色棉天然就有色彩,因此它并不需要后期加工上色,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漂染等工序,极大地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且随着消费者对纺织材料以及服装面料的要求不断提高,彩色棉也被广泛应用于服装的生产中。
虽然彩色棉天然具有色彩的优势,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彩色棉与传统的白棉相比较,它的产量更低且非纤维素的含量较高,纤维长度不够且强度较低。
除此之外,由于彩色棉中含有的重金属物质较多,会对人体的皮肤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对彩色棉进行相关的研究,从而克服重金属物质偏高这一缺陷。
(2)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①竹纤维。
它主要是利用天然的竹子,然后通过机械化操作对其进行粉碎、分离等物理化学方式去除竹子中木质素、猪粪等物质,最后提取出纤维。
绿色纤维的应用及发展

,
不 如 白棉 染 色 后 的 颜 色鲜 亮 , 有 时 不 能 功 能 , 对 过敏 性 皮 炎的 辅 助医 疗 功 能 。 大 豆 蛋 白纤 维 是 一 种 再 生 植 物 蛋 白纤 伸度较 高 、 耐 酸 耐 碱性 好, 用 它 纺 织 成 的面 料, 具 有羊 绒般 的手感、 蚕 丝 般 的 柔 和 光
维 就 是 其 中之一 。
满 足 人 类 对 色 彩 的 需 求 。由于 彩 色 棉 属 于 2 . 3 再生 蛋 白质纤 维 ——大 豆 蛋 白纤 维 现 代 育 种 技 术 培 育 的新 型 棉 花 , 其 产 量 小
1绿 色纤 维 的概 论
1 . 1 绿 色纤 维 的定 义 看应 该 满 足 以下 3 个条 件 : ( 1 ) 原料 采用 可 再
少污 染 ) , 或 尽 可能 是可 持 续 发 展 的绿 色资 量 5 O 万t / 年, 而 且海 带属 于 再 生资 源 , 可谓 源; B. 合成纤 维产品的合成 过程 节能、 降 海 藻 类 纤 维的 提 取 源源 不 断 的提 供 原 料 。 耗、 减 污, 符 合 环保 和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要求 ; 在海 藻 类 纤维 的 提 取 过 程 中不加 任 何化 学
层空洞、 土 地 沙 漠 化等 灾 害 , 严重 影 响 到 了
人 们 的 生存 和 发 展。 人们 逐 渐 的意 识 到 “ 毁 灭 人类 赖 以生存 的环 境 就 是 毁灭 人类自
( 1 ) 抗菌除臭功能 ・ ( 2 ) 对 色彩丰满, 不会 褪 色 。 彩 棉 织 成 的 布具 有 有 多种 保 健 功 能 :
垫! ! Q :
Sci en ce a nd Tec h no l o@y I nn ova t i on He r al d
新型环保生物可降解材料PLA纤维发展情况

新型环保生物可降解材料PLA纤维发展情况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A)纤维,是由碳水化合物富集的物质(如长米、甜菜、木薯等农作物及有机废料)与一定菌种发酵成乳酸,再经单体乳酸环化二聚或乳酸的直接聚合制得高性能乳酸聚合物,最后采取一定纺丝方式制成PLA纤维。
由于多用玉米等谷物为原料,所以又称为“玉米纤维”。
PLA纤维原料来源于自然,制品废弃物可被完全降解为自然所需的H2O 和CO2,实现了完全自然循环,是21世纪极其发展前景的纤维材料。
一、聚乳酸纤维国内外的发展1.国内的PLA纤维国内主要的聚乳酸(PLA)树脂生产企业为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及同杰良生物材料。
海正生物现有PLA切片产能5000t/a,同杰良生物的万吨级PLA项目于2014年通过验收。
此外,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正在筹建10万t/a的聚乳酸生产线。
PLA纤维生产方面,恒天长江生物材料从2007年开始建设万吨级PLA熔体直纺项目,目前已基本建成。
浙江嘉兴普利莱新材料于2008年建成1000t/a的PLA长丝生产线;后与河南南乐县政府合作成立了河南龙都生物科技,其2万t/aPLA纤维(8000t/a长丝和12000t/a短纤)项目于2014年7月试车成功,主要使用进口PLA切片。
此外,安徽马鞍山同杰良生物材料年产千吨级纺丝生产线于2014年建成、安徽丰原生化2000t/a纺丝生产线于2018年建成。
整体而言,我国PLA纤维产业正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但当前存在规模不大,应用尚未完全开发等问题。
2.国外的PLA纤维国外PLA纤维研发起步较早。
1962年美国Cyanamid公司纺制出了可生物吸收的PLA医用缝合线,但由于当时PLA的合成方法还相当落后,难以进行批量生产。
1991年,美国Cargill公司开展了以玉米为原料制备乳酸(LA)及PLA的合成技术研究,并进行了PLA纤维中试生产技术的研发,随后PLA纤维工业才逐渐发展起来。
1997年Cargill公司与美国DowChemical公司合资组建了聚焦PLA开发的NatureWorks公司。
绿色纤维

麻纤维
麻是麻纺织业的重要原料, 麻是麻纺织业的重要原料,是植物的皮层纤 它的功能是近似人的皮肤,有保护肌体, 维,它的功能是近似人的皮肤,有保护肌体,调 节温度等天然性能。其纤维强韧、柔细, 节温度等天然性能。其纤维强韧、柔细,具有较 好的色泽。具有强力大,在水中不易腐烂, 好的色泽。具有强力大,在水中不易腐烂,并有 防水作用,此外还有耐摩擦、耐高温、散热快、 防水作用,此外还有耐摩擦、耐高温、散热快、 吸尘率低、不易撕裂、不易燃烧,无静电、 吸尘率低、不易撕裂、不易燃烧,无静电、耐酸 碱高等独特的优点。 碱高等独特的优点。
绿色纤维的分类
植物纤维
彩棉、麻类纤维、 彩棉、麻类纤维、竹纤维
动物纤维
动物毛、蚕丝、 动物毛、蚕丝、甲壳素 纤维蛋白 纤维、 纤维、莫代尔
彩棉纤维
彩棉纤维次生胞壁薄、 彩棉纤维次生胞壁薄、胞腔大 ,因此尺寸 由于纤维中纤维素含量低、 稳定性差 ,由于纤维中纤维素含量低、纤维长 因此强力低、可纺性差。 度短 ,因此强力低、可纺性差。彩棉纤维的杂 质含量约为 14 %~18% ,主要成分为以木脂素 %~ ,主要成分为以木脂素 因此彩棉纤维吸水性差。 为主的蜡质脂肪 ,因此彩棉纤维吸水性差。
绿色纤维
主讲人: 主讲人:宋学燕
目录
绿色纤维的定义与特征
绿色纤维的分类与介绍
我国绿色纤维的发展
绿色纤维的定义
所谓“绿色环保纤维” 所谓“绿色环保纤维”,从 生态学角度看应该满足以下三个 条件: 条件: (1)原料采用可再生资源 原料采用可再生资源, (1)原料采用可再生资源,不 会破坏生态平衡和导致资源枯竭 ; (2)生产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 (2)生产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 污染,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污染,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产品穿着健康舒适; 产品穿着健康舒适; (3)制成品废弃后可回收利用 (3)制成品废弃后可回收利用 或可在自然条件下降解。 或可在自然条件下降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纤维的应用及发展①
摘要:该文主要介绍了绿色纤维出现的背景,绿色纤维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并简述了几种新兴的绿色纤维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及在我国的发展等。
关键词:绿色纤维分类应用及发展
中图分类号:tq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3)04(b)-0066-01
为了追求高收益高利润,人们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导致地球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
生态环境破坏带来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土地沙漠化等灾害,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人们逐渐的意识到“毁灭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保护环境成为人类的共识。
随着1980年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绿色产品”备受推崇,各种环保绿色产品相继被研发,绿色纤维就是其中之一。
1 绿色纤维的概论
1.1 绿色纤维的定义
所谓“绿色环保纤维”,从生态学角度看应该满足以下3个条件:(1)原料采用可再生资源,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和导致资源枯竭;(2)生产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产品穿着健康舒适;(3)制成品废弃后可回收利用或可在自然条件下降解。
[1]
1.2 绿色纤维的特点
绿色纤维至少应具备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a.纤维产品的原
材料无污染(或少污染),或尽可能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资源;b.合成纤维产品的合成过程节能、降耗、减污,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c.纤维产品的加工过程,特别是印染、整理等加工过程,尽可能使用无毒、可自然降解的浆料、染料、整理剂等,以及利用高新技术进行清洁生产;d.纤维产品的消费、使用中,对人体友好、舒适,若带有某种特殊功能更好;e.纤维产品的消费使用后,不会因遗弃或处理带来环境问题,最好能循环利用,或回归自然。
2 绿色纤维的分类
2.1 绿色天然纤维——彩色棉
彩色棉花,与白棉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内的棉纤维是彩色的。
天然彩色棉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新型纺织原料,因为其本身就带有颜色,在制衣过程中无需经过漂染等工序,没有形成污染源,又节省了染料和劳动力。
由天然彩棉加工成的纺织品不存在一般纺织品印染后存在的残留物,实现了“零污染”[2],并迎合了人类提出的“绿色革命”口号,减少了环境污染。
天然彩色棉色彩自然,古朴典雅,富有弹性,色彩丰满,不会褪色[3]。
彩棉织成的布具有舒适,对皮肤无刺激,抗静电,透汗性好等优点,适合皮肤敏感型人群、婴幼儿等使用。
彩色棉虽然具有很多优良特性,但也有相当的局限性。
例如,彩色棉的颜色比较单一,不如白棉染色后的颜色鲜亮,有时不能满足人类对色彩的需求。
由于彩色棉属于现代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型棉花,其产量小价位高,还不能广泛推广。
所以彩色棉纤维还需进一步研发。
2.2 再生纤维素
2.2.1 海藻类纤维
新型环保纤维——海藻类纤维是从海带等海产品中提取出来的。
海藻类纤维的原料取自海带中的海藻酸盐,以水做溶剂,采用冻胶凝胶湿法纺丝成型技术,使海藻酸盐高分子高倍拉伸与凝固成型有机结合,从而获得了性能良好的海藻纤维[4]。
海带纤维制成品还带有颜色,黄色、蓝色、绿色、灰色都有。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我国海带产量50万t/年,而且海带属于再生资源,可谓海藻类纤维的提取源源不断的提供原料。
在海藻类纤维的提取过程中不加任何化学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海藻类纤维织成的布因为没有化学残留物,对人体健康也不会造成危害,受到人们的喜爱。
海藻类纤维比普通纤维的强度高,透气性好,质地柔软,还具有本质阻燃、电磁波屏蔽效应等功能以及良好的纺织加工性能,所以其除了可以做成普通的衣物,还可以用于制造消防服、防护服、医疗服等特殊用途的衣服。
海藻类纤维的研发进一步成熟后,会将未被利用的大量的海藻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并可有效解决服装原料缺少和染料污染问题。
2.2.2 甲壳素纤维
甲壳素纤维来源于虾、蟹类等等水产品的废弃物,一方面减少了这种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变废为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提取出来的甲壳素纤维具有优良的特性,满足人类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甲壳素纤维能自行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是人们公认的“绿色纤维”。
甲壳素纤维备受人们推崇是因为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1)抗菌除臭功能;(2)对皮肤的护理功能;(3)对过敏性皮肤的辅助治疗功能;(4)对环境的保护功能;(5)抗静电功能。
甲壳素纤维织成的制品不仅具有最基本的舒适,柔然,保温特性还有抑菌除臭功能,对过敏性皮炎的辅助医疗功能。
2.3 再生蛋白质纤维——大豆蛋白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单丝细度细、比重小、强伸度较高、耐酸耐碱性好,用它纺织成的面料,具有羊绒般的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兼有羊毛的保暖性、棉纤维的吸湿和导湿性,穿着十分舒适,而且能使成本下降30%~40%。
参考文献
[1] 陈荣圻.从生态角度谈“绿色纺织品”的开发及禁用染料的代用品[j].印染,1998,24(1):30-33.
[2] 黄猛.我国绿色纺织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棉纺织技术,2000(2):31
[3] 姚玲.绿色纺织品的开发和研究[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2,17(3):20-22.
[4] 青大研制出海藻纤维[j].中国纺织,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