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医疗技术推广项目

中医医疗技术推广项目
中医医疗技术推广项目是为了推广中医医疗技术,提高中医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一项工作。
该项目旨在结合中医传统医疗理念和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医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中医在医疗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医医疗技术推广项目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培训和培养中医医疗技术人才:通过开展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中医医生的技术水平和临床能力,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来推广和应用中医医疗技术。
2. 制定和推广中医医疗技术标准:建立中医医疗技术的评估和认证机制,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中医医疗技术的规范性和可行性,确保中医医疗技术的质量和安全性。
3. 推广中医医疗技术的应用:通过组织临床实践、研究交流等活动,推广中医医疗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增加患者对中医医疗技术的认可和接受度。
4. 加强中医医疗技术的研究与创新:鼓励开展中医医疗技术的科研项目,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推动中医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提高其疗效和治疗范围。
5. 建立中医医疗技术推广网络平台:建设中医医疗技术推广的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指导、交流平台、在线教育等功能,促进中医医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中医医疗技术推广项目,可以促进中医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扩大中医医疗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提升中医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1.中草药治疗技术:中草药是中医药学的核心部分,具有广泛的疗效和应用范围。
中草药治疗技术包括药物的选择、制剂方法和药效评估等方面的技术,主要应用于中草药的研究和中草药方剂的调配。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包括经络穴位的选择和刺激方法,针具的使用和消毒等技术。
3.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通过手法的刺激和按摩,调节经络和脏腑功能,改善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推拿按摩疗法包括手法的选择和技巧,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判断等技术。
4.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中医养生保健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调养身体,提高免疫力和抵御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包括饮食调理、起居调摄、运动锻炼等方面的技术,主要应用于健康人群的日常保健工作。
5.中药外治技术:中药外治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将中药制剂应用于身体表面,治疗皮肤病和外伤等疾病。
中药外治技术包括外用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药物与皮肤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技术。
6.各类诊断技术:中医药学在诊断方面有独特的技术和方法,其中包括望、闻、问、切等技术。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容、舌苔、目色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闻诊是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呼吸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问诊是通过与病人沟通,了解病情的变化和病因;切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身体,判断脉搏的状态和脏腑的功能。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是中医药学的一部分,它对中医医疗技术的总结和归纳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中医医疗技术目录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帮助中医药学的学习者更好地掌握中医医疗技术,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中医医疗技术目录的制定也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推动中医药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和推广。
完整版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目录

完整版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目录中医诊疗是一门古老且重要的技术,在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广泛使用。
它对治疗各种疾病和疾病的预防都有很好的效果。
以下是完整版的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目录:一、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使用细小的针来刺激身体的一些穴位,以治疗疾病、缓解疼痛、提高免疫系统和缓解心理压力。
二、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一种中医技术,它通过在皮肤表面使用火能使罐子把皮肤吸入罐子中,从而达到提高身体健康、缓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三、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是一种中医疗法,它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肌肉、增加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免疫系统,并帮助控制各种疾病,比如消化不良和睡眠障碍。
四、草药疗法草药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它使用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天然成分来制作医学药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疾病的预防。
草药疗法可以帮助人们增加能量、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等。
五、食疗疗法食疗疗法是一种重要的中医疗法,它使用特定的食物和饮料来治疗疾病和疾病预防。
食疗疗法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统、缓解压力和提高睡眠质量等。
六、外治疗法外治疗法是一种常用的中医疗法,它包括一系列外部治疗方法,例如热敷、冷敷、刮痧、拔火罐、按摩、牵引等,可以缓解肌肉和关节疼痛,改善血液循环,降低炎症等。
七、气功疗法气功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它通过呼吸练习和身体姿势来控制身体内部的气流,帮助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促进身体健康、降低血压、缓解疼痛等。
八、诊脉疗法诊脉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它通过触摸手腕上的特定穴位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可以帮助定位身体内部的问题并能够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法。
九、太极拳疗法太极拳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它是一种非常流行和广泛使用的无氧运动,它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体、保持身体平衡、提高免疫系统、降低血压、缓解关节和肌肉疼痛等。
十、五禽戏疗法五禽戏疗法是一种运动疗法,它是一种用动物的姿势和动作模仿动物行为的健身运动,它可以帮助人们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预防和缓解身体疾病。
中医医疗技术项目(研究材料)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一、针刺疗法技术目录(27种)1.毫针技术 2.头针技术 3.耳针技术 4.腹针技术5.眼针技术 6.手针技术 7. 腕踝针技术 8.三棱针技术9.皮内针技术 10.火针技术 11.皮肤针(梅花针) 12.芒针技术13.鍉针技术 14.穴位注射疗法 15.埋线疗法 16.平衡针技术17.醒脑开窍技术 18.靳三针疗技术 19.贺氏三通技术20.子午流注技术 21.灵龟八法技术 22.飞腾八法技术23.电针技术 24. 针刺麻醉技术25. 鼻针技术 26. 口唇针技术27. 浮针技术二、灸类疗法技术目录(7种)1. 直接灸技术2. 隔物灸技术3. 悬灸技术4. 天灸技5.温针灸技术6.热敏灸技术 7.雷火灸技术三、刮痧疗法技术目录(3种)1.刮痧技术 2. 撮痧技术 3. 放痧技术四、拔罐疗法技术目录(7种)1. 留罐技术 2.闪罐技术 3.走罐技术 4. 针罐技术5.刺络拔罐技术 6.药物拔罐技术 7.刮痧拔罐技术五、中医微创类技术目录(8种)1.针刀技术 2.带刃针技术 3.刃针技术 4.水针刀技术5.钩针技术 6.长圆针技术 7.铍针技术 8.拨针技术六、推拿类疗法技术目录(9种)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2.脏腑推拿技术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5.经穴推拿技术 6.导引技术 7.小儿推拿技术 8. 器物辅助推拿技术9.耳鼻喉擒拿技术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1.穴位敷贴技术 2.中药熨敷技术 3.冷敷技术 4. 湿敷技术5.熏蒸技术 6.泡洗技术 7.淋洗 8.中药灌洗肠技术八、骨伤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1.理筋技术 2.复位技术 3.正骨技术 4.夹板固定技术5.石膏固定技术6.支架固定技术7.牵引技术8.练功康复技术九、肛肠类技术分类(5种)1.枯痔技术 2.痔结扎技术 3.挂线技术 4.中药托管技术5.注射固脱技术十、其他类技术目录(14种)1.砭石治疗技术2.蜂针治疗技术3.中药点蚀技术4.经穴电疗技术5.经穴超声治疗技术 6.经穴磁疗技术 7.经穴光疗技术 8. 揉抓排乳技术9. 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技术10. 脐疗技术 11. 药线(捻)引流技术 12. 烙法技术 13.啄法技术共96种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一、妇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推拿、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拔罐、中药超声导入、音疗、熏蒸、穴位注射、砭石、钩活术、平衡针、火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引言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是指通过中医药学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开展的一系列医疗活动。
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经验,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综合性的医疗服务。
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广中医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的必要性、目标和方法,并探讨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必要性文化遗产保护中医药技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医学智慧。
通过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维护中医药学的独特地位。
个性化医疗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性化医疗服务。
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个性化的治疗方式,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综合性医疗服务需求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在临床实践中注重综合性治疗,即在针对特定疾病进行治疗的同时,也关注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这种综合性的医疗服务需求正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追求,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目标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中医药文化遗产,传承中医药学的独特理论与技术;2.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满足患者不同的医疗需求;3.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减少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发生;4.推广中医药文化,增加人们对中医药学的了解和认同。
方法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训与教育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需要有足够的医务人员进行实施。
因此,培训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中医医疗技术项目相关课程应该纳入医学教育体系,提高医务人员对中医药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制定规范与标准中医医疗技术项目需要建立规范与标准,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这些规范与标准应该由相关的医学机构或政府部门制定,并严格执行。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引言概述: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分别从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1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中医药调理、中医养生保健指导等。
通过中医药调理,可以帮助人们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中医养生保健指导则是根据个体的体质特点,为其提供相应的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的指导,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1.2 中医经络按摩中医经络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经络穴位,调理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健康。
中医经络按摩可以缓解身体疲劳、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等。
在中医经络按摩中,按摩师会根据个体的体质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按摩手法和技巧,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1.3 中医推拿疗法中医推拿疗法是一种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治疗疾病的传统中医疗法。
中医推拿疗法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颈椎病、腰痛等,同时还可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2.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药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天然药材为基础,通过煎煮、炮制等工艺制成。
中药治疗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配制出适合其体质特点的药方,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中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插入针具,并进行适当的刺激,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3 中医推拿手法中医推拿手法是一种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治疗疾病的中医疗法。
中医推拿手法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肩颈痛、腰痛等,同时还可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引言概述: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1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调理气血,达到舒筋活络、疏通经络、调整阴阳的作用。
中医推拿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并且具有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等特点。
1.2 中草药熏蒸中草药熏蒸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中草药熏蒸利用中草药的药性和气味,通过蒸汽或熏蒸的方式,将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引入人体,起到驱寒、祛湿、通络、活血等作用。
中草药熏蒸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并且具有疗效明显、安全可靠等特点。
1.3 中医养生指导中医养生指导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的重要一环。
中医养生指导通过针对个体的体质、病症等,制定相应的养生方案,包括饮食调理、运动保健、心理调节等方面。
中医养生指导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并且具有个性化、综合性等特点。
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2.1 针灸针灸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刺入细针,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的作用。
针灸可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消化系统疾病等,并且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等特点。
2.2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中药治疗通过使用中草药的汤剂、丸剂等形式,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中药治疗可用于治疗各种内科、外科疾病,并且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特点。
2.3 中医针药结合疗法中医针药结合疗法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中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
它将针灸和中药治疗相结合,通过针刺和中药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疾病、提高疗效的目的。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标题: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引言概述: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独特的特色服务项目和医疗技术项目。
本文将分别介绍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医的特点和优势。
一、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1 中草药熏蒸中草药熏蒸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之一,通过将草药熏蒸的方式,可以达到调理身体、舒缓疲劳的效果。
1.2 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之一,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理脏腑功能。
1.3 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之一,通过燃烧艾草对特定穴位进行灸疗,可以温通经络、祛湿散寒。
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2.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之一,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可以调理气血、治疗疾病。
2.2 中药煎煮中药煎煮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之一,通过煎煮中药材,可以提取有效成份、治疗疾病。
2.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之一,通过按摩推拿,可以调理经络、舒缓疼痛。
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的结合3.1 针灸配合艾灸针灸配合艾灸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结合的一种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3.2 中药煎煮配合穴位按摩中药煎煮配合穴位按摩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结合的一种方式,可以综合调理身体。
3.3 推拿按摩配合中草药熏蒸推拿按摩配合中草药熏蒸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结合的一种方式,可以全面调理身体。
四、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的优势4.1 个性化治疗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结合,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4.2 综合调理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结合,可以综合调理身体各方面功能,达到全面治疗的效果。
4.3 传统与现代结合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结合,既传承了传统中医理论,又结合了现代医学技术,具有独特优势。
五、结语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的结合,既体现了中医的传统特色,又融合了现代医学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更个性化的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勃湾区中医院医疗技术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目录(27种)
1.毫针技术 2.头针技术 3.耳针技术 4.腹针技术
5.眼针技术 6.手针技术 7. 腕踝针技术 8.三棱针技术
9.皮内针技术 10.火针技术 11.皮肤针(梅花针) 12.芒针技术
13.鍉针技术 14.穴位注射疗法 15.埋线疗法 16.平衡针技术
17.醒脑开窍技术 18.靳三针疗技术 19.贺氏三通技术
20.子午流注技术 21.灵龟八法技术 22.飞腾八法技术
23.电针技术 24. 针刺麻醉技术25. 鼻针技术 26. 口唇针技术
27. 浮针技术
二、灸类疗法技术目录(7种)
1. 直接灸技术
2. 隔物灸技术
3. 悬灸技术
4. 天灸技5.温针灸技术
6.热敏灸技术 7.雷火灸技术
三、刮痧疗法技术目录(3种)
1.刮痧技术 2. 撮痧技术 3. 放痧技术
四、拔罐疗法技术目录(7种)
1. 留罐技术 2.闪罐技术 3.走罐技术 4. 针罐技术
5.刺络拔罐技术 6.药物拔罐技术 7.刮痧拔罐技术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目录(8种)
1.针刀技术 2.带刃针技术 3.刃针技术 4.水针刀技术5.钩针技术 6.长圆针技术 7.铍针技术 8.拨针技术六、推拿类疗法技术目录(9种)
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2.脏腑推拿技术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
5.经穴推拿技术 6.导引技术 7.小儿推拿技术 8. 器物辅助推拿技术
9.耳鼻喉擒拿技术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
1.穴位敷贴技术 2.中药熨敷技术 3.冷敷技术 4. 湿敷技术5.熏蒸技术 6.泡洗技术 7.淋洗 8.中药灌洗肠技术八、骨伤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
1.理筋技术 2.复位技术 3.正骨技术 4.夹板固定技术5.石膏固定技术 6.支架固定技术 7.牵引技术 8.练功康复技术
九、肛肠类技术分类(5种)
1.枯痔技术 2.痔结扎技术 3.挂线技术 4.中药托管技术5.注射固脱技术
十、其他类技术目录(14种)
1.砭石治疗技术2.蜂针治疗技术3.中药点蚀技术4.经穴电疗技术
5.经穴超声治疗技术6.经穴磁疗技术7.经穴光疗技术
8. 揉抓排乳技术9. 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技术10. 脐疗技术11. 药线
(捻)引流技术 12. 烙法技术 13.啄法技术共96种
请门诊科室妇科、针灸科、针刀科、骨科、儿科、外科、内科等按
照二甲评审细则要求科室应开展的中医医疗技术目录上报医务科。
截止日期2015年09月20日。
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
一、妇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推拿、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拔罐、中药超声导入、音疗、熏蒸、穴位注射、砭石、钩活术、平衡针、火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二、儿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雾化吸入、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穴位贴敷、耳压、熏洗、外敷、中药灌肠、平衡针、浅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三、皮肤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湿敷、清创、药膜、穴位贴敷、面膜、拔罐、针灸、熏洗、钩活术、蜂疗、火针、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放血、薰药、鲜药外治、临方调配等。
四、眼科:至少应开展1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点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钩割法、熨烙法、眼部注射法、针灸、耳压、离子导入、穴位贴敷、局部按摩、雷火灸等。
五、耳鼻咽喉科:至少应开展1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中药雾化吸入、针灸、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压、烙治、割治、啄治、按摩导引、钩活术、平衡针、穴位埋线、浅针、火针、蜂疗、雷火灸等。
六、未病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内服、外治、注射,针灸,穴位埋线,康复养生等。
七、骨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及外固定、牵引、手法、中药、功能康复、针刀、铍针、带刃针、钩活术、松解疏通术、理疗等。
八、肛肠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线、挑治、穴位注射和钩活术、热敏灸、
火针、穴位埋线等。
九、针灸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法(包括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耳针、头皮针、腕踝针、拔火罐法(包括留罐、闪罐、走罐等),及电针、腧穴药物贴敷、腧穴药物注射、平衡针、腹针、芒针、火针、浅针、皮内针、金针、铍针、针刀、微针疗法、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蜂疗、割治等。
十、针刀科:至少应开展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刀治疗、推拿手法、膏摩、中药、穴位敷贴、湿热敷、理疗、练功、中药熏洗、拔罐、针灸、刮痧、穴位注射、浮针、浅针、穴位埋线、铍针、滞针、锋钩针、针刀等。
十一、急诊科:至少应开展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擦浴、刮痧、拔罐、头针、平衡针等。
十二、肺病科:至少应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针刺、灸疗、拔罐、熏蒸、中药泡洗、中药超声导入、穴位贴敷等。
十三、脾胃病科:至少应开展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中药灌肠、针灸、耳穴治疗、穴位贴敷、拔罐、足浴、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平衡针、火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十四、脑病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内服、外治、穴位注射,针灸、火罐、理疗、中药外治疗法、养生康复等。
十五、心血管病科:至少应开展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拔罐、中药熏洗、中药灌肠、养生保健。
十六、血液病科:至少应开展4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火罐、理疗和中药外治疗法等。
十七、肾病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穴位贴敷、中药熏洗、中药肠道灌洗、中药离子导入、穴位注射等。
十八、内分泌病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耳穴埋豆、贴敷、推拿、足底按压、穴位注射、药浴、理疗等。
十九、老年病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中药灌肠、针灸、耳穴治疗、足浴、穴位贴敷、脐疗、拔罐、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砭石等。
二十、肝病科:至少应开展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灌肠、熏洗、穴位贴敷、针灸、推拿等。
二十三、外科:至少应开展1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贴敷、箍围、切开、引流(药捻、扩创、导管等)、结扎、垫棉、熏洗、溻渍、灌注、灌肠、挂线、拖线、蚕食、缠缚、涂擦、针灸、耳穴、穴位贴敷及外用中药临方调配等。
按照二甲评审细则要求请各科室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