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重点文言文重点翻译汇总

合集下载

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0篇)

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0篇)

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0篇)导语:文言文是古代人所特有的文学表达形式,文言文与今天的白话文有着较多的差别,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会较为吃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一、《醉翁亭记》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於负者歌於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1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的优美。

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酿泉。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

太守和宾客们在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必背高中文言文及翻译

必背高中文言文及翻译

必背高中文言文及翻译必背高中文言文及翻译1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宋代〕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译文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

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所以只简单的给您回信,不再逐—替自己辩护。

后来又考虑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注重于名实是否相符。

如果名和实—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清楚了。

如今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

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在朝堂上公开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属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替国家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__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

文言文高中必背字词翻译

文言文高中必背字词翻译

一、字词解释1. 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主张“性善论”。

3. 孟轲:孟子,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4. 孝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5. 弟子:学生。

6. 君子: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7. 恕:宽容、仁爱。

8. 仁:仁爱之心。

9. 礼:礼节、礼仪。

10. 智:智慧、聪明。

11. 信:诚实、守信。

12. 忠:忠诚、忠心。

13. 诚:真诚、诚实。

14. 义:正义、道义。

15. 勇:勇敢、有胆识。

16. 恕:宽容、仁爱。

17. 恕:宽容、仁爱。

18. 恕:宽容、仁爱。

19. 恕:宽容、仁爱。

20. 恕:宽容、仁爱。

二、字词翻译1. 孔子:Confucius2. 孟子:Mencius3. 孟轲:Mencius4. 孝悌:filial piety and respect for the elder brother5. 弟子:student6. 君子:a man of virtue7. 恕:tolerance8. 仁:benevolence9. 礼:etiquette10. 智:wisdom11. 信:honesty12. 忠:loyalty13. 诚:sincerity14. 义:justice15. 勇:bravery16. 恕:tolerance17. 恕:tolerance18. 恕:tolerance19. 恕:tolerance20. 恕:tolerance三、字词例句1.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2.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说:“人与禽兽的区别,只有一点。

”)3.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是仁的根本吗?)4.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的交往淡如水,小人的交往甜如蜜。

)5. 恕近于仁,故曰:“恕。

高中重点文言文及翻译实用1份

高中重点文言文及翻译实用1份

高中重点文言文及翻译实用1份高中重点文言文及翻译 11、兰亭集序/ 兰亭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高中语文新教材课内文言篇目重点句翻译(选必下)

高中语文新教材课内文言篇目重点句翻译(选必下)

高中新教材课内文言篇目重点句翻译『选必下』(练习+翻译)一、篇目及重点句1、《陈情表》·李密·魏晋翻译下列句子1、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祚(zuò)薄,晚有儿息。

4、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qióng)茕孑(jié)立,形影相吊。

5、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6、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7、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8、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9、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10、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2、《﹡项脊轩志》·归有光·魏晋翻译下列句子1、项脊(jǐ)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3、借书满架,偃(yǎn)仰啸歌,冥然兀(wù)坐,万籁(lài)有声。

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5、迨(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6、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7、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8、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zǐ)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3、《兰亭集序》·王羲之·魏晋翻译下列句子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4、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hái)之外。

(完整)高中课内文言文翻译整理版

(完整)高中课内文言文翻译整理版

(完整)高中课内文言文翻译整理版《鸿门宴》★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友好。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项伯于是连夜骑马来到沛公的军营。

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消息详细地告诉了张良。

★4、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见识浅陋的小人劝我说:“据守函谷关,不要让诸侯打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1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象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着沛公。

★14、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15、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却听小人的话,要杀掉有功劳的人,这种做法是曾经灭亡的秦国(的做法)的继续罢了。

★1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做大事不必顾及细微的中央,讲大礼不必计算细小的礼仪。

《烛之武退秦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它(指郑国)对晋国君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和楚国订立盟约。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跨越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自己的边邑,您知道这一定很困难啊。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晋国)的土地呢?邻国变得强大,就是您的力量变得弱小啊。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往时,(郑国)就能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况且您曾经对晋国君有恩惠,他许诺给您焦、瑕两城,(但是)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秦国)。

★5、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晋国,哪里会满足?在把东边的郑国作为它的边疆后,又计划向西面扩张它的领土。

高中语文书本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中语文书本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中语文书本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劝学》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是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并且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可以到达千里之外。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可以横渡江河。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精神和智慧就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刀雕刻一下就停止,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用刀雕刻永不停止,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师说》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10、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有了疑惑却不跟随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

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1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习道理,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1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得知真理本来比我早。

1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只要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1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文言文重点字词翻译

文言文重点字词翻译

《木兰诗》1.唧唧:织机声,一说叹息声。

2.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3.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梭(suō)子。

4.惟:只5.女:女子,这里指木兰。

6.何所思:想什么。

7忆:思念。

8.军帖:军队的文告。

9.可汗大点兵:皇上大规模地征兵。

可汗,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10.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11.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12.愿为市鞍马:为,为此。

市,名词作动词,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鞯:马鞍下的垫子。

13.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14.溅溅:水流声。

15.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南。

16..旦:早晨。

17.胡骑: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8.啾啾:形容战马嘶鸣的声音19.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军机,军事。

文中指战争。

20.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关山,关塞和山脉。

度,过。

21.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铜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22.铁衣:铠甲,古时军人穿的带甲的护身服装。

23.天子:指上文的“可汗”24.明堂:古代帝王祭祀祖先、接见诸侯、选拔人才的地方。

25.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

策勋,记功。

转(zhuǎn),当时官爵分为若干级,每升一级叫一转。

26.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

强,有余。

27.问所欲:询问(木兰)想要什么。

28.不用:不当,不做。

29.尚书郎:尚书省的高级官员。

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下设若干曹,管某一曹事物的官员称尚书郎。

30.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千里足,跑得极快的马。

31.郭:外城。

32.相扶将:相互搀扶。

33.红妆:红色装束,泛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妆,妇女所用的脂粉、衣物等事物。

34.霍霍:形容磨刀急速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1.修禊事也举行驱除不详的礼俗之事2.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映衬围绕在亭子四周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引来清流急湍作为浮杯流觞的曲水,人们一次坐在曲水边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喝酒一边赋诗,也足够用来痛快地表达幽雅的情意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暖畅快6.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抬头遥望辽阔的宇宙,低头观察繁盛的万物7.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所用来纵目游观,舒展胸怀的景观,都足够用来让人尽情享受视觉听觉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的相处,转瞬间就度过了一生9.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倾吐胸中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10.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有的人把自己的情怀寄托在所爱好的事物自种,无拘无束,旷达放纵11.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虽然人们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各不相同1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但他们对所接触到的事物感到高兴时,自己所要的东西暂时得到了1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待到他对于曾经喜爱的事物已经感到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就会随之而来1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仍然不能不因它而引发感慨。

何况人寿命长短随着自然造化,最终走向尽头15.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每当我看到前人引发人生感慨的缘由,跟我所感慨的像契符一样温和16.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没有不阅读文章截瘫哀悼的,不能明白于心1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我原本知道将死与深视为一件事的说法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杜撰的18.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因此我一一记录与会者的名字,著录他们说作的诗。

即使时事变迁,事物有异,但他们引发感慨的缘由,表达的情致却是相同的逍遥游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鹏向南海迁移的时候,翅膀拍击水面,激起的水浪达三千里,乘着旋转而上的暴风飞上数万里的天空,它是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的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如野马奔腾的雾气,飞荡的尘土,都是空中漂浮的生物气息相互吹拂形成的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空的深蓝色,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天空高远没有尽头呢?4.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它俯视大地,也不过像人一样仰望天空罢了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风之积也不厚再说,水聚集得不深,风聚积得不深6.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那么它负载大船浮力不够升力不足7.坳堂芥胶背负青天堂上低洼处小草黏住背上承载着青天8.而后乃今培风而后乃今将图南然后才能凭借风飞翔然后才能计划向南飞行9.决起而飞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一下子飞起来有时飞不到树的高度就掉在地上罢了10.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里用得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11.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去近郊的,一天之内返回;到百里外去旅行的人,头天夜里捣米准备粮食;到千里外去旅行的人,要用三个月积聚干粮12.朝菌不知晦朔此小年也朝菌不知道一个月的长度这就是短的寿命13.穷发之北天池不毛之地的北方天然形成的大海14.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乘着像羊角般的旋转风上数万里的高空,穿越云层15.彼且奚适也腾跃而上蓬蒿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腾越着向上飞飞鹏和蒿草1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所以那些贫才智胜任一官之职,品行可以团结一乡民众,德行可以合乎国君的要求,能力令一国民众相信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小燕雀这样所见甚小17.犹然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轻蔑地笑再说,即使世上所有的人都赞誉他也不会使他更加受到鼓励18.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他能分清自我与外界的区别,辨清荣誉与耻辱的界限,如此而已19.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他在人间,没有急切追求。

即使如此,道德上还未达到高境界20.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犹有所待者也步伐轻快,姿态优美十五天后才回来他对求福的事,没有迫不及待2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于顺应天地的本性,驾驭六七的变化,来漫游于宇宙的人,他还凭借什么2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道德修养最高的人去我顺物,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不求有功,不求声名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惑的问题,就最终不能解决了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知识,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6.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他们超出一般人很多了,尚且跟从老师来学习请教7.耻学于师,则耻师焉不耻相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8.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聪明人更加充满,愚蠢的人更加愚蠢,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9.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那些教小孩子的老师,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断句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不明白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请教老师,有的却不问老师,晓得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遗漏了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巫医乐师和各个行业的工匠艺人12.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就聚集到一起讥笑人家1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是在令人羞愧,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14.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君子们看不起他们,如今他们的监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1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懂得知识,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专门的研究苏武传1.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年轻时,因为父亲的职任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做了黄迪的侍从官2. 数通使相窥观前后十余辈屡次互派试着窥探观察对方的情况前后有十几批3. 汉亦留之以相当汉朝也扣留他们来作抵押4. 且鞮侯单于初立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且鞮侯刚刚立为单于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5.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节出使匈奴,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6.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充任使臣属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卒侦察兵一百多人一同前往7. 置币遗单于非汉所望也备办了一些财务给单于不是汉所期望的8. 昆邪王姊子也后随浞野侯没胡中昆邪王姐姐的儿子后来跟随者浞野侯陷没在匈奴9. 及卫律所将降者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10. 相知,私候胜有交情私下拜访张胜11.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幸蒙其赏赐我常能够为汉朝暗中埋伏用弩弓射死他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12. 独阏氏子弟在欲发生得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准备动手被活捉13.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单于让卫律审理这个案件14. 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担心以前与常的谈话泄露把情况告诉苏武15. 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事情到了像这样的地步,这一定会牵连到我。

等到被匈奴侮辱后才死,更加辜负对不起国家16. 果引张胜果然引出张胜17. 召诸贵人议召集贵族们商议18.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19.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20. 屈节辱命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使命21. 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自己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马去找医生。

医生在地上挖坑,点燃无焰的火,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22.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单于钦佩他的气节,早晚派人问候苏武,而逮捕监禁张胜23. 会论虞常剑斩虞常已会同判定虞常的罪已经用剑斩死虞常24. 单于募降者赦罪当相坐本无谋招募投降的人就免罪相连坐治罪没有参与谋划25. 举剑拟之举起剑做要砍的样子26. 幸蒙大恩赐号称王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称王27.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白白地用身体给野草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28. 君因我降你通过我的关系投降29.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30.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挑拨汉天子与单于的关系,从旁观看祸败31. 律知武终不可胁不因威胁而屈服32.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把苏武囚禁起来,关在大地窖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33.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34. 牧羝,羝乳乃得归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35.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分别隔离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处所36. 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只能掘野鼠,收草实来吃37.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拄着汉朝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节上牛尾毛全部脱尽38.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苏武会编结打猎的网,矫正弓弩39. 武复穷厄苏武再次陷入困境,失意困窘40. 不敢求武为武置酒设乐访求备办酒宴,安排歌舞41. 虚心欲相待单于准备以礼相待42. 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43. 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前些时候你的大哥做奉车都尉,跟从皇上到雍棫阳宫,扶着皇帝的车子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指控为犯了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44.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你弟弟跟从皇上去祭祀河东后土,一个骑着马的宦官与黄门驸马争着上船,宦官把驸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45. 来时,大夫人已不幸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你的母亲已去世你的夫人年纪还轻,听说已改嫁了46.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47.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我刚投降时,终日若有所失,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关押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48.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没有定规,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安危不可预料。

你又为谁守节呢49.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我苏武父子无功无德,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50. 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