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二]、平行线的性质

请写出平行线的三个性质: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两条直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这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②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③直线AB ⊥CD ,也可以说成直线CD ⊥AB ; ④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互相垂直.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如图所示,∠AOC =∠BOD =90°,若∠AOB =150°,则∠COD 的度数为( )

A .30°

B .40°

C .50°

D .60°

第2题图

3. 如图,若∠D =∠BED ,则AB ∥DF ,其依据是( )

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内错角相等

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 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次拐弯可以是( )

A .先向左转130°,再向左转50°

B .先向左转50°,再向右转50°

C .先向左转50°,再向右转40°

D .先向左转50°,再向左转40°

5. 点P 是直线l 外一点,A ,B ,C 为直线l 上的三点,若P A =4cm ,PB =5cm ,PC =2cm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 A .小于2cm

B .等于2cm

C .不大于2cm

D .大于2cm

二、填空

1.如图1,已知∠1 = 100°,AB∥CD,则∠2 = ,∠3 = ,∠4 = . 2.如图2,直线AB 、CD 被EF 所截,若∠1 =∠2,则∠AEF +∠CFE = .

图1 2 4 3 1

A B C D

E 1 2

A B D

C E

F 图2

A

E

C F B

O D

C

B

A

3.如图3所示

(1)若EF∥AC,则∠A +∠ = 180°,∠F + ∠ = 180°( ). (2)若∠2 =∠ ,则AE∥BF.

(3)若∠A +∠ = 180°,则AE∥BF.

4.如图4,AB∥CD,∠2 = 2∠1,则∠2 = .

5.如图5,AB∥CD,EG⊥AB 于G ,∠1 = 50°,则∠E = .

6如图2-90,已知21//l l ,∠1=?40,∠2=?55,则∠3=_______,∠4=______.

二、解答下列各题

8.如图12,∠ABD 和∠BDC 的平分线交于E ,BE 交CD 于点F ,∠1 +∠2 = 90°.

求证:(1)AB∥CD ; (2)∠2 +∠3 = 90°.

9.如图10,DE∥BC,∠D∶∠DBC = 2∶1,∠1 =∠2,求∠DEB 的度数.

1 2 3 4 5 A

B C D F E 图3 1

2 A B C D E F 图4 图5 1 A B

C D E

F G H

图12

图10 2

1 B C

E

D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中括号内.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有公共顶点,且方向相反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有公共点,且又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对顶角

(D)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3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A)相等(B)互补

(C)相等或互补(D)以上结论都不对

4已知下列命题

①内错角相等;

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③互补的两个角是一定是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

④同旁内角互补.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6下列4个命题

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②同位角相等;

③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则两个角一定相等;

④两点之间的线段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0个(B)1个(C)2个(D)3个

8因为AB//CD,CD//EF,所以AB//EF,这个推理的根据是()

(A)平行线的定义

(B)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C)等量代换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80,那么()

9如图2-55.如果∠AFE+∠FED=

(A)AC//DE (B)AB//FE

(C)ED⊥AB (D)EF⊥AC

完成下列推理填空题: 1如图2-56

①∵AB//CD (已知),

∴∠ABC=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CD+____________=?180( ) ②∵∠3=∠4(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FAD=∠FBC (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图2-57,直线AB ,CD ,EF 被直线GH 所截,∠1=?70,∠2=?110,∠3=?70.求证:AB//CD .

证明:∵∠1=?70,∠3=?70(已知),

∴∠1=∠3( ) ∴ ________∥_________( ) ∵∠2=?110,∠3=?7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 ( ).

3如图2-58,

①直线DE ,AC 被第三条直线BA 所截,则∠1和∠2是________,

如果∠1=∠2,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 ).

②∠3和∠4是直线________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_____所截,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4,其理由是( ).

4如图2-59,已知AB//CD ,BE 平分∠ABC ,CE 平分∠BCD ,求证∠1+∠2=?90.

证明:∵ BE 平分∠ABC (已知),

∴∠2=_________( ) 同理∠1=_______________, ∴∠1+∠2=

2

1

____________( ) 又∵AB//CD (已知),

∴∠ABC+∠BCD=__________________( ) ∴∠1+∠2=?

90( )

5如图2-60,E 、F 、G 分别是AB 、AC 、BC 上一点.

①如果∠B=∠FGC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 ) ②∠BEG=∠EGF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 ) ③如果∠AEG+∠EAF=?180,则__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 )

6如图2-61,已知AB//CD ,AB//DE ,求证:∠B+∠D=∠BCF+∠DCF .

证明: ∵AB//CF (已知),

∴∠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F ,AB//DE (已知),

∴CF//DE ( )

∴∠_________=∠_________( ) ∴∠B+∠D=∠BCF+∠DCF (等式性质).

27.命题、证明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提高)知识讲解

命题、证明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提高)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了解定义、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2.体会检验数学结论的常用方法:实验验证、举出反例、推理; 4.了解公理和定理的定义,并能正确的写出已知和求证,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5.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能简单应用这些结论. 【要点梳理】 要点一、定义与命题 1.定义:一般地,用来说明一个名词或者一个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定义. 要点诠释: (1)定义实际上就是一种规定. (2)定义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后的命题仍是真命题. 2.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要点诠释: (1)命题的结构:命题通常由条件(或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后面是结论. (2)命题的真假:对于真命题来说,当条件成立时,结论一定成立;对于假命题来说,当条件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正确,即结论不成立. 要点二、证明的必要性 要判断一个命题是不是真命题,仅仅依靠经验、观察、实验和猜想是不够的,必须一步一步、有根有据地进行推理.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 要点三、公理与定理 1.公理: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并且被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要点诠释:欧几里得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基本事实作为公理. 2.定理:通过推理得到证实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要点诠释: 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要按已知、求证、证明的顺序和格式写出.其中“已知”是命题的条件,“求证”是命题的结论,而“证明”则是由条件(已知)出发,根据已给出的定义、公理、已经证明的定理,经过一步一步的推理,最后证实结论(求证)的过程. 要点四、平行公理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要点诠释: (1)平行公理特别强调“经过直线外一点”,而非直线上的点,要区别于垂线的第一性质. (2)公理中“有”说明存在;“只有”说明唯一. (3)“平行公理的推论”也叫平行线的传递性. 2.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5.2平行线及其判定讲义【精】(可编辑修改word版)

1、平行线的概念: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2.1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记作a ∥ b 。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 (2)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3)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 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 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a 如左图所示,∵ b ∥ a ,c ∥ a b ∴b ∥c 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c 两条直线都平行。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若相交,那么有交点,若平行则交点. 2.在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 3.下列叙述的图形是平行线的是() A.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 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叫做平行线. C.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叫做平行线.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4.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可能是( ) A.相交或垂直 B.垂直或平行 C.平行或相交 D.相交或垂直或平行 类型二、平行线的画法: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5.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直线AB、CD 是相交直线,点P 是直线AB、CD 外的一点,直线EF 经过点P 与直线AB 平行,与直 线CD 相交于点E; (2)点P 是直线AB 外一点,直线CD 经过点P,且与直线AB 平行. 6.读下列语句,并作图: (1)如图(1),过A 点画AF∥CE 交BC 于F; (2)如图(2),过C 点画CE∥AD 交BA 的延长线于E. 类型三、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7.如图5.2.1-2,∵AB∥CD(已知),过点F 可画EF∥AB,∴EF∥DC, 理由是.

切线的判定定理(教案)

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 切线的判定定理(教案) 西河中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如何判定某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通过定理提高学生如何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能力目标:学生经过探究观察分析最后得出判定定理,加深对定理中两个条件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的积极性。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掌握判定某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要用理论依据说话的道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发现的探究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运用判定定理判定某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必须同时满足两条件。2.难点:借助辅助线判定某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三.教学过程 活动1 复习引入:直线与圆的三中位置关系中(幻灯片1,2),最重要的是直线与圆相切,本节课重点研究这一种位置关系。 若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时,直线必然是圆的切线。那么经过圆上一点(如一条半径的外端)的直线是否一定是否是圆的切线呢? 探讨:过圆上一点的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一定是圆的切线? 二、探索新知: 活动2.探究新知: 1). 如图,OA为⊙O半径,直线l经过点A,直线l与OA夹角为∠A,当直线l沿A旋转时,(1)∠A的变化范围是多大?随着∠A度数的增大,点O到直线l的距离大小如何变化?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如何变化?(2)当∠A为多少度时,点O到直线l的距离刚好等于半径r?此时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如何?说明依据。(3)在(2)中,直线l满足什么条件? (幻灯片3)结论:直线l满足条件①:经过半径 OA的外端点A条件②:垂直于半径 A

疑问:是否必须同时满足这两条件,直线l 才是圆O 的切线? 2) 判断下图直线l 满足哪个条件?是否是⊙O 的切线?(幻灯片4) 结论:直线l 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①②,才能确定直线是圆的切线。 综合以上,可总结为:一条直线若同时满足条件①:经过半径OA 的外端点A 条件②:垂直于半径OA 时,直线是该圆的切线。 (幻灯片5)给出切线的判定定理. 强调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判定定理几何符号表示 活动3新知应用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幻灯片6)。 下面我们来用刚探究出的判定定理,解决一些切线的证明问题。 例1(P95例1)直线AB 经过⊙O 上的点C,并且OA=OB,CA=CB, 求证:直线AB 是⊙O 的切线.(幻灯片7)略 (学生思考):根据上面的判定定理,如果你要证明一条直线是⊙O 的切线,你应该如何证明? (老师点评):应分为两步:(1)说明这个点是圆上的点(即半径的外端),(2)?过这点的半径垂直于直线.证明过程及格式(幻灯片8) 快速检测:1.已知:如图,A 是⊙O 外一点,AO 的延长线交⊙O 于 点C,点B 在圆上,且AB=BC, ∠A=30.求证:直线AB 是⊙O 的切线. (幻灯片9) 小结:辅助线,有点构造①,即证② 例2.如图,点O 是∠AOB 的平分线OC 上任意一点,过0作OD ⊥ OB 于D ,以OD 为半径作⊙O ,判断⊙O 与OA 。(幻灯片10) 小结:辅助线:无点构造②,即证① 方法总结:比较例1,2中证明切线时不同之处及辅助线的做法。 小结:有点连半径,证垂直 无点做垂线,证半径(相等) 活动4.课堂练习:(幻灯片12) 两学生学生演板,其他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纠错。 活动5课堂小结:1、切线的判定定理;2、证明切线时常作的辅助线3、判定切线的三种 A

七下 平行线的判定及其性质一对一讲义

博途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一) 学员姓名: 年级:七年级日期:2013.3.2 辅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刘云风时间:课题七下第一章平行线的判定及其性质 授课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1、复习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体会几何说理的过程。 2、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教学内容 平行线的判定及其性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灵活运用。 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复习回忆知识检索 1、填表 平行线的平行线的 ,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经过一点,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

【知识要点】 一.余角和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称这两个角互余. ∵αβ += 90o∴αβ 与互为角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称这两个角互补. ∵αβ += 180o∴αβ 与互为角 二.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三.对顶角的性质:对角相等. 四.“三线八角”:1、同位角 2、内错角 3、同旁内角 五.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行. 2、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 两线平行. 4、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5、同垂直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六.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典型例题】 一、余角和补角 例1. 如图所示, 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补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习题精选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及应用 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 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 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 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 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 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 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 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 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 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 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5.2平行线及其判定讲义【精】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2.1 平行线 1、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记作a ∥b 。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 (2)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3)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 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 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左图所示,∵b ∥a ,c ∥a ∴b ∥c 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 两条直线都平行。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若相交,那么有_________交点,若平行则______交点. 2.在______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______两种. 3.下列叙述的图形是平行线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 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叫做平行线. C.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叫做平行线.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4. 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可能是( ) A.相交或垂直 B.垂直或平行 C.平行或相交 D.相交或垂直或平行 类型二、平行线的画法:一落 二靠 三移 四画 5. 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直线AB 、CD 是相交直线,点P 是直线AB 、CD 外的一点,直线EF 经过点P 与直线AB 平行,与直线CD 相交于点E ; (2)点P 是直线AB 外一点,直线CD 经过点P ,且与直线AB 平行. 6.读下列语句,并作图: (1)如图 (1),过A 点画AF ∥CE 交BC 于F ; (2)如图 (2),过C 点画CE ∥AD 交BA 的延长线于E . 类型三、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7. 如图5.2.1-2,∵AB ∥CD (已知),过点F 可画EF ∥AB ,∴EF ∥DC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切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切线的判定”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24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之后提出来的。切线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是研究三角形的内切圆、切线长定理以及后面研究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的基础。学好它,对今后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针对义务教材特点和我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本节课在重点处理完本课内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例1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例2的探究,与例1结合起来,构成了有关切线证明问题中常见的两种类型,以及常用的两种辅助线作法。 设计理念: 为将新课程标准真正落实到本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复习引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开放性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和体验,落实在“做中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探究(猜想、类比、演绎)过程,让学生发现切线的判定定理,并能说明方法的正确性。 2、在定理的发现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观察—猜想—论证—归纳”的数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这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猜想的认识过程以及“添加辅助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好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发现并证明切线的判定定理,认识切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体验圆的切线证明问题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教师自制的课堂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多媒体显示问题) 1.直线与圆有哪三种位置关系?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2.什么叫圆的切线?怎样判定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切线?(学生先观察、猜想,在让学生和教师一道用自制教具进行演示) 通过以上演示探究,我们发现可以用切线的定义来判定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切线,但有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切线的判定定理。

《切线的判定定理》教案说明

《切线的判定定理》教案说明 一、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 《切线的判定定理》是在学完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直线和圆相切的特性,是“圆”这一章的重点之一,是学习圆的切线长和切线长定理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根据新课标中关于“切线的判定方法”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二、教案设计、意图。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活动: 活动一:复习回顾 这一部分主要提出两个问题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使新课的引入更自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为下面新知识的讲授做铺垫。 活动二:发现、证明、理解定理。 根据初三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探究、归纳能力等特点,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一个思考题设疑,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动脑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得到切线的判定定理。并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定理,包括定理的前提和结论以及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该定理。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化了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为了加深学生对定理的认识,还设置了四个判断题,并且借助课件,通过画图帮助学生理解、熟悉定理的使用条件,强调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课件的展示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活动三:定理的应用。 这一块主要设计了两个不同类型的例题和两个简单的练习题,学生通过比较、小组讨论,总结出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两个思路:“连半径,证垂直”和“作垂直,证半径”。在例题的讲解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每个已知条件,由每个条件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结合要证明的结论及信息之间的联系,分析运用那些知识点进行解题,再理清思路,然后整理出完整的解答过程。因为有了前面解题思路的总结,所以后面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两个习题就会比较容易解决。 活动四: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 通过小结,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使学生逐步养成对知识归纳、总结、整理的习惯。作业的布置主要选取了两道教有代表性的作业题对学生课堂掌握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有利于调整教学。

(完整版)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切线长定理练习题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切线长定理 1.如图,AB为⊙O的直径,CE切⊙O于点C,CD⊥AB,D为垂足,AB=12㎝,∠B =300,则∠ECB=,CD=。 2.如图,CA为⊙O的切线,切点为A。点B在⊙O上,如果∠CAB=550,那么∠AOB 等于。 3.如图,P是⊙O外一点,PA、PB分别和⊙O相切于点A、B,C是⌒ AB上任意一点,过C作⊙O的切线分别交PA、PB于点D、E,(1)若PA=12,则△PDE的周长为____; (2)若△PDE的周长为12,则PA长为;(3)若∠P=40°,则∠DOE=____度。 (1题图) (2题图) (3题图) 4.下列说法:①与圆有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②垂直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切线;③与 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切线;④过圆直径的端点,垂直于该直径的直线的是切线。 其中正确命题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如图,AB、AC与⊙O相切与B、C,∠A=500,点P是圆上异于B、C的一动点,则 ∠BPC的度数是。 6.如图,已知△ABC的内切圆⊙O与各边相切于点D、E、F,则点O是△DEF的 ( ) 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7.如图,⊙O分别与△ABC的边BC、CA、AB相切于D、E、F,∠A=800,则∠EDF =。 (5题图)(6题图)(7题图) 8.点O是△ABC的内心,∠BAO=200,∠AOC=1300,则∠ACB=。 9.已知:Rt△ABC中,∠C=900,AC=4,BC=3,则△ABC内切圆的半径 为。

10.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10㎝,其内切圆半径为2㎝,则它的周长为。 11.如图,BA与⊙O相切于B,OA与⊙O 相交于E,若AB=5,EA=1,则⊙O的半 径为。 12.如图,在△ABC中,I是内心,∠BIC=1300,则∠A的度数是。 13.如图,△ABC的内切圆⊙O与各边相切于点D、E、F,若∠FOD=∠EOD=1350,则 △ABC是()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E F D O C A B (11题图)(12题图)(13题图) 14.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6cm和4cm,圆心距为8cm,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 外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 15.若已知Rt△ABC中,斜边为26cm,内切圆的半径为4cm,那么它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 别为()cm A、7、27 B、8、26 C、16、18 D、24、104 16.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方程0 2 3 2= + -x x的两根,圆心距为3,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17.两圆半径分别为5cm和4cm,公共弦长为6cm,则两圆的圆心距等于()cm。 A. 7 4+ B. 7 4- C. 7 4+或7 4- D. 41 18.从圆外一点向半径为9的圆作切线,已知切线长为18,?从这点到圆的最短距离为 (). A.3 9B.()1 3 9-C.()1 5 9-D.9 19.如图,AB为⊙O的直径,BC是圆的切线,切点为B,OC平行于弦AD,求证:DC 是⊙O的切线。

(完整版)七年级尖子班讲义第1讲平行线四大模型

平行线四大模型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l、平行线的判定 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如果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可以判断这两条直线平行,但是,由于直线无限延伸,检验它们是否相交有困难,所以难以直接根据定义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这就需要更简单易行的判定方法来判定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l: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如上图: 若已知∠1=∠2,则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若已知∠1=∠3,则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若已知∠1+ ∠4= 180°,则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另有平行公理推论也能证明两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 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当它们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同位角、内错角、同 旁内角也有相应的数量关系,这就是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称: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本讲进阶平行线四大模型 模型一“铅笔”模型 点P在EF右侧,在AB、CD内部“铅笔”模型结论1:若AB∥CD,则∠P+∠AEP+∠PFC=3 60°; 结论2:若∠P+∠AEP+∠PFC= 360°,则AB∥CD. 模型二“猪蹄”模型(M模型) 点P在EF左侧,在AB、CD内部“猪蹄”模型结论1:若AB∥CD,则∠P=∠AEP+∠CFP; 结论2:若∠P=∠AEP+∠CFP,则AB∥CD. 模型三“臭脚”模型 点P在EF右侧,在AB、CD外部“臭脚”模型结论1:若∥,则∠=∠-∠或∠=∠-∠; 结论2:若∠P=∠AEP-∠CFP或∠P=∠CFP-∠AEP,则AB∥CD. 模型四“骨折”模型 点P在EF左侧,在AB、CD外部“骨折”模型结论1:若∥,则∠=∠-∠或∠=∠-∠; 结论2:若∠P=∠CFP-∠AEP或∠P=∠AEP-∠CFP,则AB∥CD.

圆的切线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能灵活运用。 2.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二、过程与方法: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依据,探究切线的判定 定理和性质定理,领会知识的延续性,层次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相切关系,有利于学生把实际的问 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教学重点】探索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运用. 【教学难点】探索切线的判定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尺规 【教学过程】 一、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离、相切、相交. 而相切最特殊,这节课我们专门来研究切线。 师生行为:教师联系近期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为探究本节课定理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切线的判定定理 1.推导定理:根据“直线l和⊙O相切d=r”,如图所示,因为d=r直线l和⊙O相切,这 里的d是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即垂直,并由d=r就可得到l经过半径r的外端,即半径OA的端点A,可得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分析: 1、垂直于一条半径的直线有几条? 2、经过半径的外端可以做出半径的几条垂线? 3、去掉定理中的“经过半径的外端"会怎样?去掉“垂直于半径”呢? 师生行为:学生画一个圆,半径OA,过半径外端点A的切线l,然后将“d=r直线l和⊙O 相切”尝试改写为: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设计意图:过学生亲自动手画图,进行探究,得出结论。 思考1:根据上面的判定定理,要证明一条直线是⊙O的切线,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总结:①这条直线与⊙O有公共点;②过这点的半径垂直于这条直线. 思考2:现在可以用几种方法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①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②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③切线的判定定理. 师生行为:教师引导学生汇总切线的几种判定方法 思考3:已知一个圆和圆上的一点,如何过这个点画出圆的切线? 2. 定理应用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教案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总结证明的一般步骤、格式和方法. 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来表示平行线的三条性质的条件和结论. 教学重难点 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及定理.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一)、知识链接:(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下列不能使两直线平行的是( ) A.内错角相等 B.同旁内角互补 C.对顶角相等 D.同位角相等 (二)、导学释疑: 证明:已知:如图所示,直线a∥b,直线c和直线a、b相交. 求证:∠2=∠3. 平行线的性质1定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合作探究】 探究一、已知:如图所示,直线a∥b,直线c和直线a、b相交. 求证:∠1=∠2. 平行线的性质2定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探究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根据这一定理的文字叙述,你能作出相关图形吗? (2)你能根据所作的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吗? (3)你能说说证明的思路吗?并试着写出证明过程. 平行线的性质3定理: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做一做】 已知:如图所示,直线a∥b,a∥c,∠1,∠2,∠3是直线a,b,c被直线d截出的同位角. 求证:b∥c. 定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总结提升】 总结规律:根据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命题证明的一般步骤吗?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若已给出图形,则可省略) (2)根据题设和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已知退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4)检查证明过程是否正确完善. 【当堂检测】 完成课本50页随堂练习.

平行线的判定(复习讲义)01(教师版)

平行线的判定(复习讲义)01 【知识点讲解】 一、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 1、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 行,即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如果∠1=∠2,那么AB∥CD。 2、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 行,即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如果∠2=∠3,那么AB∥CD。 3、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 平行,即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如图:如果∠2+∠4=180°,那么AB∥CD。 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即:若a、b、c为同一平面内三 条直线,且a⊥b,a⊥c,则b∥c。 例: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1)若∠1=80°,∠2=100°,由此你可以判定AB和CD平行吗?说明理由; 2)若∠2=100°,∠3=100°,由此你可以判定AB和CD平行吗?说明理由。 解: 1)可以; 2)可以。

【知识点复习】 一、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 1、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直线1l ∥2l 的是( C ) A. ∠1=∠2 B. ∠1=∠5 C. ∠1+∠3=180° D. ∠3=∠5 2、如图,已知直线c 与a 、b 分别交于点A 、B ,且∠1=120°,则当∠2= 时,直线a ∥b( B ) A. 60° B. 120° C. 30° D. 150° 3、如图所示,直线a 与直线b 被直线c 所截,b ⊥c ,垂足为点A ,∠1=70°。若使 直线b 与直线a 平行,则可将直线b 绕着点A 顺时针旋转( D ) A. 70° B. 50° C. 30° D. 20° 4、如图,小明在两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边缘画直线AB 和CD ,得到AB ∥CD ,这是根据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三、题型分析 题型一:平行线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 例1:如图所示,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A ) A. ∠3=∠4 B. ∠1=∠2 C. ∠B =∠DCE D. ∠D +∠DAB =180°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的教案

课题:圆的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主稿:饶爱红审核:备课组上课日期:______周课时数:_____ 总课时数:_____ 知识与技能:1、理解圆的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2、会利用圆的切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 3、了解用反证法证明切线的性质定理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讲解、综合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利用圆的切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 教学过程备注本期导学 1、切线的判定定理是什么? 2、切线的性质定理是什么? 3、如何应用它们解题? 知识回顾 1.直线和圆有哪些位置关系? 。。。。相切、相离、相交 2.什么叫相切? 。。。。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 3.我们学习过哪些切线的判断方法? 。。。。1、与圆只有一个交点,2、d=r 新知探究 1、设问 切线的判定还有什么方法吗? 切线还有什么性质吗? 2、引入思考 提问:如图,直线L经过点A,并且垂直半径OA,,问L与圆O是什么关系? OA既是半径,又是点O到直线L的距离,所以d=r ,由前面所学的可知,直线L与圆是相切 的关系。 给出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几何符号表达: ∵OA是半径,OA⊥l于A ∴l是⊙O的切线。 3、例题讲解 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

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证明:连结OC(如图)。 ∵OA=OB,CA=CB, ∴OC是等腰三角形OAB底边AB上的中线。 ∴AB⊥OC。 ∵OC是⊙O的半径 ∴AB是⊙O的切线。 已知:O为∠BAC平分线上一点,OD⊥AB于D,以O为圆心,OD为 半径作⊙O。 求证:⊙O与AC相切。 证明:过O作OE⊥AC于E。 ∵AO平分∠BAC,OD⊥AB ∴OE=OD ∵OD是⊙O的半径 ∴AC是⊙O的切线 4、归纳总结 (1)如果已知直线经过圆上一点,则连结这点和圆心,得到辅助半径,再证所作半径与这直线垂直。简 记为:连半径,证垂直。 (2)如果已知条件中不知直线与圆是否有公共点,则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为辅助线,再证垂 线段长等于半径长。简记为:作垂直,证半径 5、练习 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边BC于P, PE⊥AC于E。 求证:PE是⊙O的切线 6、用反证法推出切线的性质定理,并利用它练习课后习题。 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说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和重点。 练习与作业: 练习册和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切线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

2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1、本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4章 2、本课时是在学习了圆的概念、性质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切线判定定理。切线判定定理揭示了直线和圆的半径的特殊位置关系,即过半径外端并与这条半径垂直。在证明和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研究三角形内切圆的作法,切线长定理及正多边形与圆关系的知识基础。本课时要求学生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有关知识解题外,还要求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圆有关的性质,切线的定义等,具有初步的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能力和概括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能力基础。 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猜想说理,探究切线的判定定理,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掌握在解决切线的问题中直线与圆有公共点的辅助线添加方法。 2.经历探索切线判定定理的过程,体会几何直观,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不同论证方法的比较和评价,感受优化思想,体会数学的严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兴趣。 学习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难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定理的运用,直线与圆有公共点的辅助线添加方法。 学习方法启发式、自主探究式 学习准备课前预习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师生主要活动设计意图 梳理旧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移动 棍子,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展示移动过程,请学 生回答) 2.如何确定一条直线是否与圆相切呢? (1)和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r)。 思考:如果把棍子放在圆的边上,它与圆有什么位 置关系呢? 学生预设:相切 追问1:你是如何确定这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直线 直接从图形出发,直观感知图 形,复习已学知识,培养学生 的数形结合思想。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培优讲义全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培优讲义 教师寄语: . 努力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灵魂深处;做一个悠远的梦吧, 每个梦想都会超越你的目标。——佚名 【知识精要】: 1.平面上两条不重合的直线,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 2.两条不同的直线,若它们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它们相交。 即,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3.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有关两直线垂直,有两个重要的结论: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同一平面,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 7.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 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 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精析】: 例1.如图(1),直线a与b平行,∠1=(3x+70)°,∠2=(5x+22)°, 求∠3的度数。

切线的判定定理 (2)

35.4 圆的切线的判定 一、教材分析: 切线的判定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十五章“圆”中的内容之一,是在学完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直线和圆相切的特性,是“圆”这一章的重点之一,是今后学习解析几何等知识..学习圆的切线长和切线长定理等知识的基础。由于本章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是直线形与曲线形交织在一起,解决问题常需要综合运用代数、几何、三角等多方面知识。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使学生了解尺规作三角形的内切圆的方法,理解三角形和多边形的内切圆、圆的外切三角形和圆的外切多边形、三角形内心的概念; (2)应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初步掌握圆的切线证明问题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应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研究内切圆,逐步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探索、分析、总结、推理论证等能力. (4)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内心的性质 2.难点:圆的切线证明问题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四、教学方法:动手操作观察归纳. 教具:圆模型圆规三角板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5分钟)

回答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1.直线和圆有哪三种位置关系?这三种位置关系是如何定义?如何判定的? 2.什么叫做圆的切线?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怎样来判定一条直线是不是一个圆的切线? (要求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用教具演示) 设计目的|:为探究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做铺垫 二)引如课题(1分钟):我们可以用切线的定义来判定一条直线是不是一个圆的切线,但有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我们还要学习切线的判定定理. 三)提出问题、分析发现归纳结论(教师引导)(8分钟) 1.切线判定定理的导出 师:上节课讲了“圆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等于该圆的半径,则该直线就是一条切线”.下面请同学们按我口述的上书步骤作图(一同学到黑板上作):先画⊙O,在⊙O上任取一点A,边结OA,过A点作⊙O的切线L. 请学生回顾作图过程,切线L是如何作出来的?它满足哪些条件? (引导学生总结出):①经过关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归纳能力、及组织语言能力) 师;如果一条直线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它就是一条切线,这就是本节要讲的“切线的判定定理”.(板书定理)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对定理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请学生思考: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练习题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一]、平行线的判定 一、填空 1.如图1,若∠A=∠3,则 ∥ ; 若∠2=∠E ,则 ∥ ; 若∠ +∠ = 180°,则 ∥ . 2.若a⊥c,b⊥c,则a b . 3.如图2,写出一个能判定直线a ∥b 的条件: . 4.在四边形ABCD 中,∠A +∠B = 180°,则 ∥ ( ). 5.如图3,若∠1 +∠2 = 180°,则 ∥ 。 6.如图4,∠1、∠2、∠3、∠4、∠5中, 同位角有 ; 内错角有 ;同旁内角有 . 7.如图5,填空并在括号中填理由: (1)由∠ABD =∠CDB 得 ∥ ( ); (2)由∠CAD =∠ACB 得 ∥ ( ); (3)由∠CBA +∠BAD = 180°得 ∥ ( ) 8.如图6,尽可能多地写出直线l 1∥l 2的条件: . 9.如图7,尽可能地写出能判定AB∥CD 的条件来: . 10.如图8,推理填空: (1)∵∠A =∠ (已知), ∴AC∥ED( ); (2)∵∠2 =∠ (已知), ∴AC∥ED( ); (3)∵∠A +∠ = 180°(已知), ∴AB∥FD( ); (4)∵∠2 +∠ = 180°(已知), ∴AC∥ED( ); 二、解答下列各题 11.如图9,∠D =∠A,∠B =∠FCB,求证:ED∥C F . A C B 4 1 2 3 5 图4 a b c d 1 2 3 图3 A B C E D 1 2 3 图1 图2 4 3 2 1 5 a b 1 2 3 A F C D B E 图8 E B A F D C 图9 A D C B O 图5 图6 5 1 2 4 3 l 1 l 2 图7 5 4 3 2 1 A D C B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培优讲义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培 优讲义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培优讲义 教师寄语: . 努力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灵魂深处;做一个悠远的梦吧, 每个梦想都会超越你的目标。——佚名 【知识精要】: 1.平面上两条不重合的直线,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 2.两条不同的直线,若它们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它们相交。 即,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3.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有关两直线垂直,有两个重要的结论: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 _______ .

7.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 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 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精析】: 例1.如图(1),直线a与b平行,∠1=(3x+70)°,∠2=(5x+22)°, 例2.已知:如图(2), AB∥EF∥CD,EG平分∠BEF,∠B+∠BED+∠D =192°, ∠B-∠D=24°,求∠GEF的度数。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