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日常维护内容

合集下载

2024年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及点检制度(2篇)

2024年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及点检制度(2篇)

2024年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及点检制度主要内容如下:一、背景介绍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和车辆使用的频繁,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点检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车辆维护、保养和点检制度是必要的。

二、维护制度1. 维护周期根据车辆类型和使用情况制定维护周期,常规车辆每5000公里进行一次维护,重载车辆每3000公里进行一次维护。

2. 维护项目每次维护包括发动机保养、车身保养、电器系统保养、制动系统保养等多个项目。

维护时根据车辆维护手册进行操作,定期更换润滑油、机油滤清器等易损耗件。

3. 维护记录每次维护后,及时记录维护内容、维护时间和维护人员,形成维护记录,以便追踪维护情况和发现问题。

三、保养制度1. 保养周期根据车辆类型和使用情况制定保养周期,常规车辆每1万公里进行一次保养,重载车辆每5000公里进行一次保养。

2. 保养项目保养项目包括更换机油和机滤、更换空滤、更换刹车油、检查轮胎磨损情况等。

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和制造商要求,进行相应的保养项目。

3. 保养记录每次保养后,及时记录保养内容、保养时间和保养人员,形成保养记录,以便追踪保养情况和发现问题。

四、点检制度1. 点检周期日常点检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和高频部件的使用寿命制定,通常为每15天进行一次点检,其中包括轮胎、制动器、照明、车身外观等部件的检查。

2. 点检内容包括检查轮胎胎压、轮胎磨损情况、制动器效果、制动油液位、照明系统是否正常等。

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修复。

3. 点检记录每次点检后,及时记录点检内容、点检时间和点检人员,形成点检记录,以便追踪点检情况和发现问题。

五、管理流程1. 负责人分工设立专门的车辆维修、保养和点检负责人,明确其职责和权责,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车辆维护、保养和点检工作。

2. 绩效考核根据车辆维护、保养和点检的情况,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对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表现不佳的人员进行处罚或培训提升。

车辆维护保养制度(五篇)

车辆维护保养制度(五篇)

车辆维护保养制度出车前必须按规定填写出车登记表一、出车前的日常维护工作:1、检查冷却水、燃油、机油是否合乎规定数量,视需添加;2、检查转向机,制动装置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3、检查轮胎气压是否合乎规定;4、检查灯光信号、喇叭、雨刮器的工作状况;5、检查手制动、脚制动及离合器的工作情况。

二、收车后的日常维护工作:1、清洁车内外卫生,保持车容整洁;2、检查转向,传动部件,制动系统等各部连接紧固情况。

3、检查轮胎气压。

驾驶员应善于发现和及时排除车辆行驶中出现的一般故障。

对于解决不了的技术故障,驾驶员应及时送修理厂进行维修。

车辆维护保养制度(二)是为了确保车辆的安全、可靠性和性能而实施的一系列规范和流程。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车辆维护保养制度的内容:1. 确定保养周期:根据车辆类型、使用情况和厂家规定等因素,确定车辆的保养周期,例如每一定里程或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保养。

2. 指定保养项目:根据车辆的保养手册或厂家建议,确定每次保养需要进行的具体项目,例如更换机油、检查车轮磨损、清洗空调滤芯等。

3. 确定保养内容和标准:明确每个保养项目的具体细节和要求,例如更换机油的品牌、型号和数量,车轮磨损的标准。

4. 确定保养责任:指定保养工作由哪些人员或部门负责执行,例如由专门的维修人员或者外包给维修公司。

5. 确定保养记录和报告:建立车辆保养记录,记录每次保养的详细情况,包括保养日期、项目、执行人员等信息,并定期生成保养报告。

6. 确定故障维修制度:建立车辆故障维修制度,包括故障报告、维修计划、维修人员指派、修理费用控制等内容。

7. 建立维修预算和审批流程:根据车辆数量和使用情况,制定维修预算,并规定维修费用的审批流程,确保维修经费的合理使用。

8. 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对每辆车辆建立详细的技术档案,包括购车合同、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信息,方便管理和查询。

9.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车辆的安全和性能。

车辆各级维护操作规程范文

车辆各级维护操作规程范文

车辆各级维护操作规程范文一、前言为了确保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性能,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制定本车辆各级维护操作规程。

二、车辆日常保养1.每日保养(1)每次出车前,检查车辆的轮胎气压,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2)检查车辆的液位,包括机油、冷却液和制动液等。

(3)检查车辆的电瓶电量,确保电瓶能够正常启动。

(4)检查车辆灯光是否正常,包括前后大灯、转向灯和制动灯等。

(5)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确保刹车灵敏可靠。

(6)清洁车辆内部和外部,保持车辆的干净整洁。

2.每周保养(1)检查车辆的悬挂系统,包括减震器和悬挂弹簧等,确保正常工作。

(2)检查车辆的排气系统,包括消声器和尾管等,确保无漏气现象。

(3)检查车辆的电气设备,包括起动机和发电机等,确保正常工作。

(4)检查车辆的燃油系统,包括油箱和油泵等,确保无泄漏。

(5)检查车辆的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和变速器等,确保正常工作。

3.每月保养(1)检查车辆的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燃油喷射系统等,确保正常工作。

(2)检查车辆的冷却系统,包括水箱和水泵等,确保正常工作。

(3)检查车辆的驱动系统,包括差速器和半轴等,确保正常工作。

(4)检查车辆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片和制动盘等,确保安全可靠。

(5)检查车辆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机和助力泵等,确保正常工作。

三、车辆定期保养1.5000公里保养(1)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2)进行车辆轮胎的换位。

(3)检查车辆的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

(1)更换发动机机油、机油滤清器和空气滤清器。

(2)进行车辆的四轮定位和轮胎平衡。

(3)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和燃油系统。

(1)更换发动机机油、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和燃油滤清器。

(2)进行车辆的动力系统和冷却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3)检查车辆的排气系统和传动系统。

四、车辆大修保养1.发动机大修(1)拆卸发动机,清洗发动机内部零部件。

(2)更换发动机内部磨损的零部件,如活塞环、连杆轴承等。

驾驶员日常维护要求及实施内容

驾驶员日常维护要求及实施内容

驾驶员日常维护要求及实施内容驾驶员日常维护要求及实施内容一、什么是车辆日常维护1、车辆的日常维护是各级维护的基础属于预防性日常维护作业,以清洁、检查、补给和安全检视为中心内容。

该作业由驾驶员单独完成。

2、车辆的日常维护是驾驶员每天出车前、行驶中、回场后必须按项目要求完成的日常性工作,简称“一日三检”。

即:保持“四清”、防止“四漏”和保持车容车貌整洁。

执行具有强制性。

二、车辆日常维护的基本要求保证车辆各部件清洁和润滑,各总成、部件工作正常,尤其是要掌握车辆安全部件的技术完好情况,杜绝机损事故和人为因素造成的车辆途中抛锚,保证其工作完好性、可靠性。

三、车辆日常维护的具体要求1、车容车貌整洁,确保四清洁即:机油、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蓄电池。

2、工作介质充足。

即:燃油、润滑油、动力传动液、冷却液、制动液及蓄电池电解液充足。

3、密封良好。

即:水、电、油、气“四不漏”。

4、附件齐全完好无松动。

即:转向灵敏、制动可靠、各部位螺栓、螺母、开口销锁止完好、备胎齐全、各类证件齐全有效,三角牌、灭火机、空调完好有效,发动机皮带完好,紧度适中四、出车前应该实施那些作业内容1、首先根据行车日记,检查隔天报修项目是否修复完好,核对行车日记燃料加油记录,检查燃油容量是否充足,(如有误差及时向车队汇报)2、检查车辆状况:a: 车身油漆是否损坏。

b: 轮胎气压正常、胎面无破损、无夹石。

C: 检查车辆主要外露部件的螺丝、螺母是否齐全有效,坚固可靠。

3、清洁、检查发动机a: 检查发动机各传动皮带松紧度,并无破损断裂现象,涨紧轮的位置是否正常.b: 检查机油容量,机油刻度线应在机油尺2/4~~~4/4之间为合适。

C: 检查冷却液面应在补偿水位线之间。

D: 检查发动机各部位是否有滴、漏、渗现象,同时检视地面是否有水、油痕迹。

4、乘客座凳固定可靠,座位、保险带完好,窗帘干净整洁,固定位置统一,随车工具、灭火机、三角牌等齐全、有效。

5、启动发动机,应预热2~5分钟,检查发动机各部位运转是否正常,察听发动机是否有异响,各部件连接管均不得有漏油、漏水、漏气及漏电等现象,检视仪表工作状况是否正常,空调是否完好,发动机熄火前应怠速2~3分钟后再熄火。

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及点检制度

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及点检制度

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及点检制度
是为了确保车辆的安全、正常运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及点检制度。

1. 每日点检:
- 检查车辆的轮胎气压,确保合适。

- 检查车辆的机油、水箱水位,确保充足。

- 检查车辆的灯光、刹车灯、转向灯是否正常。

- 检查车辆的雨刮器、喷水器是否正常。

- 检查车辆的安全带、车窗是否正常。

2. 每周保养:
- 更换机油和机滤。

- 清洗空气滤清器。

- 检查制动系统,并调整制动器松紧程度。

- 检查悬挂系统,并进行必要的润滑。

- 检查车辆的电池电量,并清洗端子。

3. 每月保养:
- 检查车辆的火花塞,并进行必要的更换。

- 清洗燃油系统,包括喷油嘴和油箱。

- 检查车辆的传动系统,并适时更换变速器油。

- 检查车辆的冷却系统,并适时更换冷却液。

- 检查车辆的电气系统,包括点火线圈和线路连接。

4. 定期保养:
- 每5000公里或3个月进行一次大保养,包括更换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变速器油、冷却液等。

- 每2万公里或12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发动机、底盘、电器系统等。

5. 车辆使用注意事项:
- 避免超载行驶,遵守道路交通规则。

- 定期洗车,清洁车辆的外观和底盘,防止腐蚀和积尘。

- 注意车辆的停放位置,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在潮湿环境中。

通过以上的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及点检制度,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同时,也可以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车辆日常检查和日常维护操作规程

车辆日常检查和日常维护操作规程

车辆日常检查和日常维护操作规程一、引言为确保车辆安全、高效运行,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特制定本《车辆日常检查与日常维护操作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类型机动车辆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自在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与车辆维护技能。

二、车辆日常检查规程1、出车前检查1.1 外观检查:检查车身、车灯、后视镜、轮胎等是否完好无损,轮胎气压是否正常,有无漏气、破损或异常磨损。

1.2 发动机舱检查:查看机油、冷却液、制动液、转向助力液等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发动机舱内有无漏油、漏水现象。

1.3 制动系统检查:轻踩刹车,检查刹车踏板行程是否合适,刹车片磨损情况,以及刹车系统有无异响或异常震动。

1.4 转向系统检查:检查方向盘自由行程是否过大,转向是否灵活,无卡滞现象。

1.5 电气系统检查:检查车灯(包括远近光灯、转向灯、刹车灯、雾灯等)是否正常工作,雨刮器是否刮水干净,喇叭是否响亮。

2、行车中检查2.1、仪表监控:密切关注仪表盘上的各项指示,如水温、油压、车速、油量等,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2.2 行驶感受:注意车辆行驶中的稳定性、加速性、制动性,以及是否有异响、抖动等异常情况。

3、收车后检查3.1 清理车身:清除车身表面尘土、杂物保持车辆整洁。

3.2 检查停放:确认车辆停放平稳,手刹拉紧,门窗关闭。

3.3 记录日志:记录当日车辆运行情况及检安查中发现的问题,以便后续处理。

三、车辆日常维护操作规程1、定期更换机油与机滤:按照车辆使用手册规定的里程数或时间间隔,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保持发动机清洁,延长使用寿命。

2、空气滤清器清洁:定期检查并清洁或更换空气滤清器,防止灰尘进入发动机,影响性能。

3、轮胎保养:定期检查轮胎气压、磨损情况,进行轮胎换位,保持轮胎平衡,延长使用寿命。

4、制动系统维护:定期检查刹车片、刹车盘磨损情况,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确保制动系统安全可靠,5、电瓶维护:检查电瓶电解液液位,保持电瓶清洁,定期充电,防止电瓶亏电。

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及点检制度

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及点检制度

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及点检制度车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之一,是人们出行、运输货物等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因此,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及点检是特别紧要的。

下面将认真介绍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及点检制度。

一、车辆日常维护车辆的日常维护可以有效地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保证车辆的安全性能,在日常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检查机油和水箱液位车辆使用过程中引擎需要注入足量的机油,通过适量的抽油棒向发动机油底壳内注油,可以削减发动机磨损,并保证发动机高速运转时不会因润滑不足引起发动机糟糕的轮轴磨损。

同时,车辆的水箱液位也需要定期检查,以保证水循环系统的运转质量。

2. 定期检查轮胎气压车辆在驾驶过程中,轮胎气压不足不仅会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同时会加剧轮胎的磨损速度,因此需要在每次出行前检查轮胎气压,保证达到标准的气压值。

3. 定期更换机油和空气滤清器机油作为车辆发动机的核心润滑系统之一,需要在发动机长时间运转后定期更换,以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定期更换空气滤清器可以有效地防止汽车引擎吸入灰尘、沙土等杂质,延长机体的寿命。

4. 定期检查制动器件制动器件是车辆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假如制动器件无须使用的方面磨损,可能会导致刹车失灵,引发交通事故,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制动器件的磨损情况。

二、车辆日常保养车辆的日常保养包括车外部和车内部保养,重要是进行清洗和修复车辆的磨损部件,以保证车辆的整体外观和内饰质量。

1. 外部保养外部保养包括洗车、清洁轮毂、车窗镜面和车漆表面。

洗车时需要注意使用专业的洗车用品,以防止车漆表面的损坏。

同时,需要对车轮和车窗进行适时清洁,以保持车辆整体外观的美观程度。

2. 内部保养内部保养包括车内清洁、座椅、顶衬和地毯保养等,需要定期进行车内清洁,使用专业的车内除臭剂和保养剂处理汽车的各个方面,以保持车辆的乾净、舒适和宜人气氛。

三、车辆日常点检车辆的日常点检可以适时发觉车辆的异常情形,保证车辆的运行安全性。

厂内机动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制度(5篇)

厂内机动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制度(5篇)

厂内机动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制度1.确保运输设备(车辆)的安全运行厂内运输车辆应符合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的安全技术要求。

应对厂内机动车辆进行年、季、月度及日常检查,及时排除威胁行车安全的隐患。

新购的运输设备,应有符合有关设计规范的技术文件和使用说明书,并制定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全面检查,证明确实达到安全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应当经常对厂内机动车辆进行清洁,使车辆车容整洁、车身周正。

车辆的装备、安全防护装置及附件应齐全有效3、经常对厂内机动车辆发动机进行保养,使发动机运转及停车时无滑油、漏水、漏电、漏气现象4、经常对厂办机动车辆的行车制动系统、气压制动系统等进行检查,确保正常使用。

厂内机动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制度(2)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维护保养计划:制定机动车辆的维护保养计划,包括定期保养和临时维修等内容。

2. 维护保养责任:明确相关人员的维护保养责任,包括车辆管理部门、驾驶员和维修人员等。

3. 定期保养:规定机动车辆的定期保养周期和内容,包括换机油、检查机油滤清器、更换空气滤清器、检查轮胎气压和磨损情况、检查刹车系统等。

4. 日常检查:规定机动车辆的日常检查事项,包括检查液位和充气压力、检查灯光和信号装置、检查电池状态、检查轮胎磨损情况、检查刹车系统、检查雨刷器等。

5. 故障维修:明确机动车辆故障维修的流程和要求,包括故障报修、维修申请、维修过程和维修记录等。

6. 事故处理:规定机动车辆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划分,包括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和赔偿等。

7. 文档管理:规定机动车辆维护保养相关的文档管理要求,包括维修记录、维护保养计划、车辆档案等。

8. 员工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机动车辆维护保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厂内机动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内容,实际制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厂内机动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制度(3)是指对厂内所有机动车辆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的规定和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日常维护内容
前言
我国汽车维护制度的原则是“预防为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

不论什么类型的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部机件必然会逐渐产生不同程度的自然松动、磨损和机械损伤。

为了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确保运行安全,保护环境,降低运行消耗,提高运输质量,必须按期执行车辆维护。

车辆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季节性和走合维护。

日常维护属于预防维护作业,是各级维护的基础,由驾驶员负责执行,且应在出车前和车辆停歇时间内进行,不得占用行车时间。

一、二级维护由专业维修工负责进行,驾驶员必须协助和监督维护全过程。

日常维护作业内容主要以车辆“三检”工作为主(即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检视车辆的安全机构及各部机件连接的紧固情况,回场后加注润滑油和燃料,运行中随时注意车辆各部运转情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或报修,不带病行驶),保持车辆“四清”(机油、空气、燃油滤清器和蓄电池的清洁),防止车辆“四漏”(漏油、水、电、气),做到车容车貌的整洁。

培训达成目标:
1、了解车辆日常维护的作业内容及工艺规范
2、加强驾驶员对车辆基本构造的认识程度
3、做到实时掌控车况,确保安全行车
如何做好车辆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这对驾驶员这种特殊工种来说,极为重要,
是安全行车的前提。

第一讲出车前的日常维护
1、在发动机起动前进行的维护项目
(1)、检查车身外部(包括车门、前后玻璃、窗玻、灯玻等)。

(2)、检视轮胎外表及气压,轮胎螺丝及半轴螺丝的紧固情况。

(3)、检查电瓶(包括电解液、接线柱、通气孔、外部卫生等)。

(4)、检查水箱的存水量,不足时添加,然后扭紧加水口的盖。

(5)、检查燃油箱中的油量。

摇动手油泵排出燃油系统内的空气,为起动发动机作好准备。

(6)、检查发动机润滑油的油面高度,油面高度应在油尺记号的2/4—4/4之间。

(7)、检查发动机空气进气管道密封情况,检查滤清器。

(8)、检查风扇、发电机皮带的张紧力,以3-5公斤力按下皮带,其挠度应为10-15毫米。

(9)、检查转向横直拉杆、转向臂及传动系统的各联接螺栓的紧固情况。

(10)、检查悬挂系统钢板弹簧,不得有断裂。

(11)、检视离合器的自由行程。

(12)、检查车厢内座椅、扶手、天窗、灭火器及服务标牌等。

(13)、检查全部灯光、电脑报站器、后门监视器。

(14)、检查报修部位是否已修复。

(15)、填写好日常维护项目检查登记表。

2、在发动机起动后进行的维护项目
(1)、细听发动机的声音,经怠速升温后试验怠速及加速动转情况,不得有异响。

(2)、观察仪表板上的机油表、水温表、电流表、气压表是否正常工作。

(3)、检查雨刮器、大灯、雾灯、转向灯、制动灯、牌照灯、后视镜、报站器、车载机的工作情况。

(4)、检查各部有无漏水、漏气、漏油(包括燃油、机油、齿轮油、刹车油、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

(5)、检验驻车、行车制动器控制机构的固定和连接情况。

(6)、检查电涡流缓速器工作是否正常。

(7)、在刹车气压超过6kgf/cm2(0.6MP),冷却水的温度达到50℃后方可用一档起步,将要起步时才可松开驻车制动开关。

第二讲行车中的日常维护
1、在汽车开始行驶时,检测离合器和驻车、行车制动器以及转向器的作用和有关自由行程、工作行程、自由转动量,制动踏板自由行程一般为10-15mm,方向盘自由行程为10-15°。

2、听察发动机及底盘有无异声,并观察各仪表是否正常,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车检修或排除:
(1)、发动机或底盘有特殊响声或异味。

(2)、机油压力表读数显著降低或失效。

(3)、制动失常或咬伤或气压严重低于6kgf/cm2(0.6MP)。

(4)、转向操纵异常。

(5)、轮胎有严重漏气或爆破。

(6)、发动机“开锅”或水温表读数上升至95℃以上;
(7)、电流表充放电不正常或指示灯突然亮,有异响异味;
(8)、各种报警指示灯亮或报警蜂鸣器鸣响;
(9)、各类灯光、指示灯不亮。

第三讲收车后的日常维护
驾驶员应于每日收车后向车队调度员汇报汽车的技术状况和在行驶中发现的故障,提出必要的报修项目,并进行下列维护项目。

1、检视油箱存油,添加燃料并拧紧油箱盖;擦拭发动机、清洁车厢内外,第二天需进保的车辆要冲洗车辆底部机件上污泥和积垢。

2、检视各润滑油的油面高度,不足时添加机油。

检视皮带是否完好及松紧度。

3、检查各部有无漏油、漏气、漏水。

4、检查蓄电池的液面高度及散热器的水存量,蓄电池液面高度以高出极板顶缘10-15mm为宜。

5、检查转向横、直拉杆和转向臂,传动轴各接头的连接和紧固情况,检查制动系各管路接头有无松动和漏气,排放储气筒积水、油污。

6、检查钢板弹簧片,弹簧夹及骑马螺栓有无折断和松动,半轴螺栓、轮胎螺栓、螺帽有无松动。

7、检视车身内外部及扶手杆,扶手杆座、座椅、靠背的螺栓紧固情况。

8、对大修出厂的车辆的各连接机件应在行驶30-50公里时进行检查紧固。

9、检视刮水器及各部灯光。

10、关闭一切用电器具,切断电源总开关。

11、查看后轮双胎间是否夹有石块等杂物,并及时清除。

作为驾驶员,除了安全谨慎地驾驶车辆,还需做好车辆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只有以预防为主,重视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良好的车况,做到心中有数,车辆才能安全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