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题导写及《路》刊素材运用示范

合集下载

2013四川卷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

2013四川卷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

2013四川卷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2013年四川卷高考作文题目是“平衡”,要求考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思考和写作。

这个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于生活中平衡状态的理解和感悟,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这种平衡。

### 作文分析:1. 主题理解:考生需要理解“平衡”这一概念,它既可以指生活中的平衡状态,如工作与休息的平衡,也可以指心理层面的平衡,如情绪的控制与释放。

2. 立意明确:考生在写作时需要有清晰的立意,明确自己要表达的平衡是什么,以及这种平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 结构清晰:文章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引言部分要吸引读者的注意,正文部分要详细阐述平衡的内涵和重要性,结尾部分要总结全文,呼应主题。

4. 语言表达:考生应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使用陈词滥调和空洞的套话。

5. 创新思维: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思考平衡,展现出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思维。

### 优秀作文示例:正文: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常常被各种压力所困扰,寻求一种生活的平衡成为了许多人的渴望。

平衡,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智慧,一种生活的艺术。

首先,平衡体现在工作与休息之间。

在现代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时间的工作会使人身心俱疲。

因此,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既能保证工作效率,又能保持身心健康。

其次,平衡还体现在情感的控制与释放上。

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有时需要释放,有时需要控制。

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表达情感,既能缓解压力,又能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最后,平衡还体现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同时也要关注个人的发展。

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要不断充实自己,实现个人价值。

结尾: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和适应。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之道,让生活更加和谐,让心灵更加宁静。

这篇作文通过对平衡的多角度解读,展现了作者对平衡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语言表达流畅,结构清晰,是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

2013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题导写及《路》刊素材运用示范

2013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题导写及《路》刊素材运用示范

2013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题导写及《路》刊素材运用示范2013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题导写及《路》刊素材运用示范河南丁永辉【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写作指导】此题的写作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平衡”。

何谓“平衡”,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

平衡既是一种人生追求,又是一种人生境界和态度,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思想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道家思想的“极”,儒家思想的“中庸”,佛家思想的“空”,这三种思想化为两极,共同支撑着中国的人文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

但是这种价值观目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洪流中被彻底颠覆,因此重建这种传统文化观念就显得极为重要。

“平衡的生活”的内涵和外延比较宽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可化大为小,从实和虚两个大层面来立意。

第一层面(基础等级):实写。

一、人类与自然的平衡。

从此角度立意,选材重点在于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汶川、玉树、雅安地震,北京暴雨、雾霾天气、黄浦江死猪事件、西南大旱……二、人与人的平衡。

从此角度立意,可将“平衡”理解为“公平”。

如各种选秀节目、高校招生让“平民”一鸣惊人,靠的就是公平;2012年,河南90后小伙子程帅帅送给北大新校牌“北京人大学”,意指北大招录本地学生过多,成为“北京人的大学”……三、人与社会的平衡。

此处的“平衡”可理解为个人应该遵循社会规则或社会应该为个人提供和谐的生活环境等。

如“中国式过马路”折射出个人社会规则意识的淡薄;2012年高考上海一考生因自行车坏了导致迟到,而被拒之门外引起全社会对法律与人情的思考;2010年福建南平发生幼儿园砍杀案,犯罪嫌疑人是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四、社会与社会的平衡。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及解析5篇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及解析5篇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及解析5篇第一篇: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及解析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及解析2013年新课标I全国卷(山西、河南、陕西、河北)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新课标II全国卷(适用省: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吉林、新疆、黑龙江、云南、宁夏)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北京卷: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四川卷)及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四川卷)及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四川卷)及答案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猝.然/ 精粹.汗渍./ 啧.啧粮囤./ 囤.积冠冕./ 分娩.B.讥诮./ 硝.烟土坯./ 胚.胎果脯./ 胸脯.跬.步/ 硅.谷C.商埠./ 阜.盛敕.造/ 赦.免复辟./ 辟邪.箭镞./ 簇.拥D.朔.日/ 溯.源嗔.怪/ 瞋.目落.枕/ 落.款渎.职/ 赎.罪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平添算账声名鹊起厉行节约B.砥砺麦杆徇私舞弊好高骛远C.硫璃称颂关怀备至有恃无恐D.飞碟疏浚出尔反尔突如奇来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现代自然科学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2)在芦山地震灾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的战斗堡垒,他们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帮助群众有序疏散,及时救治伤员,成为灾区百姓的主心骨。

(3)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起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A.不止无坚不摧自以为是B.不只坚不可摧自以为是C.不止坚不可摧自行其是D.不只无坚不摧自行其是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

B.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磨砂板可隔绝紫外线,防砸板有强大的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设计安装。

C.日前国家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如将“地沟油”用作食用油等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将被定罪。

D.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会,是成都推进和发展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2013高考语文四川卷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3高考语文四川卷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3高考语文四川卷2013年高考语文四川卷,第一卷一、1【答案】B【解析】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

A项猝(cù)然精粹(cuì)汗渍(zì)啧(zé)粮囤(dùn)囤(tún)积冠冕(miăn)分娩(miăn)B项讥诮(qiào)硝(xiāo)烟土坯(pī)胚(peī)胎果脯(fǔ)胸脯(pú) 跬(kiǔ)步硅(gūi)谷C项商埠(bù)阜(fǔ)盛敕(chì)造赦(shè)免复辟(bì)辟邪(pì) 箭镞(zú)簇(cù)拥D项朔(shuò)日溯(sù)源嗔(chēn)怪瞋(chēn)怒落(lào)枕落(luò)款渎(dú)职赎(shú)罪【方法指导】课本里的重点课文是高考出题的重要来源,富有地方方言色彩的词语也不容忽视。

如如第1小题中的“坯胎、果脯、复辟”常用字很好地体现了对课本与地方方言的考查。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辨析能力。

B.好高鹜远——好高骛远硫璃——琉璃突如奇来——突如其来【方法指导】同音字中的错别字,有些是由于声旁的改变而造成的字义的改变,有些则是从根本上同音不同义。

对于上述两种情况,我们大都采用字义推断法,特别是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要从词语本身的含义出发,将关注点放在对词语本身意义的理解上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使用现代汉语近义词的能力。

不止:连续不停,多与数量有关;不只:不是单一的,具有选择性。

无坚不摧: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不可摧毁。

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不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贬义;自行其是: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方法指导】近义词辨析是高考语文试卷的一大难点,数量多,词义近,如“不止”与“不只”。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导写及《路》刊素材运用示范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导写及《路》刊素材运用示范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导写及《路》刊素材运用示范安徽张志先【真题回放】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考题详析】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其实萧伯纳这两句话也暗合“梦想”的影子。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家都熟悉的材料要少写,相对陌生的材料可以叙述得详尽些,运用材料时最好以小见大,小切口深入分析。

另外,所用材料要符合高中生的实际,切忌干人一面。

分析材料,须抓住7个关键词:有的人,已经发生,为什么会;我,却梦想,未有过,为什么不能。

有的人,泛指一般人;已经发生,说明是“过去时”,发生了的情况;为什么会,见到事情发生了不太理解,就产生疑问。

对“已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不一定代表消极不思进取,问清楚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让事情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这是探究的需要,是反思的需要,是提升的需要,是进步的需要。

“我”原指萧伯纳,但是作为材料的一部分,“我”的内涵明显扩大了。

看到一般人对过去的发问,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是对“未有过”的事物的思索,也就是对未来的思考。

很明显,前一种情况,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后一种是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

前面对已发生的事,有疑惑,于是进行思考。

后面对从未发生的事有梦想,有追求。

一个是对现实的思考,一个是对未来的追问。

可从以下角度构思立意:(1)要敢于质疑,有反思的勇气。

如果看到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那可不是好事!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

”是的,质疑是人类创新思维的基础,是怀疑、困惑和探究。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012——2013年四川卷优秀作文】

【2012——2013年四川卷优秀作文】

【2012——2013年四川卷优秀作文】(2012·四川)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根据要求立意。

手握一滴水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我手握一滴水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就是握着一个世界有大陆架和沙漠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有人的生命……足以丢失这个切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立意。

捕捉最细的雨露阳光一滴水小到能够握在手心里,却大到能够氤氲整个世界。

一缕光只能照亮一瞬一霎,却蕴藏太阳古老炙热的能量。

追赶一粒沙,捕捉一丝风,滴水藏海线,坐拥世界。

苏轼捕捉到处于东山的月色,拥有了他的世界。

等名满京城的大才子变成布衣褴褛的东坡先生,等金碧辉煌的朱栏玉砌褪成一远山一秋水一亩田的淡色,苏轼似乎什么都失去了。

于是去喝酒,去耕田,去荡舟。

谁知聚在这荡漾的波心,这摇摇晃晃的小舟之上,他与一轮月亮相遇了,月光仿佛那么暗,照不亮群山,但渺小的月色却跳跃在浪花上向诗人而来。

苏轼惊喜地发现了,欣然将它捕捉,藏于怀中。

从这最细的月光中,他读懂了宇宙的无限和自我的无限,盖将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不尽也,从而打碎人生禁锢;他读懂了造物的无私与平等,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而为声,从而收获人生的坦然。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东坡坐拥了一个风雨皆潇洒,阔达淡然的人生。

从这最细的月光中。

乔治桑塔亚那捕捉到窗边的鸟鸣,拥有了他的世界。

这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决定在四月结束自己的生涯。

这天他在哈佛大礼堂授课,忽然他停了下来,侧身谛听阵阵细而清脆的鸟鸣。

他微笑着看了看在窗边的知更鸟,转身大步离开了教室。

“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他说。

从这最细的鸟鸣声中,他听见了绿草青青野花待放,他听见了春天轻柔的呼唤,听见了大自然的明媚与温柔,听见了人生中他最重要的部分,自由。

与春天的约会未尝不是与灵魂、与自己、与自然的约会。

从这最细的鸟鸣中。

佛祖捕捉到最细的花香,肃然静立,拈花微笑。

孔子捕捉到最细的水流,闭目长叹,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世界太匆匆。

2013年高考四川卷语文解析(精编版)

2013年高考四川卷语文解析(精编版)

【学科网试卷总评】2013年高考语文四川卷,尽管是新课改的第一次考试,但命题在选材、立意、试卷结构、考点分布,试题内容、命题思路、难易区分度等方面,均能贴近教材,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课改理念,坚持立人为本,关怀生命成长,体现了“稳中有进、实中有活”的特点,既保持了四川卷的特色,又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2013年四川卷,注重了选材的科学性和原创性,在试题的命制上,以能力立意,有效保证了高考试题的质量和检测效能。

教材、现实生活、历史文献、学术论文、精粹时文、时事热点、心灵体悟,精神觉解、四川元素等等方面的选材和试题设计以及能力蕴涵,着力于“夯实两大根基,强化三种能力,回归语文之本”。

两大根基是读书和生活,三大能力是新课程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

语文之“本”,是语文的本真滋味,语文的本体特征,语文的本质属性,尽在“阅读、思考、表达”的具体落实之中。

注重生命成长,突出人文关怀,彰显语文之“人”。

如在语言运用两道试题的命制上,没有要求固定的程式,二是要求考生按照题干自由发挥,使考生比较容易把握。

2013年四川卷是有利于考查考生语文能力的命题,是一次成功的命题,有创意的命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本解析为学科网名师解析团队原创,授权学科网独家使用,如有盗用,依法追责!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猝.然/精粹.汗渍./啧啧.粮囤./囤.积冠冕./分娩.B.讥诮./硝.烟土坯./胚.胎果脯./胸脯.跬.步/硅.谷C.商埠/阜盛敕造/赦免复辟/辟.邪箭镞./簇.拥D.朔.日/溯.源嗔.怪/瞋.目落.枕/落.款渎.职/赎.罪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平添算账声名鹊起厉行节约B.砥砺麦杆徇私舞弊好高骛远C.硫璃称颂关怀备至有恃无恐D.飞碟疏浚出尔反尔突如奇来3.一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现代自然科学____是研究单个的食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题导写及《路》刊素材运用示范2013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题导写及《路》刊素材运用示范河南丁永辉【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写作指导】此题的写作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平衡”。

何谓“平衡”,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

平衡既是一种人生追求,又是一种人生境界和态度,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思想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道家思想的“极”,儒家思想的“中庸”,佛家思想的“空”,这三种思想化为两极,共同支撑着中国的人文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

但是这种价值观目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洪流中被彻底颠覆,因此重建这种传统文化观念就显得极为重要。

“平衡的生活”的内涵和外延比较宽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可化大为小,从实和虚两个大层面来立意。

第一层面(基础等级):实写。

一、人类与自然的平衡。

从此角度立意,选材重点在于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汶川、玉树、雅安地震,北京暴雨、雾霾天气、黄浦江死猪事件、西南大旱……二、人与人的平衡。

从此角度立意,可将“平衡”理解为“公平”。

如各种选秀节目、高校招生让“平民”一鸣惊人,靠的就是公平;2012年,河南90后小伙子程帅帅送给北大新校牌“北京人大学”,意指北大招录本地学生过多,成为“北京人的大学”……三、人与社会的平衡。

此处的“平衡”可理解为个人应该遵循社会规则或社会应该为个人提供和谐的生活环境等。

如“中国式过马路”折射出个人社会规则意识的淡薄;2012年高考上海一考生因自行车坏了导致迟到,而被拒之门外引起全社会对法律与人情的思考;2010年福建南平发生幼儿园砍杀案,犯罪嫌疑人是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四、社会与社会的平衡。

从此角度立意,应用国际的视角来看待平衡。

如叙利亚问题、朝韩半岛危机、钓鱼岛之争、国际恐怖主义、非洲的发展……第二层面(发展等级):虚写。

一、心灵的平衡。

从此角度立意,重点论述的应是个人的内心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即不患得患失、不斤斤计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气大度保持平静和不为个人得失所动的人生境界。

如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却保持乐观的心,莫言获奖后仅仅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当下的仇富与仇官心理……二、物质追求与精神充实的平衡。

论述人生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平衡。

如中国目前的“过劳死”现象折射出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卢梭在散步途中写下了《沉思录》,很好地平衡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子女在外打拼造成“空巢老人”现象……三、经济发展与道德文明的平衡。

从此角度立意,应从社会发展的层面阐释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

如国内校车事故、煤矿事故、毒胶囊、瘦肉精、速成鸡等安全事件为何得不到根治;“最美乡村医生”王布和20多年坚持“有钱没钱都能看病”的行医理念;2011年小悦悦事件……四、发展与继承的平衡。

从历史与现实的层面阐释如何处理社会的发展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

如《抗日奇侠》将武侠与抗战剧结合,被网友称为“抗日神剧”;许多百年古镇在城市化进程中被拆迁;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正以每年至少消失一个的速度锐减;中国近几年加快了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程,筷子、麻将已申遗成功……第三层面(发展等级):虚实结合。

结合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由实到虚写出层次与深度。

【考场佳作一】在流行与传统中寻找平衡一考生如果我问你情人节怎么过,你会侃侃而谈;如果我问你最喜欢哪个NBA球星,你也会脱口而出;如果我问你最近最流行的电影是什么,你也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我。

如果换个话题:你知道多少有关巴金、老舍、鲁迅的故事,你知道多少有关《巴黎圣母院》《哈姆雷特》《浮士德》的情节,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哑口无言。

这就是在荧屏和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这些自诩为有个性、独树一帜的新新人类面对传统的尴尬与无奈,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发展是极为不平衡的。

所以,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人们似乎面对流行的、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趋之若鹜,而对传统文化却越来越淡漠,这是一种严重的文化失衡现象。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那么,忘记传统,难道不是背叛吗?这种不平衡看似无伤大雅,然而,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文化就会一点点遗失或是陨灭,即使流行文化再怎么蓬勃发展。

重新找到我们知识结构的平衡吧!不期望每个人都如郭沫若一样把《红楼梦》倒背如流,但作为现代人,对历史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很多人认为名著过时了,试问,相对流行歌曲,《论语》《孟子》经大浪淘沙,还被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诵着,这算过时吗?相反,有哪一首流行歌曲能够穿越时空,这样经久不衰呢?201 1年,鲁迅作品从中学教材中“大撤退”,就在我们忘却鲁迅时,德国人却在反思:为什么我们没有“鲁迅”?就在我们隐约记得春秋时有位叫孙武的名人时,美国西点军校却早已把《孙子兵法》定为必读教材,西方的商家也纷纷用《孙子兵法》来解决商战中的问题;我们在对外来文化津津乐道之时,西方学者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令我们震惊的命题-——21世纪必将是儒学的世纪。

当然,社会在发展,人们也应该接受流行文化,但社会再怎么发展,也绝不能丢失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从现在起,重拾那些遗落的传统文化,做一个知识结构平衡的现代人,这才是真正的新新人类!【点评】在构思上,作者另辟蹊径,谈知识结构的平衡,呼唤人们重拾经典,做一个知识结构平衡的现代人,视角独特,构思新颖。

在表达上,选材古今结合,正反结合,材料丰富。

此外语言流畅,哀而不伤,可谓文质兼备。

【活学活用】《作文成功之路》201 3年高考特供素材运用指导●立意角度一:人与自然的平衡●对接素材一肯尼亚大象专用走廊由于大量公路、围栏和农田的存在,肯尼亚山地的大象栖息地遭到分割,导致象群迁徙时经常破坏围栏和庄稼,甚至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

为了缓解人象冲突,肯尼亚政府实施了野生动物保护走廊计划,为大象建造专用通道。

野生动物保护组织首席环保官杰弗里·赫格说:“肯尼亚北部的大象已经对这条通道很熟悉了,通道保障了它们的安全。

大象好像知道这是专为它们建造的安全走廊,有了这条走廊,它们在迁徙时再也不用冒险穿过人类居住区,避免了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

”建造大象走廊是能够实现多赢的做法。

对于肯尼亚北部的大象种群来说,建造走廊后允许它们迁徙到其他栖息地寻找配偶,可以让更多基因结合在一起,进而保证它们身体健康。

此外,该走廊也扩大了大象的活动范围,降低了栖息地的压力。

对于黑犀牛等与大象争夺相同资源的其他动物来说,走廊的建造也让它们成了受益者。

——摘自《路》刊2013年5期《时鲜素材深入解读及运用方向》运用指导:本素材是正面材料,可直接转述论证“人与自然平衡”的重要性;也可联系中国目前环境破坏的现实,与此素材形成鲜明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人与自然平衡”的重要性。

●对接素材二高频主题一:家园家园,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话题,也是近几年世界性热门话题。

家园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有让人欣慰的,也有让人无奈的……关注物质家园,引导考生思考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敬畏自然的意识;关注精神家园,引导考生反思时代的人文环境。

家园这个主题既关注了社会热点,又呼唤了人文精神,对引导考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很有意义。

因为呵护家园,就是在呵护人类的明天。

最佳立意方向:此主题既具有时代性,又贴近现实生活,可放到时代大背景下立意,也可化大为小抓住一点写出深度。

(1)物质家园需要呵护。

比如要敬畏自然、低碳生活、远离战争、捍卫和平,等等。

(2)精神家园需要呵护。

比如要构建道德体系、加强法制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国民素养,等等。

(3)呵护家园需要全民的参与。

比如要树立责任意识、倡导奉献精神、加强人与人及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等等。

(4)由物质家园起笔升华到精神家园,也就是由实到虚,综合以上3点进而呼唤如何呵护我们的家园。

高分素材:①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达尔文;②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疏通沟渠,四要洒扫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③“美丽中国”雾霾重重;④2012年8月,北京遭受61年来最大暴雨;⑤2012年3月,长江大学教授到市政府门前下跪请愿,要求关闭学校附近的污染工厂。

——摘自《路》刊2013年5期《“撞车”高考,务必锁定十大“高频主题”》运用指导:本主题既提供了素材,又提供了写作思路,可以说是四川卷作文题的写作提纲。

考生可直接截取第一个立意点“物质家园需要呵护”,并选取下面的素材做论据。

也可以第四个观点为立意作文,由实到虚,在结构上写出层次感,在思想上写出深度。

●立意角度二:经济发展与道德文明的平衡、物质追求与精神充实的平衡●对接素材深圳海砂危楼事件据央视财经频道消息:近日,深圳曝出居民楼房楼板开裂、墙体裂缝等问题,每逢雨天渗水不断。

市政府的调查结果显示,问题的根源在于建楼时使用了大量海砂。

海砂中超标的氯离子会严重腐蚀建筑中的钢筋,甚至导致建筑物倒塌。

而这样的“海砂危楼”在深圳比比皆是!无良的开发商之所以选择“海砂”做建筑混凝土,是因为可以节省一半成本。

楼房因为奸商的贪婪岌岌可危,监管者却熟视无睹,谁来救救深圳的危楼!——摘自《路》刊2013年6期《“烟草院士”“深圳海砂危楼”等热点素材点击》运用指导:本素材是反面材料,可直接转述论证“经济发展与道德文明”平衡的重要性,也可将其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放在文章的开头并对其进行批判,进而提出如何拯救我们的道德的问题。

2013年高全国新课标卷Ⅱ作文题导写及素材运用示范福建程必荣【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同学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宿舍、班级、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小集体中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将来走上社会才能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