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节奏-附范文
2013年高考优秀及满分作文(湖南卷)

2013年高考优秀及满分作文(湖南卷)2013年高考优秀及满分作文(湖南卷)2013年高考优秀及满分作文(湖南卷)(一)原题回放七、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
寒冷、饥饿、风雨都无法阻止,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
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精疲力竭,伤痕累累。
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着下班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
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
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二)作文评卷补充细则2013年湖南高考作文评卷补充细则今年作文评卷,网上记分标示区分为以下三块:内容等级分,0——20分;表达等级分,0——20分;发展等级分,0——20分。
各标示区没有分等,但作文评分,仍按分项分等进行,请大家严格按分项分等标准评分。
错别字、繁体字、不够字数、没有标题的,在基础等级之表达项中扣分。
基础等级部分一、关于评分标准1.内容部分:根据今年作文命题和考生答题的实际情况,以中心和题意为重点,全面衡量。
中心题意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内容与感情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思想健康一项,暂不作比较判断,若出现政治法律观点或道德意识明显超出底线的情况,需报核心组仲裁。
)2.表达部分:以结构语言为重点,全面衡量。
结构语言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文体或字迹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3.记分应综合考察内容与表达两部分,一般情况下不跨等记分。
4.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表达项最多在一等下限记分,发展等级不能超过15分(总分不超过45分)。
5.偏离题意的文章,内容项和表达项均不超过三等记分,发展等级不给分(总分不超过20分)。
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作文素材归纳

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作文素材归纳第一篇: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作文素材归纳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作文素材归纳2013年高考,作文虽然仍是材料作文,但是,命题思想却有很大不同。
2012年的“船主与修船工”仍然是一个社会化、生活化的命题,但降低了“干预”生活的热度,改为“温和”地切入生活,通过“顺手”行为,引导考生思考生活中的道德、责任、感恩等话题。
2013年的材料作文: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
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
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题目中强调了勇气和“不去想价值的事儿,手就不会发抖”,对青少年的思想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解析: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绘就的美好蓝图,如何变成共同行动、化为生动现实?人民在期待,世界在关注。
今年的高考(微博)题恰恰呼应了这个时代主题,我们生逢伟大的时代,不就是材料中说的得到了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吗?为什么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因为他们虽然拥有足够的经验但是因而也有更多的顾虑,反而是年轻工匠勇敢站出来,并完美切割出两块宝石。
为什么年轻工匠经验不足,却能做成大事,因为和没有经验比起来没有勇气,没有担当,没有实干,更加可怕,经验是在勇于担当,勇于实干中产生和不断完善的。
不敢负责、不愿担当,不去实干就是有再丰富的经验都是纸上谈兵,空谈发展。
因此,勇于担当,勇于实干,应该是这次作文的立意核心。
2、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老雕刻家最后的话。
立意角度有二:老雕刻家的话和钻石。
从老雕刻家的角度立意,可以围绕“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成功来自勇气”、“成功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做事需心无旁骛,无所畏惧”等切入;从钻石的角度立意,则可以从“瑕疵不足畏,改变成就美”、“要勇于改变自我”、“与过去决裂,勇于做新的自己”等角度切入。
自己作文之自己的节奏高中作文

自己的节奏高中作文【篇一: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节奏附范文】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节奏附范文命题作文“节奏”写作导引【原题呈现】请以“节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得套作或抄袭。
【写作导引】“节奏”是一个标题作文,由于标题以一个双音节词来呈现,因此,与其说它是一个标题作文,还不如说它是一个话题作文或者命题作文。
因为“节奏”一词可以形成无数个判断,作文就有无数种写法,这一方面为善于联想的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另一方面又给疏于思考的考生确立意旨带来审题的困难,往往会偏离题旨;第三,绝大多数考生可能只在“节奏”基本解释的层面绕来绕去,写不出新意的作文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我们来看看节奏的解释。
什么是“节奏”?《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1)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例如“节奏明快”中的“节奏”,即是如此。
如果考生善于联想,写作就可能会精彩纷呈。
写这篇作文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去立意:1.自然的节奏。
例如写“雨的节奏”,单是春雨的节奏就给我们无穷的享受。
“天街小雨润如酥”,那是春雨来到人间的微笑;“春潮带雨晚来急”,那是春天的雨的一种豪放;“清明时节雨纷纷”,那是一种雨思绵绵、哀思纷纷的悲伤,就更不用说夏雨的滂沱、秋雨的凄凉、冬雨的纯洁了??2.人生的节奏。
例如写“生命的节奏”,善于运用分解思维的同学,可以书写人生不同时期呈现出来的美妙节奏。
新生——就像花苞绽放时的微鸣,嫩芽吐出时的低颤,雏鸟破壳时啾啾的叫声;成长——像唐古拉山流出的圣水长江般,在平静宁和的上游结束后,开始激起点点浪花;中年——来自青藏的长江在流经高耸的横断山,与汹涌的雅鲁藏布江擦身而过后,步伐平缓了许多;老年——生命的乐音急转直下,节奏变得艰难甚至停顿??3.社会的节奏。
例如写我们现实“生活的节奏”,善于联想、想象的同学同样出手不凡。
有的同学可能写出这样的构思——我想把生活过成散文的节奏,看淡得失,随性自然??我想把生活过成诗歌的节奏,真实奔放,韵味独特??如今我亦难以找寻那一位安详的老人,生活的悠闲??如今我亦难以找寻面色苍老的土墙,矗立百年,沧桑幽幽??如今我亦难以找寻那一条缠绕着乌镇的小河,缓缓的情思,汩汩而出??【例文】节奏胡嘉涛舒缓,安谧,一如钢琴黑白键演绎的优雅,清淡,却让人沉醉。
2013年高考语文四川卷作文范文《寻找生活的平衡》!

2013年高考语文四川卷作文范文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寻找生活的平衡》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在忙碌中迷失,在追求中疲惫。
然而,“过一种平衡的生活”这一简单而深刻的理念,如同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平衡的生活,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时间分配,而是在学习、思考、行动与休闲之间找到一种和谐的节奏。
学些东西,让我们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内在素养;想些问题,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世界和人生;做些事情,将理论付诸实践,实现自我价值。
然而,仅有这些还不够。
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这些看似轻松的休闲活动,其实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
它们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能够放松身心,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回顾历史,许多伟人都懂得如何平衡生活。
比如,爱因斯坦在专注于科学研究的同时,也热爱小提琴演奏,音乐成为了他放松和激发灵感的重要方式;鲁迅先生在以笔为武器,深刻批判社会现实的同时,也注重生活的情趣,喜欢品茶、养花。
他们的生活并非只有单一的追求,而是在多元的领域中找到了平衡,从而成就了辉煌的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为了追求功成名就,而忽视了生活的其他方面。
有的学生整天埋头苦读,却忽略了身体的锻炼和心灵的滋养;有的上班族拼命工作,却忘记了陪伴家人和关爱自己的健康。
这样的生活,即使取得了一时的成功,也往往是以牺牲幸福和健康为代价的。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生活的平衡呢?首先,我们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合理规划时间和精力。
其次,要学会调整心态,不被外界的压力和诱惑所左右,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最后,要勇于尝试和创新,在不同的领域中寻找乐趣和价值。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2013各省高考作文范文

2013各省高考作文范文2013年全国高考今天正式拉开帷幕,全国共有约912万名考生走进考场。
随着首门语文科目考试的结束,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公布,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本网简要梳理如下:(根据现有材料整理,请以高考试卷真实内容为准)全国卷(大纲版)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全国卷(新课标)经验与勇气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钻石,但却发现钻石上有瑕疵。
很多工人都不敢随意去切割这样昂贵的钻石。
一个有一道裂痕的钻石,若切割好的话就价值连城,若切割不好则损失惨重,一位老雕刻家设计了周密的方案,让他年轻的徒弟进行切割。
徒弟没有犹豫就切割了并获得成功。
老雕刻家说,不考虑价值,无所畏惧,就能做好一件事情。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北京卷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材料作文,两个科学家对话,爱迪生回到21世纪,他对手机怎么看,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江西卷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却喜欢前面的‘两怕’。
”这一现象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题目自拟,字数700。
广东卷以“捐助”为题作文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及范文

高考材料作文及范文1、总体说来,高考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题目只能唯一,不能是其他)、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漫画作文及材料作文等五个大的类别,就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来看,出题者均偏向于材料作文。
2、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
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谈谈手机行业手机行业在2012年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当我还在用单核手机时,现在三星的八核手机都要出来了,更新换代简直太快了,现在连特立独行的苹果也按赖不住,快马加鞭加快更新换代时间,跟上这个世界的潮流。
现在很多人买手机都迷茫了,到底怎样的手机才适合自己,够用够玩,这也应了乔布斯一句至理名言“消费者永远不知道他们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不得不说苹果手机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手机行业,他改变了手机的定义,从单纯打电话到一种生活方式。
也提升了手机外观的审美要求。
不过安卓手机的出现则终结了苹果一支独秀的时代。
有一个现象可以解释,前几年每届国际消费电子展览会上,苹果手机每次都是手机界中的明星。
不过近几届都被安卓机给替代了。
人们心目中最好的手机不再永远是苹果某款手机。
说到手机的品牌,我们不得不面对自家的国产品牌手机,国产手机一直没给人好印象,什么山寨机,质量差,造型丑,没创意。
这也确实是个事实,很多追求高端时尚的人士也不得不选择日美韩货,肥水都流到外人田。
难道中国生产不出来好手机?不!不得不说,这些年来,中国手机技术比较落后,所以生产出来的手机都比较低端,与国外手机相比就只有价格又竞争力,有次看了个新闻都感到心疼,国产手机出货量占50%但是手机利润却是1%其他99%利润被三星苹果等厂商给瓜分了,国产品牌手机明显就是赔本赚吆喝,造业啊!很多人对国产手机有偏见,殊不知价格在那里放着能做出什么样好配置的好材质的手机,所以还是要以理性看待这个问题。
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52篇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60分)【真题再现】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
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
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
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
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
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材料涉及两个重要人物:老切割师、徒弟。
从老切割师的角度分析,是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并指导徒弟去切割价值连城的钻石;从徒弟的角度分析,他在老切割师的指导下,敢于做事,不去想价值的事情。
由此可以得出相关的立意:①经验与勇气是成功的保证;②过硬的能力是成功的前提;③有勇气才能成功;④做事情要专注,无所畏惧;⑤不问得失,敢于做事;⑥有勇有谋才能创造美。
【优秀作文1】能为?敢为!钻石的价值确实不菲,切割时一旦失手再过晶莹也难免沦为废品,于是也就难倒了众多的切割师。
老切割师固然有着超群卓越的技术,他能为,却少了小徒弟那份敢于操刀的勇气,不敢为;无技术,少经验,固然不能成事,但少了可嘉的勇气,就囿于平庸,难成大事。
敢为,为天下先,超脱平凡。
建国之初,我国经历了清满腐朽,外国掠夺,日寇蹂躏,蒋氏摧残,一穷二白,满目萧然;又加之十年动荡,法制、经济、人文各个领域都到了奔溃的边缘。
政坛彷徨,此际,我们伟大的邓爷爷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大刀阔斧,拨乱反正,缔造了我国独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春意盎然,他修宪法、正思想,开特区,收香港,春天的故事不可谓不雄壮。
高考优秀作文网此番事业,来源于邓小平爷爷独特的政治眼光和超强的预见力,他能为;但更重要的是他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以及部分满分作文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1. 新课标Ⅰ全国卷(山西、河南、陕西、河北、陕西):经验与勇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 新课标Ⅱ全国卷(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吉林、新疆、黑龙江、云南、宁夏):真诚与友善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3. 北京卷:爱迪生怎么看手机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节奏附范文
命题作文“节奏”写作导引
【原题呈现】
请以“节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得套作或抄袭。
【写作导引】
“节奏”是一个标题作文,由于标题以一个双音节词来呈现,因此,与其说它是一个标题作文,还不如说它是一个话题作文或者命题作文。
因为“节奏”一词可以形成无数个判断,作文就有无数种写法,这一方面为善于联想的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另一方面又给疏于思考的考生确立意旨带来审题的困难,往往会偏离题旨;第三,绝大多数考生可能只在“节奏”基本解释的层面绕来绕去,写不出新意的作文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我们来看看节奏的解释。
什么是“节奏”?《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
(1)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例如“节奏明快”中的“节奏”,即是如此。
(2)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进程。
例如“生活节奏加快”中的“节奏”,即是如此。
以上的两种解释在文言、白话的经典著作中的运用比比皆是。
《礼记·乐记》中的“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中的“节奏”即是指音乐而言。
茅盾《野蔷薇·一个女性》中的“她觉得大自然的流转就是她自己的命运的节奏”和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中的“我跨上列车,心情是异乎寻常的,仿佛这紧张生动的生活节奏,将我全身的螺丝也拧紧了”两句中的节奏均是指进程而言的。
因此,我们的学生作文也没有逃离这样的涵义。
绝大多数考生整天埋头于题海,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音乐、诗歌知之甚少,也不会想象类比,因此他们更多的是就生活的“进程”来立意,写身居城镇的那些居民为生计忙忙碌碌,节奏紊乱而快速;或者就是写自己的高三生活繁忙紧张,所谓的“快节奏”,落入窠臼的文章较多。
如果考生善于联想,写作就可能会精彩纷呈。
写这篇作文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去立意:
1.自然的节奏。
例如写“雨的节奏”,单是春雨的节奏就给我们无穷的享受。
“天街小雨润如酥”,那是春雨来到人间的微笑;“春潮带雨晚来急”,那是春天的雨的一种豪放;“清明时节雨纷纷”,那是一种雨思绵绵、哀思纷纷的悲伤,就更不用说夏雨的滂沱、秋雨的凄凉、冬雨的纯洁了……
2.人生的节奏。
例如写“生命的节奏”,善于运用分解思维的同学,可以书写人生不同时期呈现出来的美妙节奏。
新生——就像花苞绽放时的微鸣,嫩芽吐出时的低颤,雏鸟破壳时啾啾的叫声;成长——像唐古拉山流出的圣水长江般,在平静宁和的上游结束后,开始激起点点浪花;中年——来自青藏的长江在流经高耸的横断山,与汹涌的雅鲁藏布江擦身而过后,步伐平缓了许多;老年——生命的乐音急转直下,节奏变得艰难甚至停顿……
3.社会的节奏。
例如写我们现实“生活的节奏”,善于联想、想象的同学同样出手不凡。
有的同学可能写出这样的构思——我想把生活过成散文的节奏,看淡得失,随性自然……我想把生活过成诗歌的节奏,真实奔放,韵味独特……如今我亦难以找寻那一位安详的老人,生活的悠闲……如今我亦难以找寻面色苍老的土墙,矗立百年,沧桑幽幽……如今我亦难以找寻那一条缠绕着乌镇的小河,缓缓的情思,汩汩而出……
【例文】
节奏
胡嘉涛
沸腾,嘈杂,一如摇滚乐队肆意的喧嚣,激情,却引人。
舒缓,安谧,一如钢琴黑白键演绎的优雅,清淡,却让人沉醉。
可还是有那么多人一头栽进了生活的酒吧,在舞池中伴着重金属的节奏,扭动身体,扭动青春。
似是从身体的律动节奏中寻到了什么,便将灵魂也留在这里,尽情摇摆。
不知道那一张张年轻面孔下的心是否安详,是否放松,在这鲜明的快节奏下。
或许,青春便是怒放,尽情绽放所有美好的时光。
但我更钦羡于昙花般的酝酿,而不是终日沉醉,沽名钓誉。
酒吧里的人来自何方?散场后又会走向哪里?或许更多的人是投身于社会的功名场,终日为着升迁,涨工资,讨好上司费劲脑汁。
曾一度追逐,一度向前,像所有的凡夫俗子一样追逐什么,或许更准确地来说,是抢夺着什么。
属于自己的功劳,属于自己的头衔,属于自己的朋友,都要,一一要来。
一位朋友说:“以后,不要再争什么了。
”当时的震惊已消退,伴随着是连日的沉思。
这样的生活,或许是外人眼中的光鲜亮丽,可是个中酸楚,都只能独自咽下。
是节奏太快了吧,不等万物自然发展便抢先要来,它累,你也累。
不知是否因为换了新环境,连我都诧异自己的改变。
电脑里只有舒缓的歌曲,生活也波澜不惊。
开始享受这般的美好,我想着总有那一天,要驻足丽江,走进乌镇,细细品味历史积淀的节奏之美,那里的人,应该都是不紧不慢吧。
也爱上孔子。
剖析来分析去,似乎孔夫子更符合原先的自己,其实不然。
当夫子感叹于曾经理想社会的美好时,我明白,你我同道。
爱你“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可贵精神,爱你对弟子的无比关怀,爱你时不时的诙谐幽默。
或许依法治国是快节奏的人所做之事,那你——以德治国的你便是慢节奏的元老了吧。
慢节奏不是隐士们不理会世事,“让他去死吧!”让自己脱离尘世的生活;快节奏更不是追名逐利,留恋官场。
无论是慢节奏,还是快节奏,用孔夫子的话说,即“矜而不争”,并非消极对待事物与自己,而是以一种不是为了自己的心来做事,为社会做实事,困难时也与大家一起共渡难关,只是,不是为了自己。
懂得节奏的人总能“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吧。
悟透之时,让我们偕同朋友沉醉在大自然声音的节奏里,顺其自然。
抑或是在一个冬日的午后,捧一本书在慵懒的阳光下享受钢琴曲流淌下的美好吧。
听,最舒缓的声音,最顺畅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