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掌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具体措施,如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改进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
(3)水资源保护措施的实施:理解并掌握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如治理水污染、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等,并了解这些措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学生对于水资源问题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认识人类活动与水资源的关系,形成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水资源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水资源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水资源。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水资源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2)请列举三项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答案:治理水污染、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等。
4.材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某城市通过实施一系列节水措施,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1)请分析该城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
答案:城市通过推广节水技术、改进供水管网设施、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措施,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3)测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水资源相关的测试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作业评价:
(1)认真批改: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2)点评: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水资源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水资源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水资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水资源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水资源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呈现新课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4.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维护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保护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实施节水行动等。
5.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公平性、高效性、持续性、公平性、参与性。这些原则旨在实现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水资源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水资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水资源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3.实验器材:根据教学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例如,水循环实验所需的模型、水质检测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等。在实验前,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

第三节水资源1.时空分布不均教案

第三节水资源1.时空分布不均教案

第三节水资源1.时空分布不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 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情况及影响。

3. 掌握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的意义和方法。

四、教学步骤:第三节水资源1.时空分布不均,主要讲述了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受气候影响较大,年降雨量最大的地区可能并不意味着水资源最丰富。

相反,一些干旱地区由于地下水的存在,也可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这种时空分布的不均,使得一些地区在某些时段出现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面临水资源过剩的问题。

其次,我们再来谈谈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情况。

地球上大部分淡水资源都存在于江河湖泊等水体中,这些水体在地球上的分布并不均匀。

一般来说,沿海和一些河流流域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而内陆地区和一些高山地区则可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这种分布不均也给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生存条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我国,水资源的情况更是严峻。

一方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但另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

再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使得我国的水资源问题更为突出。

特别是南北方水资源的差距较大,南方水多地多,北方则相反。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那么,面对这样的水资源状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一方面,我们要合理用水,尽可能的减少浪费。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比如,我们可以推广节水器具,提高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用水效率;我们也可以加强污水处理回用的技术,将污水转化为可用水资源。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水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我国设计经济发展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3.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4.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和讲解法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准备课堂讨论。

2.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准备相关投影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喜欢作游戏,今天我出个字谜给大家猜猜:大于号,小于号,全靠小心别去掉。

(打一字)答案:水。

讲授新课教师板书:第三节水资源一、时空分布不均教师提问:什么是水资源?水是宝贵的资源,分组讨论,它宝贵体现什么地方呢?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作用?(学生先看书总结,然后小组讨论。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总结:(略)承转:刚才我们学习理论知识,下面我们看一看P75的图 3.13“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的分布示意”,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学生观察图)提示:一个国家的河流径流量的大小,答题可以表明这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和分布空间分布情况。

由图并结合P75-76的文字,可以得出我国水资源在时空上的分布特点:从空间分布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从时间分配看,降水夏秋多、冬春少。

(详情见课本说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如: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我国将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在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更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学生阅读课文P76活动中的相关材料,进一步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影响,并完成活动中的题目。

)板书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教师:阅读一段材料:【三峡大坝建成】“三峡大坝是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

八年级新人教版地理(上册)教案:3_3水资源

八年级新人教版地理(上册)教案:3_3水资源
(二)时空分布不均
1、播放一段北方旱灾和南方水灾的视频资料。录象中的场景说明了什么?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也是导致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之一。
2、图片展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你从图上读出了什么信息?我国的降水在时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它对河流的水量和汛期有什么影响?
A.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B.水资源内流区多、外流区少
C.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D.水资源的季节变化是秋季多、春季少
8.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的水能蕴藏量占我国水能蕴藏量的()
A.60% B.40% C.70% D.90%
9.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水能资源的表述,准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也占世界前几位。
4.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A.冬春多,夏秋少B.冬春少,夏秋多C.东部多,西部少D.东部少,西部多
5.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A.兴修水库B.节约用水C.跨流域调水D.防止水污染
6.以下地区中,缺水严重的是()
A.三江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
7.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析的说法,准确的是()
B.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长江水系最多,黄河第二。
C.我国当前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D.我国正在兴修的河南小浪底工程将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设计者:
审查者:
日期:年月日
三、本课小节。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面对如此宝贵而又紧缺的资源,我们只有做到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课后补记
(或教学反思)
课后补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1课时时空分布不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1课时时空分布不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1课时时空分布不均》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水资源第1课时时空分布不均”,主要介绍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差异、季节变化,以及人为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提高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差异、季节变化,掌握水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2.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3.人为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运用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等相关资料2.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3.水资源分布图、案例材料等教学素材4.教案、课件等教学文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现象。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差异、季节变化,以及人为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

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数据,让学生深入了解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水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1课时时空分布不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1课时时空分布不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1课时时空分布不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1课时时空分布不均》,主要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表和文字,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差异、季节变化,以及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掌握了地形、气候等地理基本知识,对我国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水资源分布不均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例、地图和图表,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及其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差异、季节变化,掌握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差异、季节变化,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难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图表教学法:利用地图、图表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水资源分布不均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表、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课堂活动方案,准备讨论题目。

3.准备PPT课件,进行课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提问:“请大家观察这幅图,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图表,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课程标准】运用资料 ,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开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 ,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

3.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过程与方法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 ,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密切地理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节约的资源观 ,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重点与难点】1.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

2.我国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3.培养节水意识。

【教学方法】讲述法、读图分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地球上水资源很丰富 ,不必在用水问题上斤斤计较 ,小题大做。

你赞成这种观点吗?水不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要珍惜水资源。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水资源 ,并为身边的水资源问题出谋献策。

二、新课学习〔一〕时空分布不均读图分析地球水资源形势〔地球上水是丰富的 ,淡水资源却是有限的〕1.水资源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主要指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等一些淡水资源。

2.水资源的分布〔1〕空间分布特点读图分析 ,水资源哪里多?哪里少?〔南丰北缺;西北和华北地区 ,缺水最为严重〕读图分析 ,我国水土资源配置合理吗?〔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思维拓展:为什么西北地区 ,缺水严重?〔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内陆递减〕思维拓展:为什么华北地区 ,缺水严重?〔自然原因: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 ,春旱严重;河流少 ,且流量较小社会经济原因:多 ,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浪费严重〕〔2〕时间分布特点读图分析:四城市什么季节降水较多?〔夏秋降水较多〕归纳:①季节变化大读图分析:我国降水年际变化______ ,河流流量的年际变化_____。

〔大;也大〕归纳:②年际变化大小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 ,冬春少;年际变化大3.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时间分布不均:易洪涝、易干旱;空间分布不均:南北方农业差异〔南方水田 ,北方旱地〕〔二〕合理利用水资源1.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时间分布不均的解决措施:兴修水库 ,如三峡水利枢纽空间分布不均的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①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引长江水 ,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 ,北达山东与天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检测
训练案P43
总结反馈
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1、自然原因: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2、人为原因:人口增长、世界用水量增加、水污染严重、水的重复利用率低、森林破坏严重
时空分布不均
课题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水资源 1时空分布不均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掌握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重点难点
水资源的分布,造成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课水通知
1.什么叫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水。就目前状况来看,主要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是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为什么?
自主学习
水资源与我们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水又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提供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据科学家研究,一个人如果停止喝水,最多能活7天,而一个人不吃饭虽然也会饿死,但只要有水喝,至少可活30多天。国外曾有10多个探险者作过空腹旅行的尝试,即只喝水,不吃饭,身上还要背十几千克重的东西,每天步行几十千米,但都活了30多天还没有死亡。
3、空间分布不均
2010年4月,桂林解放桥被洪水淹没的桥体。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广西桂林市普降大到暴雨。20日,漓江水位达到147.2米,超过警戒水位1.5米,这是漓江今年首次突破警戒水位。2010年4月,云南省陆良县大莫古镇德格海子彻底干枯,村民正在挖运河底干泥作肥料
拓展延伸
中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找一找:我国缺水带、少水带、过渡带、多水带、丰水带分别在什么地区?
缺水带: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西部
少水带:青藏高原北部 东北平原西部
过渡带:华北平原 辽东半岛
多水带:长江中下游平原 横断山区
丰水带:武夷山脉 海南岛
补充: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以我国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华北平原为例,这里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6%左右。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合作探究
水危机的原因 自然原因
1、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少
2、时间分布不均
观看我国一些地区的年降水量柱状图(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市)
归纳: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时间分布不均,河湖水量时间分布不均。
时间分配: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原因是夏季风暖热多雨,冬季风寒冷少雨.河流径流量年变化大.容易造成干旱和洪涝灾害.原因是夏季风强弱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