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水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3《水资源》参考课件 (共15张PPT)

3、目前人们直接利用的 淡水资源主要是哪些类型 的水?它们的储量占全球 淡水总储量的比例是多少?
水资源遭受到污染!!!
水资源遭受到浪费!!!
我国水资源特点
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水资源排在第六位, 若按人均水资源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110位 之后。缺水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
以城市供水为例,全国大约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中国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
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 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 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 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 音字母 JS的变形,寓意节水, 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 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 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 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水价除了要计入生产成本、污水处理成本外,还要 加上资源开发和储备所需费用。( )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时间分布规律: 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办法: 兴修水库
空间分布规律: 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 解决办法: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最伟大工程
为了调节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修建了很多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 调工程,将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的华北、 西北地区。这项工程规模巨大,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活动:下面是某市水价听证会代表的不同意见,你赞成 谁的意见?
★水是天上下的、河里流的,应该免费使用。( )
★水需要加工处理才能使用,要按生产成本定价。( )
★用水会造成污染,还应该在生产成本价上加入污水处理成本。( )
人教版地理初中8年级上册-第3章第3节-中国的水资源

南水北调工程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 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 输送,北达天津与山东
中线工程:目前从丹江口水库引 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 北达北京
西线工程: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 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节约用水 节水标志
农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业 种植耐旱农作物
减少农药、化肥使用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2、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分 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季 节 分 配 不 均
北京降水量年变化
年
际
变
化
大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
南北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降水和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 西北和华北缺水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1)水资源浪费 水资源污染 (2)①节约用水 ②治理和防治水污染
课程小结
水资源的含义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状况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水资源利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节约用水
3、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 B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过渡开采地下水
D、多打机井
4、我国南方与北方水土资源的矛盾表现在( C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D、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1)图中反映的是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A图的问题为________,B图的问题为_______________; (2)相应的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为: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工 业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 课件(共35张PPT)

淮安四季青污水处理厂
水资源危机已为我们敲响了警 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21世纪 的主旋律。请看各行各业的行动。
家庭节:
生活用水、一 水多用
浴缸
推广节水器具
停用
少使用洗涤剂
和清洁剂
用淘米、洗菜的水浇花
合作讨论: 面对工业、农业用水状况,请
同学们提出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合 理化建议。
六 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
世界平均水平的 四分之一。全国 600多个城市中大约有一半城市缺 水,每年因缺水造成上千亿元的经
济损失。中国水资源贫乏,属缺水 国家。
水资源短缺将成为 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 严重的资源问题。
全球水资世源界短水缺日和和我中国水国资水源周危机的问
题已199引3年起第世47界届联和合我国国大的会通高过度一重项视决议,:请将阅每年读的
经北京市政府批准,自2000年11 月1日经起北,京北市京政市府调批整准水,价自,20居0民4年用8 自月来1号水起价,格居每民立用方自米来由水1.3价元格调每为立1.方6 元米。由1.6元调为1.8元。
合作讨论:
如何看待北京市居民用自来水 的价格调整问题?
水资源危机已为我们敲响了警 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21世纪 的主旋律。请看各行各业的行动。
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水是宝贵的资源
水 资 源 不 足 和
用 水 紧 张 的 问 题
讨论:请同学们说明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全球人口的增长 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出 现 不 足 需求与日俱增 和 紧 张 的 问 题
我国城 市中,购 买纯净水、 矿泉水饮 用,已成 为人们的 消费时尚。
人们需要纯净 的水,而水受到 了 严重的污染。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和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掌握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水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掌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学会计算日常生活用水量,提高节约用水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通过案例分析,学会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2.教学难点: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丰富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环节一:水资源的概念与重要性(1)引导学生回顾水资源的概念,明确水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短缺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教学环节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1)引导学生观察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
(2)结合地图、图表等资料,探讨水资源分布的原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八上地理3.3水资源(共54张PPT)

3、你知道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 程在调节水资源时空分配上有什么作用吗?
• 答:调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调节水资源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均匀。
中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 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
夏季丰水期
书P57 “活动“(三)
• 读图3.11,回答下列问题。 • 1、你家乡的河流与图中哪条河流的水量季
节变化类似,哪个季节水量最多,哪个季 节水量最少,为什么?
答:与西江类似。因广东位于东南沿海,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降水量大, 河流水量最多;冬春两季降水最小,河 流水量最少。
2、根据以上资料,说说我国年降水 量与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的关系。
解决措施——
• 淡化海水 • 大气灌溉;推广耐旱农作物
工业节水 城市节水
合理布局;减少污水排放量;提 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采用先进工 艺至无水工艺
分质供水;推广节水型器具
3R原则—— REDUCE、RECYCLE、REUSE
减污 循环 再用
节水农业
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
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立志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
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
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真正努力精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水资源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水资源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水资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水资源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水资源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呈现新课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4.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维护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保护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实施节水行动等。
5.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公平性、高效性、持续性、公平性、参与性。这些原则旨在实现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水资源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水资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水资源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3.实验器材:根据教学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例如,水循环实验所需的模型、水质检测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等。在实验前,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

←北方旱地 南方水田→
旱灾
涝灾
知识点二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 因
2.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 施
(1)解决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时 空不 均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思考:
请观察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以下问 题: 南水北调工程有几条路线? 哪条线距离最近,解决的是什么地方的缺水问题? 中线方案起点的水库是哪一座? 沿京杭大运河的是哪一条线?
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 喷灌、滴灌技术
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工业用水: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 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 用率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1)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 (2)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它
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
人均径流量(立方米/人)
径流总量(万立方米)
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尼 中国 印度
世界
120 000 90 000 60 000 30 000 0
0
人均量2000多立方米
20 000
40 000
60 000
总量2.7亿立方米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资源仅
2.以下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间分布是西北多,东南少 B.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 C.时间分布是冬多,夏少 D.时间分布是春多,夏少 3.右图反映了( C )。 A.水资源浪费 B.水资源分布不均 C.水资源污染 D.农业对水资源需求大
B) 。
4.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B )。 A.南水北调会导致南方水资源短缺 B.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之 一 C.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水调到东北地区 D.南水北调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三节 水资源

材料一
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玉 米、棉花的集中产区,其耕地 面积约占全国的23%,但水资 源量仅占全国的3.8%。
空间分布不均 制约农业的发展
任务一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为原因
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浪费现象严重
● 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水利工程
● 种植耐旱作物,改良灌溉技术
对策
● 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减少浪费
材料二
材料三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绵绵, 持续一个月之久。至七八月份,一段 时间出现了晴朗干燥的天气,这正是 水稻旺盛生长极需要水的时期。
云南省水资源总量居 全国第三。2009—2012年 却连续四年冬春季节遭遇 大旱。
时间分配不均(季节) 制约农业的发展
时间分配不均(年际) 对农业、工业发展、 生活用水等产生影响
浪费惊人!
实验表明,水龙头以每秒一滴的
速度滴水,35分钟能滴满240毫升的量
杯,这样一年就要滴掉3.6吨水。某大
城市有家庭五十万户,以平均每个家
庭有四个水龙头计算,全市就有200万
个水龙头。如果有20%的水龙头滴水
不止, 一年要浪费掉多少吨水? 144万吨!
(1)原因
就地取“材”
水污染严重。
水污染
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全局性优化。科学推进实施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 和重点水源工程;全国水利程供水能力超过8 900亿立方米;初步形成“南 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
江河湖泊面貌实现历史性改善。河湖长制体系全面建立,解决了一大 批河湖治理保护长期积累的突出问题;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和河湖生态流 量保障,大力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实现 由增到减、强度由高到低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