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概况—都兰县

合集下载

青海社会发展经济数据:17-7 青海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2

青海社会发展经济数据:17-7 青海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2
臧宝工业旅游景区 青海玉生琨昆仑玉文化景区 西宁市上山庄花海景区 西宁市慕容古寨景区 西宁市马佳肴民族文化产业园 西宁市鳌林景区 西宁市体育公园景区 2A级景区 玉树称多赛巴寺旅游景区 同德石藏文化旅游区 乐都瞿昙寺旅游景区 民和天井峡-松山原始森林风景区 化隆县雄先岗山生态旅游景区 化隆县阿河滩撒拉民俗村 乐都区农业示范园旅游景区 乐都区杨宗林场旅游区 乌兰县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 都兰县海寺花海景区 甘德县直尕尔风景区 泽库县麦秀国家森林公园 阿尼格日佛景区 石沟寺景区 水峡景区 药草台景区 上北山省级森林公园 九寺掌旅游景区 黄河第一湾景区
17-7 续表2 Continued
景区名称
大通娘娘山景区 乐都区河湟碑林景区 久治县德合龙寺景区 西宁锦熙丰生态旅游景区 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西宁湟源大黑沟旅游景区 青海大漠红枸杞工业旅游景区 久治白玉旅游景区 玛沁县喇日寺
格萨尔文化产业园旅游景区 河南县瀞渡工业旅游景区 民和县七里寺景区 青海牦牛文化博物馆暨
ed
地址
西宁市大通县桥头镇 海东市乐都区 果洛州久治县康赛乡 西宁市城东区 西宁市多巴镇 西宁市湟源县 海西州都兰县 果洛州久治县 果洛州玛沁县
黄南州河南县 民和县古鄯镇七里寺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
青海省西宁Leabharlann 湟中县土门关乡 湟中县拦隆口镇 城中区同安路133号 南关街49号 海湖大道12号
玉树州称多县拉布村 海南州同德县河北乡 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 海东市民和县官亭镇 化隆县西部雄先森林公园内 海东市化隆县甘都镇 海东市乐都区 海东市乐都区中坝乡杨宗寺 海西州乌兰县城东北部约25公里处 海西州都兰县东行15公里左右 果洛州甘德县 黄南州泽库县 黄南州泽库县 海东市乐都区 海东市乐都区 海东市乐都区 海东市乐都区 海东市乐都区 海东市化隆县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盐生植物资源种类及利用研究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盐生植物资源种类及利用研究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盐生植物资源种类及利用研究梁泽胜【摘要】从青海省都兰县基本情况出发,介绍了都兰县盐生植物的分布和盐生植物资源种类,并阐述了其盐生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Based on the basic situation of Oulan County of Qinghai Province, the distribution, types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halophyte plants were introduced.【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27【总页数】2页(P16757-16758)【关键词】盐生植物;种类;都兰县;利用【作者】梁泽胜【作者单位】都兰县草原站,青海察苏镇81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3都兰县生长着多种盐生植物,这些盐生植物不仅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改良盐碱土,形成良性循环,维持着都兰县特殊的生态环境,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植物基因库。

对这些盐生植物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该县植物区系的发展,同时对野生盐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都兰县基本情况1.1 地理位置都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东南缘,位于90°29'~99°16'E,35°17'~37°27'N,东接海南州共和县、兴海县,南濒果洛州玛多县和玉树州曲麻莱县,西连格尔木市,北邻大柴旦镇、德令哈市和乌兰县。

东西长310 km,南北宽180 km,跨柴达木盆地和昆仑山山脉两大单元地貌,总土地面积为4.52×104km2,约占青海省土地面积的6%。

1.2 气候都兰县地处高原,深居内陆,具显著的大陆性荒漠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干燥寒冷,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短暂温凉,秋季气温就开始变冷。

年均气温-2.5~5.1℃,≥0℃年积温922~2 834 ℃,年降水量37.9~296.0 mm,主要集中在6~9月,无霜期70~110 d,全年日照时数2 904~3 253 h。

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0. 0534
8
4 乐都县
- 0. 0433
- 0. 4246
- 0. 0827
9
5 互助县
0. 2088
- 0. 3844
0. 1475
5
6 化隆县
- 0. 4668
- 0. 6375
- 0. 4845
16
7 循化县
- 0. 5702
- 0. 4433
- 0. 5571
19
8 门源县
- 0. 4523
评价 ,并以判别分析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校验 。结合对应分析方法 ,在系统分析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
点和原因的基础上 ,探讨了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对应分析 “; 点 —轴系统”
中图分类号 :F127 ;C8
文献标识码 :A
西部大开发这一跨世纪战略的实施 ,使位于远西部地区 青藏高原的青海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1] 。近 年来 ,青海各县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 ,但属典型的区域 内发展不平衡的省份 ,如何客观 、准确地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状 况 ,找出省内各县市经济发展的差距及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 , 并进而确定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 题。
应主成分的方差 ,方差越大对总变异的贡献越大 ,则主成分的
p
线性表达式为 : Yi
=
∑ckj
·x
3 k
;在已确定的全部
p 个主成分中
k =1
合理选择少数 m 个来实现最终的评价分析 ,一般用方差贡献
率 dj 解释主成分 Yi 反映的原始信息量大小 , m 的确定以累
m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

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端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历史上曾是吐谷浑古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址。

在这片方圆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发现上千座至少有1500年历史的古墓。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通过对都兰古墓群的发掘、研究,解读了许多历史悬疑,认为这些墓葬是研究我国西北民族史、中西交通史及柴达木盆地环境演变史的宝藏。

“东方金字塔”吐谷浑历史的见证吐谷浑人是辽东鲜卑族的一支,公元四世纪迁移到青海南部草原。

公元329年,吐谷浑人以青海为中心创建了自己的王国,并将都兰作为都城。

公元663年,吐谷浑政权为吐蕃所灭,成为吐蕃王国的一个邦国。

青海省从1982年开始就对都兰古墓群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出的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和350多件珍贵的丝绸物品证明了这个地区曾经的繁荣。

国家文物局曾经把“青海都兰吐蕃墓葬的发掘”列为“中国1996年度十大考古发现”,都兰吐蕃墓葬群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都兰吐蕃古墓的发掘中,血渭一号大墓被考古学家认为是最惊人的发现,它也是所有古墓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墓葬。

墓葬位于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属唐代早期吐蕃墓葬。

这座坐北向南,高33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的大墓,从正面看像一个“金”字,因此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大墓背后的两条山脉分别从东、西绵延过来,如同两条巨龙,大墓则像两条山脉之间的一颗宝珠,构成“二龙戏珠”之势。

墓堆下有用泥石混合夯成的围墙,上面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层排列整齐、粗细一般的柏木,整座墓葬共有9层,当地农牧民群众也因此称它为“九层妖楼”。

目前,考古人员仅发掘了墓葬一、二层,出土了大量陪葬物品和马、牛、羊等动物遗骸700余具。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唐史专家王小甫认为,吐谷浑王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民族,它的存在不过短短300多年,但其鼎盛时期的疆域东起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抵今青海南部,西至新疆若羌、且末,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在吐蕃王朝兴起之前,它与中原唐王朝并足鼎立。

都兰:打造中国一流的枸杞产业园区

都兰:打造中国一流的枸杞产业园区

都兰:打造中国一流的枸杞产业园区作者:段海望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9年第2期地处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腹地,有昆仑山雪水的灌溉,硒土核心区的滋养,海西州都兰县坐拥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青海省枸杞生产的最佳生态区。

都兰枸杞的种植历史悠久,经过一群“追梦人”持续多年的“努力奔跑”,现已建成全国集中连片种植规模最大、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产品品质上乘的枸杞种植基地之一。

枸杞不仅成为当地农牧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兴朝阳产业,而且还使“沙漠变绿洲”,促进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

2017 年,都兰枸杞产业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就此踏上了一段全新的追梦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征程。

小枸杞大生态时间回溯到半个多世纪前。

都兰县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中国少有的高海拔土地荒漠化区,是青海省沙漠面积较大、风沙危害较为严重、保护任务最艰巨的地区之一。

昔日,“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受制于恶劣环境,老百姓长期种植青稞、春小麦和油菜“老三样”,经济收入一直很低。

1954 年,国家拉开开发柴达木的序幕,成千上万“支援大西北”的建设大军从全国各地涌入都兰,“柴达木人”的“绿洲农业”就势崛起。

在探索高海拔荒漠化地区生态治理之路的过程中,枸杞进入了都兰人的视野。

枸杞因其抗旱、耐盐碱等特性,是理想的经济和生态并用树种,可巩固绿洲,改善沙化土地和盆地整体的生态环境,改善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因此,可作为固沙防沙的灌木树种,在柴达木地区沙漠化防治方面效果非常突出。

特别是柴达木盆地独具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气候冷凉、净空净水净土等自然环境禀赋,使得当地生产的枸杞所含黄酮、多糖、氨基酸等有机物质均高于其他产区,其硒、锗的含量明显处于全国高水平地区,是适宜生产有机枸杞的地区。

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初,都兰就已经开始对野生枸杞进行人工驯化,1978 年成功驯化并定植枸杞林182 亩。

都兰县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及做法

都兰县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及做法

都兰县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及做法梁泽胜【摘要】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Animal Husbandry Departmen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sic pilot program designated prairie",the basic grassland designated pilot is carried out in Dulan County in2009~2010,field investigation,verification room work,charting,Government Notice,the basic signs grasslands of protection and other work are finished.To summarize the work of the pilot,with a view to provide the basic reference for demarcation of the province's grasslands in 2010 year.%根据《农牧厅关于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都兰县2009~2010年开展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完成了野外调查、核实,内业整理、制图,政府公告、基本草原保护标志设立等工作。

对试点工作加以总结,以期对全省基本草原划定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名称】《青海草业》【年(卷),期】2011(020)003【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基本草原;划定试点;都兰县【作者】梁泽胜【作者单位】青海省都兰县草原监理站,青海察汗鸟苏镇81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2009~2010年,都兰县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统筹规划、突击重点、保护优先、加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本着实事求是、尊重群众意愿、积极推进、科学操作、依法划定的原则,部署开展了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完成了草地资源野外调查、核实,内业整理、制图,建档立册、建立数据库,政府公告、基本草原保护标志牌等各项工作,达到《青海省基本草原划定技术规程(试行)》规定的要求,2010年5月通过省级验收。

德令哈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德令哈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德令哈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一、区域概况1。

1地理位置德令哈市位于举世闻名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理位置处于东经96°′-98°15′,北纬36°55′-38°22′之间,平均海拔2980米,区域总面积3240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5平方公里。

德令哈市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青海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东距省会西宁512公里,西南距格尔木市387公里。

1.2自然地理特征德令哈市境内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形成山、川、盆、湖兼有的地貌特征,境内地形北高南低,宗务隆山呈东西向,是贯穿全境中部的主题山脉,也是一个分水岭,它将全市分为北部祁连山高山区地貌和南部德令哈盆地地貌两大类型。

北部又分高山区与哈拉湖盆地两个地理单元.高山区以党河南山、疏勒南山为主体,海拔在4,000米以上,许多地方终年积雪不化.哈拉湖盆地是一个高原高山构造盆地,最低点哈拉湖,湖面海拔为4,O76。

8米.整个祁连山高山区除在谷地少量有水草的地方,可供夏季游牧短暂利用外,其余地域,目前尚不能为人类所利用. 宗务隆山南部的盆地即德令哈盆地,是柴达木盆地的一部分,属闭流断隔或凹陷型盆地,主要由欧龙布鲁克和牦牛山两个扭曲钳形地块及其间若干湖盆地组成。

地势北高南低,一般坡度为0.02%-0。

05%,海拔在2,800米—3,20O米之间,平均海拔为2,981.5米。

图1 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区图德令哈市气候属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沙大,变化剧烈,日照长,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降水量181.8mm,多年最小降水量120mm,蒸发量2439。

4mm,相对湿度为40%,年平均气温3。

6℃。

最冷月平均气温—13.9℃,最暖月平均气温16。

4℃,年均降水量182毫米,冰雹、霜冻、干旱、风沙灾害频繁.德令哈市水资源总量为9。

927亿m3,地表水总量4.114亿m3,境内山川湖盆兼。

招商推介会新闻稿

招商推介会新闻稿

招商推介会新闻稿简报一:抢抓大数据时代机遇,谋求大健康产业发展。

12月17日,黔东南州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在首都北京举行。

州委副书记、州长冯仕文出席会议,副州长陈应勇策划推介会。

157家存有投资意向的优强企业与会,其中包含世界500弱企业8家、中国500弱企业9家。

会上,州长冯仕文致欢迎辞,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主要负责人作黔东南州产业推介,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袁尚勇作大健康产业项目推介,IBM大中华区软件服务总经理胡晓专、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幸福分别作交流发言。

冯仕文向参会嘉宾了解:在全党全社会深入细致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大会精神之际,黔东南州秉持以赢下扶贫攻坚战为统率,奠定了大脱贫、大数据、小身心健康三大战略行动。

今天的黔东南具有大美生态、大美村落、大美环境、大美旅游、大美文化、大美饮食和大美医疗,时时突显着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人与自然之美。

“”以来,黔东南州固守居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经济持续向不好,生态环境持续向不好,民生和社会事业持续向不好,干部精神状态持续向不好,同时实现了历史性崭新横跨。

冯仕文介绍说,当前黔东南抢抓国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贵州省实施“大扶贫、大数据”战略行动和贵州省在黔东南设立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黔东南生态优势、文化优势、旅游优势,将大数据大健康产业发展作为推动黔东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并以此向各位企业家提供合作发展平台。

黔东南热烈欢迎各位企业家走进黔东南、了解黔东南、投资黔东南,与黔东南人民共谋发展大计、共享发展成果。

胡晓专在会上盛赞大美黔东南。

他提及明朝刘伯温名句“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看,云贵大胜江南”说道,如果今天用生态和绿色发展眼光来看,黔东南的优势的确比不上其他地方。

贵州将大数据做为发展战略恰逢其时,通过大数据、小身心健康将黔东南的绿色生态优势充份转化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 社会经济概况
2.1.1.1 乡村基本情况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东南部,全县辖4镇4乡,包括:察汗乌苏镇、香日德镇、夏日哈镇、宗加镇、热水乡、香加乡、沟里乡、巴隆乡。

县人民政府驻察汗乌苏镇,镇区占地面积5776公顷,总人口33302人。

全县共107个村民委员会,自来水受益村73个,通电话的村85个,通有线电视的村36个。

2.1.1.2 人口与就业
2011年年末,全县总人口7.27万人(女3.52万人),总户数2.36万户。

其中乡村人口5.78万人,户数1.44万户。

单位从业人员4560人(女1521人),第二产业1430人,第三产业2484人;乡村从业人员3.26万人(农林牧渔业2.84万人)。

2.1.1.3 综合经济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160664.0万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50720.0万元,其中农业29225.0万元,林业1250.0万元,牧业19770.0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475.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6923.0万元,其中工业56123.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3021.0万元。

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3930.0万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00万元,各项税收7899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7797万元。

另外,农林水事务支出2608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7万元,医疗卫生支出6883万元,教育支出11595万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2576.0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5033.0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166.0万元,涉农贷款28154.0万元。

都兰县境内公路里程1498公里。

民用汽车拥有量612辆,固定电话年末用户7524户,农村电话用户3400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42620户,互联网宽带拉入用户2449户。

全县用电量10328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8025万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量1024万千瓦时。

农业方面:农业机械总动力13.17万千瓦特,化肥使用量(折纯量)3089.00吨,农药使用量67.63吨,有效灌溉面积19133.87公顷,机电排灌面积597.07
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2810.40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730.20公顷(小麦2913.60公顷),油料播种面积3623.50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06.50公顷。

粮食总产量52082吨(小麦17481吨),油料产量7609吨。

肉类总产量7594吨(其中猪肉产量1326吨,年末生猪存栏6600头),奶类产量3875吨,禽蛋产量25吨,蔬菜产量3000吨。

工业及建筑业方面:至2011年年末,都兰县工业企业有5个。

工业总产值(现价)42191万元,主要是内资企业。

从业人员年平均716人,流动资产57858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3062万元,主营业务收入39632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费938万元。

2011年应交增值税3688万元,利润总额6549万元。

国内贸易方面: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31984万元。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109539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85773万元,城镇新增固定资产85073万元。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方面:普通中学6所,小学20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56人,小学专任教师717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737人(女生2047人),小学在校学生6329人(女生307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专业技术人员1099人(农业技术人员94人),全年专利申请3件。

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66个。

医院、卫生所12所,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25张,执业医师47人,卫生防疫人员27人。

2.1.1.4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4637人,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0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72.60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545.5元。

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79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1139人,参加失业保险2573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58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093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1487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34000人。

2.1.1.5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45200km2(建成区面积3.8km2),森林面积120927公顷,2011年造林面积2605公顷,,常用耕地面积(水浇地)19134公顷;年内减少耕地面积6公顷,主要是基建占地。

本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面积1800公顷,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及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均为100%,垃圾处理站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