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软件优缺点
各种结构软件对比心得

各种结构软件对比心得- 结构理论(1)在国内PKPM可以将是葵花宝典级别的。
对于多高层结构特别好用,其最大的优点,也是大家所依赖的就是可以很快的配筋并出图。
现在也可以实现一些空间结构的建模与分析,但是使用起来还是有些不方便。
早期人们一直都是用PKPM行遍天下,只是后来随着ETABS等国外软件进来后才有人开始对其有些微词。
因为很多人觉得PKPM算起来有问题,比如不同版本算的结果区别啦、不规则结构建模不方便啦等等。
但是只要是做设计的,没有人能离开PKPM的。
(2)3D3S不知道如何给它定位。
这是同济大学张其林老师开发的,可以计算的结构体系有:轻钢、厂房、多高层结构、空间钢结构、索膜结构等,可以进行中国规范校核。
真是神通广大啊,不过,每个模块都是单独卖的。
个人看来,在国内软件中3D3S算是比较成功的了,至少在商业化方面走到比较靠前。
(3)MST是浙江大学罗尧治开发的,专门用于网架和网壳结构的分析与计算,算是一个专业小软件。
不过在空间结构领域可以使用以下,特别是可以用它来建模,比自己画方便多了。
(4)MTS是同济大学李国强老师开发的,可以认为是针对多高层建筑结构开发的。
在国内也有一定的用户,不过早期听说使用不是很方便,不知道现在改进的如何了。
据介绍,这个软件可以很好的考虑阻尼器的计算,由于没有使用过,所以不是很了解。
(5)同济启明星是同济大学编制的一个软件,用于深基坑、桩基础、边坡稳定、天然地基等,方向是向地下发展的。
很不错,用起来挺方便的,而且目前类似的软件不多。
以上是国内软件的简单介绍,下面对老外的软件进行一下梳理:(6)ETABS、SAP2000、SAFE、PERFORM-3D等CSI系列是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的Wilson教授开发的。
其中ETABS是针对多高层建筑结构开发的。
ETABS对国内的软件行业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
ETABS的出现让人们看到在计算中我们原来可以做到更多。
也是ETABS让人们对结构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弹塑性分析等。
简述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缺点

简述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缺点框架结构是指在软件开发中,为了便于程序员开发和维护软件,将软件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并定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的一种设计模式。
它的主要优点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
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点之一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通过将软件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负责特定的功能,使得软件的各个部分更加清晰明确。
这样一来,当需要修改或修复某个功能时,只需要关注特定的模块,而不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修改。
这大大减少了维护工作的复杂性,提高了维护效率。
框架结构还能提高软件的可扩展性。
通过将软件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负责特定的功能,使得系统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地进行扩展或替换。
当需要添加新的功能时,只需要开发新的模块并将其集成到系统中即可,而不需要对现有的模块进行修改。
这种松耦合的设计使得软件系统更加灵活和可扩展,能够更好地适应需求的变化。
框架结构还能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
通过将软件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由不同的开发人员或团队并行开发。
这样一来,不同的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自己负责的模块,提高了开发效率。
同时,框架结构还可以提供一些通用的功能模块,如数据库访问、日志记录等,可以节省开发人员编写这些重复代码的时间,提高了开发效率。
然而,框架结构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框架结构需要在软件开发的早期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设计不合理或规划不充分,可能会导致后期的修改和调整工作变得困难和复杂。
此外,由于框架结构中各个模块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当某个模块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模块,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测试工作,增加了开发和维护的难度。
框架结构还可能存在性能问题。
由于框架结构通常会增加一些额外的抽象层,这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性能损失。
在某些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下,可能需要对框架结构进行优化或针对性地选择其他的设计模式。
总的来说,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点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能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
常用建筑结构设计计算软件和结构概念设计

常用建筑结构设计计算软件和结构概念设计常用结构计算软件与结构概念设计1、结构计算软件的局限性、适用性和近似性。
随着计算机结构分析软件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它使人们摆脱了过去必须进行的大量的手工计算,使人们的工作效率得以大幅度的提高。
与此同时,人们对结构计算软件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有时甚至过分地相信计算软件,而忽略了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结构计算软件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适用性和近似性,并非万能。
如:结构的模型化误差;非结构构件对结构刚度的影响;楼板对结构刚度的影响;温度变化在结构构件中产生的应力;结构的实际阻尼(比);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等等。
有些影响因素目前还无法给出准确的模型描述,也只能给出简化的表达或简单的处理,受人为影响较大。
加之,建筑体型越来越复杂,这就对结构计算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软件本身往往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正是因为如此,结构工程师应对所用计算软件的基本假定、力学模型及其适用范围有所了解,并应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确认其正确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2、现阶段常用的结构分析模型实际结构是空间的受力体系,但不论是静力分析还是动力分析,往往必须采取一定的简化处理,以建立相应的计算简图或分析模型。
目前,常用的结构分析模型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平面结构空间协同分析模型;另一类为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
1) 平面结构空间协同分析模型。
将结构划分若干片正交或斜交的平面抗侧力结构,但对任意方向的水平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所有正交或斜交的抗侧力结构均参与工作,并按空间位移协调条件进行水平力的分配。
楼板假定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
这一分析模型目前已经很少采用。
其主要适用于平面布置较为规则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2) 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
将建筑结构作为空间体系,梁、柱、支撑均采用空间杆单元,剪力墙单元模型目前国内有薄壁杆件模型、空间膜元模型、板壳单元模型以及墙组元模型。
简述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缺点

简述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缺点框架结构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一种设计模式,它定义了软件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
框架结构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述。
一、优点:1. 提高开发效率:框架结构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开发模式和工具,开发人员可以基于框架进行快速开发,减少了代码的重复编写,提高了开发效率。
2. 提供了良好的可扩展性:框架结构通常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各个组件之间相对独立,易于扩展和维护。
当需求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添加、修改或替换组件来实现功能的扩展或变更。
3. 降低了开发难度:框架结构提供了一系列的抽象概念和编程接口,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这些接口来进行开发,而无需关注底层的实现细节。
这样可以降低开发的难度,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 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框架结构将通用功能封装成组件,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调用这些组件来实现相同或类似的功能。
这样可以避免重复编写代码,提高代码的重用性。
5. 提供了良好的可测试性:框架结构通常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各个组件之间相对独立,易于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这样可以提高软件的质量,降低软件出错的风险。
二、缺点:1. 学习成本较高:框架结构通常有一定的学习曲线,开发人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掌握框架的使用方法和规范。
特别是一些复杂的框架,学习成本更高。
2. 限制了自由度:框架结构通常有一套固定的规范和约束,开发人员需要按照这些规范和约束进行开发。
这样可能会限制了开发人员的自由度,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开发。
3. 可能存在性能问题:框架结构通常为了提高开发效率和可维护性,会引入一些额外的开销,这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性能问题。
特别是一些庞大的框架,可能会消耗较多的系统资源。
4. 可能存在依赖问题:框架结构通常会依赖一些第三方库或工具,这些依赖可能会导致一些兼容性或版本问题。
特别是一些较老的框架,可能会存在不再维护或更新的问题。
5. 可能存在安全问题:框架结构通常会提供一些默认的配置和功能,如果开发人员没有进行适当的配置和开发,可能会导致一些安全风险。
简述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缺点

简述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缺点框架结构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一种设计模式,它将系统分解为不同的模块,并通过定义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关系来实现系统的组织和协作。
框架结构的设计目标是提高软件的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从主要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来对框架结构进行简述。
首先是框架结构的优点。
首先,框架结构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可以将系统分解为相互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处理特定的功能或业务流程。
这种模块化的设计使得系统更加易于理解和维护,并且可以提高开发效率。
其次,框架结构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接口和协议,用于定义模块之间的交互方式。
这种明确的接口和协议可以促进团队协作,不同的团队成员可以独立开发和测试各自的模块,而不会影响其他模块的开发和测试。
同时,这种接口和协议的定义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开发规范,有助于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三,框架结构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扩展机制,可以根据需求对系统进行功能的扩展和定制。
通过扩展框架中的模块,可以实现对系统的快速升级和改进,而不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构。
这种灵活的扩展机制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此外,框架结构还可以促进代码的复用。
通过将公共功能或通用业务逻辑封装成模块,并将其作为框架的一部分提供给其他开发人员使用,可以避免重复编写相似的代码,提高代码的复用率。
这不仅可以提高开发效率,还可以减少代码的维护工作,并增加代码的稳定性。
然而,框架结构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框架结构的设计复杂度较高,需要在系统的设计阶段就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这对于少量需求的系统来说可能会显得过于复杂和冗余,增加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和时间。
其次,框架结构对开发人员的要求较高。
使用框架结构开发需要熟悉框架的设计思想和规范,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和抽象能力。
对于经验较少的开发人员来说,可能需要一定的学习和适应的时间。
第三,框架结构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和配置,否则可能导致系统过于庞大和臃肿。
浩辰结构具备的优点和缺点 工程

浩辰结构具备的优点和缺点工程据浩辰CAD快捷键教程介绍,用户如果用普通的CAD来设计结构图会存在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不但绘图效率低,而且设计图质量也跟不上,为此浩辰专门打造了结构设计软件,跟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结构设计分析软件相比,浩辰结构具备后处理功能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浩辰结构的优点和缺点都有哪些?首先就让我们来认识优点:一、优点1、CAD风格的界面界面是CAD的风格,命令和菜单设置也是吸取CAD的特点,工程师不用花太多时间就能熟悉软件,并且能很快用软件画图出图,2、通过建立部TSSD软件于xx年6月2日通过了由建立部组织的专家评估鉴定。
相关鉴定和证书是获得设计单位认可的重要条件,结构软件获得相关部门尤其是建立部的奖项和鉴定,非常有助于设计单位和工程师承受该软件。
设计单位购置软件前也会将是否通过鉴定作为重要条件考虑。
3、以国家标准和图集为依据TSSD软件以国家设计标准为依据,为了与建立部xx年公布实施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那么和构造详图》-03G101-1一致,该软件采用了新标准规定的绘图方法绘制施工图,同时考虑广阔设计人员长期的习惯,保存了按照传统的绘图习惯绘制施工图。
因此,使用该软件绘制结构施工图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4、软件本身的特性1)方便的参数化绘图TSSD提供了参数化绘图功能。
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可以非常方便的绘制出节点详图。
其操作简单,比起用AutoCAD一笔一划地描图,或在原有图形上修改,无疑效率大大提高。
可绘制截面:梁剖面、梁截面、方柱截面、圆柱截面、符合箍筋柱截面、墙柱截面、板式楼梯、梁式楼梯、板式阳台、桩基承台、根底平面、根底剖面、埋件等。
2)施工图绘制工具高效实用TSSD可以快速生成复杂的直线和圆弧轴网,可成批布置梁、柱、墙、根底,并对其平面尺寸、位置、编号等进行,自动处理梁、柱、墙、根底的交线,完全满足结构平面模板图绘制的需要。
可自动布置楼板正筋、负筋、附加箍筋、附加吊筋,标注配筋值和尺寸,快速绘制楼板配筋图,3)强大的文字处理功能文字标注是结构绘图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使用TSSD可方便地输入文字及结构专业特殊符号,并对文字进行多种形式的。
建筑物结构安全控制软件

建筑物结构安全控制软件随着人们对于生命安全意识的提高,建筑物结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为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建筑结构安全控制软件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结构安全控制软件的定义、功能、优势与未来发展方向,并分析其在现代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一、定义建筑物结构安全控制软件是为提高建筑安全性而设计的一种软件。
它能够模拟建筑物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力分布,并进而预测出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问题。
二、功能建筑物结构安全控制软件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1.模型建立:该软件能够按照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建立出建筑物的数学模型。
2.计算分析:该软件能够进行多种载荷下的分析计算,得出建筑物的应力分布。
3.结构优化:该软件能够根据得出的应力分布,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修改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安全性。
4.安全预测:该软件能够根据模拟计算结果,预测出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问题,并及时发出警报。
三、优势建筑物结构安全控制软件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性:该软件能够快速地进行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分析,提高了建筑物寿命和安全水平。
2.准确性:该软件能够精确地预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问题,防范事故的发生。
3.便捷性:该软件能够与建筑设计软件相互协调,实现建筑设计过程中结构安全分析的便利化。
4.舒适性:该软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的依赖,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舒适性和效率。
四、未来发展方向1.大数据分析:利用建筑物结构安全控制软件所得出的大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提高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的预测和分析能力。
2.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全面监测,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并自动提出解决方案。
3.可视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建筑物三维模型呈现出来,让用户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五、应用建筑物结构安全控制软件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该软件能够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合理化设计和优化,降低建筑施工成本,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水平。
结构设计及分析软件

静力分析
进行结构在静力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和位 移分析。
结构优化设计
1 2
优化算法
采用多种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等。
目标函数
根据设计需求,定义目标函数,如最小化重量、 最大化刚度等。
3
参数化设计
通过参数化设计方法,对结构进行优化迭代。
结构可靠性分析
概率方法
02
结构设计软件的核心功能
建模与绘图
3D建模
使用3D建模技术,创建各种复杂结构的 几何模型。
绘图功能
提供绘图工具,用于绘制结构图纸、施工 图等。
模型导入导出
支持多种格式的模型导入导出,方便与其 他软件进行数据交换。
材料与载荷分析
材料属性设置
设定结构材料的物理属性,如弹性模量、 泊松比等。
载荷与约束
03 成本高
正版软件通常价格较高,对于 小型企业和个人可能难以承受 。
0 技术支持不足 4某些软件可能存在技术支持不
足或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改进建议
加强培训和推广
提高结构设计软件的使用水平和普及程度 ,加强培训和教育。
持续更新和优化
软件开发商应持续改进和优化软件功能, 提高性能和稳定性。
拓展适用范围
满足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结构分析和设计需 求,拓展软件的适用范围。
降低成本
通过降低软件价格、提供优惠方案等方式 ,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06
结构设计软件案例研究
案例一
总结词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详细描述
结构设计软件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软件,设计师可以 对建筑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优化,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成本, 缩短设计周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软件优缺点自己也喜欢研究软件,故对各种软件的优缺点有一定的了解。
现在根据自己的使用体会,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对各个软件作一个评价,请各位同行指正。
本文仅限于混凝土结构计算程序。
关键词:结构软件结构设计目前的结构计算程序主要有:PKPM系列(TAT、SATWE)、TBSA 系列(TBSA、TBWE、TBSAP)、BSCW、GSCAD、SAP系列。
其他一些结构计算程序如ETABS等,虽然功能强大,且在国外也相当流行,但国内实际上使用的不多,故不做详细讨论。
一、结构计算程序的分析与比较1、结构主体计算程序的模型与优缺点从主体计算程序所采用的模型单元来说TAT和TBSA属于结构空间分析的第一代程序,其构件均采用空间杆系单元,其中梁、柱均采用简化的空间杆单元,剪力墙则采用空间薄壁杆单元。
在形成单刚后再加入刚性楼板的位移协调矩阵,引入了楼板无限刚性假设,大大减少了结构自由度。
SATWE、TBWE和TBSAP 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墙元,SATWE和TBSAP还加入了楼板分块刚性假设与弹性楼板假设,更能适应复杂的结构。
SATWE提供了梁元、等截面圆弧形曲梁单元、柱元、杆元、墙元、弹性楼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和矩形薄壳单元、四节点等参薄壳单元)和厚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厚板单元和四节点等参厚板单元)。
另外,通过与JCCAD的联合,还能实现基础-上部结构的整体协同计算。
TBSAP提供的单元除了常用的杆单元、梁柱单元外,还提供了用以计算板的四边形或三角形壳元、墙元、用以计算厚板转换层的八节点四十八自由度三维元、广义单元(包括罚单元与集中单元),以及进行基础计算用的弹性地基梁单元、弹性地基柱单元(桩元)、三角形或四边形弹性地基板单元和地基土元。
TBSAP可以对结构进行基础-上部结构-楼板的整体联算。
从计算准确性的角度来说SAP84是最为精确的,其单元类型非常丰富,而且能够对结构进行静力、动力等多种计算。
最为关键的是,使用SAP84时能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单元划分,其计算模型是最为接近实际结构。
BSCW和GSCAD的情况比较特殊,严格说来这两个程序均是前后处理工具,其开发者并没有进行结构计算程序的开发。
但BSCW与其计算程序一起出售,因此有必要提一下。
BSCW一直是使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个框剪结构计算软件,这个程序应属于空间协同分析程序,即结构计算的第二代程序(第一代为平面分析,第二代为空间协同,第三代为空间分析)。
GSCAD则可以选择生成SS、TBSA、TAT或是SSW的计算数据。
SS和SSW均是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发的,其中SS采用空间杆系模型,与TBSA、TAT属于同一类软件;而SSW根据其软件说明来看也具有墙元,但不清楚其墙元的类型,而且此程序目前尚未通过鉴定。
薄壁杆件模型的缺点是:1、没有考虑剪力墙的剪切变形。
2、变形不协调。
当结构模型中出现拐角刚域时,截面的翘曲自由度(对应的杆端力为双力矩)不连续,造成误差。
另外由于此模型假定薄壁杆件的断面保持平截面,实际上忽略了各墙肢的次要变形,增大了结构刚度。
同一薄壁杆墙肢数越多,刚度增加越大;薄壁杆越多,刚度增加越大。
但另一方面,对于剪力墙上的洞口,空间杆系程序只能作为梁进行分析,将实际结构中连梁对墙肢的一段连续约束简化为点约束,削弱了结构刚度。
连梁越高,则削弱越大;连梁越多,则削弱越大。
所以计算时对实际结构的刚度是增大还是削弱要看墙肢与连梁的比例。
杆单元点接触传力与变形的特点使TBSA、TAT等计算结构转换层时误差较大。
因为从实际结构来看,剪力墙与转换结构的连接是线连接(不考虑墙厚的话),实际作用于转换结构的力是不均匀分布力,而杆系模型只能简化为一集中力与一弯矩。
另一方面,由于一个薄壁柱只有通过剪心传递力与位移,所以在处理多墙肢薄壁柱转换时十分麻烦,如将剪心与下层柱相连,则令转换梁过于危险,如设置实际并不存在的计算洞令力传至转换梁又会改变上层墙体的变形协调条件(不要相信TBSA手册中所言设连梁高为层高可以解决问题,一段连续约束简化成一个点约束,误差决不会小)。
为了解决薄壁柱单元造成剪力墙分析过于粗糙的问题,ETABS、SAP84、SATWE、TBWE、TUS、TBSAP等软件先后引入了墙单元。
对于有墙元模型的软件,要分清楚其单元类型。
墙元有两种:一是板-梁墙元(又称Wilson嵌板单元模型),这种模型在国外应用较多。
其实质是平面单元,把剪力墙简化为一个膜单元+边梁+边柱,基本上是一个由平面单元经改造成的空间单元。
剪力墙洞口间部分模型化为一个梁单元,削弱了剪力墙实际的变形协调关系,由前一段的讨论可知这种单元导致整体计算结果偏柔;一是由有限元中的四节点空间壳元缩聚而来的(以下称为板壳墙元),板壳元既有平面内刚度也有平面外刚度,且剪力墙洞口间部分也作为墙元进行整体分析,因此板壳墙元更能精确地分析复杂剪力墙结构。
以上几种带有墙元的软件中,ETABS和TUS采用板-梁墙元,SAP84、SATWE和TBSAP均采用壳墙元。
TBWE所采用的墙组元实际上是一种改进的薄壁杆件模型,它与普通的薄壁杆件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1、不强求剪力墙为开口截面,可以分析闭口及半开半闭截面;2、其杆件未知位移取为杆端截面的横向位移和各节点的纵向位移,数目随墙肢节点数增加而增加,不象普通薄壁杆件那样固定为14个,保证了杆件的位移协调;3、采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考虑剪力墙剪切变形的总势能表达式,然后对其求导并令其值为0即建立考虑剪切变形的单元刚度矩阵。
墙组元实际上是一种介于薄壁杆件单元和连续体有限元之间的分析单元。
从结构分析的准确性来说,从好到差排列依次为:板壳墙元、墙组元、板-梁墙元。
另外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对异形柱的处理。
异形柱在广东又叫短肢剪力墙,虽然名称和剪力墙拉上了关系,但其计算却不能用剪力墙的方法来算。
TBSA用户手册建议将异形柱折算成惯性矩相同的矩形截面柱进行整体分析,取得内力后再进行详细的计算。
这种方法用起来很不方便,另外这种折算只能保证两个参数的正确,其他如截面面积、转动惯量等参数都很难与原构件保持一致。
目前能直接对异形柱进行计算与绘图的软件有BSCW、GSCAD和PKPM。
由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异形柱的研究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因此BSCW和GSCAD对异形柱的计算与绘图极为方便可靠,目前广东省住宅建筑设计常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导致大量的异形柱,因此这两个程序比较流行。
在用PMCAD进行输入时,可以看到有不同类型的截面,采用这些截面输入的异形柱可以传递到TAT或SATWE中进行计算,并在PK中进行配筋(仅适用于99年5月以后的Windows版程序),不过PKPM中对异形柱内力的求算并不是通过查表进行(广州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设计院编制的广东省异形柱规程采用此方法,这些表格是根据有限元分析的结果编制的),而是参考了多肢剪力墙的配筋方法,在求出作用于形心的弯矩、轴力、剪力后按照材料力学公式分解到异形截面每一关键点的应力,通过积分得到每一段柱肢平面内的弯矩、轴力和剪力,然后以每一直线段柱肢作为一个矩形截面,按对称配筋计算出其钢筋面积。
二结构主体计算程序的适用性与易用性比较从适用性(功能)的角度,按强到弱排列依次为:ETABSSAP84SATWE、TBSAPTBWE、GSCAD、TUSTAT、TBSA BSCW。
ETABS除一般高层计算功能外,还可计算钩、顶、弹簧、结构阻尼运动、斜板、变截面梁或腋梁等特殊构件和一定的结构非线性变形;SAP84原本是一个通用有限元程序,后来为结构分析的需要加入了墙元等专用单元,其单元库最为完备,功能强大;SATWE和TBSAP 应属于同一档次的软件,都能进行楼板和剪力墙的有限元分析,适应工程的能力强,而TBWE、GSCAD和TUS则差一些,不能进行弹性楼板计算;BSCW只能进行平面为正交布置的结构计算,是没有前途的软件。
从易用性的角度来看按好到差的顺序排列应为:TUSGSCAD、SATWE、TATTBSA、TBWEBSCWSAP84、ETABS。
TUS的图形界面在WINDOWS下开发,较之其它国内开发的高层计算程序的图形界面更加良好;GSCAD和新版的PKPM 均为WINDOWS界面软件,但带有DOS下的影子;SAP84和ETABS则最为麻烦。
这个排列不仅考虑了图形界面的优劣,还尽量反映各种软件前后处理过程中的方便程度。
比如GSCAD、SATWE、TAT在进行图形输入时均能做到修改结构平面后不影响原有荷载,而TBSA则没有实现这一点。
从综合性能来说PKPM系列的SATWE是最好的,主要优点在于:能适应目前复杂的结构计算要求,数据准备工作量小,计算中可考虑多种因素,施工图出图方便。
SATWE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可以在计算中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如:1、恒、活载分算;2、梁活载不利布置计算;3、柱、墙及基础活载折减;4、钢结构计算;5、上部结构与地下室联合工作分析及地下室设计;6、斜梁分析与设计;7、复杂砌块结构有限元分析与抗震验算。
这些功能的加入,使结构工程师无需在整体计算后再手算进行补充计算,减轻了工作量。
三、结构前后处理软件的比较讲到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是SAP84的输入是最麻烦的,不知其新的图形输入工具(GIS)有无改进。
其余软件按数据输入的麻烦程度从难到易排列:BSCW、GSCAD、PKPM、TBSA。
当然这只是考虑一次性输入的情况,如果结构平面经常修改的话TBSA应被列为较麻烦的一类,主要是结构平面一改就要重新输入该层的荷载。
如果想避免这种麻烦的话可以用如SASCAD等软件,既进行前处理,也能进行TBSA 后处理。
PKPM本身的PMCAD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GSCAD、SASCAD也解决了这个问题。
以上列举的结构软件中只有PKPM、BSCW和GSCAD具有结构后处理功能。
后处理的能力由大到小排列应为GSCAD PKPMBSCW,考虑到广东地区的特殊要求,可以说BSCW比PKPM更符合广东人的习惯。
GSCAD和PKPM在形成施工图的过程中均可以进行大量的人工干预,相比较而言GSCAD对图纸的修改更为方便。
GSCAD既可以很直观地在平面图上修改各种构件的配筋,也可以直接修改表格或平法中的数据,修改很方便。
而且这些数据均是联动的,改动在所有的文件中都能实时反映出来,另外在修改配筋时可以方便地查询计算配筋量和弯矩包络图,这说明编制者在利用Windows界面改善易用性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而PKPM则只能先在平面简图上进行修改,然后一次性形成表格或平法图,但PKPM中可以方便地对各种构件进行后期验算,如:梁挠度、裂缝等。
至于施工图的质量,对于广东人来说则是GSCAD最好,修改也容易。
PKPM的施工图比较完备,但图面比较乱,修改起来也比较麻烦,1:1的比例绘图不是大多数设计人员容易接受的,最好能改为真实尺寸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