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机理和特点及防治对象

杀菌剂机理和特点及防治对象
杀菌剂机理和特点及防治对象

类别品种作用机理和特点防治对象

酰胺类

氟吗啉防治卵菌纲病原菌产生的病害,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高活性,持效16d 霜/疫霉病特效

烯酰吗啉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内吸霜/疫霉病特效

叶枯酞抑制细菌在水稻中的繁殖,阻碍转移,内吸水稻白叶枯病

磺菌胺抑制孢子萌发,土壤杀菌剂,对白菜根肿病特效根肿/根腐/猝倒

甲磺菌胺土壤杀菌剂

噻氟菌胺强内吸传导,对担子菌特效立枯/黑粉/锈病

环氟菌胺抑制白粉菌吸器、菌丝和附着孢的形成,内吸活性差白粉病

硅噻菌胺能量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长残效,种子处理小麦全蚀病

吡噻菌胺机理独特,高活性、广谱、无交互抗性粉锈/霜霉/菌核

环酰菌胺机理独特,灰霉特效灰霉/黑斑/ 菌核

苯酰菌胺杀卵菌机理独特:抑制菌核分裂,无交抗,保护剂晚疫/霜霉病

环丙酰菌胺内吸保护,抑制黑色素合成,感病后加速抗菌素产生稻瘟病

噻酰菌胺阻止侵入,诱导抗性,内吸传导,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白粉/霜霉/稻瘟病

氰菌胺内吸和残留活性好,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双氯氰菌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高效甲霜灵核糖体RNAⅠ合成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运转霜/疫/腐霉

高效苯霜灵卵菌病害

萎锈灵选择性内吸杀菌,萌芽种子除菌,刺激省黑穗/锈病

呋吡酰胺强烈抑制琥珀基质电子传递,内吸传导,长残效水稻纹枯病

甲呋酰胺内吸,种子处理,黑穗病(玉米除外)麦类黑穗病

氟酰胺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稻纹枯特效立枯/纹枯/雪腐

甲丙烯和咪唑类

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新型/高效/广谱,保/治/铲/吸/渗所有真菌病害

肟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无交抗,广谱/渗透/内吸/保护白粉/叶斑等

啶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熏蒸/耐雨水冲刷麦类病害

唑菌胺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转移/混用所有真菌病害

氟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长效/速效所有真菌病害

烯肟菌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所有真菌病害

苯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治/铲/吸/渗水稻稻瘟病

烯肟菌胺--

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保/治/铲/吸/渗白粉/霜霉/纹枯

肟嘧菌胺-- 水稻病害

噻菌灵抑制线粒体呼吸和细胞繁殖,有交抗,卵菌无效青霉/脐腐/菌核

氟菌唑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保/治/铲/吸白粉/锈病/黑穗

高效抑霉唑广谱,保护、治疗,优/广于抑霉唑锈病/灰霉/稻瘟

咪唑菌酮线粒体呼吸抑制剂(辅酶Q-细胞色素C),常混用霜/疫/黑斑病

氰霜唑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护/长效/耐雨,卵菌特效霜霉/疫病

抑霉唑破坏霉菌细胞膜,常混用,多做保鲜剂青霉/绿霉/白粉

咪鲜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广谱/ 非内吸/传导褐斑/白粉/叶枯

恶咪唑甾醇和几丁质生物合成抑制剂,灰霉特效,果树灰霉/褐腐/白粉

麦穗宁通过与β-微观蛋白结合抑制有丝分裂,内吸传导黑穗/条纹病

稻瘟酯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水稻病害特效,拌种用恶苗/叶斑/稻瘟

三唑类

氧环唑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内吸/传导木材防腐

氟环唑同上,广谱/保/治/铲/吸立枯/白粉/眼纹

氟喹唑同上,保/治/吸白粉/锈病/菌核

苯醚甲环唑同上,广谱/保/治/吸白粉/锈病/叶枯

四氟醚唑同上,广谱/保/治/吸/长效白粉/锈病/黑穗

戊唑醇同上,杀菌/壮苗,可混用白粉/锈病/黑穗

氟硅唑同上,保护/治疗/内吸白粉/锈病/叶斑

硅氟唑同上,保护/治疗/内吸白粉/锈病/叶斑

三唑醇抑制赤霉素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保/治/铲/吸白粉/锈病/叶斑

联苯三唑醇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保/治/铲/吸白粉/锈病/黑斑

环丙唑醇同上,保/治/吸白粉/锈病/黑穗

高效烯唑醇同上,保/治/铲/吸,活性高于烯唑醇

烯唑醇同上,保/治/铲/吸,子囊菌和担子菌特效白粉/锈病/黑穗

粉唑醇同上,保/治/铲/吸/熏,可铲除麦类白粉白粉/锈病/黑穗

己唑醇同上,保/治/吸,铲除子囊菌和担子菌病害白粉/锈病/褐斑

丙硫菌唑同上,保/治/铲/吸,更广谱白粉/锈病/菌核

灭菌唑同上,种子处理,种传病害特效,持效4~6周锈病/黑穗

戊菌唑同上,内吸性好白粉/黑星

腈菌唑同上,长效,子囊菌和担子菌病害,刺激生长白粉/锈病/黑穗

腈苯唑同上,保/治/吸多种作物病害

亚胺唑同上,广谱,保/治/吸/耐雨子囊/担子/半知菌

糖菌唑同上,保/治/吸,枯萎/叶枯/白粉/黑星特效枯萎/叶枯/白粉/

种菌唑同上,水稻种子处理恶苗/麻斑/稻瘟

叶菌唑同上,超广谱,高活性,持效5~6周,内吸麦类病害特效

二羧酰亚胺类

乙菌利抑制菌体内甘油三酯的合成,作用于细胞膜,保/治黑穗/菌核/白粉

异菌脲抑制蛋白激酶,病菌个阶段均有效,内吸/治疗/广谱灰霉/菌核/落叶

腐霉利同乙菌利,内吸传导/长效/耐雨水灰霉/菌核/蔓枯

噁唑类

噁唑菌酮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剂,保/治/铲渗/吸,高效/广谱白粉/锈病/霜霉

啶菌噁唑极强杀菌,灰霉/白粉特效灰霉/白粉

噁霜灵内吸传导/长效/高效/保/治,多混用。对霜霉目病原菌具有很高的防效,持效期长。霜霉/疫病/褐斑

噁霉灵土壤消毒剂,结合Fe,Al,抑制孢子萌发,吸/促长,对腐霉病、镰刀菌等引起的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预防效果。立枯/枯萎/菌核/猝倒/腐霉

噻唑类

噻唑菌胺高效抑制疫霉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保/治/吸霜霉/疫病

苯噻硫氰广谱种子保护剂,防治土传/种传病害立枯/叶枯/溃疡

辛噻酮杀真菌/细菌和伤口保护剂,用于防腐

土菌灵保护/治疗,触杀性杀菌剂,种子/土壤处理腐/疫/丝核/镰

吗啉类

十二环吗啉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内吸/保护/治疗白粉病

丁苯吗啉同上,内吸/保护/治疗,长效3~4周,多混用白粉/锈病/黑穗

十三吗啉同上,广谱(卵菌外)/内吸/保护/治疗白粉/锈病/叶斑

吡咯类

拌种咯机理独特,无交抗,抑制葡萄糖磷酸化有关的转移镰孢/种传特效

咯菌腈同上,也是非内吸的保护剂,种传病害高效

吡啶类

氟啶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超广/耐雨/长效/杀螨

本文来自微信平台《新长山农资联盟》根霉/叶斑/菌核

啶酰菌胺呼吸链中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抑制剂,无交抗白粉/腐烂/根腐

氟啶酰菌胺霜霉/疫病

啶菌胺干扰病原菌的细胞分离,灰霉特效灰霉/稻瘟/立枯

环啶菌胺抑制蛋氨酸的合成,广谱/高内吸传导锈病/白粉/霜霉

啶斑肟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内吸/保护/治疗白粉/黑星/叶斑

嘧啶类

嘧啶环胺抑制水解酶和蛋氨酸的合成,无交抗,吸/渗/保/治/ 白粉/黑星/灰霉氯苯嘧啶醇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内吸/保护/治疗/铲除白粉/黑斑/锈病氟苯嘧啶醇同上,抑制担孢子分裂白粉/叶枯/黑星

嘧霉胺机理独特,抑制病原菌蛋白质分泌,吸/熏/速效灰霉/黑星/落叶

嘧菌腙稻瘟病

嘧菌胺抑制病原菌蛋白质分泌,无交抗,无内吸白粉/黑星/灰霉

氟嘧菌胺真菌全生长期抑制,无交抗/保护剂白粉/锈病

喹(唑)啉(酮)类灭螨猛非内吸,保护剂白粉/螨类

二氰蒽醌与含硫基团反应和干扰细胞呼吸,保护为主叶斑/锈病/霜霉

乙氧喹啉植物抗氧化生长调节剂,抑制α-法尼烯的氧化

8-羟基喹啉真菌/细菌

丙氧喹啉白粉病

苯氧喹啉机理独特。内吸/渗透/长效70d,白粉病特效白粉病

氨基甲酸酯类

异丙菌胺本文来自微信平台《新长山农资联盟》

影响氨基酸代谢等,保护/治疗霜霉/疫病/晚疫

乙霉威抑制细胞分裂,保护/治疗灰霉病

苯噻菌胺细胞壁合成抑制剂,保护/治疗/渗透/长效/耐雨霜霉/晚疫特效

霜霉威抑制细胞膜成分合成,内吸传导卵菌纲特效

硫菌威水稻育苗使用的广谱杀菌剂,长效水稻枯萎病

有机磷类

敌瘟磷几丁质合成和酯类代谢抑制剂稻瘟/赤霉病

异稻瘟净磷酸酯合成抑制剂,干扰膜透性,内吸稻瘟/叶蝉/飞虱

吡菌磷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内吸传导/保护/治疗白粉病

甲基立枯灵磷酸酯合成抑制剂,弱内吸/强附着枯萎/黑斑/立枯

抗生素类

梧宁霉素A1/A2为大环内脂四烯抗生素;B为肽嘧啶核苷酸抗生素枯萎/黄萎/腐烂

灭瘟素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保/治/吸,治疗活性优于预防稻瘟病

春雷霉素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保/治/吸/速效/长效/耐雨叶霉/角斑/稻瘟

多抗霉素干扰几丁质的生物合成, 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白粉/枯萎/根腐

多氧霉素纹枯/腐烂

其他类

活化酯激活植物自身防卫反应,保护/超长效/可混用增效白粉/锈病/霜霉

吲哚酯保护剂,对抗性灰葡萄孢子也有很好的活性灰霉病

溴硝醇氧化细菌酶中巯基,抑制脱氢酶活性,种子处理恶苗/青枯

苯磺菌胺非特定的硫醇反应物,呼吸作用抑制剂,保/螨灰霉/黑斑/腐烂

甲苯磺菌胺同上,保护剂,兼杀螨,但对益螨安全白粉/锈病/软腐

螺环菌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新型/内吸/保/治,小麦白粉特效麦类白粉/锈病/条纹嗪胺灵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保/治/铲/吸收传导白粉/锈病/黑星

敌磺钠种子/土壤处理,保护剂,刺激生长,腐霉菌/丝核菌特效根腐/立枯/枯萎/炭疽戊菌隆非内吸/保护/长效,立枯丝核病特效,常混用立枯/纹枯/黑胫

四氯苯酞保护剂,抑制附着孢形成/再侵染白叶枯/稻瘟

三环唑黑色素合成抑制剂,内吸传导/保护/长效/耐雨水稻瘟病

烯丙苯噻唑水杨酸免疫系统促进剂白叶枯/稻瘟

苯锈啶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保/治/铲/吸收传导,长效白粉/锈病

氯硝胺脂质过氧化剂灰霉/软腐/菌核

双胍辛胺抑制孢子萌发、牙管伸长、附着孢和菌丝形成,触杀子囊/半知菌病害

多果定保护/治疗叶斑/软腐/黑星

霜脲氰阻止孢子萌发,保/治/吸,短效,常混用霜霉/疫病

咯喹酮黑色素合成抑制剂,内吸传导/保护稻瘟病

苯菌酮白粉病

喹菌酮抑制细菌DNA合成,保护、治疗火疫/软腐/等细菌病

哒菌酮抑制隔膜形成和菌丝生长,保护/治疗,速效水稻纹枯/菌核

常规杀菌剂品种链霉素革兰氏染色阴性或阳性菌有效角斑/细疫/软腐

甲霜灵高效/内吸传导/耐雨,常混用霜霉/疫病/猝倒

丙森锌速效/长效/广谱/保护剂霜霉/疫病/炭疽

苯霜灵干扰RNA和蛋白质合成,吸/保/治/铲卵菌纲

叶枯唑内吸/保护/治疗,水稻细菌病白叶枯/细条/溃疡

有效霉素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生长,纹枯特效,内吸纹枯/稻曲/立枯

井冈霉素同上,纹枯特效/长效,强内吸纹枯/大斑/立枯

五氯硝基苯土壤处理,防丝核菌/葡萄菌/核盘菌/炭腐菌黑穗/立枯/菌核

代森锰锌与巯基(SH)结合,非内吸保护剂,多混用炭疽/霜霉/锈病等

三乙膦酸铝阻止孢子萌发或菌丝体的形成,上下传导/保/治霜疫/溃疡/根腐

乙嘧酚磺酸酯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内吸传导/保/治/耐雨白粉病

乙嘧酚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内吸传导/保/治/耐雨白粉病

二甲嘧酚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内吸传导/保/治/耐雨白粉病

三唑酮强内吸/传导/保/治/铲,对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的病原菌等均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除卵菌外

甲基硫菌灵干扰病菌纺锤体的形成,广谱/内吸/保/治白粉/纹枯/褐斑

多菌灵同上,甲基硫菌灵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立枯/黑穗/褐斑

苯菌灵高效/广谱/内吸/保护/治疗/铲除,子囊/办知/担子菌菌核/灰霉/赤霉

克菌丹阻止乙酰辅酶A的形成,影响内能生成,多混用白粉/霜霉/叶枯

敌菌丹多作用点,广谱/保护剂,茎叶/土/种处理,可混用霜疫/根腐/立枯

灭锈胺高效/内吸/长效,担子菌特效,木材防腐剂,可混用纹枯/锈病/立枯

灭菌丹多混用白粉/叶锈/叶斑

呋酰胺干扰RNA的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吸/保/治/耐雨霜霉/疫病

氟氯菌核利霜疫/溃疡/白粉

乙烯菌核利影响细胞核/膜/壁菌核/灰霉/黑斑

菌核净菌核/赤霉/白粉

福美双保护剂,主要用于种子和土壤处理,多混用立枯/猝倒/根腐

稻瘟灵抑制纤维素酶的形成,上下传导/保护/治疗稻瘟病/叶蝉

稻瘟净抑制稻瘟病菌乙酰氨基葡萄糖的聚合,内吸传导稻瘟/纹枯/叶蝉

百菌清破坏酶活力,无内吸/保护/黏着性好真菌病害

硫磺呼吸抑制剂,无内吸/保护/治疗粉锈/黑穗/螨

波尔多液喷洒后以微粒状附着,缓释铜离子杀菌,保护剂霜霉/叶枯/炭疽

氢氧化铜铜离子被病菌孢子吸收杀菌,保护剂真菌/细菌

氧化亚铜铜离子被病菌孢子吸收杀菌,保护剂霜疫/枯萎/白粉

氧氯化铜形成保护膜,缓释铜离子杀菌,保护剂,多混用霜霉/晚疫/溃疡

硫酸铜铜离子被病菌孢子吸收杀菌,保护剂霜霉/晚疫/溃疡

杀菌剂分类大全1

杀菌剂大全1 酰胺类杀菌剂 卵菌纲:高效甲霜灵、高效苯霜灵、噻酰菌胺、环丙酰菌胺、氟吡菌胺、吡噻菌胺(菌核病、灰霉病、白粉病)、双炔酰菌胺、苯酰菌胺、噻唑菌胺、氟啶酰菌胺、双炔酰菌胺 稻瘟病:氰菌胺、双氯氰菌胺、环酰菌胺(灰霉病) 土壤病害:磺菌胺、噻氟菌胺、 叶枯酞(抑制细菌)、环氟菌胺(白粉病)、硅噻菌胺(全蚀病)、萎锈灵(黑穗病、黄萎病、立枯病、防腐剂、具有生长刺激作用)、甲呋酰胺(黑穗病)、呋吡菌胺(纹枯病、菌核病、白绢病)、啶酰菌胺(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甲磷菌胺、氟菌胺 通过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破坏病菌呼吸而致效 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大多数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谱比较窄,近期又有许多新颖的化合物商品化,最明显的结构特点是杂环,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吡噻菌胺(penthiopyrad)和啶酰菌胺(boscalid)具有较广的活性谱。 氟吗啉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丙烯酰胺类杀菌剂。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创制的农用杀菌剂、是首次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的农用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对卵菌亚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霜霉病、疫病如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疫病、辣椒疫病、烟草疫病等有优异的活性。 噻氟菌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即在真菌三羧酸循环中抑制琥珀酸酯脱氢酶的合成。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和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有活性,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立枯病等有特效。

氰菌胺和双氯氰菌胺分别是由日本农药公司和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 环酰菌胺主要用于防治各种灰霉病以及相关的菌核病、黑斑病等。 硅噻菌胺是含硅的噻酚酰胺类杀菌剂。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可能是ATP 抑制剂。主要用于小麦全蚀病的防治。 呋吡菌胺(纹枯病、菌核病、白绢病)是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抑制真菌线粒体中琥珀酸的氧化作用,具有优异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噻唑菌胺(ethaboxam)是韩国LG农化公司研制开发的噻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 噻酰菌胺(tiadinil)是由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的噻二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 啶酰菌胺(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0(boscalid)是由巴期夫公司开发的吡啶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菌核病、锈病、马铃薯早疫病和灰霉病等。 吡噻菌胺(penthiopyrad)是由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等。 氟啶酰菌胺(fluopicolide)和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分别由拜耳和先正达公司开发,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均对霜霉病有特效。 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 乙菌利(黑穗菌核白粉)、异菌脲(灰霉病)、腐霉利(菌核病、灰霉病、黑星病、褐腐病、大斑病)、乙烯菌核利(菌核菌、白粉、黑斑病、灰霉病)、克菌丹(地下地上方方面面保护)、灭菌丹(多种病害)、菌核利(菌核病、灰霉病)传统杀菌剂,通过抑制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破坏类酯类和膜的合成而致效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基本上所有真菌病害:嘧菌酯、氟嘧菌酯、醚菌酯、唑菌胺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

杀菌剂的介绍

杀菌剂的介绍 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3b6811465.html,/trade/supply/index--1000100310021009--.htm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另一种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硫及无机硫化合物,如硫磺悬浮剂,固体石硫合剂等;铜制剂,主要有波尔多液,铜氨合剂等;有机硫化合物,如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等;酞酰亚铵类,如克菌丹、敌菌丹和灭菌丹等;抗生素类,如井冈霉素、灭瘟素、多氧霉素等;其它类,如叶枯灵、叶枯净、百菌清、禾穗宁等。 内吸性杀菌剂 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虫剂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及叶类、叶缘。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另一种是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内吸性杀菌剂中属于此类的较少。还有些杀菌剂如乙膦铝等可向上下两个方向传导。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苯并咪唑类,如苯菌灵、多菌灵、噻菌灵、硫菌灵与甲基硫菌灵等;二甲酰亚胺类,如异菌脲、乙烯菌核利等;有机磷类,如稻瘟净、异稻瘟净、三乙膦酸铝等;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等;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此类杀菌剂包括十三吗啉、嗪氨灵、丁赛特、甲菌啶和乙菌啶、抑霉唑和咪酰胺、三唑醇和三唑酮等,从化学结构上看,他们分别属于吗啉、吡啉、吡啶、嘧啶、咪唑、1,2,4-三唑类化合物。甾醇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杀菌谱较广。 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原理:简单地说,杀菌剂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毒杀作用的化合物。但“杀菌”一词涵义并不仅限于“杀死”病原微生物生长或孢子萌发两层含意。能够把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杀菌剂起杀菌作用,能抑制病原物孢子萌发或生长的杀菌剂起抑菌作用,这两种作用都可以在农业生产上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不同,使用方法也各异,但从根本上来说,杀菌剂防治病害的原理不外乎三种,即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和化学免疫。 化学保护就是在植物未患病之前喷洒杀菌剂预防植物病害的发生。有“未见兔子先撒鹰”的意思。常见的杀菌剂中有些杀菌剂只有保护措施一般有两种:一是在病原菌的来源处施药清除侵染源,病原菌的来源主要有病菌越冬的场所,中间寄主和土壤等。通过施用杀菌剂消灭或减少侵染源的目的就是要减少病原菌对作物造成侵染的可能性。例如冬季清除果园内杂草,消灭越冬病菌;种菌消毒和土壤消毒等具体手段都属此类化学保护措施。二是在田间生长着的未发病而可能被病原菌侵染的作物体上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原菌侵染。作物表面喷上杀菌剂以后就可以对前来侵染作物的病原物细胞或孢子起毒杀作用。为防治土传病原菌对作物的侵染,在播种前用杀菌剂处理作物种子或在移栽前使用杀菌剂处理幼苗根部都属于此类措施。 化学治疗就是“见了兔子方撒鹰”。即在植物发病或感病后才施用杀菌剂使之对被保护的作物或者对病原菌起作用,改变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病害的目的。预防

(整理)常用杀菌剂的种类

常用杀菌剂的种类、性质及作用 奥美塞克——750g/十三吗啉 1、“奥美塞克”杀灭枝干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特效。是目前防治枝干病害最为特效的产品。 2、“奥美塞克”具有内吸、保护、治疗、铲除四大高能作用。既安全,又不易产生抗性。对白粉病、霉心病、赤星病、褐斑病及烂根病也具有显著防效。 (一)农用抗生素 1、多抗霉素 【中文通用名称】多抗霉素 【英文通用名称】polylxin 【商品名称】宝丽安、多氧霉素、科生霉素、多氧清等。 【化学名称】肽嘧啶核苷类抗生素 【制剂类型】10%、3%、2%、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0.3%多抗霉素水剂 【理化性质】该类抗生素含有A至N 14种同系物的混合物。我国生产的多抗霉素主要成分是多抗霉素A和多抗霉素B,是多抗霉素金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 chromogenes)所产生的代谢物,含量为84%(相当于84×10单位/g),系无色针状结晶,熔点(m.p.)180℃。日本产的多抗霉素称为多氧霉素,是可可链霉素阿苏变种(Streptomyces cacaoi var.asoensis)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多抗霉素B,占22%~25%(相当于22×10~25×10单位/g),系无定形结晶,分解温度(m.p.)为160℃。多抗霉素易溶于水,多抗霉素对人、畜低毒,在动物体内无蓄积,易排出体外。对鱼、水生生物及蜜蜂低毒。是环保型绿色农药。 【作用】多抗霉素是广谱性、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抗生素类杀菌剂。对链格孢菌、葡萄孢菌、灰霉菌等真菌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当药剂喷到病菌体上后,病原菌细胞壁壳多糖的生物合成受到干扰,使以壳多糖为基质构成细胞壁的真菌,芽管和菌丝体局部膨大、破裂,细胞内容物溢出,导致病原菌细胞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死亡。同时,该药剂还具有抑制病菌产生孢子及病斑扩大等作用。 多抗霉素在北方落叶果树上,主要是用来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霉心病、梨黑斑病、草莓的灰霉病等。尤其对霉心病的防治,苹果落花60%~80%时,喷布多抗霉素,防治霉心病效果显著,而且不影响坐果。 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中文通用名称】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英文通用名称】TF-120 【商品名称】农抗120、抗霉菌素120、120农用抗菌素 【化学名称】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杀菌剂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 (一)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 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 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 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世高、丙环唑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 霉素、农抗120等。 7、复配杀菌剂如炭疽福美、杀毒矾、霜脲锰锌、甲霜灵• 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 克菌丹等。 (二)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1、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 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人植物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石硫合剂等。 (三)按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传导特性分 1、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叶、茎、根、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液输导、扩散、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可防治一些深入到植物体内或种子胚乳内病害,以保护作物不受病原物的浸染或对已感病的植物进行治疗,因此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如多菌灵、力克菌、绿亨2号、多霉清、霜疫清、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杀毒矾、拌种双等。 2、非内吸性杀菌剂指药剂不能被植物内吸并传导、存留。目前,大多数品种都是非内吸性的杀菌剂,此类药剂不易使病原物产生抗药性,比较经济,但大多数只具有保护作用,不能防治深入植物体内的病害。如硫酸锌、硫酸铜、多果定、百菌清、绿乳铜、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硫合剂、草木灰、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此外,杀菌剂还可根据使用方法分类,如种子处理剂、土壤消毒剂、喷洒剂等。

(完整版)三唑类杀菌剂的特点

三唑类杀菌剂的特点 特点:广谱----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的许多种病原真菌有很高的活性,但对卵菌类无活性;高效----药效高、用药量减少、仅为福美类和代森类杀菌剂的1/10-1/5;持效期长----叶面15-20天,种子处理80天左右,土壤处理100天,均比一般杀菌剂长,且随用药量的增加而延长;内吸输导性好,吸收速度快,施药2小时后三唑酮被吸收的量已能抑制白粉菌的生长;具有强的预防保护作用,较好的治疗作用,熏蒸和铲除作用。 (1)三唑酮:粉锈宁,三唑类杀菌剂,对白粉病、锈病、黑穗病有特效。三唑酮是高效、持效期长的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铲除、熏蒸作用,作用机理: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 (2)戊唑醇:三唑类杀菌剂,内吸性强、在作物体内向顶传导,杀灭作物体内的病菌。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可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病菌。 ※禾谷类作物病害:小麦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小麦白粉病、锈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黑穗病 ※果树病害: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香蕉叶斑病 (3)腈菌唑:三唑类杀菌剂,杀菌谱广,内吸性强,对病害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 ※苹果、梨黑星病、苹果和葡萄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麦类的腥黑穗病、散黑穗病、 ※黄瓜白粉病 (4)丙环唑: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具有内吸性,可被作物根、茎、叶吸收,并能在植物体内向顶输导,抑菌谱较宽,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中许多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但对卵菌病害无效。持效期一个月左右。 ※麦类病害:小麦白粉病、条锈病、颖枯病、大麦叶锈病、网斑病、燕麦冠锈病、小麦全蚀病 ※果树病害:葡萄白粉病、炭疽病 ※蔬菜病害:瓜类白粉病、菜豆锈病、番茄白粉病、韭菜锈病、辣椒褐斑病、叶枯病 ※花生叶斑病 (5)氟硅唑:三唑类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渗透性强,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部分半知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梨黑星病、对苹果轮纹烂果病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防治黄瓜黑星病、蔬菜白粉病,小麦锈病、白粉病、颖枯病和大麦叶斑病

常用杀菌剂使用说明

常用杀菌剂使用说明 代森锌 1.作用特点原药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臭鸡蛋味。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多种病菌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其有效成分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直接杀死病菌孢子,阻止病菌侵入,对作物安全。应掌握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2.制剂 60%、65%、8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雾,可防治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隔7~10天再喷一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农药及铜制剂混用。②本剂对人体皮肤、黏膜等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保护。③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仓库中,以免分解。 代森锰锌 (大生M45、大生富、喷克、新万生、山德生、丰收、大胜) 1.作用特点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原药为灰黄色粉末,在高温时遇潮湿也易分解。对高等动物低毒,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有毒,在试验剂量下,未发现“三致”现象。 2.制剂 70%、80%可湿性粉剂,42%悬浮剂,在各生产长家间因粉剂细度不同和药剂中增加黏胶剂等因素,防治效果各有千秋。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防治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施,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选用80%大生M45或喷克、新万生等600~800倍,在发病初期喷施,隔6~7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物质或铜制剂混用,但可与多种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混用。②高温季节,中午避免用药。③使用大生M45、喷克、新万生等宜雨前喷施,雨后不必补喷,喷药要周到、均匀。 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1.作用特点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两种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当该药喷施于植物表面,并被植物体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被分解为甲基苯并咪唑―乙―氨基甲酸酯(即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病菌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扭曲异常,芽管细胞壁扭曲等,从而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达到杀菌效果。纯品为无色结晶,难溶于水,对酸碱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刺激性低,对鱼类毒性低,对植物安全。 2.制剂 50%、7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用7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用种子重量的O.3%~0.4%进行拌种处理;或用7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4.注意事项①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①贮存于阴凉干燥处。③作物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 百菌清(达科宁、TDN)

世界顶级杀菌剂全介绍(完整、系统)

顶级杀菌剂全介绍(完整、系统)2014-09-05 号商品名通用名主要功能厂家 1金雷4%精甲霜灵+64%代森锰锌 水分散粒剂 霜霉、腐霉、疫病、根腐 先正 达 2适乐时 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根、茎腐病 3阿米多彩50%百菌清+6%嘧菌酯水悬内吸、全面保护、持效期长 4阿米妙收20%嘧菌酯+12.5%苯醚甲 环唑水悬 保护、治疗、持效期长、对高等真菌特效 5绘绿50%嘧菌酯水粒剂高效、全面保护、持效期长6卉友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根、茎腐病、灰霉病 7敌力脱25%丙环唑乳油高等真菌特效 8达科宁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全面保护、持效期较长 9杀毒矾8%噁霜灵+56%代森锰锌可 湿性粉剂 霜霉、腐霉、疫病、根腐 10势克25%苯醚甲环唑乳油高等真菌特效 11瑞凡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霜霉、腐霉、疫病、根腐12亮盾精甲霜灵+嘧菌酯水悬霜霉、腐霉、疫病、根腐 13满适金3.5%咯菌·精甲霜悬浮种衣 剂 根、茎腐病 14爱苗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 唑乳油 高等真菌特效 16大生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全面保护 陶氏17大生富50%代森锰锌水悬全面保护

18 应得 24%腈苯唑悬浮剂 高等真菌特效 19 施保克 45%咪鲜胺水乳剂 炭疽病特效 拜耳 20 扑海因 50%异菌脲悬浮剂 灰霉、菌核病、核盘菌、白绢病特效 21 安泰生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 全面保护 22 霉多克 5.5%缬霉威+61.3%丙森锌 可湿性粉剂 霜霉、腐霉、疫病、根腐 23 好力克 43%戊唑醇悬浮剂 高等真菌特效 24 施佳乐 40%嘧霉胺悬浮剂 灰霉、菌核病、核盘菌、白绢病特效 25 富力库 25%戊唑醇水乳剂 高等真菌特效 26 普力克 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 霜霉、腐霉、疫病、根腐 27 银法利 62.5%霜霉威盐酸盐+6.2 5%氟吡菌胺 霜霉、腐霉、疫病、根腐 28 施保功 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 炭疽病特效 29 易保 68.74%代森锰锌.噁唑菌酮 水分散粒剂 高效、全面保护 杜邦 30 克露 64%代森锰锌+8%霜脲氰可 湿性粉剂 霜霉、腐霉、疫病、根腐 31 新万生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全面保护 32 万兴 10.67%氟硅唑+10%噁唑菌 酮乳油 高等真菌特效 33 可杀得 53.8%,77%氢氧化铜可湿 性粉剂 细菌、真菌保护性杀菌剂 34 福星 40%氟硅唑乳油 高等真菌特效 35 甲基托布津 70%甲基硫菌灵粉剂 高等真菌保护治疗剂 日曹

各杀菌剂特点

石化行业使用杀菌剂的原因 在石油工业中,油田污水系统、注入水系统、采油泥浆系统等,所处的环境非常适合腐殖菌、硫酸还原菌、铁细菌等各类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加速管线的腐蚀,腐蚀产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极易形成垢,造成堵塞地层,损害油层渗透率,降低设备传热效率,对正常的生产极为不利。因此,必须使用杀菌剂进行杀菌处理。 石油行业微生物分类: 微生物分为三类: 1.可自由游动的细菌; 2.可附着于设备结构上的藻类; 3.可侵蚀并破坏设备。 杀菌剂的种类及特性: 种类: (1)氧化型杀菌剂 氯 氯在水中形成次氯酸,次氯酸电离出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根,在PH值6-8时杀菌效果最好。氯的应

用范围广泛,通常是在水源处加入即可使整个系统保持一定浓度从而达到控制细菌数的目的。 杀菌原理:氯在水中形成次氯酸,次氯酸电离出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根; 优点:应用范围广泛、高效、价格低廉,操 作方便; 缺点:环境污染,对人有害对形成生物膜的 细菌杀菌效果不好。 含氯化合物 含氯杀菌剂包括漂白剂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钙,他们比氯气使用方便,操作危险性小,但价格偏高。但会引入大量钙离子易造成系统结垢。 杀菌原理:水解电离出次氯酸根; 优点:杀菌效果与氯气相当,比氯气使用方便,操作危险性小; 缺点:易导致结垢问题,价格偏高,比氯气 用量大。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高效氧化型杀菌剂,适用于清洗过程,用于除去有机物、生物粘泥及硫化铁沉积。二氧化氯

受PH值限制小,杀菌效果不受有机物和氨的影响。因受温度和压力影响,一般使用在线发生,用次氯酸钠、亚氯酸钠和盐酸经两步反应形成二氧化氯。首先,15%盐酸和10%次氯酸钠生成6%合成氯,之后再与亚氯酸钠反应形成二氧化氯。 杀菌原理:氧化作用; 优点:不受PH值限制,不受有机物影响,对生物粘泥有特效,能溶解硫化铁垢。 缺点:须特殊装置,毒性大,价格高。 氯胺 氯胺是次氯酸和氨的反应产物,氯胺的杀菌性能比氯气低5%。但氯胺能穿透微生物膜并杀死细菌,它与生物膜组织不反应,可用于消毒处理。 优点:对生物膜菌种有杀菌活性,杀菌活性持续时间长,对设备腐蚀性小,毒性低。 缺点:耗氨,比单独使用氯价格高。 溴 溴与氯类似,在水中形成次溴酸,电离出次溴酸根,在广泛的PH范围杀菌效果都很好。溴杀菌剂一

杀菌剂 30种常用杀菌剂

三十种常用杀菌剂 通用名称有效成分商品名称作用机理防治对象氢氧化铜波 尔多液(Copper hydroxide) 氢氧化铜 可杀得101、冠 菌铜、杀菌得、 冠菌清、猛杀 得、瑞扑、真菌 克 主要靠铜离子,铜离子被萌发的孢子 吸收,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以杀 死孢子细胞,从而起到杀菌作用,但 此作用仅限于阻止孢子萌发,也即仅 有保护作用。 细菌性病害,适用于瓜类的叶 斑病、早(晚)疫病、霜霉病、 炭疽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 以保护作用为主。 代森锰锌(Mancozeb)代森锰锌 大生M45、大生 富、喷克、新万 生、山德生、丰 收、大胜 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 主要防治蔬菜霜霉病、炭疽 病、褐斑病等。 三乙膦酸铝 乙磷铝Fosety-Aluminiu m 三-(乙基磷 酸)铝 疫霉灵、乙磷 铝、疫霜灵 抑制病原真菌的孢子的萌发或阻止孢 子和菌丝体的生长。 主要防治黄瓜和白菜霜霉病、 水稻纹枯和稻瘟病、棉花疫 病、烟草黑胫病、橡胶割面条 溃疡病、胡椒病 甲霜灵·锰锌metalaxyl+m ancozeb [D,L-N-(2,6- 二甲基苯 基)-N-(2甲氧 基乙酰)丙氨 酸甲酯] 瑞毒霉.锰锌、 蕾多米尔.锰 锌、 甲霜灵主要是抑制了对a-鹅膏蕈碱 不敏感的RNA聚合酶A,从而阻碍了 rRNA前体的转录,具体胡抵制机理尚 不清楚。代森锰锌主要是抑制菌体内 丙酮酸的氧化。 对霜霉菌、疫霉菌和腐霉菌所 致的病害均有效 氟吗啉flumorph 4-[3-(3,4-二甲 基苯基)-3-(4- 氟苯基)丙烯 酰]吗啉 灭克 有关氟吗啉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不 清楚。Kuhn等根据其杀菌谱、杀菌活 性及形态学方面的研究结果推测其主 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病菌细胞壁物质的 合成或组装。 防治卵菌纲病原菌引起的霜 霉病及晚疫病等病害.。 霜霉威Propamocarb 3-(二甲基 氨基)丙基 氨基甲酸丙 酯 普力克、霜霉威 盐酸盐、丙酰胺 可抑制病菌细胞膜的形成,抑制菌丝 生长和孢子萌发,减少孢子囊形成和 游动孢子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 目的。 防治蔬菜、果树的霜霉病、疫 病、猝倒病(腐霉和疫霉)有 优异的效果(对霜霉病、晚疫 病特效)藻状菌引起的病害。 重点卵菌门 烯酰吗啉· 锰锌Mancozeb+ Dimethomorph, W.P. 4-[3-(4-氯苯 基)-3-(3,4-二 甲氧基苯氧 基)丙烯酰]吗 啉和代森锰锌 安克-锰锌 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而起作用,只 有Z型异构体有活性,但是,由于在光 照下两异构体间可迅速相互转变,因 此Z型异构体在应用屯E型异构体是 一样的, 用于防治霜霉病、疫病、灰霉 病等病害 氟吡菌胺· 霜霉威Fluopicolide+ Propamocarb 氟吡菌胺和 3-(二甲基 氨基)丙基 氨基甲酸丙 酯 银法利 主要作用于细胞膜和细胞间的特点特 异性蛋白而表现杀菌活性,具有独特 的“薄层穿透力”,可加强药剂的横向 传导性及纵向输送力,对病原菌的各 主要形态均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另一 单剂霜霉威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菌 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细胞膜成 分的磷脂和脂肪酸的生化合成,抑制 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和孢子萌发, 具有局部内吸作用 主要防治霜霉病、疫病、晚疫 病、猝倒病等常见卵菌纲病害 霜脲氰·锰锌Cymoxanil+M ancozeb 1-(2-氰基-2- 甲氧基亚胺 基)-3-乙基脲 和代森锰锌 克霜、霜霸、 克露、妥冻 通过抑制病原菌细胞线粒体的电子转 移使氧化磷酸化的作用停止,使病原 菌细胞丧失能量来源而死亡 对疫霉、壳二孢属、尾孢属等 真菌性病害如疫霉病、霜霉病 均特效。 多菌灵Carbendazim 苯并咪唑-2- 氨基甲酸丙酯 苯并咪唑44号、 棉萎灵、贝芬 替、保卫田、枯 萎立克、 干扰真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 成,从而细胞分裂 防治瓜类枯萎病、蔓枯病、炭 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叶斑 病等多种病

杀菌剂分类

Halogen Compound Biocides 氯氰酸盐[酯] Metallic Compound Biocides 金属复合杀菌剂 Organosulfurs有机硫一类含有硫的有机合成杀菌剂。此类杀菌剂的特点:杀菌广谱,对鞭毛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真菌和欧氏杆菌、黄单胞杆菌、假单胞杆菌等细菌有生物活性;低毒、安全;一般为非内吸保护性杀菌剂,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此类杀菌剂主要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化合物和三氯甲硫基类化合物(如充菌丹、灭菌丹),前者大致分为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DC)和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EBDC),还有亚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如丙森锌),大部分是重金属盐,也有氧化物(如福美双)。作用机制是使巯基酶失活,在DDC剂作用下,巯基酶失活的方式是与金属形成螯合物。 Organic Acids有机酸 酸杀菌剂在毒理方面安全,而且具有生物活性,因此,常用于漂洗和杀菌过程中。有机酸如乙酸、过氧乙酸、乳酸、丙酸以及甲酸使用最广泛。酸可以中和清洁剂残留下来的碱,防止形成碱性沉积物并起杀菌作用。由于细菌表面带有正电荷,负电荷表面活性剂可以与带正电荷的细菌反应,致使其细胞壁被穿透,细胞组织的功能性遭到破坏。因此,酸杀菌剂是通过穿透并破裂细胞膜,离解分子,然后酸化细胞内容物,最后达到破坏微生物的目的。酸对芽孢和病原微生物的处理取决于剂量。这些化合物对不锈钢表面或那些接触时间可以延长的地方非常有效,并且它们对嗜冷微生物也具有高杀菌活性。在食品工厂中,将杀菌和最后的清洗结合起来操作是比较理想的。随着自动清洗系统的发展,酸杀菌剂已成为理想的使用对象。一般设备在经过最终的清洗后,为了避免污染和腐蚀,都需要将它们封闭过夜。虽然这些化合物对pH变化敏感,但与碘相比,不易受硬水的影响。过去,这些用于自动清洗系统的合成去垢剂的缺点是形成泡沫,使设备上的杀菌剂难以去除。非泡沫型酸去垢杀菌剂解决了这个困难,从而得以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但是,这种杀菌剂在pH较高的环境中对耐热微生物的杀菌效率较差,高浓度时其作用不及辐射有效,会使食品(如肉)表面发生轻微变色并产生臭味。酸杀菌剂的价格-效能还没有得到充分评估,对乙酸的研究表明,其在降低沙门氏菌属污染方面缺乏效力。 Nitrogen Compounds含氮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是一大类最早使用的杀菌剂。它们对繁殖细菌和含脂病毒具有活性,适当配制后,对分枝杆菌也有活性。它们对孢子没有活性,而对于非含脂病毒的活性则不确定。许多酚类产品可用于清除环境表面的污染,有些(如三氯生和氯二甲酚)是最常用的抗菌剂。 常见的有苯酚、邻氯苯酚、间氯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二氯苯酚、三氯苯酚、四氯苯酚、五氯苯酚、五氯酚钠、乙萘酚、邻苯基苯酚、邻苯基苯酚钠、邻-苯二酚、对硝基酚、二硝基苯酚等。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介绍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 一、发现过程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开始的研究开始于1969年,捷克科学家Musilek等人在一种蘑菇(oudemansiella mucida)中首次发现了strobilurin A ,并将这种物质用于治疗人类的皮肤病。Oudemansin A是继Strobilurin A之后从腐朽的松木长出的蘑菇中分离出来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抗生素。 O O O strobilurin A O O oudemansin A 随着越来越多具有杀菌活性的β-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天然抗生素的相继发现,有关其生物活性、结构确证、作用机理和全合成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从而也引起了农药公司和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 1982年,英国捷利康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最早展开了该方面的研究工作。捷利康公司人员研究人员在Strobilurin A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造,打破其共轭三烯结构,合成了大量的以β-甲氧基丙烯酸酯衍生物为先导的杀菌剂,但仍未达到田间试用的要求。生测表明含(E)-β-甲氧基丙烯酸酯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而含(Z)-式的则没有活性。1986年获得含天然(E)-β-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基团的strobilurins合成物的专利权,1992年成功开发出了嘧菌酯(azoxystrobin),并于1996年成功上市。2000年又公布了啶氧菌酯,并于2002年上市。捷利康公司这类最早专利的发布阻碍了巴斯夫公司对该天然毒性基团的研究工作,但是巴斯夫公司发现了(E)-β-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的电子等排体,即(E)-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基团。与合适骨架连接后也能提供活性, 并最终实现了醚菌酯 (kresoxim-methyl),在1996年上市。巴斯夫继1996年向市场推出醚菌酯以来,于2002年、2004年和2007年又成功上市了吡唑菌酯、醚菌胺和肟醚菌胺, 其中吡唑菌酯是目前活性最高的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拜耳1998年公布了肟菌酯,1999年该产品推向市场。1994年发现氟嘧菌酯,于2004年投放市场。1998年发现、2001年上市的咪唑菌酮虽然结构上不同于strobilurins类杀菌剂, 但与strobilurins类杀 菌剂具有同样的交互抗性基团, 目前该产品也归于拜耳。日本盐野义是从事该领域研究最早的公司之一,1993年研究发现的苯氧菌胺, 1999年上市, 成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优良杀菌剂。 二、作用机制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活性来源于它们能键合在细胞色素b ( Cytb) 的还原型辅酶Q的氧化位点(Qo位点) , 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 也因此称为Qo 抑制剂。细胞色素b是细胞色素bc1复合物的一部分, 位于真菌和其他真核体的线粒体内膜, 一旦某个抑制剂与之键合,将阻止细胞色素b和c1之间的电子传递, 通过阻止三磷酸腺苷(ATP) 的产生, 从而干扰真菌体内的能量循环。

常见杀菌剂特性总结

常见杀菌剂特性总结 代森锌 广谱;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 较短;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 病害; 代森锰锌 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高温避免用药;雨后不必补喷; 甲基硫菌灵 广谱;保护和治疗;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灌根,防治枯萎病;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 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

甘薯、桃;水稻于幼穗形成期至孕穗期喷雾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等; 油菜在盛花期喷雾可防治菌核病;大豆结荚期喷雾防治灰斑病; 百菌清 广谱;具预防作用,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不易受雨水冲刷,残效期长;番茄、蘑菇、草莓、茶树、桃、烟草,对某些苹果、葡萄品种有药害;防洽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及灰霉病在封行前;防治葡萄炭疽病、 白粉病、果腐病在开花后2周开始喷药;防治桃褐腐病、疮痂病在孕蕾 阶段和落花时,祧穿孔病通常在落花时;防治草莓灰霉病、叶枯病、叶 焦病及白粉病通常在开花初期、中期及未期各喷药1次; 甲霜灵 具上下传导,保护和治疗;残效期10~14天;瓜类霜霉菌、疫霉菌 和腐霉菌; 多菌灵 广谱,保护和治疗;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防治瓜类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叶斑病等;桃、烟草、番茄; 麦类在始花期喷雾防治赤霉病;幼穗形成期至孕穗期喷药可防治纹枯病; 腐霉利 保护和治疗;持效期长,且能阻止病斑发展;叶、根内吸;对葡萄 孢属和核盘菌属所引起的病害有特效,如在高湿低温条件下发生的灰霉病、菌核病和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具抗性的病原菌有特效;不宜与有 机磷农药混配;在幼苗、弱苗、高温、高湿条件下喷洒,要注意施药浓度,避免药害产生;草莓、桃和樱桃;

杀菌剂的分类及使用

杀菌剂的分类及使用 对杀菌剂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使用特点。 1、按作用原理分类 1、1保护性杀菌剂: 定义:在病原菌尚未接触寄主组织前施药,形成一种保护层以阻止病菌萌发与入侵,从而使植物得到保护。 特点:一般具有广泛性和耐抗药性,可连续使用。 分类代表:主要包括代森锰锌类杀菌剂、矿物源类保护剂和铜制剂类。 1) 代森锰锌类杀菌剂。主要是控制病菌侵染,防治果树上的锈病、早期落叶病、炭疽病等。常用产品有代森锰锌、喷克、易保、新万生、比克、科博等。 2) 铜制剂。可防治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黑星病和细菌性溃疡病等多种病害(波尔多液等对作物安全性较差,且易引发红蜘蛛,影响农产品外观质量)。主要有碱式硫酸铜、绿得宝、绿乳铜等。 3) 矿物源类保护剂。属选择性杀菌、杀螨、杀虫剂,作用成分是硫,可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如腐烂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等,同时对越冬螨、介壳虫的幼虫和若虫有效。常用产品有硫磺、石硫合剂、晶体石硫合剂、多硫化钡、硫悬浮剂等。 1、2 内吸治疗性杀茵剂 定义:使用后能渗入树体内或被树体吸收后在体内传导,具有抑制和杀灭侵入植物组织内部的病原菌,使作物恢复健康的杀菌剂, 特点:一般专化性较强,强调对症下药,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 分类代表:主要包括农用抗生素、有机杂环类制剂(苯并咪唑类和硫脲基甲酸酯类等)。 1)农用抗生素。本身无杀菌作用,主要是对植物病源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能使病菌孢子发芽管和菌丝末端膨大为球形,失去入侵能力,抑制菌丝伸长,阻碍菌丝、菌核形成和病斑出现,对果树的枝干、叶部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于病害发生初期或前期。常用产品有农抗120、多抗霉素、多氧霉素、多效霉素、宝丽安、多氧素、井岗霉素等。 2)有机杂环类制剂。内吸作用强,对真菌类的子囊菌和担子菌有特效。常用产品有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三唑酮(粉锈宁)、烯唑醇、福星、世高、信生(腈菌唑)、(腈菌唑+代森锰锌)、扑海因(异菌脲)、等。 1、3 铲除性杀菌剂 定义:药物与病菌接触产生很强的还原性,将病菌迅速氧化成非活性物质, 特点:杀菌彻底迅速,无公害,是替代福美砷的最佳药物。 代表:最常用的是过氧乙酸类产品,主治腐烂病、轮纹病、炭疽病等。常用产品有百菌敌、9281、菌杀特、康菌灵等。 其他还包括在幼苗上接种病毒时期产生抗性的“疫苗杀菌剂”;诱导植物产生毒素对抗病毒的诱抗杀菌剂;通过有益病菌与有害病菌争夺营养以挤垮病菌的杀菌剂等。 2、按其化学成份分类:

杀菌剂机理和特点及防治对象

类别品种作用机理和特点防治对象 酰胺类 氟吗啉防治卵菌纲病原菌产生的病害,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高活性,持效16d 霜/疫霉病特效 烯酰吗啉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内吸霜/疫霉病特效 叶枯酞抑制细菌在水稻中的繁殖,阻碍转移,内吸水稻白叶枯病 磺菌胺抑制孢子萌发,土壤杀菌剂,对白菜根肿病特效根肿/根腐/猝倒 甲磺菌胺土壤杀菌剂 噻氟菌胺强内吸传导,对担子菌特效立枯/黑粉/锈病 环氟菌胺抑制白粉菌吸器、菌丝和附着孢的形成,内吸活性差白粉病 硅噻菌胺能量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长残效,种子处理小麦全蚀病 吡噻菌胺机理独特,高活性、广谱、无交互抗性粉锈/霜霉/菌核 环酰菌胺机理独特,灰霉特效灰霉/黑斑/ 菌核 苯酰菌胺杀卵菌机理独特:抑制菌核分裂,无交抗,保护剂晚疫/霜霉病 环丙酰菌胺内吸保护,抑制黑色素合成,感病后加速抗菌素产生稻瘟病 噻酰菌胺阻止侵入,诱导抗性,内吸传导,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白粉/霜霉/稻瘟病 氰菌胺内吸和残留活性好,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双氯氰菌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高效甲霜灵核糖体RNAⅠ合成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运转霜/疫/腐霉 高效苯霜灵卵菌病害 萎锈灵选择性内吸杀菌,萌芽种子除菌,刺激省黑穗/锈病 呋吡酰胺强烈抑制琥珀基质电子传递,内吸传导,长残效水稻纹枯病 甲呋酰胺内吸,种子处理,黑穗病(玉米除外)麦类黑穗病 氟酰胺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稻纹枯特效立枯/纹枯/雪腐 甲丙烯和咪唑类 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新型/高效/广谱,保/治/铲/吸/渗所有真菌病害 肟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无交抗,广谱/渗透/内吸/保护白粉/叶斑等 啶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熏蒸/耐雨水冲刷麦类病害 唑菌胺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转移/混用所有真菌病害 氟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长效/速效所有真菌病害 烯肟菌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所有真菌病害 苯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治/铲/吸/渗水稻稻瘟病 烯肟菌胺-- 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保/治/铲/吸/渗白粉/霜霉/纹枯 肟嘧菌胺-- 水稻病害 噻菌灵抑制线粒体呼吸和细胞繁殖,有交抗,卵菌无效青霉/脐腐/菌核 氟菌唑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保/治/铲/吸白粉/锈病/黑穗 高效抑霉唑广谱,保护、治疗,优/广于抑霉唑锈病/灰霉/稻瘟 咪唑菌酮线粒体呼吸抑制剂(辅酶Q-细胞色素C),常混用霜/疫/黑斑病 氰霜唑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护/长效/耐雨,卵菌特效霜霉/疫病 抑霉唑破坏霉菌细胞膜,常混用,多做保鲜剂青霉/绿霉/白粉 咪鲜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广谱/ 非内吸/传导褐斑/白粉/叶枯

杀菌剂分类

酰胺类 1、氟吗啉防治卵菌纲病原菌产生的病害,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高活性,持效16d 霜/疫霉病特效 2、烯酰吗啉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内吸霜/疫霉病特效 3、叶枯酞抑制细菌在水稻中的繁殖,阻碍转移,内吸水稻白叶枯病 4、磺菌胺抑制孢子萌发,土壤杀菌剂,对白菜根肿病特效根肿/根腐/猝倒 5、甲磺菌胺土壤杀菌剂 6、噻氟菌胺强内吸传导,对担子菌特效立枯/黑粉/锈病 7、环氟菌胺抑制白粉菌吸器、菌丝和附着孢的形成,内吸活性差白粉病 8、硅噻菌胺能量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长残效,种子处理小麦全蚀病 9、吡噻菌胺机理独特,高活性、广谱、无交互抗性粉锈/霜霉/菌核 10、环酰菌胺机理独特,灰霉特效灰霉/黑斑/ 菌核 11、苯酰菌胺杀卵菌机理独特:抑制菌核分裂,无交抗,保护剂晚疫/霜霉病 12、环丙酰菌胺内吸保护,抑制黑色素合成,感病后加速抗菌素产生稻瘟病 13、噻酰菌胺阻止侵入,诱导抗性,内吸传导,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白粉/霜霉/稻瘟病 14、氰菌胺内吸和残留活性好,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15、双氯氰菌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16、高效甲霜灵核糖体RNAⅠ合成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运转霜/疫/腐霉 17、高效苯霜灵卵菌病害 18、萎锈灵选择性内吸杀菌,萌芽种子除菌,刺激省黑穗/锈病 19、呋吡酰胺强烈抑制琥珀基质电子传递,内吸传导,长残效水稻纹枯病 20、甲呋酰胺内吸,种子处理,黑穗病(玉米除外)麦类黑穗病 21、氟酰胺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稻纹枯特效立枯/纹枯/雪腐 甲丙烯和咪唑类 1、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新型/高效/广谱,保/治/铲/吸/渗所有真菌病害 2、肟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无交抗,广谱/渗透/内吸/保护白粉/叶斑等 3、啶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熏蒸/耐雨水冲刷麦类病害 4、唑菌胺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转移/混用所有真菌病害 5、氟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长效/速效所有真菌病害 6、烯肟菌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所有真菌病害 7、苯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治/铲/吸/渗水稻稻瘟病 8、烯肟菌胺-- 9、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保/治/铲/吸/渗白粉/霜霉/纹枯 10、肟嘧菌胺 -- 水稻病害 11、噻菌灵抑制线粒体呼吸和细胞繁殖,有交抗,卵菌无效青霉/脐腐/菌核 12、氟菌唑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保/治/铲/吸白粉/锈病/黑穗 13、高效抑霉唑广谱,保护、治疗,优/广于抑霉唑锈病/灰霉/稻瘟 14、咪唑菌酮线粒体呼吸抑制剂(辅酶Q-细胞色素C),常混用霜/疫/黑斑病 15、氰霜唑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护/长效/耐雨,卵菌特效霜霉/疫病 16、抑霉唑破坏霉菌细胞膜,常混用,多做保鲜剂青霉/绿霉/白粉 17、咪鲜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广谱/ 非内吸/传导褐斑/白粉/叶枯

细菌性杀菌剂

市场主要杀细菌剂介绍 1、含铜杀菌剂,杀菌谱宽,但一些植物对铜敏感。有机铜类:噻菌铜,英文名称为Thiodiazole-copper,商品名称为“龙克菌”,是一种噻唑类有机铜杀细菌制剂;琥珀肥酸铜、又名二元酸铜,DT;络氨铜,又叫胶氨铜;松脂酸铜,又名绿乳铜、绿菌灵、铜帅;壬菌铜,商品名称金莱克;喹啉铜,商品名称为海正千菌、必绿;硝基腐植酸铜:又叫菌

必克;噻森铜。其他铜的多种制剂也是很好的杀菌剂,氢氧化铜,商品名称为可杀得、丰护安、冠菌铜、瑞扑;氧氯化铜,又叫王铜、好宝铜;氧化亚铜:又叫铜大师。 2、农用抗生素:农用硫酸链霉素;中生菌素,商品名称克菌康;水合霉素,又叫盐酸土霉素,商品名称枯必治;宁南霉素,商品名称菌克毒克;井岗霉素;春雷霉素;金核霉素;新植霉素;多抗霉素;“农抗120”等。农用抗生素一般化学性质稳定、高效,具内吸治疗作用,但防治对象较窄,除井岗霉素外,其他抗生素易产生抗药性的问题。 3、氯溴异氰尿酸,商品名称有消菌灵、灭菌成、杀菌王,是以氯溴异氰尿酸与氯化溴缩合,加入活性助剂、分散剂等加工而成。 pH值近中性,属高效、广谱、低毒、生物活性高、无公害的杀菌剂,对细菌、真菌、病毒都有效。氯溴异氰尿酸药效稳定,喷施在作物上能释放出HOCl(次氯酸),因此具有强烈的杀细菌、病毒作用。 4、三氯异氰尿酸,又叫强氯精;是目前国际上所推广的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快速的杀菌消毒剂,能有效的快速杀灭各种细菌、真菌。 5、噻枯唑:又叫叶枯唑,商品名称有叶青双、叶枯宁;内吸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的细菌性病害,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和细菌性基腐病、柑橘溃疡病、白菜软腐病、番茄青枯病的特效药。内吸传导性强,具有治疗

农用杀菌剂的种类有哪些

农用杀菌剂的种类有哪些 利用70℃~75℃水温对种子进行消毒杀菌,此消毒方法一般用于种皮坚硬、难以吸水、且能忍耐高温的种子如冬瓜、菠菜、黄瓜等,注意烫种前种子要干燥,水量不能超过种子的5倍,并准备两个容器进行来回倾倒并使之降至温水浸种温度,那应该如何防治植物病害呢?消灭病原物或抑制其发生与蔓延;提高寄生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物,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一般以预防为主,因时因地根据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每项措施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体系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特别是避免造成公害和人畜中毒,使病害压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农用杀菌剂的种类有哪些呢? 一、按农用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1. 无机化合物。如重铬酸钠、硫酸铜、氯化锌、氯化镉等。 2. 有机锡类。如三苯基乙酸锡、三丁基氟化锡等。

3. 有机砷类如田安(甲基砷酸铁胺)、稻宁(甲基砷酸钙)、稻脚青(甲基砷酸锌)、福美砷(阿苏妙)等。 4. 有机磷类。如三乙磷酸铝(疫霉灵,疫霜灵,乙磷铝)、稻瘟净、异稻瘟净、敌瘟磷(克瘟散)等。 5. 有机汞类如氯化乙基汞、醋酸苯汞、磺胺苯汞、磷酸乙基汞等。 6. 有机硫类如乙蒜素(乙烷硫代磺酸乙酯,抗菌剂402)、代森铵、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托布津(硫菌灵)、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灭菌丹、克菌丹等。 7. 氮杂环及其它含氮化合物。如苯菌灵(苯来特)、多菌灵(苯并咪唑44号)、噻菌灵(特克多)、菌核净(纹枯利)、乙烯菌核利(农利灵)、敌枯双、叶青双(噻枯唑,叶枯唑,叶枯宁,川化-018)、三环唑(比艳,克瘟唑)、粉锈宁(百理通,三唑酮)、百科(双苯三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