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练习题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练习题及国际贸易复习题(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练习题及国际贸易复习题(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练习题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评分标准:每错一小题减1分,减10分以内为优,减20分以内为良,减30分以内为及格,减30分以上不及格。

一、填空题(40题)•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分配时,是以___单个经济社会_____作为基本的单位。

•2、要素禀赋理论是指各国的比较优势决定于它们不同的_ _______。

•3、相互需求理论认为,_____ 是由贸易双方的供给条件曲线或相互需求曲线决定的。

•4、从广义上看,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服务贸易. •5、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从开发到退出市场,要经历_初始期_____、_成长期____和__成熟区______。

•6、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

•7、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一个国家在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

它描述了一国的条件。

•8、生产可能性边界又叫,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MRT反映了产品转换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9、在要素禀赋理论中,生产要素包括两个。

正因为如此,有时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又称为 2*2*2 模型。

•10、若A国的要素禀赋为(w/r)A,B国的要素禀赋为(w/r)B,且有:(w/r)A>(w/r)B,则称A国是资本丰裕国家,B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

•11、如果在 k/l(A)> K/L(B) 下,X生产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均大于Y生产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

•1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证明了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以及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来直接实现最佳配置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可替代要素国际流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

•13、从长期来看,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14、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

第1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第1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第一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贸易差额论的提出学派是()A.重工主义学派B.重农主义学派C.古典学派D.重商主义学派2.主张对外贸易顺差,并将金银视为财富的唯一形式的理论是()A.比较优势理论 B.贸易差额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3.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认为对外贸易应追求()A.顺差 B.平衡C.逆差 D.收支相抵4.提出发展本国航运业政策的理论是()A.比较优势理论B.绝对优势理论C.贸易差额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5.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借鉴意义的是()A.发展本国工业B.发展本国航运业 C.追求贸易顺差 D.对外贸易垄断6.古典学派的贸易理论建立的基础是通过批判()A.贸易差额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C.相互需求理论 D.绝对优势理论7.欧洲资本积累时期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是()A.贸易差额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C.相互需求理论 D.绝对优势理论8.最早对重商主义提出质疑的英国学者是()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大卫·休谟9.绝对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 C.李斯特 D.大卫·李嘉图10.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要素禀赋差异B.相互需求强度差异C.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D.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11.甲国使用同样数量资源比乙国能生产更多的X,则乙国在X生产上具有()A.绝对优势 B.比较劣势C.绝对劣势D.比较优势12.甲国生产单位布和小麦分别需要6天和9天,乙国为10天和12天,则()A.乙国进口小麦B.甲国出口布C.乙国出口布D.甲国出口小麦13.依据绝对优势理论,如某国在某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则该产品( )A.机会成本高 B.劳动生产率低C.单位劳动投入少 D.边际成本递增14.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A.约翰·穆勒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李斯特15.被称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是()A.贸易差额理论 B.绝对优势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16.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B.技术水平差异 C.需求强度差异 D.商品价格差异17.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所依据的理论是()A.绝对优势理论B.相互需求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D.要素禀赋理论18.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律师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B.律师在律师咨询上具有比较优势C.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比较优势D.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19.法国生产单位酒所需劳动力比英国少40人,生产单位毛呢比英国少10人,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B.法国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C.英国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英国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21.如果甲国生产一单位粮食需要8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布需要90人一年的劳动;乙国生产一单位粮食需要12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布需要100人一年的劳动,根据比较优势理论()A.甲国应生产出口粮食,乙国应生产出口布 B.甲国应进口粮食C.甲国应生产出口布,乙国应生产出口粮食 D.乙国应进口布22.在下表的状态下,根据古典学派的贸易理论可以得出( )A.甲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B.乙国的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C.甲国在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D.两国在两种产品上不存在比较优势的差别23.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应发生在()A.发达国家之间B.发展中国家之间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D.需求相似国家之间24.相互需求理论的提出者是()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阿佛雷德·马歇尔 D.约翰·穆勒25.约翰·穆勒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A.需求偏好差异 B.劳动生产率差异 C.相互需求强度差异 D.要素禀赋差异26.相互需求理论认为对对方国家产品需求强度大的国家其产品交换对方产品的能力()A.低B.高 C.不确定 D.不变27.根据相互需求理论,贸易利益分配取决于()A.国际具体交换比例 B.两国经济实力 C.进出口产品性质 D.比较优势大小28.根据相互需求理论,国际贸易交换比例的变动是由于()A.相互需求强度的变动 B.贸易条件恶化 C.贸易规模扩大D.两国通货膨胀率差异29.提出相互需求曲线的是()A.阿佛雷德·马歇尔B.约翰·穆勒 C.李斯特 D.李嘉图30.相互需求理论是( )A.对古典贸易理论的动态扩展 B.对国际分工结果的补充说明C.对贸易利益的决定与分配进行补充说明 D.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二、判断改错题1.贸易差额论虽然产生时间很早,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讲解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讲解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条件 B国际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力 D各国的政策2.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比较确切地反映对外贸易规模的是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C.进口额D.出口额3.发展中国家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进口,而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取代原先的进口产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为()。

A、初级产品出B、进口替代C、出口导向D、出口替代4.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A.产业内贸易说B.技术差距说C.人力资本说D.偏好相似说5、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表明。

A.对外贸易 B.贸易顺差 C.有形贸易 D.贸易差额6、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指标。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对外贸易量7、转口贸易又称()A.间接贸易 B.进口贸易 C.出口贸易 D.对外贸易8、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特点,并揭示()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A.贸易往来 B.贸易冲突 C.贸易利益 D.国际商品9、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 B.世界出口总额C.世界进出口总额 D.世界进口差额10、以货物通过海关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称为()A.总贸易体系 B.专门贸易体系 C.转口贸易体系 D.对外贸易体系11、我国纺织品出口经香港商人之手转卖到非洲,这种国际贸易形式称为()。

A.直接贸易B.间接贸易C.转口贸易D.服务贸易12、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万亿美元,商品进口值为1200亿美元,出口值为800亿美元,则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

A.10%B.11%C.12%D.9%13、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分别认为国际分工建立在( )成本之上?A. 绝对成本,比较成本B. 绝对成本,绝对成本C. 比较成本,绝对成本D. 比较成本,比较成本14、“货币产业贸易、贸易增加货币”的观点是()。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题(1-5章)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题(1-5章)

第一章导论练习题一、单选题1、一定时期内,若一国一定量商品出口所能换得的进口商品量增加,该国贸易条件便()。

A. 恶化B. 不变C. 改善D. 不确定2、净进口是一国(地区)()。

A. 商品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B. 某一商品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C. 某一商品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量小于进口量D. 某一商品在一年内进口量小于出口量3、贸易条件是指()。

A. 投资环境B. 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比价C. 进出口商品比价D. 市场价格水平4、上海经香港从美国进口电脑()。

A. 因货物从美国直运上海,不属转口贸易B. 因属转口贸易,货物必须经香港转运C. 货物虽不转运,仍属转口贸易D. 因属转口贸易,必须在香港过境5、世界贸易统计中()。

A. 世界出口总额等于世界进口总额B. 世界出口总额大于世界进口总额C. 世界进口总额大于世界贸易额D. 世界出口总额小于世界贸易额6、从自由贸易区进口的货物应计入()。

A. 总贸易进口额B. 总贸易出口额C. 专门进口额D. 专门出口额7、二战后,______________取代______________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

()南北贸易,北北贸易 B.南北贸易,东西贸易C.北北贸易,南北贸易D.北北贸易,东西贸易8、日本某公司向西欧出口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香港转船,这种贸易可称之为()。

A. 直接贸易B. 间接贸易C. 转口贸易D.第三国贸易9、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口同类商品多于出口同类商品称为()。

A. 净出口B. 复出口C. 净进口D. 复进口10、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工业制成品是()A.电子产品B.棉纺织品C.机器设备D.金属制成品11、SITC把国际贸易的货物分为10大类,其中0-4类为--------,5-8类为-------()初级产品;高级产品 B.初级产品;制成品C.半成品;制成品D.半成品;高级产品12、“十一”长假,韩国首尔迎来了16万中国游客。

其中有一些来此进行美容手术。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练习思考题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练习思考题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练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要素禀赋、要素密集度、特定要素、要素价格均等化(二)简答题1、简述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说的主要内容。

2、简述斯托怕-萨缪尔森定理的主要内容。

3、简述罗勃津斯基定理的主要内容?4、“世界上一些最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

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

不用谈资本,也不用说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里,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

”分析上面这段话。

5、新古典贸易理论在哪些方面发展了古典贸易理论?6、国际贸易可能造成一国发生贫困化增长的条件有哪些?(三)计算题1、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

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

则a.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b.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c.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d.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出口食品?2、中国相对于菲律宾而言是资本充裕的国家。

假设中国和菲律宾生产每单位大米和钢铁的要素投入如下:中国菲律宾大米钢铁大米钢铁劳动投入.50 .25 .80 .35土地投入.20 .15 .10 .20资本投入.30 .60 .10 .45a.如果开放贸易,中国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b.如果各种要素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得中国的哪些要素得益?哪些要素受损?c.如果只有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土地和资本不能流动。

情况又如何?(四)图形分析题1、运用图示分析说明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2、运用图形分析说明大国的贫困化增长。

3、运用图形分析说明生产要素增长对小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4、运用图形分析说明特定要素模型中公共要素增长的影响。

5、运用图形分析说明特定要素模型中特定要素增长的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与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与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T/T指的是()。

A、信用证B、票汇C、电汇D、信汇正确答案:C2、在国际贸易的纠纷解决过程中,如果买卖双方在合同中订有仲裁协议,则他们OA、应该先到仲裁机构去,如果一方不服裁决,可再到法院上诉B、既可以到法院,也可以到仲裁机构去解决纠纷C、只能通过法院解决纠纷D、只能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正确答案:D3、O是含佣价。

A、FOBSB、FOBTC、FOBCD、FOB正确答案:C4、发生(),违约方可援引不可抗力条款要求免责。

A、战争B、货币贬值C、生产制作过程中的过失D、世界市场价格上涨正确答案:A5、商检部门对进出口商品的质量、规格、等级进行检验后出具的是()A、卫生检验证书Bs品质检验证书C、重量检验证书D、数量检验证书正确答案:B6、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目的是()。

A、追求国内贵金属货币的积累B、追求使用价值的增加C、培育自由竞争的能力D、垄断国际市场正确答案:A7、中国某公司从法国的马赛港装运一批货物,到达中国上海港,经海关人员检查发现部分货物因受雨淋已霉变,另外还严重短量。

该运输合同中注明投保的是水渍险。

此种情况保险公司应如何赔偿?OA、拒绝赔偿B、只赔偿霉变部分C、只赔短量部分D、全部赔偿正确答案:A8、出口直接补贴的形式是()。

A、提供给厂商比其在国内销售货物时更优惠的运费B、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的直接税C、超额退还间接税D、给予厂商现金补贴正确答案:D9、佣金的支付对象是()。

A、保险公司B、船方C、中间商D、买方正确答案:C10、在我国的进出口合同中,关于仲裁地点的规定,我们应力争()。

A、在被告国仲裁B、在双方同意的第三国仲裁C、在对买方有利的国家仲裁D、在中国仲裁正确答案:D11、合同中的数量条款为“1000M/TWith5%moreor1essatSe11er*soption”则卖方交货数量应该是()A、950M/TB、1000M∕TC、1050M∕TD、950M/T到1050M∕T间任何数量正确答案:D12、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关税惠待遇是()A、优惠关税B、特惠关税C、最惠国关税D、普惠关税正确答案:D13、按CIF术语成交的合同,货物在运输途中因为火灾被焚烧,应该由()A、卖方负担货损B、买方负担货损C、买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D、卖方负责向保险公司索赔.正确答案:C14、买方复验的期限就是OA、质量保证期限B、付款期限C、索赔期限D、退货期限正确答案:C15、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国际贸易理论模拟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模拟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最后一次修订是在(D)。

A.2001年11月 B.2002年1月C.2003年11月 D.2004年3月2.保障措施与反倾销性质上的差异表现为(D)。

A.实施保障措施所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要比实施反倾销的前提条件更为严格B.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只能是4年,反倾销的实施期限一般为5年C.实施保障措施时出口方成员可获得补偿或行使报复权,而反倾销不允许D.保障措施是针对公平贸易条件下的产品进口实施的限制措施,反倾销主要是针对当竞争行为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征收反倾销税和价格承诺期限是(C)。

A.3年 B.4年 C.5年 D.10年4.我国于哪一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A.1947年 B.1995年 C.2000年 D.2001年5."保障措施"作为一个正式的法律规则术语,首次出现在(C)。

A.《GATT1947》第19条B.《GATT1994》第19条C.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保障措施协定》中D.美国《1974年对外贸易法》中6.当前,遭受反倾销诉讼次数最多的国家是(B)。

A.美国 B.中国 C.巴基斯坦D.印度7.目前与反倾销相比,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的影响(A)。

A.比较小 B.比较大 C.差不多 D.很难判断8.受世界贸易组织约束的贸易扭曲行为包括(B)。

A.垄断 B.倾销 C.特别保障措施 D.高额关税9.实施临时保障措施的方式是(A)。

A.提高进口关税 B.数量限制C.配额 D.关税、配额并用10.保障措施的期限一般不超过(C)。

A.100天 B.200天 C.4年D.3年11.关税按征税的目的分类(B)。

A.进口税和出口税 B.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C.进口附加税和特惠税 D.从量税和从价税12.一国对外国产品进口施行限制往往会导致该商品在进口国(A)。

A.国内价格上涨 B.国内价格下降C.国内价格保持不变 D.其他影响13.《基础电信协议》正式生效于(C)。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参考答案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参考答案

第一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重商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答:重商主义的核心思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财富观:以贵金属作为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2)世界资源静态观: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奕,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益,另一个国家比受到损失。

(3)对外贸易政策主张:主张奖出限入的保护贸易政策2.试述斯密绝对优势学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答:绝对优势说是曲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中提出的。

(1)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内容在某一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2)对于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评价斯密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从而对国际贸易问题采取了新的观点,这与重商主义相比是一大进步。

他的绝对利益论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中已成熟了的要求,成为英国新兴产业资产阶级反对贵族地主和重商主义者、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理论工具,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

他关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参加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对所有参加国都有利的见解,虽然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斯密绝对利益学说包含着科学的成分,但也有一些非科学成分。

①从国际贸易实际的角度来看斯密的假设条件不具有广泛性。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交易伙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所耗费劳动绝对低的地位上,否则该国便不具备实际参加国际分工的条件,或者在国际贸易中没有任何利益而只有伤害。

这在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很可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如发达国家,但仍然在进行国际贸易,也未因此而使得本国产业走向衰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贸易差额论的提出学派是()A.重工主义学派B.重农主义学派C.古典学派D.重商主义学派2.主张对外贸易顺差,并将金银视为财富的唯一形式的理论是()A.比较优势理论 B.贸易差额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3.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认为对外贸易应追求()A.顺差 B.平衡C.逆差 D.收支相抵4.提出发展本国航运业政策的理论是()A.比较优势理论B.绝对优势理论C.贸易差额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5.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借鉴意义的是()A.发展本国工业B.发展本国航运业 C.追求贸易顺差 D.对外贸易垄断6.古典学派的贸易理论建立的基础是通过批判()A.贸易差额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C.相互需求理论 D.绝对优势理论7.欧洲资本积累时期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是()A.贸易差额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C.相互需求理论 D.绝对优势理论8.最早对重商主义提出质疑的英国学者是()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大卫·休谟9.绝对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 C.李斯特 D.大卫·李嘉图10.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要素禀赋差异B.相互需求强度差异C.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D.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11.甲国使用同样数量资源比乙国能生产更多的X,则乙国在X生产上具有()A.绝对优势 B.比较劣势C.绝对劣势D.比较优势12.甲国生产单位布和小麦分别需要6天和9天,乙国为10天和12天,则()A.乙国进口小麦B.甲国出口布C.乙国出口布D.甲国出口小麦13.依据绝对优势理论,如某国在某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则该产品( )A.机会成本高 B.劳动生产率低C.单位劳动投入少 D.边际成本递增14.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A.约翰·穆勒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李斯特15.被称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是()A.贸易差额理论 B.绝对优势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16.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B.技术水平差异 C.需求强度差异 D.商品价格差异17.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所依据的理论是()A.绝对优势理论B.相互需求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D.要素禀赋理论18.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律师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B.律师在律师咨询上具有比较优势C.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比较优势D.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19.法国生产单位酒所需劳动力比英国少40人,生产单位毛呢比英国少10人,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B.法国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C.英国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英国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21.如果甲国生产一单位粮食需要8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布需要90人一年的劳动;乙国生产一单位粮食需要12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布需要100人一年的劳动,根据比较优势理论()A.甲国应生产出口粮食,乙国应生产出口布 B.甲国应进口粮食C.甲国应生产出口布,乙国应生产出口粮食 D.乙国应进口布22.在下表的状态下,根据古典学派的贸易理论可以得出( )A.甲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B.乙国的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C.甲国在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D.两国在两种产品上不存在比较优势的差别23.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应发生在()A.发达国家之间B.发展中国家之间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D.需求相似国家之间24.相互需求理论的提出者是()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阿佛雷德·马歇尔 D.约翰·穆勒25.约翰·穆勒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A.需求偏好差异 B.劳动生产率差异 C.相互需求强度差异 D.要素禀赋差异26.相互需求理论认为对对方国家产品需求强度大的国家其产品交换对方产品的能力()A.低B.高 C.不确定 D.不变27.根据相互需求理论,贸易利益分配取决于()A.国际具体交换比例 B.两国经济实力 C.进出口产品性质 D.比较优势大小28.根据相互需求理论,国际贸易交换比例的变动是由于()A.相互需求强度的变动 B.贸易条件恶化 C.贸易规模扩大D.两国通货膨胀率差异29.提出相互需求曲线的是()A.阿佛雷德·马歇尔B.约翰·穆勒 C.李斯特 D.李嘉图30.相互需求理论是( )A.对古典贸易理论的动态扩展 B.对国际分工结果的补充说明C.对贸易利益的决定与分配进行补充说明 D.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二、判断改错题1.贸易差额论虽然产生时间很早,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理论。

()2.重商主义贸易差额理论解释了贸易发生的原因。

()3.贸易差额理论认为衡量一国财富的唯一标准是金银。

()4.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理论提出的发展本国工业政策有助于实现贸易顺差。

()5.贸易差额理论的奖出限入政策是针对所有产品而言的。

()6.贸易差额理论是第一个自由贸易理论。

()7.绝对优势理论成立的前提之一是贸易双方实行完全分工。

()8.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的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个特例。

()9.亚当·斯密认为绝对优势是指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劳动生产效率高。

()10.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具有比较优势。

()11.根据绝对优势理论,一国两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时仍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12.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参与贸易的前提是至少在一种产品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

()13.只有生产成本低的产品才具有出口的比较优势。

14.比较优势理论是第一个自由贸易理论。

()15.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仅来自于劳动效率差异。

()16.如果某国找不到一种产品生产效率高于贸易伙伴国,则二者之间不会存在贸易行为。

()17.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相对差异。

()18.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19.如果考虑货币因素,具有劳动生产率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

()20.19世纪英国的《谷物法》严重地损害了英国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

()21.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有当一国生产率达到足够高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22.如果一国工资水平高于贸易伙伴国,则其产品不具有出口的比较优势。

()23. 相互需求理论揭示的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24.按照相互需求理论,国际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是由两国对彼此产品的需求强度来决定的。

()25.按照相互需求原理,对对方产品需求强度大的国家,其产品交换对方产品的能力强。

()26.国际市场价格离本国国内交换价格越近,则本国通过贸易获得的利益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27.相互需求理论认为,两国国际互利交换比例范围由两国国内交换比例决定。

()28.相互需求理论用相互需求强度说明贸易利益分配问题。

()29.如果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贸易后国际市场价格更接近于小国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市场价格。

()三、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2.比较优势3.相互需求四、简答题1.简述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理论中发展本国工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2.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3.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4.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5.简述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

6.分析比较优势理论与相互需求理论的区别。

五、计算分析题1.美国小麦4公斤/天,布1码/天,英国小麦1公斤/天,布2码/天。

请回答:(1)两国比较优势的产品是什么?(2)国际交换比小麦:布=4:4,两国各获利多少?2.美国小麦4公斤/天,布3码/天;英国小麦1公斤/天,布2码/天。

美国工资率6美元/天,英国工资率1英镑/天。

请回答:(1)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两国应出口什么产品?(2)小麦和布在两国的价格是多少?3.美国1小时可以产出2公斤小麦或1码布,英国1小时可以产出3公斤小麦或4码布。

要求:分析明两国各具有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产品是什么?4.根据下表情况,回答以下问题:(1)如果美国的工资率是6美元,英国的工资率为1英镑,小麦和布在美国和英国的国内价格是多少?(2)如果汇率为1英镑=2美元时,小麦与布的美元价格是多少?(3)在此汇率下,两国进出口结构如何?(4)两国互利贸易的汇率范围是什么?六、综合分析题1.“中国工人每小时工资为2.50美元,如果允许中国无限制地向美国出口,美国工人的工资也会降到这个水平。

你不可能只进口5美元一件的T恤衫,而不进口2.50美元的工资率。

”试分析这段话。

2.美国的服装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墨西哥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但美国却从中国和墨西哥大量进口服装,这是为什么?3.1996年情人节恰好与新罕布什尔州的初选日期2月20日相隔不到一周。

这一天,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帕特里克.布坎南在苗圃停留,为他的妻子购买一打玫瑰。

他趁此机会做了一次演讲,谴责美国日益增长的鲜花进口将美国鲜花种植者挤出了该行业。

确实,美国的冬季玫瑰有一部分是由南美进口的,且所占市场份额日益上升。

要求:(1)可以用所学的哪个理论分析这一事件?(2)分析美国从南美进口鲜花对美国、美国鲜花种植者和美国消费者来说是否是一件坏事?为什么?第一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D 2.B 3.A 4.C 5.A 6.A 7.A 8.D 9.B 10.D 11.C 12.B 13.C 14.B 15.C 16.A 17.C 18.D 19.D 20.A 21.D 22.C 23.D 24.C 25.A 26.A 27.A 28.A 39.C二、判断改错题1.√ 2.×。

将“解释了”改为“没有解释”。

3.√。

4.√。

5.×。

将“所有产品”改为“制成品”。

6.×。

将“贸易差额理论”改为“绝对优势理论”。

7.√。

8.√。

9.√。

10.√。

11.×。

将“绝对优势理论”改为“比较优势理论”12.√。

13.×。

产品生产成本低仅仅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原因之一,需求强度等也会影响一国产品进出口结构。

14.×。

将“比较优势理论”改为“绝对优势理论”。

15.×。

要素禀赋差异、技术差距等也会形成比较优势。

16.×。

将“不会”改为“也会”。

17.√。

18.×。

两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效率相同时不会发生互利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