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问题释疑
当前土力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后半部分靠谱)解析

岩土工程 , 学报年 , 上虽然是塑性应变 , 但具有弹性应变的一些特性 , 即应变增量方向决定于应力增量方向 , 。
而余下部分的塑性应变增量方向则决定于应力总量方向即符合塑性流动理论或正交法则弹性模量可以按前述滞回圈平均斜率定义或甚至采用更低一些的值对于这样的说 , 。
似来的就会出现弹塑性祸合问题 , , 。
还可以是平均应力的函数。
如果真弹性模量 , 。
尹是函数则在一个位于屈服面以下的荷载循环刀如果没有卸荷问题 , 中将产生能量的耗散图之 , 从而违反 , 原来的弹性定义反之在反方向循环中图之忿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 应用于实际计当然没有必要区分似弹性和真弹性应变“, ‘ , 。
算 , 但根据我们的经验把似弹性模量用于卸荷计算将会得出过大的回弹变形、九一非线性模式与弹塑性模式 , 非线性弹性模式也叫塑性形变理论。
弹塑性模式也叫塑性流动理论 , 。
现代土力学中发 , 展的非线性模式与经典塑性理论中的形变理论有很大不同量刁。
乡。
〕刀。
一般都用增量形式表达 , 而且还一引人了加荷卸荷判别准则不过仍保持着与流动理论的根本区别即以下式计算塑性应变增式中 , 〔〕而流动理论则用下式计算。
, 。
, —塑性柔度矩阵器的函数 , 式中才久由于塑性势应力状态 , —是应力总量只。
比例系数。
故按流动理论得出的塑性应变方向只决定于现有的 , 而与将来应力状态如何改变无关但按前一理论 , 则塑性应变方向只与应力状态 , , , 的改变刁有关前面曾经把这样的塑性应变叫做似弹性应变加上真弹性应变〔〕才口可得总应变增量刁。
〔」刁 , 式中的先固结〕两种理论中那一个更符合实际、—。
柔度矩阵〔」〔」 , 。
, 〔〕。
只有通过应力路线转折试验才能验证 , 。
前面图。
中提到后剪切的简单应力路线转折试验并不表明塑性流动理论更符合实际应变增量的方向既与应力现状有关 , 国外在二平也与应力改。
面上进行的几个应力路线转折试验也表明变有关’‘ ‘ , , “, , 因此 , 把塑性应变划分成与应力改变有关的似弹性应变和与应力现状有关的 , 完全塑性应变两部分变计算 , 即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
土力学课后思考题答案2则

土力学课后思考题答案2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土力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范文一》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二章2.1土由哪几部分组成?土中水分为哪几类?其特征如何?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如何?土体一般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部分组成(即土的三相)。
土中水按存在形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液态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自由水又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特征:固态水是指存在于颗粒矿物的晶体格架内部或是参与矿物构造的水,液态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气态水是土中气的一部分。
影响:土中水并非处于静止状态,而是运动着的。
工程实践中的流沙、管涌、冻胀、渗透固结、渗流时的边坡稳定问题都与土中水的运用有关。
2.2土的不均匀系数Cu及曲率系数Cc的定义是什么?如何从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形态上,Cu和Cc数值上评价土的工程性质。
不均匀系数Cu反映了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
曲率系数Cc描述了级配曲线分布的整体形态,表示是否有某粒组缺失的情况。
评价:(1)对于级配连续的土:Cu>5,级配良好;Cu (2)对于级配不连续的土:同时满足Cu>5和Cc=1~3,级配良好,反之则级配不良。
2.3说明土的天然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和干重度的物理概念和相互联系,比较同一种土各重度数值的大小。
天然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和干重度分别表示单位体积的土分别在天然、饱和、湿润、干燥状态下的重量,它们反映了土在不同状态下质量的差异。
饱和重度>天然重度>干重度>浮重度2.4土的三相比例指标有哪些?哪些可以直接测定?哪些通过换算求得?为换算方便,什么情况下令V=1,什么情况下令Vs=1?三相比例指标有:天然密度、含水量、相对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
直测指标:密度、含水量、相对密度。
土力学简答题说课讲解

土力学简答题《土力学》简答题汇总第二章2.1何谓最优含水量?影响填土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在一定功能的压实(或击实、或夯实)作用下,能使填土达到最大干密度(干容量)时相应的含水率(1)含水量对整个压实过程的影响;(2)击实功对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3)不同压实机械对压实的影响;(4)土粒级配的影响2.2地基土分为几大类?各类土的划分依据是什么?答: 根据《地基规范》作为建筑地基上的土(岩),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2.3土的不均匀系数C u 及曲率系数C C 的定义是什么?如何从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形态上、C u 及C C 数值上评价土的工程性质? 答:不均匀系数1060d d C u = 曲率系数1060230)(d d d C c ⨯= 不均匀系数5≥u C ,不均匀土,级配良好。
反之,级配不好,均匀土曲率系数3~1c =C 级配连续土;13c c <>C C 或级配不连续土如果3~15u =≥c C C 且级配良好土如果315u <><c c C C C 或且级配不良土2.4简述渗透定理的意义,渗透系数k 如何测定?动水力如何计算?何谓流砂现象?这种现象对工程有何影响?答:土孔隙中的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只要有水头差,就会发生流动,水透过土孔隙流动的现象称为渗透,渗透系数通常有常水头测定和变水头测定i r T G w D ==来计算动力水当基坑挖土达到地下水位以下,而土是细砂或粉砂,又采用集水坑降水时,在一定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坑底下的土就会形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一起流动涌进坑内,发生这种现象称为流砂现象使房屋基础下砂土颗粒流失,地面不均匀下沉,引起房屋产生裂缝,及地下管线遭到破坏,严重时导致工程事故。
2.5反应无黏性土密实度状态的指标有哪些?采用相对密实度判断砂土的密实度有何优点?而工程上为何应用得不广泛?答:相对密实度2.6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几个?哪些是直接测定的?如何测定?答: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土的密度、土粒相对密度、土的含水量、土的干密度、土的饱和密度、土的有效密度、土的孔隙比和孔隙率等。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常见疑难问题及回答

一、名词解释1. 基础: 设置于建筑物底部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并向地基传递压力的下部结构。
2. 崩塌:陡峻斜坡上的某些大块岩块突然崩落或滑落,顺山坡猛烈地翻滚跳跃,岩块相互撞击破碎,最后堆积于坡脚,这一现象称为崩塌。
3. 固结:土的骨架受压产生压缩变形,导致土孔隙中水产生渗流,孔隙中水随着时间的发展的发展逐渐渗流排除,孔隙体积缩小,土体体积逐渐压缩,最后趋于稳定,这个过程常称为渗透固结、简称固结。
4. 压缩变形:土体受外力作用后产生体积缩小称为压缩变形。
5. 次固结沉降:指在荷载长期持续作用下,作用于土骨架上的有效压力使土结构矿物颗粒间接触点产生剪切蠕变,水膜进一步减薄,骨架进一步压缩,导致孔隙体积进一步压缩而产生的沉降。
6. 矿物的解理:矿物受到外力的作用,其内部质点间的连结力被破坏,沿一定方向形成一系列光滑的破裂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7. 基本烈度:指一个地区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8. 渗透性:土被水渗流通过的性能称为渗透性。
9. 流网:等势线和流线在平面上相互正交的两线簇,若按一定间距绘出,则形成相互垂直的网格,称为流网。
10.静止土压力:若挡土墙具有足够的刚度,且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上,墙体在墙后土体的推力作用下,不产生任何移动或转动,则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这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
11.节理:节理也称裂隙,是存在于岩体中的裂缝,为岩体受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体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
12。
风化作用:地壳表面的岩石由于风、电、雨和温度等大气应力以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的过程称为风化。
风化作用指的是岩石中发生物理和化学作用。
13.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表示某地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它不仅取决于地震的能量,同时也受震源深度、与震中的距离、地震波的传播介质以及表土性质等条件的影响。
14。
渗流:土通过水中连续孔隙流动称为渗流。
15.流土:在渗流向上作用时,土体表面局部隆起或者土颗粒群同时发生悬浮和移动的现象。
清华土力学第二版疑问总结

破裂滑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213tan (45)2ϕσσ=+得34.36ϕ=一点的破裂面为铅笔所示的A点。
根据题意y σ的作用面为水平面。
滑动面与水平面夹角为A →B 的夹角∠APB=(90-34.46)+45=100.54。
100.5450.272=解:①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圆心P,半径ra 350150250kP 22x yP σσ++===141.42r === ②计算1σ与3σ1250141.42391.422x yσσσ+==+=3250141.42108.582x yσσσ+==-= ③绘制图1,由图可知(计算)x σ的作用面顺时针转22.5°为1σ的作用面,x σ的作用面逆时针转67.5°为3σ的作用面。
根据逆“+”顺“-”的原则,记录'22.5α=-,67.5α=④验证:公式 cos 2sin 222x yx yxy ασσσσσατα+-=+-sin 2cos 22x yxy ασστατα-=+ 首先将350x σ=,150y σ=,100xy τ=和67.5α=代入得108.58ασ=,0ατ=与3σ小主应力情况相符。
再将350x σ=,150y σ=,100xy τ=和22.5α=-代入得391.42ασ=,0ατ=与1σ大主应力情况相符。
⑤根据以上结果作单元体图见图2, 图3。
说明(一)在采用莫尔圆法进行应力状态的分析时,应力符号采用材料力学的符号规定。
在材料力学的符号规定中,正应力以拉为正,剪应力以外法线顺时针转动90°后的方向为正(图a )。
如清华大学土力学第3章所述,由于土体为散粒体,很少或完全不能承受拉应力,土体单元一般处于受压状态。
为了使用方便,采用了和材料力学相反的规定,也即,正应力以压为正,剪应力以外法线逆时针转动90°后的方向为正(图b)(见清华大学土力学172页)说明(二)α为ασ与xσ的夹角即也为ασ的作用面与xσ的作用面的夹角。
土力学简答题复习思考知识讲解

土力学简答题复习思考1.什么是颗粒级配曲线?它有什么用途?采用对数坐标表示,横坐标为粒径,纵坐标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土重(累计百分)含量反映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的曲线。
用途:土的颗粒级配曲线的坡度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均匀程度。
如曲线较陡,则表示粒径大小相差不多,土粒较均匀,级配不好;反之,如曲线平缓,则表示粒径大小相差悬殊,土粒不均匀,级配良好。
2.无粘性土和粘性土在土的结构、构造和物理形态方面有何重要区别?无粘性土:单粒结构;漂石或块石颗粒,卵石或碎石颗粒,圆砾或角砾颗粒,沙粒组成的土;物理形态指无粘性土的密实程度。
粘性土:集合体结构(蜂窝状结构或絮状结构)粒径大小范围在<0.075mm的粉粒和粘粒占的比例较大的土;物理形态指粘性土的稠度。
3.粘性土的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由什么区别?他们有什么去别?土的液性指数是指黏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IL=W-Wp/Ip),用IL表示;IL越大,土质越软,可以作为黏性土状态的划分指标。
土的塑性指数是指液限和塑限的差值,即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用符号Ip表示(Ip=Wl-Wp)。
塑性指数愈大,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范围也越大。
4.描述土的组成和土的一般性质?土是由颗粒、水和气体所组成的三相体系。
土是由岩石经过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以及剥蚀、搬运、沉积作用交错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所生成的各类沉积物。
固体颗粒,孔隙中的水及其溶解物质、气体;性质:碎散性、三相体系,自然变异性。
压缩性高、强度低,透水性大。
5.什么是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目前根据什么假设条件计算地基的附加应力?土中应力按其起因可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两种。
土中某点的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为土体受外荷载作用后的总和应力。
土中自重应力是指土体受到自身重力作用而存在的应力,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成土年代长久,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已经完全完成压缩变形,这种自重应力不再产生土体或地基的变形;另一种是成土年代不久,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尚未完成压缩变形,因而仍将产生土体或地基的变形。
土力学问题的探讨

土力学问题的探讨土力学是土壤力学,本质上是土壤力学。
土力学问题在工程中非常常见,因为土壤是工程的基础,工程建设必须依附于土壤力学,在实际的工程中,经常需要解决土壤的各种力学问题,如土壤的承载力、抗剪强度、土体渗透、地基沉降等等。
土力学问题的研究,旨在加深对土壤力学的认识和理解,并依此为基础,为工地建设和土地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土壤的力学性质土壤是由颗粒和毛细孔隙(或空隙)组成的,其物理性质与固体或流体基本不同,同时它也表现出多种土壤力学性质。
其中,最基本的是弹性模量和粘塑性指数,弹性模量是表征土的刚度的重要参数,由于土的韧性差,裂缝传播速度很快,故出现的决裂荷载和模量应是颗粒间作用力之后的结果。
粘塑性指数(PI)是衡量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的指标,同时也是确定土的稳定性和固结特性的重要参数。
土壤的分类1. 沙土:主要是指沙粒直径大于0.075毫米的土壤,由于其颗粒较大、毛细孔隙较少,因此透水性较好,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填土材料。
2. 粘土:主要是指粒径小于0.002毫米的土壤,由于其粘性较强、水分散乱,因此容易发生沉降和劣化,工程中要特殊考虑它的性质。
3. 黏土:主要是指粘土和壤土两种土的混合物。
黏土表现出了粘性、储孔性和分散性等特点。
土壤的力学问题1. 土壤的承载力:土壤的承载力反映了土壤的抗压性能,我们常常要求土壤的承载力能够达到或者大于预期地基的荷载。
对于普通土壤而言,土壤的承载力可以通过塑性理论或者极限平衡方法来计算。
2. 土壤的抗剪强度:土壤的抗剪强度是土体在剪切应力作用下抵御破坏的强度,它是描述土壤变形性质的一个重要参量。
在分类中,通常认为粘土和黏土的抗剪强度比较高,而沙土的抗剪强度则比较低。
3. 土体的渗透:土体的渗透性是土壤力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土体渗透性的大小不但对土体某些特定工程量的计算,如为确定水利工程和建筑基础的地下水位、确定荷载的场所和大小,计算地下水流量等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4. 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是勘察地基基础从原始表面到达新表面时所发生的变量,它是建筑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问题,地基沉降的预测和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土力学思考题

土力学思考题什么叫地基、基础?天然地基、人工地基、浅基础、深基础各如何定义?0—2 什么叫土?土力学定义为何?0—3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1 土是如何形成的?由哪几部分组成,土中三相比例变化对土的工程性质有什么影响?什么是残积土?什么是运积土?它们各有何特征?1-2 何谓土的级配,土的粒径分布曲线是如何绘制的,其主要用途有哪些,如何根据其评价土的工程性质?为什么粒径分布曲线用半对数坐标?1—3 何谓土的结构?土的结构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何特征?1-4 吸着水的形成、组成及其力学性质如何?1-5 什么叫自由水、重力水?重力水有哪些特性?1-6 土中水的类型及其性质对粘性土稠度状态如何影响?1-5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哪些,各如何定义,哪几个基本指标可直接测定,哪些通过换算求得,为换算方便,为什么可令V=1或Vs=1或ms=1?1-6 何谓土的压实性,土压实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最优含水率,影响土的压实性的因素有那些?含水量变化对土的压实性是如何产生影响的?1-7 塑性指数Ip 和液性指数IL的定义与含义,Ip的大小与土颗粒粗细及粘粒含量有何定性关系,Il的大小与土的稀稠有何定性关系?1-8 无粘性土和粘性土在矿物成分、土的结构和物理状态描述诸方面有何重要区别,无粘性土的工程性质取决于什么,如何判别砂土密实度?1-9 土的工程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分类体系及分类符号,我国的塑性图是怎样的?1-10 什么叫粗粒土?什么叫细粒土?它们的组成有何不同?淤泥及淤泥质土如何定义?1-11 计算要求1)土的粒径分布曲线绘制及应用;2)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定义、换算与计算,Dr、Ip、Il、Cu、Cc的计算;3)用(GBJ145-90)或者(GBJ7-89)分类法对土进行工程分类定名2-1 土中应力按其起因和传递方式分有哪几种?怎样定义?自重应力、附加应力沿深度分布各有何特点,各对土的变形有何影响,与有效应力之间有何关系?2-2 自重应力在什么情况下引起地基土变形,为什么会引起变形,如何计算其变形值?2-3 基底应力简化计算假定及其适用条件,基底附加应力(基底净压力)的定义,其表达式pn=p-γ0d的由来2-4 自重应力计算应注意些什么?地基附加应力的传布、扩散规律及计算假定是怎样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能否一致?为什么?2-5 何为应力计算的角点法,大面积竖向连续均布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σz大小与分布有何特点,矩形基底面积受竖向均布荷载作用,基底中点下与角点下的附加应力σz间有何定量关系?2-6 地表作用集中力F时,地基中附加应力σz的分布示意图及计算式?2-7 当基底压力强度p(kPa)及其他条件一定时,增大基底宽度b对土中σz分布有何影响,当基底总压力及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基础埋深d对σz分布有何影响?2-8 计算要求1)各种情况(均质土、成层土、有地下水)的自重应力计算;2)基底压力和基底净压力的计算;3)查表求各种荷载作用时的附加应力σz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地基承载力
1.1 地基承载力术语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以KPa计。
从土力学的最基本概念来划分,地基承载力有极限承载力和容许承载力之分。
通常把地基濒临失稳破化时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称为极限承载力(Pu)。
地基容许承载力是指考虑一定安全储备后的地基承载力,由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得到地基容许承载力。
按照我国的设计习惯,容许承载力一词实际上包括了两种含义。
一种仅指取用的承载力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尚处于弹性状态或仅局部出现塑性,取用的承载力值距极限承载力有足够的安全度;另一种含义是指不仅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同时必须满足建筑物的允许变形的要求,即同时满足变形的要求。
前一种概念完全限于地基承载力的取值问题,是对强度和稳定性的一种控制标准,是相对于极限承载力而言的;后一种概念是对地基设计的控制标准,地基设计必须同时满足强度和变形两个问题,缺一不可。
这两个概念说的并不是同一范畴的问题,但由于都使用了“容许承载力”这一术语,容易混淆概念。
极限承载力可以用极限承载力公式计算,例如太沙基(Terzaghi)公式和汉森(Hansen)公式都是极限承载力公式,地基极限承载力也可以通过平板载荷试验求得。
比例界限是指平板载荷试验的p--s曲线上,相应于直线段终点的压力值,是从试验结果取用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方法,是容许承载力的一种试验值。
临塑荷载或P¼荷载是俄罗斯学者普则列夫斯基用弹塑性混合法求解的一种结果,表示地基中塑性区开展的深度为零或为基础宽度的¼时分别对应的压力值,可以作为容许承载力的一种计算值。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所用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就是经过修正的P¼公式。
地基承载力的基本值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89)曾经使用过的一个术语,是从地基承载力表中查得但尚未经过统计修正的地基承载力数值,按其属性是容许承载力。
现在由于地基承载力表已从规范中取消了,这个术语也应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提出的一个术语。
根据本规范的规定,其定义为“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化
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按其属性仍然是强度条件下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因为在荷载试验的p--s 曲线上所取的地基变形不同于实际建筑物的变形,不能认为这种承载力必然满足建筑物的容许变形值的要求。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与地基承载力设计值都是按概率极限状态原值设计的术语。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是《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的基本设计原则,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是极限承载力的代表性数值,而设计值使用在设计表达式中,其值等于标准值除以分项系数。
按照概率极限状态设计的原理,抗力分项系数是大于1的,因此抗力的设计值必然小于抗力的标准值。
1.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与上部结构的承载力概念不同,它与地基变形密切相关。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所能承受的荷载。
一般分为极限承载力和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所能承受的荷载即为极限承载力。
从结构设计出发,不仅要考虑建筑地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同时还应考虑是否发生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在确保地基稳定的前提条件下,同时满足建筑物实际所能承受的变形能力,此时的承载力通常称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容许承载力)。
规范第2.1.3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过程中强调了变形控制,地基承载力不再是单一的强度概念,而是一个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即与变形控制相关)的土的综合特征指标。
条文说明第2.1.3条:本次修订采用“特征值”一词,用以表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的地基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的设计使用值,其涵义即为在发挥正常使用功能时所允许采用的抗力设计值,以避免过去一律踢“标准值”时所带来的混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9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除以安全系数后的承载力值。
)
1.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
1.3.1 规范第5.
2.4条
当基础宽度大于3m 或埋置深度大于0.5m 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3)(0.5)a ak b d m f f b d ηγηγ=+-+-
式中:b η、d η—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基底下土的类别查表5.2.4取值;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当基础底面宽度小于3m是按3m取值,大于6m 时按6m取值;
d—基础埋置深度,宜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对于地下室,当采用箱型基础或筏型基础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宽度修正考虑了应力扩散效应,深度修正考虑了上覆土体层的压应力与边载作用共同的影响(朱炳寅:土体的受力状态)。
)
1.3.2 对基础埋深d的释疑
此处的基础埋置深度是指地基承载力修正所需的数值,不完全等同于基础的
d。
实际埋深,为便于与实际埋深相区别,此处可称为计算埋深
e
基础埋置深度的计算问题,其本质是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提高问题。
对填方整平地区的基础埋深的计算,规范依据填土的时机确定填方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影响,先期填土(在结构施工前完成)对地基承载力有一定的压密提高作用(长期压密对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与填土年限及地基土类别有关),而后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则不考虑其对地基承载力的压密提高作用,仅作为地面超载考虑。
在基坑开挖前,受土体自重应力的作用,土样处于三向应力状态,基坑开挖和土样采集过程中,土体受到扰动,已改变了其实际的受力状态,为弥补土工试验及现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与土样实际受力情况的差异,应考虑基础埋置深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关注的是土颗粒所受到的其上土层自重应力的影响(受地下水影响时,应计算土颗粒实际受到的上部土体的自重应力,即按有效重度考虑)。
f按深层载荷试验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螺旋板载荷试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k
η=。
验)确定时,不应再进行深度修正,0
d
d
1.3.3 基础的埋置深度计算
e
“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型基础或筏型基础时,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是有条件的,只有当基础底面地基反力的平均值不小于挖去的原有土重时,才可按上述规定计算。
当为超补偿基础(即建筑物的重量小于挖去的土重,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及大面积纯地下室结构中)时,应按建筑物重
量的等效土层厚度计算基础等效埋置深度e d ,并取d=e d 。
对于所有各类带地下室(底面有软垫层的地下室除外)基础的埋置深度计算,均可按基底标高处实际反力q 来确定基础的等效埋深e d ,e d =m q γ,需同时满足条件e d ≤d (基础实际埋置深度)。
对于地下室的底面防水板下有软垫层的基础埋置深度,应按软垫层下的实际地基反力q (防水板自重、地下室涤棉建筑作法重及地下室地面的活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4.1.2条要求折减后的数值)来确定基础的等效埋深e d ,m q γ=m q γ。
对于主裙楼一体的结构,可将超载折算成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基础两侧超载不等时,取小值。
1.4 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
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理论公式是临塑荷载P ¼ 公式,这个公式来源于前苏联《建筑法规第二卷第二篇,第一章房屋及建筑物地基设计标准》。
这个公式是有俄罗斯学者普则列夫斯基推导的,在平面应变条件下,根据弗拉曼课题应力解的极坐标表示的主应力满足极限平衡状态时主应力间的关系。
1.4.1 布辛奈斯可解(竖向集中力作用下附加应力分布)
在弹性半空间表面上作用一个竖向集中力时,半空间内任一点处所引起的应力和位移的弹性力学解答由法国J.布辛奈斯克(Bussinesq,1885)做出的。
()()()22222533231223x x R z P x z R Rz z R R R z R R z μσπ⎡⎤⎛⎫+---⎢⎥=+- ⎪ ⎪++⎢⎥⎝⎭⎣⎦ ()()()22222533231223y y R z P y z R Rz z R R R z R R z μσπ⎡⎤⎛⎫+---⎢⎥=+- ⎪ ⎪++⎢⎥⎝⎭⎣⎦ 325233cos 22z P z P R R
σθππ=⋅= ()()253231223xy yx xy R z P xyz R R R z μττπ⎡⎤+-==--⋅⎢⎥+⎢⎥⎣⎦ 225333cos 22zy yz
P yz Py R R ττθππ==-⋅=-
225333cos 22zx xz P xz Px R R
ττθππ==-⋅=-
1.4.2 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附加应力分布
1.4 地基极限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