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二回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水浒传读书笔记第二回人物形象

水浒传读书笔记第二回人物形象

水浒传读书笔记第二回人物形象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水浒传》第二回里的人物形象。

老实说,这回的内容可真不少,人物个个鲜活得像刚从菜市场上剥皮的虾,鲜得不行。

尤其是里面的几个主角,简直就像是电影里的角色,一看就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这就来扒一扒,看看这些人物都有哪些有趣的特点吧!2. 主要人物分析2.1 宋江哎呀,说到宋江,这家伙可真是个复杂的角色。

表面上,他是个有点书生气、爱读书写字的文人,实际里他却是个超级聪明的老狐狸。

大家都叫他“及时雨”,这名字可不是白叫的。

他常常出手相助,救人于危难,给人一种特别靠谱的感觉。

不过,别看他平时温文尔雅,一到关键时刻,那智谋可真是让人刮目相看,聪明得让人有点小嫉妒。

宋江的情感也很丰富,尤其是对兄弟情谊的重视,简直就像他心里有一块无形的“兄弟牌”,什么事情都想要带上大家一起解决,虽然有时候这种“好心”反而让人觉得他有点儿小心机。

不过,话说回来,他的这些小心机在那年头真是生存法则,不得不说,这位老哥可真是不简单。

2.2 卢俊义接下来,我们聊聊卢俊义。

你可别看卢俊义长得一副莽汉的样子,实际上他可是个非常讲义气的人。

卢俊义这一块,讲究的是一股子硬汉风,尤其是那种不拘小节、豪爽大方的性格,真是让人一看就爱上。

他在第二回里可是有好几次精彩的表现,尤其是对待朋友和敌人的态度,简直让人觉得特别爽。

卢俊义的英雄气概和宋江相比,显得更直接、更粗犷,就像那种走路不带风的棒子,直来直去,特别有个性。

虽然他的性格有点儿“二”,但是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又绝对是靠谱的。

他那种义气和豪爽,真是让人觉得特别亲切,就像是那种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老朋友。

2.3 李逵再来说说李逵,这家伙可是个地道的“火爆脾气”,有点儿啥事就动不动就急了上火。

你别看他脾气暴躁,他对朋友的忠诚却是没得说。

李逵的形象特别简单粗暴,像一颗炸药,随时都能引爆。

他的性格也是典型的“莽”,不过这份莽劲儿里夹杂着一份真诚,那种“我好你就是真的好”的感觉,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要捏捏他的脸。

水浒传第一二回读书笔记

水浒传第一二回读书笔记

水浒传第一二回读书笔记这部名著,那可真是大名鼎鼎!最近我读了它的第一二回,感触颇多呀!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一开始就给咱整了个神秘兮兮的氛围。

说那宋仁宗在位时,天下瘟疫盛行,民不聊生。

这皇帝老儿着急呀,就派洪太尉去请张天师来祈福消灾。

这洪太尉呀,那可是个自以为是的主儿。

到了龙虎山,那道士们对他恭恭敬敬,可他偏不领情,觉得人家对他不够重视。

好不容易见到张天师,人家化作个小孩,他愣是没认出来,还在那摆官架子。

等到了伏魔殿,众人都劝他别打开,说里面镇着妖魔,他可好,非不信邪,非要打开看看。

结果呢,这一打开,可不得了啦,一百零八个妖魔冲了出去,这就是后来的梁山好汉们的前身。

这洪太尉,就是个典型的没事找事、不听劝的家伙。

你说他要是老老实实按照人家的安排走,不瞎折腾,能放出这些妖魔吗?不过呀,这也算是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讲的是高俅发迹和王进被迫出走的事儿。

高俅那厮,原本就是个街头混混,因为踢得一脚好球,被宋徽宗看上,一下子飞黄腾达。

这人一得势,那坏心思就冒出来了,开始报复那些曾经得罪过他的人。

王进就是其中一个倒霉蛋,他爹当年揍过高俅,高俅掌权后就想收拾他。

王进一看形势不对,带着老娘就跑了。

在逃跑的路上,经过史家村,结识了九纹龙史进。

这史进也是个有趣的人物。

一身的纹身,特别帅气,自以为武艺高强。

王进看了他练的功夫,直说不行。

史进还不服气呢,觉得王进瞧不起他。

结果一交手,才发现自己那两下子真不够看。

史进这孩子倒是个直性子,立马就拜王进为师,认认真真学起艺来。

这里面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史进的性格。

他一开始的自负,到后来的虚心求教,转变特别真实。

就像咱们生活中,有些人一开始觉得自己了不起,碰了壁才知道要谦虚学习。

还有王进,他在面对高俅的迫害时,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带着老娘逃走,这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有时候,暂时的退让不是懦弱,而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出路。

水浒传第二回300字读书笔记5篇

水浒传第二回300字读书笔记5篇

水浒传第二回300字读书笔记5篇水浒传第二回300字读书笔记1“光耀飞离土窟间,天罡地煞降人寰。

说时豪气侵肌冷,讲处英风透胆寒。

”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位头领,人人都是好汉,个个尽是英雄。

那歃血为盟的情义,一醉方休的气概,真是让人好生佩服。

《水浒传》是一本小说体裁的书籍,为施耐庵所写。

它原是民间无名作者同文人作家集体创作的成果,其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流传演变过程。

《水浒传》具体描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故事。

因起义时声势极盛,就在民间产生了很多的奇闻异说,流传中不断得到无名作者的加工修饰。

施耐庵就是在长期民间传说、民间说话艺术和元杂剧水浒戏的基础上加工写定成书的。

因流传广泛,被定为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并驾齐驱。

《水浒》这一本书,浸透了世界上所有的侠士豪情,包含了天地间全部的英雄气概。

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例子。

他们有的粗俗豪放、急躁固执,有的义气深重、性情耿直,有的聪明伶俐、足智多谋,有的仗义疏财、公正忠义……总而言之,只要是在梁山上的,那就个个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真英雄、真好汉。

如果说《水浒》里值得学习的东西,那可太多了。

水浒传第二回300字读书笔记2上了二年级以后,我读了不少的课外书,但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水浒传》。

直到现在每每想起武松打虎那一章节,我依然久久不能平静……武松在回阳谷县的路上路过景阳岗这个地方,他看见一个小酒店,上边旗帜上写着“三碗不过岗”,意思是他们店里的酒是好酒,一般人喝上三碗就醉了。

可是武松一下就喝了十八碗,仗着酒劲要上岗,酒保告诉他前面山岗上有老虎,武松不信……武松摇摇晃晃的上了山,见一块大青石,便在大石上休息了一会儿。

此时忽有狂风刮来,回头却见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大老虎),已落在背后。

读到此时我的心都悬在嗓子眼里,眼睛急急的往下赶紧看,只见武松急忙一闪,闪到老虎背后,老虎见没扑着武松,便前爪一搭地猛吼一声,武松又闪到一边,双手抡起哨棒,用尽全身力气一棒击去,不料打折了旁边的树杈,哨棒一折两段,老虎咆哮,再次扑来,我看到这儿时真是扣人心弦,惊心动魄,让我好不担心武松的安危……武松此时却丢了半截哨棒,赤手空拳就势按着虎头,把虎头直往土里按,又举起拳头猛击虎头,终于把老虎打瘫了……看到这儿我终于是长出一口气,深深为武松折服。

水浒传第‖回读后感

水浒传第‖回读后感

水浒传第‖回读后感篇一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水浒传》第二回读完,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这一回啊,讲的是高俅发迹,王进被迫逃离,史进登场。

我就纳了闷了,高俅那厮,凭啥就能飞黄腾达?就因为踢得一脚好球?也许这就是当时社会的荒唐之处吧!王进多冤呐,好好一个教头,就因为得罪了高俅,不得不远走他乡,这命运咋就这么不公呢?再说史进,这小子一腔热血,痴迷武艺,我觉得他就像个愣头青,可又不得不佩服他那股子冲劲儿。

也许正是他的年轻气盛,才让他后面的路充满了坎坷和波折。

这一回里的人物描写,那叫一个绝!把高俅的奸诈、王进的无奈、史进的莽撞,刻画得入木三分。

就好像这些人活生生站在我面前似的,我能看到他们的表情,听到他们的声音。

我在想,要是我活在那个时代,会是个啥样儿?可能也像王进一样,被权贵欺压,被迫四处逃亡;也许会像史进一样,凭着一股蛮劲儿,想要闯出一番天地,最后却碰得头破血流。

这《水浒传》啊,越读越觉得有意思,越读越让人感慨万千。

这第二回,就像一道开胃菜,让我对后面的故事充满了期待,不知道又会有多少英雄好汉登场,又会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发生呢?篇二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嘿,读完《水浒传》第二回,我真是百感交集!这一回里,高俅的发迹简直让我气不打一处来!啥本事没有,就靠会踢球,居然能平步青云,这世界还有没有天理啦?难道会拍马屁、会讨好上司就能一路高升?我真怀疑那个时代是不是黑白颠倒了!王进呢,那叫一个惨!好好的工作,就因为高俅的小心眼,说没就没了。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也许这就是命运的捉弄,可王进又能咋办?只能忍气吞声,远走高飞。

史进这个人物倒是让我眼前一亮。

他一心追求武艺,那种执着劲儿,像极了我小时候为了买心爱的玩具省吃俭用的样子。

不过,他也太冲动了,一点就着,这样的性格在那个复杂的社会里能行吗?我看悬!这一回的故事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

有时候,努力不一定能得到回报,反而是那些投机取巧的人能混得风生水起。

水浒传1到4回读书笔记

水浒传1到4回读书笔记

水浒传1到4回读书笔记摘要:一、前言二、《水浒传》简介三、读书笔记内容概括1.第一回:洪太尉误放妖魔2.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3.第三回:九纹龙大闹史家村4.第四回: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四、感想与启示五、总结正文:【前言】《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

该书以北宋末年民变领袖的事迹为主线,通过一系列英勇、智谋的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深刻反映了民间的疾苦。

本次读书笔记主要针对《水浒传》的前四回,分享个人的阅读心得。

【《水浒传》简介】《水浒传》是一部描绘北宋末年草莽英雄群像的小说,以宋江、李逵、武松、鲁智深等108 位好汉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梁山泊聚义、替天行道、抗击腐败官僚的英勇事迹。

这些英雄性格各异,但都具有正义感和忠诚勇敢的品质,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读书笔记内容概括】【第一回:洪太尉误放妖魔】本回主要讲述了太尉洪信误放妖魔的故事。

洪信受命前往龙虎山请张天师祈禳瘟疫,却因不敬神明,擅自闯入禁地,放出了镇压在山中的妖魔。

这些妖魔化作道士,四处作乱,为害百姓。

【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本回主要讲述了王进与高俅的恩怨纠葛。

王进因得罪高俅,被陷害逃离京城,途径延安府时,收服了史进,传授其武艺。

史进后来成为了梁山好汉之一。

【第三回:九纹龙大闹史家村】本回主要讲述了鲁智深大闹史家村的故事。

鲁智深原本是渭州经略府的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逃亡途中,误入史家村,与史进结为兄弟。

【第四回: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本回主要讲述了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为僧的故事。

鲁智深因误杀人,被迫出家。

在五台山期间,他倒拔垂杨柳,展示了惊人的力量,并收服了一众泼皮。

【感想与启示】《水浒传》前四回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示了草莽英雄们的英勇事迹。

他们不畏强权,忠诚勇敢,具有强烈的正义感,是民间正义的化身。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汲取到忠诚、勇敢、正义等品质,以指导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行动。

水浒传读书笔记两回一篇摘抄

水浒传读书笔记两回一篇摘抄

水浒传读书笔记两回一篇摘抄
《水浒传》读书笔记(第一回)
《水浒传》的第一回,以一个神话故事开篇,通过对于天降石碣的描绘,暗示了梁山泊英雄的起源和背景。

这一回中,作者施耐庵巧妙地将真实历史与传奇故事相结合,为整部小说奠定了神秘且富有传奇色彩的基调。

在摘抄中,我特别注意到了对于石碣的详细描写,“只见那石碣洗涤的干干净净,上面龙章凤篆,镌刻着一百单八将的名字。

”这段文字精炼而富有诗意,将石碣的神秘和重要性描绘得淋漓尽致。

《水浒传》读书笔记(第二回)
第二回中,作者开始正式描绘梁山泊的英雄人物,以史进为主角,通过他的经历来展示梁山泊的壮大和变迁。

史进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他年轻有为,武艺高强,但又带有一些骄傲和自负,这使得他的性格更加立体,也让读者对他产生了更多的共鸣。

在摘抄中,我特别喜欢对史进武艺高强的描写,“只一招,那欺压他的庄丁便应声而倒。

”这句话简洁有力,充分展现了史进的勇猛和技艺。

同时,这也让我对梁山泊的其他英雄人物产生了更多的期待和好奇。

水浒传第2回读书笔记摘抄

水浒传第2回读书笔记摘抄

水浒传第2回读书笔记摘抄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读来真真是精彩绝伦!这一回中,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江湖之中。

先来说说这王教头,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王进,因高俅发迹前曾被王进的父亲一棒打翻,如今高俅得势,便要借机报复。

王进无奈之下,只得带着老母亲逃离东京,前往延安府。

这一路上的艰辛,作者描写得极为细致。

王进那满心的忧虑和对母亲的牵挂,让人感同身受。

他一边要担心高俅的追兵,一边又要照顾母亲的身体,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他心里盘算着未来的出路,那种迷茫和不安,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时的心情一般。

再说那史家村的九纹龙史进,一个年轻气盛、充满热血的少年。

他身上纹着九条青龙,光是这形象,就足以让人印象深刻。

史进对武艺的痴迷,那股子执着劲儿,真叫人佩服。

他每日刻苦练武,盼着有朝一日能成为江湖上的英雄好汉。

当他遇到王进时,一开始还不服气,觉得王进不过是个落魄之人,能有什么真本事。

可当王进轻松地就指出了他武艺中的破绽,史进这才心服口服,立马拜王进为师。

这前后的转变,把史进那直率、好强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史进跟着王进学武的那段日子,也是充满了趣味。

王进教得认真,史进学得刻苦。

一招一式,都反复练习,累得气喘吁吁也不肯停歇。

史进的汗水洒在练武场上,那股子拼劲,仿佛能让我们看到他心中的梦想在一点点靠近。

还有史家村的村民们,他们的生活简单而朴实。

平日里种地、放羊,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

可当史进决定要与少华山的强盗们对抗时,村民们也都纷纷响应,展现出了团结一心的力量。

那种邻里之间的情谊,在危难时刻的相互扶持,让人感到温暖。

这一回中,对于史家村的描写也十分生动。

那错落有致的房屋,袅袅升起的炊烟,田间劳作的人们,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

而少华山的强盗们的出现,就像是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打破了这份宁静。

读着这第二回,我仿佛能看到王进和史进的身影在眼前晃动,能听到他们练武时的呼和声,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

水浒传第二章读书笔记

水浒传第二章读书笔记

水浒传第二章读书笔记浒传》读书笔记(一)--醉打蒋门神武松杀死了西门庆,就被发送了孟州充军,又在十字坡结识了张青和孙二娘。

但是这些都不够精彩,唯独这集里的武松醉打蒋门神最为精彩。

本集中,武松为了个人的友谊而去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这两点,就知道他有着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蒋门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后把蒋门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这能证明武松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他在挑逗时还可分成几个细节,三次换酒,之后说让蒋门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饱不让,就和他们打了起来(这里包括蒋门神)。

他在禽了蒋门神之后,又怕他告官,在说要求蒋门神的第三件事时,却怕他告官和以后再把快活林夺回来,所以让他离开孟州,不得在此居祝由此也可以开出武松多么的细心。

《水浒传》读书笔记(二)--沂岭杀四虎李逵见宋江父子团聚后,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县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亲。

去时,途上遇见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胁,李鬼战败求饶,说他尚有九十岁老母,杀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块杀了。

李逵可怜他,便饶了他,而且还给了他一锭银子,让他走了。

我觉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这样的人,所以就让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让李逵把他杀死。

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气,二是让那些读者也赞同他,并看完后有一种豪迈气质,似乎自己就是李逵。

李逵杀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后来的李逵背着老母过沂岭时杀虎的场景最为精彩。

先是去打水,然后发现老母不见了,又发现两只小虎和两条人腿,愤怒之下杀死小虎,公、母虎分别来寻仇都被杀。

只可惜杀了虎,还被人请到家里做客,后又被擒。

这让人看完之后,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浒传》读书笔记(三)--抱怨狮子楼武松在阳谷县坐了都头,又上京办事。

回来时,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实情,去告官,谁知县馆已受贿,无奈下在狮子楼为武大郎报了仇。

其中,让人看得最热血沸腾的就是最后报仇时杀死西门庆的那一段,武大郎虽死,潘金莲和西门庆也得到了她该得到的恶果,而武松为民除害还被发配孟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第二回读书笔记
第二回是“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此章回,话峰迅速的从宋仁宗到英宗、神宗、哲宗,由哲宗引出全书最要紧的人物,哲宗的弟弟九天王,端王。

这个端王就是哲宗死后当了皇帝的徽宗。

说端王,先说高俅。

高俅是端王的拐杖,端王是高俅的梯子。

说一百零八个妖魔,也是先说高俅。

金圣叹对此评曰:“乃开书未写一百人八,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


评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是罪过都加在了高俅的身上。

高俅成了乱自上作的代表人物。

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因高俅陷害,被逼逃往延安府,途中成了九纹龙史进的师傅,到此,水浒传就言归正传,一场大戏就此拉了大幕,各色人等,都渐渐登场亮相。

表面上看,这一章回的题目提到的人物是王进和史进两人,实际上全文写了两大场景,一是官场二是民间。

看官场是如何玩法,民间又是一番怎样景象。

王进被官方所逼,远走他乡,就将这二个场景联系了起来。

官场景象是由端王,也就是后来的皇帝徽宗,端王的姐夫,驸马王晋卿和高俅为主角。

以高俅的发迹史而说明官场的腐败,以蹴鞠,和一对羊脂玉的镇纸狮子,笔架等来表现皇家的奢华。

高俅能为皇家所用,正是官场堕落的写照。

民间的景象是民匪不分,史进在不知不觉中同少华山的强盗成了一家人,法已不服众,官府的管控能力下降到极点,史家村和少华山强盗合做一处了。

这二个场景,正预示着天下大乱。

是谁乱了大宋的江山呢?故事慢慢道来。

故事从此开始,一百零八个妖魔先后出场。

以《水浒传》为鉴,今日景象如何?
最近,我读了《水浒传》第二回后半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文章写的是鲁达知道了金二父女受到恶霸“镇关西”郑屠的欺侮后,就全力帮助她们,并三拳打死郑屠,最后离家出走的故事,反映了鲁达急躁鲁莽、助人为乐、机智勇敢、惩恶扬善的性格特点。

鲁达的性格是急躁鲁莽的。

文章用两个事实写出了他的这种性格。

一是当他和史进巧遇卖膏药的李忠后,就不管李忠愿意不愿意,硬是拽着李忠一起去喝酒;二是当他被金二父女告知受到了郑屠的欺侮,当下就要跑去把郑屠打死。

看了这些内容以后,真叫人哭笑不得。

鲁达虽然急躁鲁莽,但又有慷慨大方,助人为乐的一面。

当他得知金二父女已经穷得无钱回家时,就毫不犹豫地拿出身边的5两银子,又向史进借了10两,一共15两,全部送给了金老父女。

不仅如此,第二天早上,他早早就来到金二父女住的旅店,拿把椅子拦坐在旅店门口,足足坐了两个时辰,使狗腿子店小二眼巴巴地看着金二父女安全离去,不敢追赶。

而鲁达最重要的性格特点是机智勇敢、惩恶扬善、爱打抱不平,这集中表现在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件事上。

鲁达故意耍弄郑屠,硬是“无理”地要郑屠亲自切三种从没人切过的肉丁,还把切好的肉丁掼在郑屠脸上。

这样激怒了郑屠,两人就打了起来。

接着,鲁达的第一拳打得郑屠的鼻子歪在一边,鲜血直流,像“开了个油酱铺”。

第二拳打在眼框和眉梢之间,使郑屠眼框裂开,眼珠迸出,像“开了个彩帛店”。

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使郑屠感到脑袋嗡嗡响,像“开了个水陆道场”。

仅仅三拳,“镇关西”郑屠便一命呜乎了。

鲁达也因打死了人,只好离家逃亡。

文章读完后,我觉得鲁达的确有许多优点,比如本领高强、乐于助人,帮人帮到底,富有正义感,这些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是鲁达也有许多缺点,特别是急躁鲁莽、做事不考虑后果等。

郑屠虽然有罪,但也罪不该死。

鲁达却硬是打死了他,弄得自己只好四处逃命,最后落得个做和尚的下场。

所以,我认为鲁达是英雄,但是个有很多缺点的英雄。

任老师推荐我们看看四大名著,于是我买了一本《水浒传》,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10分钟不到,已经读完了第二回合,讲的是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读完这一回合,我感觉到鲁智深也蛮好的,比如:当金氏父女没有盘缠时,鲁智深毫不犹豫的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五两银子全部放在了桌上,帮助金氏父女渡过难关。

还有一次呢,鲁智深为民除害,就让镇关西尝了一些苦头,可是,没想到的是,那镇关西经不起打,鲁智深仅用三拳就让镇关西与世长辞了,
他没想到自己竟杀人了,心里很担心,俗话说的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前,救过的金氏父女知恩图报,又救了鲁智深一命。

通过这一回合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人人能这样做,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更美好,就会少一些坏现象;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我相信,再也不会有抢劫、杀人,这些令人心惊胆跳的事情发生了;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我相信,我们的国家秩序会更好,大家会更和谐的相处在一起!
今天是个好日子,趁着这个好时间,我抓紧时间看了水浒第二回,里面写道:宋哲宗时,东京有一个浮浪破落子弟名叫高俅,他踢得一脚好球,被哲宗弟弟端王看中,成了端王的亲信。

后来端王当了皇帝,这就是徽宗,不到半年,就把高俅提升为殿帅府太尉。

高俅上任的第一天,就整治因病未到的教头王进,逼得王进带着母亲逃离东京。

王进来到华阴史家村,被史进收留,拜为师父。

后因高俅追捕得紧,王进只好告别史进投奔延安府。

王进去后,史进与少华山的头领结交为友,华阴知县知道此事后,诬陷史进私通草寇,派兵烧了史家庄。

事情泄漏,四人在史家庄中饮酒时被围住,他们杀出重围。

史进去寻王教头,其他三人回少华山去了。

完了,英雄们又有另一出戏了,其实读玩之后,我深有体会,所谓的英雄,并不是非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才可以称为英雄的,即使是一件小事,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一件微不足道的帮助他人的事,在别人眼里,你已经是英雄的。

如果世界上多几个像鲁达这样的
见义勇为的人就好,那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和平吖。

当然,我觉得最好是和平解决。

总的来说,鲁达这个人令我留下了深刻的影象。

也正是他的为人,使他在逃走途中,还有人肯帮助他,如果你帮了别人,那别人就会报答你。

那我们也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吧!
在下一回里,将会有更精彩的的节目,待我们去欣赏,水浒就是这样吸引着我们一直往下看!
今天,我读完了《水浒传》第二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我读完之后,心里非常佩服鲁提辖。

第二章主要写的是一个提辖官,他叫鲁达。

一次,鲁提辖和史进在一家饭馆里吃饭,吃饭时忽然听见里间有人哭啼,鲁提辖就坐不住了,砸了桌子去问为什么哭啼,原来是一对姓金的父女被一个叫郑屠的卖肉人陷害了,现在要靠卖唱挣钱还债。

于是鲁提辖就去找那个号称镇关西的郑屠,三拳就把他打死了。

鲁提辖看见把他打死了,就赶快逃到了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

读完了第二章,你们是否也非常敬佩鲁提辖呢?他不仅武功那么厉害,还非常善良,又是那么讲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难道这样的人还不值得我们大家佩服吗?同时我还非常憎恨郑屠这种横行霸道的人,这种人不会有好下场的。

【水浒传第二回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500字
2.《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300字
3.水浒传精彩的读书笔记
4.名著《水浒传》的读书笔记
5.小说《水浒传》读书笔记
6.水浒传的初中读书笔记
7.名著水浒传读书笔记
8.水浒传读书笔记600
9.著作水浒传的读书笔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