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导学案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导学案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导学案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2、明确公民行使选举权的正确态度,要珍惜选举权。二、能力目标

1、能评价、权衡各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2、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责

任感和实际本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拥护我国的民主选

举。

2、珍惜得来不易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真投出自己的一票选出人民满意的当家人,努力提高自

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学习重难点】 1

、选举方式的特点

2、怎样行使好选举权,如何投出理性的一票【使用说明】

1.课前先快速阅读课文,弄清本框所讲内容,勾画知识点,发现疑难问题,再研读本学案;

2、课前独立完成【巩固案】练习

预习案

(课前20分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完成本案)

【自主梳理】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民主选举的方式及特点

(1)直接选举:

①含义: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②优点:一是它能更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二是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三是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③局限性: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选举的成本也比较高。

(2)间接选举:

①含义: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

②优点:选举的成本比较低,便于组织。

③局限性: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

(3)等额选举:

①含义: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

②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③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

(4)差额选举:

①含义: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②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③局限性:如果竞争不加以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

(1)依据: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来

确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

我国只在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实行了直接选举。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民主意识增

强和政治参与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并实行了差额选举。

(2)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

实际状况,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

⑴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选举权,

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2.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

(1)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2)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

(3)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构建知识体系】

探究案

(小组合作探究,积极展示、点评;教师补充完善)

探究1:我的疑问

探究二民主选举的方式

一天,某村村民一大早就来到投票站,第一次参加对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投票。此前,3名候选人已经进行了13场演讲和答辩,面对面地回答了村民提出的160多个问题。这位村民心里想:“这么选村主任多麻烦啊,直接确定一个候选人,大家都选他不就好了吗?”

⑴上述材料中涉及哪几种选举方式?

⑵你能向这位村民介绍这几种选举方式的优点吗?

探究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正值村委会主任换届选举,村委会通知进行选民登记的村民参加选举,有的村民就

说:“我家那口子还在外面打工赚钱呢,反正多一票少一票无所谓。要不他的选票我随便填一个就行了”。

⑴该村民对待选举的态度正确吗?为什么?

⑵假如你参加了这次村委会主任的选举活动,作为选民怎样投出你神圣的一票?

巩固案

(学生独立完成,互相交流,展示、教师点拨)

1、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④农村村委会的选举⑤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A、一律实行直接选举

B、大多实行差额选举

C、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

D、反映所有公民的意愿,维护所有公民的利益

3、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举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同时,差额选举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A、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

B、不能产生让选民满意的结果

C、不利于良好秩序的维护

D、导致选民与被选举人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稳定

4、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这是因为

()

A、选举方式的选择受人的心理因素的制约

B、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C、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地理环境的制约

D、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

件的制约

5、我国首批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在2008年1月产生。农民工的“政治性崛起”,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社会转型都具有标志性意义。这是由于()

A、农民工根植于基层,往往更能体味和表达朴素的民意

B、农民工享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C、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D、农民工当选人大代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有物质保障

6、直接选举、差额选举社区自治组织,是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其意义在于()

①它有助于促进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②它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③它使居民珍惜自己的选举权④提高公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管

理的能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是()

A、采用直接选举还是采用间接选举

B、采用等额选举还是采用差额选举

C、选举人大代表还是选举政府官员

D、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

8、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

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学习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