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降糖颗粒剂降血糖作用研究初报
桑叶多糖降血糖实验作文

桑叶多糖降血糖实验作文桑叶多糖对糖尿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因此从桑叶中提取、纯化得到桑叶多糖并研究其药理学活性,对研制治疗糖尿病的新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利用热水浸提法从桑叶中提取多糖,进行纯化精制,以提高多糖含量,并用絮凝纯化后得到的桑叶多糖进行降血糖活性方面的研究。
首先,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桑叶多糖,分别以不同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pH、料液比(桑叶质量g:水体积mL)和提取次数为单因素,考察各因素对桑叶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桑叶多糖的水提取工艺,使总多糖的得率达2.89%;在醇沉工艺中,考察了乙醇浓度对醇沉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醇沉工艺条件,得到的醇沉物多糖含量为18.44%。
在除蛋白工艺中,考察了盐酸法和三氯乙酸法对多糖含量和保留率的影响,发现先用三氯乙酸调至pH5,再用盐酸调节pH至3时,多糖含量和保留率达到最高,分别为32.59%和85.42%。
其次,提取液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大孔树脂纯化桑叶多糖工艺,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多糖含量42.16%,多糖保留率为81.54%。
另外,利用壳聚糖絮凝剂纯化桑叶多糖,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得出了桑叶多糖的最佳絮凝工艺。
在此工艺下,多糖保留率达90%以上,多糖含量最高可达61.59%。
通过对壳聚糖絮凝纯化后多糖样品组分测定,发现样品中无机小分子含量很高,达到23.88%,其次是蛋白含量(7.83%)。
最后,通过建立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对壳聚糖絮凝纯化后的桑叶多糖(纯度为59.22%)进行药理学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桑叶多糖能够非常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其中高剂量组的血糖抑制率达到81.14%,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的MDA含量,效果优于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具有明显的降血糖和抗氧化协同作用。
研究为天然桑叶多糖的提取与纯化工艺路线的选择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为桑叶多糖的降血糖活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桑叶确有降糖作用,但为何医生都不推荐呢?

桑叶确有降糖作用,但为何医生都不推荐呢?桑叶有“植物界的天然胰岛素”之称,号称糖尿病人的救命草!但事实情况如何呢?不药不药博士一一给大家说明白:先说说降血糖的功效空口无凭,我去查了一些文献,发现确有桑叶能降糖的报道,主要研究在于桑叶所含的总生物碱对蔗糖酶和α麦芽糖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类似于阿卡波糖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的降糖药,所以只对蔗糖、麦芽糖等分解产生葡萄糖导致的血糖升高有效,对直接输入葡萄糖导致的血糖升高是无效的。
还有研究称,桑叶中含有有机铬,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功能。
但是,按照小鼠的研究剂量粗略推算到人,人每次需要吃6~24斤的桑叶才能有效降糖。
所以桑叶用于降糖,需要的量很大,一般不能满足,血糖高,还是老老实实的用降糖药吧!中药桑叶桑叶是一味中药,药店均有售,2015版《中国药典》也收录了桑叶。
采收后,除去杂质,晒干。
援碎,去柄,筛去灰屑,即得桑叶饮片。
桑叶,味苦,性寒,归肺、肝经。
因寒性与苦性,具有疏散风热的作用,归肺经能清肺润燥,归肝经能清肝明目。
主要可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食用泡水喝的方法肯定不能用鲜叶,最好是上述饮片,药用价值更高一些,泡饮的量根据自己体质决定,按照中国药典的推荐,一次5克以内是问题的。
如果家周边有桑树,采摘新鲜的桑叶当菜吃,也是完全可以的,我个人觉得使用新鲜的比饮片要高一些,只是一些维生素等没有被破坏。
糖尿病饮食误区除了药物降糖,糖尿病患者都知道饮食的重要性,但也常常陷入饮食误区。
所以这里有必要再重复说说。
饮食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调节血糖方式,如果糖尿病患者管不住嘴,用再多的药,也无济于事,甚至会加重。
都知道糖尿病不能吃糖或者不能吃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其实这是错误的也是不全面的。
这与摄入的量关系很大,而且还要考虑的是,需通过饮食纠正糖尿病导致的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脂代谢、蛋白代谢系统紊乱,通过饮食纠正,可防止或延缓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恶化。
桑叶多糖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51 人才培养计划 作者简介:陈建国(1963—),男,高级实验师。Tel: (0571)88215557 E-mail: cjg89@ *通讯作者 王 茵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3 期 2011 年 3 月
•515•
桑叶多糖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药理与临床 •
陈建国,步文磊,来伟旗,刘冬英,梅 松,刘 臻,孙丽华,江月仙,傅 颖,王 茵*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3
摘 要:目的 探讨桑叶多糖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四氧嘧啶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桑叶多糖以 0.25、0.50、1.00 g/kg
ig 给药,连续 6 周,每周称体质量;在实验 2、4、6 周末各测空腹血糖;实验末期进行糖耐量试验,测定糖化血清蛋白、血
清胰岛素水平;测定肝组织肝糖元、肝匀浆蛋白水平及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
CHEN Jian-guo, BU Wen-lei, LAI Wei-qi, LIU Dong-ying, MEI Song, LIU Zhen, SUN Li-hua, JIANG Yue-xian, FU Ying, WANG Yin
Zhejia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13, China
四氧嘧啶购自 Sigma 公司,血糖试纸盒由美国 强生公司生产,糖化血清蛋白定量测定试剂盒由宁 波赛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胰岛素测定试剂盒 由美国 ADL 公司生产,上海西塘生物科技公司进 口分装,肝匀浆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 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和肝糖元测定 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4 仪器
桑叶降糖作用的研究初报

桑叶降糖作用的研究初报
李宏;黄金山;胡浩;杨桂芳;王建芳;钱永华
【期刊名称】《北方蚕业》
【年(卷),期】2002(023)003
【摘要】通过桑叶对实验性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降糖实验,揭示出桑叶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麦芽糖耐量测试发现,桑叶通过降低和减慢麦芽糖的降解速度达到降低和延缓大鼠血糖峰值的作用.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李宏;黄金山;胡浩;杨桂芳;王建芳;钱永华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蚕桑丝绸研究所,周至,7104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蚕桑丝绸研究所,周至,710400;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西安,71006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蚕桑丝绸研究所,周至,7104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蚕桑丝绸研究所,周至,7104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蚕桑丝绸研究所,周至,710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桑叶降糖颗粒剂降血糖作用研究初报 [J], 邹宇晓;廖森泰;刘学铭;徐玉娟;陈智毅;吴继军;李升锋
2.淳安县新型桑叶病害及防控技术研究初报 [J], 肖建京;丰洪平;丰卫忠;姚仙岭;管
圣浩
3.富铬南瓜粉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初报 [J], 杨依婷;程永安;郭晟;熊学敏
4.新植物生长调节剂83008—1对桑叶增产作用的研究初报 [J], 樊汝汶;丁雨龙
5.“喷施宝”对桑叶增产效应的试验研究(初报) [J], 贺厚珍;唐尧天;许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桑叶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与降血糖作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桑叶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与降血糖作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桑叶是儒艮科桑属植物的叶子,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等多种保健作用,是一种天然的药食同源的植物资源。
其中,桑叶多糖作为桑叶的主要功能成分之一,在抗氧化和降血糖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因此,以桑叶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与降血糖作用的研究为主题,对于挖掘桑叶资源的潜能,提高桑叶的综合利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文主要研究桑叶多糖的提取方法、抗氧化能力及降血糖作用,并探究桑叶多糖对血糖调节的分子机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桑叶多糖的提取方法优化,包括不同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温度、比例等因素的影响研究;2. 桑叶多糖的理化性质及纯度检测,包括多糖组分、分子量、紫外吸收光谱等物理化学性质的检测;3. 桑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测定及机制研究,包括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以及对氧化应激状态下肝细胞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4. 桑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包括对糖酵解、糖原合成、糖原分解等关键酶系统的影响研究,以及对线粒体途径、AMPK信号通路等分子机制的深入探究。
三、研究方法:1. 桑叶多糖的提取:利用常规提取方法,考察不同因素对桑叶多糖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提取条件;2. 多糖理化性质的检测:对提取得到的多糖样品进行物理化学性质的检测,主要包括分子量、单糖组成等方面的测定;3.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采用多种体外实验方法,包括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等;并对肝细胞抗氧化基因进行实时PCR检测,探究其影响机理;4. 降血糖作用的研究:采集实验动物,建立高脂饮食或高血糖模型,分别分析桑叶多糖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及相应的分子机制。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将为桑叶多糖的应用价值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为开发和利用桑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路线,具有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桑叶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桑叶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寻找能够有效降低血糖的天然药物成为了科研人员的焦点。
在多种中药中,桑叶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本文将对桑叶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进行探讨。
一、桑叶对血糖的降低作用桑叶作为一种中药材,被认为对糖尿病有显著的降糖作用。
研究表明,桑叶中富含的桑葚多糖、桑葚乙素以及桑葚甲素等活性成分,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实验研究发现,桑叶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糖水平,并且能够改善胰岛功能,增加胰岛素的释放和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
二、桑叶降血糖作用的机制研究对桑叶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证实了多种可能的机制。
1. 提高胰岛功能桑叶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胰岛素受体活化,从而在胰岛功能低下的糖尿病患者中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研究发现,桑叶提取物可以通过激活胰岛素释放相关的途径,增加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提高胰岛功能。
2. 抑制糖吸收桑叶中的某些活性成分还具有抑制糖的吸收的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桑叶提取物可以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血糖的升高。
这种作用可能与桑叶中某些成分对肠道上皮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调节有关。
3.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桑叶中的活性成分被发现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研究发现,桑叶中的某些成分可以通过激活糖原合成酶、葡萄糖转运蛋白和胰岛素受体等关键酶和蛋白质的表达和活性,从而提高胰岛素的效应,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4. 抗氧化作用糖尿病多伴随有氧化应激的增加,而桑叶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实验研究发现,桑叶提取物可以减少氧化应激介导的胰岛功能损伤,降低内源性抗氧化能力的下降,从而减轻血糖的上升。
5. 抑制糖化终产生成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与蛋白质发生非酶糖化反应,生成的糖化终产物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发现,桑叶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抑制糖化终产物生成的作用,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桑叶降血糖作用研究

桑叶降血糖作用研究目的观察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TC、TG 的影响。
方法用STZ制备糖尿病模型,测定桑叶提取液中化学成分黄酮和多糖治疗糖尿病前后血清中的血糖、胰岛素、TC、TG的变化。
结果用桑叶治疗后血糖明显下降,胰岛素升高,TC、TG显著降低。
结论桑叶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维持胰岛素的结构完整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有关。
标签:桑叶黄酮;多糖;糖尿病桑叶是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叶,桑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氨基酸和桑叶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现在药理研究证明桑叶具有抑制血糖上升之功效,可预防可治疗糖尿病。
为了进一步明确桑叶降血糖的作用和机制,本文就桑叶提取液中桑叶黄酮和多糖对血糖、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与药品无水乙醇(郑州晟弘工贸有限工司),浓硫酸(洛阳昊华试剂有限公司),丙酮(上海南翔试剂有限公司),石油醚(石油常州协辰贸易发展公司),树脂AB-8(安徽三星树脂科技有限公司),血糖仪(美国Johnson公司),STZ(上海前尘生物科技公司),试剂盒(上海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桑叶黄酮和多糖的提取1.2.1 桑叶黄酮的提取桑叶→干燥→粉碎80目→醇提(加热回流1h)→过滤→树脂AB-8→0%乙醇洗脱→黄酮。
1.2.2 桑叶多糖的提取桑叶→石油醚回流脱脂→蒸馏水→加热沸腾→过滤→浓缩离心→D101大孔树脂→水洗脱→浓缩→醇沉→无水乙醇、丙酮分别进行冲洗→白色精制多糖。
1.3 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和分组大鼠购进后,喂以高脂饮食,其中碳水化合物40%,蛋白质15%,脂肪40%,其他5%。
连续喂养3个月后,一次性腹腔注射STZ(60mg/kg)。
72h后尾静脉取血,分别测定血糖和胰岛素。
凡血糖浓度> 13mmol/L、尿糖呈阳性、并出现多饮多食和多尿现象者即为糖尿病模型。
取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即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桑叶黄酮治疗组、糖尿病桑叶多糖治疗组。
桑叶降血脂控制血糖

桑叶降血脂控制血糖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不健康饮食习惯的增加,高血脂和高血糖已成为许多人面临的健康难题。
然而,草药中的一种天然植物——桑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桑叶被广泛认为具有降血脂和控制血糖的潜力,成为许多人追求健康血液水平的选择。
桑叶,即桑树的叶子,作为传统草药,已被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用于几千年。
根据研究,桑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活性成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桑叶中富含的桑叶精华素。
首先,桑叶中的桑叶精华素被证明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高血脂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多项研究表明,桑叶精华素可以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指标,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次,桑叶也被认为具有控制血糖的潜力。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紊乱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许多研究已经发现,桑叶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此外,桑叶还可以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防止血糖的急剧上升。
除了降血脂和控制血糖,桑叶还具有许多其他健康益处。
首先,桑叶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伤害。
其次,桑叶还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有助于预防炎症和感染。
此外,研究发现桑叶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对于患有血液循环问题的人尤其有益。
那么,如何使用桑叶来获得这些益处呢?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桑叶泡水饮用。
可以将干燥的桑叶浸泡在热水中,待其浸泡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此外,桑叶也常被用来煮茶,通过煮沸桑叶来释放其有益成分。
此外,一些人会选择桑叶片或粉末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饮食中,或者作为草药补品。
尽管桑叶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无毒的草药,但还是建议在使用之前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
这对于患有其他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人尤其重要。
此外,桑叶并不能完全取代药物治疗或健康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叶降糖颗粒剂降血糖作用研究初报
邹宇晓,廖森泰,刘学铭,徐玉娟,陈智毅,吴继军,李升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广东省果蔬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10)
摘 要:以常规降糖药格列本脲(优降糖)为阳性对照,对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进行降血糖治疗试验,研究了两种桑叶降糖颗粒剂的降血糖作用。
结果表明,两种颗粒剂能有效地缓解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小鼠体内的高血糖症状,降糖率达70%以上,与纯桑叶膏的治疗效果相当,且效果优于格列本脲,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
关键词:桑叶降血糖颗粒剂;糖尿病;降血糖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74X(2003)06-0042-02
桑叶又名铁扇子,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叶。
桑叶性味甘、苦、寒。
归肺、肝经[1]。
本草纲目记载: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明目长发。
长期以来,桑叶都是诸多消渴方中常用的配伍用药之一。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桑叶中的多糖、生物碱、桑叶黄酮、肽及糖元类、昆虫变态激素、三萜类、甾醇类、氨基酸等成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作用。
我所以桑叶水提浸膏为主剂,选用适于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赋形剂、包埋剂和甜味剂等辅料根据不同的工艺研制了两种桑叶降糖颗粒剂(暂命名为桑叶颗粒剂!和桑叶颗粒剂∀),对这两种颗粒剂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桑叶降血糖颗粒剂!、桑叶降血糖颗粒剂∀(1g颗粒分别相当5g和1g桑叶)以及制备两种颗粒剂的主要原料桑叶浸膏均由本所自行研制,;NIH雄鼠(四周龄18~22g)购自广东省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合格证号26-2002
收稿日期:2003-09-04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C2061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攻关项目(2001-攻关-21)
作者简介:邹宇晓(1973-),女,助理研究员A001,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合格证号26-2002B001)。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由潍坊市3V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四氧嘧啶(alloxan tetrahy drate)由sig ma公司生产;其他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阳性对照药格列本脲片(glibenclam ide tablets)由天津市力生制药厂出品;UV755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分析仪器总厂。
1.2 试验方法
小鼠在试验前禁食18~24小时后采用四氧嘧啶150mg/kg腹腔注射给药,观察小鼠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糖尿病症状后,属于已形成糖尿病模型的小鼠,可入选试验。
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以下不同的处理:(1)阳性对照,每天用格列本脲5.00mg/kg灌胃2次, 0.5mL/次,观察格列本脲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2)桑叶浸膏,每天用2.70g/kg剂量灌胃2次,0.5mL/次;(3)桑叶颗粒剂!,每天用2.70g/kg剂量灌胃2次,0.5m L/次。
(4)桑叶颗粒剂∀,每日以2.70g/kg剂量灌胃2次,0.5mL/次。
(5)空白对照,不给药,自然光照、自由饮水、常规饲养。
另外再选择正常健康小鼠10只,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不进行任何处理,常规饲养。
所有小鼠连续试验4周,末次给药后禁食2小时,断尾取
42广东农业科学 2003年第6期
血,离心,取血清,采用葡萄糖测定试剂盒。
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值。
以空白对照血糖值为对照,对各试验组数据进行t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以常规糖尿病治疗药物格列本脲为阳性对照,比较了桑叶浸膏、桑叶颗粒剂!和桑叶颗粒剂∀的治疗效果,结果见表1。
表1 桑叶颗粒剂的降血糖效果( %&S)
处理小鼠数
(只)
血糖值
(mmol/L)
空白对照10 7.61
桑叶浸膏10 2.17**
桑叶颗粒剂!10 1.64**
桑叶颗粒剂∀10 1.66**
阳性对照10 2.75**
阴性对照10 2.42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由表1可知,与阴性对照处理的平均血糖值2.42mmol/L相比,空白对照处理成功诱导形成了糖尿病模型,在不进行任何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平均血糖值达到7.61mmol/L。
阳性对照处理经格列本脲治疗后,平均血糖值为2.75mmol/L,血糖下降率为63.9%,与空白对照处理差异极显著,说明格列本脲有良好的降血糖效果;在相同生药剂量(2.70g/kg)的给药条件下,桑叶浸膏处理平均血糖值为2.16 mmol/L,比阳性对照处理下降71.6%;桑叶颗粒剂!处理平均血糖值为1.64mmol/L,血糖下降78.4%;桑叶颗粒剂∀处理平均血糖值为1.66mmol/L,血糖下降78.2%;两种桑叶颗粒剂与纯桑叶浸膏的治疗效果相当,降血糖率均达70%以上。
经t测验分析,桑叶浸膏、桑叶颗粒剂!和桑叶颗粒剂∀3个处理的血糖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其中的主要生药%%%桑叶表现出非常好的降血糖作用。
3 结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居民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尤其是糖耐量减低患者,发病率高达5%~ 26.4%,如能及时采用药物和饮食干预,至少有2/3患者不会发展为∀型糖尿病。
桑叶属于卫生部列出的可药食两用的植物之一,长期服用,无任何毒副作用,它是我国传统中医治疗糖尿病所倚重的一味中药。
现代药理学试验证明,桑叶中的总多糖(TPM)[1]能明显增加肝糖元、降低肝葡萄糖含量;而桑叶中特有的生物碱DNJ(1-deoxynojirmycin)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种高效的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2~4],更是在控制血糖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根据生物碱的结构合成的阿卡波糖(商品名拜糖平)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一种口服降糖药正式批准为糖耐量减低干预治疗药物,但长期服用会出现如腹胀、腹泻、腹痛等消化道不良反应。
相比之下,以桑叶浸膏为主要成分研制的两种降血糖颗粒剂不存在毒副作用,而且桑叶中的多种降血糖生理活性物质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同时发挥降糖作用。
桑叶浸膏是经过科学方法精制和浓缩而成,去除了多种杂质,各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较高,这是普通的中药汤剂所不能相比的。
两种降血糖颗粒剂属于纯天然制剂,降血糖效果显著,作为一种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治疗措施之一,开发前景看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44.
[2] 陈福君,卢军,张永煜.桑的药理研究(I).桑叶降
血糖有效组分对糖尿病动物糖代谢的影响[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13(1):24-27.
[3] A sano N,T omioka E,K izu H,et al.Sug ars w ith ni
tro gen in the ring i 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M orus
bomby cis[J].Carbohydr Res,1994,253:235-
245.
[4] K imur a M,Chen F.Antihy pergly cemic effects of N
-contain-ingsugars effects der ived from mulberry
leaves in str eptozocin induced diabetic mice[J].
W akan Iyakug aku Zasshi,1995,12(3):214-219.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