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资源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合集下载

桑树的功效与作用

桑树的功效与作用

桑树的功效与作用桑树(学名:Morus alba L.)是一种植物,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它是桑科桑属的一种植物,是中国古老的经济作物之一。

桑树由于其独特的生态适应性和经济价值,被广泛用于蚕丝养殖、果树修剪和制作木材等方面。

此外,桑树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药材和保健食品领域。

本文将介绍桑树的功效、作用以及相关的应用领域。

首先,桑树具有抗氧化的功效。

桑叶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类黄酮以及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有助于维持细胞健康。

研究发现,桑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对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并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其次,桑树对控制血糖和降低血脂有着显著的作用。

桑叶中的一种特殊成分——黄酮类物质,被证实能够抑制葡萄糖酶的活性,减慢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桑叶中的黄酮类物质还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从而降低血脂水平,对预防和治疗高血糖和高血脂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桑树还有助于调节血压和保护心脏。

桑叶中的一种活性成分——褪黑激素,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此外,桑叶中的维生素C和花青素等物质也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心脏负荷,保护心脏健康。

桑树还具有明目益气的功效。

桑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可以滋养眼睛,增强视觉功能。

此外,桑叶还具有益气生津的作用,可以清热润燥,缓解咽喉疼痛和口干口苦等症状。

此外,桑树的果实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桑树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锌、钙等营养成分,具有滋补、养颜、健脾益肾等功效。

桑树果实可以生食或加工成蜜饯、果酱等食品,经常食用可以改善皮肤质量,增加皮肤弹性,延缓衰老。

除了上述功效和作用外,桑树还有其他一些应用领域。

例如,桑叶和桑根可以制作中药材,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桑树的纤维素丰富而柔软,可以用于纺织业,生产丝绸、蚕丝等产品;桑树的木材耐腐朽性强,可以制作家具、木器等产品;此外,桑树的树皮和叶子还可以用于染料、饲料和肥料的生产。

桑资源降血糖成分提取纯化研究

桑资源降血糖成分提取纯化研究

桑资源降血糖成分提取纯化研究
吕志强;李乔;田景振
【期刊名称】《药学研究》
【年(卷),期】2010(029)007
【摘要】桑类资源具有良好的降血糖的作用.文章对桑资源中生物碱、黄酮、多糖三种降血糖的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3页(P420-422)
【作者】吕志强;李乔;田景振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3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桑树资源降血糖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J], 李季芳;蒋卓勤;程卫;郭翔
2.桑类药材降血糖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J], 赵艳丽;黄亦琦
3.南瓜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复方口服液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J], 吕炜锋;王兆富;陈捷;蔡皓
4.天然螺旋藻多糖的提取纯化及降血糖活性实验研究 [J], 贾少婷;殷文政
5.桑不同药用部位降血糖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李名洁;李昌瑜;王泽霞;孙代华;陈志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五大桑树根皮的药用价值

五大桑树根皮的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五大桑树根皮的药用价值
导语:桑树根皮是一种取材自桑树,在冬季的时候桑树的根须会独立分离出来,这个时候将这些树根和树皮采集起来,烹制后制作成为桑树根皮的药材。


桑树根皮是一种取材自桑树,在冬季的时候桑树的根须会独立分离出来,这个时候将这些树根和树皮采集起来,烹制后制作成为桑树根皮的药材。

桑树根皮的药用价值很高,尤其在润肺止咳方面的效果最为突出,采用桑树根皮泡水喝好处多。

1.降血糖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科学家们从桑树根皮中分解出一种英文名为moranoline的物质,后来的科学研究证明了这种物质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

除此之外,科学家又从桑树根皮分离出了英文名为moranA的物质,后来也是被证明是一种能够降血糖的糖蛋白。

桑树根皮中含有降血糖物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葡萄糖性高血糖。

2.利尿
桑树根皮的利尿作用在古时候就已经被我国的医药学家所发现,如今的科学家们通过将桑树根皮煎剂喂食给小动物食用,发现相比与没有喂食桑树根皮煎剂的小动物,喂食过的尿量明显增加。

3.抗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是目前仍然没有办法治愈的“超级癌症”,但是科学研究表明,桑树根皮中的有效成分1一脱氧野尻霉素可以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HIV 的感染度。

除此之外,桑树根皮中还含有黄酮momrusin,kuwanonH 和morusin4-glucoside,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IV病毒的活力。

4.降低血压
高血压如今已经不能算是老年病了,许多中年人甚至是青年,由于。

赵进喜教授指出桑叶控糖效果奇佳

赵进喜教授指出桑叶控糖效果奇佳

赵进喜教授指出桑叶控糖效果奇佳相传宋代时,某日严山寺来一游僧,身体瘦弱且胃口极差,每夜一上床入寐就浑身是汗,醒后衣衫尽湿,甚至被单、草席皆湿,20年来多方求医皆无效。

一日,严山寺的监寺和尚知道了游僧的病情后,便说:“不要灰心,我有一祖传验方治你的病保证管用,还不花你分文,也没什么毒,何不试试?”翌日,天刚亮,监寺和尚就带着游僧来到桑树下,趁晨露未干时,采摘了一把桑叶带回寺中。

叮嘱游僧焙干研末后每次服二钱,空腹时用米汤冲服,每日1次。

连服3日后,缠绵20年的沉疴竟然痊愈了。

游僧与寺中众和尚无不惊奇,佩服监寺和尚药到病除。

早在《神农本草经》里,桑叶因其性味甘、寒,甘能益血,寒能凉血。

甘寒相合,故下起而益阴,又能止咳,有补益之功,而成为中医清热解毒之要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桑叶除能清热解毒之外,还具有抑制血糖上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功效。

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赵进喜教授,在接受新浪中医独家专访时指出:“桑叶不仅无毒安全控糖,且疏导全身、培精固肾,实现补肝肾强筋骨,提高身体免疫功能,改善因糖尿病引发的慢性并发症状。

”日本、韩国和中国专家对桑叶化学成份及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N-糖化合物(N-containing-sugars),能抑制血糖上升,其主要功能成分是桑叶中的“生物碱”,这种物质具有特殊功能,为其他动植物所没有。

日本医学界称这种特殊组成为“DNJ”物质,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蔗糖酶、麦芽糖酶、a-葡萄糖甘糖、a-淀粉酶的分解,能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分解速度。

此外,从桑叶中分离出的多羟基去甲莨菪碱亦具有很强的糖苷酶抑制作用;N-Me-DNJ、GAL-DNJ和fagomine都可显著地降低血糖水平,其中GAL-DNJ和fagomine降血糖作用最强。

当下市面上热卖的中医保健品——杜仲桑叶黄金组合,以杜仲和桑叶为主要原材料,高度提炼杜仲以及桑叶中的活性成分配伍,依据中医复方原理调制,不仅能实现血糖的全面疏导,在防治糖尿病上效果奇佳,而且原料取自天然、安全无毒,不失为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桑树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

桑树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

桑树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桑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是我国传统的经济作物之一。

桑树除了可以提供优质的桑叶,还可以提取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桑树的生物活性成分1.桑叶生物碱桑叶中含有许多生物碱,如咖啡碱、咖啡因、吡啶、赤峰碱等,具有镇痛、镇静、抗炎等作用,可以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

2.桑叶多糖桑叶中还含有多种多糖,如桑叶多糖、桑葚多糖等,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降血糖等作用,可以用于抗癌、降低血糖等方面的研究。

3.桑葚酚类物质桑叶和桑葚中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如原花青素、花青素、类黄酮等,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可以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肥胖症、过敏等疾病的治疗。

4.桑叶甾醇桑叶中含有甾醇类物质,如β-谷甾醇、β-胡萝卜素等,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可以用于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二、桑树生物活性成分的应用研究1.桑叶的保健及药用价值桑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以用于保健及药用。

近年来,桑叶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例如,某些研究表明,桑叶提取物可以用于降低血糖,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桑叶中的多糖可以用于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免疫力。

2.桑葚的保健及药用价值桑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以用于保健及药用。

例如,桑葚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等作用。

此外,桑葚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可以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3.桑叶的功能性食品研究除了用于保健及药用外,桑叶中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也可以用于功能性食品的研究。

例如,桑叶中的多糖可以用于沙发、面点、豆制品、饼干等食品的添加剂。

此外,桑叶中的生物碱也可以用于制作功能性食品,如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饮料、爽口的口香糖等。

4.桑葚的果蔬饮料研究桑葚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用于制作各种果蔬饮料和调味料。

桑树资源降血糖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桑树资源降血糖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在调节 血 糖浓 度 中 ,减 缓 小 肠 对 多 糖 的 消 化及
6 %,对麦芽糖酶次之 ,对乳糖酶最弱 ,且抑制作 8
用 随桑 叶总 黄酮浓 度增 高而 增强 。
1 2含 量测 定 .
对葡 萄糖 的 吸 收 是 一 个 重 要 机 制 。1脱 氧 野 尻 霉 素 -
( .exnj iy i,D J 是 桑 叶 中 的一 种 哌 啶 生 1doy o r cn N ) im
辅 助 降血糖 。本 文 就 近 几年 来 国 内桑 树 中降 血糖 主 要活性 成分 黄 酮类 化 合 物 、生 物 碱 及 多 糖 的 药 理作
1 )脱 落 叶 ,认 为 9月 底 的 桑 叶人 药 为最 佳 ,其 1月
研究 结果 与现代 医学 要求 的最佳 采 集时期 不一 致 。 孙莲 等 用 R . L PHP C测 定桑 叶 、桑枝 和 桑花 中
鼠有 降低 血糖 作 用 ,其 可 能 通 过 抑 制 大 鼠小 肠 的蔗
糖 酶 、麦 芽 糖 酶 、乳 糖 酶 活性 ,来 延缓 碳 水 化 合 物
的消化 ,减缓 餐 后 血 糖 升 高 。其 中 桑 叶 总黄 酮 对 蔗
2 1药 理作 用 .
糖 酶抑制 作用 最强 ,浓度 为 8 g mL 时 ,抑制 率 为 m ・
防和治疗 糖 尿病 的 目的 。
[ 通讯 作者 ]

蒋卓勤 ,E ma :j nzq a .yu eu c — i i gh @m i ss.d . n l a l
6・
20 0 8年 1 第 1 0月 0卷
第1 0期
中国现代 中药 M dr hns e in o enC ieeM dc e i
类 物质 含 量 处 于较 低 水 平 ,轻 霜 ( 0月 5 日)后 桑 1

桑资源降血糖成分提取纯化研究

桑资源降血糖成分提取纯化研究

糖尿 病 是 一 种 常 见 的 内 分 泌 代 谢 障 碍疾 病 , 由于 胰 岛 素 绝 对 或 相对 缺 乏 , 引起 糖 、 白质 、 肪 继 发 水 电解 质 代 谢 紊 蛋 脂 乱 l 。糖 尿 病 已严 重 威 胁 到 我 国人 民 的身 体 健 康 。糖 尿 病 _ 1 ] 患 者血 糖控 制 的 好 坏 直 接 关 系 到 并 发 症 的发 生 和 靶 器 官 的 损 害程 度 , 使用 降血 糖 药 物 是 控 制 血 糖 的重 要 措 施 之 一 。降 糖 药物 通 常 包 括 口服 西药 、 岛 素 注 射 液 和 中成 药 。 临 床 验 胰 证 , 药 和胰 岛素 注 射 液 虽 短 期 降 糖 作 用 明 显 , 治 疗 毒 副 西 但 作 用 大 , 易导 致 低 血 糖 , 且 价 格 昂贵 。 容 而 因此 , 天 然 药 物 中 去 筛 选 和 研 究 有 效 、 全 、 便 使 用 从 安 方 的降 糖 药 物 , 已为 世 界 各 国 医 药 工 作 者 所 瞩 目。从 目前 研 究 来看 , 中药 可 降 低 血 糖 、 制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 作 用 温 和 持 控 且 久 , 作用 较 小 , 用 机 理 常 为 多 靶 点 、 效 应 、 功 能 的 综 副 作 多 多
S u y o r fc to fhy gy e i o po ntf o M ul e r e o r e t d n pu ii a i n o po l c m c c m ne r m b ry rs u c s
LV h— in L a TI Z iqa g, IQio, AN ig z e Jn -h n

4 8 的 发 酵 液 中 分得 C , 9 6年 被鉴 定 结 构 ] 1 6 6) s 16 ] , 9 7年 合

桑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桑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桑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桑叶是桑树的叶子,其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鞣质、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根据药理研究,桑叶具有以下药理作用:1.降血糖作用: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血糖升高,改善胰岛功能,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吸收,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

2.降血脂作用: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维生素B1、B2等成分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对高血脂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组织损伤,抑制有害自由基的产生,对预防和治疗慢性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4.清热解毒作用: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对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5.利尿作用: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促进尿液的分泌,增加尿液排出量,对水肿和尿路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根据以上的药理作用,桑叶在临床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应用:1.降血糖:桑叶被广泛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中,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可作为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的补充品,帮助控制血糖。

2.降血脂:桑叶可以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对高血脂症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3.改善免疫功能: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改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慢性炎症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4.抗菌和防感染: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有一定的防感染作用。

5.利尿消肿:桑叶具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尿液排出量,对水肿和尿路感染有辅助治疗作用。

除此之外,桑叶还可以作为饮品和食材,被广泛应用于防治肥胖、改善皮肤状况、促进消化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树资源降血糖作用的研究摘要:桑树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本文概述了桑树药用资源的降血糖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三种中药桑叶、桑白皮和桑枝的主要降血糖化学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和多糖等,其降血糖作用机理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抑制糖酶、抗氧化和促进胰岛素分泌。

关键词:桑树;降血糖;作用机理桑科(Moraceae)桑属(Morns)植物全世界约有16种,栽培或野生,我国约有9种,其中药用植物6种。

我国桑属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桑树除用于丝绸业外,还是十分重要的药用植物,桑叶、桑白皮和桑枝是历代中医常用的中药材。

桑属植物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苯骈呋喃衍生物、多糖类、香豆类、甾体、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和挥发油等药用成分。

近10年来,由于植物生物技术、植物化学、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的快速发展,科研人员对桑树药用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药理学研究,其中,发现中药桑叶、桑白皮和桑枝在治疗糖尿病方面药效显著。

1 桑叶的降血糖作用桑叶异名铁扇子,为桑科植物桑(Morns albaL.)的干燥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在清热、明目、止消渴方面应用广泛。

桑叶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已经被国家卫生部正式归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之列。

我国许多古典医籍中都记载桑叶降血糖药用,《本草纲目》认为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明目长发”;《本草经疏》认为桑叶“性味苦甘、寒,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帮下气而益明”,日本古书《吃茶养生记》中也记载:桑叶有改善“饮水病”(即糖尿病)的作用。

1.1 桑叶降血糖化学成分1.1.1 生物碱类、N-糖类化合物主要有桑糖苷元(Moran A)、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多羟基去甲莨菪碱、荞麦碱(fagomine)等。

其中DNJ和fagomine的降血糖作用最强,DNJ具有抑制糖苷酶活性的作用;fagomine具有促进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1]。

DNJ是一种哌啶生物碱,其化学名称是3,4,5-三羟基-2-羟甲基四氢吡啶,分子式为C6H13NO4,分子量为163。

桑叶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含有DNJ的植物叶子,其含量为0.11%[2]。

1.1.2 总多糖类有淀粉、糊精等,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发挥降血糖作用。

1.1.3 黄酮及黄酮苷类桑叶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芸香甙(芦丁)是主要药用成分之一,其它为桑苷、槲皮素、槲皮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3-三葡萄糖苷等化合物,约占桑叶干重的1.0%~3.0%。

1.2 桑叶的降血糖药理学研究桑叶提取物可防止和延缓糖尿病的发展,对四氧嘧啶(Alloxan,ALX)糖尿病、肾上腺素高血糖有拮抗作用,具有抑制血糖升高和提高葡萄糖耐量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从以下几个不同的作用机理上展开了桑叶降糖活性的研究。

1.2.1 桑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降血糖作用从桑叶中提取的多羟基生物碱具有较好的抑制糖苷酶活性,Moran A对ALX高血糖小鼠有剂量依赖的降血糖效果;DNJ在小肠里能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抑制双糖的分解,使大量的糖分不能被吸收,可明显抑制STZ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上升。

李宏等[3]研究发现桑叶对ALX大鼠实验性糖尿病有降血糖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降糖能力也随之增加,推测桑叶的降糖能力主要是由桑叶中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桑叶多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1.2.2 桑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或提取物的抑制糖酶作用陈福君等[4]报道桑叶中提取的总多糖,腹腔注射给药(50、100、200mg/kg),对ALX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认为降糖机制是通过促进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发挥作用。

佐藤修二[5]报道用桑叶50%甲醇提取物(ME)作大鼠小肠管流实验,在ME(相当0.1%桑叶)共存时迅速抑制蔗糖吸收,中止加ME时,立即恢复,显示出桑叶成分对二糖类分解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1.2.3 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植物黄酮类低分子抗氧化剂,如芦丁、桑素、槲皮素、异槲皮素、水飞蓟素、刺槐素和粗毛豚草素等,不仅能清除体内氧自由基,还能清除酶类所不能起作用的一些自由基,包括寿命比较短的羟自由基和脂类有机物自由基,表现出比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桑叶黄酮类抗氧化剂也有显著效果。

1.2.4 桑叶饲料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降血糖陈智毅等[6]以ALX高血糖小鼠为动物模型,用含l%和5%桑叶颗粒剂主剂的饲料饲喂,发现桑叶颗粒剂主剂可改善糖尿病小鼠“多饮”和体重降低的症状,两种剂量均可极显著地降低血糖值。

桑叶颗粒剂有望开发成糖尿病辅助治疗的功能性食品及治疗性药物。

2 桑白皮的降血糖作用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树除去栓皮的干燥根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药,历代本草均有收载。

在《本经》中又名桑根白皮,为常用中药。

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载:桑白皮主治消渴尿多。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桑白皮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2.1 桑白皮中的多羟基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目前确定的降血糖成分是多羟基生物碱MoranA和DNJ,主要通过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葡萄糖的吸收来降血糖。

黄酮类成分主含桑根白皮素(Morusin)、环桑根皮素(Cyclomorusin)、桑素(Mu1.ben-in)、桑色烯(Mulberrochromene)、环桑素(Cyclo.mulberrin)、环桑色烯素(Cyclomulbenochromene)和桑酮(Ku.wanon)等,它们的降血糖效果有待研究。

2.2 桑白皮的降血糖药理研究者们对266种生药进行了抑制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测试,发现桑白皮对此酶有较高抑制活性,从桑白皮的热水提取物中分离出的活性物质经鉴定为DNJ,给STZ糖尿病小鼠口服后可明显抑制血糖上升。

他们还用含桑白皮的5种方剂(五虎汤、华盖散、顿嗽汤、清肺汤、泻白散)热水提取物分别给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口服,抑制活性的强度与方剂中含桑白皮的量成正比,若去除桑白皮,则各方剂的抑制活性极低。

3 桑枝的降血糖作用桑枝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为常用中药。

《中国药典》及有关药学文献记载,桑枝用于手足麻木、关节肿痛及风湿痹痛等症。

《本草图经》中记载:桑枝“疗遍体风痒干燥……兼疗口干”;《本草纲要》则说:“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从古文献中可知,桑枝除用于风寒湿痹外,还具有“养津液、疗口干”之功效,即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中医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关节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时,也常选用桑枝,能显著降低血糖而缓解症状。

3.1 桑枝中的多羟基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多羟基生物碱,包括DNJ、荞麦碱(fagomine)等。

黄酮类成分主要有异槲皮甙以及桑素(Mulberrin)、桑色素(Morin)、二氢桑色素(Dibydromorin)、环桑素(Cyclo.mulberrin)、桑色烯(Mulberrochromene)、环桑色烯(Cyclomulberrochr0mene)和桑酮(Ku.wanon)等。

3.2 桑枝的降血糖药理叶菲等[7]给ALX高血糖大鼠连续口服桑枝水提物15天,来观察其对高血糖综合症、血脂及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发现高血糖大鼠摄食量和水摄取量、空腹和非禁食血糖等指标均明显降低,血脂得到调节,糖尿病肾病得到改善。

吴志平等[8][9]研究了桑树不同药用部位对STZ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发现中药桑枝的降血糖功效比常用的桑白皮和桑叶更为显著,并且进行了桑枝总黄酮类化合物的降血糖药效学试验研究,认为桑枝总黄酮是桑枝降血糖作用的有效部位。

在中药桑枝的临床应用方面,郭宝荣等[10]采用桑枝颗粒(纯中药制剂)对Ⅱ型糖尿病人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同时设立西药(拜糖平)对照组,治疗时间为2个月,发现桑枝颗粒组和西药对照组的降血糖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80%;桑枝颗粒在改善糖尿病症状、降低血脂等方面的疗效也优于西药对照组。

刘海燕[11]报道以桂枝和桑枝二味为主药自拟方剂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取得了较好疗效。

4 结语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众多,且呈现递增的趋势,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因此,加大降血糖天然药物的研发具有重大意义。

桑叶、桑枝、桑椹、桑白皮作为传统的中药材,都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在天然降糖药物的开发利用中具有无比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1]孙莲,孟磊,阎超,等.桑叶的降血糖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J].中草药2002,33(5):471-473.[2]Yoshiaki,Yoshikuni.Inhibition of intestinal-glucosidase aetivity and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 by moranoline and its N-alkyl derivatives.Agric Biol,Chem,1988,52(1):121-128.[3]李宏,黄金山,胡浩等.桑叶对α-葡萄糖苷酶活力影响及降糖机理的研究[J].中国蚕业,2003,24(2):19.[4]陈福君,卢军,张永煜.桑的药理研究(I).桑叶降血糖有效成分对糖尿病动物糖代谢的影响[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13(1):24.[5]佐藤修二.桑叶提取物对大鼠小肠二糖类吸收的抑制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药分册,1999,21(4):54.[6]陈智毅,廖森泰,邹宇晓等.桑叶颗粒剂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研究[J].蚕业科学,2003,29(2):206-209.[7]叶菲,申竹芳,乔凤霞,等.中药桑枝提取物对大鼠糖尿病并发症的实验治疗作用[J].药学学报(英文版),2002,37(2):108-112.[8]吴志平,周巧霞,顾振纶,等.桑树不同药用部位的降血糖作用比较研究[J].蚕业科学,2005,31(2):215-217.[9]吴志平,顾振纶,谈建中,等.桑枝总黄酮的降血糖作用[J].中草药,2005(增刊):239-241.[10]郭宝荣,赵泉霖,钱秋海,等.桑枝颗粒剂治疗Ⅱ型糖尿病40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1):46-47.[11]刘海燕.二枝汤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87例[J].中国临床康复,2003,7(9):14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