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松茸降血糖研究报告

松茸降血糖研究报告

松茸降血糖研究报告松茸降血糖研究报告引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

研究发现,在药物治疗之外,食物的选择也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松茸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方法:本研究选取了40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人。

实验组在每天的饮食中加入100克松茸,对照组则继续正常饮食,两个组别连续实施为期8周的实验。

每周,我们测量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并记录每天进食的松茸的重量。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有所下降。

在实验的第4周,实验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8.2 mmol/L,对照组为9.1 mmol/L。

在实验的第8周,实验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7.5 mmol/L,对照组为8.6 mmol/L。

两个组别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讨论:松茸是一种特产于我国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研究发现,松茸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多糖、酚类化合物和多种元素。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降血糖的作用。

此外,松茸中的多糖还可以增强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敏感性。

这些作用可能是导致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结论:本研究表明,松茸可能具有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作用。

然而,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研究样本相对较小,仅进行了为期8周的研究。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加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并深入探究松茸的降血糖机制。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松茸在不同糖尿病患者群体中的降血糖效果。

总之,本研究为松茸作为糖尿病饮食治疗的一种选择提供了初步的证据。

参考文献:1. Zhang J, Yao Y, Li X, et al. Antihyperglycemic effects of 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 fromgrifola frondosa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m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15, 81: 967-974.2. Liu Q, Han S, Sun G, et 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adenosine from Cordyceps cicadae against insulin resistance in diabetic m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20, 152: 1066-1074.。

食用菌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食用菌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2024,52(2):128-144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食用菌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冯翠萍1,乔瑶瑶1,李佳欣1,梁国栋1,云少君1,2,曹谨玲1,2,程艳芬1,2,程菲儿1,常明昌1,孟俊龙1,刘靖宇2(1.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2.黄土高原食用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谷 030801)摘要: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功能价值,多糖作为食用菌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不仅能够为机体供给能量,而且可以参与生物合成反应及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大多数食用菌多糖是α-葡聚糖、β-葡聚糖、混合α, β-葡聚糖,以及由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多种单糖组成的杂多糖,其中,β-葡聚糖是食用菌中最具生物活性的多糖。

食用菌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为了为食用菌多糖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综述了食用菌多糖的结构及其抗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抗炎、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抗辐射、抗突变、抑菌、抗疲劳、抗凝血等方面的功能及机理,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食用菌;多糖;结构;生理功能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24)02‒0128‒17Research Progress 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Edible FungiFENG Cuiping1,QIAO Yaoyao1,LI Jiaxin1,LIANG Guodong1,YUN Shaojun1,2,CAO Jinling1,2,CHENG Yanfen1,2,CHENG Feier1,CHANG Mingchang1,MENG Junlong1,LIU Jingyu2(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030801,China;2.Shanxi Key Laboratory of Edible Fungi for Loess Plateau,Taigu 030801,China)Abstract:Edible fungi have high nutritional value and functional value. Polysaccharide,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e components of edible fungi, can not only supply energy for the body, but also participate in biosynthesis reaction and various life activities of cells. Most edible fungi polysaccharides are α-glucan, β-glucan or mixture of α, β-glucan, and heteropolysaccharides composed of fructose, galactose, mannose and other monosaccharides, among which β-glucan is the most bioactive polysaccharide in edible fungi.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dible fungi polysaccharides have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structure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edible fungi and their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in antioxidant, anti-aging, immune regulation, anti-inflammatory, anti-tumor, hypoglycemic, hypolipidemic, anti-viral, anti-radiation, anti-mutation, anti-bacterial, anti-fatigue, anti-coagulation and other aspects,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ir application in functional foods.Key words:edible fungi; polysaccharides; structure; physiological function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多属担子菌亚门,少数属子囊菌亚门,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是被公认的功能性食品。

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339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周一诺,李香俊*(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0)摘 要:食用菌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和功能价值的美食,也是一种颇受欢迎的营养食品。

在长期的发展发展过程中,经过学者的大量研究与证实,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在当下也受到了广泛认同,从而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同时也成为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对此,本文由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菌、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以及护肝、抗炎包括缓解疲劳等多个方面来全面分析食用菌多糖生物活性的特点与研究情况进展。

关键词:食用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S201.2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周一诺,女,生于1999年,汉族,山东高密人,本科,研究方向:预防医学。

通讯作者:李香俊。

食用菌的生理活性非常独特,这也是其广受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食用菌多糖,即由食用菌子实体、菌丝体或者发酵液中分离出的一类活性多糖,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的结构及其复杂,是由超过十个的多糖以糖苷键结合形成的,现有的研究表明,这种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且在生物体当中可以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有一定的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消炎功效,还能够帮助机体缓解疲劳,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作用非常广泛,是一种极具价值的高分子化合物[1]。

1 食用菌多糖的生理功效糖类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人类对于糖类的生理功能也有一定的认知,从而也发现糖脂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比如食用菌多糖的功能就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类多糖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人体消除疲劳,有抗衰老的作用,所以这类多糖在我国保健行业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进行大量研究后足以证明,作为免疫促进剂,食用菌多糖能够很好地帮助人体调节免疫功能。

同时,因为多糖是一种非细胞、无毒物质,所以,这类物质的副作用也极小,而且即便是有一定的副作用,也能够很好地通过药物进行控制,所以,在医药领域,食用菌多糖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很多特殊疾病的治疗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2]。

三种食用菌多糖及其复合多糖功能性评价研究

三种食用菌多糖及其复合多糖功能性评价研究

中国果菜China Fruit &Vegetable综合利用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第41卷,第6期2021年6月三种食用菌多糖及其复合多糖功能性评价研究张博华,张明,范祺,王崇队,杨立风,孟晓峰,马超*(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以大球盖菇、金针菇、香菇为原料,分别经热水浸提,分离纯化得到真菌多糖,并通过复配后形成复合多糖,研究3种食用菌多糖及复合多糖的DPPH ·清除能力、·OH 清除能力、还原能力、-糖苷酶抑制率、-淀粉酶抑制率等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指标。

结果显示,大球盖菇、金针菇、香菇三种食用菌,真菌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8.58%、4.71%、6.26%。

三种真菌多糖均具有抗氧化和降血糖的作用,且复合多糖的抗氧化能力与降血糖能力均优于单一品种多糖。

三种食用菌多糖浓度均为2mg/mL 时,复合多糖的DPPH 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分别达到60.4%、37.26%与0.31。

同时以-糖苷酶抑制率和-淀粉酶抑制率来表征多糖的体外降血糖作用,结果显示复合多糖的降血糖能力也优于单一品种多糖,复合食用菌多糖浓度为2mg/mL 时,-糖苷酶抑制率和-淀粉酶抑制率分别为42.26%和50.01%。

关键词:食用菌多糖;复合多糖;抗氧化;降血糖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38(2021)06-0074-06DOI:10.19590/ki.1008-1038.2021.06.014Study on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Three Kinds of Edible FungusPolysaccharides and Their Compound PolysaccharidesZHANG Bo-hua,ZHANG Ming,FAN Qi,WANG Chong-dui,YANG Li-feng,MENG Xiao-feng,MA Chao *(Jinan Fruit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Jinan 250014,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used,and as rawmaterials.After extraction,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fungal polysaccharides are obtained.The compound polysaccharide is formed after the above three polysaccharides are compounded.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d the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OH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 ,reducing ability,-glycosidase inhibition rate,-amylase inhibition rate of three different edible fungus polysaccharides and compound polysaccharides.The收稿日期:2021-05-20基金项目:泉城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团队)(2018012);济南市“高校20条”资助项目(2018GXRC007)第一作者简介:张博华(1990—),女,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提取及功能食品研发工作*通信作者简介:马超(1982—),男,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提取和功能食品开发工作食用菌多糖是存在于食用菌中的重要活性分子,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1]、抗氧化[2]、抗肿瘤[3]、降血糖[4]、抑菌[5]等独特生理活性的天然大分子化合物。

食用菌多糖提取、检测、生物活性与机制研究进展

食用菌多糖提取、检测、生物活性与机制研究进展

温下提取会影响 其 生 物 活 性,通 常 还 会 使 用 其 他 统压力使水保持 为 液 态,这 种 状 态 的 水 被 称 为 亚
方 法 辅 助 提 取 来 减 少 提 取 时 间 ,提 高 提 取 率 。
临界水,通 过 温 度 调 节 来 控 制 提 取 速 度 。 [2223] 包
1.2 超 声 波 提 取 法 超声波提取 法 是 声 波 产 生 高 速、强 烈 的 空 化
收 稿 日 期 :20210329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 技 计 划 项 目 科 技 重 大 专 项 (农 业 )(黔 科 合重大 专 项 字 ZWCQ[2019]30135);贵 州 省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二 级 课 题 )(黔 科 合 支 撑 [2019]245183)。 第一作者:向瑞琪(1996-),女,在 读 硕 士,从 事 食 品 安 全 研 究 。Email:351763887@qq.com。 通信作者:谢锋(1979-),男,博士,研究员,从 事 食 品 检 测 技 术、环境检测技术、食 品 快 速 检 测 技 术 和 实 验 室 信 息 化 管 理 系 统 等 研 究 。Email:xiefeng@gzata.cn。
1 食 用 菌 多 糖 提 取 方 法
由表1可知,热 水 浸 提 法 和 超 声 波 提 取 法 由 于操作简单和成 本 较 低 是 最 常 使 用 的,而 闪 式 提 取法、亚临界水 提 取 法 等 新 方 法 用 于 食 用 菌 的 多 糖提取还较少。
犆狌狉狉犻犮狌犾狌犿犛狔狊狋犲犿 犆狅狀狊狋狉狌犮狋犻狅狀狅犳犇犪狋犪犫犪狊犲犛狔狊狋犲犿犘狉犻狀犮犻狆犾犲狊犳狅狉 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犪犾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犻犲狊犳狉狅犿狋犺犲犘犲狉狊狆犲犮狋犻狏犲狅犳犐狀狋犲犵狉犪狋犻狅狀 犪狀犱犉狌狊犻狅狀

鹿茸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鹿茸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鹿茸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什么是鹿茸菇?鹿茸菇,学名鹿茸侧耳(scientific name:Velvet shank),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通常生长于树木上。

它的菌盖呈菇形,颜色呈现棕红色,菌柄比较细长,质地韧性,菌肉鲜嫩可口。

鹿茸菇因为其独特的外形和营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2. 鹿茸菇的营养价值鹿茸菇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维生素(如维生素B和C)、矿物质(如铁、钙、锌和硒)等。

这些营养成分赋予了鹿茸菇一系列的保健和药用价值。

3. 鹿茸菇的主要功效鹿茸菇具有一系列的功能主治,如下:•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鹿茸菇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鹿茸菇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的效果,可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抗氧化作用:鹿茸菇富含的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

•降血糖作用:研究发现,鹿茸菇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增强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保护肝脏作用:鹿茸菇中的多糖类物质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肝脏损伤的效果。

•提高心血管健康:鹿茸菇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抗菌消炎作用:鹿茸菇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一些病原菌的生长和炎症的发展。

鹿茸菇的功效多样,可作为一种保健食品或辅助药物来使用,但请注意,鹿茸菇并不能完全替代医生的治疗。

在使用时,应该遵循专业人员的建议和正确用量。

4. 鹿茸菇的使用方法鹿茸菇是一种常见且容易获得的食用菌,可以用来烹饪各种美味的菜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方法:•炒菜:将鹿茸菇切片后,与其他蔬菜一起炒制,可以增加菜肴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煲汤:将鹿茸菇和其他食材一起煮成汤,可以提取出更多的营养成分,具有滋补身体的作用。

•烹饪海鲜:鹿茸菇与海鲜搭配烹饪,可以增加菜肴的口味和香气。

食用菌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食用菌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食用菌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卞冬萍;陈耀;郎田田【摘要】食用菌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功能价值的美食,也是公认的营养食品.食用菌多糖具有的多种生物活性不断被研究证实,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菌、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护肝和抗疲劳等方面对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年(卷),期】2018(012)020【总页数】3页(P117-119)【关键词】食用菌;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作者】卞冬萍;陈耀;郎田田【作者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食用菌由于其独特的生理活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

食用菌多糖是从食用菌子实体﹑菌丝体或发酵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活性多糖,是一类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由10个以上的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现已证实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2],在生物体内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菌﹑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护肝﹑抗疲劳和抗衰老等功效。

1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食用菌多糖作为一种生物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剂,通过增强机体内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功能,促进产生细胞因子,从而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

Liu等采用DEAE-32和Sepharose CL-6B柱层析法,从Bjerkandera fumosa菌丝体中分离出一种新多糖,由甘露糖﹑半乳糖和半乳糖组成,研究发现该多糖具有清除1,1-二苯基-2-吡啶酰肼(DPPH)和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对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还能显著促进淋巴细胞体外增殖[3]。

Zhang等从Tricholomalobayense中得到多糖TLH-3,能显著提高小鼠的吞噬能力,释放NO,分泌细胞因子TNF,可能通过TLR-4激活IB-NF-B途径刺激巨噬细胞[4]。

食用菌草灰菇中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食用菌草灰菇中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食用菌草灰菇中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食用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

草灰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其中的多糖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降血糖、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研究菇类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生物活性,对于拓展食用菇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草灰菇提取多糖的方法1. 水提醇沉法水提醇沉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提取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对菌类多糖在水中的稀释溶液中加入足量醇类沉淀剂,沉淀出多糖物质。

此法提取得到的多糖含量较高,但因为水溶液无法稳定,其纯度较低。

2.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基于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的多糖提取方法。

选择性接收多糖成分,同时去除其他有机物的混杂物。

此法提取的多糖物质比较纯净,可直接进行生物活性研究。

二、草灰菇多糖的生物活性1. 抗肿瘤活性草灰菇多糖作为其主要的抗肿瘤活性成分之一,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增值、活化巨噬细胞、产生巨噬细胞因子等多个作用机制。

研究表明,草灰菇多糖能明显抑制人类肝癌细胞、胃癌细胞、结肠癌细胞、肺癌细胞等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很大的潜力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利用。

2. 降血糖活性草灰菇多糖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活性,常用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

草灰菇多糖通过调节胰岛素受体、增加胰岛素分泌量、提高肝酶的活性等方式实现降血糖的作用。

3. 调节免疫活性草灰菇多糖不仅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调节免疫系统失调等问题,而且还具有促进生长、增重、抗休克、增加求偶和性多能的细胞繁殖等作用。

其中,FAP-1可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Β-Glucan则可激活免疫细胞,产生免疫效应,且更能迅速识别病原体并释放相应的免疫物质。

三、总结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尤其是其中的多糖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

草灰菇多糖已经成为研究的热门之一,其提取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将进一步拓展菌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积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食用菌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芦菲, 李波, 索晓敏, 李斌, LU Fei, LI Bo, SUO Xiao-min, LI Bin
作者单位:芦菲,李波,LU Fei,LI Bo(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索晓敏,SUO Xiao-min(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河南,新乡,453003;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李斌,LI Bin(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刊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英文刊名: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年,卷(期):2010,31(2)
被引用次数:1次
1.郑建仙功能性食品 1999
2.陈睿杰,刘允坚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1(2)
3.郭舜民,郭尧惠天然药降血糖成份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海峡药学 2000(1)
4.孙悦迎,张鑫,王峰鬼伞菌粉降糖降脂功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医药学报 2005(1)
5.Manohar V;Talpur N A;Eehard B W Effects of a water-soluble extract of maitake mushroom on circulating glucose/insulin concentrations in KK mice 2002(01)
6.Yang K;Jeong SC;Lee HJ;Sohn DH;Song CH Antidiabetic and hypolipidemic effects of Collybia confluens mycelia produced by submerged culture in streptozotocin-diabetic rats.[外文期刊] 2006(1)
7.周慧萍;孙立冰;陈琼华猴头多糖的抗突变和降血糖作用 1991(04)
8.Kibe T;Sobue S;Ukai S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hypoglycemic aetivities of two polysaccharides from
a hot water extract of Agrocybe cylindracea 1994
9.Hwang Hi;Kim SW;Lim JM Hypoglyecmic effect of crude exopolysaccharides produced by a medicinal mushroom Phellinus baumii in strop 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2005(26)
10.Higaki M;Eguehi F;Walanabe Y A stable culturing method and pharmacological of Agaricus blazei 1997(Suppl 1)
11.Bailey CJ;Turner SL;Jakeman KJ Effect of Coprinus comatus on plasma glucose concentrations in mice 1984(06)
12.阮芳铭,赵岚,周昌艳,俞云亮,郭俊生,杨焱,贾薇,季红光,郭苗莉四种食药用菌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期刊论文]-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4(8)
13.Li SP;Zhang GH;Zeng Q;Huang ZG;Wang YT;Dong TT;Tsim KW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 with antioxidation, isolated from cultured Cordyceps mycelia.[外文期刊] 2006(6)
14.Kiho T;Yamane A;Hui J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a polysaccharide (CS-F30) from the cultural mycelium of Cordyceps sinensis and its effect on glucose metabolism in mouse liver 1996(02)
15.季晖,涂红湖,李耐三,赵守训,缪振春人工虫草菌丝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其降血糖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3(1)
16.季晖,涂红湖人工虫草碱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3(5)
17.巫光宏,伍志权,何典路,蔡丽仪,曹苏杰,黄卓烈,詹福建虎奶菇菌核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期刊论文]-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4)
18.Yuan Z;He P;Cui J Hypoglycemic effect of 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 from 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 Quel on Genetically Diabetic KK-A Mice 1998(10)
19.王慧铭,黄素霞,孙炜香菇多糖对小鼠降血糖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5(3)
20.Hikino H Isolation and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Ganoderans A and B glycans of Ganoderma lucidum fruit bodies 1985(04)
21.Hu SH;Wang JC;Lien JL;Liaw ET;Lee MY Antihyperglycemic effect of polysaccharide from fermented broth of 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外文期刊] 2006(1)
1.李月梅.LI Yue-mei食用菌的功能成分与保健功效[期刊论文]-食品科学2005,26(8)
2.孙正祥.王瑞霞.SUN Zhengxiang.WANG Ruixia食用菌中生物活性蛋白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食用菌学报2009,16(2)
3.方晶.李从强.柯丽霞.赵文科.FANG Jing.LI Cong-qiang.KE Li-xia.ZHAO Wen-ke食用菌多糖的研究[期刊论文]-微生物学杂志2008,28(2)
4.徐慧君.边才苗.王锦文3种食用菌营养成分的测定[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
5.王雪冰.赵天瑞.樊建.WANG Xue-bing.ZHAO Tian-rui.FAN Jian食用菌多糖提取技术研究概况[期刊论文]-中国食用菌2010,29(2)
6.胡淑琴.刘学铭.HU Shu-Qin.LIU Xue-Ming我国主要和珍稀食用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食用菌2009,31(6)
7.康丽敏浅谈食用菌的价值及食用菌食品的开发[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2010(22)
1.何云娇,冯艺戎,段贤春,姚先梅,方朝晖,汪永忠,张恒,金立伟,夏伦祝浅述中药活性成分降血糖机制[期刊论文]-安徽医药 2013(08)
引用本文格式:芦菲.李波.索晓敏.李斌.LU Fei.LI Bo.SUO Xiao-min.LI Bin食用菌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