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L37-38教案
小学生活身体与保障《37摄氏度》教案

小学生活身体与保障《37摄氏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37摄氏度是人类正常体温。
2. 掌握测量体温的常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自觉关注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正文篇一:了解37摄氏度- 介绍人类正常体温的概念和标准。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知道自己的体温。
- 与学生互动讨论,了解体温过高或过低可能引发哪些健康问题。
2. 正文篇二:测量体温的常用方法- 介绍体温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 演示使用电子体温计和红外线体温计的步骤。
- 学生两人一组实践操作测量体温。
3. 正文篇三: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包括勤洗手、饭前便后刷牙等。
- 强调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充足的休息对身体的重要性。
- 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染病,如戴口罩、避免与疾病患者接触等。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例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激发团体智慧。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测量体温的过程,加深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或图片让学生引起注意。
2. 正文篇一:了解37摄氏度- 介绍人类正常体温的概念和标准。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知道自己的体温。
- 与学生互动讨论,了解体温过高或过低可能引发哪些健康问题。
3. 正文篇二:测量体温的常用方法- 介绍体温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 演示使用电子体温计和红外线体温计的步骤。
- 学生两人一组实践操作测量体温。
4. 正文篇三: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包括勤洗手、饭前便后刷牙等。
- 强调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充足的休息对身体的重要性。
- 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染病,如戴口罩、避免与疾病患者接触等。
5. 小结: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研究到的知识和意识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实践测量自己的体温并记录下来,以及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自己身体健康的短篇日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三章 3.1 温度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3.1 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和测量误差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版教材、课件、实验材料(温度计、水杯、冷热水)、黑板、粉笔;2.学生准备:学生版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本。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引入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温度这个词,你们知道温度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并讨论。
步骤二:温度的概念1.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表现,是量化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教师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温度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理解。
3.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确保他们理解了温度的概念。
步骤三:温度的测量方法1.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测量方法: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2.教师展示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3.学生观察并讨论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了解其原理和使用场景。
步骤四:温度计的单位1.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计的计量单位:摄氏度(℃)和华氏度(℉)。
2.教师解释摄氏度和华氏度的关系和转换公式。
3.学生进行比较和举例,加深对温度计单位的理解。
步骤五:温度计的使用及误差分析1.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
2.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杯中的水的温度。
3.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影响因素,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本上。
步骤六:实验总结和讨论1.学生汇报不同组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误差情况。
2.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有关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注意事项和误差预防措施。
3.学生思考温度计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五、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37摄氏度(说课稿)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37摄氏度(说课稿)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活动背景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通过实践和探究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
本次活动以“37摄氏度”为主题,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们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学习使用温度计等实用工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活动目标1.了解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2.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3.了解常见的防病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活动安排1.前期准备教师需要准备课件、音频、实验材料、温度计等。
2.主要活动内容(1)引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病毒传播的视频,然后向学生描述普通感冒的症状和发生的原因。
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身体健康和如何防病。
(2)正式实践活动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测量大脑智慧指数的实验。
首先询问学生“智商高不高?”,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衡量智商,随后介绍如何使用温度计来衡量大脑的温度,并通过实验让学生验算那些情况下人的大脑会变得更加灵活。
2.进行测量室内外温度的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室内外温差的原因,并带领学生探究如何使用温度计来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
3.进行测量同学体温的实验。
教师向学生介绍正常体温的范围,通过让学生相互体温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体温的变化规律,并带领学生讨论什么因素对人体会产生影响。
(3)活动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了解身体健康的过程,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明确保护自身和亲人健康的重要性。
四、活动效果1.学生们了解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了防病的基本方法和体温的变化规律。
2.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了使用温度计等实用工具的能力。
3.学生们在探究和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五、活动反思本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授课中切实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合理地设计了实践活动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但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资源的有限,不同学生的实际体验可能与教师预期存在差异,这需要更加实践和探究,进一步调整授课计划,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三章 3.1 温度 教案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复习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2、导入: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温度计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液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教师介绍: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共同讨论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完毕后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总结: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包括玻璃泡、细玻璃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刻度。
拓展研究:比较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目标导学二: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
低于0℃用负数表示例:37℃读作-45℃读做0℃读做目标导学三:温度计的使用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总结:(1)使用前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或低于量程,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②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目标导学三:体温计(1)结构特点:为了使示数不降仍能代表体温,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叫缩口),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
(2)原理: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容及流程教师与学生活动备注检测目标1.月球表面的最低温度可达到-183℃,-183℃读作( )A.零下183摄氏度B.摄氏负183度C.零下摄氏183度D.183摄氏度2.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图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④B.②和⑤C.③和⑥D.都正确3.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
初中体育教案:3-38 (1)

课时计划第38 课时备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时间:年月日教材内容1、球类综合练习2、身体素质课的任务1、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巩固提高已学的排球、篮球技术。
2、掌握正确的跑动姿势,明确步长与不频在提高跑速中的相互关系。
3、提高学生柔韧、协调性,增加学生腿部力量。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超越的优良品质及持之以恒的自我锻炼习惯。
课的部分时间教材内容生理负荷组织教法次数时间强度开始部分3ˊ1.体委整理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检查服装4.安排见习生。
组织要求:整队要快、静、齐。
准备部分7ˊ1.慢跑400M2.徒手操①护胸运动②振臂运动③体侧运动④体转运动⑤腹背运动⑥弓步压腿⑦仆步压腿⑧腰部运动⑨膝关节运动⑩踝、腕关节运动2×8小组织:体委带领学生成四路纵队绕操场跑圈。
要求:学生步调一致、整齐行进、精神饱满。
组织:体操队形教法:1、教师领操;语言提示2学生在统一的口令下练习要求:动作到位、整齐基本部分32ˊ1、球类综合练习组织:分组练习教法:1、综合练习①示范综合练习的做法,讲明练习的意义。
②分组练习:自垫排球10次→单脚交换跳7次→原地向上推举哑铃10次→侧并步跑7步→原地低运球20次→往返运球15次→快速跑15次。
(中速)2、综合练习比赛:①分组进行综合练习接力比赛。
一组为单位,先完成的组为胜。
②也可用计时表,看那组学生无成整套动作的时间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1节温度》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本节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究温度计的制作方法,相互学习、交流,提高了实验技能。同时,小组成员共同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温度计的准确性、稳定性等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一个实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温度计,并观察它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温度的含义,提高对温度测量工具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温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温度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并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改进方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温度计的制作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
3.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问,促进学生间的互动。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温度概念、摄氏度定义、温度计的制作原理等。
2.强调温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医疗等领域。
3.提醒学生关注环保,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冬夏季节的气候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温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3.1 温度 教案

4.1温度计
1、温度
2、温度计
3、摄氏温度
4、温度计的使用
5、体温计
课
后
反
思
温度计的重点是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结构。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学生基本已经学会使用和处理这一类问题,教学目标基本完成,课后加以辅助习题即可。
2、广州市某天录得中午气温28 ℃的气温,在夜晚又录得11℃的最低气温,则该天最大气温差是___________℃。
3、某人用一支体温计测得某甲的体温是40.5℃,该人立 即又将该体温计消毒后给正常体温的乙测体温,测出乙的体温是______。(A)37℃(B)40.5℃(C)38℃(D)40℃
比较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
-20℃~110℃
1℃
体温计
25℃~42℃
0.1℃
寒暑表
-30℃~50℃
1℃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P78)
(1)、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2)、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3)、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4)、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后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课题
3.1温度计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温度计的工 作原理;了解并 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3-1温度电子教案

①使用前要注意:两看1、2、
②使用过程中要注意:
谈谈你对上述“使用规则”的理解。
小实验:1、现在气温是多少?2、某杯热水的温度是什么?3、其它同学测量结果是
知识点四:体温计
温度计
比较
实验用
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不
同
点
对比观察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在结构和使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设计?并观察其测量和最小刻度(小组讨论总结)
教学过程
调整修改
知识预备: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温度改变时会出现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叫做热现象,请举例说明:
2、什么是温度?温度是指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身体验:用手摸身边物体(桌面、文具盒、各种笔、凳子腿金属、冰水、冷水、热水或开水等),感受它们的冷热程度。
4、在家里试着做一做: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
3、人的正常体温是,读作“”。
4、“—20℃”读作“”或“”。
5、阅读课本P48页“小资料”,绝对零度是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6、想一想:0℃的水和0℃的冰哪个的温度高?
7、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还知道哪些有关温度?
知识点三:温度计的使用
自学课本P49-50温度计的使用(注意图片和小字部分)
小试身手:1、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9.5℃,一位同学没有甩过就给体温正常的自己测量,这时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
2、开动脑筋:对温度计使用哪种消毒方法较好?
【思考】比较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异同:
【达标检测】
1、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_。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陈慧杰课程3L 班级人数 3 上课
时间
周六2-4
讲课进度
L37-38 课时
课次
1课时,第一次课
教室
3教
教学内容1、Words: 单词: pupil 小学生twins 双胞胎
2、Sentences :This is…er…Liz .
This is… 用于英语中介绍人
3、Text: Mr Crisp:Good morning, children
Class:Good morning, sir
Mr Crisp:Sit down, please.
Mr Crisp:These two girls are new pupils. Their names are Liz and Lillie.
Mr Crisp:Liz and Lillie are twins. They are in our class.
Mr Crisp:This is... er ... Liz. And this is... er ...Lillie.
Lillie:I'm not Liz. I'm Lillie. She's Liz.
Liz:I'm not Lillie. I'm Liz. She's Lillie.
Mr Grisp:Twins!
教学目标
• 1.语言知识目标:1、学习和掌握重点单词
2、会用This is介绍别人
• 2.能力目标:1.灵活运用This is。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如何介绍别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用This is介绍别人• 2、否定句的变化规则
•
• 2.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介绍别人的句型。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流程与时间分配1、Greetings & Name-roll(3'): Sing a song.
2、Groups(2'):
T divide three groups and draw stars
3、Revision: (25’)
1)Review the words in L35:
2) Text in L35.
4.Presentation:(55’)
1. 让学生熟悉句型These two girls are new pupils.
Their names are Liz and Lillie.
教师播放ppt,教师提问:Who are they?
学生回答:They’re ...
教师出示单词卡,教读twins(把单词卡贴到黑板上)
教师播放下一张图片,提问:Whot are they?
学生回答:They’re…
教师出示单词卡,教读pupil(把单词卡贴到黑板上)
老师出示不同小学生的图片教师提问:Who are they?
学生回答:They’re… (教师可让多名学生来回答上述问题,并板书Who are they? They’re...)
2. 教师出示一些小学生的图片,一边说一边表演课文的对话。
3. 让学生观看教学课件。
[Lesson37]
4. 教师分别出示一些学生的图片,让学生用英文进行识别。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这些单词。
5. 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单词。
(把单词卡贴到黑板上)
6. 学生听录音跟读、模仿。
(使用教材相配套的录音带,Lesson37)
7. 看教学课件,让学生分别给Mr Crisp,Liz和Lillie配音。
8. 让学生两人一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扩充和自编对话的练习。
如:
Mr Crisp:Good morning, children
Class:Good morning, sir
Mr Crisp:Sit down, please.
Mr Crisp:These two girls are new pupils. Their names are Liz and Lillie. Mr Crisp:Liz and Lillie are twins. They are in our class.
Mr Crisp:This is... er ... Liz. And this is... er ...Lillie.
Lillie:I'm not Liz. I'm Lillie. She's Liz.
Liz:I'm not Lillie. I'm Liz. She's Lillie.
Mr Grisp:Twins!
19.找几组学生汇报成果,共同交流。
教师要及时做出评价。
5.Closure: (10’)
1) Words in L35.
2) Text in L35:
家庭作业___月___日,我保证完成以下作业:
1、背诵重点单词和课文
2、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3、课课练37-38
家长签字:_____
板书设计
Lesson37-38
1. Words:pupil twins
2、Sentences :This is…er…Liz .
This is… 用于英语中介绍人
课后小结课上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课下还是要多复习,课上有些知识点没有讲的太详细,下次上课会给孩子再次补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