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热学分组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热学分组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试管、水、温度计、秒表、海波、蜡等。

设计实验:1.参照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

3.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4.把海波换成蜡的碎块再做一次上述实验。

物态变化: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注意事项:1.探究过程中,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直接加热,目的是让固体受热均匀。

2.调节实验装置:顺序从下到上。

3.严禁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4.在用描点法作熔化图象时,应将所得点用用平滑曲线相连。

5.海波熔化时间太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

可以通过增加水的质量、增加海波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来延长海波熔化的时间。

问题探究:1.在做实验时,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要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再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呢?提示:这种加热方式叫作“水浴加热”,目的是:(1)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2)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缓慢,从而使其慢慢熔化,便于观察温度变化的规律。

2.比较图甲和图乙,会发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有什么不同?提示: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即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3.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有什么特点?提示: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最后全部变成液态,此过程中吸热,温度逐渐升高;非晶体凝固过程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全部变成固态,此过程中放热,温度逐渐降低。

练习: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示数为℃,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

3.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

3.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班级:实验人:组次:实验名称:提出问题: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猜想假设:实验设计:(提供粉末状的海波和蜡这两种固体物质)二.实验目的:海波(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三.实验注意事项:(1)组装实验仪器:组装顺序是自下而上,各位置要适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使用时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

(2)对试管中物质使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3)实验中温度计的作用:测量温度,使用时玻璃泡要完全浸入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到试管底部或侧壁。

(4)注意实验安全。

如意外酒精在桌子上燃烧用湿抹布盖住灭火。

(5)实验中人员分工:报时、报温度值、报物质状态(固态、液态、固液混合)、记录数据、安全员关顾好仪器,防止烫伤等安全事故发生。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实验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按照课本(P54图3、2-1)由安装。

(2)进行实验: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的变化情况,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3)观察物态变化、记录温度。

(三报一记录到位)①待海波的温度升至 40 ℃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和物质状态。

②待蜡加热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并观察蜡的状态记录于表格中。

(4)根据的熔化实验数据,在表格中绘出它们熔化的图像。

(5)根据数据绘制熔化图像,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实验数据表格:()时(min)01234567891011温度(℃)状态五、分析与论证:实验结论: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过程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1.海波在熔化前,不断热,温度;熔化过程中,不断热,温度;熔化后继续吸热时,温度。

2.石蜡在熔化前,不断热,温度;熔化过程中,不断热,温度;熔化后继续吸热时,温度。

六、交流评估:(第二课时完成)1.实验过程是否合理?结论与设想的差异?和其他小组结果是否相同?有没有可能出错?2.凝固过程是熔化的逆过程,实验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液体凝固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七、巩固练习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作规律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作规律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作规律从古至今,人们对物质的转化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探讨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内容中,我们选择了银、铜、铝、石英、锡和锑六种常见的金属元素,仔细地测量它们的温度变化,以及阶段性的记录。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准备了必要的仪器和材料,并进行了安全演示。

实验过程中,我们逐步增加6种金属的温度,并精准地测量他们的变化,直至它们熔化为液体形态。

在记录数据的同时,我们也仔细观察了哪种金属熔化时需要更高温,哪种金属溶解时温度变化较为平缓。

根据实验结果,当金属温度升至熔点时,表面开始出现凝固的状态,温度远远高于它的凝固点,随着温度的上升,金属的物质状态也发生了变化,最终达到液态形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也发现了6种不同金属元素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区别。

具体来说,石英和锑是具有较高温度需求的金属,而铜、铝、银和锡是具有相对较低温度需求的金属。

另外,我们还发现,不同金属在温度变化的数据和图表中呈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

在本次实验的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的金属元素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完全不同的,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判断,其中锡、银、铜和铝的熔化温度最低,而石英和锑的熔化温度需求最高。

本次实验体现了物理学的基础原理,增加了我们对物质转化的认识,是我们完善实验技能的一个经典实例。

总体来说,本次实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物质转化过程中各元素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也让我们更深刻理解到,物质实际上是一种可以改变状态的物质,只要给予足够的能量,它就能进行物质转化,达到相应的目的。

总之,本次实验成功实现了对不同金属元素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深入研究,也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物质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中考物理常考实验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中考物理常考实验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停表等。

部分器材的作用(1)石棉网:使烧杯底部 受热均匀 。

(2)搅拌器:使固体 受热均匀 。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按 自下而上 的顺序组装实验仪器,用酒精灯 外焰 对烧杯进行加热,观察海波或石蜡的状态变化和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1)实验中选用小颗粒固体,原因:①小颗粒固体 受热更均匀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能与小颗粒固体 充分接触 ,测量的温度更准确 。

(2)实验中采用 水浴法 加热,优点:①被加热的固体 受热均匀 ;②固体物质 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烧杯中水量的要求:不宜过多,水过多会导致加热时间过长,能够 浸没试管中的固体 即可;也不宜太少,水过少不能使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浸没,导致固体受热不均。

(4)试管插入烧杯水中的位置要适当:①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 要浸没在水中 ;②试管不能接触 烧杯底或烧杯壁 。

【实验现象】(1)海波通过加热,温度升高,当温度升至一定数值后,有液态海波出现。

继续加热,更多的固态海波变成液态海波,但温度 保持不变 。

海波完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

(2)石蜡通过加热,温度升高,石蜡先变软,后变稀,最后变成液体。

加热过程中,石蜡的温度 一直升高 。

【实验结论】(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时间图像: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考点梳理AB 段:海波为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C 段: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BC 段:海波为液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2)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

①晶体(海波)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②非晶体(石蜡)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升高。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

实验室学生实验报告单 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室学生实验报告单 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泸西县永宁中学物理实验室学生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姓 名
桌 号
日 期
实 验
内 容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 验 目 的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通过探究固体蜡和海波(硫代硫酸钠)的熔化过程,用实验的方法找出固体熔化时的规律;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物 态
注意:物态栏中选填“固态”、“固液态共存”、“液态” 。
实验
分析
结果
结论:
(1)蜡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没有明显的弯折停顿现象,说明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
(2)海波在熔化前温度直线上升,熔化时温度为℃,继续加热但温度,等全部熔化后,温度又,说明海波有一定的,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
(3)将盛蜡的试管换成盛海波的试管重复上述操作,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4)将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分别制成蜡(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5)小组讨论得出结论;(6)实验完毕,整理实验仪器。




将蜡和海波的温度变化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蜡温度t/℃
物 态
海波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仪 器药品
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铁圈(或三脚架)、温度计、蜡、海波、大号试管两支、烧杯、石棉网、水、火柴等




(1)按图所示组装器材,在试管中加入一些蜡,将温度计的上端悬挂在铁圈上,下端插入蜡中,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这个超有趣的实验哟!你看啊,固体就像是一群乖乖排好队的小朋友,平时都很有秩序地站在那儿。

可一旦给它们加热,就像给这些小朋友注入了活力,它们开始变得不一样啦!做这个实验呢,首先得准备好各种家伙什儿。

像什么酒精灯啦,这就好比是给固体小朋友们加热的小太阳;还有温度计呀,那就是专门来观察这些小朋友们状态变化的小眼睛。

然后呢,把要研究的固体放在一个小容器里,就像给小朋友们安排了一个小房间。

接着,点燃酒精灯,哇哦,就像给小房间打开了暖气。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固体慢慢开始有变化啦!就好像小朋友们开始热得躁动起来。

你要紧紧盯着温度计,看着那数字一点点往上爬,心里那个好奇呀,就跟等着拆礼物似的。

你说这固体熔化的过程像不像一场奇妙的变身秀呀?从硬邦邦的一块,慢慢变得软软的,最后变成了一滩液体。

这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冰块突然变成了一滩水,多神奇呀!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温度并不是一直上升的哟!有时候它会停顿一下,就好像小朋友跑累了要歇会儿似的。

这就是固体在熔化呢,这个时候它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多有意思呀!你想想,如果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像这样有规律地变化,那该多好玩呀!我们就能提前知道它们会怎么变,就像能猜到魔术师下一步要变什么魔术一样。

做这个实验可不能马虎哟!要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就像一个细心的小侦探在寻找线索一样。

不然错过了什么重要的细节,那不就可惜啦!而且呀,这个实验还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呢!原来固体还有这么多小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

这就好比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精彩。

总之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真的是太有意思啦!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更加好奇,也让我们想要去探索更多的未知。

大家赶紧去试试吧,相信你们一定会爱上这个实验的!。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பைடு நூலகம்
8
9
10
11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温度/℃温度/℃
时间/min时间/min
海波蜡
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论(1)海波熔化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蜡熔化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物质状态的变化与温度有关,那么固体熔化时,温度是如何变化的呢?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安装实验装置时,石棉网的高度如何确定?
2、酒精灯的点燃与熄灭用如何操作?
3、你认为整套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应该如何?拆除顺序呢?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温度升至40℃左右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

1.研究蜡和海波的熔化过程,进行组装。
2 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 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 1 分钟记录一次温
度;在海波和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 4----5 次。
时间/min
012345678
实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四、分析论证:
1 根据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便
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温度/℃
14
温度/℃ 140
12
120
10
100
8
80
步6
60
4
40
2
20
00Βιβλιοθήκη 时间/min时间/min
海波的熔化过程
蜡的熔化过程
骤 2.根据你对实验数据、图像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
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 通过探究得出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海波、蜡、水、铁圈、火
柴 一、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二、猜想和假设:
三、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3.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名称:
提出问题: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
猜想假设:
实验设计:(提供粉末状的海波和蜡这两种固体物质)
一.试验器材:
二.实验目的:海波(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
三.实验注意事项:
(1)组装实验仪器:组装顺序是自下而上,各位置要适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使用时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

(2)对试管中物质使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3)实验中温度计的作用:测量温度,使用时玻璃泡要完全浸入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到试管底部或侧壁。

(4)注意实验安全。

如意外酒精在桌子上燃烧用湿抹布盖住灭火。

(5)实验中人员分工:报时、报温度值、报物质状态(固态、液态、固液混合)、记录数据、安全员关顾好仪器,防止烫伤等安全事故发生。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实验步骤;
(1)组装实验装置:按照课本(P54图3、2-1)由安装。

(2)进行实验: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的变化情况,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3)观察物态变化、记录温度。

(三报一记录到位)
①待海波的温度升至4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和物质状态。

②待蜡加热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并观察蜡的状态记录于表格中。

(4)根据的熔化实验数据,在表格中绘出它们熔化的图像。

(5)根据数据绘制熔化图像,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实验数据表格:()
五、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论: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过程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1.海波在熔化前,不断热,温度;熔化过程中,不断
热,温度;熔化后继续吸热时,温度。

2.石蜡在熔化前,不断热,温度;熔化过程中,不断
热,温度;熔化后继续吸热时,温度。

六、交流评估:(第二课时完成)
1.实验过程是否合理?结论与设想的差异?和其他小组结果是否相同?有没有可能出错?
2.凝固过程是熔化的逆过程,实验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液体凝固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
七、巩固练习
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图线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熔化时间是分钟;
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是。

(2)由图分析乙物质:
温度升高的是段,
温度不变的是段,
AB段处于状态,
BC段处于状态,
CD段处于状态,
吸热的是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