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课件.ppt

合集下载

《欣欣向荣的》

《欣欣向荣的》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自1976 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 占全国水稻面积的50%,累计增 产稻谷3500亿公斤。这项领先 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而且惠及世界。如果将常 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世界 水稻总产量可翻一番,能多养 活10亿人口。
媒体是怎样评价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世界开始经历了一场前所 未有的新技术变革,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为中心的 高新技术日新月异,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引起经济、 政治、社会、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世界各 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技术作为进入21世 纪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西欧——尤里卡计划 苏联和东欧——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
民以食为天,能为老百姓的吃饭问 题做一些事就足以令人感动。他是一介 农夫,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他仍然只 是专注于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 饿。他是 。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1、袁隆平和“东方魔稻”
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 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第二次 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 音。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 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 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 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告我 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
目的
实施
成果
跟踪世界先进水 平、发展高技术
实施《高新技术研 究开发计划纲要》
863计划(民口)共设6个领域15个主题和5个专项
计划 实施 15年 以来 资助项目近5200余项 获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 发表论文47000多篇 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能源技术技术技术领域 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 先进核反应堆技术 新材料领域 高技术新材料和现代材料科学技术 海洋技术领域 海洋监测技术 海洋生物技术 海洋探查与资源开发 其他 水稻基因图谱 航空遥感实时传输系统 HJD-04型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关键技术 超导技术 信息安全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教学设计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教学设计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教学设计会宁县大沟中学姚彩娟一、课型:新授课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列举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能够说出什么是“八六三计划”。

了解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课本列举出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培养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收集、展示一定的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科教文体事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

鼓励指导学生在读书读图过程中主动质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从而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一定的资料分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今天的勤奋学习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学习体育健儿为国争光、英勇拼搏的顽强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说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科教文体事业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采取的重要措施。

教学难点: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勤奋钻研、努力拼搏等优秀品质。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文艺体育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繁荣发展的景象,你想了解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讲授新课(一)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新中国有许多科学家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几十年如一日,奉献了他们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平凡的科学家和他不平凡的事迹。

(多媒体投影:《袁隆平在田间工作》)教师:同学们认识他吗?(学生回答后请一位同学介绍有关袁隆平的事迹)教师:袁隆平1973年成功地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八年级下册历史讲义

八年级下册历史讲义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考纲要求:识记、理解】一、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时间:1949年10月1日2、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二、西藏和平解放【考纲要求:识记、理解】时间:1951年意义:祖国大陆领土基本解放第3 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考纲要求:识记、理解、分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内容: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确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

地位: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考纲要求:识记、理解】提出:1953年中印谈判中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与缅甸时与两国总理一致发表联合声明。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在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考纲要求:识记】1、时间:1953――1957年2、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三公路(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3、特征:优先发展重工业二、三大改造的影响(1953-1956年底)【考纲要求:识记、理解、分析】1、时间:1953――19565年2、成就: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3、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课件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课件

原子弹不再让中国人受恐吓! 原子弹不再让中国人受恐吓! 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一、科技 袁隆平 1.杂交水稻 1973年 杂交水稻: 1.杂交水稻:1973年,___________ 培育出我国第一代杂交水稻。被外国新 培育出我国第一代杂交水稻。 闻媒体称为“ 闻媒体称为“
5.阅读下列材料: 5.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科学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科学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 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 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 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 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请回答: 请回答: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为此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此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请依据材料说一说科技、 (2)请依据材料说一说科技、经济与教育 的关系。 的关系。
自主阅读每课一读
三、文体: 文体: 1.文艺 文艺: 1.文艺: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①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1956年,毛泽东对科学和文艺工作 指导思想 指出“
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
②代表成就 代表成就:著名长篇小说《 青春之歌 》、 代表成就 《红旗谱》、《创业史》、《 红岩 》等
“863”计划 863” 863
• 1983年 月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1983年3月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日本的 今后10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着眼于21 10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21世纪的 “今后10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着眼于21世纪的 战略计划也应运而生。 月王大珩、 战略计划也应运而生。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等四 年 月王大珩 位老科学家, 位老科学家,敏感地看到了我们面临的世界新技术革命 的严重挑战,于是议定给中央写信, 的严重挑战,于是议定给中央写信,呼吁跟踪世界先进 水平,不失时机地发展我国的高科技。 水平,不失时机地发展我国的高科技。老科学家对祖国 的拳拳之心和远见卓识得到邓小平同志的赞许, 的拳拳之心和远见卓识得到邓小平同志的赞许,当即作 了重要批示。 了重要批示。国务院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筹划 和论证。 和论证。 “863”计划选择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 863”计划选择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 动化、能源、新材料等7个领域实施重点突破。 动化、能源、新材料等7个领域实施重点突破。198 863计划 正式组织实施。目前, 计划” 7年2月,“863计划”正式组织实施。目前,“8 63”计划已在信息技术、生物与现代农业、 63”计划已在信息技术、生物与现代农业、自动化与 现代制造业、资源与环境、新材料、能源技术等6 现代制造业、资源与环境、新材料、能源技术等6大关 键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 键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课件(共11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课件(共11张PPT)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年 月 地点: , 2.内容 确立 、 的指导思想,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 和实行 的重大战略决策。 形成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第 代领导集体。 3.意义:标志着我国走上 、 . 的正确道路。
二、改革开放
1(农村)1978年冬(安徽凤阳小岗村)--1982年(全国) 改革 内容:实行“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 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2.对外 经济特区: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开放 1988年 海南省 沿海港口城市:上海、天津、大连等14个。 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 地区、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邯郸钢铁总厂 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市场导向就业机制 养老、医 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开放: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2001年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WTO) 三、思想: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 成为指 导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2000年27届悉尼 2004年雅典 2008北京奥运会(第一)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一、 袁隆平: 年 科技 “八六三计划”6年3月
和网络技术:20世纪80年代
意义: 带动 战略
二、 战略 普及 年 教育和发展 教育 教育 两大举措1980年《 》 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 》《 . 文艺 》《 》《 》 1981年“ ” 1991年“ 工程” 四、体育:1984年 届 奥运会( )零的突破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一、 袁隆平: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 “东方魔稻” 科技 “八六三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

中图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第16课 新时期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

中图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第16课 新时期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

第16课新时期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课程标准:1、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八六三计划”。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技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4、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够列举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能够说出什么是“八六三计划”。

2、了解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根据“材料阅读”中的表格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基本普及的史实,增强分析图表的能力。

4、根据课本列举出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培养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收集、展示一定的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科教文体事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2、采用分组学习、学生备课讲课的方法,提高主动收集、分析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和竟争意识以及一定的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一定的资料分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今天的勤奋学习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学习体育键儿为国争光、英勇顽强拼搏精神。

学生状况分析初二学生处于青春期,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而且自我意识越来越强。

因此,选择能够反映他们自身生活的照片、影音等资料,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初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日渐增强,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并演绎一些事实或形成自己的观点。

因此,设置一些能充分体现他们个性特点、展示其个人才华的活动,不但能提高其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有益他们正确个性品格的形成。

科学发展振兴中华PPT课件

科学发展振兴中华PPT课件
第24页/共25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25页/共25页
科 • 第一要义
学 发
• 核心
展 • 基本要求
观 • 根本方法
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
第1页/共25页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倡导“四个尊重” •鼓励先富帮带后富 •实行依法治国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行计划生育、第2页实/共行25页节约资源、实行保护环境
科 • 第一要义 学 • 核心 发 • 基本要求 展 • 根本方法 观
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
走科学发展道路 怎么走? 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 关键靠什么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科技
第3页/共25页
感受科技
中国科技大学胡友秋教授认为, “天宫一号”
的建立可以为我国带来很大的经济价值。比如在太
空育种方面,就可以培育出很多各种各样的蔬菜,
对农业会有很大的好处;在工业方面,还可以制造
出在地球上制造不出来的材料;另外,还有导航,
比如GPS定位可以大大方便人们的出行,但是如
果不借助空间站就无法实施。
“从欧美航天产业发展历程来看,航天产业的
直接投入产出比约为1:2,也就是说投入100美元,
就可以直接获得200美元的收益,而相关产业的辐
木门打开,对着同学们的是一面镜子。同学们都 陷入沉思……

北师大版八下历史12课教案新部编本

北师大版八下历史12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学科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主讲教师:序号:
课题
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列举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说出什么是“八六三计划”。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一说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介绍自己的所知所见)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检查掌握的情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收集、分析资料,课堂展示来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科教文体事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大量收集资料,自主探究学习的环境中,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2.在学习中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科教兴国”的基础和保障,今天的勤奋学习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3.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学习体育健儿为国争光、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
3、谈一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组织学生看书思考:思考:为了更好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请同学们翻开书第69页看一下材料阅读《九年义务教育发展状况简表》,从中你了解到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发展状况如何?
三、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