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完整教学课件
产业经济学课件

拓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 剧,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不 断拓展,涉及产业内部企业的竞 争策略、技术创新、组织变革等 方面。
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模型
哈佛学派模型
哈佛学派提出了S-C-P模型,即市场结构(Structure)-企业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 Performance)模型。该模型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因此政府应该通 过调整市场结构来改善市场绩效。
3
技术进步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技术进步会促进产业集聚和扩散,形成新的产业 布局和区域经济格局。
产业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
产业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力
产业创新需要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手段, 而这些手段往往来源于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产业创新的支撑和保障
技术进步为产业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使得产业创 新得以实现。
产业创新与技术进步相互促进
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在 实践中,需要将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相结合,以实现产业的可持
续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目的
产业组织的研究目的是揭示市场经济条件下同一产业内企业的共性和特性,解释企业间 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机制,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企业制定经营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
起源
产业组织理论起源于19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美国,当时主要是对垄 断和竞争的关系进行研究。
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产业组织理 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研究内容也扩大到包括市场结 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方面 。
评估与调整
产业政策实施后需要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 要的调整和优化,以保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研究生产业经济学讲义PPT课件

包括进入规制、价格规制、质量规制、 环保规制等,确保产业的健康有序发 展。
产业政策与产业规制的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的方法
01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政策与产业规制的实施
效果进行评估。
绩效评估的指标
02
包括产业结构优化指标、技术进步与创新指标、资源优化配置
指标、经济安全指标等。
绩效评估的实践案例
产业组织形态包括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等。
特征
不同产业组织形态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完全竞争市场具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产品同质性等;垄断竞争市场具有 产品差异性、进入障碍较低等;寡头垄断市场具有少数几家大企业控制市场、产品有一定差别等;完全垄断市场 则只有一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
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的互动关系
研究生产业经济学讲 义ppt课件
目录
• 产业经济学概述 • 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 • 产业关联与产业布局 • 产业政策与产业规制 • 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 • 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01
产业经济学概述
产业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产业经济学的定义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产业组织、产 业结构、产业政策以及产业与经济发 展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产业升级过程中,新的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政 策环境等,为产业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3
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
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产业的持续 发展和进步。
06
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变革与挑战
数字经济对产业组织的影响
数字经济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信息透明度等方式,对 传统产业组织产生深刻影响,推动产业组织向网络化、平 台化方向变革。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

与所有者之间在利益上可能存在冲突。尽管企业董事会通
常会拥有任命和解雇管理者、确定管理者的薪酬并保留在
必要的时候干预企业经营的权利,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
存在,管理者往往要比股东及其代表董事会成员更加了解
企业的运作,股东或者董事会成员很难对管理者的行为进
行有效的监督。尤其是在股份制企业中的小股东,他对于
4
精选ppt
二、企业的边界
企业的边界问题包含两层含义:横向边界和纵 向边界。所谓横向边界,就是指企业生产特定产 品的数量及其产品种类,而纵向边界,则是指企 业内部生产流程中不同生产阶段的数量。
5
精选ppt
第二节 企业的目标
一、内部的监督激励机制
现代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制度安排,使管理者
2
精选ppt
第1章 企业:目标、结构与组 织
3
精选ppt
第一节 企业的本质
一、交易成本与企业的性质
交易成本的存在,导致了单纯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很有 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方面产生很高的成本,从而影 响生产和交易的效率,如获取相关的价格信息、根据信息 签订合约并有效执行合约以及规避市场风险等。企业通过 内部交易来取代市场交易,以此来减少交易成本,这就是 企业会存在的根本原因。
在短期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也是为了
能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先存活再去谋发展。
8
精选ppt
第三节 企业的结构
一、常见的企业结构
业主制企业结构 合伙制企业结构 股份制企业结构
9
精选ppt
二、股份制企业内部结构
U型组织结构 H型组织结构 M型组织结构 其他结构
10
精选ppt
三、股份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演化
产业经济学 教学PPT课件

第二,提出了生产同类产品的集团问题
▪由于供给者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而产生了同 类产品企业间的价格、产量协调的生产者集团。同时 集团内企业因其产品的一定相互替代性而消除不了竞 争。这就产生了集团内企业间、集团企业与非集团企 业间纵横交错的竞争关系。
▪张伯伦提出的集团问题,实际上是指集团内的一个企 业既受集团内其他企业,又受集团外企业制约而决定 其行为的问题。
第四,提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进入和退出问题
▪张伯伦从理论上证明,伴随着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 集团和非集团企业也可能在某一点达到均衡。 ▪张伯伦指出,决定一个企业成本收益关系的基本因素 是企业“进入”该产业的难易程度。
第五,对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分类
▪张伯伦对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这两端的市场结构进行 了分类,并且考察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分析了特 定产业内的结构、价格、利润、广告和效率等相互关 系。 ▪这些分析为以后的经济学家,尤其是梅森和贝恩,提 供了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贝恩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 继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概念之后,包括梅森在内的许多学者 对有效竞争的标准进行研究,促进了产业组织研究的深入发展。
▪ 贝恩在长期实证研究中,集前人研究成果之大成,于1959年发表 了《产业组织》,标志了以梅森、贝恩为代表的哈佛学派的产业 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 贝恩对产业组织研究、分析框架通常是假定市场结构(S)决定 市场行为(C),市场行为再决定市场绩效(P)。
一、市场集中度
(一)涵义 ▪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
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即集中程度的指标。 ▪ 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也正因为如此,产
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产业经济学课堂PPT

12
.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产业组织 产业政策
13
.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产业发展
产业是具有同类特征的企业的集合,它有着与单个企 业发展不同的发展规律。
产业发展的主要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发 展周期、影响因素、产业转移、资源配置、产业政策 等问题
.
关联方式分类法
关联方式分类法就是将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 关联方式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 法。
技术关联分类法(是按照一些比较密切的技术 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
原料关联分类法(是按照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原 材料,性能相似的投入物或活动对象相似为依 据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归类的一种划分方法。)
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由个量分析到总量分析到 产业分析的过程。
3
.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个量分析
个量分析又称为微观经济分析,他以单个经济 为主体的经济行为作为分析对象,考察厂商如 何将其所拥有的有限资源适当地分配与其准备 生产的各种商品或劳务上,以求得利润最大化; 消费者或家庭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与其准备 消费的各种商品或劳务上,取得最大的效用满 足。
广义先行产业包括了先导产业和狭义的先行产 业。
34
.
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 创立。
第一阶段:农业和畜牧业 第二阶段:以机械大工业迅速发展为标志 第三阶段:20世纪初,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进
入非物质生产部门
35
.
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

△p/△y是需求曲线的斜率,用p=b-ay代入之,边 际(biānjì)收益MR就等于b-2ay。如果我们注意到需 求的价格弹性为ed= -(△y /△p)(p/y),
改写成边际(biānjì)收益为:
MR p(1 1 )
ed
精品文档
垄断程度(chéngdù)衡量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倒数(dǎo shù)m=1/ed表示了垄断程度, 被称为“垄断度”。
精品文档
多寡头(guǎtóu)垄断
将古诺模型拓展到由n个企业形成的寡头 (guǎtóu)垄断市场。
每个企业的产量:
y n+1 b na
当企业数量n变大时趋向于完全竞争:
y n+1 b b na a
精品文档
伯川德模型(móxíng)
在伯川德模型中,假定各厂商在制定自己价格时,必须(bìxū)对市 场中其他厂商制定的价格做出预测,并认为对手将这个价格水平 保持不变。
精品文档
本章(běn zhānɡ)内容
第一节 不完全竞争(jìngzhēng)市场形态 第二节 垄断 第三节 寡头垄断 第四节 垄断竞争(jìngzhēng)
精品文档
第一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shìchǎng)形 态
“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 的市场及需求(xūqiú)曲线
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在利益上可能存在冲突。尽管 企业董事会通常会拥有任命和解雇管理者、确定 (q不对称的存在,管理 者往往要比股东及其代表董事会成员更加了解企业 的运作,股东或者董事会成员很难对管理者的行为 进行有效的监督。尤其是在股份制企业中的小股东, 他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精品文档
第一节 企业(qǐyè)的本质
《产业经济学》PPT课件讲义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产品选择、成本与生产能力
P
P2 P1
A2:成本节省 Q2
A1 :总福利损失
AC1 AC2
Q Q1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产品选择、成本与生产能力
考虑一项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同时也会产生市场势力的兼并: AC1 ……………………………………兼并发生前的平均生产成本 假设在兼并前并不存在市场势力,因此: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垄断的社会成本和收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垄断行为所引起的社会成本如下: • 转移效应
• 分配无效率 • 寻租 • 生产无效率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垄断的社会成本和收益
垄断的社会收益
• 规模经济 • 对研发的投资
对垄断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和收益的权衡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垄断的社会成本和收益
垄断的社会成本 为了便于对竞争和垄断进行比较,我们假设规模报酬为常数。
P
PM A
PC
B
E
QM
QC
AC=MC D Q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垄断的社会成本和收益
如上图所示,MC=AC Qc………………………………………………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出 Qm………………………………………………………卖方垄断的产出 Pm………………………………………………………卖方垄断的价格 矩形ABCPm……………………………………………………垄断利润 梯形AECPm………………………………… ………消费者剩余损失
中国法律中已有的反垄断规定 反垄断法的立法进程
《产业经济学教案》课件

《产业经济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引言1.1 课程概述解释产业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产业经济学在理解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的重要性1.2 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介绍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框架和基本概念阐述产业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领域的关联1.3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介绍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证分析技术强调数据收集和处理的重要性第二章:市场结构2.1 完全竞争市场描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和条件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和福利效应2.2 垄断市场解释垄断市场的定义和特征探讨垄断市场中的价格设定和产量决策2.3 寡头垄断市场描述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和分类分析寡头垄断市场中的竞争策略和市场行为第三章:企业行为和战略3.1 企业最大化目标解释企业最大化目标的含义和假设条件探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关系3.2 企业进入和退出决策分析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条件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探讨企业进入和退出决策对市场效率的影响3.3 企业竞争策略介绍企业竞争策略的类型和目标分析不同竞争策略下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果第四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4.1 市场失灵的概念解释市场失灵的定义和原因强调市场失灵对资源配置和福利分配的影响4.2 政府干预的理由和方式分析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和目的介绍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和政策工具4.3 政府干预的效果和评价探讨政府干预对市场效率和公平的影响分析政府干预的利弊和实际效果第五章: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5.1 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解释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和动力探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5.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意义5.3 产业发展政策介绍产业发展政策的类型和目标分析产业发展政策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产业经济学教案》PPT课件第六章:消费者行为和市场需求6.1 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假设和需求函数探讨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和消费决策6.2 市场需求分析分析市场需求曲线和需求弹性探讨价格变化对市场需求的影响6.3 市场需求估计介绍市场需求估计的方法和模型强调市场需求估计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应用和限制第七章:生产者行为和生产成本7.1 生产者行为理论解释生产者行为的目标和约束条件探讨生产函数、技术进步和生产决策7.2 短期和长期生产成本分析短期和长期生产成本的差异和特点探讨生产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概念7.3 成本函数估计介绍成本函数估计的方法和模型强调成本函数估计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应用和限制第八章:产品和要素市场8.1 产品市场结构分析不同产品市场的结构特征和竞争程度探讨产品差异化、品牌竞争和市场定位8.2 要素市场结构解释要素市场的定义和分类探讨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的特点和运行机制8.3 产品和要素市场之间的关联分析产品和要素市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探讨价格体系、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的变化第九章:企业战略和竞争政策9.1 企业战略选择解释企业战略的定义和类型探讨企业竞争优势、市场定位和战略联盟9.2 竞争政策目标分析竞争政策的目标和原则介绍竞争政策的基本工具和实施机制9.3 竞争政策评价探讨竞争政策的效果和评估方法分析竞争政策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第十章:产业发展和政策建议10.1 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特点探讨数字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和创新驱动的影响10.2 产业发展政策介绍产业发展政策的类型和目标分析产业政策、创新政策和区域政策的作用和实施策略10.3 产业发展建议提出针对我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实施路径强调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和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义的包括狭义的先行产业和先导产业。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产业经济学的对象与性质 1.研究对象 以产业为研究对象。 2.性质 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的中观层次的经济学,属
于应用经济学。
(二)产业经济学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1.三次产业分类法
目的:为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各项社会经济指标 及其结构变动。
分类: 第一次产业(primary industry) 第二次产业(secondary industry) 第三次产业(tertiary industry)
2.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
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 (1971)》,将产业划分为四个层次:
5、产业生命周期分类法
目的: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制定产业政策等。 标准:根据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 (1)幼小产业(Infant Industry) (2)成长产业(Growing Industry) (3)成熟产业(Maturity Industry) (4)衰退产业(Declining Industry) (5)淘汰产业(Falling Industry)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两种主要观点的分野
观点1: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等同于产 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 Organization)。 观点2: 还应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 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
二、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政策理论 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市市市 场场场 结行绩 构为效
产产产 业业业 结关布 构联局 优 化
产市市 业场场 政行绩 策为效 科 学
图1-2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反
政
垄
府
断
管
法
制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
(一)起源 最早可追溯到:
1. 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国富 论》,论述竞争和垄断。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产业”是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的集合。 要注意的是,对“产业”划分的基准——企业 某类特性,产业经济学是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 服从于产业经济分析的需要。 一般而言,将产业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 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 合”。
(二)产业的分类
上游产业、中游产业、下游产业
5.战略关联分类法
❖ 主导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 持续较高的增长率、较强的扩散效应。
❖ 先导产业:对其他产业具有引导作用,但未必对国民 经济有支撑作用。
❖ 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并起着支撑 作用。
产业经济学完整教学课件
产业经济学
教材与参考书目
• 1、王俊豪主编: 《产业经济学》 (第2版),高等 教育出版社, 2012年
课程章节安排
教材与参考书目
• 2、杨公朴、夏大 慰、龚仰军主编 :《产业经济学 教程》(第3版) ,上海财经大学 出版社,2008年
教材与参考书目
• 3、宋胜洲、郑春 梅、高鹤文编著 :《产业经济学 原理》(第三版 ),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1年
6.用途关联分类法
产品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用途,如:自行车 制造业、造船业、汽车制造业、仪器工业 、软饮料业、烟草业、制药业、橡胶轮胎 业。
7.方向关联分类法
方向关联分类法是以产业间的关联方向 为标准对产业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单向关联: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侧向关 联
双向关联:纵向关联、横向关联
环向关联:单环关联、双环关联、多环关 联
(2)再第二、第三、第四层次细分下去 每个大项分成若干中项; 每个中项分成若干小项; 各小项分解为若干细项。
3.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
目的:为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间关系 和比例。
标准:75%以上产品用作消费则归入消费资料产 业,75%以上用作资本资料则归入资本资料产业。
(1)消费资料产业 (2)资本资料产业(典型的装备制造业) (3)其它产业
社会经济
微观经济
中观经济
宏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济
企业
消费者
产业
国民经济总体
微观经济学
中观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 图1-1 社会经济与现代经济学的关系
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完善现代经济学学科体系 (二)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 (三)有利于企业正确选择投资领域,提高资 本使用效率
(1)第一层次:10个大项 • 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 矿业和采石业; • 制造业; • 电力、煤气、供水业;
• 建筑业; • 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 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 • 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 • 社会团体、社会性及个人的服务活动; • 不能分类的其它活动。
第一章 导论
本章内容
1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2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3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4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产业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产业的定义 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 务(即同一类产品或劳务)的企业的集合。 产业内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 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
2. 189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经济学原理》,提出了第四生产要素——组织。
(二)形成 哈佛学派或“结构主义学派” 1. 1933年:张伯仑《垄断竞争理论》、罗宾逊夫
人《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2. 20世纪30年代:梅森(Mason)在哈佛开设产
4.生产要素分类法
目的:为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 的高度化趋势。可用于分析产业升级与否。
标准:根据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比重或者 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分类。
(1)劳动密集型产业(labor-intensive industry) (2)资本密集型产业(capital-intensive industry ) (3)知识密集型产业(capital-intensive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