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祭侄稿的全文内容
颜真卿祭侄文稿译文

颜真卿祭侄文稿译文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颜体”,被后世称为“颜真卿楷书”。
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气势雄浑,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而他的一篇祭侄文稿更是被人们称为经典之作。
下面是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译文。
祭侄文稿吾侄颜真卿,年方弱冠,才华横溢,书法造诣已经超过了我这个老叔。
然而,命运却不公平地夺走了他的生命,让我这个叔叔痛失至亲。
吾侄,你的离去让我心如刀绞。
你是我亲手教导的,我看着你一步步成长,一点点展现出你的才华。
你的字,如同你的人一样,气势雄浑,刚毅有力,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你的字,是你的灵魂的写照,是你的情感的宣泄。
你的字,是你对世界的独特见解的表达,是你对人生的思考的凝结。
吾侄,你的离去让我想起了我们共同的师傅王羲之。
他是我们书法界的巨擘,他的字,如同他的人一样,温润如玉,婉约细腻,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他的字,是他的灵魂的写照,是他的情感的宣泄。
他的字,是他对世界的独特见解的表达,是他对人生的思考的凝结。
吾侄,你的离去让我想起了我们共同的朋友杜牧。
他是我们文坛的翘楚,他的诗,如同他的人一样,清新脱俗,婉约动人,充满了诗意的韵味。
他的诗,是他的灵魂的写照,是他的情感的宣泄。
他的诗,是他对世界的独特见解的表达,是他对人生的思考的凝结。
吾侄,你的离去让我想起了我们共同的故乡洛阳。
那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那里有着壮丽的山河,美丽的风景。
那里有着众多的文人墨客,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吾侄,你是洛阳的骄傲,你的字,是洛阳的瑰宝。
吾侄,你的离去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追求名利?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还是为了追求内心的真善美?吾侄,你的离去让我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追求。
你用你的字,向世界展示了你对真善美的追求,你用你的字,向世界展示了你对人生的思考。
吾侄,你的离去让我明白,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天,活在当下。
颜真卿《祭侄文稿》234字高清注释

颜真卿《祭侄文稿》234字高清注释
颜真卿,是唐代的大书法家,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他初学褚遂良、二王,后又师从草圣张旭,学其笔法,吸众人所长,一改初唐风范,自成一体。
他的作品端庄秀丽、气势磅礴、遒劲有力,被称为“颜体”。
颜真卿颜体登峰造极的作品时《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它不是等同于《兰亭集序》的心情愉悦、畅快下所作的艺术作品,相反,《祭侄文稿》只是一个涂改数次的手稿。
点击下方,欣赏颜真卿绝美书法
水墨书画学社,交易担保,放心买,怪不得都喜欢颜真卿,原来竟是因为这个…… 小程序
通篇气势澎湃,颜真卿情感起伏波动大,字随心动,章法浑然天成外加颜体开张的体势,宽博的结体,平正中寓险奇。
全篇不到300字,据传颜真卿仅用了七次蘸墨,一笔写下53字,留下了干枯压痕出现难以控制的伤痛轨迹。
颜真卿《祭侄稿》全卷欣赏
《祭侄文稿》是祭祀颜真卿的侄子颜季明
的手稿作品,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及其儿子颜
季明殊死保卫常山,抵抗叛军安禄山时,弹尽
粮绝而英勇就义。
次年,颜真卿收复常山后,
派人去寻找颜季明的尸首,却只找回一个头骨,
颜真卿心情悲怆,奋笔疾书,写下了《祭侄文
稿》。
希望笔友们的笔法技巧愈发精进!一天更比一天好!。
颜真卿 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
近来天气炎热,居宅方丈侄病重,生命垂危,恍惚之中,居宅方丈叹曰:“余今卒未可料,不辞此时,念及未了之事,尤伤心耳。
”余闻之泪下。
居宅方丈侄字孝先,遵守家规,读书不倦,博学多才,自幼习书法,小有成就。
子承父志,其书法亦得祖母颜鲁公真卿遗风,自成一派。
但遗憾的是,夫妻无子,侄不幸罹患不治之症,思及殊未来及之处,居宅方丈不忍离弃。
余深感此时之难言之痛,转念修禊祷告,有感斋僧嘱余为侄作文于祭酒之上,以昭告天地,化蒸魂魄。
故此,余为居宅方丈侄孝先作祭文。
蒸尸而行,三日前遁书于家,相信远方亲友,能如愿而得。
敬献:“孝先蒙尘归陇右,终年三十,气象阴晴不定,如电如风。
于书法之上下足功夫,遗风余韵,祖母传艺,精研笔法。
人生之短暂,而人物之长远。
其书法,留给子孙后代,必见荣美,而名仕鲁公真卿贤者之道,亦可青史传扬。
此情此景,义不容辞,谨以此文祭之。
”
愿孝先归天安息,今生来世得幸。
此祭酒之文,一过千古,叹息不已。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颜真卿的祭姪文稿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了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全文如下: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口: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
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常山作郡。
余时受命,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凶威大蹙。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
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
泉明比者,再陷常山。
携尔首榇,及兹同还。
抚念摧切,震悼心颜。
方俟远日,卜尔幽宅。
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
这篇文章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全文情感激昂,字迹随书法家心情起伏而书写得或大或小,或疏或密,墨色或浓或淡,体现了颜真卿高超的书法技艺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这篇文章被
广泛认为是颜真卿行书艺术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颜真卿蘸墨七次写《祭侄文稿》

[≡X1维乾元元年。
岁次戊戌。
九月。
庚午朔。
三日壬申。
第十三(从父涂去)。
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
蒲州刺史。
上轻车都尉。
丹阳县开国侯真卿。
以清酌庶羞。
祭於亡女至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
惟尔挺生。
夙标幼德。
宗庙瑚斑。
阶庭兰玉。
(方凭积善涂去)。
每慰人心。
方期戢毂。
何图逆贼开衅。
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
(□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
常山作郡。
余时受命。
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
(恐涂去)。
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
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
凶威大蹙。
(贼臣拥冢不救涂去)。
贼臣不(拥涂去)救。
孤城围逼。
父(擒涂去)。
陷子死。
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
谁卷荼毒。
念尔道残。
百身何赎。
呜乎哀哉。
吾承天泽。
移牧河关。
(河东近涂去)。
泉明(尔之涂去)比者。
再陷常山。
(提涂去)。
携尔首嘏。
及兹同还。
(亦自常山涂去)。
抚念摧切。
震悼心颜。
方俟远日。
(涂去二字不辨)。
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
尔幽宅。
(抚涂去)。
魂而有知。
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饕。
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大摆宴席,群贼相陪,接待颜杲卿,企图软化他。
颜杲卿不为所动,既不吃也不喝。
安禄山说:"你原是个参军,是我任你为常山太守,又赠袍于你, 为何反我?〃颜杲卿问道:〃你原是个牧羊儿,是圣上有恩于你,你为何叛国?!〃安禄山说:〃我是奉旨征讨杨国忠。
〃颜杲卿又问:〃你自立燕国,自封帝也是奉旨吗?〃安禄山被问的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拍案大叫:〃你降不降?!〃颜杲卿也拍案大喝:"死不降贼!"安禄山又以高官相诱说:"你若降我,立封为相;若不降,立即斩首。
"颜杲卿回答:"大唐命官,岂能和叛贼为伍?〃安禄山恶狠狠的问:〃你不怕死?〃颜杲卿坦然回答: "我为国而死,名垂千古,你叛国作乱,遗臭万年。
"安禄山大怒,命人把颜杲卿绑在洛阳天津桥的柱子上。
安禄山又问:"降不降?〃颜杲卿坚定回答:〃死不降贼。
〃安禄山一声大叫〃砍!〃刽子手一刀砍在颜杲卿胳膊上,顿时鲜血淋漓。
祭侄文稿原文及注解

祭侄文稿原文及注解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创作的一篇文稿,主要描述了颜真卿思念自己侄儿的悲痛心情。
以下是祭侄文稿的原文及注解: 【原文】
祭侄文稿
颜真卿
祭侄文稿,行草。
此稿感情的抒发极为强烈,由于涂改较多,或因后人珍视而不欲毁伤,故残破之处较多。
署款“颜真卿”,行书,当为稿本。
真迹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注解】
祭侄文稿:祭祀侄儿的文稿。
颜鲁公: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人称“颜鲁公”。
行草:行书和草书的合称,是一种外形尺寸较大、运动幅度较大的汉字书体。
稿本:未正式发表的文稿。
由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真迹,所以被后人视作珍贵的稿本之一。
颜真卿《祭侄文稿》释文

颜真卿《祭侄文稿》释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特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唯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
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隙,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常山作郡。
余时受命,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凶威大蹙。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
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构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
泉明比者,再陷常山。
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
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
尚飨!《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
麻纸本,行书纵28.2厘米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
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
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唐天宝十四年(775),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
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
元鲜于枢跋语谓:"《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元陈深日:"《祭侄季明文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若天造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工耶?"《祭侄稿》作为颜书著名的"三稿(另二稿《争坐位稿》,《告伯父文稿》)之一,曾收入宋、明、清诸代从刻本中,历代效仿者不绝,褒赞不断。
颜真卿 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
侄名瀛,少有才华,匪能忘于笔砚间,而欲取大义于文章也。
惜夙夜攻习,劳神殃形,犹未获所愿,適今晨夜相招,乃蒙虚心访问,尽情雪霜。
兹复叙及余侄生平,可谓才智惊人,视死如归,自少立志承载家族之荣,乃潜心钻研,刻苦操行,终于独具大成。
先是,幼时机智过人,喜爱读书,十五始作《左传》四章节句。
其后,学六艺,辅以天文地理,无所不通。
时人称之为“天之骄子,地之英才”,实为不浅夸赞。
大上之年,授职于外,披荆斩棘,兢兢业业,以忠贞而著称于士林,一度引瞩当时。
然多年全神贯注于工作,竭心尽力,忽略养生保养,终逝于职场之中。
既而,追思其生平所诲,不仅汲汲于表面功夫,更应全力培养内心涵养,方可成就身心两利,饱美人生。
望同道仁士莫忘提醒,勿忘初心,方得长久。
余才疏学浅,寄初挑测,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以大雅之风予以斧正。
此文据谱牒所得,久旷流传,其真实性可靠犹待印证。
此祭文以衷,长久沉思,莫忘侄儿之名,必将称作人中之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真卿的《祭侄稿》的全文内容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戍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扬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衬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辩)卜(再涂一字不可辩)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唐天宝十四年(775),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
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
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
《祭侄稿》作为一篇祭文,作者书写时的心绪可想而知,整幅卷面并不清爽,干净,笔迹急促,匆忙,涂抹,删补时时可见。
纵观全篇,悲愤慷慨之气浮于纸端,开始时作者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写得大小匀称,浓纤得体,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再也抑制不住百感交集的愤激,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至“呜呼哀哉”,节奏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抹,苍凉悲壮,跃然纸上。
起首的凝重,篇末的忘情,无不是作者心情自然流露。
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起伏跌宕。
《祭侄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不计工拙,无拘无束,纵笔豪放,一气呵成,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气喷薄。
《祭侄稿》是颜真聊最精彩的行书,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元鲜于枢跋语谓:“《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元陈深日:“《祭侄季明文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若天造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工耶?”
全文:
《祭侄稿》释文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戍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扬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衬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辩)卜(再涂一字不可辩)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