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供暖系统

合集下载

第3章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第3章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供水干管设有向膨胀水箱上升的坡向,与水流方 向相反,其坡度为0.005﹏0.01;
散热器支管的坡度一般为0.01;
回水干管有向锅炉方向的向下坡度,坡度为 0.005﹏0.01;
这样,便于空气逆水流方向,经过干管汇集到系 统最高处,经过膨胀水箱排除。
3.重力循环热水供暖双管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
在如图的双管系统中,由于供水同时在上、下三层散热 器内冷却,形成了三个并联环路和两个冷却中心。它们 的作用t压g 力分别为:
楼层越多,失调现象越严重。
单管系统:
层的冷却中心串联在一个循环管路上,从上 而下逐渐冷却过程所产生的压力迭加在一起形 成一个总压力,因此不存在垂直失调问题;
由于下层散热器入口的热媒温度低,下层散 热器的面积比上层要多;
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宜用单管系统。
第三章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3-2、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式中; P ——重力循环系统的作用压力,Pa;

g ——重力加速度,m/s2, 取9.81 m/s2;

h ——冷却中心至加热中心的垂直距离,m;

h ——回水密度,㎏/m3;

g ——供水密度,㎏/m3。
散热器用供水管和回水管与加热中心(锅炉) 相连;
系统最高点设一膨胀水箱用以容纳水在受热后因 膨胀所增加的体积,并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4. 回水干管坡向与自然循环相同。供、回水干 管的坡度为0.003,不得小于0.002。
水泵连接点
水泵应装在回水总管上;
使水泵的工作温度相对降低,改善水泵的工作条 件,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使系统内的高温部分处于正压状态,不致使热水 因压力过低而汽化,有利于系统正常工作。
膨胀水箱的连接点与安装高度

家用采暖系统

家用采暖系统

家用采暖系统家用采暖系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家用采暖系统在现代家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家用采暖系统是指通过采集外部能源,将其转化为热能来供暖的一种设备。

它的作用是使居住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

家用采暖系统的设计和使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采暖系统的类型,常见的有集中供暖系统和分散供暖系统。

集中供暖系统是指通过集中供热设备,将热能输送至各个房间,常见的有地暖系统和暖气片系统。

分散供暖系统则是将热能通过分散的采暖设备供热,如电暖气、壁挂炉等。

选择哪种采暖系统需要考虑家庭的内外装修情况、房间面积和家庭成员的需求等。

其次是能源的选择。

常见的家用采暖系统能源有电能、煤气和天然气等。

选择正确的能源不仅能够保证供暖效果,还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电能可以根据不同的电采暖设备,进行不同形式的供暖,比如电暖器、电地暖等。

煤气和天然气常用于供应集中供暖系统,通过烧煤或燃烧天然气来提供热能。

在选择能源时,需要考虑当地能源供应的可靠性、价格和环保程度等。

此外,家用采暖系统还需考虑设备的安装和维护问题。

设备的安装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可靠。

设备在日常使用中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寿命的延长。

为了提高家用采暖系统的效能和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

例如,加装节能设备如隔热板和节能阀门,合理调节室内温度,使用智能化的温控系统等。

这些措施既能减少室内温度的波动,提高舒适度,也能降低能源消耗,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总之,家用采暖系统是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选择和使用家用采暖系统时,需考虑多个因素如采暖系统的类型、能源的选择和设备的安装与维护等。

同时,通过合理的辅助措施,可以提高供暖效果,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舒适、节能的目的。

简述供暖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简述供暖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简述供暖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供暖系统是指将热能转化为热空气或热水等形式,通过输送系统向建筑物内部提供热能,以保持舒适的室温和温度条件的设施。

简单来说,就是在寒冷的冬季,通过供暖系统为民众提供温暖的居住环境。

接下来,我们将从组成和分类两个方面,对供暖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一、供暖系统的组成供暖系统由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发热设备、输送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

1. 发热设备:即供热设备,主要包括锅炉、换热器、热泵等。

锅炉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供暖设备,可使用煤、燃气、燃油等作为燃料,将水加热产生蒸汽或热水供给系统,实现热能转换。

热泵是一种新兴的供暖设备,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2. 输送系统:即热力输送系统,主要包括管道、散热器、风机盘管等。

通过热水或热空气在输送系统内流动,将热能输送到建筑物内部各个房间。

3.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温控阀、传感器、中央控制系统等,实现对供暖系统的温度和运行状态控制,能够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减少能源浪费。

4. 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阀门、水箱、排气阀等,用于维护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供暖系统的分类根据供暖方式和能源来源不同,供暖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锅炉供暖系统:利用燃气、燃油、煤等能源加热水,在建筑物内输送热水实现供暖的方式。

2. 暖气片供暖系统:通过管道输送热水或热空气,使散热器散发出热量,从而实现供暖的方式。

3. 空调供暖系统:利用空气冷热交替制冷或制热,通过空气供应系统将热空气输送到室内达到加热的目的。

4. 地暖供暖系统:利用地下的热能,通过地暖管道将热能输送至各个房间实现供暖的方式。

总之,供暖系统的组成和分类非常多样化,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供暖方式,能够既保证居家舒适,又能节约能源,真正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供暖系统原理

供暖系统原理

供暖系统原理
供暖系统的原理是利用能源将热能转移到室内空间,为室内提供舒适的温度。

一般而言,供暖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能源:常见的能源包括天然气、石油、电力等。

能源通过燃烧或转换的方式,产生热能。

2. 供热设备:供热设备包括燃烧炉、电锅炉等,用于将能源转化为热能。

不同的能源和供热设备有不同的工作原理,但最终目的都是产生热能。

3. 热介质循环系统:热介质是热能的传输媒介。

热介质循环系统包括供热管道、水泵、阀门等组成,用于将热能从供热设备传输到室内空间。

4. 室内散热器:室内散热器是将热能释放到室内空间的设备,常见的散热器有暖气片、地暖等。

散热器通过与室内空气接触,将热能传递给室内空气,提高室内温度。

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
能源经过供热设备转化为热能,热介质通过循环系统将热能从供热设备传输到室内散热器,散热器将热能传递给室内空气,从而升高室内温度。

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值时,供热设备停止工作,系统维持室内温度在设定范围内。

此外,现代供暖系统还配备了温度控制装置,如温控阀、温控器等。

温度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感知室内温度变化,自动调节供暖系统的工作状态,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室内供暖系统—采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建筑设备)

室内供暖系统—采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建筑设备)
3.3 采暖系统的安装
• 3.3.1 散热器安装要求 • 3.3.2 采暖管道支架的种类及安装要求 • 3.3.3 采暖管道防腐及保温 • 3.3.4 室内采暖管道的安装
3.3.1 散热器安装要求
• 散热器的安装形式有明装和暗装两种。明装为散热器裸露 在室内,暗装则有半暗装(散热器的一半宽度置于墙槽内)、 全暗装(散热器宽度方向完全置于墙槽内,加罩后与墙面平 齐)、明装及半暗装加罩等。对于全暗装的散热器罩,在散 热器支管与立管交叉处,应设检修门。
• 1.支架的种类 • 管道支架按其对管道的制约作用力分为活动支架和固定支架;按支
架本身的构造不同分为托架、吊架。 • (1) 活动支架 • 活动支架的作用是:使管道热胀冷缩时在允许的范围内沿轴向自由
移动,不被卡死。室内采暖管道的活动支架有托架和吊架两种形 式。 • 1) 托架。托架的主要承重构件是横梁。不保温管道用低支架安装 (图3.43),保温管道用高支架安装(图3.44)。
• 4) 组对带腿的散热器(如柱型散热器)在15片以下时用两片带腿 的;15~25片时,中间加上一片。
• 5) 有放气阀的散热器,热水和高压蒸汽采暖系统放气阀应安 装在散热器的顶部。低压蒸汽采暖系统有放气阀应安装在散热 器下部1/3~1/4高度上。
• (3) 散热器组对工序 • 散热器组对前,应将各散热片进行除锈处理,并按设计规定涂(喷)刷第一
图3.46 卡环式固定支架 (a)卡环式;(b)带弧形挡板的卡环式
• (3) 立管支架
• 立管支架采用管卡,有单、双立管卡两种,分别用于单根立管, 并行的两根立管的固定,规格为DN15~50。立管卡结构见图 3.47。
• 立管管卡安装,层高小于或等于5m,每层须安装1个;层高大于 5m,每层不得少于2个。

第三章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第三章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第三章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第一节: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概述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是一种常见的供暖方式,通过将热水传输到室内,提供舒适的温暖环境。

它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楼以及其他各种建筑物中。

本文将对室内热水供暖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第二节: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组成部分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

首先是热源,通常是一种燃烧设备,如锅炉或热水器。

燃烧设备利用燃气或其他燃料加热水。

然后,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内部。

在室内,水会经过暖气片或者地暖系统进行散热,最终将房间内的温度提高到所需的水平。

第三节: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

首先,燃烧设备产生热能,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

然后,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不同的房间。

在房间内部,热水在散热设备中释放热量,使空气温暖起来。

最终,室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目标。

第四节: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优势相比其他供暖方式,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它可以提供稳定的供暖效果。

由于热水通过管道传输,在不同的房间中可以均匀分布热量,使得室内温度更加一致。

其次,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可以与其他设备(如空调)相结合,提供全年舒适的室温环境。

此外,它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区控制,节约能源和费用。

第五节: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应用领域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在住宅方面,许多家庭选择使用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来提供温暖的冬季环境。

此外,商业建筑、办公楼和酒店等场所也普遍采用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可以满足各种建筑物的供暖需求,并且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具有潜力。

第六节: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维护和保养为了确保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需要检查和清洁燃烧设备,以确保热水的生产过程正常。

其次,要检查管道和暖气片或者地暖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没有漏水或其他问题。

此外,定期检查温控设备和系统调节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室内温度可以按照设定进行调节。

供暖系统组成与分类

供暖系统组成与分类

供暖系统组成与分类随着冬季的来临,供暖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家庭、办公楼还是工业设施,供暖系统都是保障室内温暖舒适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供暖系统的组成以及常见的分类。

一、供暖系统的组成1. 锅炉:锅炉是供暖系统的核心设备,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并将热能传输给热媒(如水或蒸汽)。

2. 热媒循环系统:热媒循环系统由泵、管道和阀门组成,将热能从锅炉输送到需要供暖的区域,同时将冷却后的热媒回输到锅炉进行再次加热循环。

3. 辐射散热器:辐射散热器是最常见也是最传统的供暖方式之一。

辐射散热器通过自然对流或强制循环,将热能散发到室内空间,使室温升高。

4. 暖气片:暖气片与辐射散热器类似,通过热媒的循环使暖气片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

5. 地暖系统:地暖系统是一种较为新型且舒适的供暖方式。

它通过在地板下铺设搭配导热层的水管或电热膜,将热量均匀地散发到室内。

6. 空气热泵:空气热泵利用空气中的低温热能,经过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过程,将热能提取出来,通过空气循环将室内加热。

7. 壁挂炉:壁挂炉是一种紧凑型的供暖设备,通常安装在墙壁上。

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传统的锅炉,但体积更小,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所。

二、供暖系统的分类1. 水暖系统:水暖系统是目前最常见的供暖系统之一。

它以水为热传输介质,通过流体的循环传输热能。

常见的水暖系统包括锅炉加热水系统、地暖系统和暖气片系统。

2. 蒸汽供暖系统:蒸汽供暖系统常用于大型建筑物或工业设施,通过锅炉产生蒸汽,并通过管道将蒸汽输送到需要供暖的区域。

在目标区域,蒸汽通过辐射片或空气处理单元释放热量。

3. 电气供暖系统:电气供暖系统采用电能作为能源,通过电热器或电热膜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辐射或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间。

电气供暖系统简单、易安装,适用于小型场所。

4. 空气供暖系统:空气供暖系统是利用空气热泵等设备将室外的低温热能转化为室内的高温热能,通过空气的对流传递热量。

室内供暖系统的系统形式)

室内供暖系统的系统形式)

室内供暖系统的系统形式)1.中央供暖系统:中央供暖系统是一种集中供热的方式,通过一个中央锅炉或热泵系统,将产生的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房间。

这种系统适用于大型建筑,能够提供整体的暖气效果,但安装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2.辐射供暖系统:辐射供暖系统是一种通过辐射板或辐射器散发热量的方式。

辐射板通常安装在墙壁或天花板上,辐射器则安装在墙壁下方。

这种系统通过辐射热量使周围空气变暖,从而达到供暖的目的。

辐射供暖系统运行稳定,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3.空气供暖系统:空气供暖系统通过将空气加热并循环到室内来提供供暖。

这种系统通常使用空气加热器或热泵来产生热量。

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通风管道分布到各个房间。

空气供暖系统具有快速加热的功能,但效果可能不如中央供暖系统或辐射供暖系统稳定。

4.地板供暖系统:地板供暖系统是一种将热量通过地板辐射到室内的方式。

这种系统通常使用暖气管或电热膜埋入地板中,将热量传递给地板,然后通过导热性好的地板将热量辐射到室内空间。

地板供暖系统能够提供均匀的供暖效果,但安装较为复杂。

5.火炉/壁炉供暖系统:火炉或壁炉供暖系统是一种传统的供暖方式,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量。

这种系统使用固体燃料(如木材或煤炭)或液体燃料(如燃油)进行燃烧。

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烟囱排出,同时辐射到室内空间。

火炉或壁炉供暖系统提供了一种舒适的供暖方式,但需注意烟囱排烟的问题。

总体而言,室内供暖系统的形式在不同的建筑和环境中有所差异,可以根据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供暖方式。

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系统的性能、效率和安全性,并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以确保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回水方式
单管
双管
2
2020/4/9
§3-1 自然循环系统(p67)
一、工作原理
膨胀水箱
tg
i 0.5 ~ 1%
散热器
供水管
加热器
回水管
th
3
2020/4/9
i 0.5 ~ 1%
§3-1 自然分别为:
p左 g( h1h hg h2g ) p右 g( h1h hh h2g )
A-A断面两侧的压差即为系统 水的循环动力:
p gh( h g )
注意: 作用压力大小取决于温差和高差两个因素
4
2020/4/9
§3-1 自然循环系统
二、主要形式
可以是垂直单、双管 式,也可是水平单、 双管式。只是受作用 压力的限制,一般系 统形式较简单。
原因是:受高度限制, 自然循环作用压力不 可能很大,系统复杂, 会造成系统作用压力 不够,水流减慢,甚 至不循环。
根据建筑物情况将系统划分成2个或多个环路, 各环路的损失应易于平衡。
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p66)
1、 水温
2、 循环动力
低温 热水供暖系统
高温 热水供暖系统
机械循环 热水供暖系统
自然循环 热水供暖系统
95/70 、 85/60
120-130 / 70-80
主要由水泵提供 动力
靠水密度差形 成动力
1
2020/4/9
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
3、
管道敷设方式
垂直式 水平式
4、
§3-2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二、同程式与异程式系统
i=0.2~0.3%
`
i=0.2~0.3%
i=0.2%~0.3%
垂直异程式系统
22
2020/4/9
i=0.2%~0.3%
垂直同程式系统
§3-2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水平异程式系统
供水 回水
水平同程式系统
23
2020/4/9
供水 回水
§3-3 热水供暖系统管路布置与附设(p77)
层数越多,垂直失调越严重。
6
2020/4/9
§3-1 自然循环系统
三、作用压力的计算
2、单管上供下回式系统
各层散热器串联,进入各层散热 器的水温逐层降低。
p gh1( h g ) gh2 ( 1g )
进入各层散热器的水温不同, 也会出现上热下冷的垂直失调现 象。
7
2020/4/9
§3-1 自然循环系统
适于外网为高温水, 且建筑对温度要求 不很严格的情况下。
水平式系统
空气管 空气管
水平单管顺 流式
水平单管跨 越式
20
2020/4/9
水平式系统
水平双管式
水平式系统的特点:
• 总造价低; • 管路简单; • 无需穿各层楼板的立管,施工方便; • 膨胀水箱可设在顶层的辅助空间,降低造价。
21
2020/4/9
跨越式与顺流式的不同:
单管跨越式:支管上安装阀门, 造价高,在相同 散热量下,需散热面积大。但可进行局部调节。
单管顺流式:型式简单, 施工方便, 造价低, 但 不能进行局部调节,不能实现分户热计量。
12
2020/4/9
下供下回式
空气管
a b
>h pa pb
放风阀
i
13
2020/4/9
§3-2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3、水平供水干管、水平回水干管均有沿流 向方向的坡度( i 0.5% ~ 1% );
4、水箱兼起稳压、放气作用。
9
2020/4/9
§3-2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p73)
一、主要型式及其特点
作用压力不受限制,型式多种多样



回双 单
管 管
下 供 下 回


式中


机 械 循 环 系 统
§3-2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倒流式系统特点:
• 底层散热器的面积小,便于布置; • 便于通过水箱排气,无需设置排气阀; • 对高温热水供暖系统,可减少布置高架水箱的
困难; • K值低于上供下回式,总散热器的面积增多。
常用于高温水供暖系统。
18
2020/4/9
混合式
19
2020/4/9
特点:
系统压力损失大, 室温难于保证。
一、管路布置
需考虑:建筑物具体条件、外网特点 总体原则:
力求结构简单、节省材料、便于调节、 排气、易于阻力平衡。
具体包括: 引入口位置、环路划分、干管位置等
24
2020/4/9
§3-3 热水供暖系统管路布置与附设
引入口宜设置在建筑物热负荷对称分布位置
25
2020/4/9
§3-3 热水供暖系统管路布置与附设
下供下回式系统的特点:
• 供水干管先进底层,无效热损失小; • 安好一层后即可使用,给施工带来方便; • 排气困难。 适于顶棚下难以布置供水干或有地下室的建筑。
下供下回式系统的排气方式:
• 通过冷风阀手动分散放气; • 通过空气管手动或自动集中排气。
14
2020/4/9
中供式
i
i
供水管
i
回水管
15
下 供 上 回 混 合 式


式双 单
管 管
10
2020/4/9
上供下回式
i=0.2~0.3%
膨胀水箱
调节阀
管路布置符合对流特点, 用的最普遍
集气罐 截止阀
锅炉 水泵
i =0.2%~0.3%
散热器
单管顺流式 单管跨越式
双管式
11
2020/4/9
§3-2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与自然循环上供下回式系统的不同: • 增加了循环水泵和排气装置; • 水箱的连接位置不同; • 水平供、回水坡度不小于0.2%,宜采用0.3%; • 水平供水干管的坡向与重力循环系统相反。
三、作用压力的计算
3、自然循环系统总作用压力
pz p pf
未考虑沿途冷却时的作 用压力,即按上述公式 得出的计算值。
水在管路中冷却产生的 附加压力(附录3-2)
8
2020/4/9
§3-1 自然循环系统
四、自然循环系统的特点: 1、装置简单,运行无噪音,不消耗电能; 2、作用压力小,作用范围小,适于单幢建筑;
5
2020/4/9
§3-1 自然循环系统
三、作用压力的计算
1、双管上供下回式系统
各层散热器并联,进入各层散热器的 水温近似相同。(忽略在管中的冷却)
通过底层散热器水的作用压力为:
p gh1(h g )
通过上层散热器水的作用压力为:
p g(h1 h2 )(h g )
显然: p2 p1 易出现上热下冷的垂直失调现象。
2020/4/9
§3-2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中供式系统的特点:
➢减轻上供下回式楼层多时的垂直失调现象; ➢上部需设排气装置; ➢可避免顶层梁底标高过低,致使水平干管挡窗 户的现象。
可用于加建楼层的原有建筑物,或“品”字形建筑。
16
2020/4/9
下供上回式(倒流式)
i
i
i
i
17
2020/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