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浪淘沙(课堂PPT)
合集下载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之《浪淘沙》课件(共18张PPT)

四
请同学们再次吟诵这首古诗,边吟诵边体味刘 禹锡百折不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一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二二三节奏
一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韵脚: 沙涯家
一
现代汉语: 中古汉语:
浪淘沙(其一)
三
问题1:想一想前后两句有什么不一样?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 梦得。唐朝中晚期著名诗人, 有“诗豪”之称。曾任监察御 史。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 州司马。一度奉诏回京,却又 因《游玄都观》一诗触怒当朝 权贵,因而再度被贬,后历任 和州刺史。起起落落的人生并 没有使作者沉沦,而是让他以 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 的变迁。
平
[唐] 刘禹锡
长
阴平 阳平
平声
平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仄
上声 去声
上声 去声
仄
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短
入声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入Leabharlann 四声短入声一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仄平平平仄仄平 浪淘风簸自天涯。 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今直上银河去, 平平平仄平平仄 同到牵牛织女家。 平仄平平平仄平
六上语文ppt课件18《浪淘沙》(其一)古诗

六上语文ppt课件 18《浪淘沙》(其 一)古诗
目录
•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原文与注释解析 • 意境欣赏与情感体 • 课堂互动环节
01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唐代文学概述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 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 一,唐诗成为代表。
01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 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展现了其豪 迈的气概和广阔的胸怀。
02
诗中的“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 牛织女家”一句,寄托了诗人对宁 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浪漫主义 的情怀。
读者自我感受分享
在阅读本诗时,我能够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和诗人的豪迈情怀,仿佛自己也置身 于那波涛汹涌的黄河之畔。
平仄相间
诗人在诗句中合理安排平仄声调,使诗歌在朗读时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如“九曲黄河万里 沙”一句中,“九”、“曲”、“黄”、“河”、“万”、“里”等字平仄相间,形成了优 美的节奏感。
句式变化
诗人通过运用不同的句式结构,打破了单一的叙述方式。如长短句的结合、整散句的交替等, 使诗歌在节奏上更加丰富多变。
创作背景及历史地位
《浪淘沙》是刘禹锡创作的组诗作品, 共九首,此为第一首。
该诗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被誉为代表刘禹锡豪放诗风的典范之 作。
创作于作者被贬夔州时期,通过描写 黄河万里沙砾,浪淘风簸自天涯的壮 阔景象,表达作者虽遭贬谪却心潮澎 湃的豪迈气概和豁达胸怀。
02
诗词原文与注释解析
原文呈现及朗读指导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 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 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思考问题
01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 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 该诗。
02
通过想象和联想,在脑 海中形成画面,深入体 会诗歌的意境美。
目录
•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原文与注释解析 • 意境欣赏与情感体 • 课堂互动环节
01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唐代文学概述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 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 一,唐诗成为代表。
01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 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展现了其豪 迈的气概和广阔的胸怀。
02
诗中的“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 牛织女家”一句,寄托了诗人对宁 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浪漫主义 的情怀。
读者自我感受分享
在阅读本诗时,我能够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和诗人的豪迈情怀,仿佛自己也置身 于那波涛汹涌的黄河之畔。
平仄相间
诗人在诗句中合理安排平仄声调,使诗歌在朗读时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如“九曲黄河万里 沙”一句中,“九”、“曲”、“黄”、“河”、“万”、“里”等字平仄相间,形成了优 美的节奏感。
句式变化
诗人通过运用不同的句式结构,打破了单一的叙述方式。如长短句的结合、整散句的交替等, 使诗歌在节奏上更加丰富多变。
创作背景及历史地位
《浪淘沙》是刘禹锡创作的组诗作品, 共九首,此为第一首。
该诗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被誉为代表刘禹锡豪放诗风的典范之 作。
创作于作者被贬夔州时期,通过描写 黄河万里沙砾,浪淘风簸自天涯的壮 阔景象,表达作者虽遭贬谪却心潮澎 湃的豪迈气概和豁达胸怀。
02
诗词原文与注释解析
原文呈现及朗读指导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 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 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思考问题
01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 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 该诗。
02
通过想象和联想,在脑 海中形成画面,深入体 会诗歌的意境美。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17张PPT).ppt

结合背景资料, 你对刘禹锡有了什 么新的认识?
不惧挫折、勇 往直前、逆流而上 的豪迈气概。
再读诗句,读出黄河雄伟的气势,读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
联想
银河
传说
牛郎织女
体现了黄河之水好像从天而来 的雄伟气势;诗人不惧挫折、勇往 直前、逆流而上的豪迈气概。
跟学习伙伴有感情读全诗,边读边想画面吧!
18
单元主题
19 20
保护环境
21
学 习 要 求
18.古诗三首
唐代曲名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学习古诗的步骤 解诗题 知作者 明诗意 悟诗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被白居易称为“诗豪”。与柳宗元 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并称“刘 白”。现存诗800余首。
性格刚毅,有豪猛之气; 其诗大都简洁明快,极富艺 术张力和雄健气势。
字正腔圆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想想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
qǔ
歌曲
浪淘沙(其一)
qū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bǒ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
bò
簸箕
九曲
黄河解读古诗
黄河卷着泥沙, 风浪滚动的样子。 颠簸
联想画面和声音,读出黄河的雄伟气势。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诗人看到眼前气势雄伟的黄河,他想到了什么呢?在
诗歌中圈画出相关词语。
径直而上 逆流而上
如今直上银河去, ? 同到 牵牛织女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3张PPT)

而这一切又激发了诗人的浪漫情怀,引发出无限的遐想。他的思 绪随着黄河的奔流,一路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甚至触及那浩渺无垠的 银河。他想象着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景,深情地述说着他们之间的 爱情故事。最后两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调黄河的源远流 长,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让诗的韵味在读者心中久久回荡。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 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 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黄河、银河、牛郎织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织女家。” 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大胆的想象,想到了牛郎织女的 神话传说。
朗读古诗,想想诗人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 气势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长、弯曲、沙多。 波涛滚滚,气势磅礴。
由现实联想到神话,烘托 出黄河的雄伟气势。
全诗赏析
这首诗巧妙地将写实与想象、描写与夸张融为一体。前两行用写 实的手法,生动描绘了黄河那奔腾万里、气势磅礴的景象:“九曲黄 河”展现出泥沙滚滚的壮阔形态,“浪淘风簸”则描绘出波涛汹涌、 声音震天的动人画面。这一切仿佛都在验证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豪迈诗句,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磅礴的气势。
艺术特色欣赏
刘禹锡的《浪淘沙》在唐诗中独树一帜,以歌颂黄河为主题,展 现出别样的韵味。诗人站在洛阳的黄河之滨,目睹黄河的来去匆匆, 那黄水奔腾而至,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一个“沙”字巧妙地 将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裹挟大量泥沙,致使水色变得浑浊的特点刻 画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以水中沙砾沿途经受“浪淘风簸”的 形象描绘,表现出黄河水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彰显出它冲 击一切的磅礴势头。这种深邃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刘禹锡的 《浪淘沙》成为歌咏黄河的经典之作。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 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 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黄河、银河、牛郎织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织女家。” 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大胆的想象,想到了牛郎织女的 神话传说。
朗读古诗,想想诗人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 气势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长、弯曲、沙多。 波涛滚滚,气势磅礴。
由现实联想到神话,烘托 出黄河的雄伟气势。
全诗赏析
这首诗巧妙地将写实与想象、描写与夸张融为一体。前两行用写 实的手法,生动描绘了黄河那奔腾万里、气势磅礴的景象:“九曲黄 河”展现出泥沙滚滚的壮阔形态,“浪淘风簸”则描绘出波涛汹涌、 声音震天的动人画面。这一切仿佛都在验证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豪迈诗句,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磅礴的气势。
艺术特色欣赏
刘禹锡的《浪淘沙》在唐诗中独树一帜,以歌颂黄河为主题,展 现出别样的韵味。诗人站在洛阳的黄河之滨,目睹黄河的来去匆匆, 那黄水奔腾而至,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一个“沙”字巧妙地 将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裹挟大量泥沙,致使水色变得浑浊的特点刻 画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以水中沙砾沿途经受“浪淘风簸”的 形象描绘,表现出黄河水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彰显出它冲 击一切的磅礴势头。这种深邃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刘禹锡的 《浪淘沙》成为歌咏黄河的经典之作。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5张PPT).ppt

18 古诗三首
天涯 生涯 天涯海角 无边无涯
黄莺
风簸
夜莺
莺歌燕舞
城郭 郭老师
苔藓
板闼 排闼 重闼
菜畦 春畦 畦田
天涯海角 黄莺
夜莺 城郭
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 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 又用为词牌名。
诗题溯源
浪淘沙是词牌名,隋唐燕乐大兴,文人善取乐入诗。中唐刘禹锡、白居易 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全唐诗》在词部中说 “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 为填词”。
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 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 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会昌 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 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 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 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 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 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 宾客集》。
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院,众多亭台楼 阁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时间角度:烟雨江南的空蒙迷离的美景。
江南深邃的文化底蕴,回味悠长。
春光明媚 深邃悠远
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题写
题解:本诗是诗人题写在杨骥家屋壁上的一首诗。
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 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 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 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 (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 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 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 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 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 称王文公。
天涯 生涯 天涯海角 无边无涯
黄莺
风簸
夜莺
莺歌燕舞
城郭 郭老师
苔藓
板闼 排闼 重闼
菜畦 春畦 畦田
天涯海角 黄莺
夜莺 城郭
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 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 又用为词牌名。
诗题溯源
浪淘沙是词牌名,隋唐燕乐大兴,文人善取乐入诗。中唐刘禹锡、白居易 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全唐诗》在词部中说 “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 为填词”。
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 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 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会昌 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 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 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 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 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 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 宾客集》。
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院,众多亭台楼 阁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时间角度:烟雨江南的空蒙迷离的美景。
江南深邃的文化底蕴,回味悠长。
春光明媚 深邃悠远
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题写
题解:本诗是诗人题写在杨骥家屋壁上的一首诗。
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 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 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 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 (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 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 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 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 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 称王文公。
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课件(共17张PPT)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 楼》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凉州词》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 《浪淘沙·其一》
唐代教坊曲, 由刘禹锡、白居易 创造。其形式为七 言绝句,后又用作 词牌名。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①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
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 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 的夜晚相会一次。 ② 直上银河:运用张骞寻源的典故。
译文: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写景
气势磅礴、
浪淘/风簸/自天涯。 宏伟壮观。
如今/直上/银河去, 豪迈、浪漫,
想象
对美好生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的向往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借黄河雄伟壮美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奋 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以及对宁静 美好生活 的向往。
诗歌赏析
注释: ①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
多。 ②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③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
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④ 自天涯:来自天边。 译文:
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 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访牛郎织女的家。
“直上”是什么意思? “上”换成“入”“到”“去”好不好?
不好,本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 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直上” 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 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换成“入”“到”“去”都没有逆流奋进之感, 所以“直上”更合适。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 楼》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凉州词》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 《浪淘沙·其一》
唐代教坊曲, 由刘禹锡、白居易 创造。其形式为七 言绝句,后又用作 词牌名。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①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
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 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 的夜晚相会一次。 ② 直上银河:运用张骞寻源的典故。
译文: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写景
气势磅礴、
浪淘/风簸/自天涯。 宏伟壮观。
如今/直上/银河去, 豪迈、浪漫,
想象
对美好生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的向往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借黄河雄伟壮美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奋 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以及对宁静 美好生活 的向往。
诗歌赏析
注释: ①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
多。 ②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③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
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④ 自天涯:来自天边。 译文:
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 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访牛郎织女的家。
“直上”是什么意思? “上”换成“入”“到”“去”好不好?
不好,本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 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直上” 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 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换成“入”“到”“去”都没有逆流奋进之感, 所以“直上”更合适。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7.古诗三首《浪淘沙》刘禹锡 (共25张)

虚指,形容黄河弯弯曲 曲的地方很多。
九曲黄河万里沙,
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弯弯曲曲的黄河夹带 着大量泥沙。
黄河卷着泥沙, 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簸:颠簸。
浪淘风簸自天涯。
天边
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汹涌,从天边 一直来到这里。
“九曲”点明黄河弯 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写出了泥沙之多。
天边。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牵牛:传说中的牛郎。织女: 传说中天上的仙女。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夹带着大量泥沙,黄河卷着泥沙, 风浪汹涌,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我想沿着黄河滚滚 的波涛,直上浩渺的银河,和传说中的古人一同到牛郎和 织女的家里做客。
运用:查一查本课三首诗中运用到的典故,仔细读一读,体会作 者表达的情感。
➢ 说说《浪淘沙(其一)》是怎样写出黄河的磅礴气势的。
古诗前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通 过“九曲、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写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奔腾而来的磅礴 气势。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课文结构
九曲黄河万里沙
写实
浪淘风簸自天涯
多音字:辨析
簸
读bǒ的时候,是“用簸箕盛粮食等上下颠动, 扬去糠粃尘土等物”的意思。如:簸谷。 读bò的时候,是“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 敞口”的意思。如:簸箕。
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浪淘沙(其一)
qū
[唐]刘禹锡
bǒ
yá
九曲 黄河 万里沙,浪淘 风簸 自天涯。
如今 直上 银河去,同到 牵牛 织女家。
人教部编版12. 古代诗歌三首《浪淘沙》课件(共37张PPT)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淘沙》 ——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 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 遂令东海变桑田。
1Leabharlann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山西)。
他生活在唐代末年,经历了很 多艰辛,所以他的诗很多是在 讽刺当时的社会,表达了对社 会的不满
2
茫茫 浩浩 桑田 暮朝淘遂令
3
4
白浪茫茫与海连
白茫茫的浪花与大海相连
9
面对大海
我站在江岸上,见到…… 想到……
10
11
12
13
14
5
平沙浩浩四无边 平沙:水中可以作为田地的地方
四无边: 没有边际,十分辽阔 水中间的田地十分辽阔, 也是看不到尽头的。
6
暮去朝来淘不住 海水每天从早到晚 不停地冲刷着大地
7
遂令东海变桑田 于是叫东海变成了桑田
8
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 深刻道理。
浩瀚的大海也会变成桑田, 更何况是人生。人生的道路 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总会 遇到一些挫折与坎坷。
白浪茫茫与海连, 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 遂令东海变桑田。
1Leabharlann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山西)。
他生活在唐代末年,经历了很 多艰辛,所以他的诗很多是在 讽刺当时的社会,表达了对社 会的不满
2
茫茫 浩浩 桑田 暮朝淘遂令
3
4
白浪茫茫与海连
白茫茫的浪花与大海相连
9
面对大海
我站在江岸上,见到…… 想到……
10
11
12
13
14
5
平沙浩浩四无边 平沙:水中可以作为田地的地方
四无边: 没有边际,十分辽阔 水中间的田地十分辽阔, 也是看不到尽头的。
6
暮去朝来淘不住 海水每天从早到晚 不停地冲刷着大地
7
遂令东海变桑田 于是叫东海变成了桑田
8
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 深刻道理。
浩瀚的大海也会变成桑田, 更何况是人生。人生的道路 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总会 遇到一些挫折与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