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郑德荣等七位同志的事迹有感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有感精选4篇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有感精选4篇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有感120XX年6月27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郑德荣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七名同志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我局党委及时组织全体党员学习。
七名党员工作业绩和工作岗位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信念坚定、许党报国、为民造福的杰出楷模。
郑德荣同志作为一名守卫真理的“红色理论家”,他坚定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
作为一名默默耕耘的园丁,他坚守在教学一线,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传授给每一个学生。
他把“理想、勤奋、毅力、进取”作为座右铭,将信仰信念融入人生追求、学术研究以及教书育人中,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姜仕坤同志作为我省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去逝前为晴隆县委书记。
他把群众疾苦挂在心上,足迹遍布晴隆县所有乡镇、村居,和老百姓细算经济账、共谋脱贫策,发动群众种草养羊,发展山地特色经济,被群众称为“农民书记”、“算账书记”。
在晴隆县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他以坚忍不拔的劲头,探索出经济、生态、扶贫三效同步精准脱贫的“晴隆模式”。
我们要向七名全国优秀党员学习。
学习他们对党绝对忠诚的理想信念;学习他们敢于担当作为,始终坚持实践实干实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坚守道德操守,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崇高品格。
当前,我县卫计系统正在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我们要把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活动结合起来,与自己的工作职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要带头弘扬清风正气,做到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要攻克难,切实做好本职工作,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2篇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2篇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2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篇一】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近日,党中央决定,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他们坚守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的先进事迹昭示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
学习优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为民服务的信念。
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科研事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新时代担当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革命时期是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和平时期是”心里装着人民群众,爱民就是尽自己所能,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学习优秀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
他们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缩影,他们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敢于开拓,弯眉说担当,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身到工作中去,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大的利益,尽职尽责、实干苦干。
新时代的中国人都应该为这样的梦想而努力拼搏,奋发图强,挺起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学习优秀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他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群众温暖如火,对待自己近乎苛刻。
正因为有这样自律的精神,能让他们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投身的革命事业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青天”,革命精神是党事业发展的关键,没有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在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小康的征程上不断奋勇前进。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每一个共产党人带着为人民谋福利的责任时刻保持奋斗状态在革命道路上前行,正有着千千万万像郑德荣他们这样的优秀共产党人正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实干精神,正在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篇二】近日,中共中央追授郑德荣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郑德荣等7名同志心得体会

郑德荣等7名同志心得体会一、学习笃行,以身作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不仅仅是在告诉我们要多学习,更是在告诉我们要多思考,要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工作中,我们一直秉承“学习笃行,以身作则”的原则,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学习型的团队,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二、注重团队协作,实现共赢“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和责任,要学会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我们在工作中不仅仅是个体,更是一个整体,只有团结一心,相互支持,才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
而在实现团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实现共赢。
三、独立思考,不断创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在踏实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独立思考,不断创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不断向前。
而在创新中,我们也要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
四、始终将公共利益置于首位“一念间,人间道;一念间,修行道。
”在工作中,我们时刻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怎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公共利益。
只有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们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公仆,成为真正的民生工程师。
因此,不仅仅要注重自身的利益,更要注重公共利益,时刻将公共利益置于首位。
五、坚守奉献,追求卓越“一日为官,一日为民。
”在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而在工作中,我们更加要坚守奉献,努力追求卓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工作中做出更多的贡献,成就更大的业绩。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成为一名真正的行业领军人才。
六、勇做攻坚克难的能手“爬雪山,洗河流,一往直前勇砥坚决。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品5篇)

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品5篇)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要学习他毕生追求真理精神。
他作为一名守卫真理的“红色理论家”,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他从不放弃任何一次传扬红色理论的机会,他讲学的足迹遍及半个中国。
郑德荣一生著作等身,宏论盖世,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93岁高龄的郑德荣带病撰写了纪念*,并入选“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
郑德荣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最早一部创立概论体系的著作;《毛泽东思想史稿》是国内研究毛泽东思想最早的一部专著,该书修订本被中共中央办公厅确定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理论学习的配发教材。
要学习他恪尽责任的治家精神。
郑德荣最小的儿子郑晓亮用八个字形容郑德荣治家的家风:和谐、健康、互助、进取。
郑德荣一生夫妇恩爱、教子有方。
他特别能照顾人,当爱人80多岁身体不太好时,他帮着老伴穿衣服、削水果、陪老伴散步等,给晚辈们做出了榜样。
在他们两位老人的感召下,他们的子女都很和谐幸福,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婆媳之间都过得很和谐,他们的家庭被街道社区评为“五好家庭”。
郑德荣乐于助人,当谁家遇到经济困难时,他总是慷慨解囊,及时给予帮助。
自己生活上十分节俭,买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几年,买东西从来不买名牌,也不让儿女们乱花钱,经常买一些地摊上卖的鞋子和衣服穿。
学习郑德荣,更要力争做郑德荣式的党员干部。
把学习作为日常生活习惯,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把追求真理作为工作的不竭动力,把终生搞研究作为自己一生不悔的选择。
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郑德荣把传扬红色理论作为责任和使命,毕生追求、信仰马克思主义,毕生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的多篇论文匡正了传统学术观点,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事业坚持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以德为荣,郑德荣人如其名。
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信仰之真纯、对党之忠诚、治学之严谨、育人之用心、律己之严格、襟怀之坦荡,理解什么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3篇

对党忠诚,信仰坚定,是对每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
郑德荣,我国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就是一名信仰坚定,对党绝对忠诚的标杆党员。
是什么支撑着他走完这短暂但又光辉的一生,答案便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直到他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时,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他终生热爱的党的事业,仍是他毕生追求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这便是信仰的力量。
党员干部首先要学的就是这种对党忠诚的纯洁,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
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是党性原则和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被誉为“红色理论家”。
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对党忠诚,才能始终保持干净,才有自信、有胆量去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勇于担当,才能最终做出对党对人民有益的光辉业绩。
其次要学的是对党的事业的坚守。
面对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诉求,他笔耕不辍。
2019年,建党90周年,郑德荣85岁,这一年他发表学术论文多达13篇。
2019年92岁的郑德荣又申报了十九大专项重大课题。
在他临终前两天,还在听取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为了党的事业孜孜不倦,鞠躬尽瘁。
第三要学的就是探索创新的韧劲。
他是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
为了掌握学术动态,郑德荣教授坚持阅读大量的学术期刊和报纸文献,而且还记读书笔记。
他在学术界首次明确提出,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手和奠基人。
这便启示我们要在不断学习思考中提高思想认识,在探索创新中提高工作质量,鼓励大胆探索,做好总结提炼,带动工作全面提升。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因此,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打铁必须自身硬,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坚守对党的信仰,坚守对事业的追求,坚守在探索创新中的坚韧,坚定不移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践行者,共同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近期,我学习了解了郑德荣同志的生平事迹,感触很深。
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6篇

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6篇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1作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近日,我们学习了郑德荣老师的先进事迹,郑老毕生信仰坚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勤奋创新,不断探索,为人师表,是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中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是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学习的楷模。
郑老将毕生精力用于学术领域,不断进取,探索创新,把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层层渗透,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进行深度解析,并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进行播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者,培养出一批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的优秀学生。
郑老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一、学习郑老信仰坚定,时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像郑老那样,忠贞不渝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刻用马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十九大精神等重要思想武装自己,不因暂时的困难和现实的复杂而动摇自己的信仰,要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时刻要相信和传递正能量,不要被那些负面的言语所动摇。
二、学习郑老钻研创新的精神,并用于自己的工作中。
郑老在学术领域不断钻研创新,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作为一名平凡的基层工作者,我们必须学习郑老的探索创新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的钻研新的工作方法,更加便利地服务于他人。
三、学习郑老不忘初心的坚守。
郑老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全心全力、矢志不渝,贡献了毕生精力。
十九大的主题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初心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满意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我们要以榜样的精神作为不断前进的动力,让郑老的精神时刻鞭策着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2以先进典型为标杆让榜样力量指引方向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体会【共7篇】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体会【共7篇】郑德荣等7名同志的光荣事迹是很多地方干部值得学习的地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一共7篇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体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篇一在建党97周年之际,中共中央为大力表彰宣传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新时代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党中央决定,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七位优秀共产党员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其中印象深刻的就是郑德荣教授,无论年龄多大,身体多不好都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超额完成自己培养博士生和发表专著的目标,做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一位信仰坚定的优秀共产党员。
郑德荣男,汉族,吉林延吉人,1926年1月出生,1952年11月参加工作,195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
20XX年5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2岁。
郑德荣同志是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67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稿》开创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以鲜明政治立场、卓越学术成就践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与执着。
郑德荣虽然是一位教师,但是他始终做到在其位谋其政,立足自己的岗位,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到最后一刻,这让我想到,新时代新作为,不是你有多高的权力,不是你有多高的职务,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善始善终,奋发作为,就是坚持“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的优秀党员。
他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政治标准,把做人作为教育学生第一重点,作为教师,郑德荣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三位一体的,而传道应列为首位。
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

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第1篇:学习郑荣德等同志先进事迹心得学习郑荣德等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018年6月27日,中共中央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来自中国共产党各个战线,各个领域的他们,用感人肺腑先进事迹、激荡人心的崇高品格,为我们砥砺奋进、振兴中华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力量。
七位优秀共产党员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郑德荣教授,虽然年老多病,但仍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超额完成自己培养博士生和发表专著的目标,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一位有着坚定信仰的优秀共产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郑德荣同志就是一个坚定信仰者,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
被誉为“红色理论家”的他,从不因现实复杂和生活琐碎而放弃梦想。
在他身上体现了信仰的光芒,让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信仰可以化为实际行动。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的我,应当以郑德荣等同志为榜样,做有信仰的党员。
在平凡岗位上,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善始善终,奋发作为,坚持“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第2篇:学习高德荣先进事迹学习高德荣,一个自我实现的时代楷模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高德荣就是这样的一位人。
他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坚定的目标追求,有坚定的人生选择。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怒江独龙族解决了生产生活问题,帮助独龙族群众脱贫致富。
他的贡献不仅是物质的,也有精神层面的,作为时代楷模,他的事迹是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进的动力,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宝贵经验,有给我们生活提供了向导。
高德荣用毕生精力奉献独龙族,奉献怒江,奉献社会,真正做到了自我实现,这也是一名共产党人的优秀品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邓德荣等七位同志的事迹有感近日,学习了郑德荣、钟杨、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七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深受感动,他们其中,有年高德劭、一以贯之的传承马克思主义的耄耋老人,有风华正茂、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强军伟业的海军飞行员,也有新时代焦裕禄似的好干部,始终奋斗在扶贫攻坚的第一线等等,不管他们什么年龄,不管他们什么职业,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是我们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我们新时代党员的杰出楷模,值得我们大家用心学习。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作为一名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首先,要像郑德荣和钟杨同志那样养成坚持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努力推动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要像李泉新同志和张超同志那样养成敬业爱国、踏实肯干的好作风,用自己满腔的热情清分工作,以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一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最后,养成脚踏实地、敢于担当的好品质,要像姜仕坤同志、许帅同志和张进同志那样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不为个人私利,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新的时代,新的发展,新的起点,在这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我们要以这七位党员为榜样,学习他们敢于担当、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精神,立足于自身岗位职责,服务好基层群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展现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