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红卍字会牟平分会暨恤养院历史初探
论民国时期道院暨世界红卍字会的合法性危机及其应对

论民国时期道院暨世界红卍字会的合法性危机及其应对作者:王林来源:《东方论坛》 2018年第2期摘要:世界红卍字会是源于道院的慈善组织,两者均在北京政府内务部立案,成为合法团体。
1928 年10 月道院因与北洋官绅来往密切且带有迷信色彩而被查封,世界红卍字会却因慈善业绩突出而得以保存。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从党政两方面,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慈善团体监督体制,而监督的重点则是慈善团体的立案或重新立案。
世界红卍字会为了能在新政权下获得合法性,只能顺从这种监督体制,力求获得各级党部的许可,进而在主管机关立案或备案。
与华洋义赈会和中国红十字会相比,世界红卍字会的合法性比较脆弱,但民国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还是为它的生存和发展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关键词:民国时期;道院;世界红卍字会;合法性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8)02-0025-08慈善团体的合法性是指慈善团体按照有关法规,到政府主管部门登记立案,在接受政府监督的同时,也得到政府的保护或资助。
慈善团体的合法性是慈善团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政府履行监督职能的具体体现。
本文拟以民国慈善著名的慈善组织——世界红卍字会为例,考察其在合法性问题上所面临的危机及其应对方法,并借此分析民国时期慈善团体生存和发展的制度环境。
一、政权更替之际的合法性危机世界红卍字会是源于道院的慈善组织,因此,红卍字会的存亡与道院有密切的关系。
道院是1921 年创设于济南的宗教慈善组织。
道院崇奉至圣先天老祖,基、回、儒、释、道五教教主暨世界历代神圣贤佛,以参悟太乙真经,贯彻五教真谛,阐明大道为宗旨。
设立道院均冠以所在地,名曰某某道院,济南道院为母院。
道院以静坐为内功,善行为外功。
道院设六院:统院、坐院、坛院、经院、慈院、宣院,附设机构有道德社、世界红卍字会、世界宗教研究会、灵学研究会。
道院道务分为五项:1. 崇尚道德以蕲大同;2. 阐扬道旨以宏化渡;3. 设立学校以惠平民;4. 力行善举以利伦群;5. 举办实业以裕慈款。
天津民间宗教现实活动调查与对策研究

天津民间宗教现实活动调查与对策研究濮文起2013-1-14 13:51:19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阳)2011年6期内容摘要:19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强劲推行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巨大变化,与全国各地的民间宗教一样,天津民间宗教也出现了复活的态势,特别是步入21世纪以后,更是呈现出日益兴盛的发展趋势。
为了掌握天津民间宗教现实活动的真实情况,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笔者运用宗教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活跃在天津的民间宗教,展开了田野调查。
一年来,笔者走访了南开区、津南区、北辰区、西青区、东丽区、大港区、静海县、蓟县等地民间宗教活动比较盛行的七八个乡村城镇,调查了近百名男女老少信众,召开了十几次座谈会,并多次参加民间宗教举办的各种法会,现场观察了广大信众的信仰活动。
为了调查天津民间宗教与外埠民间宗教的渊源关系,笔者还前往河北省沧县、平乡县和山东省惠民县、章丘县,调查了那里的民间宗教活动。
此外,在调查过程中,笔者还采取社会学的“问卷”方法,向民间宗教信众发放了200份“问卷”。
与此同时,笔者又采用宗教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天津民间宗教历史进行了简略回溯。
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天津民间宗教的历史与现状、天津民间宗教现实活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就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当代天津宗教信仰领域中的民间宗教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天津民间宗教;现实活动;调查;对策;研究作者简介:濮文起(1951-),天津市人,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天津市公安警官学院宗教研究所名誉所长、特聘教授。
一、天津民间宗教的历史与现状明中叶以来,天津是民间宗教活动盛行地区之一,如明中叶出现的无为教、黄天道、东大乘教、西大乘教、弘阳教,清初问世的天地门教、在理教,清中叶产生的太上门教,以及清末的义和拳教,民国时期的一贯道、九宫道、道院与世界红卍字会等教派,都曾在天津广泛流传,对天津民众的精神生活发生过重要影响。
烟台恤养院旧址

烟台恤养院旧址作者:宋玉娥来源:《走向世界》2020年第09期烟台恤养院旧址位于烟台市芝罘区南山路南端。
建有砖石结构的四层楼房三座,三层楼房两座,系中西合璧式的学校建筑。
分为东、西两院,垣墙以东属家务部,为女孤儿和婴儿部分。
西院则为教养部,全部为男孤儿所用。
中门四扇大门上前后两面分别镌有“整齐严肃、庄重端正”8个大字。
整个恤养院旧址的建设,由世界红卍字会烟台分会筹办。
从1929年始建,1932年冬竣工,1933年开始接收需要抚恤、抚养人员,当年八月初一(9月20日)正式开幕。
世界红卍字会烟台分会成立于1925年,1926年3月正式开幕,首任会长是澹台玉田。
1929年筹建孤儿院,1930年春正式定名为:“世界红卍字会烟台分会恤养院。
”并成立董事会,由澹台玉田任董事长,王承宴任副董事长、王树慈任院长、王树开及褚文郁任副院长。
烟台恤养院救助对象主要是孤儿、婴儿、嫠妇、产妇、残疾、老羸。
孤儿的来源主要是收养12岁以内家中贫苦无父或母之男女孤儿和抚育到3岁后拨归孤儿部的弃婴遗婴。
婴儿的来源主要是“接收失养之男女弃婴遗婴”。
烟台恤养院在试办初期,便在恤养院大门外左侧,离地高约1米左右的墙壁上,设置了专门接收婴儿的大型抽屉——“济生阁”。
1938年前,恤养院的经费全部依靠社会募捐,1938年2月,日军占领烟台后,工商业纷纷倒闭,经费来源枯竭,褚文郁筹资3万元成立孤儿工业出品部。
设置机织科、缝纫科、木工科、针织科、印刷科等,后增设纺织科、毛织科、糕点科等厂。
孤儿在学习之余,学习各种工艺,生产自养,以备出院后,到社会上能自谋生活。
但在抗战胜利前夕,日寇濒临崩溃,物价暴涨,恤养院的生产部门难以维持,相继停工,1946年恤养院董事会也终止。
1948年10月,煙台市人民政府将恤养院作为民政局所辖的救济单位。
1954年9月,烟台市各界人民大会决定更名为“烟台市生产教养院”,1959年更名为“社会福利院”。
世界黄、蓝等卍字会考论 - 中国宗教学术网

世界黄、蓝等卍字会考论侯亚伟 ⊙内容提要: 民国时代,除世界红卍字会外,还有世界黄卍字会、世界蓝卍字会、白十字会、无极道院等卍字会,在信仰、宗旨和事业上和世界红卍字会相似。
它们均渊源于世界红卍字会,或会员来自于世界红卍字会,或受其影响而成立。
各卍字会的会员呈现出在职业身份上以商绅、旧官僚和退伍军人为主,在年龄结构上以中老年居多,在籍贯上以天津及其周边为主的特征,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
关 键 词:卍字会 渊源 关系 会员作者简介:侯亚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博士后。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民间宗教活跃的时期,一方面在理教、三一教等明清以来产生的民间宗教继续活动,一方面同善社、悟善社、万国道德会、道德学社等民间宗教团体,纷纷成立。
A道院-世界红卍字会也产生于这一时期。
1915年始,山东滨县驻防营长刘福缘、县长吴福永和一些文人骚客经常开坛扶乩,于1921年2月9日正式在济南成立道院。
不久,作为道院的一个下属机构,世界红卍字会在济南成立,并率先在北京、天津、济宁等地设立分会。
在它的影响下,世界黄卍字会、世界蓝卍字会、白十字会、无极道院亦纷纷成立,其中以世界黄卍字会、世界蓝卍字会的规模较大。
B和世界红卍字会一样,这些卍字会,是民间宗教慈善团体。
学术界对世界红卍字会已有较多研究,而对黄、蓝等卍字会,除宋光宇、濮文起、高鹏程等学者的相关论著C,略有提及外,至今尚无深入研究。
本文以档案资料为核心,对世界黄、蓝等卍字会进行考论。
一世界黄卍字会,全称世界黄卍字会天津总会,会址在天津望海楼后胡同。
该会成立于1926年,1947年5月4日,改名天津市黄卍字会。
D会长先后有焦天斌(或作彬)、薛兰亭、李实忱、张雁宾等人。
除总会外,天津还有三处分会。
第一分会设在营门,由刘鼐臣、周捷三先后负责;第二分会设在鼓楼西,由张湘洲、刘凤池负责;天津县第一分会由吴少怀负责。
另有一分会在北京,不详其情。
在遵令改为“天津市黄卍字会”时,第一分会保留,更名为天津市黄卍字会第一办事处;“第二分会及天津县大张庄分会(即县分会——笔者注)、本市中心办事处并驻平办事处,一律暂行结束。
红、黄、蓝卍字会

红、黄、蓝卍字会作者:章用秀来源:《慈善》2012年第03期人们在佛寺随喜,会看到释迦牟尼佛像胸际有“卍”符文;在古典园林游玩也会在楼阁椽头见到“卍”形彩绘纹样。
“卍”字纹也作“卍”形,读作wan(万),它不是方块汉字,更不是国产货。
《辞海》里说,它是上古时代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和火的象征,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等国家都有出现。
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都使用。
此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用作“万德吉祥”的标志。
20世纪以来,天津出现了一系列以“卍”为标志的宗教慈善团体。
先说天津红卍字会。
该会发源于道院,《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一览》里说,红卍字会乃“纯粹世界性之团体,不涉党派,不谈政治,不作慈善范围以外之企图”,“以促进世界和平、救济灾患为宗旨”。
其特点是“不分宗教门户,由儒释道耶回五教信徒组织而成,以归之于道”。
以“救济灾患、促进和平”为宗旨,崇奉至圣先天老祖暨五教合一,其开展的慈善活动非常庞杂,包括施医、施药、种痘、恤嫠、恤兵、救灾、施粥、冬赈等,并开设有卍慈小学校和残废院各一处。
设在唐家口的残废院,1930年留养残疾人50名、1947年16名,1948年22名。
设立专门的残疾院,这在天津慈善史上是值得一提的大事。
此外,红卍字会还设有育幼所一处,1947年收容孤儿83人、1948年130人。
1928年起,红卍字会每年都在新唐家口开办粥厂,堪称天津市冬赈粥厂的主力。
据1950年统计,卍慈小学共有23个班级,1200名在校学生,32名教职员。
育幼院从1946年起先后共收容过170名孤苦儿童。
育幼院曾购置织布机、织袜机、缝纫机等,组织开办木工厂、刺绣班、织袜班,后因办理不善相继停业。
该会在日本投降以前为会长制,其后为理事制,设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监事共计18人。
理事会下设6股,即总务、储计、防灾、救济、慈业、交际,综理一切会务工作。
青岛红卍字会附设慈济院初探

青岛红卍字会附设慈济院初探作者:沈敏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02期摘要青岛红卍字会附设慈济院是民间慈善机构附属的行慈机构,内部机构完备,基金来源渠道多样,进行永久性慈业,涵盖了专门性救济、慈善教育、慈善治疗、慈善救济等慈善活动,客观促进了青岛慈善救助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慈济院基金来源永久性慈业中图分类号:D693 文献标识码:A0引言青岛红卍字会于1922年成立于新泰路,后迁至大学路7号和鱼山路37号。
自1943年4月16日起至12月31日,青岛红卍字会进行了近9个月的筹备,附设慈济院于1944年成立。
慈济院是附属于青岛红卍字会的,且以“清赤贫、拯饥苦”为己任。
1954年,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交由中央人民政府接手,各地分会亦呈请地方政府接收、改组,青岛红卍字会连同附设慈济院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青岛红卍字会附设慈济院(下简称慈济院)存在的10年期间,它对青岛慈善事业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1慈济院的概况1.1慈济院的内部机构及信仰红卍字会分六部:总务部、储计部、防灾部、救济部、慈业部、交际部,六部下设不同股。
与之相较,处于附属地位的慈济院设立部门相对简单,总务部成为其日常事务的主要机构。
慈济院实行董事制,设有院长、副院长职务及总务部,分立文牍股、会计股、庶务股、调查股,下属有育婴部、孤儿教养所部、孤儿习艺所部、平民学校部、平民治疗部、因利局部、恤嫠局部及卹产局部。
据资料表明,平民学校创办于1934年,平民治疗所、恤嫠局成立于1930年,因利局成立于1927年,可见,慈济院下属的部分部门是由红卍字会直接移交其管理的。
红卍字会是植根于道院的,道院和红卍字会是二而一的组织,二者之间道院既萌生于前,又统摄于后。
道院的《道院纲则》中规定了统院、坛院、坐院、经院、慈院、宣院等六院则文及供奉对象如佛祖、真人等。
慈济院与道院、红卍字会有相同的宗教信仰,信奉至圣先天老祖及儒、释、道、基、回五教创始人。
论红卍字会的会员资格、类型与社会基础

切均赖 神示 与;il 营运 , }J @ J 来 若无 法 读 解 乩示 , 就根 本 无 法成 为 正式 的修 方 了。成 为修 方 之后 六 个
月, 即可跻 列于 红 字 会 , 以会员 身份实践 参 与其外 慈 的活 动 。 3 中村元 所 言确 有道 理 , 理论 上 ”- J 但
泛 , 可 限于道 院修 方 , 不 庶可 易于发 展 。全 场 已经通过 。婴 芝 闻之 , 窃有怀疑 。比 即起 立 , 举 耶教 青年会 之设 立 范 围广 大 , 会 虽无 限制 , 职 员皆非 耶教徒 不能 充任 选举权之 规 定 。非 入 但
耶教 徒 亦不能 享有 防微杜 渐 用意 , 为深远 。其 组 织如此 严 密 , 以能有今 日之发 达 。 会 至 是 章 程规 定 , 若过 于广 泛 , 来 流弊甚 多 , 将 非修 方 亦可希 冀 被 选会 职 , 坏 会 纲 , 来 纠纷 将 不 破 未
员 类型 、 会员 的社 会基 础等 问题 均是 需要 会会 员资格
要 加入 红 字会 , 首先 就 必 须先 成 为道 院 成 员 。实 际 上 道 院 内对 加 入 红 字 会 的 “ 绑式 ” 捆 规
定, 一直存有分歧 。12 年在济南皖江会馆召开红 字会成立会时, 92 红 字会会员“ 不可限于道院修 方” 的开放性 规定 甚至 得 到全场 通过 。只是 由于道 院元 老之 一 的郑 婴 芝 援 引耶 教 青年 会 ( : 按 基督 教 青 年会 , MC 之例 , 理 力 争 , “ 定 非 修 方 不 能 人 会 之条 ” Y A) 据 才 规 。所 谓 修 方 , 有 道 名 的道 院之 人 。 指 虽然一直有异议 , 该条还是始终保持下来 。14 年 , 9 3 郑婴芝在上海道院讲演 中回忆当时 隋景道 : 议场所议各案最重要者 , 李佳 白传教士主张 字会成立后 , 入会会 员资格之规 定应该广
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诸“卍”字会

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诸“卍”字会作者:王娟王慰陈来源:《北京档案》2014年第10期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战乱频仍,加之灾荒连绵,广大民众备受其害、艰难度日。
民间慈善团体纷纷开展救护与赈济活动,留下可歌可泣的历史印迹。
大家通常较为熟知近代的新型慈善组织——西方“舶来品”红十字会,而对于在本土成长起来的规模较大的民间宗教性慈善组织——红卍字会,以及其他同符异色的诸卍字会系列,人则知晓无多。
其实,它们既非特殊个案,亦非昙花一现。
以北京地区为例,民国时期即曾活跃有红、黄、白、蓝卍字会。
一、红卍字会世界红卍字会起源于民间宗教道院。
道院于1915年发起于山东滨县,不久外传至济南。
作为道院的外围机构,世界红卍字会于1922年在济南成立,“以促进世界和平、救济灾患为宗旨”,并宣称“纯粹世界性之团体,不涉党派,不谈政治,不作慈善范围以外之企图”,同时拟设红、黄、白、蓝、黑五支分会,以相互联系、共宣教化。
后经钱能训(北洋政府前国务总理)、徐世光(中华民国前大总统徐世昌之弟、曾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等人发起筹备,当年又迁往北京成立了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会址设在西单舍饭寺十六号,并经内务部批准立案,之后通知各地道院成立红卍字会分会。
风云际会之下,世界红卍字会发展势头强盛、分布广泛,最多时达600余处,甚至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国均有分会。
红卍字会的骨干成员主要集中于绅商阶层、前清及北洋的达官贵族等社会名流。
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下设总务、储计、防空、救济、慈业、交际六部,按事务繁简各又分为若干股。
总会和各分会的机构设置、功能大体类似,分会具有相对独立性。
红卍字会立足本土的慈善传统,并效仿红十字会的战地救护事业,开展的救助活动非常庞杂,不仅设有护世队、学校、报社、恤养院、医院、育婴堂、孤儿院、残废院、贫民工厂、平粜局、恤养局、恤嫠局、恤老局、因利局、贷济所、棲流所、施粥厂、施诊所、施药所、施棺所、惜字处,还有临时性的救济队、赈济队、收容所、临时医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 界二 字 , 以全世 界 之 各 个社 会 即
故各 国十字会 之 组织 大半 隶属 于海 陆 军
但不 久 之后 , 承 虔 、 盛 群 、 澜 大 ( 上 均 系 曹 李 王 以 “ 名 ” 即加 入 道 院 求 修 后 的名 字 ) 人 重新 组 道 , 等
之 范 围, 工作 颇 注 意于战 事之 救 济 , 其 与
相 颉颃 , 不过 十字会起 源于战 时之 救护 ,
基金项 目: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 究项 目“ 山东近现代社会救 济研 究” 0 J C 6 ) ( 8D 0 9
作者简介 : 李光伟 (94 ) 男, 东青 州人 , 18 一 , 山 中国人 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
1 - 4
一
、
牟 平红 字会的源起与发展史略
为对 体 , 揭 其 无人 、 我 、 界 、 域 、 首 无 无 无 无一 切 歧 视 之 真 实 意 态也 。 红 字 云
者 , 色取 其 如 赤子 之 心 , 红 红如 皎 日, 具
牟 平红 字会 的全称 是世 界红 字会 牟平分
会 。世 界红 字 会 是 民 国著 名 的 民 间慈 善组 织 , 源起 于道 院。它 2 0世纪 2 0年代 前后创 始 于 山东
形式的慈善救 助活动, 特别是牟平恤养院的创 办运 营, 不仅在 一定程度上缓 解 了灾患对社会稳 定的破坏 , 亦为
近代胶 东社会慈善 事业的发展 注入 了新 的活力, 促进 了其近代转型 。 关键词 : 院; 道 世界 红 字会 ; 牟平红 字会 ; 恤养院
中图 分 类 号 :9 37 C l .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83 (o 9 0 o 1 0 17 09 2 o )2一 o4— 7
第2 6卷第 2期
世 界红 字会牟平分会暨恤养 院历史初探
李 光 伟
( 国 人 民 大学 清 史 研 究 所 , 京 lo7 ) 中 北 o 8 2
摘
要: 民国初期是 中国社会 急剧 转型的历 史时期 , 面对 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社会现 实, 富有社 会责任 感的
绅商发起 创办 了新 型的民间慈善组 织——世界红 字会。牟平红 字会作 为其 分支机构之一 , 积极开展 多种
驻 俄公 使 的杨 儒 曾 积 极 主 张 在 中 国设 立 红 十 字
道 院之所 以创办 世界 红 字 会 , 先是 2 首 0世
纪初 的国 际 、 内 情 势 使 然 。 就 国 际 上 看 , 一 国 “ 战” 的爆 发 对 世 界 影 响 至 深 且 巨 , 院 人 士 也 深 道 受影 响。牟平 红 字会在 追述世 界红 字 会创办 原 因时指 出 : 鉴于第 一次 世界 大战 以后 , 是遭 遇 凡
的影 响 , 院人 士 产生 了创 建一 个 业 务 范 围更 全 道 面 的慈善救 济组 织 的构 想 , 望这 个 组 织 能够 走 期 出 中 国 , 而 走 向世 界 承 担 更 多 的责 任 和使 命 。 进
从世 界 红 字会 成立 十周 年后 的纪念 宣言 中可 以
看 出这 层意思 :
收 稿 日期 : 0 —0 2 8 9—1 0 5
百余年 前欧 洲各 国在 瑞 士 日内瓦产
生之 万 国红 十 字会 ( 中国 亦 于前 清光 绪 二十 年加 入 ) 其 丰 功 伟 绩世 界 各 国之 ,
人 群 拜 受其 赐 者 多矣。 吾 人谈 论 及 此 ,
惟有 竭诚表 示 十分 敬 意 , 会 何 敢 与之
扶 助其事 业之 群 众 集 合 体 , 其 他 之 共 与
同相 结合 之 团体 组 织对 外公 开之 意 义无
体 。盖 院为体 , 会为 用 , 院为静 , 会为动 , 一体 一
者也 ” ]卷 。 上,
用, 一动 一静 , 用 兼备 , 静 互 根 , 体 动 一而 二 , 而 二
一
有 差别 。此 为命 名之 所 由来 。 其 次 , 院创 办 世 界红 字 会 的另 一 个 重要 道 原 因是 深受 国际红 十字 会 影 响。l 纪 末 , 9世 时任
会 , 甚至想 到 中国可 以援 引土耳其 等 国先例 , 他 以
中西文 教不 同为 由 , 红 十 字标 记 为 字标 记 以 改 示 区别 , I但 当 时 并 未 实 行 。受 国 际 红 十 字 会 [l 4
战事各 地 的人 民 , 颠沛流 离 , 酷情 形令人 目不 忍 惨
睹 。凡是爱好 和 平 的人 没 有 一个 不 反 对 的 。 从
20 0 9年 3月
鲁东大学 学报 ( 哲学社会 科学版)
L dn nvrt Ju lP ispya dsca Si cs dt n u ogU i sy oma( hl oh n i ce e io ) e i o 0 l n E i
பைடு நூலகம்
Ma . 2 o r .0 9 V0. 6 No 2 12 .
济南 , 随后遍 布 大 半个 中 国并 波及 海 外 。道 院 和 世界 红 字 会是 二 而一 的 组织 , 名虽 不 同 , 则 “ 实
一
有光 华灿 烂之 景 象是 也 ; 字 则取 其 四 围上 下无 不普遍 、 不 圆通 , 无 形成 为天 下
大 同之鹄的是也 ; 为一般表示 以同情 会
国内来 看 ,0世 纪 上 半 叶 的 中 国 内有 军 阀 混 战 、 2 土 匪横行 、 天灾不 断 , 民众处 于水深 火热 之 中。面 对 多灾多 难 的社 会 现 实 , 院人 士 认 为 “ 拯 救 道 欲
世 界 , 慈业 外 , 无更 善 之 策 。独是 世 界 之 广 , 舍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