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3讲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课件选修6(1)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文化遗产知识点概览

高考历史文化遗产知识点概览

高考历史文化遗产知识点概览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它们是我们过去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见证。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历史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与高考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习和应对高考。

一、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中经常涉及的古代建筑有“中国四大名楼”、明清宫殿和园林等。

学生们要熟悉这些建筑的位置、建筑风格、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价值,对于深入理解中国文化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对全人类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中国拥有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如故宫、兵马俑、长城等。

对于高考考试来说,了解这些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信息,包括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保护措施等,是必备的知识点。

此外,还要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分类和申报程序,以便更好地应对相关考题。

三、重要历史事件与遗迹高考历史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与重要历史事件和遗迹相关的试题。

比如,长征、南京大屠杀、抗战胜利等历史事件,都是学生们应该了解的内容。

此外,像故宫、天坛、颐和园等著名的历史遗迹,也是高考考点之一。

学生们需要对这些事件和遗迹的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包括时间、地点、相关人物等。

四、文化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某个地区或群体传承和创造的文化实践。

高考中也会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传统音乐、戏曲和民间工艺等。

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些文化传统的背景、特点和历史价值,以及它们对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作用。

总结:高考历史文化遗产的知识点涉及到中国古代建筑、世界文化遗产、重要历史事件与遗迹,以及文化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学生们需要熟悉这些知识点,并且能够清晰地概括和归纳出重要的信息。

掌握好这些知识点,不仅对于高考有帮助,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课件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课件

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发展规划,确保文化 遗产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代留下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THANKS
感谢观看
法律法规实施
严格实施文物保护法、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大 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全与完整 。
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研究和 探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做法,共同推动全球文化 遗产事业的发展。
保护技术与手段
数字化保护
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世界 文化遗产进行高精度数字化记录 ,实现文物信息的永久保存和全
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设计与产品开发
1 2 3
线路设计
基于文化遗产的分布与特色,设计多样化的旅游 线路,如文化遗产专线、跨区域联游线路等,以 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产品开发
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开发具有知识 产权的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如文创产品、艺术品 等。
体验式旅游
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提供沉浸 式的文化遗产旅游体验,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文 化遗产的历史与内涵。
重要的历史地位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 的中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01
陵墓建筑的杰出代表
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规模宏大,布局严谨
,体现了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高超水平和独特风格。
02 03
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秦始皇陵及其陪葬坑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如兵马俑、金 缕玉衣等,这些文物和艺术品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 的重要材料。
重要性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有助于传承 人类文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知识点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知识点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知识点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了濒临失传的语言、戏曲、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特殊文化空间、宗教祭祀路线或仪式等无形的文化形式。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6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8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

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3讲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课件选修6(1)

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3讲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课件选修6(1)

考核要求 必考 加试
b b d
c b c
b b c
4.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1)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
c
(2)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
c
(3)北京故宫所体现的宫殿建筑技艺和建筑风格
c
5.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1)颐和园的修建历史、布局结构和文化内涵
c
(2)颐和园的园林建筑技艺和古典园林建筑风格
六、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1.(加试)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c+)
(1)历史沿革:①西周宣王时,在此地修筑土城。 ②北魏时,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 ③明初大规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2)建筑布局及其文化内涵:平遥古城建筑布局是按照以儒 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安排的,方正端庄,中__轴__对__称__。它以 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 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反映了“神人共治”、儒道佛 “___三__教__合__一_”的文化内涵。
七、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1.(加试)桃花源里人家——西递(c+)
(1)特点 ①村落仿船形而建,整体轮廓与自__然__环__境__和谐统一。 ②以_血__缘__关__系__为纽带发展起来的宗族村落。
(2)文化价值 ①西递村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村落的 基本面貌和特征。被誉为“__中__国__明__清__民__居__博__物__馆_”。 ②西递村的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建之精,文 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 2.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c+) (1)概况:宏村位于黟县桃花源盆地的北缘。始建于明代,清 代继续营建。有一百五十多座古建筑完好地保存至今,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称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 落。

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知识点总结(全站)

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知识点总结(全站)

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着重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容及其它的文化价值,从而在文明史的架构里呈现新的历史画面。

人类在漫长的演进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无数优秀的文化遗产。

人们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所创造的文明已经与自然和人类的精神融为一体,这是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和谐融通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促进人类的进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在国际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了解和考察世界文化遗产是学习者面对的时代命题。

本模块教学的三维目标表述如下: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知道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容及其多姿多彩的个性化特色;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的;能够用艺术的美的眼光来审视和感受这些文化遗产,并且能就这些遗产对不同文明的影响作出初步的分析和总结。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能够收集有关资料,以多样的学习方法体会与感悟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体会互动合作的学习过程;培养开阔的视野,学习认识中国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地位。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多元文化价值观;认识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世界及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懂得人类生存的环境里,文化与自然有不可分割和密切相联的关系,从而树立基于文化和自然两方面的环境保护意识;能够从一些起警示作用的世界遗产中认识其特殊的教育意义。

上述三方面目标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整体,是通过各单元的教学来呈现的,每个单元都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产的光芒,每个单元在表述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也折射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意蕴。

在教学过程中,要按《历史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以保证高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一、课标容(1)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的主要容,知道世界文化遗产登录的标准,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

高中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第3讲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第3讲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第3讲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一、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1.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1)平遥古城的历史①周宣王时期,周朝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在此地修筑了一座土城。

②从北魏开始,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

③明朝初年,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④明清时期,城墙外边还有护城河,整座城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2)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①结构: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

②布局特点:按照传统礼制布局,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③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2.“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1)背景:明清是平遥商业最繁盛的时期。

当时的平遥是晋商的主要发源地,商业繁盛;平遥商人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甚至远及海外。

(2)文化内涵①日升昌票号是我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具备了早期银行的特征。

②是平遥票号甚至晋商的代表。

③是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

易错提醒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都市建设不矛盾。

平遥古城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在体现城市的核心文化和建筑特色等方面,更是现代化都市建设所要学习的,这也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所在。

二、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1.西递、宏村古村落的历史和特点(1)西递村①历史: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胡氏宗族村落;北宋时,胡氏五世祖胡士良始建,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②特点:仿船形而建,整体轮廓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2)宏村①历史:始祖汪彦济,南宋时定居于此,明代汪氏族人积累大量财富后,回乡大兴土木,立祠堂、建宅院等;清代建成许多形制不同的古建筑。

②特点:整个村落仿牛形而建,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环境幽美“枕山、环水、面屏”;街巷系统形似方格网;民居大门均建有八字形门楼。

高考历史总复习选修部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考点1世界文化遗产课件选修6

高考历史总复习选修部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考点1世界文化遗产课件选修6
返回
精练 高考模拟
1234
1.(加试题)(2016·浙江 )
√A.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B.属于濒危的文化或自然遗产 C.广为人知的文化或自然遗产 D.见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古迹
解析 这种突出的普遍价值,主要体现为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 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教科书;是不同民族、国家交流了解的宝贵资 源;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
解析
1234
2.(加试题)(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缔约国均承认……本国领
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主要 是有关国家的责任。……必要时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 别是财政、艺术、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上述规定出自( )
A.《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3.艰巨的保护任务 (1)申报文化遗产的受理:世界遗产委员会于2004年规定每年受理45个 申报项目,每个缔约国每年可以申报两项,其中至少有一项自然遗产。 (2)威胁文化遗产的因素 ①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局部战争频繁。 ②过度开发,私搭乱建,破坏文化遗产的原始性。
微点拨 (1)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可以从历史文化、民族交流、学术研 究三个角度进行识记。 (2)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两大原则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因为后继章节中 涉及的世界文化遗产基本上遵循了这两大原则。另外,还应知道,在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文明国家共同建立了“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 的思想。
①文化遗产 ②自然遗产 ③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解析 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的规定,世界遗产共有文化遗产、自然
遗产以及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三大类。
解析
1234
4.(加试题)(2016·金华学考检测)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 化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因20世 纪20年代出土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尤其是1929年发现的第一具 北京人头盖骨而闻名于世,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到目前为止,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 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 人个体。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 依据。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PPT优秀课件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PPT优秀课件

观,元上都遗址,红河哈尼梯田 文化景观,大运河,丝绸之路: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土司 遗址,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良渚古 城遗址。
习作要求
你游览过宏伟的北京故宫吗?你知道美丽 的敦煌莫高窟吗?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 吗?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 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
①点明武 当山的位 置,以及 它在我国 历史文化 史上的重 要地位。
武当山是著名的山岳风景旅游胜地。胜 景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 洞、三潭、九泉、十石、九宫等。主峰天柱 峰,海拔1612米,素称“一柱擎天”。站在 峰顶,可以清楚地看到“七十二峰朝天顶” 的壮观景象。②
武当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据统计,自唐至清代共建庙宇500多处0余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 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明永乐 年间,大建武当,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 当”之说,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 庙、39桥、12亭等三十三座道教建筑群,面 积达160万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 年)又进行扩建。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 129处,庙房1182间,犹如我国古代建筑成 就的展览。③
享盛名。④
山在人文景
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 观方面的重 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 要地位。
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作 为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块瑰宝,令世人 神往。⑤
⑤总结武 当山的特 点,表达 世人对其 向往之情。
总评:本文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了 有关武当山的重要地位、著名景点、建筑规 模、以及武当武术、武当道教。作者在介绍 时层次井然,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并将景 物特点和历史文化底蕴相融合,突出了武当 山作为“天下第一仙山”的独特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加试)平遥古城中的古民居特点和古建筑研究价值(c+) (1)平遥古民居:城内至今保存三千多处,保存完好的有四百 多处。平遥民居具有华丽大气和__安__全__舒__适__的特点。 (2)平遥古城的整座城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国内保存最 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大量的明清时期商号店铺、四合院民居 和宏伟的寺观建筑,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晚清时期 的城市建筑、居住形式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二、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加试)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和历史文化内涵(c+)
(1)建制布局:按照“_事__死__如__生_”的原则,模仿都城的建制布局, 宏伟壮观。 (2)文化内涵:开创以陵寝、地宫和陪葬墓等为基本格局的帝王 陵寝制度,历代皇帝,延绵不断。 2.(加试)秦陵兵马俑的布局、阵容及其所反映的历史状况(b+) (1)兵马俑的布局与阵容 ①三个兵马俑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共约八千余件,在坑内 编排有序,体现严密的组织。
[要点突破] 要点一 长城文化内涵及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史料一 人民大会堂悬挂的油画作品
[识图解史] 图示体现长城在中国人民心中有怎样的地位和影 响? 提示:长城不仅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更以丰富的文化内 涵,突显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②一号坑有步兵和车兵组成矩形方阵,面积最大;_二__号__坑__ 分四个不同方阵,兵种、兵器、战斗位置各异,是兵马俑 坑的精华;三号坑最小,成“凹”字形结构,是兵马俑的指 挥部。 (2)兵马俑反映的历史状况 ①展现秦军完整的军阵编列体系:一号坑为右军,二号坑 为左军,未建成的四号坑为中军,三号坑为指挥部。 ②这支规模宏大的地下兵团——兵马俑军阵,生动展现了秦 军威武雄壮的豪迈气势。
3.(加试)长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d+) (1)长城的文化内涵: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 构合理,装饰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围绕长城,还产生了许多 民间传说、说唱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 (2)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大积极作用和影响 ①防御作用:保护__中__原__农__业__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②中外关系:保障_丝__绸__之__路__畅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③边疆作用: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 ④民族关系:促进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3.(加试)秦陵兵马俑所体现的高超技术和艺术震撼力(c+) (1)技术高超:兵马俑的制作,成功把握了整体效果,比例匀 称,神态逼真,生动传神。 ①武士俑:头梳各式发髻,身披各式铠甲或短袍,手持兵器, 个个神采奕奕,面部表情丰富。 ②陶马俑: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大有嘶鸣腾跃之势。 (2)秦兵马俑的艺术震撼力和历史文化价值:秦兵马俑的大型 艺术群塑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两 千多年前秦军扫灭六国的磅礴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是 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
c
8.古雅的昆曲
(1)昆曲及水磨腔、折子戏等概念
b
(2)“花部”和“雅部”之争
b
(3)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
b
(4)“近代百戏之祖”
c
9.昆曲的拯救与保护
(1)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c
(2)昆曲的拯救与保护
c
考点一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知识梳理]
一、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1.(加试)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b+)
2.颐和园的园林建筑技艺和古典园林建筑风格(c+) (1)颐和园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艺术,而且创造性 的吸收和借鉴了南北名园的胜景。 (2)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封闭 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_杭__州__西__湖__风格,一道 “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 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 苏__州__街__,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3)颐和园还汲取了_西__洋__建__筑__的特色,将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 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六、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1.(加试)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c+)
(1)历史沿革:①西周宣王时,在此地修筑土城。 ②北魏时,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 ③明初大规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2)建筑布局及其文化内涵:平遥古城建筑布局是按照以儒 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安排的,方正端庄,中__轴__对__称__。它以 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 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反映了“神人共治”、儒道佛 “___三__教__合__一_”的文化内涵。
五、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1.(加试)颐和园的修建历史、布局结构和文化内涵(c+)
(1)修建历史:①初建于乾隆年间,原为皇帝避暑消夏的行宫。 ②1860年被英法联军洗劫焚毁,后慈禧太后祝寿重修,改名颐 和园; ③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再度破坏;慈禧重修形成现在规 模。 (2)基本布局 ①政治活动区——中心建筑:_仁__寿__殿__;其它:东宫门和南北 九卿房。 ②生活居住区——中心建筑:_乐__寿__堂_;其它:玉澜堂、宜芸馆 和德和园。 ③游览区——万寿山前山;后山后湖;昆明湖。
考核要求 必考 加试
b b d
c b cb b c.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1)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
c
(2)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
c
(3)北京故宫所体现的宫殿建筑技艺和建筑风格
c
5.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1)颐和园的修建历史、布局结构和文化内涵
c
(2)颐和园的园林建筑技艺和古典园林建筑风格
4.(加试)徽派建筑艺术的杰出成就和特征(c+) 夹溪筑屋是徽派建筑的择地特点,而_粉__墙__青__瓦__马__头__墙__则是徽 派建筑的显著特征。徽派建筑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 体现在民居、祠堂和牌坊等建筑实体上,这就是人们称道的 徽派古建筑的“__三__绝__”。附着在这些建筑实体上的木雕、砖 雕和石雕,集中反映了徽派建筑艺术的成就,这就是人们赞 不绝口的徽派古建筑中的“三雕”。
七、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1.(加试)桃花源里人家——西递(c+)
(1)特点 ①村落仿船形而建,整体轮廓与自__然__环__境__和谐统一。 ②以_血__缘__关__系__为纽带发展起来的宗族村落。
(2)文化价值 ①西递村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村落的 基本面貌和特征。被誉为“__中__国__明__清__民__居__博__物__馆_”。 ②西递村的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建之精,文 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 2.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c+) (1)概况:宏村位于黟县桃花源盆地的北缘。始建于明代,清 代继续营建。有一百五十多座古建筑完好地保存至今,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称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 落。
(2)文化内涵:故宫遵循以儒__家__思__想__为主的传统礼制而建,从 午门到玄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主要建筑集中 在中轴线上,以体现_皇__权__的至高无上。 2.(加试)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c+) (1)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前面是太和门, 两侧是文华、武英两组宫殿,这里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召 见群臣及发布重要命令的场所。 (2)内廷以乾清宫、_交__泰__殿_、坤宁宫为中心,称之为后三宫, 它的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内廷院落重重, 房屋密集,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
第3讲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考试内容
1.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1)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2)长城的建筑风格、机构和规模 考 (3)长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试 2.秦始皇陵兵马俑 标 (1)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和历史文化内涵 准 (2)秦陵兵马俑的布局、阵容及其所反映的历史状况 (3)秦陵兵马俑所体现的高超技术和艺术震撼力 3.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1)布达拉宫的建设特色 (2)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建筑的藏汉合璧风格 (3)藏汉人民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内涵
3.(加试)藏汉人民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内涵(c+) 大昭寺内的珍贵文物:释迦牟尼鎏金铜像,《文成公主进 藏图》等壁画、唐蕃会盟碑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团结的历 史见证。
四、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1.(加试)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c+)
(1)布局结构:三重分别是宫城,即_紫__禁__城__、皇城和京城。 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故宫可分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 内廷两部分。
3.(加试)“日升昌”票号的创立背景及其文化内涵(c+) (1)创立背景:平遥是明清__晋__商__的发源地。票号是我国最早 的一种私人金融机构,产生于明清平遥商业繁盛时期。 (2)“日升昌”院落建筑富丽堂皇,墙高宅深,重门坚固,颇有 “汇通天下”的气派。现今,日升昌票号已被辟为中国票号博 物馆。
三、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1.(加试)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b+)
采用藏族的_碉__楼__体_建筑形式,木石混石结构。宫墙全部采用 花岗石砌筑,墙上开有藏式黑边方窗。墙基深入岩层,部分 墙体的夹层还浇注铁汁,以增强抗震能力。用经幢、宝瓶、 摩羯鱼及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柱头檐部的装饰色彩艳丽、 对比强烈。
(1)战国时期,秦、赵、燕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修建 长城。 (2)秦始皇为防匈奴南下,命_蒙__恬__大修长城。 (3)汉武帝重修长城,匈奴不敢南下侵扰。 (4)明代最后一次对长城进行大规模修建,应对蒙古贵族和女 真贵族威胁。
2.(加试)长城的建筑风格、结构和规模(b+) (1)长城的建筑风格: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2)长城的建筑结构:长城是由城墙、关城、烽燧、城障和 军 用 道 路 等 共 同 组 成 的 综 合 性 军 事 防 御 工 程 , _城__墙__ 是 长 城的主体。 (3)长城的建筑规模:从春秋战国直到明代,总长度在五万 公里以上。无论从历史的悠久、工程的浩大,都堪称世界 建筑史上的奇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