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绿色城镇行动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绿色城镇行动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1〕125号浙江省绿色城镇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浙委〔2010〕64号)和《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的通知》(浙委办〔2011〕42号)精神,推进城镇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型城市化战略为龙头,按照集约节约、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生态特色的要求,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规划、建设、管理齐抓并进,政府、企业、社会各方联动,引导、扶持、保障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一批生态环境优美、人居条件良好、基础设施完备、管理机制健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城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统筹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需要,统筹城镇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加强规划,合理布局。
——以人为本,务实发展。
注重完善城镇功能设施,注重改善人居环境,注重优化政府管理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充分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各地资源环境优势,充分体现各地自然人文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促进城镇特色发展。
——改革创新,持续发展。
着力破解制约绿色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构建推进城镇绿色发展的新平台新载体,着力探索建设绿色城镇的新方法新手段,在改革创新中促进城镇持续健康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在全国率先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城乡规划制度全面落实;率先基本实现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和处理达标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率先实现供水、供气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城乡一体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率先推行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设施设备体系和标准制度体系;率先建立市县镇三级园林城镇体系,园林城镇创建水平进一步提高;率先基本形成绿色建筑发展体系,实现从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跨越式发展。
绍兴犭央犭茶 湖的传说

犭央犭茶湖的避风塘在犭央犭茶湖西侧,有一条长七里的避风塘,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 2),石塘上有天济、普济、德济、平济、中济5座石桥和一座石廊路亭。
避风塘是浙江省文物护单位,它似一条长龙蜿蜒曲折的静卧在浩瀚的湖面上,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劳苦的杰作,堪称“水上奇观”。
避风塘全是石条堆彻而成,硬生生的在湖面上筑起一条塘路。
走在古朴幽长的石塘上,可以想象,在当时并无机械设备的情况下,要投入多大的人力和财力,需要多大的魄力和勇气。
我们的先人真是伟大、聪慧和无畏呀!避风塘塘内风平浪静,塘外却波涛拍岸。
它既可供拉牵的牵夫行走,又可阻挡风浪侵袭,也可让遇险的渔民避险稍息。
据传,以前湖面每逢大风,波涛汹涌,来往于湖面的船舟无处躲避,翻船货沉淹死人的事常有发生。
其时有一石作师傅,划小船过湖,忽遇大风,船翻落水,幸亏他会游泳,才逃过一劫。
他决心不外出做石匠,削法为僧,全身心投入筑塘的事业,并决心幕银修筑一条石避风塘,但收效甚微,自己还在筑塘时弄断了手臂,抑郁而亡。
后有会稽一叫张贤臣的人捐银六千两,召集附近的石匠、农民从石矿运来石条、石板,筑塘、造桥、建亭。
避风塘建成后,湖面上的船只有了个避险的地方,翻船的亊大大减少了。
六十年代末,我曾在避风塘西面的大葛村下乡做了十年农民,曾与它亲密接触过。
在避塘摸螺蛳摸鱼虾,那螺蛳和鱼虾是很鲜美的。
也曾参加了那次围湖造田的运动,在围起来的农场里摘瓜吃甘蔗。
如今水还是那水,塘还是那塘,而我已白发苍苍。
今天与老同学一起畅游犭央犭茶湖避风塘,既亲切又感慨。
但愿它越来越美丽,带给人们更多的恩惠。
犭央犭茶湖传说犭央(ang)犭茶湖(sang)湖,读作“昂桑湖”,位于绍兴市绿心林头村北首至七里江村,傍湖有二十余个村。
湖面广阔,是附近百姓养殖捕鱼,舟楫往来,灌溉饮用的母亲湖。
犭央犭茶湖原总面积约5000多亩,1969年围垦了约为2000余亩。
现为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犭央犭茶湖,曾有一个传说。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六湖植物景观工程三年建设计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六湖植物景观工程三年建设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市政公用与路桥【发文字号】绍政办发[2012]169号【发布部门】绍兴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12.18【实施日期】2012.12.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六湖植物景观工程三年建设计划的通知(绍政办发〔2012〕169号)绍兴县、越城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绍兴市“六湖”植物景观工程三年建设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12月18日绍兴市“六湖”植物景观工程三年建设计划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市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在绍兴县、越城区、绍兴高新技术开发区、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镜湖新区建设“六湖”植物景观工程,特制订如下建设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贯彻落实省委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四边三化”行动为契机,以“尊重现状、突出重点,统一设计、属地负责,服务大众、持续发展”为建设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绿地基础,通过“六湖”连接并网和精心的植物景观建设,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影响力的植物景观,构成中心城市绿道生态网络,承栽休闲旅游功能,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全面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二、工作目标按照《绍兴六湖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围绕“今年启动、二年成型、三年成网、四年成景”总体目标任务,通过三年努力,建成镜湖、青甸湖、大小坂湖、袍江两湖、瓜渚湖、迪荡湖等“六湖”水网植物网一体化的植物景观工程,在生态上促进城市湿地保护,构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文化上突出地域和人文特点,彰显绿地文化内涵;在景观上成为城市绿色新地标,再现“山水越城、诗画江南”,营造国内著名的“城市植物景观八景”,成为目前国内最长的都市滨水绿色慢行系统。
三、工作内容(一)六湖植物工程。
上位规划划定六大湖区总面积50.5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4.33平方公里),六湖环湖绿地总规划面积8.31平方公里(不含水面),近期规划新建环湖绿地418.96公顷,加上现有绿地149.29公顷(含提升绿地面积20.38公顷),建成后六湖环湖绿地568.48公顷(不含水面),占规划总面积的68.39%。
镜湖湿地公园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镜湖湿地公园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绍兴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重要城市之一,境内河道密布,湖泊众多,向以“水乡泽国”享誉海内外,湿地资源丰富,昔日‚烟水无际,鸥鹭翔集‛的大泽气象仍可略见一二。
镜湖湿地公园位于绍兴中心城市三大组团越城、柯桥、袍江之间,距越城、柯桥各4公里,距袍江3公里。
于2005年5月20日经国家建设部批准,总面积约15.63平方公里,约23468亩,其中水面8064亩,浅滩地15381亩,东西长约3700米,南北宽约5460米。
北侧的犭央犭茶湖是绍兴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原有面积4.29平方公里,现存面积2.23平方公里,犭央犭茶湖以盛产犭央犭茶鱼出名,极具地方特色,湖上有省级文保单位避塘;东侧有历史沉淀深厚的梅山,还是白鹭集聚栖息地;西邻千年古镇东浦镇南部河湖密布,形态丰富,宛如一片片荷叶地飘浮于水面。
一、水之秀美——犭央犭茶湖犭央犭茶湖是湿地公园内面积最大的水域,也是绍兴平原的第一大湖。
因湖盛立黄色无鳞有刺之鱼,越人俗称犭央犭茶而得名,亦作黄鱼桑湖、黄鱼柔湖[1],宋史又有更名王公湖[2]之记载。
湖略显长方形,原南北长约3000米、东西宽约2500米,俗称直七斜八横三里。
水内南浅北深,浅域不足1米,深处在2.7米左右(注:绍兴县文物志讲:平均水深1.06米,本报告讲 2.7米,笔者视见,前者不足,后者不到,故改为浅域不足1米,深处2.7米更确切一些)[3]。
现有水面面积2.4平方公里,是水乡湿地特色浓缩之精华,水阔浮天,云动虚空,山映碧波,鱼游浅底,兼有蓄水、航运、养殖和捕捞多种动物、青墩、帚头、垂钓、耗螺蛳……白日是三三两两的鱼舟,夜晚是星量点点的渔火,谱就渔歌唱晚上一景,傍湖而居者20余村,周边是纵横交汇的稠密水道,将湖南面的田野分割成无数洲渚,恰如一片片漂浮在水面上的荷叶,故又称‚荷叶地‛,土壤肥沃,物产丰饶,风光旖旎。
——犭央犭茶湖避塘[4]犭央犭茶湖避塘全长七华里,建于明崇祯年代,均以大块石板横铺,舟行塘内,可避风涛之险。
越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绍兴市国土资源局

4、有关规划、计划、报告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2006-2020 年)》、《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绍 兴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 2008-2020 年 )》、《 绍 兴 市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2006-2020 年)》、《越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越城区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成果、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越城区新一轮土地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
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浙江省基本农田
保护条例》,国家和省其它有关法律法规。
2、指导性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
6
越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文本
号)、《关于浙江省各市、县(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
标》(浙政土审〔2009〕12 号)、《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浙土资发〔2005〕47 号)、《关 于印发浙江省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办法的通知》(浙土资办
5
越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文本
生活发展所需的非农建设用地,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口、资源、
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促进土地的合理配置、集约利用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
高,构建生态文明的宜居城乡环境。
5、强化逐级控制,保障规划实施。按照宏观调控的要求,严格控制指标,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的指导和控制;创新规划机制,广
绍兴市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绍兴市人民政府令第75号

绍兴市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试行)正文:---------------------------------------------------------------------------------------------------------------------------------------------------- 绍兴市人民政府令(第75号)现发布《绍兴市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试行)》,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长张金如二OO六年四月十五日绍兴市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绍兴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下称湿地公园),是指经国家建设部批准,已纳入绍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调节城市生态环境功能的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集湿地保护、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城市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其范围为东至解放北路以西河流及梅山公园,西至张家潭,南至潞家湾,北至环湖路,总面积约15.63平方公里。
第三条在湿地公园及周边毗邻地区从事与湿地保护与利用有关的各种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工作应当纳入绍兴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遵循“重在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城市建设以及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第五条设立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作为专门的管理机构(以下称公园管理机构),负责湿地公园的保护、利用与管理。
环保、农业(渔业)、林业、水利、国土、建设、交通、卫生、发改、财政、旅游、文化、文物、公安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办法的规定,配合做好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
绍兴镜湖湿地公园好玩的景点

绍兴镜湖湿地公园好玩的景点
绍兴镜湖湿地公园有许多好玩的景点,以下是其中一些值得参观的景点:
1. 镜湖:镜湖是湿地公园的核心景区,湖水清澈,倒影如镜,景色优美。
可以在湖边散步、观赏候鸟和湖景。
2. 鸟岛:公园内有一座鸟岛,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点。
可以观察各种珍稀候鸟的栖息和繁衍。
3. 凯丰亭:位于湿地公园的最高处,是一座仿古观景亭。
从凯丰亭可以俯瞰整个湿地公园的美景。
4. 荷花池:公园内有大片荷花池,夏季时盛开的荷花如画,可以欣赏到浓郁的荷花香气。
5. 龟苓膏公园:是为纪念龟苓膏的发明者而建立的公园,公园内有龟苓膏博物馆和各种互动体验项目。
6. 竹林:公园内有一片竹林,远离尘嚣,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7. 舞台:公园内配备有舞台,定期会有各种表演和演出,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文化艺术表演。
以上只是一些绍兴镜湖湿地公园的景点,还有更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观。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31•【字号】浙政函〔2024〕44号•【施行日期】2024.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浙政函〔2024〕44号绍兴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批准《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规划》。
《规划》是绍兴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融杭联甬接沪网络大城市,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
二、筑牢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绍兴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8.2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9.2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65.1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2997倍以内。
严格“三条控制线”管控,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重点防控等安全保障空间,严格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等管控,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协调布局,深度参与杭州都市圈建设,加快杭绍、甬绍一体化发展,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保护绍虞平原、诸暨盆地、嵊新盆地等重要的粮食生产空间,优化香榧、珍珠等特色农产品生产空间布局。
塑造会稽山生态人文绿心,保育天台山-四明山、龙门山等生态屏障,提升曹娥江、浦阳江等流域及平原河网水源涵养、水质净化能力。
提升中心城区人口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构建多中心、网络化、集约型的市域城镇体系,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重点布局现代特色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湿地公园在保护地序列中的地位??
生态功能
(生态系统)
城市发展
(城市)
生产资源
(内部居民)
科普教育、休闲游览
(游客)
利益相关者博弈 生态系统-人类利益之卵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多功能博弈
保护地序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分类系统 严格保护区 荒野地保护区 国家公园 自然遗迹保护区 生境/物种管理保护区 陆地/海洋景观保护区 资源管理保护区
属于独特的公园类型
¾在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之外,还应提供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等主要功能
2. 景观过程:生态服务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完整地提供各种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功能:调蓄水量,调节气候,吸收温室气 体,生物栖息地,净化污染
经济功能:动植物产品,水资源,矿物资源, 能源,水运
¾生态系统构成示意
植物系统构成示意图
2. 景观过程:生态过程
以白鹭为代表的鸟类栖息地
白鹭 学名:Egretta garzetta 英文名:Little Egret 别名:小白鹭、舂锄、雪客、白鹭鸶、鸶禽、白鸟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沼泽、稻田、湖泊或滩涂地。寻食时不结群,而以分散形 式或单独在河滩、湖边窥视食物。呆立不动时,常一脚踏地,一脚 缩于腹下,头缩成“S”状,或漫步走动。不时伸长颈部,昂头环顾四 周,一有危险,就立即飞走。繁殖前期有飞向较远的湖泊、河川觅 食习性。夜晚飞回栖处时呈“V”字队形。 繁殖期营群巢,常与牛背鹭、池鹭、夜鹭、大白鹭、中白鹭混 群,巢营于树冠上部。巢简陋,多用粗细枝条搭成,浅圆盘状。巢 外径为31.8cm,内径17.1cm,巢高9.12cm,巢深5.75cm(朱曦 1999)。卵蓝绿色,浙江余杭白鹭卵大小为45.4(41.7~51.3) mm×32.8(30.1~35.8)mm,重25.4(22.8~27.3)g.。窝卵3~6 枚,平均3.7枚(朱曦 1999)。孵卵期23.9天,孵化率86.96%,育 雏期30~35天。 食性以虾、鱼、蛙及昆虫为主。
中国的保护地序列并非按照资源保护的严格承度划分,而是分部门管 理,彼此交错重叠,尤其在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压力下,往往都被纳入到“A”级旅游 区中
建设部门管理的生态保护地序列
城市湿地公园
风景区
——
…………
——
城市公园绿地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引导博弈过程:基于对城市湿地公园性质/地位认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游览
¾人工耕作维持了稻田湿地 ¾水渠系统利于岛内湿地系统
缺点:
人为干扰,化肥农药等的使用,除草 等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科普、游憩
科普教育:缺乏相应的科研、科普设施
历史文化:散落,缺乏系统解说
游憩休闲:集中于梅山观鸟,启动了水上游览,已建部分餐饮设施,缺乏 总体规划
5. 景观改变
预景(Scenario)一
多功能博弈
城市国家公园属于国家公园序列:
¾既有国家公园的自然性,具有野游体验质量, 又有较大容量,靠近大都市,在大都会地区边 缘,一小时能到达的地区。 ¾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最高形态,为城市提供户 外活动空间 ,提高城市环境 ¾保护自然资源免于城市扩张带来的破坏 ¾整合进入城市整体系统,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¾湿地生态、恢复措施的研究不够 深入
¾新开道路穿越南部湿地保育区
5. 景观改变
预景(Scenario)
预景比较
北林方案 EDAW方案 中规院方案 土人方案
生态保护
对整体生态格局分析不 够,但对湿生栖息地内 部进行了详细生态分区 生态问题及修复措施研 究具体 以湿地教育、休闲及田 园观光、体验为主
生态前期分析体系完 整 专门生态分区 解放大道调整 生态保护在空间落实 上没有体现 强调镜湖文化开发利 用
第一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浙江省唯一一处
位于杭州湾城市群,经济发达,休闲需求旺盛
1. 景观表述:区位
位于绍兴市三大组团之间,与城市关系密切
周边的城市规划建设
1. 景观表述:交通
1. 景观表述:综合现状
2. 景观过程:生态服务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的内涵:城市—湿地—公园
以湿地系统为资源基础的,具备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
Ia Ib II III IV V VI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国家公园序列:美国国家公园体系 ¾国际历史地段 ¾国家战场 ¾国家战场公园 ¾国家战争纪念地 ¾国家历史地段 ¾国家历史公园 ¾国家湖滨 ¾国家纪念战场 ¾国家军事公园 ¾国家纪念地 ¾国家公园 ¾国家景观大道 ¾国家保护区 ¾国家休闲地 ——城市国家公园 ¾国家保留地 ¾国家河流 ¾国家风景路 ¾国家海滨 ¾国家野生与风景河流 ¾其他公园地
5. 景观改变
目标:各种功能的协调
平衡。 在生态保护基 础上,促进科普教育、 休闲游览,并协调城市 发展与居民生产生活
5. 景观改变
生态保育
生态系统的连贯性
¾西南面大面积水稻田修复为近自然湿地,以草本湿地 为主,兼顾建设乔灌木树林
¾三个区域内各设置核心生态保护区,在保护梅山栖息 地同时在西南面和东北角各再设立一个 ¾沿河岸线种植乔灌木,建立具有自然特征的河流廊道 ¾两条横竖主要交通道路两侧种植阔叶林,消除交通噪 音和车辆对湿地内生物的干扰 ¾横跨道路下设立足够宽的过道,保证陆生动物的连续 性廊道
¾对居民宽容:过分迁就现状村 落
5. 景观改变
预景(Scenario)三
中规院方案
¾遵照风景名胜区规划框架进行 规划,对湿地公园的内涵与特性 认识不够全面
¾生态措施过于泛泛,对湿地生 态缺乏针对性研究
¾过分强调旅游区功能,不利于 湿地特色的塑造
5. 景观改变
预景(Scenario)四
土人方案
¾各方面考虑较为均衡全面 ¾强调对池塘、农田等乡土文化景 观的保护
生态上的要求: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需要功能上的需要 三个区各自隔离,在功能联系上相互独立,需要独立进行管理。
5. 景观改变
生态保育
营造动植物群落多样性
¾ 增加树林:在水稻田边和田间种植林木, 保证鸟类及其它飞行动物的空中廊道连续 性和多样性
¾
丰富林地生境:改人工林(万亩绿地)为近 自然林,变成片单一树种为乔灌结合,高 低错落,多种树种间隔套种,植被多样性 营造生境多样性,同时也可预防病虫害传 播 丰富水生环境:引渠进入岛屿内部,创造 丰富的水位变化
觅食
现状栖息地梅山
2. 景观过程:生态过程
以白鹭为代表的鸟类栖息地
觅食区:滨水浅水区
觅食区:稻田
栖息地:梅山东北侧
3. 景观过程:人文过程
休闲游憩:景观资源分布
3. 景观过程:人文过程
历史文化及乡土文化景观
3. 景观过程:人文过程
城镇发展:提高城市环境
周边发展居住、行政,教育等
3. 景观过程:人文过程
以上一轮湿地公园总体概念规划设计为四个预景(Scenario)进行比较
Edaw方案
大疏大密,尊重现状不够 ¾大疏:
生态研究全面,应用于场地生态系统 构建时过于理想化,对现状改动大
¾大密:
西北角以城市化方式建设文化休闲 区,将城市引入
5. 景观改变
预景(Scenario)二
北林方案
¾考虑较为均衡、全面 ¾生态建设偏重于微观措施,缺 乏对整体生态格局的构建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我国保护地序列:以生态资源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地 世界自然遗产: 自然保护区: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林业、农业、地质矿 产、水利和海洋等部门分管 森林公园:隶属于林业部门 风景区:隶属于建设部门, 旅游区:隶属于旅游部门 城市公园绿地:分属于建设部门、绿化部门等
多功能博弈
水系统评价:水深
生态保护
水深较大,缺乏浅水区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植被系统评价
生态保护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湿地类型
生态保护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白鹭活动分析
生态保护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生产生活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生产生活
优点:
多功能博弈
湿地生态保护
基础,主要功能,生态学/景观 生态学,建立生态安全格局
城市发展
居民生产生活
协调,公园范围划定绿线、外围 缓冲区控制,协调城市景观
重要功能,乡土文化保 护,与湿地共生
科普教育、休闲游览
主要功能,游憩机会序列ROS,既提 供多样化体验,又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பைடு நூலகம்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多功能博弈:案例
管理区 核心区
目标 -提供一个不受滋扰、具参考价值的自然地带 -主要维持自然生态活动 -除必要的管理、监察和研究工作外,不得擅进 -为水禽提供栖息地(包括潮涨时的栖息) -集中进行生物多样性的护理、教育及培训等工作 -让市民欣赏其特有价值,及享受与野生生物的接触 -提供教育机会,以提升市民对护理湿地的认识,及提供宁静的消遣活动的机会 -作为缓冲,加强湿地外缓冲区的作用 -可持续地利用湿地 -作为缓冲,加强湿地外缓冲区的作用 -私人土地 -务使取得和维持与地主的合作关系,以达至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管理
¾
岛屿内部引入湿生环境
¾恢复河岸的自然状态:具 有航运功能的河道采用为斜 坡自然抛石,在保证护岸的 同时,又为两栖动物、鱼类、 浮游和底栖提供生存空间, 其它河岸改平缓斜坡以植被 (草本和木本)护坡,河岸的植 被隔离带应在5米(小河道)和 10米(大河道)以上,部分河 岸如有塌方不需要修复,可 任其发展。
¾强调以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为基础 ¾在受人工干扰强烈的地区,甚至需要辅以一定的人工修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