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1章第4节 地球的演化

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
地扩大
灭绝事件
地质 年代
地理环 境变迁
植物进化
动物进化
矿产
板块运动剧烈,
“爬行动物的时代”;爬行动 主要
裸子植物极
联合古陆开始
物的一支向鸟类进化;出现小 的成
度兴盛
中生代 解体,各大陆向
型哺乳动物
煤期
现在的位置漂 包括恐龙在内的物种灭绝事件成家认为,在距今约 2.8 亿年的二叠纪,南极洲作为古冈 瓦纳大陆的一部分,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当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 繁盛。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 (2)推测长江上游地区气候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3)如何确定地质历史时期南极洲的气候变化?
[成果展示] (1)地层层序律是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法。未经过构 造运动改造的层状岩层大多为水平岩层,下老上新。
提示 研究地质年代;推测古地理环境;研究生物进化等。
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 1:观察影像、化石、景观图,认识地层和化
石及其关系;运用地质年代表,说明地质年代的
划分。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 水平 2:观察地层示意图,说明其特征;根据地质
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 资料,描述地球演化的阶段性。
化历程。
水平 3:根据相关资料,对比地质事件的异同,归
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
【热点链接】 中新网北京 2020 年 4 月 4 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 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对中国发现的第一具 较完整的翼龙化石骨架——魏氏准噶尔翼龙的颚区研究获得新进展:发现 准噶尔翼龙在颚区的主要特征变化集中在翼骨的形态上,并通过喙、牙齿 等相关研究,进一步佐证准噶尔翼龙具有挖掘捕食泥沙中贝壳类食物等生 活习性。研究化石的主要意义有哪些?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共81张PPT)

地理(XJB-GZ) -必修1
地理(XJB-GZ) -必修1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理(XJB-GZ) -必修1
目标 1
了解天体的概念及其基本类型
目标 2
掌握天体系统的形成和级别,能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目标 运用图表、文字材料等说明地球的特殊性,理解地球上存在
3 生命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难点 1:天体系统 的层次及地球在宇 宙中的位置 重难点 2:地球的普 通性和特殊性,地球 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是
、
。
地理(XJB-GZ) -必修1
(4)小行星带位于
和
轨道之间。(填代表字
母)
(5)图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属于巨行星的
是
;属于远日行星的是
。(均填代表字母)
(6)请从运行方向、轨道平面和运动轨迹等方面来描述八颗
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并从八颗行星的运行特征分析地球所处的
星际空间是否稳定安全?
地理(XJB-GZ) -必修1
(3)
: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1.外部条件 (1)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
条件稳定。
2.自身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
范围。
(2)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地球上有恰到好处的
和
。
(3)有充足的
。
地理(XJB-GZ) -必修1
(4)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幅度小, 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类别
包括 行星
距日 体积 平均 表面 卫星 光环 远近 质量 密度 温度 数目 有无
类地水星、金星、
地理(XJB-GZ) -必修1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理(XJB-GZ) -必修1
目标 1
了解天体的概念及其基本类型
目标 2
掌握天体系统的形成和级别,能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目标 运用图表、文字材料等说明地球的特殊性,理解地球上存在
3 生命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难点 1:天体系统 的层次及地球在宇 宙中的位置 重难点 2:地球的普 通性和特殊性,地球 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是
、
。
地理(XJB-GZ) -必修1
(4)小行星带位于
和
轨道之间。(填代表字
母)
(5)图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属于巨行星的
是
;属于远日行星的是
。(均填代表字母)
(6)请从运行方向、轨道平面和运动轨迹等方面来描述八颗
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并从八颗行星的运行特征分析地球所处的
星际空间是否稳定安全?
地理(XJB-GZ) -必修1
(3)
: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1.外部条件 (1)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
条件稳定。
2.自身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
范围。
(2)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地球上有恰到好处的
和
。
(3)有充足的
。
地理(XJB-GZ) -必修1
(4)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幅度小, 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类别
包括 行星
距日 体积 平均 表面 卫星 光环 远近 质量 密度 温度 数目 有无
类地水星、金星、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课件

2.类别
(1)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共同点 主要由__恒__星____等比较大的天体组成
关系 ___级__别___相同的恒星系统
联系
银河系与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是目前人类所知 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称为可观测宇宙
(2)太阳系
①太阳系的组成:太阳(中心天体)、__行__星____、矮行星、小行 星、___彗__星___、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等。
答案:2.B 3.D
探究点二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核心归纳]
1.天体系统
天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统
组成
其他
目前所知的最高一级天体
总星系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系统,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可
见宇宙
2.图中的“神舟十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 其形成原因类似于( )
A.彗星 B.流星 C.极光 D.卫星 3.图中“神舟十号”返回舱属于( ) A.天体 B.天体系统 C.地月系 D.地球的一部分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天体及天体的判断。第 2 题,流星(现 象)是闯入地球大气的流星体同大气摩擦发热燃烧发光形成的。极 光是高能带电粒子流闯入极地上空的大气同大气碰撞形成的发光 现象。因此“神舟十号”返回舱表面的“烧焦”痕迹,其形成原因 类似于流星。第 3 题,“神舟十号”返回舱到达地球,属于地球的 一部分,不属于天体,更不属于天体系统。
[应用体验]
1.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 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 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天体即宇宙中一切球状的固态物质 B.题干中的“冰冻星球”为恒星 C.天体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 D.天体有很多类型,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1章第2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判断正误。 (1)太阳活动就是太阳辐射。( × ) (2)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 )
2.伴随着太阳的剧烈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改变气候
B.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C.变更行星的轨道
D.引发地震灾害
解析 剧烈的太阳活动会干扰电离层,引起无线电短波衰减或中断,
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的传输。
2.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经植物的 09 __生__物__化 __学____作用,可以转化成 10 __有__机__物___ 中的生物化学能。 (2)太阳辐射是地球 11 __大__气__运__动____、 12 __水__循__环___的主要能源。 (3)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也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 13 _能__源___。
解任何时候都能观察到极光? 提示 不是。极光是一种受太阳活动影响形成的大气发光现象,主要 出现在高纬度地区的夜晚,当地出现极夜现象时是观测极光的最佳时机。
2
主题探究区
主题探究 太阳辐射与地球
甘肃省风能、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2019 年,甘肃省太阳能发电量为 90 亿千瓦时,约占全省发电量的 6.10%。下图为甘肃省年太阳辐射[单位: kW·h/(m2·a)]分布示意图。
主题探究 太阳活动与地球
2020 年 4 月,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报道,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 局太空天气预报中心主任克林顿·华莱士预测,太阳将进入新一轮活动周期。 太阳会产生强大的磁场,该磁场大约每 11 年翻转一次,也就是说,在每一 轮太阳周期结束时,太阳磁场的南北极会对调。下图为第 22~24 个太阳活 动周期观测与模拟趋势图。
2.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通信: 09 _耀__斑___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 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 (2)影响气候: 10 __黑__子__数__目____的变化与气候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 (3)产生极光: 11 __太__阳__风___在极地上空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 产生发光现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课件【完整版】

A
B
C
A:紫外区(<0.4微米) B:可见光区(0.4~0.76微米) C:红外区(>0.76微米) 7% A 50%
B
43% C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组成物质:氢和氦 4H
高温、高压
He
太阳常数
8.24J/
计算:不考虑大气的作用,每小 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相当 于多少度电?
拓展:寻找太阳系外行星
• 开普勒任务(Kepler Mission)是美国国家 航空航天局设计来发现环绕着其他恒星之 类地行星的太空望远镜。使用NASA发展的 太空光度计,预计将花3.5年的时间,在绕 行太阳的轨道上,观测10万颗恒星的光度, 检测是否有行星凌星的现象(以凌日的方 法检测行星)。
• 2011年12月,总共有2,326颗候选行 星被发现。其中207颗与地球大小相 似、680颗是超级地球、1181颗为海 王星大小、203颗为木星的大小、55 颗则比木星更大。此外,48颗候选行 星被发现位于可居住区。开普勒空间 望远镜团队估计,大约有5.4%的恒 星拥有地球大小的行星候选,而17% 的恒星则有多颗行星。
≈1.8×1014(度)
思考:太阳辐射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直接提供的光、热(维持生物的生长)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 气运动和生物活动 黄果树瀑布
提供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能源 太阳能热水器
提供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能源
太阳能电站
提供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能源
提供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能源
提供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能源
亿万年来,没 有明显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日地距离适中
•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册)精品教学课件PPT汇总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结合材料思考: (1)“孪生星球”如果适合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应该具备怎样的外部 条件? 提示:①恒星的状态稳定,“孪生星球”所处的光照条件比较稳定。 ②“孪生星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中,大、小行星绕恒星运行方向大 多一致,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孪生星球”如果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应该具备怎样的自身条 件? 提示:①充足的水分;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③适宜 的光照和温度条件。
银河系 总星系
地月系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统
其他恒星系统
河外星系
一二三
4.太阳系:太阳是中心天体 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
(1)八颗行星 E木星、F土星 G 天王星、H海王星
一二三
(2)小行星运行轨道基本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5.地月系:由地球与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月球本身不发可见光,其 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相同。
太阳系模式图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结合材料思考:
(1)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中,表示火星的是
。
提示:D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它为什么能成为太阳系的中心
天体?
提示:太阳 由于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在
强大的引力作用下,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运行,故太阳是太阳系的
中心天体。
(3)火星、地球及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公转运动的特征有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旋转(如图B) 自西向东(如图 A)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如图C)
高的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为太阳。
答案:(1)地球 天王星
(2)太阳系 地月系 太阳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2020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2020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20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0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2020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2020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020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438页 0470页 0551页 0648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三节 大气气候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教学课件

主题突破三 洪涝灾害防治
情境素材
探究·质疑·讨论
抗洪救灾
2020年7月7日,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湖北、安徽两省严重洪涝灾
害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增派2个工作组分别赶赴重灾区,实地查看灾
情,指导协助地方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等救灾工作。7月8日,财政部、应急管
理部向安徽、江西、湖北、广西、重庆、贵州6省(区、市)下拨中央救灾资金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主题突破一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图表探究
探究·质疑·讨论
明地成理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规律·技法·提能
【质疑释惑】 (1)水循环主要有哪些环节? 提示: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2)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为海洋和陆地上的水体提供热能,形成蒸发;在上空遇 冷凝结形成降水,是太阳辐射能的表现。 (3)外流河主要参与哪类水循环? 提示:海陆间水循环、陆上内循环。
(3)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人地协调观) 提示:①利用海水晒盐;②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③利用海水养 殖;④随科技发展,海水也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易错提醒】 盐场的形成不仅与海水性质有关,还与气候、地形等条件有关 (1)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盐场布局。 (2)气候: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多晴天。 (3)盐度:海水盐度较大。 (4)海岸:泥质海岸海水不易渗漏,利于海盐的收集,不易混入沙粒。 (5)海水:水质洁净,盐质好。
明地成理 水循环的意义及其理解
规律·技法·提能
意义
促进 水体 更新
维持 水量 动态 平衡
含义
理解
在水循环系统 中,水的连续运 动、转化,使各 种水体处于不 断更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