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小儿推拿培训PPT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腹泻ppt课件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具有安全、无副作用、无创伤等优点,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肠道免疫功能 等方面有关。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进一步深入研究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 法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在治疗腹泻等 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机理。
探索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与其他治 疗方法相结合的疗效,以期为腹泻等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有效手 段。
营养不良
脱水
免疫力下降
心理影响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营养 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脱水, 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免疫 力下降,增加感染其他
疾病的风险。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焦虑、 不安等心理问题,影响
心理健康。
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带来副作用, 且对某些腹泻可能无效。
公益活动
02
组织小儿推拿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小儿推
拿知识,提供免费咨询和推拿服务。
媒体宣传
03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小儿推拿
的疗效和优势,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对腹泻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提高治愈率。
效果。
小儿推拿的历史和发展
起源追溯
小儿推拿起源于中国古代,历经数千 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经典著作
古代医家留下了许多小儿推拿的经典 著作,如《幼科推拿秘书》、《幼科 穴位图解》等。
现代发展
现代小儿推拿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 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多种流派和特色 疗法。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肠道免疫功能 等方面有关。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进一步深入研究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 法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在治疗腹泻等 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机理。
探索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与其他治 疗方法相结合的疗效,以期为腹泻等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有效手 段。
营养不良
脱水
免疫力下降
心理影响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营养 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脱水, 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免疫 力下降,增加感染其他
疾病的风险。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焦虑、 不安等心理问题,影响
心理健康。
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带来副作用, 且对某些腹泻可能无效。
公益活动
02
组织小儿推拿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小儿推
拿知识,提供免费咨询和推拿服务。
媒体宣传
03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小儿推拿
的疗效和优势,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对腹泻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提高治愈率。
效果。
小儿推拿的历史和发展
起源追溯
小儿推拿起源于中国古代,历经数千 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经典著作
古代医家留下了许多小儿推拿的经典 著作,如《幼科推拿秘书》、《幼科 穴位图解》等。
现代发展
现代小儿推拿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 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多种流派和特色 疗法。
小儿推拿治疗常见病--ppt课件

红; (4)兼见脘腹胀满,不思乳食,嗳酸呕吐者,加揉中脘,
摩腹,推板门,推天柱; (5)兼见烦躁不安,睡卧不安,惊惕不安者,加按揉小
天心等。
ppt课件
28
28
2、肺胃实热
主症:高热,面红唇赤,口干燥,口渴引饮,气息喘急, 便秘尿黄,舌红苔燥,脉数实,指纹深紫。
治法:清解肺胃实热。
处方:常例。清脾经400次,清肝经300次,清心经250 次,清肺经350次,补肾经200次,清大肠120次,清后 溪150次,推六腑150次,水底捞明月、推天河水各推20 次,按肩井2~3次。
舌淡,苔白,指纹淡。 治法:健脾温肾,固涩止泻
ppt课件
20
20
处方:
常例。灸百会2分钟,推板门30次,补脾经350次,清肝 经200次,补肾经400次,揉按外劳60次,推三关60次, 揉中脘(补中法)120次,摩腹。按揉肚脐、天枢、丹田、 足三里、龟尾、肾、脾、胃俞各60次,推上七节30,拿 肩井3~5次。
ppt课件
32
32
方义:常例开窍。推五经调理脏腑,重补肾经、肺经,揉 上马滋肾肺,滋补阴液,配清天河水,揉按内劳宫以清内 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揉中脘健脾和胃,增进饮食; 揉按涌泉,引热下行以退虚热;按肩井关窍。
ppt课件
33
33
(1)食纳差,加掐四横纹,捏脊; (2)盗汗,自汗加运太阳。
按肩井关窍。
ppt课件
38
38
(1)若风寒者,加推拿风池,掐二扇门;
(2)风热者,加清天河水;痰多喘咳,加揉乳旁、乳根、 天突、丰隆等。
ppt课件
39
39
2.内伤咳嗽
主症:久咳不止,咳嗽频作或阵作。尤以早晚为甚,或干 咳少痰,或咯痰不爽,身微热,盗汗,或咳而无力,神疲 气短,形体消瘦,食欲不振,面色白,自汗,唇舌淡红, 指纹青蓝。
摩腹,推板门,推天柱; (5)兼见烦躁不安,睡卧不安,惊惕不安者,加按揉小
天心等。
ppt课件
28
28
2、肺胃实热
主症:高热,面红唇赤,口干燥,口渴引饮,气息喘急, 便秘尿黄,舌红苔燥,脉数实,指纹深紫。
治法:清解肺胃实热。
处方:常例。清脾经400次,清肝经300次,清心经250 次,清肺经350次,补肾经200次,清大肠120次,清后 溪150次,推六腑150次,水底捞明月、推天河水各推20 次,按肩井2~3次。
舌淡,苔白,指纹淡。 治法:健脾温肾,固涩止泻
ppt课件
20
20
处方:
常例。灸百会2分钟,推板门30次,补脾经350次,清肝 经200次,补肾经400次,揉按外劳60次,推三关60次, 揉中脘(补中法)120次,摩腹。按揉肚脐、天枢、丹田、 足三里、龟尾、肾、脾、胃俞各60次,推上七节30,拿 肩井3~5次。
ppt课件
32
32
方义:常例开窍。推五经调理脏腑,重补肾经、肺经,揉 上马滋肾肺,滋补阴液,配清天河水,揉按内劳宫以清内 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揉中脘健脾和胃,增进饮食; 揉按涌泉,引热下行以退虚热;按肩井关窍。
ppt课件
33
33
(1)食纳差,加掐四横纹,捏脊; (2)盗汗,自汗加运太阳。
按肩井关窍。
ppt课件
38
38
(1)若风寒者,加推拿风池,掐二扇门;
(2)风热者,加清天河水;痰多喘咳,加揉乳旁、乳根、 天突、丰隆等。
ppt课件
39
39
2.内伤咳嗽
主症:久咳不止,咳嗽频作或阵作。尤以早晚为甚,或干 咳少痰,或咯痰不爽,身微热,盗汗,或咳而无力,神疲 气短,形体消瘦,食欲不振,面色白,自汗,唇舌淡红, 指纹青蓝。
腹泻推拿PPT课件

-
2
小儿腹泻一年四季皆可发病 ,夏秋两季发病率高,2岁以 内易患病,若病情严重或治疗 不当,可影响小儿生长及发育 ,甚至危及生命。
-
3
• 目前该病西医以对症治疗、抗感染、液体疗法为主,但存在药物毒副 作用对小儿身体伤害、药物应用范围的禁忌或慎用等限制。中医药治 疗有特色和优势,但因腹泻常伴呕吐、或中药汤剂难于服用的缺点, 临床上常配合小儿推拿、捏脊、穴位贴敷针灸等治疗,其疗效经大量 的临床文献报道和临床实践亦得以证实。
-
15
• 补脾经 • 推大肠经 • 揉脐摩腹 • 龟尾 • 推上七节骨 • 阑门 • 足三里 • 脾俞
基本方
-
16
操作方法
• 1.补脾经(双侧)
• 拇指桡侧缘,指尖至指根成一线 。健脾胃、补气血,一般操作100 ~200次
补脾经
-
17
• 2.补或清大肠(双侧)
• 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补一大直肠
-
29
小儿腹泻次数多,常 伴有呕吐、发热等症 状,伴有不同程度的 脱水,根据病情选择 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 两种。轻度、中度脱 水且不伴有呕吐的患 儿选用口服补液盐, 中、重度或呕吐频繁 的患儿选用静脉补液。
-
30
一般情况
眼窝 望
眼泪
口渴 诊
口舌 触 皮肤弹性 诊
诊断
轻度 中度
重度
良好
烦躁易激惹
嗜睡或昏迷、软弱无力
• 疾病简要概述 • 诊断标准 • 适应证 • 禁忌证 • 技术操作方法 • 注意事项
-
1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称腹泻病, 是有多病原、多因素引起 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形状 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 综合征。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PPT课件

调整阴阳
扶正祛邪
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调节阴阳平 衡,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小儿推拿可以扶助正气,祛除病邪, 提高小儿的抗病能力,促进疾病的康 复。
疏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通畅 则气血调和。小儿推拿可以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泄泻的目的。
泄泻的病因和病机
病因
泄泻的病因有多种,如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
06 小结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具有安全、无 副作用、疗效显著等优点,能够 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 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局限性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需要专业的推 拿医师进行操作,且对于急性腹 泻等严重病情可能效果不明显, 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深入研究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机理和 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 的依据。
捏脊
自尾椎两旁(即长强穴)开始, 自下而上连续捏拿至颈部大椎 穴两旁(即脑户穴)。
推拿手法
推法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 指腹沿同一方向推动。
揉法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 的指腹作旋转揉动。
摩法
用掌心或食、中、无 名指的指腹在一定部 位进行轻柔的抚摩。
捏法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 的指腹相对用力,捏 拿肌肤。
拿法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 的指腹相对用力,捏 拿肌肤后进行提拉。
分析结果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且多为轻微、短暂的。
03
注意事项
在小儿推拿治疗泄泻过程中,需注意手法轻柔、准确,避免过度刺激和
损伤。同时,需根据患儿病情和体质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5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注意 事项和禁忌症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PPT课件

内伤饮食:宝妈乳哺不当,喂养饮食不科学 、以及过食生冷瓜果损伤脾胃导致腹泻。
脾胃虚弱:小儿先天不足,后天调养不当以
致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偏弱,都容易导致腹泻
。
7
临床表现
•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 ,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重症腹泻:
• 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皮肤干瘪,囟门凹 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等脱水征,
升降脾胃,调理二便的功效,适用于一切热证、实证如烦躁不眠、便秘等症状
次。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小儿便秘务必“18 下推”,若小儿腹泻,则用“上推”的
第四步:揉龟尾2分钟——通气理大肠
位置:尾椎骨最末端,宝宝小 屁股的凹槽内。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手 顶住宝宝尾骨最下端,往上方 向按揉,力度适中,一次约按 揉 1 秒 , 共 揉 2 分 钟 , 100-300 次 。
第三步:上推七节骨2分钟——升降脾 胃,调理二便
位置:位于宝宝背部正中线 ,由腰部的最低点的凹陷处 ,到尾脊骨。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 拇指或中间三指,自下向上 ,从宝宝尾脊骨推至腰部最 低点的凹陷处,约一秒钟推 一原理下:,推七共节推骨是2小分儿钟推拿,中1治00疗-3胃0肠0道疾病的常见手法之一。推七节骨具有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处方:基本方 + 揉外劳宫、推三关 、揉一窝风 拿肚角、揉脐
11
分型-湿热泻
湿热泻表现: 大便如蛋花汤样,量多次频,气味
恶臭; 或见少许粘液,伴腹痛,或伴呕吐
, 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
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基本方 + 清天河水
12
分型-脾虚泻
3
小儿推拿腹泻PPT课件

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腹相对用力捏起 皮肤,然后放松,反复进行。
推拿治疗的穴位选择
神阙穴
位于肚脐中央,具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 的作用,适用于小儿腹泻伴有脾胃虚寒的
情况。
足三里穴
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具有调理脾胃、补益气血的作用,适用于 小儿腹泻伴有脾胃虚弱的情况。
中脘穴
位于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具有调理脾胃、 和中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小儿腹泻伴有脾 胃不和的情况。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程,小儿腹泻可分为感 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小儿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饮食不当、 过敏反应等。
病理机制
小儿腹泻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肠道黏膜受损、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道功能紊乱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小儿腹泻的主要症状包括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形状改变、腹痛、发热、呕吐等。
总结词
改善不明显
详细描述
患儿小华,男,6个月,因腹泻就诊。推拿治疗包括揉足三里、揉龟尾等手法,每日1次, 每次约15分钟。治疗5天后,患儿腹泻症状有所减轻,但大便仍不成形,每日3-4次。继续
治疗7天后,患儿腹泻症状有所改善,大便成形,每日2-3次。随访1个月无复发。
06 结论与展望
小儿腹泻推拿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
案例二:小儿腹泻的推拿治疗过程与效果
总结词:有效缓解
详细描述:患儿小红,女,1岁,因腹泻就诊。推拿治疗包括清大肠、逆时针摩腹等手法,每日1次,每次约20分钟。治疗3 天后,患儿腹泻次数减少,大便逐渐成形。继续治疗4天后,患儿腹泻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成形,每日1-2次。随访半个月无 复发。
案例三:小儿腹泻的推拿治疗过程与效果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课件

加强临床研究,积累更多的病例和数 据,对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效果进行 更全面、客观的评价,为推广应用提 供更有力的支持。
推动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的普及和 推广,加强医生和家长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他们对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的 认识和应用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泄泻。
03
脾胃虚弱
部分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护失宜,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水谷不
化,精微不布,水湿内停而发生泄泻。
小儿泄泻的危害与影响
影响生长发育
小儿泄泻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能量 摄入不足,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长 期反复的泄泻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贫血、免疫力低下等问题。
心理负担
并发症
小儿泄泻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脱 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时甚 至危及生命。
成功案例二:中度泄泻的治疗
总结词
中度泄泻,综合治疗,显著改善
详细描述
中度泄泻通常需要更全面的治疗方案,除了小儿推拿外,还需要注意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小儿推拿 在此时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可以缓解症状,减轻宝宝的不适感。经过综合治疗 ,中度泄泻的症状可以得到显著改善。
成功案例三:重度泄泻的治疗
建议
家长或护理人员应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推拿手法,在医生的建 议下进行操作,注意保持患儿的饮食卫生和调整饮食结构, 同时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研究小儿泄泻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进一步探讨推拿治疗的科学原理和作 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依 据。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生物技术、信 息技术等,对推拿治疗进行创新和改 进,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推大肠经
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并拢,自 指根向指尖方向推宝宝左手食 指外侧的大肠经,有助于促进
小儿腹泻小儿推拿培训PPTPPT课件【12页】

大便稀溏,夹有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腹胀,便前腹痛 泻后减轻。 腹痛拒按,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揉中脘100次、揉天枢100次
5
分型-风寒泻
❖表现:大便清稀,多泡沫,肠鸣腹痛,或伴恶 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 表现: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
❖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 处方:基本方 + 推三关、运内八卦、捏脊
9
分型-脾肾阳虚泻
❖ 表现: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 寒肢冷,面色光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 脉细弱。
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 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 儿常见病。
中医称腹泻为泄泻。本病在儿 童群体最为多见。一年四季均 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 为高。
1
发生原因
❖ 感受外邪:一般冬春多为风寒(湿)泻,夏秋多暑湿(热)致 泻。小儿暴泻以湿热泻最为多见。
❖ 内伤饮食:宝妈乳哺不当,喂养饮食不科学、以及过食生冷瓜 果损伤脾胃导致腹泻。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宜用温水 清洗臀部,并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红臀。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泄泻变证。
11
2024/7/25
可编辑修改
12
❖ 脾胃虚弱:小儿先天不足,后天调养不当以致导致消化吸收功 能偏弱,都容易导致腹泻。
2
临床表现
❖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伴 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重症腹泻:
❖ 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 啼哭无泪等脱水征,
❖ 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 乱的表现。
5
分型-风寒泻
❖表现:大便清稀,多泡沫,肠鸣腹痛,或伴恶 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 表现: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
❖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 处方:基本方 + 推三关、运内八卦、捏脊
9
分型-脾肾阳虚泻
❖ 表现: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 寒肢冷,面色光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 脉细弱。
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 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 儿常见病。
中医称腹泻为泄泻。本病在儿 童群体最为多见。一年四季均 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 为高。
1
发生原因
❖ 感受外邪:一般冬春多为风寒(湿)泻,夏秋多暑湿(热)致 泻。小儿暴泻以湿热泻最为多见。
❖ 内伤饮食:宝妈乳哺不当,喂养饮食不科学、以及过食生冷瓜 果损伤脾胃导致腹泻。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宜用温水 清洗臀部,并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红臀。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泄泻变证。
11
2024/7/25
可编辑修改
12
❖ 脾胃虚弱:小儿先天不足,后天调养不当以致导致消化吸收功 能偏弱,都容易导致腹泻。
2
临床表现
❖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伴 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重症腹泻:
❖ 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 啼哭无泪等脱水征,
❖ 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 乱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食泻表现:
大便稀溏,夹有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腹胀,便前腹痛 泻后减轻。
腹痛拒按,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治法:消食导滞
处方:基本方 + 运内八卦、揉中脘100次、揉天枢100次
精选课件
5
分型-风寒泻
❖表现:大便清稀,多泡沫,肠鸣腹痛,或伴恶 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 脾胃虚弱:小儿先天不足,后天调养不当以致导致消化吸收功 能偏弱,都容易导致腹泻。
精选课件
2
临床表现
❖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伴 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重症腹泻:
❖ 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 啼哭无泪等脱水征,
❖ 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 乱的表现。
❖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 处方:基本方 + 推三关、运内八卦、捏脊
精选课件
8
分型-脾肾阳虚泻
❖ 表现: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 寒肢冷,面色光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 脉细弱。
❖ 治法:补脾温肾,固涩止泻 ❖ 处方:基本方 + 揉上马、推三关、捏脊
精选课件
9
预防调护
西医指标:
❖ 西医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
❖ 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大肠杆菌或病毒检查阳性等。
精选课件
3
调理原则与基本方
❖ 调理原则:运脾化湿
❖ 8次
调大肠 500次 推七节骨 100次 清小肠 300次
精选课件
4
分型-伤食泻
❖处方:基本方 + 揉外劳宫、推三关、揉一窝风 拿肚角、揉脐
精选课件
6
分型-湿热泻
湿热泻表现:
❖大便如蛋花汤样,量多次频,气味恶臭;
❖或见少许粘液,伴腹痛,或伴呕吐,
❖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基本方
+
清天河水 精选课件
7
分型-脾虚泻
❖ 表现: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
小儿腹泻
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 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 儿常见病。
中医称腹泻为泄泻。本病在儿 童群体最为多见。一年四季均 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 为高。
精选课件
1
发生原因
❖ 感受外邪:一般冬春多为风寒(湿)泻,夏秋多暑湿(热)致 泻。小儿暴泻以湿热泻最为多见。
❖ 内伤饮食:宝妈乳哺不当,喂养饮食不科学、以及过食生冷瓜 果损伤脾胃导致腹泻。
❖ 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品,不 要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卫生
❖ 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胃肠负担,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 儿可暂时禁食6-8小时,以后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 食量。忌食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宜用温水 清洗臀部,并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红臀。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泄泻变证。
精选课件
10
大便稀溏,夹有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腹胀,便前腹痛 泻后减轻。
腹痛拒按,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治法:消食导滞
处方:基本方 + 运内八卦、揉中脘100次、揉天枢100次
精选课件
5
分型-风寒泻
❖表现:大便清稀,多泡沫,肠鸣腹痛,或伴恶 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 脾胃虚弱:小儿先天不足,后天调养不当以致导致消化吸收功 能偏弱,都容易导致腹泻。
精选课件
2
临床表现
❖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伴 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重症腹泻:
❖ 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 啼哭无泪等脱水征,
❖ 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 乱的表现。
❖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 处方:基本方 + 推三关、运内八卦、捏脊
精选课件
8
分型-脾肾阳虚泻
❖ 表现: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 寒肢冷,面色光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 脉细弱。
❖ 治法:补脾温肾,固涩止泻 ❖ 处方:基本方 + 揉上马、推三关、捏脊
精选课件
9
预防调护
西医指标:
❖ 西医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
❖ 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大肠杆菌或病毒检查阳性等。
精选课件
3
调理原则与基本方
❖ 调理原则:运脾化湿
❖ 8次
调大肠 500次 推七节骨 100次 清小肠 300次
精选课件
4
分型-伤食泻
❖处方:基本方 + 揉外劳宫、推三关、揉一窝风 拿肚角、揉脐
精选课件
6
分型-湿热泻
湿热泻表现:
❖大便如蛋花汤样,量多次频,气味恶臭;
❖或见少许粘液,伴腹痛,或伴呕吐,
❖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基本方
+
清天河水 精选课件
7
分型-脾虚泻
❖ 表现: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
小儿腹泻
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 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 儿常见病。
中医称腹泻为泄泻。本病在儿 童群体最为多见。一年四季均 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 为高。
精选课件
1
发生原因
❖ 感受外邪:一般冬春多为风寒(湿)泻,夏秋多暑湿(热)致 泻。小儿暴泻以湿热泻最为多见。
❖ 内伤饮食:宝妈乳哺不当,喂养饮食不科学、以及过食生冷瓜 果损伤脾胃导致腹泻。
❖ 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品,不 要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卫生
❖ 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胃肠负担,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 儿可暂时禁食6-8小时,以后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 食量。忌食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宜用温水 清洗臀部,并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红臀。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泄泻变证。
精选课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