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派十大词人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豪放词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豪放词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豪放词派特点及代表人物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豪放词派特点及代表人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豪放词派特点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婉约派并为宋词两大词派。

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

豪放词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

豪放词派打破婉约词派的风格,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起豁达,语言流利畅达。

豪放词派不仅描写花间、月下,儿女私情,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

词论家对苏轼词所作的“横放杰出”“词气迈往”“书挟海上风涛之气”之评,对辛弃疾所作的“慷慨纵横”“不可一世”之评,概况了豪放派的整体风格。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豪放词派代表人物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豪放词派创始人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是豪放派词人的先驱。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他出身在一个比较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苏洵以及其弟苏辙都是当时著名的大文学家。

宋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及第。

当时,他虽20岁,但已博通经史,很有才气。

主考的欧阳修读了他的文章,大为赞赏,并预言未来的文坛非苏轼莫属。

六年,参加制科考试,献《进策略》、《进论》各25篇,入第三等,授官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

文档宋词豪放派八大词人简介

文档宋词豪放派八大词人简介

豪放派是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因其词作的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与婉约派多不相同,故被视婉约派为正统的词论家称为“异军”、“别宗”、“别派”。

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

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曾经有人用“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来形容苏轼的词,这句话也可算对豪放派词风的写照。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当然,著名的豪放词人也不仅局限于苏、辛二人。

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

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阳村人,汉族。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苏轼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辛弃疾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词中,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

《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断肠处”等讽刺苟安残喘的南宋,表达他的不满。

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他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辛词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他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

宋词的十二大牛人,苏轼第一,周邦彦垫底

宋词的十二大牛人,苏轼第一,周邦彦垫底

宋词的十二大牛人,苏轼第一,周邦彦垫底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

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一、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宋仁宗嘉佑(1056-1063)年间进士。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他与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七位散文家并成为“唐宋八大家”。

二、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豪放派十大词人

豪放派十大词人

豪放派十大词人豪放派是诗歌史上的一种文学流派,它主张恢弘豪放、真实感性,直接抒发人生的欲望和个性的追求。

豪放派十大词人是具有代表性的十位豪放派词人,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1. 辛弃疾辛弃疾是豪放派的开山鼻祖,其作品始终高潮迭起、奔放诙谐,以及情感丰富多彩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爱国词《青玉案·元夕》含有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可谓气势磅礴,令人感叹。

2. 李清照李清照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反映生活的诗作闻名。

她的词作具有纯真感性的特点,既有诗人独有的内涵性,又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被誉为“女性豪放派的先驱”。

3. 苏轼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其词作在艺术上也堪称独树一帜。

他的豪放词作以感情奔放著称,常常在慷慨激昂的笔触中表现出对社会和国家的关注和反思。

4. 辛文房辛文房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文化官员,他的代表作品《青灯古佛》是豪放派词的典范之一。

词中交融了阴晴圆缺之美与生命的短暂,格调高昂磅礴,风格绮丽华美。

5. 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人中的伟人”。

他的豪放诗作主要以反映时代风云变幻、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和人性的追问为主题,充满爱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6. 陈子龙陈子龙是清代文学家,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词作豪放自如、气势磅礴,深受清代文人的青睐。

其作品《送范幼安带舞》才情洋溢,情感奔放,具有典型的豪放风格。

7. 马致远马致远是明朝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词人,他的豪放词作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他的代表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其代表作之一,充满了萧瑟凄苦的情感,呈现出极度的悲凉和孤独。

8. 杨万里杨万里是明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中充满了民间趣味和典型的豪放风格。

他的代表作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让人感受到了他对大自然中哀怨万慨的感慨,表现出一种豪放卓逸的精神风貌。

9. 龚自珍龚自珍是清朝的著名文学家,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豪放派诗人及代表作品

豪放派诗人及代表作品

豪放派诗人及代表作品豪放派诗人简介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1、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现存词600多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68岁。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青玉案元夕4)鹧鸪天送人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7)清平乐·村居8)满江红·暮春9)念奴娇·书东流村壁10)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婉约派和豪放派是宋朝词作的两大派,豪放派气象恢弘豪放,和豪放派相比,婉约派则更加偏向于儿女情长,重音律。

两者各有千秋,有许多佳作流传于世。

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张孝祥、陈亮。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

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经典诗词: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望海潮·东南形胜》宋·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4、《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5、《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豪放派宋词代表人物

豪放派宋词代表人物

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辛弃疾《西江月》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岳飞【宋】《满江红》赏析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辛弃疾《破阵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永遇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豪放派豪放词

豪放派豪放词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贺新郎南宋·张元干
•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 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 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 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 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 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形成与发展
• 宋词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故称宋词, 宋词与唐诗交相辉映,并传于世。
• 宋词数量巨大,全宋词共收录词人1330 多人, 作品19900 多首。
• 宋代词人创作风格各异,主要分为婉约派和豪放 派两大流派。
• 其中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约分为四个阶段:
1.预备
• 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 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
念奴娇·登多景楼 南宋·陈亮
•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 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 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 私计?
•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 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 势成宁问强对,
• 上片借批判东晋统治者偏安江左,谴责南宋 统治者不图恢复中原,“一水”三句,指 出地形对南宋有利,应当北上争雄。但是, 南宋朝廷颓靡不振,紧步六朝后尘,“只 图门户私计”,同样苟安于一隅。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 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 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永遇乐●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 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 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 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豪放派十大词人一、词中之龙:辛弃疾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后世评价: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刘克庄)【上榜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二、旷世奇才:苏轼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后世评价: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刘辰翁)【上榜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南宋初“词坛双璧”之一:张孝祥名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时举家迁居芜湖。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

张孝祥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后世评价:自仇池(苏轼)仙去,能继其轨者,非公其谁与哉?(汤衡)【上榜代表作】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四、清初“阳羡派”领袖:陈维崧名句: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云郎(徐紫云)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70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后世评价:迦陵词气魄绝大,骨力绝迹,填词之富,古今无两。

沉雄后爽,论其气魄,古今无敌手。

(陈廷焯)【上榜代表作】醉落魄·咏鹰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五、南宋初“词坛双璧”之一:张元干名句: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

芦川永福人。

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

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

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

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

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后世评价:其词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

(《四库全书总目》)【上榜代表作】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六、辛派中坚:陆游名句: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后世评价:(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

(杨慎)【上榜代表作】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七、苏辛抗手:文廷式名句: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1856~1904),近代词人、学者、维新派思想家。

字道希(亦作道羲、道溪),号云阁(亦作芸阁),别号纯常子、罗霄山人、芗德。

江西萍乡人。

出生于广东潮州,少长岭南,为陈澧入室弟子。

光绪十六年(1890年)榜眼。

1898年戊戌政变后出走日本。

1904年逝世于萍乡。

后世评价:道希《云起轩词》横厉盘郁,苏辛之遗。

(汪辟疆)【上榜代表作】蝶恋花九十韶光如梦里。

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

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

惆怅玉箫催别意。

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八、“辛派三刘”之一:刘克庄名句: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刘克庄(1187年-1269年),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县人,初为靖安主薄,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

诗属江湖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应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派。

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后世评价:后村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

(冯煦)【上榜代表作】沁园春·梦孚若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

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九、“辛派三刘”之一:刘过名句: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

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

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

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

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后世评价:刘改之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虽沉着不及稼轩,足以自成一家。

(刘熙载)【上榜代表作】沁园春·寄辛承旨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

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十、“辛派三刘”之一:刘辰翁名句: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

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

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后世评价:其词笔多用中锋,风格遒上。

(况周颐)【上榜代表作】柳梢青·春感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

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

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