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试题数:10,总分:1001.(问答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在岁月面前,无法在成功的喜悦中久久徜徉,也别对失败耿耿难忘;在岁月面前,没有闲xiá再为瑰梦的失落而忧yù,也无需再去为久已封的梦幻而悲伤。
轻轻拂面的微风,柔柔照射的月光,宁静安mì,轻歌慢舞,这样的人生谁不希望?但承受山一样厚重压力,忍受冷酷残恐的磨难,经过惊心动pò的奋斗之后获得慷概豪烈的美丽也是人生的一种渴望。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 闲xiá___② 忧yù___③ 安mì___④ 惊心动pò___(2)找出上文中的错别字并修改。
___ 改为______ 改为___2.(填空题,8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① 水何澹澹,___ 。
(曹操《观沧海》)② ___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___ 》)③ 海日生残夜,___ 。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 ___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⑤ 非淡泊无以明志,___ 。
(___ 《诫子书》)⑥ 子曰:“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3.(问答题,3分)唐僧师徒路阻火焰山,无比炎热,无法通过。
这里的土地却说:“这火原是大圣放的。
”请你说说火焰山的来历。
4.(单选题,2分)下列对《朝花夕拾》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如实来写,把一个纯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写活了。
B.《父亲的病》,记叙儿时的我要去看庙会兴奋得不得了,正要出发,病中的父亲却命令“我”背书,不会背就不能去看戏的经历。
C.《藤野先生》,写“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
D.《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0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漫步在秋天的苏州城,推开一扇吱吱呀呀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充满古韵的下沉式庭院,一阵阵茶香扑鼻而来,这里的建筑风格与周边的环境风貌相得益(zhāng)_______。
往里走,坐在天井里点一壶茶、几盘小食,静(mì)_______松驰的氛围感把城市的喧嚣一下子隔绝开……最近涌现出的一批新中式茶馆,成功“圈粉”了苏州的年轻人。
与网红咖啡馆、奶茶店相比,新中式茶馆能留住年轻人的秘(jué)_______在于——在一个带小院的老屋里喝茶。
一壶热气氤氲的老白茶,炉火上的烤柿子香甜软糯,烤橘子的清香杂糅着烤花生的烟火气,大家围炉煮茶,闻着食物的香气,看栗子在小炭炉上噼啪作响……如此温暖的场景扶慰了不少年轻人的心灵。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①相得益(zhāng)②静(mì)③秘(jué)(2)文中有两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①改成②改成(3)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两段文字的内容。
(1分)2.(8分)默写古诗文,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2)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3),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4)则有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5)面对人生的挫折,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发出了“,”的豪壮之语,期待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3.(3分)下列流行歌中的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的老家,哎就住在这个屯。
(《咱们屯里的人》)B.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才明白我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
(《十年》)C.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
《夜空中最亮的星》)D.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
(《风吹麦浪》)4.(3分)下列哪个句子不适合用来表达如图漫画的寓意?()A.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1分)①滋▲ (rùn) ②宽▲ (róng) ③抑▲ (yáng)顿挫④十拿九▲(wěn)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当你打开一本本不同的书藉,就如同进入一座座不同的城堡,远离世间的宣哗与躁动。
千年的先贤圣人、今世的凡夫俗子都可能与你不期而遇,你可以与之娓娓而谈,也可以与之唇枪舌箭。
书中的人物任你调遣,书中的声音任你顷听,书中的思想任你评判。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②大漠孤烟直,▲。
(王维《▲》)③▲,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④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⑤▲,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⑥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⑦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⑧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记》)4.名著阅读。
(5分)(1)下而一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读后同答问题。
(3分)话说那六健将出洞门.径往西南上,依路而走。
行者暗想道:“他要请老大王吃我师父,老大王断是牛魔王。
我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虽则久别,还记得他模样,且等老孙变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22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江南秋末冬初的天气仍是宜人的,无边的落木纷然而下,有些落寞,但天空依然高远,青山依旧凝绿,远非北方的一派萧索。
这江南的初冬如袅袅的佳人,穿上一件夹袄,显得更加雍(róng) ______起来。
XXX说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这碧云天,黄叶地的景象,自然是秋兴华彩乐章的尾声,余韵未绝。
放眼苏州城乡内外,绿水白波,涟漪荡漾,丰盈不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片青色(cāng)______茫之中,天平山下的枫叶忽地燃起一片火焰,在秋风中猎猎飞(yáng)______,天平山看枫叶,古人有最富色彩的一则记载:“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
”真是个赏心悦目的季节,大自然在临近休憩的时候,再次给了人们一个惊喜。
枫叶与菊花,营构了地面、天空中绚丽明(jìng)______的色彩和拒霜耐寒的品格提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雍(róng)_____②(cāng)______茫③飞(yáng)___④明(jìng)______(2)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山色不寒②绿意犹存③树头枝梢④仿佛五彩着色⑤层林尽染A.①⑤④③②B.①④②③⑤C.③④②⑤①D.③①④⑤②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8分)①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②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XXX《黄鹤楼》)③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
(XXX 《_________》)④但愿人持久,__________________。
(XXX《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⑤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无答案)

2024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语文2024.04(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20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 答选择题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五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生命中,光阴留下哪些痕迹?岁月如梭,我们产生怎样的情惊?岁月如歌,我们又该如何吟唱?学校开展了以“岁月如歌”为主题的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学习。
第一篇章:寻·岁月痕迹班级开展“发现岁月见证者”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探究一:在器物中寻找痕迹1. 到苏州博物馆参观后,有同学写出下面的片段感想。
请你帮他完善相关内容。
(9分)瓷器是时间的歌者。
它的每一道工序都讲述一个故事,每一片温润都摇yè①一种情怀,每一终光泽都浸近一丝智芯。
它总是古色古香地将生活的关好嵌入历史的痕迹,不着痕迹地与我们的心灵相ql ②合。
唐三彩以流动的色彩高歌盛唐气象,龙泉青瓷以绝关的冰裂纹长吟宋的气度,青花瓷以细nì ③_的白釉青花浅zhēn. ④低唱元的风韵。
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有诗: “九状风露越窑开, ( 甲】。
”足见秘色瓷烧造之不易,釉色之青翠。
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硫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莲花碗由碗和益托两部分组成,【Z,] 。
它素有如冰似玉、无水似水的特点,瓷胎呈灰白色,釉面品莹,俯身观看时,碗中无水,却仿佛始终有着一江清水在其中。
时光深处走来的陶瓷,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最灿烂的符号!(1)为上文①—④处补写正确的汉字。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ㅤㅤ明朝思想家顾宪成在《虞山言子祠记》中写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群蒙。
”这不仅是苏州读书人的追求,更概括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
胸怀天下,读书的立意岂止在科举?唐宋风雅,群彦汪洋,数不清的藏书楼、书院、状元故居便是[甲]______(A.证据 B.证明)。
文气还(róng)_______入了苏州的大街小巷、石井小桥中,(lào)______印进每一种苏州元素中。
[乙]______(A.闻名遐迩 B.除炙人口)的虎丘、拙政园,留下了无数文人的诗词吟诵,形成了苏州独特的人文风景。
流风所及,延(mián)______至今,在重文的(fēn)______围中,现代苏州也已涌现了百余名两院院士,形成当代苏州“院士群”现象。
崇文睿智,是吴地文化的精神品格,也是新时期苏州以学习力、智慧力推动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róng)入(lào)印延(mián)(fēn)围(2)选出[甲][乙]两处合适的词语。
[甲][乙]2.(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羹饭一时熟,。
(《十五从军征》)②,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③,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出来的“?”的气概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⑤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⑥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3.(4分)2022年12月18日,在“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上,苏州市在一众城市中脱颖而出,再次荣获“2022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实现了“三连冠”。
2023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3年苏州市中考语文一模模拟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果,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19分)1.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9分)往事一幕幕闪过,(huǎng)_______若隔世,却又历历在目.过去的1028天,左右踟躇,千头万绪难(jué)__________择;过去的1028天,日夜徘徊.(),纵有万语难言说;过去的1028天,山重水复,不知归途在何处.“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一次次坠入深渊,又一次次闯入暗夜,曾让我辗转难民,更让我刻骨明心。
泪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伤春悲秋翻越不过泥泞,与其困顿挣扎,不如心向阳无,冲出阴霾。
有些风浪,难免坚险,甲;有些抵达,难免迂回,乙。
无数次奔跑,无数次跌倒,丙;无数次出发,无数次归家,丁。
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给我温暖,①星河总有一颗予我希望,感动于心。
②于情。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3分)①(huǎng)_______若隔世②(jué)_______择③徘徊.()(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①_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_改为________(3)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历尽波折终会停泊靠岸②唯有此次让我热泪盈眶③唯有直面才能扬帆远航④唯有此次让我倍感坚强A.①④②③B.①③④②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4)填入文中①②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浩瀚②感慨B.①浩荡②感激C.①浩荡②感慨D.①浩瀚②感激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8分)祖国的山川大地,处处让人想起先贤的名篇佳句。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2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江南秋末冬初的天气仍是宜人的,无边的落木纷然而下,有些落寞,但天空依然高远,青山依旧凝绿,远非北方的一派萧索。
这江南的初冬如袅袅的佳人,穿上一件夹袄,显得更加雍(róng) ______起来。
苏东坡说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这碧云天,黄叶地的景象,自然是秋兴华彩乐章的尾声,余韵未绝。
放眼苏州城乡内外,绿水白波,涟漪荡漾,丰盈不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片青色(cāng)______茫之中,天平山下的枫叶忽地燃起一片火焰,在秋风中猎猎飞(yáng)______,天平山看枫叶,古人有最富色彩的一则记载:“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
”真是个赏心悦目的季节,大自然在临近休憩的时候,再次给了人们一个惊喜。
枫叶与菊花,营构了地面、天空中绚丽明(jìng)______的色彩和拒霜耐寒的品格提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雍(róng) ______ ②(cāng) ______茫③飞(yáng) ______ ④明(jìng)______(2)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山色不寒②绿意犹存③树头枝梢④仿佛五彩着色⑤层林尽染A.①⑤④③②B.①④②③⑤C.③④②⑤①D.③①④⑤②【答案】 (1). 容 (2). 苍 (3). 扬 (4). 净 (5). A【解析】(1)雍容:形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教学调研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调研卷满分130分,调研时间150分钟;2. 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卡上,请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3.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卡卷面清洁。
第一部分 (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唐代大诗人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曾先后出任苏州刺史。
有学者认为,苏州文风之盛,与他们前fù(▲)后继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韦应物不忘民间疾苦,大有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赢得了苏州人的爱戴,世世代代敬称他为“韦苏州”。
白居易在唐代诗人中 A (首当其冲/首屈一指),他在苏州大兴水利,遍植桃李,给后世留下了一条 B (别具特色/别开生面)的山塘街,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能tài(▲)然处之,到任后清正lián(▲)洁,勤政爱民,百姓对他的政绩也是bāo(▲)奖有加。
风雨沧桑,岁月更迭,三位诗人治苏州,已成为千古美谈。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①前fù(▲ )后继②tài(▲ )然处之③lián(▲ )洁④bāo(▲ )奖(2)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B处。
(2分)A处的词语是▲ B处的词语是▲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篇名。
(10分)(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3) ▲,悠然见南山。
( ▲ 《饮酒》)(4)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7) ▲,一览众山小。
(杜甫《▲ 》)(8)李白的《行路难》一诗中,“▲,▲”两句表明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坚信终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3.名著阅读。
(5分)(1)下面语段中所提到的“这颗行星”指的是哪里?为什么此时小王子说自己“很孤独”?(3分)“你们是什么人?”小王子问。
“你们是什么人……你们是什么人……你们是什么人……”回音又回答道。
“请你们做我的朋友吧,我很孤独。
”他说。
“我很孤独……我很孤独……我很孤独……”回音又回答着。
小王子想道:“这颗行星....真奇怪!它上面全是干巴巴的,而且又尖利又咸涩,人们一点想象力都没有。
他们只是重复别人对他们说的话……在我的家乡,我有一朵花。
她总是自己先说话……”▲(2)近期,“西游纪念馆”准备征集西游宝物,你准备推选下面哪一件宝物?请说说它的神奇之处,并概述相应情节。
(2分)1号宝物:玉净瓶2号宝物:如意金箍棒3号宝物:芭蕉扇我推选▲号宝物,理由:▲4.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右图是关于“世界读书日”的一张宣传海报,请说说它的创作意图。
(3分)▲▲▲▲第二部分 (46分)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5~6题。
(6分)忆秦娥·咏桐李清照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注】本首词写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5.请赏析“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一句的表达效果。
(3分)▲6.“断香残酒情怀恶”,李清照在这首词中寄情于酒。
其实,很多文人也是如此。
请分别写出以下诗句中“酒”所蕴含的情感。
(3分)(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2)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12分)(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左传·曹刿论战》)(二)中贵人①将骑数十纵②,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
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③。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解鞍下马!”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注】①中贵人:有地位、受宠信的宦官。
②纵:放马奔驰。
③陈:同“阵”,这里指布阵。
7.请根据词典常用义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并填在相应空格处。
(4分)8(1)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2)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9.战场,是对将领智慧的考验。
请结合两则选文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曹刿和李广的智慧分别体现在哪里。
(4分)▲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10~13题。
(11分)材料一:未来,新闻写作机器人将会被普遍运用。
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需要媒体从纷繁的大数据中挖掘报道,这将使新闻写作机器人的优势得以突显。
新闻写作机器人还可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能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
处理那些重大而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新闻写作机器人也更为迅捷、精准,通过实时数据检测、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就能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
材料二:在AI(人工智能)席卷各大行业的浪潮下,写作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曾一度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孤岛。
然而,这座孤岛也被AI浪潮“侵门踏户....”了。
但是,使用AI技术进行新闻写作也有它的局限性。
要让AI学会写作,必须要锁定某个特定应用目标,进行大量资料搜集和模型训练;训练范围拉得越大,则训练的成效与精确度往往会越差。
目前AI技术只能在风格类似、词汇量使用范围较小的领域完成文本生成。
此外,如要创作那些富于创造力和思辨能力的文章,AI就无能为力了。
材料三:受技术的限制,当下的“人工智能+写作”整体还比较初级,一方面需要人力的参与;另一方面,机器人在自然语言的处理、理解方面都还存在着障碍。
机器人只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学会了某些词汇和语法,而对写出来的内容其实并不真正理解。
举例来说,就像2013年上映的人工智能科幻电影《Her》一样,当女主角说出“我爱你”的时候,她只是发出了音节,却完全理解不了背后的情感。
人类丰富、细腻的情感,是冰冷的机器无法体会的。
这也是AI技术将要面临的挑战。
材料四: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新闻写作机器人可以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进而影响用户的阅读习惯。
B.如果不能进行大量资料搜集和模型训练,机器人则无法完成写作。
C.当前“人工智能+写作”的一大局限,就是只能应用于特定领域。
D.材料四中的“奇点”可以理解为人工智能与人类智力发展相当的一个点。
11.与传统记者相比,新闻写作机器人有哪些优势?请就相关材料进行概括。
(3分)▲12.请赏析“然而,这座孤岛也被AI浪潮‘侵门踏户....’了”中加点词的妙处。
(3分)▲13.材料四设想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但在新闻写作领域这个设想未必能成为现实。
请结合相关材料,简述其理由。
(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
(17分)船的事路明①我爸无意中说起,在他考入师范之前,有过一段在船厂当青工的经历,这触动了我妈的浪漫神经。
我妈想起小学时集体参观江南造船厂的情景:小朋友们排着队,仰头看高大的船坞,江风阵阵,黄浦江船鸣。
我妈托腮问,你们造什么船,万吨轮吗?我爸只好讪讪地回答,水泥船啦。
②小镇去上海有三条路。
一是铁路,镇北的夏驾桥有一个小站,沪宁线上几班慢车在此停靠。
一条乡间小路通向夏驾桥,刮风一阵土,下雨一身泥。
二是公路,在汽车站等候县城发往安亭的班车,一路折腾到静安寺的外婆家,四五个小时过去了。
三是水路,江南水路通畅,坐船是传统的出行方式。
③以前,小镇周边的村庄普遍种双季稻,冬天还要种一茬小麦或者油菜。
一年收获三回,肥料就不够用,农民摇着简易的水泥船,去上海郊区的粪站拉粪,一船能拉五吨。
那是庄稼人的宝贝。
我爸初中毕业后插队当农民,也曾领受过几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两个壮劳动力轮流摇船,来回两天,算双工分。
薄暮时分,河面倒映着晚霞,小船欸乃而行,船桨荡开涟漪,两岸风景后退……以至后来老师教我们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我总会想到那诗情画意的场景。
④我小时候喜欢扒着桥栏,看往来的船只。
最好看的是拖船,为首一艘马达突突,后边跟着长长的一串,像蜈蚣一样,像火车一样。
夏天,和小伙伴们捏着鼻子从桥顶往下跳,溅起高高的水花。
船老大高声骂,小猢狲,不要命了。
⑤除了水泥船,农民家里还有一人宽的小木船,船身和船桨刷了桐油,靠人力划。
镇上有碾米厂、缫丝厂和榨油作坊。
一大清早,小船摇曳,划开水道,送蚕茧来,送稻谷来,送菜籽来。
那样的日子,老街热闹得像过节一样。
下午,男人醉倒在大大小小的酒馆里,女人买了布和鞋,买了糖果和油盐酱醋,买了自动铅笔和彩色橡皮,独自划船回去,把老街的一部分带回村里。
⑥我妈在上海住院的那一年,我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
放学后,我久久地坐在江边,看船。
江风阵阵,空气里有鱼和河蚌的腥味。
黄昏时,女人蹲在船头,用捡来的树枝生火,升起明亮的蓝色的烟,和小镇人家的炊烟似乎不同。
不一会,飘来红烧鲫鱼和咸肉菜饭的香味。
两三岁大的船家小孩,捧着铁皮小碗,专心地吃饭,一对光脚在船沿晃荡。
我饿了,可是我不想走。
这些随处停泊的船,这些生活在船上的人们,满足了一个南方孩子对游牧生活的想象。
在河道纵横的江南,他们才是最自由的。
⑦奶奶喊我回家吃饭了。
我不吭声。
让我的名字在风里多飘一会,像炊烟。
⑧在那个寂寞的暑假,我和一个船上的男孩交上了朋友。
男孩比我大一岁,假期跟爸妈出来跑船,每隔三四天来一次小镇。
我带他打街机,钓龙虾,吃老街的油墩子和糖枣,他带我到船上玩,送我新鲜的河蚌和油炸的小鱼。
他爹娘是典型的苏北船民,高大黝黑,五个脚趾分开,吸盘一样紧扣甲板。
我妈还在住院,我有点羡慕他,不知谁更像在漂泊。
⑨那个泥鳅一般黝黑的男孩,用平静的语气告诉我,他老爹刚做了决定,不打算再让他读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