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穴位详解 。五五脚趾部位

合集下载

【董氏奇穴】五五部位:木妇穴

【董氏奇穴】五五部位:木妇穴

【董氏奇穴】五五部位:木妇穴[董师原文]部位:在足第二趾中节正中央外开三分。

主治:妇科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经痛、子宫炎、输卵管不通。

取穴:当第二趾第二节正中央向外开三分是穴。

手术:针深二分至四分,贴趾骨下针(用细毫针,粗针痛苦)。

[诠解发挥]穴名:本穴主治以妇科病为主。

本穴在胃经,取名为木,系因主治肝脾不和及肝胆湿热之妇科病尤效,故名木妇。

定位及取穴:在足第二趾中节向小趾方向外开,贴骨取穴。

现代解剖:解剖:肌肉:屈趾短肌肌腱中。

血管:足跖侧固有动静脉形成之血管网。

神经:内跖神经之趾支。

维杰新用:黄带、阴痒、尿道炎。

解说及发挥:1.本穴治妇科病赤白带极有效验。

2此六是脚上的妇科穴,本穴主治以妇科病为主。

本穴在胃经,取名为木,主治肝脾不和及肝胆湿热之妇科病尤效。

治疗妇科赤白带下、子官炎。

此外还治月经不调、经痛、输卵管不通。

若针手不便时可针此,或与手妇科穴轮流应用。

3.本穴基于“足躯顺对”对应阴部,故治妇科子官阴道病。

亦可治尿道炎。

4. 本穴近于荥穴位置荥主热症,本穴治疗黄带、阴痒及尿道炎甚好。

5.此穴虽治经痛,但余以门金穴代之,尤有疗效,且较不痛。

6.董师曰:贴趾骨下针(用细毫针,粗针痛苦)。

此因为董师用针为26号或28号针较粗所以然,现在一般刺此穴用30号或32号针,则未闻病人喊痛。

总按:1.火包穴、海豹穴、木妇穴皆不超过脚趾与脚掌之连结纹,皆在第一节本节,都属井穴范围,皆可治妇科病。

火包穴、海豹穴在脚趾阴面尚可治疝气。

2. 火包穴(胃经阴面)在足第二趾底第二道横纹正中央。

治难产、胎衣不下、小肠疝气。

3.海豹穴(脾经)在大趾之内侧,本节正中央,在隐白之后,大都之前,大趾本节中央之黑白肉际。

当大趾之内侧,大趾本节正中央部(脚趾甲后)是穴。

治妇科阴道炎。

4.木妇穴(胃经阳面)在足第二趾中节正中央外开三分。

治妇科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经痛、子宫炎、输卵管不通。

主要原理还是太极对应,在足太极中,脚趾端及井穴对应阴窍,脚趾对应少腹,这三个穴皆对应于阴窍及少腹之间。

【精品】董氏奇穴

【精品】董氏奇穴

【精品】董氏奇穴董氏奇穴为董师景昌绍衍祖学狭心症,研究发展,自成一派之。

一家之学,其效果与境界较之十四经穴尤有过之而无不及心绞痛治疗,若能与十四经穴相辅为用,当更能发挥针灸疗效,使针灸医术发扬光大。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 740 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个部位,即:一、手指部称一一部位。

二、手掌部称二二部位。

三,小臂部称三三部位。

四、大臂部称四四部位。

五、足趾部称五五部位。

六、足掌部称六六部位。

七、小腿部称七七部位。

八、大腿部称八八部位。

九、耳朵部称九九部位。

十、头面部称十十部位。

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此胸背两部多以三棱针刺之,无需毫针深扎。

董氏奇穴虽有部分与十四经穴位置相同,然用法与治效完全不同,董师有独特创见者,概从董氏命名,并加以对比说明心绞痛症1/ 3状心绞痛的治疗,以资区辨。

至于其它解剖、主治、取穴、手术、应用、注意等亦就原文照录,再分项说明,解剖部分与实际之神经解剖颇有出入,原书之意义系指该穴作用之部位及脏腑而言。

本文不做删补,读者可就该穴所在位置之解剖自行参考。

其它手术、主治、取穴、应用等有必要特别补充者,均详加叙述心绞痛治疗,无特殊作用或应用机会较少者,则暂且从简。

董氏针法与一般所传之针法相较,计有下列多项优点:一、在四肢、耳朵及头面部位取穴用针,足可治疗全身诸病变异性心绞痛,如必需刺胸腹及腰背部时,亦仅以三棱针浅刺即可心绞痛的症状,危险性少。

二、施针手术简便心绞痛治疗,仪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上转、下转、留针各种手法即可达到所斯望之治效。

不采弹、摇、捻、摆等手法,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三、董氏针术乃循正经之奇穴刺之,如诊断正确心绞痛的原因,认穴准确,手法精确,则奏效神速,立除沉疴心绞痛的原因,其治效之宏,非一般所传之针术可比拟。

董氏奇穴虽不拘泥于补泻心绞痛的原因,然若能辅以董师所创之动气用倒马针法,则功效益宏。

人体的董氏奇穴—足趾部的五个穴位

人体的董氏奇穴—足趾部的五个穴位

人体的董氏奇穴—足趾部的五个穴位
今天给大家分享在人体足趾部的五个董氏奇穴
1、火包穴
【定位】:在足第二趾第二道横纹正中央处。

【主治】:肝病、难产、胎衣不下、堕胎(特效)、赤白带、急性心绞痛。

【针刺】:直刺3-5分,或三棱针点刺放出黑血特效。

2、上瘤穴
【定位】:足底后前缘正中央(脚后跟硬皮前缘中央)处。

【主治】:脑瘤(特效)、脑积水、小脑痛、脑神经痛、脑神经
衰弱、脑癌(奇效)。

【配穴】:上瘤穴配三重穴、三顶穴治疗脑瘤;上瘤穴配合镇静穴、正会穴治疗脑震荡昏迷不醒。

【针刺】:直刺3-5分,或三棱针点刺放血。

3、三圣穴
【定位】:三圣一穴位于脚底正中央点。

即十四经涌泉穴后1寸处。

三圣二穴在脚底正中央上1寸处。

三圣三穴在脚底正中央上2寸处。

【主治】。

高血压(特效)、低血压(特效)、脑出血、脑血栓【针刺】:直刺0.5-1.0寸
4、海豹穴
【定位】:在大趾内侧,大趾本节正中央,大趾甲内侧后方是穴。

(隐白穴后方大都穴前方是穴)
【主治】:角膜炎、疝气、妇科阴道炎、手指痛。

【针刺】:直刺1-3分。

5、木妇穴
【定位】:足第二趾中节正中央外开3分处。

【主治】: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痛经、输卵管不通、子宫炎。

【说明】:木妇穴治疗妇病赤白带特效。

【针刺】:针深2-4分,贴骨下针。

董氏奇穴穴位速记口诀

董氏奇穴穴位速记口诀

董氏奇穴穴位速记口诀银针刺开云千里◐妙药驱散雾万里董氏穴位共分为十二个部分:11部分、22部位、33部位、44部位、55部位、66部位、77部位、77部位、88部位、99部位、十十部位、11部位、12部位手指为11部位,内侧、外侧。

手掌为22部位,内侧、外侧。

小臂为33部位大臂为44部位脚趾为55部位脚掌为66部位小腿为77部位大腿为88部位以上是董针常用的取穴位置,都在四肢上简单有效安全。

其余的部位分别为:耳朵为99部位头面为十十部位前胸为十一部位后背为十二部位11手指部位(穴位):大间穴小间穴中间穴浮间穴侧间穴外间穴木穴脾肿穴心常穴还巢穴木炎穴三眼穴复原穴太阳穴五虎穴制污穴妇科穴指五金木火穴心膝穴肺心穴二角明穴胆穴指三重穴指肾穴火膝穴开脾穴偏肩穴指三黄穴踝灵穴失枕穴太阳穴水源穴分水穴定喘穴火龙穴火星上穴水海穴火星下穴人阳穴天阳穴22手掌部位(穴位):土水穴重子穴重仙穴手解穴灵骨穴大白穴上白穴下白穴中白穴下白穴腕順穴水清穴三河穴骨关穴木关穴三齿穴土水穴三叉穴手解穴上高穴下高穴33下臂部位(穴位):其门穴其角穴火陵穴其正穴火串穴火山穴手五金穴火腑海穴肠门穴肝门穴心门穴肝灵三穴腰灵穴人士穴天士穴地士穴曲陵穴心灵三穴44上臂部位(穴位):分金穴内金穴合金穴后椎穴首英穴富顶穴后枝穴肩峰穴肩中穴建中穴背面穴下曲穴上曲穴人宗穴地宗穴天宗穴云白穴李白穴神肩穴支通穴落通穴三神穴水愈穴55脚趾部位(穴位):花骨一穴花骨二穴花骨三穴花骨四穴上瘤穴火包穴妇灵一穴妇灵二穴海豹穴木妇穴五花穴三圣穴66脚掌部位(穴位):火硬穴火主穴门金穴木斗穴木留穴六完穴水曲穴火连穴火菊穴火散穴水相穴水仙穴水晶穴77小腿部位(穴位):正宗穴正士穴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搏球穴一重穴二重穴三重穴四花上穴四花中穴四花副穴四花下穴腑肠穴四花里穴四上唇穴下唇穴花外穴侧三里穴足千金穴足五金穴七虎穴外三关穴天皇穴人皇穴地皇穴天皇副穴光明穴双龙穴四肢穴88大腿部位(穴位):通关穴通山穴通天穴通胃穴通背穴感冒一穴感通肾穴明黄穴冒二穴天黄穴其黄穴木枝穴木全穴驷马上穴驷马中穴驷马下穴下泉穴中泉穴上泉穴解穴金前下穴金前上穴下九里穴上九里穴中九里穴99耳朵部位(穴位):火耳穴土耳穴水耳穴金耳穴木耳穴耳背穴耳圆穴耳三穴未完待续。

董氏针灸五五脚趾部位

董氏针灸五五脚趾部位

董氏针灸五五脚趾部位五五腳趾部位解剖:内侧脚底神经、脾、肺、肾神经。

肝之神经。

取穴:当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五分一穴、后五分一穴、再后五分一穴、再后五分一穴,计四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舒肝解郁,清肝明目。

主治:沙眼、角膜炎、眼皮炎、眼迎风流泪、怕光、眉棱骨酸痛胀痛。

鼻骨痛、头痛、牙痛、耳鸣、耳聋。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胀痛感。

:应用花骨一穴,由四个单穴组成,临床时谨慎随取二个穴道,就有很好的疗效。

号针,以减轻患者疼痛。

34说明:(一)由此穴在于脚底,进针需快,同时要患者用力吸足气用(二)笔者经验外来引起的角膜炎可针刺此穴,不必配合其它穴位,留针一小时,红肿可退。

- 2 -- 3 -- 4 -花骨三穴与对侧手三火穴、三星穴一带对应。

- 5 -经。

取穴:在足底第四与第五跖骨之间,距跖间叉口一寸半处是穴。

与六完穴相通。

归经:入肺、肾两经。

穴性:通经活络,通利下焦。

主治:脊椎骨痛、坐骨神经痛、小腹痛、胃痛、止血。

便秘、月经不调、足背肿、月赤、夜尿、频尿。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酸胀疼痛感。

经验:(一)在临床可应用于足背肿痛,目亦、胁痛、月经不调等症,但需视各症症状加减,如脊椎骨痛,可花骨三、四穴成倒马针法、病位刺血,乳腺瘤则花骨四穴透六完穴,再配足三重穴(须扎二寸深)建中、肩中、疗效具佳。

(二)本穴配合木妇穴强刺激可减肥,控制食欲。

(三)本穴配灵骨,大白治工作疲劳引起之腰酸背痛。

(四)小腹胀痛,本穴配其门、其正、其角。

(五)治频尿、夜尿,本穴配花骨一穴另花骨四穴与六完相通,故可止血。

- 6 -后跟硬皮之前缘正中央处是穴。

归经:入心经。

穴性:清热开窍、健脑灵神。

主治:脑瘤、脑积水、小脑痛、脑神经痛、脑神经衰弱、脑癌。

针刺法:直刺三分到五分。

针感:酸胀疼痛感。

经验:(一)胡师以此穴配外三关穴、三重穴、米一穴、二穴、三穴治愈患者刘树意(译者、美籍、先生为美国人),患脑癌症,在美国夏威夷一家医院连续治疗三年余无效,经胡师施针二十九次竟告痊愈。

董氏针灸五五脚趾部位审批稿

董氏针灸五五脚趾部位审批稿

董氏针灸五五脚趾部位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定位在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每隔五分一穴,共四穴。

主治沙眼、眼角红、眼皮炎、迎风流泪、怕光、眉骨痛、鼻骨痛、头痛、牙痛、耳鸣。

针法与应用针深五分至一寸。

患者用力吸气,快速进针。

【花骨一穴】穴位:在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在趾间叉口处每下五分一穴。

共有四穴。

解剖:内侧脚底神经、脾、肺、肾神经。

肝之神经。

取穴:当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五分一穴、后五分一穴、再后五分一穴、再后五分一穴,计四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舒肝解郁,清肝明目。

主治:沙眼、角膜炎、眼皮炎、眼迎风流泪、怕光、眉棱骨酸痛胀痛。

鼻骨痛、头痛、牙痛、耳鸣、耳聋。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胀痛感。

应用:花骨一穴,由四个单穴组成,临床时谨慎随取二个穴道,就有很好的疗效。

说明:(一)由此穴在于脚底,进针需快,同时要患者用力吸足气用34号针,以减轻患者疼痛。

(二)笔者经验外来引起的角膜炎可针刺此穴,不必配合其它穴位,留针一小时,红肿可退。

(三)迎风流泪可本穴配手珠圆穴治疗。

(四)耳鸣本穴配腕顺一、二穴。

定位在足底第二跖骨与第三跖骨之间,共二穴。

距趾间叉口一寸一穴,又五分一穴。

主治手指无力、手臂痛。

针法与应用针深五分至一寸。

【花骨二穴】穴位:在足底第二与第三跖骨之间。

解剖:脾之神经。

取穴:当足底第二与第三跖骨之间,距趾间又口一寸一穴,后五分一穴,计两穴。

第二穴与门金穴相通。

归经:入脾胃两经。

穴性:调和脾胃、清热化滞。

主治:手指无力、手臂痛、手麻木。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酸胀疼痛感。

说明:(一)董氏针灸治疗四肢酸、麻、痛、都采手足对应针法,手掌对脚掌,手指对足指,手下臂对小腿,手上臂对大腿,更进一步的还分外侧、内侧、前侧、后侧,手足找到对应的点手病取足穴,足病取手穴,上下左右平衡针法,无不立效。

董氏奇穴发挥整理

董氏奇穴发挥整理

1-1-1 五虎穴【五虎穴】部位:在大指掌面第一节之桡侧。

【附图】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

(神经)桡神经与正中神经之分支指背侧固有神经。

(肌肉)蚓状肌,骨间肌。

(桡神经浅支、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脾神经。

)主治:治全身骨痛。

取穴:当大指掌面第一节之外侧,每二分一穴,共五穴。

手术:于大指桡侧黑白肉际下针,每穴可下针二至四分,依治疗远近而定(参看附一)。

说明及发挥: ※五虎穴位于阴掌大指第一节A线上,计五穴,取穴采六分点法,已如本节前言所述自上而下,即自指尖向手掌顺数。

依序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

※五虎穴应用广泛,对于脚跟痛、脚痛、手痛,效果显著。

※五虎一治手指痛酸腱鞘炎、五虎三治足趾痛酸、五虎四治脚踝、脚背酸痛、五虎五治脚跟酸痛皆极有效。

五虎二则作为五虎一或五虎三之倒马针。

五虎三尚可治头痛。

※本人以此穴组治愈篮球、体操、网球国手多人,有些病例病已多时,仅针一二次即愈。

1-1-2. 中间穴【中间穴】部位: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解剖:(肌肉)有屈指深浅肌腱。

(血管)在食指桡侧指掌关节前方,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 侧动、静脉。

(神经)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桡骨神经之皮下支、肺分支神经、心脏及六腑神经)主治:心悸、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昏、疝气。

]取穴: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是穴。

手术:五分针,针深一分至二分治心胸头眼病,针二分半治疝气及膝痛。

(原注:禁忌双手同时取穴)运用:治疝气成方——外间、大间、小间、中间四穴同时用针为主治疝气之特效针。

说明及发挥: ※上述之大间、小间、外间、浮间、中间等穴均忌双手取穴,一般而言,单手取穴,以男左女右为准则。

※上述诸穴为治病之特效穴,若能配合三棱针在内踝及内踝周围点刺放血,效果更佳。

※依据董氏对应针法(见附三)第四种之“手躯顺对法”,董氏以五个“间”穴治疗疝气,具有一定的道理。

此五穴均在食指上,与大肠经有关,透过“肝与大肠通”之理论,治疗疝气当然有效。

董氏奇穴|(二二部分)指掌穴位详解(收藏版带高清大图)

董氏奇穴|(二二部分)指掌穴位详解(收藏版带高清大图)
2.本穴有疏活脑部血气之功。针头针后再针本穴(久留针),可使头针之效果加强甚多。依临床经验,绝对胜过朱氏之抽气法、进气法或焦氏之快速捻针之效力。
3.灵骨配大白治疗坐骨神经痛亦极特效。不论太阳经或少阳经走向之坐骨神经痛皆极有效、十四经穴无出其右者。针刺时以左治右、以右治左。治脚难举抬(无力)、腹胀、小便不节(次数过多),小便痛亦极有效。
景昌先生济世针,妙手回春世赞叹;
诊断准确取穴佳,久年病痛迅速消;
治病养生皆可用,深入浅出变化高。
灵骨堪称第一穴,常与大白来搭配;
肺虚头晕坐骨痛,从头到尾都可配。
大小中间理咳嗽,天地人士缓气喘;
重子重仙功效多,感冒背痛不再愁。
心常心灵心门穴,专治心脏保平安;
通关通山通天穴,也可当成养心丸。
土水肠门理胃肠,莫忘门金及四花;
原理及发挥:
1.腕顺一、二并用治疗肾亏所致之各种病变及疼痛,疗效甚好,肾虚之牙痛、眼痛亦有效。
2.除前述各病外,董师尚用治耳鸣、重听、小腹胀、腰围痛、腿弯紧痛,疗效亦佳。
3.理同腕顺一,手足太阳经相通,治腰背痛腿弯紧痛甚佳。
4.董师认为可作用于肾,从补肾发挥可治疗许多疾病,前述各病多系由肾亏而起,针之甚效。
5.本穴治心后之脊间痛亦甚效。治肋痛亦有效。
6.本穴治耳鸣及突发性耳聋亦甚效。
7.本穴在三焦经俞穴附近,俞主体重节痛,本穴对三焦经循行所过之疼痛皆有疗效。本穴补气理三焦作用甚强。
8.手足少阳同名经相通,故本穴治头痛、美尼尔及相关症状有效。手少阳三焦与心包经表里,还能治心悸。
9.透过「三焦与肾通」,本穴补肾作用甚好,故能治疗肾亏各病。
原理及发挥:
1.透过手足太阳经相通,治疗足太阳经之坐骨神经痛及腰椎痛、腿弯痛等有特效、配合腕顺二,效果更佳。本穴贴骨进针,疗效尤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五腳趾部位
火包穴
定位
平臥,當足第二趾底遠端趾間關節橫紋正中央處是穴。
主治
心痛,肝病,難產,胎衣不下、墮胎、赤白帶。配婦科穴主治婦科諸疾。
針法與應用
用三稜針出黑血。用毫針針深三至五分。禁灸,孕婦禁針。
海豹穴
定位
當大趾之內側,大趾本節內側正中央點,腳趾甲內側後方處是穴。即十四經隱白穴之後方,大都穴之前。
主治
眼角痛(角膜炎)、疝氣、大指及食指痛,婦科陰痛道足,左手痛取右足穴。
木婦穴
定位
在足第二趾中節正中央外開三分。
主治
婦科赤白帶下、月經不調、經痛、子宮炎、輸卵管不通。
針法與應用
針深二分至四分,貼趾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