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企业流通渠道战略修订版

合集下载

家电家电渠道管理

家电家电渠道管理

家电渠道管理简介家电渠道管理是指对家电行业内各个销售渠道的管理和运营,旨在有效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并实现销售目标。

家电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合理管理和运营渠道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家电渠道管理的意义、渠道类型及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家电渠道管理的意义家电渠道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合理的渠道策略推动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增长,同时提高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家电渠道管理能够帮助企业:1.实现销售目标:通过合理的渠道策略,能够更好地将产品推向市场,提高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2.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开发和管理多样化的渠道,能够覆盖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拓展市场份额。

3.提高品牌形象:通过选择合适的渠道伙伴和管理渠道的方式,能够提高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声誉。

4.降低成本:通过统一渠道管理,可以降低销售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家电渠道类型在家电行业,常见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专卖店/品牌店专卖店/品牌店是指品牌厂商直接经营的零售店铺,通过自有的门店销售产品。

这种渠道类型通常可以提供更好的产品展示和服务,增强品牌形象。

专卖店/品牌店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地理位置进行布局,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2. 电商平台电商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销售家电产品的渠道,如淘宝、京东、天猫等。

电商平台具有门槛低、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可以方便地触达更多消费者。

同时,电商平台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比较的机会,增加了市场竞争力。

3. 传统零售渠道传统零售渠道包括各种线下实体店铺,如家电连锁店、百货商店和大型超市等。

这种渠道类型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稳定的消费群体,可以通过广告和促销等方式吸引消费者。

4. 代理商/分销商代理商/分销商是指将家电产品批发给各种零售商的中间商,通过他们将产品引入市场。

代理商/分销商通常在各个地区设立销售网点,负责产品的库存管理、零售价格控制和市场推广等工作。

5. 服务商服务商是指专门提供售后服务和维修服务的企业,如家电维修中心、售后服务中心等。

“格力渠道模式”战略分析与对策

“格力渠道模式”战略分析与对策

“格力渠道模式”战略分析与对策“格力渠道模式”战略分析与对策[转贴2007-11-1 17:24:56]一、“格力渠道模式”简介在家电市场,格力很“另类”。

当海尔、美的等众多空调品牌都在与家电专业连锁商通力合作的同时,格力却一直保留着自己的区域销售渠道。

即实施着所谓“销售股份公司”的销售渠道模式。

(一)渠道的组织结构“格力渠道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格力公司在每个省和当地经销商合资建立了销售公司,即所谓的使经销商之间化敌为友,“以控价为主线,坚持区域自治原则,确保各级经销商合理利润”,由多方参股的区域销售公司形式,各地市级的经销商也成立了合资销售分公司,由这些合资企业负责格力空调的销售工作。

厂家以统一价格对各区域销售公司发货,当地所有一级经销商必须从销售公司进货,严禁跨省、市窜货。

格力总部给产品价格划定一条标准线,各销售公司在批发给下一级经销商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节制地上下浮动”。

(二)渠道政策1.组织结构调整“格力渠道模式”根本性的变化在于,格力公司与经销商组织起来建立一个地区性的、格力为大股东的合资销售公司,以这个公司来充当格力空调的分公司管理当地市场。

各区域销售公司董事长由格力方出任,总经理按参股经销商的出资数目共同推举产生,各股东年终按股本结构分红,入股经销商形成一个利益联盟。

对入股经销商的基本要求是,当地空调大户,并且格力占其经营业务的70%以上。

在这种模式下有几层组织结构:(1)省级合资销售公司。

除了与总部有货源关系,听从总部“宏观调控”外,价格、服务、促销实行“区域自治”。

(2)区级合资分公司。

合资分公司向省级合资公司承担销售任务,两者之间结算价格。

(3)零售商。

合资销售分公司负责向所在区域内的零售商供货,零售商在此模式下显得没什么发言权,他们的毛利率较低。

2.分配方式的改变在格力模式的分销网络中,原来互为竞争对手的大批发商都作为股东加入合资公司,各自的销售网络也合并在一起执行统一的价格政策,批发商的利润来源不再是批零差价,而是合资公司税后利润分红。

TCL的分销渠道策略

TCL的分销渠道策略

TCL的分销渠道策略摘要分销渠道建设和管理决策是彩电生产厂家所面临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公司所选择的渠道将直接影响所有其他营销决策。

对于从事彩电产品生产销售活动的企业以及它们为之服务的某一个特定的市场而言,分销系统是一项关键的外部资源。

本文从国内彩电产业的现状入手,较详细地研究了TCL彩电发展状况、分销渠道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在新经济环境下,彩电生产企业如何组织管理好自身的分销渠道:如何运用分销渠道管理理论,结合彩电产品的特点,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按市场环境的实际来组织和协调营销活动,强调分销系统的创新设计与管理,将分销渠道作为企业取胜于市场的重要竞争能力,是目前大多数以渠道为中心的彩电生产企业都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

本文在实例研究中,通过对TCL公司的彩电产品分销渠道策略的研究,着重强调企业在进行分销渠道决策时,应依据市场环境、自身的优势、以及渠道成员的经营实力等诸多因素,经过企业优势和劣势分析和市场机会和威胁分析,做出正确的分销渠道模式抉择,从而在市场竞争取得优势的地位。

关键词:TCL彩电,分销渠道,整合分销系统目录一、企业简介二、分销渠道概念简介2、1分销渠道的定义2、2 分销渠道结构三、国内彩电市场情况3、1国内彩电市场概述3、 2国内彩电行业的特征四、TCL彩电分销渠道分析4.1 TCL彩电分销渠道的发展革沿4、2 TCL彩电分销渠道SWOT分析五、对TCL渠道变身之路的战略建议5、1把握时机抓住市场主动权,塑造独立企业形象战略5、2优化渠道平台支撑,提高分销能力战略5、3制衡供应商战略5、4强化掌控终端战略六、结束语一、企业简介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TCL集团(SZ.000100)、TCL 多媒体科技(HK.1070)、TCL通讯科技(HK.2618)。

家电营销策略

家电营销策略

家电营销策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连续多年的升温与火爆,以房地产为核心,带动了诸多行业的高速进展,最直同意益的是房地产行业的附属产品---建材,如陶瓷、卫浴、地板、涂料、照明、家具等。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临近,给行业新一轮的增长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很多企业亦是蓄势己发,欲在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中分得一杯羹!同时,市场竞争的规律,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也把这个行业由原始的初级竞争,逐步推向了更高层次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而是整合品牌、服务、营销、市场、战略、人员素养、企业机制的全方位竞争。

家电业是中国进展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猛烈的行业之一,这个行业一举一动,往往牵动整个营销界、新闻界的神经,成为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与新闻界的热点。

有意思的是,随着家电行业(特别是大家电如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的多次洗牌,新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固后,越来越多的营销人甚至是资深营销人开始把眼光投向建材行业。

期待在建材行业开疆拓土、寻找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二个春天。

那么,家电行业的营销现状,对建材行业有什么启示与借鉴作用呢?一、产品组合策略个性化、时尚化、科技化产品应有尽有,明星产品、利润产品、流量产品、阻击产品多重组合。

根据长尾理论,销售量最大的产品满足主流消费群,是企业生存之本进展之基。

同时,针对细分市场的营销,也是企业不容忽视的巨大利润来源。

而个性化产品,就是为了满足这些细分市场需求的。

因此,我们看到电视机不再是单调的黑色,康佳有七彩画仙,有泰迪熊造型的电视,冰箱不在是单调的白色或者灰色而是有七彩色,有仿自然图案的抽象延伸,有专为儿童服务的儿童冰箱、有满足不一致气候带使用冰箱,有不一致使用功能的诉求:节能、静音、养鲜、五重生态、分立多循还,有加菲猫的空调,甚至有不洗衣服洗土豆的洗衣机……。

企业的这些行为当然不是为了作秀(当然有作秀的成分),企业是经济动物,更大的目的当然是“追名逐利”:通过满足分众市场(细分市场)的需求,开发特色产品,制造产品诉求的“特殊卖点”、保障企业产品线组合丰富性,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中国家电企业物流供应链变革的分析

中国家电企业物流供应链变革的分析
道模 式?

平 板 电 视 的 年 增 长 率 将 超 过 70% 。 我 国 家
3. 国 家 电企 业 与 外 资 家 电企 中
电 企 业 的 物 流 供 业 的 竞 争 更 加 激 烈 。 现 在 外 资 家 电 应 链 管 理 变 革 的 企 业 的 本 土 化趋 势 已十 分 明 朗 , 例 中 国 家 电 企 业 多 年 来 的 竞 争 策 行 业 背 景 如 日本 松 下 电 器 计 划 在 杭 州 建 立 的
化 ,要 求 家 电 企 业 根 据 消 费 者 需 求 新 型 家 电 连 锁 企 业 的快 速 扩 张 再
了 中 国 家 电 的 商 业 流 通 将 进 入 一 个 设 计 产 品 , 并 进 行 多 品 种 小 批 量 的 有 一 两 年 时 间 ,国 美 等 连 锁 企 业 在
家 电企 业 与 连 锁 企 业 在 围绕 渠 售 业 态 的 相 互 依 存 关 系 。 道 控 制 权 , 特 别 在 产 品零 售 价 格 的
随 着 渠 道 终 端 的 组 织 化 程 度 产 品 品牌 与 沃 尔 玛 强 大 的 分 销 能 力
力 转 嫁 给 供 应 链 上 游 的 供 应 商 和 下 捷 、灵 活 和 协 作 来 提 升 企 业 的 竞 争 苏 州 ,进 行 接 近 市 场 和 消 费 的生 产 游 的 渠 道 终端 。但 家 电企 业 对 建 立 力 , 并 建 立 需 求 管 理 与 渠 道 的 对 与 研 发 。 中 国 家 电 企 业 将 面 临 更 加
维普资讯
尺e e r h s ac
中 国 家 电 企 业 物流供 应链变 革 的分析
◎ 周 侠 赵 伟
盾 , 中 国 家 电 企 业

家用电器行业的市场渠道策略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分销商

家用电器行业的市场渠道策略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分销商

家用电器行业的市场渠道策略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分销商在家用电器行业,市场渠道的选择对于销售和分销商的影响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家用电器行业有效的市场渠道策略,以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分销商,实现销售目标的最大化。

一、行业概述家用电器行业是指供应给个人和家庭使用的电气设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居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家用电器行业市场需求巨大,竞争也非常激烈。

二、市场渠道的重要性市场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传递路径。

选择合适的市场渠道可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覆盖范围和满意度。

同时,合适的分销商也可以提供销售、促销、售后服务等支持。

三、直销渠道直销渠道是指制造商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

在家用电器行业中,一些知名品牌会通过自己的专卖店或官方网店来直接销售产品。

这种渠道优势在于能够完全控制产品和销售政策,保证了品牌形象和售后服务质量。

四、经销商渠道经销商渠道是指制造商选择合作的分销商或批发商来销售产品。

经销商可以通过与零售商和分销商建立合作关系,将产品送达到更广泛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覆盖范围。

同时,经销商也能够提供与消费者更密切的接触,并提供售后服务。

五、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1.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洞察等方法,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喜好,有针对性地选择销售渠道,例如大型家电店、电子商务平台、品牌门店等。

2.分析竞争对手:观察竞争对手的销售渠道选择,了解他们的优势和劣势,并寻找差异化的销售渠道策略,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3.考虑产品特点:根据产品特点和定位,选择适合的销售渠道。

例如,高端家电产品可以选择与高档百货商场合作,中低端产品可以选择与大型超市或电商平台合作。

4.售后服务考虑:家用电器是耐用消费品,在选择销售渠道时,要考虑售后服务的能力和覆盖的范围,以提供及时且优质的售后支持。

六、选择合适的分销商1.合作历史和信誉:选择有稳定合作历史和良好信誉的分销商,以确保产品能够按时到达销售点,并维护厂商和分销商的长期合作关系。

家电销售的渠道管理与分销策略

家电销售的渠道管理与分销策略

家电销售的渠道管理与分销策略在如今家电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家电销售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合理规划渠道管理与分销策略。

渠道管理旨在通过统筹规划、组织和协调各个渠道环节,实现产品从生产到终端销售的流通和价值创造。

而分销策略则是为了有效地将产品输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而制定的销售方案。

一、渠道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市场覆盖率渠道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产品的市场覆盖,建立广泛和高效的销售网点。

通过与代理商、经销商的合作,企业能够迅速进入各个市场,并通过合理的渠道布局,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 降低渠道成本合理的渠道管理可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成本。

通过与代理商、经销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能够降低销售、物流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运营成本。

同时,通过精细化的库存管理和物流运作,还可以减少库存积压和订单滞销带来的成本损失。

3. 加强品牌形象优秀的渠道管理不仅仅能够实现产品的销售,更能够提升品牌形象。

通过与渠道伙伴的共同努力,推动产品的陈列和宣传,企业能够向消费者传递品质和服务的价值观念,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渠道管理的原则1. 渠道整合原则渠道整合原则是指企业应该将各个渠道环节有机地串联起来,使其协同运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流通。

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渠道模式,并通过合理的奖励机制激励渠道伙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渠道优化原则渠道优化原则是指企业应该通过不断地优化渠道结构和配置,提高渠道效益和满意度。

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合理选择直销、代理商、经销商等不同的渠道模式,并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打造高效的线上渠道,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物习惯。

三、分销策略的制定1. 渠道伙伴选择分销策略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渠道伙伴。

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特性,选择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契合的代理商和经销商。

在选择渠道伙伴时,企业应该考察其经营能力、市场知识和服务水平,保证其能够为产品提供专业的销售和售后支持。

浅析家电行业分销渠道

浅析家电行业分销渠道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普通本科毕业论题目:浅析家电厂商分销渠道学生姓名王静学号 2070251专业市场营销届别 2011指导教师郭玮职称讲师二O一一年五月摘要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得很多产品本身很难形成技术功能优势,大多数产品呈现同质化倾向。

通过产品本身创造品牌差异已经变得非常困难,因此谁拥有渠道优势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已经日益成熟,大多数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产品制造成本基本上已经降到底限所以通过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来营造价格竞争优势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从流通环节挖掘竞争空间就必然成为企业的理智选择。

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来看他们更为关注的是购物场所的信誉度以及购买是否便捷能否提供购买过程中完善和及时的服务等因素。

哪个渠道最接近消费者需求哪个渠道最能为消费者带来现实利益,哪个渠道就占据了竞争的制高点,因此也就必然成为制造商追求的对象。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品牌知名度产品技术价格乃至服务等方面日益同质化以及国内家电需求增长趋缓,产品供过于求,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的大背景下,技术优势、制造优势、品牌优势的建设显然非中国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突破的。

我们的选择只有继续巩固和加强自己的营销优势这已成为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和未来竞争力建设的重点,而其中的核心是通过渠道获取优势。

当今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瞬息万变。

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在经营战略、策略等方面力求创新,尽力地挖掘企业的潜力。

【关键词】家电;制造商;营销渠道;经营战略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makes many product itself to form technology function advantage, most product homogeneity tend to present. Create brand differences through product itself has become very difficult, so who owns channel advantages of the strength of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in determining factor. Mass industrial production has increasingly mature, most industry production capacity surplus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Product manufacturing costs basically has fallen exactly limit so through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to reduce production cost is to build the price competitive advantage not very big development space, and from circulation mining enterprise that will inevitably become competitive space of rational choice.From the consumer demand perspective they tend to be more concerned about is the shopping sites as well as purchase credibility whether can provide convenient purchase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timely service, and other factors. Which channel closest to the consumer demand for consumer brings which channels which channels, realistic interests took the competition, so the commanding heights of the pursuit of the object will surely become the manufacturer.[Key words]: Electrical appliance; Marketing channel; Market; Business strategy浅析家电厂商分销渠道前言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家用电器行业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己经成为中国市场竞争最充分的产业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电企业流通渠道战略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家电企业流通渠道战略转换尾崎久仁博(胡左浩翻译)一问题提起流通大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商流领域,折扣店(Discount Store)以及进口业者的出现,大量建设以大型店铺为主的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的计划,便民连锁店(Convenience Store)在全国各地渗透,这些新型零售业态的涌现正引起流通领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例如,1~2人的零细零售店从1985年以来持续地减少,中小型零售店存在的基础也在不断地消失。

同时,以实现多频度小批量配送物流为目的的批发商间的共同配送物流,以避免缺货和减少库存为目的的物流据点的集约化和大型化,商流与物流的分离,使物流系统大幅度合理化和效率化。

各个企业认识到使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和效率化不仅对物流领域的管理有好处,而且,还是提高生产和销售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积极在物流领域进行投资。

支持商流和物流,特别是物流变革的基本前提是信息流的变革。

POS,VAN,SIS和CIM等信息系统的导入在现阶段还不能说是非常完善,但它们带来了信息流的高度化。

今后对信息系统的充分利用将使得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商流和物流的全面集成管理成为可能。

在这个流通构造变革的时代,作为推动这种变革力量一方的企业在渠道战略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本论文以家电企业为中心对最近企业流通渠道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

家电行业是战后企业对流通渠道进行系列化管理的代表性行业。

但是,随着量贩店的成长,现在大型零售集团对家电企业拥有一定的对抗实力(Bargain Power)。

近年来,一部分家电企业一方面继续强化对原有系列零售店的控制,另一方面,又重视同非系列大型零售店的业务往来。

然而,在流通渠道战略转换方面,企业之间存在时间上和内容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由于企业组织文化的不同造成的。

因为,从过去的情况来看,在流通渠道战略方面,有时是这些企业领先,有时是那些企业领先。

因此,本文想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在流通渠道战略的转换上会出现差异。

同时,这种流通渠道战略上的变化也在许多其他行业进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文对家电行业流通渠道战略转换的研究是整个流通领域战略转换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最后,本研究打算从渠道成员之间关系(如协力关系或者风险负担关系)等方面对原有流通渠道理论进行再评价,揭示流通渠道战略的转换对原有流通渠道理论的发展的含义;同时强化对渠道理论中延期-投机原理的理解。

二流通渠道战略的转换及其背景本部分想解明在零售店,销售公司,整个流通体系方面,家电企业的战略是如何变化的,发生这种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等问题。

战略转换(1)战略转换A,对零售店战略家电零售店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划分为家电企业的系列零售店和非系列(独立型)零售店。

在非系列零售店中,在战略上占有重要位置的是大型家电量贩店和折扣店(DS)。

大型家电量贩店在家电流通领域占有大的份额。

折扣店近年迅速的成长,作为家电产品流通中的一个渠道需要家电企业制定专门的对应战略。

以下从系列零售店,大型家电量贩店和折扣店分析家三个方面分析家电企业是如何进行流通战略转换的。

表1:各个企业的概念商店名称资料来源:采访调查和《家电流通新闻》等表2:各个企业系列零售店的连锁情况资料来源:《家电商务》,1990年5月。

在对系列化零售店政策方面,家电企业从通过较高的毛利或回扣来激励店家的销售欲望向以提供零售技能和诀窍为重点的方向转换。

这是因为由于家电市场处于成熟期,增长钝化,如果仅仅提高零售店的专营比率(或者说从本企业进货的比率),或者强化激励店员现实本企业产品的动机,并不能保证能提高销售额。

家电企业流通战略转换的倾向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显着起来。

具体来说,首先,家电企业按照能否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零售诀窍,是否有成长性为标准选择零售店,强化对这些零售店的支援。

例如,在80年前后,松下的CAP-10运动,日立的HAT作战,东芝的挑战5-GO等对优良系列店的支援运动就属于这种情况。

后来这种对优良系列零售店的支援运动发展成为对店铺进行具体业务指导,提出明确改进方案的概念店铺(Concept Shop)运动。

如表1所示,虽然在实施规模上有差异,但是,基本上主要家电企业是同时进行这项活动的。

但是,即使对系列零售店进行了强化支援活动,但是系列零售店占总的家电产品的销售份额一直显下降的趋势。

这样,到80年代末期,各主要家电企业开始实施由企业的销售公司主导的连锁化运动。

如表2所示,松下,日立,东芝,三洋等积极推动这个运动。

它的一个特征是把各个零售店的经营管理职能逐渐地吸收统合。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家电企业的销售公司把系列零售店整合起来进行零售支援(retail support)。

特别在连锁化运动中,通过把系列零售店进行连锁经营,使零售机能共同化。

家电企业与大型家电量贩店的关系也发生变化。

原来双方的关系是相互争夺流通控制权的关系。

但是,最近虽然双方关系中相互对立的一面仍然存在,例如,在1982~85年期间的企业派遣销售店员的削减,90年开始的再次削减的动向中,家电企业与大型量贩店围绕销售费用的分担问题上的讨价还价;87年和89年间双方围绕定价权的讨价还价。

然而,双方积极追求相互协作的倾向也非常明显。

例如,对于开始重视品种齐全和销售服务的量贩店来说,为了同折扣店竞争,正开始构筑与家电企业的相互协调关系。

家电企业向量贩店提供产品销售的诀窍,量贩店向企业提供顾客的信息。

从而,家电企业对量贩店的战略从原来的全面对立向构筑长期的伙伴关系转变。

图1:二重价格改善资料来源:《日经产业新闻》,1989年6月13日。

在家电企业与折扣店的关系方面,目前,双方对立的色彩非常浓。

但是,象原来一样拒绝与折扣店做交易的情况已经没有了。

由于折扣店在急速增长,家电企业不能无视这个销售渠道1,而且家电企业通过签定正式的交易契约,一定程度上能对价格进行管理。

但是,家电企业非常担心折扣店对家电市场价格的冲击。

因此,虽然与折扣店进行业务来往,但是,把向折扣店的供货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以及缩小“二重价格”。

缩小标准价格和实际销售价格的偏差(二重价格)实际上是对折扣店这种业态的否定(参照图1),因为折扣店主要靠降价幅度大作为它的促销诉求点。

另外,通过改善物流来减少过度的库存,以及库存产品的所有权从原来由销售公司所有转变为由家电企业所有,从而可以限制对折扣店的供货来源。

但是,在改变流通和交易习惯的大变革中,家电企业需要探索与折扣店建立协作型关系的可能性。

从以上的分析可看到,家电企业对零售店的战略开始从原来的控制渠道的结构中走出来。

向与系列零售店共同分担零售功能,与大型量贩店和折扣店建立协作关系或长期伙伴关系的零售战略转变。

B 对销售公司的战略如表3所示,各个家电企业在80年代对本企业的系列销售公司进行统合化和集约化。

通过对销售公司进行统合使之大型化和广域化有3个目的。

(1)对应大型量贩店的多店铺化和广域化(指经销地域的范围变广);(2)通过销售公司管理部门的集约化,使销售公司的组织管理合理化,把减下来的人员充实到对零售店支援的工作中去;(3)1折扣店有综合折扣店和家电专门折扣店。

两者都在迅速增长,平均的增长幅度大约为10%。

通过物流据点的大型化来构筑高效率的物流体制。

最主要的目的是第1个,即对量贩店的对策。

对量贩店销售比率高的家电企业较早地进行了销售公司的整合工作。

表3:家电销售公司数目的变化资料来源:访问调查和《向上的电化》《日本工业新闻》等。

对销售公司改革的重点是:建立针对量贩店渠道的专门销售体制,设立专门负责与量贩店交易的“量贩店专营销售公司”。

销售公司的组织形式从原来的地域制向渠道制转变。

所谓渠道制是按系列零售店渠道,量贩店渠道,非系列零售店渠道和其他渠道建立销售公司组织体制。

索尼把负责量贩店的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专门负责向量贩店销售的销售公司。

这种改革的主要因素是量贩店渠道的重要性增加,以及家电企业与量贩店特别是家电专门量贩店关系的变化。

虽然以针对量贩店为重点的销售公司变革较为注目,但是,这种销售公司的变革不仅仅与量贩店等零售阶段相关联,实际上这种变革涉及采购,生产,销售和物流这一整个系统的变革。

它的核心是库存由企业所有和生产销售计划的协调。

库存由企业所有的形式有两种:销售公司维持库存功能,库存产品的所有权归企业所有;以及销售公司不承担库存功能,由企业完全承担库存功能。

前者是后者的一种过渡形态。

无论那种形态,都意味着企业承担把产品销售到零售店过程中的最终责任。

这样,原来那种向销售公司强行压货的销售方式变得不可能;企业不得不特别注重制定正确的生产计划。

同时,由于产品所有权为企业拥有,销售公司一方如果制定与企业的生产计划不同步的销售计划则这种销售计划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所以,企业与销售公司之间需要紧密的协调共同制定生产销售计划。

在对企业与销售公司之间关系的认识方面应该注意以下3点:①有一种认识认为由于企业向销售公司进行了资本投入,因此企业能控制销售公司的活动。

对这种认识有再讨论的必要。

虽然销售公司不能挑选它所销售的产品品种(因为销售公司只能销售母企业的产品),但是在每种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时间上有一定的自主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能说企业能完全控制销售公司。

但是,销售公司库存由企业所有和生产销售计划的一体化等对销售公司战略的变化使企业完全吸收了销售公司原来所拥有的其他2个自主权。

这样,企业可以与销售公司建立彻底的协调体制,排除中间无用的部分。

同时,通过对批发阶段的流通功能的统合取得经验和技巧,从而增加与量贩店交易时的筹码,或向零售店提供这方面的经验和指导2。

②即使企业对销售公司出资达100%,企业也不能完全控制销售公司所有的活动。

在家电流通领域,企业对销售公司出资为100%的情况非常少见。

如果出资达100%的话,也不能从本质上改变这种情况。

反过来说,不是对销售公司,而是对独立批发商进行商品交易的话,同样地采取批发商的库存由企业所有和建立连动的生产销售计划等政策也是可2对于流域业者来说,品种齐全(进货)活动的诀窍是自己在流通流域交涉力的源泉,是同企业建立关系的重要资源。

关于这一点,请参照上原(1990)。

能的。

事实上,在其他行业已经出现这种现象3。

因而,企业对销售公司的战略转换与产权所有形式的关系不大。

③销售公司等批发商分担的主要功能发生大的变化。

产品品种齐全功能,物流功能和风险分担功能转移给企业承担,余下的主要功能是信息传递功能。

即对企业来说是商品计划功能,对零售商来说是零售支持功能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