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解答(1-4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解答(1-4章)绪论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性?答:⼀、历史必然性:1、⼯业⾰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速发展并产⽣⽣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社会化同⽣产资料私⼈占有之间这⼀不可克服的⽭盾,预⽰着未来社会⾰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争⽇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九世纪⾃然科学⼀系列重⼤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然规律的揭⽰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提供了科学基础。
⼆、当代适⽤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个⼀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类智慧的⾼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法论,致⼒于实现以劳动⼈民为主体的最⼴⼤⼈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场,坚持⼀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丰富、⼈民精神境界极⼤提⾼、每个⼈⾃由⽽全⾯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理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产阶级和进步⼈民努⼒奋⽃的武器强⼤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命与社会改⾰仍然具有巨⼤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命性的统⼀?答:⾸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切理论和奋⽃都应致⼒于实现以劳动⼈民为主体的最⼴⼤⼈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场。
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

善于把 握重点 和主流
我国古代名医华佗医术高超,对病状相似的 病人,能诊断出病因各异,所以;“治之宜 殊”。病人按药方服药,果然药到病除。这 件事启示我们( )
①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②只有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只要抓住事物矛 盾的特殊性,就能解决问题④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矛盾特殊性
含义: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每一侧面 各有其特点。
表现:①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②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③解决矛盾形式特殊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首先,二者相互区别
普遍性即共性, 特殊性即个性。 其次,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2)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两点论
要 全 面 抓 重 点
两点是有重 点的两点
重点论
复杂事物:把握主要矛盾
统 一
重点是两点 中的重点
每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
坚 持 矛 盾 分 析 的 方 法
事物都 是一分 为二的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对具体 问题具 体分析
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基本规律------揭示了事物发
展的原因,需要人们进行观察和分析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
处在最外层,人们可以直观地感觉到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
隐藏在内部揭示了矛盾运动的本质 按照康德的划分方法,它们三者依次相当于 感性、知性和理性。
考研政治: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这篇关于《考研政治:对⽴统⼀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忧考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对⽴统⼀规律(⽭盾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这⼀规律对⼈们正确认识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常重要的,其中的“⽭盾及其同⼀性和⽃争性、⽭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盾分析⽅法”等也是历年考研政治选择题和分析题中的重要考点,需要同学们重点复习。
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重要的规律,现通过上下两篇⽂章,对其中的四个重要问题展开解析。
本⽂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是对⽴统⼀规律(⽭盾规律)”和 “⽭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两个问题进⾏解析。
问题⼀: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是对⽴统⼀规律(⽭盾规律)”?解析:唯物辩证法是⼀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是对⽴统⼀规律(对⽴统⼀规律⼜称⽭盾规律)。
原因有四个:1.对⽴统⼀规律(⽭盾规律)揭⽰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题中题: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什么?解析: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在要素之间的⽃争性与同⼀性及事物之间的⽃争性、同⼀性,以及伴随发⽣的事物的运动性,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结和作⽤反映在唯物辩证法中就是事物普遍联系的内容。
2.对⽴统⼀规律(⽭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统⼀规律(⽭盾规律)提供了⼈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法——⽭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题中题:⽭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有哪些?解析:⽭盾分析法包含⼴泛⽽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盾特殊性的⽅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法、在对⽴中把握同⼀和在同⼀中把握对⽴的⽅法、批判与继承相统⼀的⽅法等。
)4.是否承认对⽴统⼀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上学对⽴的实质。
(题中题:辩证法和形⽽上学的区别何在?解析:辩证法和形⽽上学是对“世界怎样存在的”这⼀问题的两种不同回答。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unity of opposites law of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
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基本内容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①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
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
同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
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
④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在哲学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
在中国古代,《易经》用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
《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这一命题,概括了矛盾的存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后世的哲学家常用分合、两一、参两、相反相成等概念表达事物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思想。
在欧洲,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关于“始基”的思想中已包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赫拉克立特提出“相反者相成:对立的统一”,亚里士多德则讨论了一系列范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在近代,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可编辑ppt
2
?
• 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 它变短呢?
用一根长的木棒和它相比较
可编辑ppt
3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 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可编辑ppt
4
磁注铁意是点一1个:矛矛盾盾统是一体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只统 这一个不统一对体立内或,只存对在立着不N、统S一两极,都,不N、是S矛两盾极互关相系排。
7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1)同一性(统一):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 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
同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一 性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
可编辑ppt
8
(2)斗争性(对立):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 的倾向和趋势。(排斥、区别、差异、不同等)
可编辑ppt
1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 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 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 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注意:
哲学上讲的斗争
(共 性) (抽 象) (一 般)
具体表现 具体矛盾和斗争 政治用语中讲的斗争
概括总结 (个 性) (具 体) (特 殊)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
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可编绝辑p对pt 的,无条件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附答案)(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这就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1)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表现为,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频繁爆、资本积累和社会严重两极分化,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2)阶级基础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有了强烈的需求,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3)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①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中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创立的劳动价值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选择、分析题考点)摘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它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0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①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②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⑴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⑵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和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辩证认识的实质: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和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丛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形而上学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讲物质世界的辩证法

种蛋 内部矛盾
(内因)
外部矛盾
(外因)
(1)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根本原因、根本动力、基础、 源泉、第一位原因,内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 性质和方向。
事物的发展为什么离不 开外因呢?
思考:外因是怎样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呢?
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 即通过促使内部矛盾双方情况的变化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因此,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的作用再大,也 必须通过内因,而决不可能撇开内因而单独起作用。
妈妈的眼花了,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妈妈的皱纹深了,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妈妈老了,她把不老的心灵给了我
……
“Think it over…” “好好想想.......”
今天我们拥有了更高层的楼宇以及更宽阔的高速公路, 但是我们的性情却更为急躁,眼光也更加狭隘 Today we have higher buildings and wider highways, but shorter temperaments and narrower points of view.
1、矛盾同一性
两 方 面 含 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 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 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 件下是不可分割地 联系在一起的。离 开其中的一方,另 一方就不能存在。
相互转化
“失败是成功之母”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所以要出高徒,必须把名师的引导与高徒的努力结合 起来,即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反对外因决定论。
(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 1.事物的普遍联系 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联系和发展的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㈠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 性及作用 1.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包含、相互制约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矛盾
统一(同一性)
相互贯通(渗透,包含)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 的始终。 • 特殊性:①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 ②每一个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 普遍性(共性)概括特殊性(个性), 特殊性(个性)包含普遍性(共性)。
青 年 人 中 年 人
老 年 人
儿 童
水果
普 遍 性 :
含 有 果 酸 、 糖 类 等 成 分 有 味 甜 、 多 汁 等 共 同 特 征
特殊性
各种形状不பைடு நூலகம்的叶子
•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 (个性) • 树叶尽管不同但都是树叶 • (共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 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 合原理的哲学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产生、
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本质和特征, 每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都必须遵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原有的基
础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 不同等。因此,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 途径也必定不同,各有各的实现途径。
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量变中有部分质 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否定之否规律: 肯定-否定-肯定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 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性质和趋势。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 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 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世界历史上农民阶级 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的矛盾
相互排斥
对立(斗争性)
相互分离 相互依赖